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一个月时间,因为没有后续报道跟进,与“二项准则与变量”相关的新闻渐渐平息下来,论文的作者也渐渐被人遗忘了,毕竟世界这么精彩,又有谁值得别人念念不忘。
五纳米蚀刻机,五纳米光科机项目尚未尘埃落定,发明者的身份仅在一个小圈子传播,高层领导关注,无外界媒体打扰,周兴得以“默默无名”的在校园内继续搞研究。
生物实验频频失败,困扰许久,想不出缘由,周兴不得不走出宿舍,向北大生物系的教授们请教。
北大生物系,从建系之初就致力于在工程科学的范畴内进行生命科学和医学前沿技术的研究,在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方面能力格外强大,重点研究方向包括:重大疾病的纳米医学,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生物力学和生物信息学,分子影像学,微创医学,神经医学工程……等等医学领域。
与之前陌拜方教授的时候不同,周兴现在是北大校方重点关注的对象,获知他要向生物系教授求教知识之后,郑主任特意派遣杨毅协助他,带着他一起访问生物系的几位生物系教授。
生物院系办公大楼,一间空旷的生物室内,三位年过五旬的老教授交流着项目进度,科研疑难杂题,与此同时,他们的目光时不时地看向大门外。
“奇怪了,怎么还没来,不是2点就会到吗?”张军教授看了电子挂钟一眼,突然岔开话题道。
“哈哈,老张,你着急了不是!距2点整不是还有5分钟嘛!”赵启明教授看笑话地笑道。
“呵呵,这位小周同学名声很盛呢!我非常期待能见识一下。”张军教授笑着说。
“是啊!智科系那群老家伙对他满意的不得了,我也想看看他有什么本事。”陈林教授赞同地点头道。
就在这个时候,杨毅的身影在实验室门口出现。
“那正好,说曹操,曹操就到了。”赵启明眼睛一亮,看着实验室门外,大笑道。
闻言,两位教授纷纷转头向实验室门口看去。
只见,杨毅领着一位面色略显苍白,面容清秀的少年迎面向他们走来。
杨毅身后的少年,双眉俊秀,睫毛浓密,鼻梁挺直,一头“狂野不羁”的头发有点长,没时间认真打理的样子,严重破坏了他俊朗的外在形象。
“张教授,陈教授,赵教授,让你们久等了,他是周兴!”杨毅径直向三位教授走去,笑着引荐道。
“小兴,这位是张军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胚胎干细胞,是国内在胚胎干细胞领域最有才华的导师之一……这位是陈林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白血病分析与治疗……这位是赵启明教授,研究方向:DNA甲基化建立及维持的分子机制。”杨毅向周兴详细地介绍道。
“张教授,陈教授,赵教授,你们好!”周兴双眼一亮,客气地向他们问候道。
“你好!你好!我们久仰大名啦!哈哈!”赵启明看着周兴,开怀大笑地调笑道。
“周兴同学,你开始对生物领域感兴趣了?是不是有什么其他打算啊?”陈林饶有兴趣地看着周兴问。
“周兴同学,老方说‘二项准则与变量’这篇论文是你独立研发的,你想利用生物领域的知识来研发人工智能对吗?有方向了吗?”张军眼中透露着一丝兴奋的目光,好奇地问。
一下子要应对三位教授三个的问题,周兴苦笑了一下,不知道该先回答谁的问题。
周兴略微思考了一下,干脆谁的问题都不答,开口直奔主题,道:“张教授,陈教授,赵教授,我在自学生物知识的时候,碰到一些难题,可否向你们请教一下?”
“没问题,你尽管问吧!”
三位教授彼此对视了一下,点了点头,异口同声地说。
“教授,细胞免疫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初始细胞裂解死亡,产物被吞噬细胞处理,抗原由靶细胞释放,抗原是如何识别并与抗体参生异性结合?这个阶段会有什么变化?”周兴皱眉询问道。
闻言,三位教授吃了一惊,眼中异彩连连。
周兴询问的这个问题,已经可以看得出,他对生物领域知识的掌握已经达到医科系大三,大四学生的层次,要知道,他只是一个智科系的学生,不久之前,还在电子系领域闯出了偌大的名声,现在居然还有余力研究生物领域的知识。
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啊!
