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我在明朝当国公》-第3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看来吴振良这个官场老油条确实是很狡猾啊,至少在掌控节奏以及察言观色方面比起不少人强得太多。原本杨峰是不想在这种场合说什么的,不过自打进城后吴振良对自己还算不错,尽管杨峰也清楚他是因为生怕倭寇卷土重来才对自己这么客气,不过既然人家已经做出了这幅姿态杨峰也不好总得给人家面子。

      想了想杨峰才说到:“好吧,既然吴大人也这么说了,若是杨某人再推脱的话那倒是杨某人不识抬举了,那就大伙说说吧,若有不对之处也请诸位见谅。”

      听到这里,众人纷纷望向了杨峰。目光里有好奇但更多的则是不屑和鄙夷,不少人虽然表面上对杨峰客气,但在内心里却是对这个南京来的军户很是瞧不起的。

      对于这些人的目光杨峰并没有过多的理会,他想了想后开口道:“郑大家、诸位,杨某人在来大明之前曾经四处跑的做生意,这么多年来也算是跑了不少的地方,最大的感觉就是这个世界其实很大,大到出乎了许多人的想象。咱们大明自古以来便号称是居于中央万邦来朝,但据杨某看来此言却是大为荒谬。”

      杨峰此言一出众人全都目瞪口呆,这家伙不说则已一说就语惊四方,好几名自诩饱读圣贤书的读书人就要站起来反驳,却被一旁的长辈或是官员使眼色给拦住了。

      “可能诸位以为杨某人在胡说八道吧。”杨峰看了看周围那些或是惊讶或是不屑的脸庞淡淡一笑,他站了起来对站在楼梯口守卫的宋烨和一名家丁招了招手,两人立刻大步走到他面前站好。杨峰低声对宋烨吩咐了两句,宋烨点点头从腰间的皮囊里掏出了一叠东西,两人将这叠东西展开挂在了墙上,一展开后大厅立即响起了一阵惊呼声,原来这竟然是一副足有桌子般大小的地图。

      一名坐在附近的士绅一字一句的念道:“万国图。”

      “嘶好大的口气。”

      “世上竟然真有此种地图。”

      不少人不由得惊呼出声,一些商贾出身的人更是直盯着地图双眼几乎射出了光芒,对于常年行商或是经常出海的他们比谁都清楚若这幅地图是真的话其价值何止万金。

      杨峰也看到了这些人的目光,他只是淡淡的一笑,这幅地图是他从后世【创建和谐家园】过来的一副旧版地图。上面无论是国家还是方位都非常粗糙,而且也只显示了大明周边几个国家以及欧洲大概的轮廓,在后世的人看来自然是简陋得不能再简陋了,但是在这个时代这幅地图却是太过珍贵了,它比起许多商贾世代藏于家中从不轻易示人的地图更要详细得太多。

      “来人,赶紧再添加几支蜡烛!”

      有人在旁边喊了起来,很快便有几名侍女忙不迭的搬来了五六个烛台放在地图旁边,十多根蜡烛将地图照得明亮无比。

      杨峰走到地图旁,手里不知什么时候拿起了一根筷子指着地图右上角部分说道,“诸位请看,这里便是我大明朝的版图了。”

      “不会吧,我大明竟然这么小?”

      “怎么可能?”

      周围响起了一阵惊叹声,众人看到原本在他们心目中应该是最大的大明竟然只在地图里占据了一个小小的角落,这让他们几乎是无法接受。

      杨峰淡淡一笑,筷子在大明的版图上划了一个圈,“诸位请看,我大明在这个世界里不过只占据了一个小小的地方,在我大明的周围还有许许多多的国家,东北有女真人建立的后金国,东南有朝鲜,北面有蒙古诸部,西面有天竺国、莫卧尔,西南面有真腊、安南等诸国,南面则是一片大洋,茫茫大海上还有吕宋、马大音、非里皮耶、大琉球、日本、爪哇国等诸国,而在更远的地方还有佛郎机、英吉利、法兰西、普鲁士、大食等等一系列数百个国家,而我大明不过是这么多国家中的一个而已。”

      “一派胡言!”

