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当初那么对李选侍,为的也是在新君的面前争得一个好感,让其像泰昌皇帝一样的信任自己这些人。可是这位少年天子,一来就是没有什么城府,可是后面却又一位极为得宠的人。根据现在是所掌握的情况来看,这个人不可能是太监,魏朝和王安都没有被宠信到这个份上。那么只有一个人可能,那就是天启皇帝极为宠爱的李岚,那个帮着天启皇帝批阅奏折的女人。
如果是另一种情况,就是这些都是天启皇帝自己的注意,那么这位少年天子就是城府极深,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无论是哪种情况,王林光都不会参与进去,也不会说出去。他已经老了,没有那份争雄的心思了,况且这天下是皇家的,和这两位哪位较劲,王林光都觉得会死的很惨,他在等,只要这次的事情过去就致仕,无论是老朋友那边还是皇帝那边,都和自己没有关系了。
第一百零五章 愁
对于王林光的说法,止水公子也很赞同,只是他总觉得王林光没有将所有的事情都告诉自己,似乎还隐瞒着很重要的事情。只是对方不说,自己也没有什么办法,或许能做到现在这种程度,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那世叔对这次的事情怎么看?”沉吟了半晌,止水公子面色凝重的道。按照王林光的说法,这次的事情真的晚了。明天就是早朝,就算自己现在布置恐怕也是来不及了。
深深的叹了口气,王林光苦笑着道:“朝中的局势很复杂,上次的事情还没有弄清楚,这次又出了这样的事情。熊廷弼的事情你们不应该参与进来,虽然不知道你们这次为了什么,可是事情没你们想的那么简单。熊廷弼的事情说到底是辽东的问题,这些人争来争去不是为了国家,也不是为了辽东,而是为了自己。杨渊嫉贤妒能,希望将权力揽在杨家的手里,那个为你们报信的人也是没安好心,他希望从中能够拿到好处。你们虽然会得到一些,可是肯定得不偿失,现在辽东的情势严峻,你们这么做只会让陛下产生反感,以前的那些好恐怕也会当然无存!”
对于自己老友的事情,王林光还是知道一些的,这些人在辽东都自己的利益纠葛,自己不能说的太深,希望他能明白吧!
客厅里再一次陷入了短暂的安静,止水公子在慢慢的咀嚼着王林光的话,这位官场老吏的话对他的触动非常大。当年受辱离京,自己的心里那份恨意从来就没有消减过,学了些东西就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其实自己差的太多了。
“世叔,多谢世叔指点迷津,小侄告辞了。”止水公子觉得自己来这里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是该离开的时候了,自己还要回去想一想这次的事情究竟该怎么办!
轻轻的点了点头,王林光笑着道:“知道贤侄还有事情,这次就不留贤侄了,下次在和贤侄一醉方休!”王林光知道,这位老头的【创建和谐家园】肯定不会按照自己说的办,不知道他会在做些什么?
目送着止水公子离开,王林光对着站在不远处的管家招了招手,语气中略带苦涩的道:“去把我那几个不孝的儿子找来,就说我要辞官了。”
“辞官?老爷,您这是……”老管家顿时大惊失色,这位老爷是怎么了?这官是说辞就能辞的吗?
“走的早或许能够平安的渡过晚年,走的晚,或许就被抄家灭族了。方从哲啊!方从哲,你还真是个老狐狸!”王林光的语气颇为感慨,又带着几分萧索,很是意味深长,见管家还站在那里,顿时皱了眉头,大声的喝道:“还不快去!”
“是,小的这就去!这就去!”管家赶忙答应一声,快步的离开了。
这个时候,止水公子已经来到了尚书府的大门口,翻身上马之后,慢慢的向着风月楼的方向走去。
在他离开不久,一个躲在墙后面的人缓缓的露出了身影,看着远去的止水公子,心中暗道:“这次苏饼那个小子立了大功了,这六年可没有白费,就这一个功劳恐怕就得有个百户的位子。”
对于外面发生的事情,天启皇帝虽然有些担心,可是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先那么放着。虽然自己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已经知道的差不多了,可是有些事情办起来却没有那么简单,自己刚刚登基,如果给人留下刻薄寡恩的印象,那就真的麻烦了。
“皇兄,皇兄!你在哪里啊?”就在天启皇帝愁愁不展的时候,一个身影猛地跑进了大殿里,一边走一边大声的叫着,还不时催促着身后的小男孩,“你快点,让皇兄跑掉了,本公主要你好看!”
