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我是木匠皇帝》-第1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根据王安的说法,在陛下登基的当天夜里,宫里的太监和宫女被这位魏公公给清洗了,死了一千多人。皇宫里都要血流成河了,郑贵妃和李选侍都被圈禁了。”周嘉谟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了一下自己的脖子,脸色也变得很难看。

        杨涟二人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骇然,这样的事情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外面居然没有传出一点风声,他们或许真的小看了这位少年天子了。

        “你们知道吗?我在和陛下谈话的时候,陛下的剑就放在我的脖子上。”二人还没有稳定下来,周嘉谟又报惊人言语。

        “什么!”这次二人全部都站了起来,身子甚至都有些发抖了。

        “怎么会这样?你到底还知道什么?为什么此时才说出来,还有什么快点说出来。”左光斗狠狠的摇着周嘉谟的肩膀,双眼血红,大声的喊道。

        看着左光斗的模样周嘉谟只能摇着头苦笑,等到左光斗的情绪稳定了一下,周嘉谟继续道:“我知道也很有限,那个时候也就是听了一个大概。”

        杨涟和左光斗此时已经彻底的愣住了,尤其是杨涟,他不敢想象那个懦弱的十六岁的孩子,居然会有这样的魄力。

        “你们知道吗?我不但在陛下的身上看到了太祖的影子,我还看到了另外一个影子。”周嘉谟慎重的看了一眼杨涟,缓缓的道。

        “谁?”杨涟和左光斗都是神色都是一禀,差异的问道。

        “汉武帝刘彻,汉武帝继位的时候,朝中大臣专权,黄老学派的人执政。内有各路藩王,外有匈奴强权,可是这位汉武帝却内平藩王,外逐匈奴,那可是千古一帝。”周嘉谟此时的脸上满是崇拜,仿佛朝圣一般。

        左光斗和杨涟再一次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杨涟对周嘉谟道:“可是这位陛下如此的嗜杀,未必是天下之福啊!如果将来狡兔死,走狗烹,周兄你可想过自己的下场?”

        “杀了那些人是因为那些人大逆不道,更何况自古就有伴君如伴虎的古话,我相信自己的眼光。陛下肯定不是一位平凡的君主,乱世需用重典,自古以来哪位名流千古的帝王,不是满手的鲜血。在你们心里,大明这个时候,如果不用血腥的手段,怎么办?”周嘉谟丝毫没有将杨涟的话放在心上,在他看来,天启皇帝是一个又大胸襟,大气魄的君主。

        略微沉吟了一下,周嘉谟继续道:“我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现在我看到了光明。为了我年轻时候的抱负,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为了天下的黎民百姓,我愿意赌这一次。或许赌输了,身败名裂,可是也能名垂青史。如果赌赢了,不但能够名垂青史,还能够公侯万代。你们可曾记得,文天祥的那句读圣贤书,所为何事?”

        杨涟和左光斗此时终于明白了,周嘉谟这些日子以来为什么变化这么大了,原来是改弦更张了。

        杨涟还没有说话,左光斗伸出手指了指周嘉谟,严肃的道:“你不够意思,这样的事情你居然到此时在和我说,我们虽说不是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可是也是过命的交情。你知道我左光斗的理想,既然有这样的事,我自然应该站在你这边。”

        杨涟听了左光斗的话,顿时冷冷的哼了一声,冷笑着道:“左兄,你这话怎么说的?好像我杨某人是贪生怕死的小人似得。”

        “我自然明白杨大人的想法,只是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左光斗丝毫不在意杨涟的语气和表情,笑着对周嘉谟道。

        周嘉谟此时也有些后悔,自己就这么将天启皇帝的事情告诉了他们,似乎有些对不起天启皇帝。而且此时这两位已经准备弃暗投明了,可是自己应该怎么和天启皇帝说呢?天启皇帝会不会怪自己呢?