“这个问题是医学免疫学的知识点,我来回答吧!”赵启明教授微微一笑,自告奋勇地说。
接着,赵启明教授详细地为周兴解答道:“我们每个人体内都存有针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细胞毒T细胞……在机体早期杀伤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从发现肿瘤细胞开始……这些细胞即可独立作战,又可互相配合,变化多的说不清楚。”
周兴双眼一亮,连连点头,赵启明教授讲解的很详细,原本有些模糊的知识点登时变得条理清晰起来。
“教授,我有个问题,之前,我进行过一次生物免疫实验……最终结果:1-10号白鼠个体反应呈现不同结果……7号鼠心脏停死亡了,教授这是为什么呢?”周兴滔滔不绝地讲述试验步骤道。
“嗯,你这次生物实验应该是单克隆抗体与多克隆抗体起了不同效果导致的。”赵启明想了一下,回答道。
停顿了一下,赵启明继续为周兴解答道:“单克隆抗体能目标明确地与单一的特异抗原决定簇结合……”
很快,在杨目瞪口呆的目光中,周兴与三位教授进入一问一答的节奏。
周兴时而恍然大悟,时而点头不已,时而举一反三,进一步反馈教授们的解答,以非人的速度吸收生物领域的知识。
第一百零四章 纳米生物技术
时间宛若白马过隙,一转眼夜幕降临。
“碰”一声巨响,实验室内突然凭空响起一个撞击声。
周兴与三位教授的交谈被巨响打断,齐齐向杨毅看去,只见,他狼狈地捂着脑袋,一脸从睡梦中惊醒的懵逼状。
根据现场情况分析,巨响的原因是杨毅打瞌睡不小心磕着脑袋了。
回过神来,杨毅尴尬地朝他们解释道:“不好意思打扰啦!你们聊得问题太深奥,我听不懂!所以……”
“呵呵,时间也差不多啦!我们先去吃饭,吃完再继续?”张军扫了电子挂钟,摸了摸有些饥饿的肚子说。
“没错,休息一下再继续,小兴,没问题吧!”一聊就四五个小时,陈林有些口干舌燥地看着周兴,精神却很振奋。
周兴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源源不绝,越来越深入,他们回答周兴问题的时候,思考不断,交流频频产生智慧火花的碰撞,三位教授霍然发觉,原本许多忘掉的知识回想起来更加巩固了,而且周兴拥有很强的跳跃性思维,与这小子交流的时候,他时不时能给他们一个意外的惊喜,这种新奇的体验很独特,颇让人上瘾。
“行啊!瞌睡了送枕头,我求之不得!”周兴开心地点了点头。
“呵呵!”听了周兴这句话,三位教授目光看向杨毅,会心一笑。
“小杨,等下你就不用过来啦!周兴交给我们就行啦!”赵启明看着扬毅,笑着说。
“好的!”杨毅老脸一红,点了点头。
很快,一顿简单的晚饭过后,目送杨毅“逃似的”离去,周兴与三位教授从食堂返回生物实验室,一边走着一边兴致勃勃地聊着天。
“彻底消除人类疾病的技术是不可能存在,生物衰老显现是必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疾病就拥有不被消灭的缘由。”虽然不明白周兴为什么突然问这么低层次的问题,不过赵启明教授还是选择了回答。
“是啊!生物的进化就是一场竞赛,即便人类的科技进化到一个高层次,依旧无法彻底解决疾病的困扰。”张军教授感慨地说。
“教授,你们误解我的意思了,我是问有没有一种能解决大多数疾病的技术手段,从这个方向进行科研,解决人类大多数的疾病。”周兴笑着说。
“有啊!基因研究和纳米生物技术,这两个方向最有可能一次性解决多种疾病。”陈林教授回答周兴地问题道。
“怎么?你要确定一个研究方向吗?”赵启明有些理解地看着周兴。
陈教授说的两个方向,周兴也有考虑过,不过两项技术都属于前沿领域,技术理论都还不是很成熟,各有各的缺点,周兴无法确定选那一个。
“是的!就只有这两种吗?还有没有别的呢?”周兴眉头一皱,有些失望。
“别的!没有啦!基因技术针对性强,基因药物效果卓越,起效作用快;纳米生物技术广泛用于:纳米药物载体、纳米生物传感器,纳米成像技术,微型医疗器械……花样较多,前景不错,你选那一个都可以。”张军教授详细地为周兴介绍道。
“小兴,我建议你选生物纳米技术作为研发方向,这项技术纳米技术和生物学的结合,涉及物理学、化学、量子学、机械学、材料学、电子学、计算机学、生物学、医学等众多领域的综合交叉学科,以你的才智,这个研究方向非你莫属。”赵启明强力向周兴推荐道。
“是啊!是啊!纳米微粒尺寸比一般体内细胞小很多,利用纳米生物技术操纵生物大分子改变医疗方式,如果能研发成功,将来必定引发第二次生物学革命。小兴,你年纪尚小有巨大优势,电子领域学识过人,如果再能结合生物学和其他领域的知识,未来未必没有重大突破的可能!”张军眼睛一亮,极为赞同地劝说道。
闻言,周兴眉头一皱,突然停下脚步,陷入沉思。
正如三位教授所言,纳米生物技术是一项非常不错的研究方向,自己具备电子领域的知识,又有虚拟实验室和虚拟图书馆,研究纳米生物技术具备许多便捷的条件,这项技术简直就是为他量身打造的一样。
要不试一试!
