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客氏不断的喘着粗气,又好气又好笑的看着魏朝,她没想到自己居然就跟这样一位蠢人弄在了一起。那个李进忠是李选侍的心腹,当初天启皇帝对李选侍可是没有丝毫的手软,登基的第一时间就下了圣旨将整个皇宫清洗了一便。
在客氏的心里很赞成天启皇帝的做法,下手必须要狠,这也让客氏认识到这位小皇帝和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杀伐果决,英明睿智,欺瞒他的下场一定会很惨。这个李进忠那是第一个就应该被清洗掉的,魏朝不但偷偷的将这个人保了下来,居然还要收为干儿子,这简直就是寿星老喝毒药啊!嫌命长啊!
看了一眼站在那里低眉顺眼的李进忠,客氏就是气不打一处来,冷冷的笑了笑道:“你倒是很会钻营啊!这样都能活下来,李进忠,看来我真的是小看你了。”
“客夫人玩笑了,这一切全部都是干爹的照顾,没有干爹就没有我的今天。客夫人放心,我以后一定会结草衔环的报答干爹的大恩大德,也报道夫人的恩情。”李进忠对报答两个字咬的很重,只是一脸气氛的客氏却怎么也没听出来,而满脸不在乎的魏朝则更是什么也没听出来。
李进忠的话一落,屋子里就陷入了短暂的安静,这样气氛顿时有些尴尬。
“好了,没什么事情,这件事情就不要在谈了。总之以后忠贤就是我的干儿子了,你要懂事。”魏朝笑呵呵的走了过来,显然想要打破这尴尬的局面。
“你说他叫什么?”客氏有些差异,他不是李进忠吗?怎么改了名字了?
“做了我的干儿子,自然跟我的姓,我给他起了一个新名字,叫魏忠贤!怎么样这么名字不错吧!”笑着看着一脸恭顺的干儿子,魏朝高兴的道。
第五十三章 筹建
徐光启似乎并不知道这个部门究竟是做什么的,不由皱起了眉头,缓缓的问道:“不知道陛下这个不能都有什么职责?臣又应该做什么?”
看着徐光启,天启皇帝缓缓的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道:“这个火器厂是朕准备临时建立的一个部门,暂时不会对外公开,需要私下里进行。这个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研究,无论是军用火器或者民用器械,只要有用的东西就研究。当然了眼下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军用的火器,爱卿的责任就是负责招揽人才,无论【创建和谐家园】或者是西洋人,只要能用的就进行招揽。对于这些人朕每月都会发放优厚的俸禄,而且一旦有人研究成功朕会给予重奖。当然了,眼下最主要的就是铸造火炮和枪械,爱卿第一件要做事情就是了解一下,大明当前火器的发展情况。”天启皇帝将自己的构思略微的对徐光启讲了讲,然后眼含期盼的看着若有所思的徐光启。
徐光启此时心中已经是激动不已,既然这个部门直接对皇帝负责,那么自己就可以不受任何人的掣肘。只是造炮和改造火枪乃是重大的事情,所需材料的金银颇多,徐光启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将在自己的顾虑说了出来,道:“陛下,造炮和改进枪械都是花费巨大的事情,如果铺开了臣怕国库吃不消啊!可是如果小打小闹就不会有什么成效了。”
看着徐光启为难的模样,天启皇帝笑着道:“现在马上就是十月了,朕给你两个月的时间,将这些搭起来,明天朕带你去看地方。今年不算,明年朕给你一百万两白银,不知道可够?这钱直接从朕的内库里划拨,只要用到了地方不够你可以随时开口。”对于以后安身立命的东西,天启皇帝是绝对不会吝惜花钱的,人都没了还要钱有什么用。
听到天启皇帝的承诺,徐光启的心中顿时大喜,如果有了皇帝这样的支持,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制造出更好的火器,自己这么多年的研究一定可以更好的发挥。
“陛下英明,臣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此时徐光启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激动之情。
第二天一早,天启皇帝也没有上朝而是来到了城东的皇庄。皇庄可以说是皇帝的私有土地,这里面积广大守备完善,距离京城也不远,可是说是皇家科学院的最好地址。
