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看到艾菲斯双眼冒光的样子,杨涟苦笑着摇了摇头,心中对天启皇帝真的是敬佩不已。看来这位少年天子对这些弗朗基人真是了解,知道用什么来吸引这些人。这件事情如果做成了,就不是能用钱来衡量的,一百斤黄金听着不少,可是真的和这件事情相比,就真的是微不足道了。
看到地上的土有些发黑,杨涟好奇的道:“这里的土怎么黑了?”
“哦,这里的天启太冷了,地都冻住了,这是放火烧的,不然挖不动!”艾菲斯脸上挂满了得意,笑着道。
缓缓的点了点头,杨涟深深的看了一眼艾菲斯,这个人还真是有些能耐,是不是应该在笼络一些弗朗基人呢?想了想,杨涟淡淡的道:“艾菲斯,你还知不知道哪里有有能力的弗朗基人?”
“杨大人真是问对人了,我们过来的很多都是有能力的人,有会挖矿,会造船的,会造炮的,都是很有能力的人!”艾菲斯得意的笑了笑,他明白只要把自己说的厉害一下,才能得到更多。
对于比的杨涟没什么兴趣,但是会造炮的可是让杨涟很感兴趣,现在军中装备的就有很多弗朗基的大炮。只不过杨莲没有见过会造炮的弗朗基人,不由赶忙问道:“那这些人都在哪里?”
似乎看出杨涟的心思,艾菲斯摇了摇头,对杨涟道:“杨大人,他们是来不了的,他们都在京城!”
“在京城?在京城做什么?”杨涟有些诧异的道,难道是这些人都不愿意来?那自己一定上书皇上,将这些人全部都招揽过来。
“当然是给皇帝工作了,我也是,如果不是因为我在印地安大陆呆过,也不会被派到这里来。”艾菲斯觉得和这位杨大人沟通存在问题,在他心里甚至觉得这是一个笨蛋官员,只是脸上没有丝毫的表露,依旧一脸笑眯眯的。
再次苦笑着摇头,杨涟此时明白了,自己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天启皇帝的深谋远虑,远非自己能比得上,如果不是这次见到艾菲斯,杨涟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这样一群人,在私下为天启皇帝做事情。看来这位少年天子不但心机深沉,眼光长远,做起事情来这保密做的也是非常好的。跟着这样的皇帝,中兴大明有望啊!杨涟对天启皇帝充满了希望。
不过被希望的天启皇帝却是在懒床,日上三竿了才睡醒,原本应该早起去给太后请安的,不过皇太后交代了,所以陈洪才没有叫醒天启皇帝。一天的婚礼,将天启皇帝折腾够呛,昨天晚上又是翻云覆雨,早上能起来都怪了。
看着眯着眼睛装睡的张皇后,天启皇帝轻轻的捏了捏她的小鼻子,笑着道:“太阳都晒【创建和谐家园】了,还不起来!”
第一百四十四章 皇后
起床之后,天启皇帝带着懿安皇后张嫣拜见了皇太后,之后便回到了乾清宫。
看着自己面前堆积如山的奏折,天启皇帝苦笑着摇了摇头,接着便是紧皱眉头。对于这些自己看的不太懂的东西,天启皇帝实在是没什么办法!本来这些文言文他还是能看懂一些的,可是这些大臣上折子的时候,没有一个直接说正事的,全都是之乎者也一大套,常常洋洋万余言,让天启皇帝只能望之兴叹!
在这之前,天启皇帝有李岚帮忙,可是自从李岚有了身孕之后,这些事情就没有人做了。就在天启皇帝愁眉不展的时候,一个人缓步的走了进来。
“陛下,不要太过劳累,妾身做了燕窝粥,陛下吃一点!”张皇后缓步的走进大殿里,手上端着一个餐盘,上面放着瓷碗,笑语嫣然的看着天启皇帝。
目光温和的笑了笑,天启皇帝走下了龙椅,关心的道:“梓童也劳累了一天了,怎么不好好休息?”