      杨峰话音刚落,一个气急败坏的声音响起,一个人影站了起来,杨峰扭头看去,只见一名二十多岁身着玄青色直裰青衫,腰间绑着一根青色蛛纹带身材消瘦的书生站了起来,只见他脸色涨红的指着杨峰道。

      “妖言惑众,古人早有明训,天方地圆乃是千古不变之真理。杨大人给出的这幅地图一看就不伦不类胡编乱造,况且我大明泱泱天朝位居中央,自古便是万国来贺,怎么才占据了这么点地方,杨大人你如此诋毁我大明,居心何在?”

      看着这位脸色涨红的书生,杨峰皱了皱眉头,转头问一旁的吴振良道:“吴大人,这位是?”

      吴振良也有些懵逼了,这哪冒出来的愣头青啊,怎么就突然跳出来了。

      “啪”

      只听见一声轻响,还没等吴振良说话呢,一名四十多岁的士绅已经站了起来身后就给了这名书生一巴掌喝骂道:“孽子,还不赶紧坐下,这么多大人长辈都没说话,哪轮得到你来猖獗。”

      “爹”

      挨了一巴掌的书生顿时就懵逼了,这么怎么回事?吾辈读书人不应该是仗义直言么,这个姓杨的如此妖言惑众,难道不应该狠狠的反驳他么,自家老爹怎么反倒打起他来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把握节奏

      看到这个年轻书生被自家老子打耳光,在场的不少人也是暗自摇头。

      今天晚上在这里那么多人几乎囊括了镇江府大半有头有脸的官员士绅,他们的见识和学问难道还比不上你一个年轻书生?没看到那么多老成持重的人都没说话么,偏偏就你跳了出来,还真是一个读书读傻了的书呆子啊。

      这名士绅骂完儿子之后这才拱手对杨峰施礼道:“杨大人,犬子少不经事出演顶撞了大人,望大人海涵一二不要跟犬子计较,老夫在这里替犬子向大人赔罪了。”

      “爹明明就是他胡说”年轻书生兀自不服气还想说话,不过话刚说了另一边脸上又挨了一记耳光,这回可是把中年人气坏了,指着书生喝道:“你这个逆子,还敢顶嘴,你真以为我不敢行家法么?我冯安建怎么生了你这么一个蠢货。”

      说完,中年人伸手又要【创建和谐家园】。

      “好了,冯员外且息怒!”

      杨峰出言喝止了冯安建的举动:“冯员外且住手,本官倒想跟贵公子好好聊聊。”

      说完,杨峰转头对书生道:“看这位公子的打扮应该是读书吧?不知如何称呼啊?”

      这名书生虽然被自家老爹打得两边脸都有些发肿,但还是很不服气,听到杨峰问话后站直了身子昂然道:“不才冯友伦,去年乡试蒙学政大人错爱点为镇江府举人。”

      “哦居然是举人?”

      这下杨峰倒是有些意外起来,看这位冯友伦的年纪也不过二十三四岁,竟然已经有了举人的功名,这可是很难得啊。

      不过杨峰也只是微微惊讶了一下,上下打量了冯友伦一眼,发现这厮身材挺拔五官端正,重要的是还长着一张国字脸,要知道这年头当官也是要看颜值的,国字脸就是公认的最适合当官的脸型。

      俗话说得好,居移气养移体,杨峰当了好几个月的千户,又跟朱由校这个皇帝打过了一段时间的交道,加上每日里训练兵马今日还带着大军跟倭寇血战,亲手斩杀了数十名倭寇,就连杨峰本人也没察觉,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培养出了一名官员的威严和军人的铁血之气,当他认真凝神注视后,冯友伦只感觉一股莫大的压力笼罩在身上,不禁有些紧张起来。

      正当冯友伦紧握着双手,脸色渐渐有些发白的时候,杨峰说话了,“冯友伦,你适才说本官是一派胡言妖言惑众,不知你有何凭据说这句话啊?”