为了避免消息外露,天启皇帝一行人都是身着便衣,随行的除了徐光启外还有东厂的提督太监魏朝,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
“徐爱卿,朕准备将皇家科学院建在这里,不知爱卿以为如何?”天启皇帝看着面前广阔的皇庄,回头问徐光启道。
徐光启此时的心情除了激动之外,没有其他的词语可以形容,这一直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此时实现了他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了。
“骆爱卿。”天启皇帝回头看了一眼跟在身后的骆思恭,笑着道。
“臣在。”虽然不知道天启皇帝来到这里要做什么,可是骆思恭知道自己只要做就够了,至于其他的事情不该问的还是不要问好。
“朕交给你一个任务,这里你派驻一位锦衣卫的千户,带五百名锦衣卫驻守在这里。记住此时很是机密任何人不得外泄,一旦走漏了风声朕为你试问。”对于此地不但要建设而且还要做好保密工作,天启皇帝没有将这件事情交给工部也正是为了保密。
“陛下放心,臣知道。”骆思恭此时心里很高兴,锦衣卫只有得到皇帝的信任才能更加的有权势。能够参与到帝的机密之事中,才能说明皇帝对自己的信任。
“陛下,这样机密的事情老奴觉得还是交给东厂来办吧!锦衣卫毕竟是天子亲军,这样明着调动恐怕声势不小,很难做到不走漏消息。”魏朝这段时间也没有闲着,对于皇帝多次召见骆思恭的事情他多少知道一点,对于将这件事情交给骆思恭他自然是不愿意的。东厂和锦衣卫虽然说都只服务于皇帝一人,可是这两个衙门的争斗从建立之初就没有停止过。
骆思恭此时心里很是气闷,魏朝虽然说的话很好听,可是这就是明摆着抢功,争宠。
看着二人争斗的样子,天启皇帝微微一笑,有竞争才有进步,便对魏朝道:“魏公公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听到天启皇帝这么说,骆思恭的心就是一沉,谁知天启皇帝继续道:“这样这五百名锦衣卫全部换成便装,在这里附近巡逻。另外东厂调动一百个人守卫在皇庄里面,护卫安全。”说完天启皇帝又将目光转向了魏朝,道:“这一百人,你要精挑细选,不但武艺高强而且一定要靠得住,但凡有走漏消息朕唯你是问。”
见天启皇帝安排完了,骆思恭和魏朝眼神顿时碰到了一起,魏朝是高深的笑了笑,骆思恭则是冷冷的哼了一声。
“徐爱卿,朕给你推荐一个人,这个人叫毕懋康,是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对于制造火器非常的有见解。朕会将他调到你的身边来做你的副手,希望你们能够合作愉快。”此时天启皇帝又想起了一个人,这个毕懋康在历史上是非常的有名,虽然出身进士可是因为不结党官路一直不畅。现在应该是赋闲在家,他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发明了一种很先进的枪械,那就是燧发枪。
“回陛下,这个毕懋康臣听说过,传闻这个人精通西学,喜欢发明创造,只是臣并没有见过他。”徐光启对于大明的人才都有所听闻,这个毕懋康也算是他们圈子里的人,他自然是听过的。
“既然这样,那最好。对了爱卿有没有听过燧发枪?”此时明军使用的火绳枪,也可以说是改进型的火绳枪被称为鸟枪。可是相对于火绳枪来说燧发枪无疑是很先进的,而且此时的欧洲的部队已经开始装备燧发枪了,只有生产出了这种枪才有了建造现代军队的可能。
第五十四章 家宴
“回陛下,臣知道燧发枪,臣在澳门的时候见过弗朗基人使用。比我们大明的鸟枪先进很多,无论是射速或者射程都是不能比的。”徐光启没有想到天启皇帝对火器也有了解,这样自己以后做起事情来肯定也是事半功倍。
“徐爱卿,等到火器厂成立之后,你就给朕制造这种燧发枪,不但要学习弗朗基人的东西而且要加以改进,争取制造出更好的枪。”对于八旗子弟天启皇帝还是知道的,此时明军积弱,想要凭借刀剑打败后金的八旗子弟,无异于痴人说梦。可是如果能够建造一支现代意义上的军队,那就自然另当别论。
“臣遵旨。”虽然天启皇帝似乎干涉的有些过多了,可是徐光启能够体会到光启皇帝心中的那份焦急,自己有何尝不是?略微沉吟了一下,他又道:“陛下,制造枪械需要很多的东西且大多都是朝廷禁止民间贩卖的东西。如果陛下想要不动声色的制造,这些东西怎么办?”