周兴眼中闪烁着意动的光芒。
周兴突然停住脚步,站在那里思考起来,三位教授愣了一下,不由跟着停下脚步,围在他的身边,耐心地等他。
三位老教授围着一位年轻学生等待的模样,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特别位置还是在食堂门口的走廊。
“哇!那倒霉孩子是谁啊!被三位教授‘三堂会审’啊!”
“可怜的瓜娃子!怎么就得罪老陈呢!落在他手里不死也要脱层皮了。”
“那家伙是那班级的啊?从来没见过啊!被三位教授特意围着呢,真是惨不忍睹啊!”
“哈哈!实验大楼终于要迎来一位长期苦力了啊!快点来吧!老子洗试管都洗腻了啊!”
“……”
路过食堂走廊的学生们,纷纷睁大眼珠,远远地强势围观起来,很快,各种各样的声音接连不断地从围观的学生群里爆发出来。
几分钟过去,周兴想自己掌握的知识内容:纳米技术,生物领域,智语言,人工智能,电子信号传输……汇聚在一起,一个可执行方案渐渐在他脑中成型。
见周兴脸上突然浮起一个笑容,目光渐渐有了焦距,赵启明精神一振,知道他已经想好答案了。
“怎么样!小兴,你想清楚了吗?”赵启明迫不及待地追问。
“嗯,谢谢你们的推荐,我决定了,以生物纳米技术为研发方向。”周兴目光坚定地说。
“好!我们走吧!要不然那群混球不知会编排出什么传闻来呢!”张军扫了食堂门口那群围观看热闹的学生们,笑骂一句,招呼众人道。
周兴点了点头,跟着三位教授有说有笑地朝生物实验室走去。
“这是什么情况!”
目送着三位教授和周兴离去的模样,围观的学生们一个个目瞪口呆,食堂门口掉落了一地眼球。
第一百零五章 我带你去玩
“那小子到底是谁,为什么能跟老陈,老张他们混得那么熟!”
“我的妈呀!那小子是要逆天呢!我居然听到他在跟老张对‘轰’干细胞的问题,还有模有样的!”
“晕死,那里冒出的小子,不是我们生物系的吧?有谁认识啊!”
“教授,你们怎么能有了‘新欢’就嫌弃‘旧爱’,我们也有问题要问啊……!”
“天啊!到底从那里冒出来的妖孽!赶紧收了他吧!我还要让张教授给我审论文呢!”
“……”
近日来,生物系的学生们频频发现,一个陌生的小子与张教授他们在走廊,实验室,办公室,激烈讨论的身影,口沫横飞,看得他们吃味不已。
教授是他们的,那小子怎么能老霸占着,这样下去还得了。
时不时有不甘心的学生凑过去求教问题,没三两下功夫就被教授们打发走了,连一向和善出名的赵教授也没耐心应付他们了,为得只是和那个小子多交流一会儿。
可恶的小子整个生物系无人认识,他肯定不是生物系的,生物系的学生们看向周兴的目光,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
时间一天一天飞逝,转眼二十天过去,生物系的学生们徒然发现,那个不知名的小子终于没再出现了。
用了二十天,周兴从三位教授哪里学了不少生物知识,生物领域的大门向他敞开神秘的面纱,尤其对生物领域最前沿学科之一的纳米生物技术拥有非常深刻的认知。
纳米生物技术主流的重要应用目前有五种,分别为:生物芯片、纳米探针、生物荧光标记、分子马达,分子纳米筛。
生物芯片:应用范围广泛比如:植物药有效成分的高通量筛选,癌症等疾病的临床诊断,细胞内部信号传感器……
纳米探针:直接对生物分子在其生命环境中进行检测,以获得更真实更详尽的信息,探测多种细胞化学物质,监控活细胞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化学物质;筛选微量药物,评定细胞健康状况……
生物荧光标记:通过发光量子点与细胞表面或内部蛋白特性结合,可观察细胞工作状态并用于药物设计与治疗……
分子马达:分子马达是由生物大分子构成并利用化学能进行机械做功的纳米生物器件,可用于探测有害物质的纳米传感器,在生物芯片中实现液体制动或混合,将药物分子输送至特定位置,在人体细胞内释放药……
分子纳米筛:可控制物质在纳米孔流通,控制门控电压、孔径、孔形状和电荷限制,精确控制离子运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