      第六十一章 谋划

        看着周嘉谟为难的样子,杨涟的心中微微一笑,对着周嘉谟招了招手,“这个,我倒是有个办法,周兄,你附耳过来。”杨涟微微笑了笑,示意左光斗也靠过来:“周兄,明日你如此这般,这般如此。”说完三人相视而笑。

        自从万历年间开始,首辅太师张居正就改革早朝制度,每逢三、六、九上朝。天启元年的一月初三,天启皇帝就没有上早朝,下一次早朝就要等到一月初六了,今天的北京城,似乎也不会很平静。

        第二天一早,天启皇帝起得很早,和李岚一起吃过早饭之后就来到了御书房,看着放在桌子上的两份奏折,天启皇帝的眉头就皱了皱。

        “这是昨天连夜送进来的,你看看吧!”将桌子上的奏折递给李岚,天启皇帝摇着头哭笑着道。

        李岚接过奏折,也没有说话,御书房里顿时就安静了下来,只剩下不时翻动书本的声音。

        “看完了,怎么样?有什么想法?”见李岚放下了奏折,天启皇帝的笑着道,眼中带着期盼的神色看着李岚。

        “嗯,看完了,臣妾觉得这些人似乎有些清闲,虽然不知道这件事情不好,可是臣妾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李岚虽然帮着天启皇帝处理奏折,可是毕竟时间尚短,很多朝堂上的事情还是没有弄太明白。

        看了一眼皱着眉头的李岚,天启皇帝走到她的身边,伸出右手轻轻的抚摸着她的额头,笑着道:“你要相信朕,这个世界上没有朕解决不了的事情。不要年纪轻轻的就皱眉头,不然你会过早的长皱纹,过早的衰老。你要好好的保养自己,不然你会很容易失宠的。”

        李岚轻轻的笑了笑,将天启皇帝的手抓在了手里,放在嘴边轻轻的亲了一下,笑着道:“臣妾有机会伺候陛下,是臣妾上辈子修来的。臣妾相信陛下不是那样的人,就算臣妾年老色衰,陛下也会宠爱我。”

        “你倒是有自信。”天启皇帝捏了一下李岚的鼻子,笑着道。

        “陛下,那这件事情你怎么办?”李岚再一次将目光落到了一边的走着上,忧心忡忡的道。

        “我们的老祖宗是伟大的,他们留给后人很多的道理,可是后人们都忘了。这个世界上有一句话,叫做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或许朕可以做一次渔翁呢?”天启皇帝笑着拿起奏折,心中不住的冷笑,这些人真拿我当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儿皇帝了。

        “虽然臣妾不知道陛下有什么打算,可是臣妾觉得还有一个词更合适。不过,我说了陛下可不许生气。”李岚歪着头想了想,笑着道。

        “哦!什么词?说来听听,你说吧!朕怎么舍得怪你呢?”天启皇帝有些好奇,对于李岚这样的态度天启皇帝很喜欢。

        李岚轻轻的笑了笑,道:“臣妾觉得应该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好啊!你敢说朕是黄雀,看朕怎么收拾你。”天启皇帝伸出手去挠李岚的痒痒,两个人顿时在屋子里笑闹了起来。

        “陛下,吏部尚书周嘉谟在外求见。”就在我和李岚打闹的时候,陈洪缓步走了进来,对天启皇帝道。

        看了一眼面露苦笑的陈洪,天启皇帝轻轻的笑了笑道:“放心吧!陈公公,朕不会因为这样的事情怪罪你的,以后也不用担心什么,有重要的事情,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给朕送过来。”

        陈洪自然知道坏了天启皇帝的好事,可是见天启皇帝不但没有生气,还婉言的安慰,不由欣慰的道:“老奴知道了,陛下放心吧!”

        天启皇帝走到陈洪的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朕把你留在身边,对你自然是信任有加,所有你不必太过拘谨。”

        “老奴不过是老太监,能得到陛下的这句话,老奴这一生就没白活。”陈洪感受着天启皇帝的在意,心中顿时温暖无比,眼角不由有些湿润。

        看着陈洪的样子,天启皇帝知道这个老太监是动了真感情了,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天启皇帝知道陈洪并不是一个会演戏的人。因为习武的原因,这个老太监很是刚硬,很少流露这样的姿态。

        “好了,朕一直没拿你当外人,去吧!把周嘉谟带进来。”看着陈洪的模样,天启皇帝笑着道。见陈洪走了,天启皇帝不由回过头看着李岚,笑着道:“李岚,你说这位吏部侍郎回来这里做什么?”

        “陛下讨厌,这不是明摆着的吗!肯定是为了昨天晚上的事情。”李岚笑着走到了天启皇帝的身边,撒娇道。

        时间不长,周嘉谟在陈洪的带领下走进了御书房,见天启皇帝笑呵呵的看着自己,周嘉谟立刻跪倒,大声的道:“臣周嘉谟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吧!”看了一眼周嘉谟,天启皇帝又对陈洪道:“搬把椅子来。”

        等到周嘉谟坐下了,天启皇帝才缓缓的道:“爱卿有什么事情?为什么亲自来?上个折子不就好了吗?”