“这个世界上永远都不缺胆大的人,爱卿或许不知道,东南都多少私自开矿的人,朝廷每年的盐铁都没有他们多。他们将很多的盐铁都卖到了草原上去,这些人的胆子可是很大的,买一些就是了。”此时天启皇帝的口气很是随意,这些事情也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可能天下人都在瞒着皇帝一人吧!
果然听到天启皇帝这么说,骆思恭和魏朝的脸色都是一变,相视一眼都看了彼此眼中的骇然。此时他们才明白,眼前的天启皇帝果然是什么都知道,对于天启皇帝的畏惧又多了几分。
“魏公公,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办吧!朕想以东厂的能力,这样的事情想来是没什么问题的,而且肯定神不知鬼不觉。”天启皇帝将目光落到了身后的魏朝身上,这样的私活显然是交给他来办最合适了。
“奴才记下了,既然陛下说没问题那自然就没问题。”魏朝还真有这样的门路,东南有很多镇守太监,魏朝这几天都接到这些人孝敬的银子。对于这位刚刚上任的东厂提督太监,这些在外的太监自然是要巴结的,想弄到这些东西还不容易。
“以后你要听从这位徐大人的吩咐,无论他要什么你都给他弄到,哪怕是人也是一样。还有让你买的那些东西,朕是会给钱的,不过这些钱都是朕内库的钱,这个价格吗?”天启皇帝此时更加意味深长的看着魏朝,他这一段时间的作为天启皇帝自然是一清二楚。或许他压根也就没想瞒着天启皇帝,这或许就是长久以来大明潜规则吧!
“陛下放心,奴才怎么敢让陛下破费呢?这银子自然有人出。”在魏朝看来,在那些土豪富绅的身上弄出些东西来,还不是容易的事情吗?
“这个不用,你只要将价钱压得低一些就好了。另外最好让他们不要再和塞外的人做生意了,那些东西你让人全买下来。”现在天启皇帝只能通过这样的方法阻断这条线,不然这些人将这么生铁、铜、食盐、粮食这些东西走私到后金的手里,事情就会越来越麻烦。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就发生了,满清的实力那么强大和这一点不无关系。
清风徐徐,明月皎洁,大明朝的紫禁城此时已经是灯光闪烁,人影闪动,偌大的皇宫里显得无比的热闹。劳累了一天的天启皇帝回宫之后也没能歇一歇,因为皇宫里面要举行家宴。
被叫到慈宁宫的天启皇帝心中虽然不情愿,可是现在也没什么办法,对于这位名义上的母亲天启皇帝必须要有足够的尊敬。其实回想起来自己做的已经很过分了,这位泰昌帝的昭妃,此时的皇太后对天启皇帝还可以。可是自从册封了他为皇太后之后,不要说每日三请安了,天启皇帝都很少过来。
对于这次的家宴天启皇帝本应该好好的准备的,可是在皇庄和徐光启商讨了一天火器的事情,让他觉得劳累非常。却也不得不强打着精神来到了慈宁宫,看着坐在那里的昭妃,天启皇帝恭敬的施礼道:“儿臣见过母后,这一段时间儿臣疏忽了母后,还望母后恕罪。”
“皇儿这是说的什么话,母后高兴你是一个勤政爱民的皇帝,怎么会怪你呢!”昭妃对于天启皇帝还是很有好感的,如果不是这个孩子争气,自己恐怕不知道去哪里了,哪有现在的皇太后之位啊!况且自己只有一个女儿,有这样一个儿子,自然也是当作亲身儿子养的。
“快,皇儿做到母后的身边来。”天启皇帝自然能听出昭妃对自己的关心,此时也觉得孤寂的心似乎得到了一丝慰藉,似乎觉的疲累的身子也轻松了一些。
没有说话,天启皇帝乖乖的做到了昭妃的身边,听着她不断絮叨着过去的事情,心中也觉得有些温暖。此时的天启皇帝心中似乎渐渐抛却了过去的一切,他真的就是天启皇帝。
陪着昭妃说了说话的时候,酒菜就已经摆了上来,稍稍喝了一些酒,天启皇帝就什么都不记得了。
看着睡着了的天启皇帝,昭妃的心里很是心疼,摸了摸天启皇帝头发,缓缓的道:“看来这个皇帝做的很辛苦,怎么累成这个样子了。”说着看到了和天启皇帝一起来的陈洪,便开口问道:“你们今天陪着皇帝做什么了?怎么累成了这个样子?”