一身粉红色的公主装,头上戴着一只蝴蝶发簪,让这位大明朝的公主看起来很是漂亮可爱。跟在她身后的则是一个小男孩,小嘴厥得老高,看向小女孩的目光也是惧怕不已,一点也没有王爷的威风。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刚刚被册封为长公主的朱婉君,那个小男孩则是刚刚被册封为信王的朱由检。前些时日,天启皇帝下旨册封朱婉君为长公主,朱由检为信王,让朝野一片哗然。因为自大明开过以来,只有朱元璋册封过一位长公主,很大臣都觉得不妥,可是却没有人站出来反对,这毕竟是皇帝的家事,且不像立太子这样政治意图明显的家事,这件事情也就这样定了下来。
“长公主,您慢点!”跟在这二人身后的是十几个太监和宫女,有一个年纪不小的宫女则是紧紧的跟在朱婉君的身边,不时还小声的提醒一句。
看着走进来的这一群人,天启皇帝知道自己今天又什么也做不上了,不够接着便皱起了眉头,没有理会见礼的太监和宫女,天启皇帝直直的看着朱婉君,大声的道:“你的公主冠呢?为什么要带这个?”
原本兴冲冲的朱婉君却是一愣,天启皇帝一项对她是爱护有加,今天这是怎么了?不由一愣,眼泪顿时在眼里打转,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小声的道:“这只蝴蝶簪是母后送给我的,人家戴上了就想要皇兄看看,没想到皇兄居然凶人家!”
完了,天启皇帝在心里暗暗叫苦,本以为先发制人,唬住这个小丫头,让她少提些不靠谱的要求,看来这次肯定要被她敲一笔狠的了。
“皇姐,这哪是母后送给你的,明明是岚姐姐送给你的,不对,是你在岚姐姐那里抢来的。”天启皇帝还没有说话,站在朱婉君身后的朱由检已经将她出卖了。
“闭嘴,瞎说什么!”回过头吓唬了一下小叛徒,朱婉君有些讨好的看着天启皇帝,眼中的泪光早就消失不见了,拉着天启皇帝的手摇啊摇的!
“好了,说说来这里有什么事情吗?”天启皇帝拿自己这个小妹妹也没什么办法,不由苦笑着问道。
“是母后让我们来的,母后说皇兄很久没到后宫吃饭了。”朱婉君此时却是认真了起来,只是眼睛还在不断的四处打量,似乎在寻找什么感兴趣的东西。
第一百零六章 私心
天启皇帝在宫里陪着太后吃饭,外面的大臣们也各自呆在家里,这几天互相拜访的事情也似乎少了不少。所有人都等待着明天的到来,事情或许到了明天就可以见分晓了。
止水公子回到风月楼的时候,夕阳已经落了下去,和去的时候相同,同样是两个人两匹马。来到自己的房间,止水公子就坐到了桌子边的椅子上,笑了笑道:“来了就出来吧!”
“唉,几年没见,你倒是成熟了不少!”一个淡淡的声音在屋子里响起,随着话音,一个人从屏风的后面转了出来。
“人总是要成熟的。”看着来人,止水公子轻轻的笑了笑,语气之中颇多的感慨。
那人微微一愣,也有些感慨的道:“是啊!人总是要成熟的!今天的事情顺利吗?”
轻轻的叹了口气,止水公子道:“有什么顺不顺利的,我不过是那个人的【创建和谐家园】,离开京师这么多年,回来就被人盯上了,这里还真是一点都没变啊!”
“这里本就是卧虎藏龙,不然当年你也不会离开了,我也不会隐姓埋名的过这么多年,我们可都在等着你回来!”来人也不客气,缓步的走到一边,轻轻的坐了下去。看了一眼止水公子,沉声道:“既然回来了,有什么打算?”