        “陛下,这件事不能在折子里说。”周嘉谟看了眼御书房,有些犹豫的道。

        天启皇帝自然能领会周嘉谟的意思,对着陈洪使了一个眼色,等到屋子里的人都出去了,天启皇帝才道:“这回可以说了吧!如果你要说的是昨天你们聚会的事情,那就算了吧!朕都知道了。”

        “自然不是这件事,臣没以为这件事情能瞒过陛下,大明有东厂锦衣卫,什么事情能瞒过陛下的耳目,臣还有别的事情。”周嘉谟显然并没有吃惊,对于东厂和锦衣卫的能力,他很清楚。只要是皇帝想知道,很少有查不到的事情,何况是那么大张旗鼓的事情。

        “哦,说说看吧!”既然周嘉谟不想说,天启皇帝自然也不会问,周嘉谟也没有问天启皇帝要怎么做,自然也是心里明白,看来这个周嘉谟真是一个老狐狸。

        “陛下,臣以为欲成大事,首要的就是人才,臣觉得自己在朝堂上有些势单力孤,希望陛下能准许臣拉拢一些志同道合的官员。当然陛下可以放心,臣等自然不是结党,更不是营私,只是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措施。”周嘉谟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严肃的道。有些事情还是说明了好,如果让天启皇帝误会自己结党,那就是适得其反了。

      第六十二章 早朝之上

        看着周嘉谟认真的样子,天启皇帝微微点了点头,这其实也是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可是在没有摸清大臣们的底细之前,天启皇帝是不会开始这件事情,毕竟在没有准备好之前还是不要打草惊蛇的好。

        看着沉思的天启皇帝,周嘉谟的心里就是一定,却也有一种深深的失落。看来自己真的不如杨涟,虽然杨涟没有和天启皇帝打过太深的交道,对天启皇帝心思的揣摩可是很到位的。

        轻轻的吁了口气,周嘉谟缓缓的说道:“陛下是不是在担心会走漏风声?这点陛下可以放心,微臣以性命担保这件事情的安全。”

        看着周嘉谟的模样,天启皇帝顿时有些奇怪,怎么总觉得这件事情有些不对,可是却又想不起来是哪里不对劲。沉思了一下,天启皇帝面容严肃的道:“周爱卿,你要拉拢的人是谁?”

        “回陛下,是左光斗和杨涟。”周嘉谟见天启皇帝终于问到了点子上,不由心中暗喜,连忙将这个两个人的名字说了出来。

        看到周嘉谟的样子,天启皇帝终于知道哪里奇怪了,就是这个周嘉谟奇怪。看来他已经和杨涟二人谈好了,此时不过是想要得到自己的批准。天启皇帝笑了笑,不置可否的道:“如今朝廷里的局势还不明显,不是朕多疑,只是此时不得不小心。你说的这两个人朕知道了,下不为例。你们三人可以暗中观察,将东林党之中可用的人记下来,朕以后会重用,现在就算了吧!”

        听了天启皇帝的话,周嘉谟的心里就是一紧,他没想到天启皇帝一下子猜中了三个人的事情。心中惊惧之余又是喜悦,看来这个皇帝还真是能力不俗。

        “陛下,微臣三人乃是生死之交,臣也是犹豫了很久才。”周嘉谟觉得自己有必要解释一下,不然很可能影响自己在天启皇帝心中的形象。

        见周嘉谟有些尴尬,天启皇帝微笑着道:“这没什么,这也不会说什么。爱卿的忠心,朕是相信的,你不要考虑太多。东林党有很多的人才,可是也有太多的蛀虫,朕希望你们能够小心点,不然会很麻烦。”

        “是,臣知道了。”周嘉谟依旧有些惭愧,可是也切实感觉到了天启皇帝的关爱之意,不由有些感概。

      ¡¡¡¡À뿪»Ê¹¬Ö®ºó£¬ÖܼÎÚÓµÄÐÄÇé´óºÃ£¬µÈµ½Ëû½«ÊÂÇé¸æÖªÑîÁ°¶þÈËÖ®ºó£¬ÈýÈ˶¼ÊÇÎޱȵĻ¶Ï²¡£ÊÇÒ¹£¬õ¤ôú´ó×í¡£