轻轻的摇了摇头,张皇后笑着道:“陛下在这里为国事操劳,妾身怎么好独自去休息呢?陛下尝尝妾身做的粥,看看合不合胃口。”说着轻轻的端着勺子,在自己的嘴边吹了吹,在放到了天启皇帝的嘴里。
将嘴里的东西咽下去,天启皇帝轻轻的笑了笑,赞赏道:“这东西就算不好吃,可是梓童花了这么多的心思,也是世间少有的美味。况且梓童的厨艺不输于御厨,朕是甜到心里面去了!”
看着天启皇帝的样子,张皇后的心里顿时觉得一阵甜蜜,轻轻的抚摸着天启皇帝的胸膛,张皇后笑着道:“陛下真会哄妾身开心,虽然知道陛下是哄着妾身的,可是妾身的心里还是很高兴。”
轻轻的捏了捏张皇后的小鼻子,天启皇帝笑着道:“梓童,你读过书没有?”在天启皇帝的认识里,这个时代的人崇尚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自己的皇后或许真的没有读过书。
张皇后此时心里也犯了嘀咕,天启皇帝这么问自己究竟是什么意思?她也明白,这个时候讲究的是无才便是德,天启皇帝是希望自己怎么回答呢?其实张皇后自然是读过书的,不但读过书,而且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写的一手好字!
“陛下,家父是举人,妾身在家里也读过一些书,不过多事女戒之类的。”在没有弄明天启皇帝的意图之前,张皇后决定还是先不要暴露的好,如果天启皇帝喜欢自然是好,要是不喜欢,自己以后就得多多注意了。
“认字就好,过来,过来!”见张皇后说自己认字,天启皇帝顿时松了一口气,拉着她的手快步的走到龙椅上。
见天启皇帝拉着自己坐下,张嫣赶忙摇头,有些畏惧的道:“陛下,妾身可不敢!你饶了妾身吧!”虽然他贵为皇后,可是这龙椅也不是她能坐的。
见张皇后一脸畏惧的模样,天启皇帝在她的脸上捏了捏,淡淡的道:“好了,别怕。”看了一眼站在不远处的陈洪,天启皇帝淡淡的道:“皇后应该坐哪里?你去安排一下,在这里加个位置!”
“是,陛下!”这些事情对天启皇帝来说有些为难,可是对陈洪来说却没什么难度,毕竟每位皇帝都有皇后,规矩早就定下来了。
可是陈洪摆放椅子的位置,天启皇帝就有些失望了,距离龙书案那么远,这怎么帮自己看奏折吗!也没有理会一边的张皇后和陈洪,天启皇帝将那把椅子搬到了龙书案的右侧,对着张皇后笑了笑,淡然的道:“以后梓童就坐这里!”
看着天启皇帝的样子,张皇后那想要拒绝的话,忽然间怎么也开不了口。温和的笑了笑,张皇后轻轻的点了点头。
拉着张皇后的手,让她坐在那里,天启皇帝才回到自己的龙椅上,笑着对张皇后道:“以后梓童就坐在这里,陪着朕看奏折,这些奏折都快让朕累死了,有了梓童,朕肯定会轻松不少!”
“这个是户部调拨赈灾折,内阁已经批复,派钦差前往,钱粮也由钦差带着!”张皇后拿起一本奏折,看了一下,然后对着一边躺着天启皇帝道。
“送到司礼监加印。”也没有睁开眼睛,天启皇帝淡淡的道。这样的折子一天也不知道收到多少,索要钱粮的数额也不大,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灾。这次内阁派人去,想来也是想去查一查,天启皇帝自然不会不同意!
将奏折放在一边,张皇后再一次拿起一本,小心的看了看,然后开口道:“御史张怀,参劾致修大员方从哲,说方从哲强抢民女,抢了人家一个小寡妇!”张皇后说着,一边轻轻的啐了一口,脸色微红的看着天启皇帝。
天启皇帝猛地睁开眼睛,接着便是哈哈大笑,方从哲都多大岁数了,还抢小寡妇?难道是因为回家之后添了毛病?见张皇后神情古怪的看着自己,天启皇帝赶忙咳嗽一声,大声的道:“太不像话了,真是的!堂堂的内阁首辅大学士,三朝元老,居然做出这种事情。亏他还是圣人门徒,必须要严惩,内阁怎么说?”