轻轻的笑了笑,止水公子接着道:“能有什么打算,现在势单力薄的,能做什么?我要是能在老师的位置上,或许还能做些什么,现在还能怎么样?”
“你可不是甘于寂寞的人啊!这几年难道转性了?”那人轻轻的笑了笑,缓声道。
“都是些老狐狸,我能有什么办法?如果我没猜错,王林光明天就会上辞官的折子,他都这样,别人就更不好说了!”轻轻的叹了口气,止水公子接着道:“现在我已经被人盯上了,做起事来本来就不方便,今天如果不是我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你能到这里来?”
那人也不在意,喝了一口茶,才道:“这不就是你的打算吗?想要人知道他们派人回来了。”
“当年拜在老师的门下,不过是为了一个前程,现在事不可违,怎么能把自己搭进去?”意味深长的笑了笑,止水公子无所谓的道。
“你这个说法,说给别人听听还差不多,可是我却知道,你当年拜他为师,不过是为了报仇,现在有机会了,还不出手?”那人脸上一脸的不屑,对止水公子的说法也是颇为不以为然。
深深的看了一眼那人,止水公子叹了口气,便道:“现在局势很复杂,只有保存自己,才能在想别的。我现在是身不由己,想做什么,也是没有办法!他们的势力已经不如从前了,或许是树敌太多了,我的那个老师也没能再次回到权力的巅峰,我能有什么办法?”
“好了,别说这些人,你费了这么多周折将我找到这里,不是为了和我说这些骗人的话吧?”那人似乎失去了耐心,放下手中的茶杯,神色也渐渐的变得严肃了起来。
“你这个人啊!还是像当年一样没趣!”轻轻的笑了笑,止水公子接着道:“这次老师也没有给我明确的交代什么,至于熊廷弼的事情,不能在参与进去了,一不小心就陷进去了。那些人想要对付我的那个老师,可能不太容易,可是要想对付我,可就简单的多了。”止水公子的神色也渐渐的严肃了起来。
缓缓的点了点头,那人问道:“那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你如果不出手,冯三元和姚宗文怎么办?这两个人恐怕就保不住了?”
摸了摸桌角,止水公子淡淡的道:“冯三元本就无足轻重,贪得无厌的家伙,要保也是兵部尚书姚宗文。这样吧!等一下我写一封信,你派人送到姚宗文那里,他就知道怎么做了!”
“那辽东那边呢?如果这次不帮着杨渊,我们在辽东那边的事情就不好办了。我们能这样高房大屋的,可都是因为那些人,辽东可是他们的命根子啊!”那人似乎没想到止水公子的态度,脸上满是不可置信,诧异的道。
“杨家这次还不知道能不能过去呢!熊廷弼短期内回到辽东的可能性也不大,我们要做的是尽力的在辽东推举我们自己的人!其他的都是无关紧要。”意味深长的笑了笑,止水公子的眼中冷光一闪而过。
缓缓的点了点头,那人笑着道:“这几年你倒是颇有长进,看来你的老师也教了你很多的东西啊!”笑过之后,那人又接着道:“只是辽东的事情似乎也没那么简单,朝廷不一定会使用我们的推举的人啊!”
“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完美的人,只要去查,就肯定能查出问题。我们的人如果不能上去,那就派个人去查查那个能上去的人,我就不相信,还弄不倒他们。不过我们要站的远一点,不要像这一次一样,事情还没办的怎么样,就把自己卖了个底掉。”止水公子对这些蠢材是没有一点办法,只有站在阴暗的地方,才能看到外面的事情而不被发现。他们倒好,还没等做什么呢,就先让人盯上了。
那人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心里也是叹了口气,自己的这位老朋友变了很多啊!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沉吟了一下,他接着道:“你还有什么事情吗?没有的话,你去写信吧!”
