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我是木匠皇帝》-第3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臣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虽然心里颇多想法,可是这个时候,杨渊可不敢马虎。一旦被人抓住了把柄,自己也没有好果子吃。

        将圣旨接到手里,杨渊站起身子,笑着对一边的孙承宗道:“孙大人,下官略被薄酒,希望大人赏光啊?”对于这位孙大人,杨渊觉得还是不得罪的好,这位可是新近党派的领袖,一旦那边靠不住,自己还可以和这边联系一下吗!

        看了一眼杨渊,孙承宗面无表情,语气严肃大道:“杨大人,辽东局势复杂,老夫没有这个喝酒的心思。希望杨大人还是以国事为重,明日午时,老夫在大营等着杨大人,既然有旨意,那老夫也不敢抗旨不尊!”说完,孙承宗便大步的走了。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东厂和锦衣卫

        疲累的躺在床上,天启皇帝实在是没有力气了,连动一动的力气都没有了。

        不知道是因为钦天监的人真的会推算,还是因为老天爷给面子,天启皇帝冠礼的这一天,天气真的好的没话说。这一天很多人都很高兴,不过天启皇帝却不在此列。无数繁琐的礼仪下来,天启皇帝可谓疲累非常,一脸的颓然。

        努力的坐起身子,或者说是被香气吸引起来的,虽然知道这个时候应该和点粥。可是如果只让天启皇帝喝粥,天启皇帝说不定会杀人。一只党参乌鸡,天启皇帝看着就颇有食欲,也顾不得许多,伸手拿起来就啃。

        端起桌子上的茶水,一口喝进肚子里,天启皇帝顿时觉得自己有了精神。看了一闭目养神的陈洪,天启皇帝不禁暗道,这位大太监是越来越会做人了。

        “去把骆思恭找来!”天启皇帝也没有在意是不是打扰陈洪的美梦,一边擦着嘴,一边吩咐道。

        “陛下,天色已经不早了,陛下也累了一天了,是不是明日在?”陈洪看了一眼面带疲惫之色的天启皇帝,有些犹豫的道。

        虽然知道陈洪关心自己,可是显然不是休息的时候,事情既然交代了下去,还是问问的好。缓缓的摇了摇头,天启皇帝淡淡的道:“去吧!夜长了梦多啊!”

        见天启皇帝心意已决,陈洪也就没有在说什么,恭着身子出去了。

        时间不长,骆思恭就来了。自从天启皇帝登基一来,骆思恭的心情就一直不错,皇帝越来越器重,差事也办的很顺利,每次都能压东厂一头。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段时间的骆思恭可谓春风得意。

        “臣,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见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骆思恭进来之后三拜九叩,一点头不含糊。

        笑着点了点头年,天启皇帝随意的道:“起来吧!”又将目光转向陈洪,笑着道:“带着人出去吧!”

        陈洪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便将人带了出去。等到大殿里没人了,天启皇帝才道:“事情都办好了?怎么样没出什么纰漏吧?”

        “回陛下,神情很顺利,前内阁大学士叶向高的【创建和谐家园】在京城被杀了,是被风月楼的掌柜的图财害命。顺天府尹王怀已经将案子查清了,刑部了大理寺已经批核了,凶手秋后问斩。至于前内阁大学士叶向高,前几日在家里无疾而终,也算是天意吧!”骆思恭一脸严肃,将事情说了出来,不时还一副唏嘘的模样,仿佛那就是天妒英才。

        压抑着心中的笑意,天启皇帝神色颇为古怪的看了看骆思恭,第一次发现这位锦衣卫的指挥使还有这样的一面。可真是官越大越【创建和谐家园】,东林党的那套都学来了。

        “真是天妒英才啊!叶大学士乃是大明的栋梁之臣,劳苦功高,他的【创建和谐家园】想来也是人才。奈何发生这样的惨事,朕会派太监前往叶大学士坟前代为祭扫,对大明有功的人,朕是不会忘得。”天启皇帝觉得演戏还是演全套的好,看了一眼下面的骆思恭,天启皇帝也颇为伤感的说道。

        “陛下,真乃当世明君!能够在殿下面前为臣,乃是臣祖辈的荣幸。陛下如此感念叶大学士,相信叶大学士泉下有知,也会对陛下感激涕零的。”骆思恭赶忙跪倒在地,以头触地,看不到脸不知道哭没哭,不过样子做的倒是挺足。