颇为古怪的看着天启皇帝,张皇后苦笑着摇了摇头,轻声道:“内阁的票拟是让地方官查一查,看看是不是却又其事!”
用力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大声的道:“好,查,一定要好好查!简直就是斯文败类,如果却又其事,朕绝对不会绕了他!”
见天启皇帝这个样子,张皇后觉得还是不要在说这个了,将折子放到一边,然后拿起了一本。看了一会奏折,张皇后在天启皇帝的耳边小声道:“陛下,这是工部尚书袁应泰上的折子,似乎没有经转内阁,是密折!”
听了张皇后的话,天启皇帝微微一愣,密折?这还真是不多见啊!看了一眼张皇后,天启皇帝严肃的问道:“上面说什么?”
四下看了看,张皇后对天启皇帝使了一个眼色,却没有说话。等到大殿里只剩下天启皇帝二人,天启皇帝才道:“说吧!”
第一百四十五章 努尔哈赤
看着张皇后小心翼翼的样子,天启皇帝微微一笑,淡淡的道:“这里就只要朕和梓童了,陈洪会把事情办的很好的!”
将信将疑的点了点头,张皇后小声的道:“工部尚书袁应泰上书,希望陛下能够让他整治工部,彻查贪腐,重整工部的作坊!”
苦笑着摇了摇头,天启皇帝不禁想笑,这个袁应泰真不是安分的人,这才去工部几天啊!居然想搞这么大的事情。天启皇帝何尝不知道工部的问题,整个大明又岂止是工部的问题?需要整顿的也不仅仅是一个工部,不过确实应该动一动了,只是这个时候动是否合适啊!
见天启皇帝紧紧的皱着眉头,张皇后伸出手抚摸着天启皇帝的额头,柔声道:“陛下,不要发愁,天下这么大,是不可能没有烦心的事情的。”
轻轻的抓住张皇后的手,天启皇帝笑着道:“是啊!慢慢来!不过有些事情,应该试一试了!”
天启皇帝自从登基以来,就一直在发愁,而东北的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也在发愁,因为辽东闹了饥荒。从去年开始,辽东就开始闹饥荒,甚至饿死了很多人。此时努尔哈赤正一脸愁容的站在屋子里,紧紧的盯着墙上的地图。
“大汗,额驸李永芳求见!”一个兵丁走了进来,对着努尔哈赤施了一礼,大声的道。
紧皱眉头的努尔哈赤顿时面露喜色,对着兵丁吩咐道:“让他进来吧!”
时间不大,随着脚步声,一个人缓步的走了进来。这是一个中年男人,身上穿着女真人的衣服,脸色也是土黄色。此人快步的走到努尔哈赤的面前,大声的道:“李永芳,见过大汗!”
“好了,不要行礼了,过来坐!”努尔哈赤似乎对李永芳很器重,笑着对他挥挥手,招呼他坐到自己的身边来。
“这么多年了,你也是女真人了,本汗还记得第一次见你的时候,一脸的书生气,现在也是颇为彪悍的女真勇士了!”轻轻的拍了拍李永芳的肩膀,笑着道。
缓缓的点了点头,李永芳有些讨好的道:“这么多年,多亏了大汗宽厚,信任小人,提拔小人,不然小人也没有今天啊!”
深深的看了一眼李永芳,努尔哈赤的眼中闪过一次嘲讽,不过很轻微,轻微到看不到。轻声的笑了笑,努尔哈赤问道:“你来这里有什么事情?”