听到太后问陈洪微微一愣也不敢实话实说,天启皇帝对那件事情如此看重,如果从自己这里走漏了消息,恐怕自己肯定会丢了脑袋。不由苦笑着道:“不敢欺瞒太后,陛下曾经有过话,无论是什么事情都不允许奴才说,所以奴才。”
陈洪的话没有说完,昭妃却是听明白了,轻轻的点了点头道:“哀家知道了,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皇上做的没错你做的也没错。下去吧!皇上今天就在这里住下了。”
第五十五章 无忧无虑
“是,奴才告退。”听到太后不追究,陈洪的心里顿时松了口气,施了一礼之后缓缓的退了出去。
看着发出轻微鼾声的天启皇帝,昭妃轻轻的摸了摸他的脸,缓缓的道:“是该找个人伺候着了,没个人怎么也不好,不知道选后的事情进行的怎么样了!”
第二天一早,天启皇帝起的很晚。看着外面的太阳,知道今天的早朝上不成了。好在现在的大臣都已经习惯了君王不早朝了,万历皇帝可是三十多年不上朝的主,天启皇帝这样自然算不得什么。
其实明朝的皇帝还是很轻松的,各地的奏折首先要送入内阁,由内阁大学士写上处理意见,然后才成递给皇帝,由皇帝决定最终的处理办法。如果皇帝觉的内阁办法不好,可是不批红,将奏折送回内阁,由内阁大学士再一次拟定办法。
有的时候皇帝批红都懒得做,就将批红的是交给自己身边的太监,这也就是司礼监秉笔太监的职责,声威一时无两的刘瑾、魏忠贤都是得到皇帝信任的秉笔太监,由于皇帝疏懒,也就让这些人有些篡权的机会。
轻轻的坐了起来,对着外面道:“岚儿,进来。”来到明朝这么长时间,伺候在天启皇帝身边的就一个李岚。对于这个乖巧的懂事的小丫头,天启皇帝是喜欢的很,隐隐的将其当作了自己这一世的亲人。
可是推开门的人却让天启皇帝一愣,因为进来的人并不是李岚,而是一个十几岁的小丫头。身上的穿着华贵无比,身后跟着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一脸怕怕的模样,显然是被小女孩欺负的。看着笑嘻嘻的小女孩,天启皇帝就是一阵苦笑,轻轻的怕了拍自己的额头。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天启皇帝的妹妹,皇太后的女儿大明的合浦公主朱婉君,跟在他身后的乃是天启皇帝同父异母的弟弟,刚刚被封为信王的朱由检,也就是后来的崇祯皇帝。此时的朱由检不要说皇帝像了,连个亲王像都没有,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小受气包,一脸无奈的跟在朱婉君的后面。
“皇兄,婉儿很生气。”朱婉君也没有给天启皇帝施礼,在她的心里,这个人就是他的哥哥而不是什么皇帝。
看着小嘴厥的高高的朱婉君,天启皇帝就是一阵头疼,虽然很喜欢这个小妹妹,不过自己对于照顾小女孩实在没什么心得。
倒是朱由检比较乖巧,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轻声的道:“臣弟参见皇兄,皇兄安好。”
“去,没看见我在和皇兄说话吗?站到我的身后来。”天启皇帝还没有说话,朱婉君伸出自己的小手揪住了朱由校的耳朵,向着自己的身后拽了过去。