“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王林光的事情,他肯定会辞官,户部尚书的位置我们要拿到手里。户部掌管着天下的钱粮,掌握了那里就能办很多的事情了,这次要用我们自己的人,老师那边我会想办法!”止水公子眼中闪烁着莫名的东西,当年自己离开京城,留下的那些后手,此时也该拿出来了。
想要我为你们卖命,那可没有那么简单,我不是任何人的狗。朝廷上政乱,那更好,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安插一下自己的人。至于东林党的人,不过是我的垫脚石,老师,你已经老了,是时候放手了,交给我,你会很放心的。
第一百零七章 大朝会一
天启元年的一月十九,本来是非常平淡的一天,可是整个京城的官员却知道今天很特殊,因为今天是天启皇帝召开庭审的日子。在朝堂上审理官员,大明立国这么多年也很少这样的阵仗,这让很多官员都有些紧张。
因为泰昌皇帝驾崩,天启皇帝取消了上元节的庆祝,这让原本应该繁华的京师,这段时间显得分外的萧索。也让很多人觉得这就是山雨欲来,平静的下面隐藏的是巨大的波浪。
随着太阳升起,大明的官员都知道事情要来了,伴随着钟鼓齐鸣,大明在京的四品以上文官,三品以上的武官全部都向着一个地方聚集,那就是紫禁城的皇极殿。此时所有大臣都很困惑,每年的年首都会举办大朝会,可是今年天启皇帝却并没有召集。这本来没有什么,大朝会虽然是古来就有的规制,可是上不上还是要看皇帝本人。
只是现在所有人都疑惑了,因为这次天启皇帝招来了在京的文武百官,而且举行朝会的地方就是每次大朝会举行的皇极殿。难道一个熊廷弼的事情,还要在皇极殿审理吗?这也太兴师动众了。更多的有心人都能明白,这次的事情真的麻烦了。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不相同,也没有人交头接耳,目光平直,挺胸抬头。
“皇上驾到”,随着陈洪熟悉的喊声,天启皇帝缓步的走进了皇极殿大殿,宫殿里面的顿时响起了礼乐声。
等候在外面的大臣也是鱼贯而入,文官在左,武官在右。文官的领头人乃是内给首辅大学士,刚刚被加封为太保的孙承宗。武官的领头人则是大明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定国公徐希,在这二人的带领下,文武百官缓缓的走进大殿里。
等到都走了进来,百官在孙承宗的带领下,对着天启皇帝三拜九叩,口中好喊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轻轻的抬起手,天启皇帝面容严肃的道:“平身。”
等到所有人都站了起来,顿时愣住了,因为他么看到了天启皇帝的服饰。今天这位年轻的陛下没有传常服,而是穿上了冕服,头上带着平天冠,在腰间还握着一把宝剑,看起来英姿勃勃的。看惯了这位少年天子温文尔雅的样子,这种气势逼人的打扮,顿时让那些文官有些不适应。反倒是另一侧的世袭勋贵和武官都是心神一阵,甚至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在明朝皇帝很多时候都是穿着便服的,冕服和平天冠除了祭祖祭天或者登基等大的礼仪,皇帝是很少穿着的。不像汉朝的时候,皇帝平日里都需要穿着的。
没有理会下面大臣的目光,天启皇帝向下面扫视了一眼,此时他已经越来越喜欢这样的感觉了。“众位爱卿,今天的朝会有几件事情要定下来,所以有什么人有什么事情,现在就奏上来。”天启皇帝的声音虽然不大,可是听起来却是让人一阵。
半晌,大殿里依旧安静,没有一个人说话。这些大臣也不傻,这个时候天启皇帝摆出这么大的阵仗,明显就是要处理大事的,自己的那些小事还是写个折子递上去吧!就连准备辞官的户部尚书王林光,此时也是将袖子里的奏折向里推了推,谁也不想做出头鸟,生怕被天启皇帝给煮了。
“既然众位爱卿都不想说,那朕就说说!”轻轻的笑了笑了,天启皇帝接着道:“先说说熊廷弼的事情吧!”