      冯友伦强忍着紧张颤声道:“本来就是如此,想我大明泱泱天朝四方臣服,其疆土广阔无垠。可大人却说我大明不过占据了天下一个小小的角落,在外头还有那么多的国家与我大明不相上下,这不是胡说八道妖言惑众是什么?”

      杨峰无奈的摇摇头,凝视着冯友伦道:“本官曾经听到过一句话,那就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意思就是说一件事情你如果没有详细的去了解或是亲眼目睹,你最好就不要随便乱说。

      你所言的我大明泱泱天朝四方臣服这不过是你们这些书生坐在家里关上门自个意淫而已,事实上我大明如今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别的不说,如今的东北边,贼酋努尔哈赤已经占据了大半个辽东,前些日子将咱们的沈阳城占据了并改名为盛京,如今已然改国号为后金公然跟咱们大明分庭抗礼。

      Ñغ£ÓÐÔô¿ÜÏ®ÈÅ£¬º£ÉÏÓÖÓкÉÀ¼È˺ÍÎ÷°àÑÀÈËÕ¼¾ÝÁË´óԱ̨Í壬ÄÚÓÐÁ÷Ãñ±éµØ£¬ÕâÑùµÄ´óÃ÷Ò²ÄÜ˵µÃÉÏãóãóÌ쳯ËÄ·½³¼·þÂ𣿡±

      听到这里,在场没有人出声,冯友伦更是低下了头不说话。

      毕竟这种事都是众所周知,他们也不能硬着头皮否认,不过冯友伦依旧鼓起勇气道。

      “杨大人这么说,难到这些地方你都去过不成?”

      “当然,本官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这些地方那个本官都去过。”杨峰一边底气十足的说一边在心理安慰自己,哥是在电视上看过的。

      “本官八岁便跟随家人出海,阻击遍布大半个世界。无论是英吉利、佛郎机、法兰西还是荷兰、葡萄牙都留下了本官的足迹,那副地图是本官用了十多年时间一笔一划亲手画出来的,本官可以排着胸脯跟任何人说这副地图上面的所有国度都是真的。而冯公子仅凭着自己读过几本书便站起来质疑本官的话,你倒是说说看,到底是谁在胡言乱语啊?”

      “我这”

      冯友伦被逼问得说不出话来,一时间脸色涨得潮红,一些原本也跟冯友伦一样想法的人也哑了,人家已经说了,自己亲眼目睹看到了,你还能怎么样?总不能闭着眼睛不承认吧。

      杨峰继续道:“吾辈读书人,不能光是坐在家里面读书,还要走出去看看世界,看看我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否则只能是闭门造车,最后只能是读书读成了傻子。如今的世界早已不同往日,在遥远的欧巴罗,那里的人虽然依旧贫穷,但他们却敢于冒险敢于拼搏,他们几十个人就敢驾驭着一条小船话费几个月乃至一年的时间穿越茫茫大海来带相隔万里的地方冒险,

      那些佛郎机人和荷兰人,他们从我们大明买了瓷器、茶叶,回到他们的家乡后转手一卖就是十倍数十倍的利润,然后又从他们家乡贩运香料、玻璃或是时钟等物品来我大明贩卖。他们就是凭借着这样的冒险精神建立起了一个接一个强大的国度。反观咱们呢,整天抱着四书五经,信奉什么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样的人即便是考中了进士当了官,也只是一个糊涂官,你们还别不服气。”

      看到周围不少人眼中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杨峰对冯友伦道:“冯公子,如今你有了举人的功名,按照我朝规矩你也有了当官的资格。那么本官问你,若是朝廷此刻下放让你当一个知县,而今年你们县遭了灾,全县粮食收成不足往年的一半,你身为一地父母应该如何处置啊?”