“小人来是想告诉大汗,可以攻打沈阳和辽阳了!”李永芳对着努尔哈赤施了一礼,笑着道。
“哦,是吗?本汗记得一年前本汗就想打了,是你拦着的,现在你来分析一下吧!当年的萨尔浒还多亏了你,如果不是你集中兵力,逐个击破的策略,也不会胜的那么容易。那一战之后,本汗才有了和大明一争长短的实力,你是后金的功臣啊!”用力的怕了拍李永芳的肩膀,努尔哈赤赞赏的说道。
似乎觉得非常满意,李永芳脸上的笑容更加的灿烂了,献媚的对努尔哈赤道:“小人本就是铁岭人,又在明军之中做过游击,对明军的事情自然知道一些。当年萨尔浒虽然是小人的主意,可是毕竟还是八旗子弟能征惯战,大汗英明神武,不然也不会有那样的胜利啊!”
“好了,说说你的想法!”大笑了几声,努尔哈赤笑着拉着李永芳来到地图前,看着他问道。
“大汗,小人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了,大汗看这里。自从攻占了开原和铁岭,便打通了和蒙古诸部的联系。大汗又将和大明朝有盟约的扈伦四部,哈达、辉发、乌拉已经被大汗灭了,至于和大明朝走的最近的叶赫部也被大汗收编了。通过这样的策略,大汗一举震慑了蒙古诸部。同时大汗英明果断,又和科尔沁部联姻,不但大汗娶了科尔沁部的格格,几位贝也都娶了科尔沁部的格格。这样整个科尔沁部就成了我后金的盟友,察哈尔部的林丹汗就是想要插手,中间隔着这么多的蒙古部落,也难以成事,大汗真是英明啊!”李永芳看着努尔哈赤,眼中满是敬佩,语气真诚,神态满是献媚。
大笑了几声,努尔哈赤指着李永芳道:“好了,这些就不要说了,一年前已经说过了。只不过那个时候驻守辽东的是熊蛮子,你不建议本汗攻打沈阳和辽阳,确实是对的。这一年多来,本汗尝试了很多次,真的没有在熊蛮子那里找到便宜。说说吧!这次你有什么把握?”
“大汗慧眼独具,小人的这点见识就献丑了!去年小人不赞成大汗出兵是因为熊廷弼,这次小人希望大汗出兵,还是因为熊廷弼。熊廷弼已经被押解回京了,生死不明啊!而且自从去年开始,大明朝先后死了两个皇帝,刚刚登基的天启皇帝不过才十六岁。以小人看,熊廷弼这次凶多吉少,明朝人内斗的习惯可是源远流长,不用我们动手,他们就会杀了熊廷弼!”李永芳的眼中闪着兴奋的目光,似乎辽阳和沈阳已经被打下来了!
看着李永芳的样子,努尔哈赤嘴角微翘,笑着道:“额驸真是我后金的能人,接着说!”
对着努尔哈赤施了一礼,李永芳接着道:“大明朝的朝廷不稳,这次派到辽东来的是一个叫孙承宗的,据说是内阁首辅大学士,应该是个文官,想来也是不足为虑。沈阳城的总兵贺世贤,此人有勇无谋,没有了熊廷弼,沈阳城的七万守军,不过是七万乌合之众,凭借我八旗子弟的骁勇善战,拿下沈阳不会太大的力气!”
缓缓的点了点头,努尔哈赤也觉得李永芳说的有道理,况且后金此时正逢大灾,已经没有多少粮食了。如果不到大明那里劫掠一番,恐怕都不用等到别人来打,后金自己就饿死了。看了一眼李永芳,努尔哈赤问道:“那辽阳的怎么办?”既然能够拿下沈阳,那就顺带着把辽阳也拿下来,这样肥沃的辽河平原就是自己的。到时候后金就可以种粮食了,有了粮食,在不在畏惧任何人了!
第一百四十六章 准备
看着一边沉思的努尔哈赤,李永芳献媚的笑了笑,然后才道:“大汗不必忧虑,此时的辽东没有英明的统帅,拿下沈阳和辽阳不过是时间上的问题。自从萨尔浒以来,我八旗自己每战必胜,大明则战之必败。可是看一看每场战斗,我们八旗子弟在平原野外,胜的非常容易。每次攻打大明的城池,都会费时费力。”
皱着眉头沉思了一下,努尔哈赤沉声道:“我八旗子弟本就善于骑马砍杀,没有强的攻城手段。大明朝的军队则是大多是步兵,城墙高大,还有火器,想要攻下来并不容易啊!”