        看着跪在地上的骆思恭,天启皇帝恨不得上去踹几脚,真是的诚心恶心人,也不怕晚上做恶梦。将殴打骆思恭的心思压下去,天启皇帝悲伤的道:“爱卿起来吧!爱卿和叶大学士为至交好友,如果叶大学士有什么事情,想来一定会找到你的,到时候别忘了转告给朕。”想恶心朕,没门,看朕怎么恶心你。

        缓缓的站起身子,骆思恭还是一脸的悲伤模样,看起来真的像死了至交好友一样。

        看着骆思恭的样子,天启皇帝也只知道不能再探讨这个话题了,想了想,天启皇帝开口问道:“骆爱卿,朕想知道你们是怎么探知各种秘密的?”

        骆思恭似乎也觉得演的比较过来,见天启皇帝转移话题,连忙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仪容,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严肃的道:“陛下,锦衣卫在全国各地都有分支机构,无论是王侯公爵,还是文武百官,都有锦衣卫的密探。有的密探已经是几代的了,锦衣卫乃是父传子的差事,很多当年进入王公府邸的人,经过这么多年早就成了心腹,这些都是锦衣卫消息的来源。”

        骆思恭说的随意,天启皇帝却是一脸的震撼,当年就听说锦衣卫和东厂强大无比,现在看来这岂止是强大,简直是强大。几代人的密探,平时都是忠心耿耿的模样,怎么可能知道他就是锦衣卫的探子。还有分布在各个地方的分支机构,还有暗桩等等,这锦衣卫可以说是遍布全国啊。

        不过天启皇帝却有了不一样的想法,锦衣卫的重点是监察百官,是不是也能发展一下谍报方面的能力,无论打仗还是做什么,这消息都是最重要的。

        来回的踱着步,天启皇帝不断的思考着,看了一眼骆思恭,天启皇帝疑惑的道:“这些你们都做了,那东厂做什么?”

        “这个,东厂一来是监察锦衣卫,还有就是锦衣卫不太方便监视的地方,东厂有它的优势。”骆思恭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想了半晌,才有些为难的道。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有些似懂非懂,又问道:“东厂在什么地方比锦衣卫有优势?”东厂监察锦衣卫,这个无可厚非,可是东厂怎么也那么多密探呢?

        “回陛下,东厂的监视目标主要是王府,分封在外的王爷很多,每个王爷都是监察的对象。王府里普通人很难进去,如果使用婢女,接触的不过是王妃,很难接触到王爷。东厂就不一样,那里很多太监,他们才是王爷最亲近的人,有的甚至是看着王爷们出声的时候就派过去的抚养太监。”骆思恭也不怕魏朝找他,将东厂的事情全盘的托给了天启皇帝。

      第一百三十章 纳采

        时间的事情似乎很难预料,没有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张国纪这一生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有做国丈的一天。自从昨天来到京城,张国纪一家人就被安排住下了,宅子倒是不小,宽敞明亮。女儿张嫣也回来了,在家里准备大婚,这让张国纪非常的高兴。

        天启初年,二月初一。

        这一天天启皇帝起的很早,因为几天要举行一个很重要的仪式,就是采纳。天启皇帝的婚姻是遵循祖制的,不过这婚礼的仪式却没什么定制,如果是有太子妃的太子登基做了皇帝,那不过是举行了一个封后大典,那就比这个皇帝大婚简单的多了。

        天启皇帝不是明朝第一个经历大婚的人,第一个是明英宗朱祁镇,现在到了天启皇帝也就遵循着那个时候的规矩。

        虽然还不知道接下的仪式是什么,不过天启皇帝已经头疼不已了,那天的冠礼已经让自己疲累非常了,好不容易缓过来了些,这次还要来一次更大规模的,还不知道累成什么样呢!

        看着忙里忙外的太假,天启皇帝心里有些烦闷,这些人忙的没有别的,不过是天启皇帝的穿着。

        “太后驾到!”天启皇帝刚要呵斥这些人,外边已经响起了太监的呼喊声。

        随着脚步声,皇太后在一群太监宫女的簇拥下走了进来,看到天启皇帝的模样,皇太后笑着道:“陛下真的长大了,这模样是越来越英俊了!”

        “是啊!皇兄真是一表人才,真龙天子。”一边的朱婉君赶忙道,脸上也挂着讨好的笑容,自从上次的事情之后,朱婉君就躲着天启皇帝。这是兄妹二人第一次见面,朱婉君满脸都是献媚的表情,大眼睛眨呀眨的!