        世上的事一直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那边是欢声笑语,这边却是愁云惨淡。内阁首辅方从哲的府邸,这位谨小慎微的首辅大臣此时却如坐针毡。

        昨天的聚会虽然来了很多人,可是没有议论出什么结果,一群人的争吵将整个聚会弄的是乌烟瘴气,让方从哲很是头疼。

        此时的方从哲已经没了分寸,可是他的心里却相信一点,东林党要得势了。天启皇帝启用了很多东林党人,自己这一边却是一日不如一日。一旦自己被赶走,自己的那个老对手必然会回来,到时候齐浙楚党的这些人肯定都没好下场。他自然不会认为东林党人会手软,党争就像两个国家交战,国家可能还会议和,可是党争是绝对不可以。输了就是毁灭,就是死亡。

        方从哲此时已经年过古稀了,他只想着能够自己平安,至于其他人,他是没有精力再管了。树倒猢狲散,自己也管不了那么多了,缓步的走到书桌的后面,将自己最喜欢的湖州笔拿了起来。

        略微沉吟了一下,方从哲才缓缓的落笔,这是一份辞官折子。

        天启元年,一月初六,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已经是钟鼓齐鸣了。大明朝的百官都缓步的向乾清宫走去,因为他们要去上朝。每天热闹非凡的上朝路上,今天却显得很是冷清,那些平日里喜欢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的大臣,此时却像谁也不认识谁一样。平静的人群中,似乎在酝酿着什么。

        “皇上驾到”随着陈洪的喊声,天启皇帝缓步走进乾清宫的大殿,看着下面的大臣,轻轻的一笑。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随着这千古不变的喊声,大臣们全部跪倒在地。

        “众位爱卿平身吧!朕这几天身子有些不舒服,可能有些疏懒了。现在有什么事情都奏上来吧!”天启皇帝笑了笑,大声的道。

        天启皇帝的话说完,大殿里却是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开口,似乎这天下并没有什么事情值的参奏。所有的官员都低着头,有的胆小的官员,甚至都开始发抖了。

        看着百官的神色,天启皇帝心里不禁哀叹,一个国家让这些人惶惶然的立于朝堂之上,难道不是这个国家的悲哀吗?

        “臣有本奏。”安静的气氛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一个苍老的声音在大殿里响了起来,顿时大臣们的目光都有些怪异的看着这个老头。

        “方爱卿啊!有什么事情,说吧!”看了一眼方从哲,天启皇帝轻轻的拿起一边的茶碗,一边面容平静的看着这位内阁首辅大学士。

        “臣以古稀之年,能存于今,乃上天垂怜。随想在辅佐陛下几年,可是身体老迈,亦是无能为力。臣不敢在其位不谋其政,望陛下准臣辞官归故里。”一边说着方从哲在袖子里面拿出一本奏折,缓缓的举过头顶。

        天启皇帝一面示意陈洪将奏折拿上来,一面道:“卿不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爱卿随年过古稀,却乃三朝元老之臣,又是先帝钦命顾命大臣。朕年龄尚小,登基日短,很多事情还需要爱卿在一边辅助,爱卿怎忍心弃朕而去。这辞官二字,万万不可再提。”

        看到这一幕,齐浙楚党的人微微松了口气,东林党人却是面色一沉,略微安静了一下之后,礼部尚书孙慎行出列道:“陛下,臣有本奏。”

        “讲。”天启皇帝自然知道他要说什么,可是这个时候做皇帝的还是装装无知的好。

      第六十三章 莫须有

        “陛下,臣参劾内阁大学士方从哲阻塞言路,蒙蔽圣聪。”孙慎行的声音虽然不大,可是说出来的话却是掷地有声,在场所有的大臣都知道,要开始了。

        “爱卿此话从何说起,方大学士这么多年了,可谓是兢兢业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快细细道来。”听了孙慎行的话,天启皇帝顿时一惊,脸上也是很不相信。

        看了一眼方从哲,孙慎行道:“臣曾经上过一本参劾内阁首辅方从哲的奏折,可是这么多天过去了,依旧犹如泥牛入,杳无音讯。想必是放从哲私下里将奏折扣下了,臣请治方从哲的罪。”