见朱婉君一脸的凶相,朱由检则是满脸的委屈,敢怒不敢言的。
“你们两个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天启皇帝见朱婉君蹬着自己,赶忙收住了笑,试图叉开话题。
“我们就住在这里,皇兄不要打岔,我问你,上次你答应带着我们出去玩,什么时候去?”朱婉君的年纪虽小,可却没有那么好摆弄,双手掐着自己的小蛮腰,小脸也是绷得紧紧的对着天启皇帝。
天启皇帝只能摇着头苦笑,上一次无意中说出的带她出去玩,因为这个自己还躲着她很久,没想到还是没有躲过去。就在天启皇帝不知所措的时候,外面忽然响起了脚步声,看到来人,天启皇帝顿时喜笑颜开。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身为皇太后的昭妃。其实昭妃已经在外面站了一会了,看着兄妹三人感情如此的融洽,这个饱受宫廷斗争之苦的女人很是欣慰。对于昭妃来说,现在的日子是无比美好的,她从没有想过自己会有这样一个晚年,能够享受像这样的天伦之乐。如果将来能够看到自己的女出嫁,天启皇帝的生个太子,这一生也就了无遗憾了。
看着天启皇帝直直的看着自己身后,朱婉君似乎也觉得有些不对,赶忙回头,当看到昭妃那张意味深长的脸,顿时愣住了。脸上的表情则是迅速的变化,可怜兮兮的看着昭妃,眼泪巴巴的道:“母后,你要给我做主啊!皇帝哥哥欺负我。”
天启皇帝顿时目瞪口呆,这演技简直逆天了,看到小丫头对着自己不断的眨着眼睛,天启皇帝恨不得将这个小丫头拉揍一顿,狠得。
当看到昭妃的目光落在了自己的身上,天启皇帝就是一愣,接着赶忙道:“母后,不是。”天启皇帝的话还没说完,昭妃就笑着摇了摇头,伸手拽住了女儿的耳朵,笑着嗔道:“本宫已经来了有一会了,哪是你的皇兄欺负你,明明是你在胡闹,还要出宫去,真是无法无天。”
见阴谋没有得逞,小丫头也不失望,对着天启皇帝吐了吐舌头,笑着道:“走了,小子跟着我。”不但自己向着外面跑去,还将刚刚要施礼的朱由检给拉走了。
“真是那她没办法,是本宫把她宠坏了。”昭妃慈爱的看着渐渐跑远的朱婉君,笑着道。
“婉儿妹妹很可爱,朕很喜欢,这才像是一家人吗!”天启皇帝也有些感慨,只有在看到这个小丫头的时候,天启皇帝才能如此无忧无虑的笑一笑。
“你们伺候陛下穿衣服吧!”昭妃笑着点了点头,对着跟在身后的宫女吩咐道,说完便转身离开了屋子。
伺候天启皇帝的是一个年龄已经很大的宫女,看起来有四十多岁了,虽然保养的不错,可是依旧掩饰不住岁月的侵蚀。
看着恭顺的宫女天启皇帝不由想到,或许她这一生都不可能在走出这座皇宫。这一生都没有享受过普通女子应该享受的东西。结婚嫁人生子,这些对平常女人来说很平常的事情,在她们的身上却异常的难得。
“奴婢参见陛下。”宫女走到床边对天启皇帝施了一礼,恭顺的道。
“这里是哪里?”天启皇帝忽然想起昨晚自己是参见家宴的,怎么会睡在这里?
“回陛下,这里是慈宁宫。”宫女微微一愣,便赶忙道。
第五十六章 新的一年
“哦,伺候朕穿衣吧!”轻轻的走下床,天启皇帝对着宫女吩咐道,这段时间以来很多东西没适应过来,这享受的事情倒是学会了十之【创建和谐家园】。看来无论什么时候,人都是有惰性啊!