        看着妹妹的样子,天启皇帝也没办法生气,对着一边的皇太后道:“孩儿参见母后!”

        “今天是皇儿的大日子,母后自然要来看看!”说着将目光看向了一边的陈洪,淡淡的问道:“都准备好了吗?”

        “会皇太后,都准备好了!”陈洪笑着答道,天启皇帝大婚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喜事。

        缓缓的点了点头,皇太后缓步的来到天启皇帝的身边,欣慰的对天启皇帝道:“去吧!总要长大的!”

        皇帝采纳仪式举办的地方是乾清宫,跟随着一大群太监宫女,天启皇帝缓缓的走向乾清宫。此时的乾清宫的门口已经站满了人,基本在京城能来的全来了。对于这些大臣来说,皇帝大婚也是稀奇的事情,有的甚至是三朝老臣,可是却还是第一次见。

        此时这些大臣全都站在乾清宫的门口,文武分列两侧,完全没有上朝时的严肃,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大家都在互相的聊天。

        没有理会这些大臣,天启皇帝快步的走进了乾清宫,这个时候的乾清宫和每天已经不一样了。在乾清宫的大殿里,摆放着一张桌子,左侧摆放着节,右侧则摆放这诏书。桌子的时候,则是一大堆礼物,按照皇家的礼制采办的礼物。在大殿的两侧,摆放着女乐,随着天启皇帝的脚步,开始演奏。

        将目光看向身后的陈洪,天启皇帝自己是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就像上次的冠礼一样,天启皇帝还是要接受陈洪的指挥!

        “陛下,请登位!”陈洪见天启皇帝看着自己,连忙小声的在天启皇帝的耳边道,这可不能出一点纰漏,不然自己就是其罪当诛了!

        缓缓的点了点头,轻轻的撩起自己的龙袍,天启皇帝缓步的走到了龙椅上,一丝不苟的坐好。

        “宣”,见天启皇帝做好了,陈洪轻轻的甩了甩手中的拂尘,大声的道。在陈洪的这声之后,大殿外也响起了喊声,开始还是一两个人,到后来就是宫中的锦衣卫了。声音很大,似乎地面都在颤抖一样。

        在喊声过后,早已等候在外面的文武百官缓步的走进乾清宫,宫内的女乐也响了起来。等到所有人都进来了,这些大臣一起跪在地上,三呼万岁!

        轻轻的挥了挥手,天启皇帝淡淡的道:“众位爱卿平身!”

        接下来天启皇帝又将目光投向了陈洪,可是这次陈洪却没有说话,缓步的来到了大殿的桌子前面。轻轻的拿起桌子上的诏书,缓缓的打开。还没等陈洪开念,这些大臣再一次跪了下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登基以来,上顺天意,下应民心。今以冠礼,自当遵循祖制,迎娶皇后,以安后宫。查河南张氏之女,贤良淑德,容颜端庄,可谓帝后。今特旨加封内阁大学士刘一璟为正使,礼部尚书孙如游为副使,前往张府,行采纳之礼,钦此!”陈洪的声音不大,可是却在大殿里回响着。

        听着这诏书,天启皇帝有一阵恍惚,自己这也是要结婚了。不过让他疑惑的是,这诏书自己怎么没看过,这不是假传圣旨吗?谁这么大胆子?天启皇帝并不知道,每一位皇帝的大婚诏书都是一样的,因为是定制,司礼监直接加印可以了。

        “臣,刘一璟。”

        “臣,孙如游。”

        “领旨谢恩!”也不知道是不是事先排演好的,这两个人的表情都是一样的,说话也是无比的整齐。

        在陈洪的指导下,天启皇帝将使臣的节交给了刘一璟,在众人的呼喊声中离开了乾清宫。

        “这就完了?没朕的事情了吗?”擦擦额头上的汗水,天启皇帝疑惑的问道。这个过程虽然也很繁琐,可是和自己想象中的差远了。

        “回陛下,这是六礼之中的第一礼,今天已经完了。”看到天启皇帝乐呵呵的样子,陈洪忍不住泼点冷水,这劳累的日子在后面呢!