见天启皇帝直奔主题,大臣们都是松了一口气,他们心里都明白,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位新皇帝登基之后并没有培植自己的心腹,也没有安插自己的心腹,这是不正常的。此时都没有认为孙承宗和杨鹤是天启皇帝的人,毕竟上次的事情并不是天启皇帝主导的,就算有人察觉了一点点,也没敢肯定。
在这样的时候,谁也不想做天启皇帝立威的对象,天启皇帝上次罢免了一个顾慥,就已经让很多人心里没底了。这个时候如果还找不自在,那可就真的是脑袋有问题了。
“这件事情本应该在上次的早朝就解决,只是朕的身体有些不舒服,所以才拖了下来,今天就解决了吧!”天启皇帝对着下面看了一圈,最后将目光落到了御史冯三元的身上。
“冯爱卿,那日你参劾熊廷弼,不知道这几天可有什么新的证据吗?”天启皇帝的声音不带丝毫感情,脸上的表情也是丝毫不变,摆明了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
“陛下,臣有罪。”冯三元此时已经是脸色苍白汗如雨下,昨天晚上他去见兵部尚书姚宗文被拒之门外,他就知道自己被抛弃了,他们要抽手了,而自己就成了弃子。在痛恨这些人的同时,冯三元心里就是害怕,他可不认为以自己的能力能搞倒熊廷弼。那些人收手了,就证明事不可为,辽东的杨家都未见得能够保得住,更何况自己。内阁大学士都是说罢免就罢免,自己不过是一个御史。
冯三元也曾想过在大殿之上,来一次死谏,就算被打一次廷杖,自己也能名扬天下了。可是冯三元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熊廷弼本就没有什么罪责,这纯属栽赃嫁祸,一旦朝堂上有人拿出证据,自己肯定会遗臭万年的。
看着跪在地上磕头的冯三元,天启皇帝微微一笑,这个时候就不能太光明正大了,还是弄一些小手段的好。
“冯爱卿,你这是做什么?有什么话经管说来,朕自当为爱卿做主!”天启皇帝的语气似是颇为关心,又像是有些好笑,总之是让人捉摸不透。
“陛下,臣有罪啊!臣失察,在没有真凭实据之前就参劾辽东经略熊廷弼,请陛下治罪。”冯三元此时跪在地上,身子不断的发抖,看起来很是可怜。只是他的心里却带着几分希望,暗暗的道:“希望你不要骗我,只要我倒戈,你们就保住我。”想着昨天晚上来见自己的人,冯三元把自己的心一横,自己这次豁出去了。
第一百零八章 大朝会二
整个朝堂上此时鸦雀无声,谁也没有想到冯三元会做出这样的事情,这些御史是出了名的难缠,没有什么人能让屈服,廷杖只能让他们更加嚣张。
只有兵部尚书姚宗文脸色变得很难看,心里也是一沉,昨天晚上他接到了一封信,知道自己这边要放弃冯三元了。这个冯三元搞出这么一手,事情看来又变的复杂了,心里顿时无比的忐忑。
在一阵安静之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启皇帝的身上,此时能够做主的只有这位了。很多人看向冯三元的眼光都充满了怜悯,和他站的近的大臣甚至都微微挪了挪身子,生怕天启皇帝大发雷霆时溅到自己。在大明朝的官场上,御史风闻奏事,很少有受到牵连的,可是此一时彼一时。辽东的形势在场的大臣都明白,这个时候参劾边关大将,往小了说是私人恩怨,不顾大局。要是往大了说,那就是通敌卖国了。
感受着朝堂里的气氛,冯三元的心不断的往下沉,不禁对那些人也产生了怀疑,他们真的会帮自己吗?看向兵部尚书姚宗文的目光中,更是充满了恨意。
“参劾熊廷弼的人不止冯爱卿一个,只不过冯爱卿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参劾,那就可是说是诬陷了,构陷边关大将,冯爱卿你可知道是什么罪名?”天启皇帝的声音很冷,似乎在努力的压制着自己心里的怒气,没有破口大骂。
大臣们都是噤若寒蝉,只说是构陷边关大将其实已经是很小的罪名了,如果这个时候有人提出通敌卖国,冯三元也只能认着。就算是构陷边关大将,皇帝一个不高兴也是抄家灭门的罪名,冯三元这次真的完蛋了。