      听到杨峰这么一说,大厅里的人都是一愣,杨峰这道题问得很实在啊。而一些跟冯友伦年纪相仿的朋友或是一些秀才、举人也不禁开始思索,若是换了自己应该怎么做。

      冯友伦没想到杨峰会突然向自己发难,他犹豫了半晌才说道:“若是如此的话,学生当上书朝廷请求朝廷减免赋税,还有还有,请求朝廷下拨赈灾粮食,让百姓度过灾荒。”

      “哈哈哈”

      杨峰听到这里不禁大笑起来,他笑得是那么大声,直笑得冯友伦有些面红耳赤,甚至有些恼羞成怒起来。

      他忿忿道:“杨大人,你为何发笑,莫非学生说得有什么不对么?”

      “不你说得很对。”杨峰止住了笑声后摆了摆手:“只是若真若你所言的话,遇到灾荒就只知道向朝廷伸手要求减免赋税,请求朝廷下拨赈灾粮食,别的什么也不干,这个官也太容易当了吧,别说一个举人进士了,就算我们这些只会舞刀弄枪的武夫也能当个知县知府了,如此一来你等十年寒窗苦读又有何意义?”

      “这”

      冯友伦有些傻眼了,他看了看周围,发现他的一些好友和年轻人眼中也露出了疑惑的神情。是啊,若是官这么好当大伙还读那么多书干嘛,只要念了两年私塾的人完全就可以胜任了。

      坐在大厅一个角落里的郑妥娘看着站在地图前款款而谈的杨峰则是张着小嘴眼中露出了异样的神采,当她听到杨峰调侃冯友伦等读书人时,一双大眼更是笑得弯成了两轮弯弯的圆月。

      当冯友伦从友人的脸上看不到答案时,不由得又将目光转向了自己的父亲,这一次冯友伦却发现自家的老子脸上却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其实当杨峰这个问题抛出来的时候就连吴振良、蓝善佑这些镇江府的官员也有些愣住了,因为杨峰抛出的这个命题实在太大了,别说是冯友伦了,就算是他们也自问也是答不好这个题的。

      大厅里的人都沉默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了起来。

      “杨大人,官府遇到灾荒若是不向朝廷要求减免赋税下拨赈灾粮食,那又该如何?据奴家所知官府历来都是这么做的啊!”

      杨峰转头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了一眼轻叹道:“郑大家问得好,这就是问题的所在了。咱们大明的官历来都是为了当官儿当官。在当官之前,大家整日里都是抱着子集经意苦读,一直读到考中进士后才有闲暇,可随后被朝廷下放到地方后却发现平日里所读的书对于治理地方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帮助。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官员到任后不知道如何治理地方,以至于不少官员就这么样被下面的小吏给架空,这就是如今官场的一大弊端了。”

      听到这里,不少人官员脸上都露出了感慨之色。如今的大明绝大部分官员上任后才发现自己以前读的四书五经对于如何治理地方其实一点帮助都没有。他们还要从头学起,既要学如何收税、如何劝耕农桑如何跟下面的官吏打交道,一个不好还会被下面的人架空。

      宴会进行到现在,杨峰俨然成为宴会的主角,不知不觉间宴会的节奏已然被他给把握住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讲课

      不少人都有一种错觉,现在对着他们款款而谈的人不是一名只会舞枪弄棒的武将,而是一名饱学的大儒。

      “那不知杨大人又有何妙法?”冯友伦有些不服气的问。

      “妙法?”杨峰似笑非笑的看了看冯友伦:“杨某人不过一介武人,上阵杀敌开疆扩土是杨某人的本份。治理地方安抚百姓却是地方官的职责,若是连这个也让杨某人做了,那还要尔等读书人何用?”

      “我”

      杨峰的话一出,包括冯友伦在内的不少书生的脸上都感到脸上有些【创建和谐家园】辣的。

      看到众人脸上不自然的样子,杨峰微微一笑:“冯公子,这种事你放着吴大人、蓝大人这些贤达不去请教,却来问本官,岂不是缘木求鱼?不过这种事咱们就不说了,还是言归正传吧,不知郑大家还想问些什么?”

      被突然点到名字的郑妥娘精神就是一阵,看着杨峰的眼睛变得亮晶晶的,她好奇的问道:“杨大人,您说在距离咱们大明万里之遥有许多国家,也有许多的人,不知他们有哪些出名的国家或是好玩的事么?”