“大汗,小人刚刚说了,大明朝此时在辽东没有英明的主帅。可以将明军的守军诱出城来,然后围而歼之。就算此计不成,我们也可以做出围困沈阳城的样子,诱惑辽阳和其他的明军来增援沈阳。”伸手指了指地图,李永芳接着道:“大汗,你看这里。沈阳城的附近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非常的利于八旗子弟奔驰,而明军的步兵则不占据优势。一旦明军出城,凭借八旗子弟的英勇,三鼓之内,可将其中军消灭。”说完,李永芳一脸期盼的看着努尔哈赤。
“很好,额驸的计策非常的好,本汗等一下就着急各大贝勒议事,将出兵的事情定下来,免得夜长梦多啊!如果这次能够成功的拿下沈阳和辽阳,本汗为你记上一功!”大笑了几声,努尔哈赤赞赏的对李永芳道。
虽然后金和沈阳城之间的距离并不远,可是大明朝这边是不可能知道后金内部的动作的。不过此时的孙承宗也在看着地图,而站在孙承宗身后的正是努尔哈赤口中的熊蛮子。
“飞百,你来看看,局势不容乐观啊!”轻轻的叹了口气,孙承宗看了一眼身后的熊廷弼。
“自从开原和铁岭失守之后,【创建和谐家园】攻打和我们友好的蒙古部落,联姻和我们敌对的蒙古部落。虽然还有一个林丹汗,可是被蒙古诸部牵制着也是分身乏术,在地图上看来,建州女真,开原和铁岭,还有蒙古诸部,已经对沈阳城形成了包围。”熊廷弼轻轻的笑了笑,伸出手在地图上指了指,淡淡的道。
看到熊廷弼的样子,孙承宗不由好奇的道:“飞百似乎胸有成竹?难道有什么好主意?”
轻轻的摇了摇头,熊廷弼笑着道:“下官没有什么好主意,不过下官觉得只要守住沈阳,就是最好的主意!”说着看了孙承宗一眼,见孙承宗嘴角挂着微笑,熊廷弼不禁摇头道:“大人睿智,小官佩服不已,看来陛下任大人督师辽东是有道理的。”
“呵呵,飞百,老夫器重你的才能,不要说这些话了,说说你的想法!”笑着拍了拍熊廷弼,孙承宗笑着道。
“那下官就献丑了。”说着伸手指了指地图,面容严肃的道:“后金大灾,粮食紧缺,那么接下来劫掠就是必然的选择。虽然沈阳城处于三面被围的境地,可是这也就说明努尔哈赤能够劫掠的就只有我们大明而已。此时天气寒冷,外面的雪还没有化,什么都没有,那么努尔哈赤劫掠的地方就只有一个。”
将手放到地图上,孙承宗和熊廷弼一起道:“沈阳!”说完二人同时大笑。
“老夫只是有一点没想明白,沈阳城高且厚,护城河宽且湍急,外面也挖好了壕沟,城内粮草充足,兵马七万。老夫就想不明白,那个后金怎么攻打沈阳?”看着地图,孙承宗慢慢的沉思,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料敌先机才是取胜之道啊!
“大人,后金擅长骑兵作战,野外之战,一万的后金骑兵可以打得过三万的明军,这是不争的事实。可是如果我们凭城据守,后金不善攻城,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不过有一点,下官倒是非常的担心,当年后金攻占开原和铁岭,除了我们自己的守将擅自出城野战,还有一点也是关键!”熊廷弼的神色颇为严肃,眉头微蹙,轻轻的叹了口气!