        天启皇帝回宫了,文武大臣也散了,可是有一部分人却还得留下来。那就是正使刘一璟和副使孙如油,两个人带着礼部的官员,宫中的太监宫女,带着一应的礼物,去给皇帝行采纳之礼。

        开路的是一对锦衣卫,以铜锣开道。一路上正使持节,副使捧问名诏书;仪仗队、鼓乐队在前开路,送礼官员跟在二使【创建和谐家园】后头,乾清宫出发,吹吹打打、浩浩荡荡地奔向张府。

      第一百三十一章 纳采二

        京城非常的热闹,纳采的队伍在京城一步一步的向前走,两边的百姓笑呵呵的跟随着,目的地只有一个,那就是张国纪的府邸。

        此时的张府早就已经忙了起来,打扫院子,准备晚宴。虽然不用将来人全部招待了,可是正使副使,礼部以及陪同而来的官员,那是全部都要招待的。

        随着鼓乐声,纳采的队伍距离张府越来越近,张家的人在张国纪的带领下,来到张家的大门口迎接天使。这个时候,张家的大门口早已经摆好的香案,一切事物都已经准备妥当了。早一步到这里的吏部官员,早就帮张家安排好了一切,这个巴结国丈的机会,没有人愿意放过。

        等到队伍来到进前,便缓缓的分开,当先走出来的是手捧圣旨的内阁大学士刘一璟。看了一眼张国纪,刘一璟高声的道:“张国纪,接旨!”

        随着刘一璟的喊声,周围的所有人都跪了下来,张国纪则是大声的道:“草民接旨!”

        缓缓的将圣旨展开,刘一璟大声的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查张氏之女,贤良淑德,温婉贤淑,立为帝后,特遣使者内阁大学士刘一璟,行纳采问名之礼。钦此!”刘一璟念完之后,便将手里的圣旨交给了张国纪。张国纪接过圣旨之后,自然是三呼万岁,谢主隆恩。

        刘一璟却没有上前搀扶张国纪,脸上的表情也很严肃,似乎在等待着张国纪做什么。

        将圣旨供在香案上,张国纪在桌子上拿起了一张纸,双手恭恭敬敬的递给刘一璟,大声的道:“这是小女的生辰八字,请天使收好!”这个张国纪可是有些担心,一旦钦天监那边算出自己的女儿和皇帝八字不和,那可是就是乌龙了。不过他这也算是瞎担心,估计没有哪个不开眼的,敢说八字不和这种话。

        接过张国纪递过来的表,刘一璟将它交给了身后的一个人,面容严肃的道:“回去推演良辰吉日,陛下择日成亲!”刘一璟自然深明此道,掐算八字的话压根都没说,直接就变成了择选良辰吉日了。

        对着身后的人挥了挥手,刘一璟大声的道:“上礼!”随着他的话音,在他身后那些抬着礼物的锦衣卫,一对一对的走进张府。在张府管家的引导下,将礼物一件一件的摆在张家的大院里。

        在纳采礼节刚刚形成时候,纳采不过是托媒人去探探口风,问问姑娘家的意思。那个时候的人认为大雁是感情专一的象征,所以纳采的时候都要送一只大雁。如果姑娘家不同意,也就会再这个时候拒绝,那大雁也就成了见面了。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国人爱攀比的风气在那个时候也不是没有,所以这见面礼是越来越重,也只有礼重了才能体现诚意的。如果礼轻了,女方就会认为你是不尊重他们,婚事很可能就成不了。当然了,皇帝娶亲,就算什么都不送,也没人敢拒绝。

        不过皇家更丢不起那个人,所以这礼物是无比的多,也非常的珍贵。原本的那只大雁,被一只玉雁给代替了,不过个头却不比真的大雁小,一看就不是凡品。金银首饰,绫罗绸缎,全部都是内府【创建和谐家园】,一般人一辈子都没见过。官窑的瓷器,名家的字画,总之是珍贵无比,数量也不少。

        站在人群里的人就只要羡慕的份了,多少人恨自己没这个福分啊!不用说什么爵位,封地之类的赏赐,单单就是这见面礼,就够一大家子人活几辈子的了。

        等到所有的礼物都进了张府,张国纪再次的谢过恩,刘一璟的脸上才露出笑容,快步的走到张国纪的身边,拉着张国纪的手,亲热的道:“国丈辛苦了,恭喜啊!今天老夫可是厚颜的来讨一杯水酒啊!”