“你进宫多少年了?”在宫女给天启皇帝穿衣服的时候,天启皇帝无意的问道。
“回陛下,奴婢九岁入宫,至今已经三十年了。”宫女微微一愣,想了想淡淡的道。
“三十年了,一个人的一生有多少个三十年。你当初为什么进宫?”此时天启皇帝的心里第一次有了将这些宫女放出宫去的冲动,对她们来说留在这里或许并不是一件好事。
“当年家里闹旱灾,奴婢全家流亡在外,最后没办法了父母只好把我卖了。经过人贩子的几次倒手,才被一位公公买进宫里,到现在已经是三十年了。”宫女的语气很平淡,似乎实在诉说一件和自己毫不相关的事情,可是在天启皇帝看来却是毫无生气。看来这个地方生活的久了,人都变成了行尸走肉了。
“太后在哪里?朕去请安。”轻轻的扶了扶穿好的衣服,洗漱完毕之后,天启皇帝问身后的宫女道。
“回陛下,太后此时正在佛堂念经,不过刚刚太后走之前留下话了”宫女似乎早就料到了天启皇帝的想法,微微沉吟了一下,恭顺的施了一礼,缓声道。
“说。”天启皇帝微微一愣,不禁暗道:“看来这个世界的人老了,都有一件共同的爱好,那就是吃斋念佛。”
“太后说大明的江山在也经不起风波了,希望陛下能够勤政爱民,好好的做一番事业太后就会很高兴。至于那些虚礼就不要讲究了,皇上的心思太后知道了。”宫女显然是在转述太后的话,可能是因为在太后的身边时间唱了,似乎神态也有几分相似,天启皇帝心中好笑却也没有揭穿。
离开了慈宁宫,天启皇帝就回到了乾清宫,吃完了早饭之后,便来到了御书房。看着已经等在这里的李岚和陈洪,天启皇帝的心里微微一暖,或许这就是被人等待的感觉吧!
通过这个时间在皇宫里的生活,天启皇帝也渐渐明白了,明朝为什么那么多的皇帝宠信太监了,对于这些长在深宫大院的皇子们来说,父爱和母爱都是一种奢求。父亲忙于事业(其实是淫乐),母亲忙辅助父亲(其实是看住自己好色的丈夫),让这些人根本就没有时间关心自己的儿子。反倒是这些看着皇子长大的太监,他们或许出于利益,或者出于喜爱,毕竟他们都是没有儿子的人吗!最终他们对皇子很好,至少在皇子看来很好,这种从小就建立的信任和感情,不但十分的难以割舍,外人的话也很难起到效果。
对于明朝的皇帝来说,他们大多都有一个不幸的童年,也许这就是他们昏庸的主要原因。
“臣妾、奴才,见过皇上。”轻轻的挥了挥手,示意二人平身,天启皇帝对李岚道:“有没有什么紧急的折子?”
因为天启皇帝很喜欢李岚这个小丫头,而且她也识文断字,所以很多奏折都是她帮天启皇帝批红的。就算是她不帮天启皇帝批红,天启皇帝也得让她看奏折,然后读给自己听。虽然现在天启皇帝不像历史上天启皇帝那样,什么都没学过,可是对于繁体字的文言文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不要说写了,现在是看都看不懂。
“回陛下,没什么重要的折子。”此时的李岚更加的成熟稳重了,经很难在找到那个唯唯诺诺的小丫头身影了。
“嗯”,天启皇帝缓缓的点了点头,对陈洪道:“去将王安找来。”见陈洪走了,天启皇帝对李岚道:“岚儿,朕觉得宫里的宫女实在是太过辛苦,让她们老死宫中似乎也太残忍,朕想放一批宫女出宫,你觉得怎么样?”天启皇帝将心里的想法告诉了李岚,这一段时间以来和她商量已经成了天启皇帝的习惯了。
“陛下,臣妾说句实在话,陛下或许是好心,可是这样的旨意下去了,那恐怕就会有很多姐妹活不下去了。”经过这段时间的了解,李岚知天启皇帝喜欢她说实话,不但不会责罚反而还会奖赏,所以说气话来自然也就没什么顾及。
“为什么这么说?不想离宫的宫女朕自然不会让她们走,只有想离宫的,朕才会放其离去。”天启皇帝自然知道很多宫女在皇宫里生活了一辈子,而且年老体衰失去了皇宫的庇护,不但不能生活的更好反而很容易失去性命,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