见熊廷弼的情绪也不高,孙承宗笑着道:“飞百,有什么话说吧!不要那个样子。”
“大人,当年开原和铁岭失陷的时候,都是有人在城内闹事,在城头防火,打开了城门。不然以铁岭和开原的城池和守军,是不可能那么容易被攻陷的。下官相信,这沈阳城内肯定有很多后金的细作,可是隐藏的非常深,很多都是本地的商贾,很难查找,军中又没有擅长的人!”轻轻的叹了口气,熊廷弼有些无奈的道。
听了熊廷弼的话,孙承宗却愣住了,接着便是大笑,笑的酣畅淋漓。
“大人,大人只是怎么了?”熊廷弼顿时被吓了一跳,连忙关心的问道。
指了指熊廷弼,孙承宗有些自嘲的道:“老夫和你都是蠢人啊!你还在这里担心这些事情,你还记得那天来的那几个人吗?他们都是做什么的?皇上英明啊!什么事情都料到前面去了,真是让老夫汗颜啊!”
熊廷弼也愣住了,有些不敢置信的道:“大人是说,那些人不光是查内部,还有?”
“当然了,不然你以为陛下为什么派他们来啊!陛下真是洞若观火啊!”恭维过天启皇帝之后,孙承宗又道:“不过在老夫看来,光守住是不行的,一定要想办法将开原和铁岭夺回来,打断蒙古和后金的联盟,剿灭倾向后金的蒙古诸部。后金人数不多,就算全部武装起来,也没有十万人。可是蒙古不同,如果被后金吞并了蒙古,那就是几十万的骑兵,麻烦就大了,所以这条线一定要切断!”
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熊廷弼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却是皱着眉头道:“大人,可是现在我们的军队守城有余,想要外出攻坚,还是不行啊!”
“唉,这的确是个问题!”孙承宗点了点头,慢慢陷入了沉思。
对于辽东的事情,天启皇帝虽然早有预料,可是却知道的并不清楚。此时天启皇帝正在召见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徐光启。
第一百四十七章 建奴来了
看着有些苍老的徐光启,天启皇帝不禁有些愕然,这是怎么了?怎么弄成这个样子?不禁有些心疼的道:“徐爱卿,你这是怎么了?要不朕放你几天假,回去好好修养一下吧!”
“陛下抬爱,臣没事,不知道陛下找臣来有什么事情?”显然徐光启并不想在这里多待,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
“这个是工部尚书袁应泰上的折子,爱卿看一看!”将奏折递给陈洪,天启皇帝笑着道。
接过奏折徐光启也没有客气,迅速的翻看了起来,半晌徐光启才道:“陛下,事情是好事情,臣也希望能够将工部的作坊和臣的火器厂合二为一,可是这里面牵扯太广。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计划,恐怕很难成事啊!”
轻轻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苦笑着道:“朕也希望有那么一天,可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到来。这里是朕写的一些东西,你拿去看看,能不能行的朕也不知道,你自己拿去试试吧!”说着天启皇帝将一本册子递给徐光启。
上面写的东西不多,因为天启皇帝是学文的,所以对于理科的东西自然不是很了解。造枪、造炮、烧玻璃、做蒸汽机,这些创举的事情,天启皇帝一件也不会做,这本小册子山是天启皇帝记得的一些东西,比如流水线,再比如颗粒火药,最后比如火药的最佳比例等等。反正是自己能想到的,全部都写上了,至于能不能成,天启皇帝就不知道了。原本天启皇帝想要画一个水力冲压机,可是看到徐光启制造的那个大水车,天启皇帝果断的没有写,自己和专业人事差远了。
接过小册子,徐光启仔细的翻了翻,发现上面很多东西都是没见过的。看了之后,顿时觉得思如泉涌,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迫不及待的道:“陛下,如果没有什么事情,臣就先回去了?”
看到徐光启的样子,天启皇帝只好挥了挥手,对徐光启道:“去吧!”
看着徐光启远去的背影,天启皇帝对身边的陈洪道:“你派个机灵一点的去伺候他,一定要照顾好了,不要有任何的闪失!”
“是,陛下,要不要监视他的行动?”看了一眼天启皇帝,陈洪小心翼翼的道。
“只是让你照顾他,谁让给你监视了。”苦笑着摇了摇头,这些太监真是没办法了,天启皇帝也很无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