        “看您这话说的,你是内阁大学士,这可是我请都请不来的贵客啊!里面请,酒菜早已备下!”将所有人全都招呼进去,有对外面的管家嘱咐好,照顾好外面来的人。

        每位来的人都有赏钱,这是绝对不能少的,就连刘一璟和孙如游都有。这已经是规矩了,送的人心安理得,收的人也是心安理得。不过不同职位的人,送的数量就不一样,只不过太少了张家也不好意,打鼓的都有赏钱二两。总之光是赏钱,张家就花出去差不多两千两,好在张家颇有家产,不然这个钱都出不起。

        这一日张家很热闹,京城也很热闹,紫禁城里也不例外,当然庆祝的地点是慈宁宫。

        看着高兴无比的皇太后,以及泰昌皇帝的几位嫔妃,现在也都是太妃了,天启皇帝沉思了一下,对着皇太后道:“母后,儿臣前面还有一些事情,就先走了!”

        慈爱的看了一眼天启皇帝,皇太后笑着道:“去吧!做一个好皇帝。”

        也没有犹豫,天启皇帝站起身对着众人施了一礼,便带着陈洪快步的离开了。天启皇帝回到乾清宫的时候,这里早就有一个人在等着了。

        看一眼骆思恭,天启皇帝面容严肃的问道:“骆爱卿,辽东那边有消息了吗?”

        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骆思恭恭敬的道:“回陛下,锦衣卫和东厂后派去的人已经到了,臣这里有刚刚传回来的信息!”

        坐在龙椅上,揉着发胀的额头,天启皇帝淡淡的道:“朕没心思看,挑重要的和朕说说!”

        “是,陛下。孙大人和杨大人早就到了辽东,运去的那批物资,也到了沈阳。孙大人将军用的留了下来,那些种子,孙大人已经派人送到了辽东巡抚那里。锦衣卫和东厂的人也都到了辽东,查探间谍的事情还没有展开,所以没有什么收获。”骆思恭将奏折里有的,简单的对天启皇帝说了一边。

        “重中之重是那些种子,朕已经告诉杨涟要保密,你在发一道密令,让辽东的锦衣卫将它们给我照顾好。”天启皇帝目光灼灼的看着骆思恭,显然心里还是担心这辽东的事情,丝毫没有因为大婚而放松警惕。

      第一百三十二章 威信

        辽东,沈阳城。

        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将领,孙承宗微微点了点头,虽然谈不上满意,可是看起来还有几分的军人的样子。昨天,孙承宗在杨渊的手里接过了兵符,此时他已经是辽东的最高指挥官了。

        今天孙承宗擂鼓聚将,当然找来的都是镇守在沈阳城内的,以沈阳守将贺世贤为首。目光在下面的将官之中扫视一圈,孙承宗淡淡的道:“本帅是什么身份,什么来历,我想在坐的各位都清楚,我就不多说了。可能很多人都认为我不过是一介文官,这样的人你们见多了,和杨镐没什么区别。好大喜功,不会打仗,对军队事物横加干扰。”

        孙承宗说话的声音不大,语气也不严厉,不过在场的每个人都是神色一禀。这个时候,他们就已经明白,这次的这位大帅和以前不同。不过哪里不同,他们暂时还没看出来,只是知道原来的那些大帅不会这么说话。

        在众人之间扫视了一圈,孙承宗接着道:“你们都是杀场宿将,战场迎敌是你们的强项,这个我就不多说了。本帅上任,也没存什么拿人立威的心思,所以你们不用担心。不过,本帅是陛下的老师,在出京的时候,对陛下有过承诺。这辽东本帅一定会整治,不过以前事情本帅一概不管,以后就要按照本帅的规矩办了!”

        “末将谨遵大帅教诲!”大厅里的将官对着孙承宗一抱拳,一起大声的说道。

        “虽然本帅没有来过辽东,但是在大同呆过很多年,对于边关和军队的事情,本帅知道的很清楚。你们以前做的事情本帅不追究,你们回去之后,将自己军队的兵员全部查清,并登记在册。凡是吃空饷,冒领的事情全部都报上了,本帅在这里承诺,这次的报上来的,本帅不追究。但是本帅也把丑话说在前面,如果这次不报上来,本帅要是查出来,你们自己知道后果。”孙承宗说到这里,目光在众人的身上扫过,眼中目光顿时变得非常严厉。

        在场的众人互相看了看,眼中满是疑虑,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贺世贤的身上。在这沈阳城里,最有权势的或者是杨渊,可说到最得士兵信任的,那就是这位沈阳城的守将贺世贤了。

        不过让所有人失望了,这位平日里总是十分冲动的将军,此时却是一脸的严肃。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一副聆听教诲的模样。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04:4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