“陛下,臣有本奏!”就在所有人都沉默的时候,一个声音在大殿里想起,声音很是低沉,不带丝毫的感情。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说话的人身上,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居然是兵部尚书姚宗文。大臣们心里也是明白,冯三元参劾熊廷弼,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的就是姚宗文,这个时候他站出来保护冯三元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只是跪在地上的冯三元身子猛地一颤,看向姚宗文的眼光越发的阴狠起来。
“爱卿有本经管奏。”看到姚宗文天启皇帝的脸色顿时含难看,似乎对他这个时候站出来很是不满。
“陛下,御史冯三元涉嫌构陷边关重臣,臣怀疑他通敌卖国,包藏祸心,希望陛下下旨严查。”姚宗文也没看冯三元,声音低沉而阴冷,说出的话也是让所有人大吃一惊。谁也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原本的队友姚宗文会狠狠的踩一脚。
站在朝堂上的东林党官员此时也愣住了,他们没想到冯三元居然就这样被抛弃了,再看想冯三元的眼光中就多了很多的怜悯。很多人的心里都是微微一寒,这会不会就是自己将来的下场?
天启皇帝的脸色则是年越发的阴沉,嘴唇也在不住的颤抖,显然是相信了姚宗文的话。
“冯爱卿,你可有什么话说?”将目光转向冯三元,天启皇帝的目光阴沉的可怕,只要冯三元一个答对不上来,恐怕就会被直接拉出去。
很多东林党的官员此时站不住了,冯三元在东林党之中的人员还不错,尤其是都察院之中的一些御史,受过他恩情的人不在少数。冯三元虽然贪钱,可是对同僚还算大方,那些生活困苦的御史很多都受过他的接济,此时看到冯三元可怜的样子,顿时就有人忍不住了。
只是还没等这些人出来,内阁大学士韩旷的目光便扫了过来,眼神中满含着深意。很多人刚抬起的腿就被这一眼顿住了,脸色也变得很难看,他们此时明白这不是姚宗文和冯三元之间的矛盾,而是整个东林党都将冯三元抛弃了。
这个时候唯一无所谓的就是那些世袭勋贵了,对于这些来说,这些文官斗的越是热闹,他们就与高兴。那些武官也是一脸看好戏的模样,锦衣卫的指挥使骆思恭则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此时朝堂上的明白人不多,他或许就是其中一个。
“陛下,臣,臣……”冯三元的心里充满了绝望,说起话来也有些语无伦次了,这些人实在太狠了,不单单的是抛弃了自己,还想将自己弄死啊!眼中的疯狂之色一眼,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定。
天启皇帝没有在说话,目光在下面的大臣之中不断的闪过,意味深长。
“陛下,臣有本奏!”就在所有人都等着天启皇帝的决定的时候,大殿里再次响起了一个声音,中正平和,很是威严。
所有人的目光再一次集中到了说话的人身上,再次让所有人没有想到,这次开口的是左都御史杨鹤。这位杨大人经过上次的事情之后,才朝中的地位很高,很多人都称呼他为孙党的二号人物。一号人物自然就是内阁首辅大学士,太保孙承宗。
“杨爱卿,你最好想好了再说!”看到杨鹤站了出来,天启皇帝脸色顿时沉了下来,看向杨鹤的目光也是充满了不善。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天启皇帝很生气,这位杨大人恐怕要有麻烦。
“陛下,自古就有文死谏,武死战之说。臣身为都察院左都御史,上书谏言本就是为臣的本份,臣时刻不敢忘。”杨鹤此时目光直视着身后的御史,这些人大部分属于都察院,很多都是自己的下属。看到杨鹤的目光,这些人大部分都低下了头。
天启皇帝的神色似乎缓和了一些,深深的看了一眼杨鹤,才缓缓的道:“我大明自开国以来,就没有阻塞言路之事,朕自然不会做。君有过可以直谏,臣有过可以明参,可是杨爱卿你可要想好你要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