      “当然有。”

      杨峰点点头,看了眼众人问道。

      “不住诸位有兴趣继续听杨某人的唠叨么?”

      此时的众人已经被杨峰的话勾起了兴趣,蓝善佑捋须笑道:“杨大人你就别卖关子了,还是赶紧说罢,本官也是很想听听杨大人说欧巴罗的事呢,吴大人您说呢?”

      吴振良没有说话,只是微微抿了口酒,不过意思却已经是很明显了。

      “那好!”

      杨峰点点头,重新走到地图前用手中的筷子指着地图的左上角说道:“这里就是欧巴罗了,在公元前一世纪,嗯是在咱们的西汉,也就是汉成帝刘骜时期,在这里诞生了一个罗马帝国,当时咱们称其为“大秦”。”

      “哦,这个奴家却是听说过。”

      听到这里,郑妥娘精神一振拍手道:“奴家曾在后汉书西域传看过有关“大秦”的记载,上面说:大秦国一名广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以石为城郭。列置邮亭,皆垩塈之。有松柏诸木百草。不知奴家说的对不对?”

      “郑大家真是博学。”

      杨峰夸奖了她一句后,用筷子在地图上花了一个范围继续道:“这个罗马帝国可了不得,它诞生于西汉时期,鼎盛时期的领土面积达到了五百多万平方公里,比现如今咱们大明实际控制的疆土还要大一些。历经一千六百年,也就是直到咱们大明的景泰四年才灭亡,可以说是一个历史极为悠久的帝国。”

      听到这里,包括吴振良、蓝善佑等官员在内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实在是没想到这个世界上除了大明还有哪个国家竟然有那么大的领土和那么悠久的历史。

      最令他们惊讶的是这个朝代竟然能持续近一千六百年,这是什么概念。

      自从三皇五帝以来,在【创建和谐家园】统治下最长的王朝是周朝,可即便如此周朝也只是存在了八百多年,可这个什么罗马帝国却存在了一千六百年,这说明什么?这说名这个什么罗马帝国比起【创建和谐家园】统治的任何朝代都要长寿啊。

      接下来杨峰洋洋洒洒的从罗马帝国的奠基人凯撒说起,说到罗马的共和制度,说到庞大的罗马帝国为何会分为东罗马和西罗马,最后一直说到1453年,奥斯曼帝国苏丹【创建和谐家园】二世率军攻破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一直洋洋洒洒的说了一个多时辰。

      在场的不少人虽然自问见识广博,可哪里听说过如此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故事。尤其是郑妥娘,在杨峰说话的时候,她那双美丽的大眼睛简直就象是在放光,一双小手也随着故事的情节而仅仅握着手中的古筝,由于太过用力连手指关节都有些发白了也不自知。

      直到杨峰说完后,众人还沉浸在杨峰说的故事情节里不能自拔,良久吴振良才长叹了一声道:“好一个罗马帝国好一个大秦,可惜了啊”

      杨峰微微一笑:“吴大人和诸位大人也不必感怀,唐太宗曾经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自古以来就没有长盛不衰的王朝,如今我大明已经经历了两百多年,如今正是内忧外患之时,若想要继续兴盛下去还得靠我大明百姓百姓以及官员共同努力才行。

      下官今晚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诸位贤达,咱们【创建和谐家园】的老祖宗确实留下了许多好东西。这是咱们的优势,但是也请诸位记住,许多东西都是会变的,四书五经、子经史集固然好东西,但咱们不能抱着它们永远啃下去,不要动不动就说什么子曰孟云,时代在变咱们的眼光也要跟着变才行。

      譬如井田制,大家说好不好呢?当然好,可如今为什么咱们不用井田制了?还不是因为井田制已经落伍不符合如今的需求了么?再譬如如今咱们大明洪武永乐时期为何可以年入上千万两白银,可到了如今却连五百万都没有,还不是”

      “杨大人”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04: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