        看来这个孙慎行还是蛮有头脑的吗,知道从这个角度切进来,看来也不是一个好对付的角色。

        “爱卿,这件事你就冤枉了方爱卿了,因为你参劾的乃是内阁首辅,所以这份折子早就到了朕这里。内阁都没有拟意见,也是为了避嫌。”天启皇帝将桌子上的一份奏折拿了起来晃了晃,继续道:“只是事关重大,朕这几日一直在思量,还没有一个结果。也好,既然今天众位爱卿都在,那就议一议吧!拿去念一念。”将奏折递给陈洪,天启皇帝轻轻的押了一口茶,笑着道。

        随着陈洪的声音,大殿里更加的安静了,所有人似乎都在听着折子里的话,似乎都在思考着怎么办!可是心里究竟怎么想,却是不得而知了。

        等到折子念完了,大殿里顿时陷入了安静,轻轻的将茶杯放在桌子上,天启皇帝缓缓的道:“众位爱卿怎么看?谁先来说说?”

        “臣有本奏,臣以为方从哲乃是勾结郑贵妃和李可灼,致使先帝龙御归天,当治重罪。”说话的依旧是礼部尚书孙慎行,看来这位是非将方从哲搬倒啊!

        “臣有本奏,那日李可灼进献红丸,臣和内阁大学士韩旷三人都在。因为并不相信李可灼的话,所有将其轰走了,可是后来陛下亲自询问这件事情,方从哲不得已才将这件事告知陛下。岂知陛下信以为真,如果说方从哲有罪,那么臣等皆有罪。”这次站出来的乃是内阁大学士刘一璟,此时东林党的人全部目瞪口呆,他们没想到东林党的自己人会在这个时候出来反对。

        刘一璟随是东林党人,也是深陷党争,可是这种单纯的为了利益而冤枉人的事情他还是做不出来的。在知道这件事情做之后,他就一直再犹豫,甚至那天的聚会都没有参加。

        看到刘一璟站了出来,天启皇帝轻轻的笑了笑,看来这位内阁大学士良心未泯,还有拯救的可能。

        “韩爱卿,事情是否像刘爱情说的这样?”天启皇帝将目光再一次落到了同时东林党的韩旷身上,想看看这个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回陛下,那日之事确如刘学士所说,可是这证明不了什么。这不过是那一日之事而已,至于私底下方大人是否勾结了李可灼,臣等并不知道。”韩旷的话听起来就是诛心之言,这是在方从哲的身上狠狠的踹了一脚,想要将方从哲一脚踹死。

        接下来又有很多人说话,参劾方从哲的有之,为方从哲辩解的有之,总是双方看起来似乎是势均力敌。

      ¡¡¡¡¡°±ÝÏ£¬³¼ÒÔΪ´ÓÕÜ×ÝÎÞß±Ö®ÐÄ£¬È´ÓÐß±Ö®××Ý´Çß±Ö®Ãû£¬ÄÑÃâ֮߱ʵ¡£¡±´ËʱÀñ²¿ÉÐÊéËïÉ÷ÐÐÔÙÒ»´ÎÕ¾Á˳öÀ´£¬Ëµ³öÁËÈÃËùÓÐÈ˶¼»©È»µÄ»°£¬ÉõÖÁһֱûÓпª¿ÚµÄÑîÁ°µÈÈËÒ²ÊÇÃ͵ؽ«Ã¼Í·ÖåÁËÆðÀ´¡£

        原本喧闹的大厅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看着上面的天启皇帝,似乎都想知道这位少年天子在想什么。

        此时乾清宫里的大臣都谨小慎微的看着天启皇帝,可是这位少年天子的脸上看到不到丝毫的情绪,似乎刚刚的话并没有进入他的耳朵。

        就在所有人都差异的时候,礼部尚书孙慎行忽然跪在地上,以头触地,大声的道:“陛下宜急讨此贼,雪不共之仇!”

        这一下将所有的大臣都弄蒙了,这是什么?所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这位孙大人是真的想将方从哲弄死。而且给安了一个这样的罪名,这可是灭九族的罪名啊!实在是太狠了,就算是党争通常也不会做这么绝。

        内阁首辅方从哲的身体则是不住的颤抖,他知道自己这次麻烦大了,自己上了一道请辞折子,就是要告诉这些人,自己不和你们闹了,我只要安安稳稳的回家。可是这是非要将自己赶尽杀绝啊!对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竟然还要给按一个抄家灭族的罪名。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19: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