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我在明朝当国公》-第2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众人走了大约两刻钟后,朱由校已经有些气喘吁吁起来,原本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一片红晕。曹大忠见状不假思索的走到他的身边要扶住他的手,却被朱由校摆摆手拒绝了,他转头看了看周围,除了田尔耕、曹大忠、杨峰以及十多名贴身护卫的锦衣卫和东厂的番子外并无他人,他喘着粗气的他有些吃力的说:“以往在宫里也就罢了,朕想要多走几步路你们都不让非得要传龙撵不可,还说什么是祖制,现在到了外头你们难道管朕吗?”

      听朱由校这么一说,曹大忠额头上的汗立刻就出来了,赶紧后退了两步连声道:“皇爷恕罪,奴婢不敢!”

      朱由校苦笑着摇了摇头,转头对一旁脸上没有多大惊讶表情的杨峰道:“杨峰,看你的样子一点都不奇怪,估计你早就知道了朕的身份了吧?”

      杨峰也躬身点头道:“陛下明鉴,其实这种事也没什么难猜的。整个大明除了陛下,微臣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让曹公公如此毕恭毕敬的服侍了。”

      “看来爱卿倒是个聪明人!”朱由校笑了:“其实朕此次来找你,上次你献给朕的音乐盒朕很喜欢,只是不知是何缘故那个音乐盒突然不能亮了,朕此次来南京除了是向你请教修复音乐盒的法子之外另外就是想看看能为朕献上如此巧夺天工之物的人究竟是何等人物,没想到竟然是如此有趣的一个人!”

      看着这位面色苍白中带着一丝红晕,比自己还小几岁的年轻人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杨峰实在是大感意外,他实在是没想到历史上只剩下两年寿命,被史书上成为只会宠信魏忠贤跟奶娘偷情,弄得整个大明乌烟瘴气的皇帝私底下竟然如此的好说话。不但没有追究刚才自己得罪他的事情,反而所自己是一个有趣的人,这样的皇帝真的是史书中所说的那个昏庸无能的皇帝吗?

      朱由校堂堂一名皇帝竟然这般给自己面子,杨峰如果还端着揣着那不叫有个性,而是脑残了,他躬身微笑道:“微臣不敢,陛下明鉴。那个音乐盒实在是不是微臣所制,不过其中的道理微臣倒是略知一二,若是陛下不嫌微臣才疏学浅,微臣待会倒是原以为陛下解说一二。”

      “好!”朱由校兴奋的拍了一下手掌大笑道:“朕等的就是你这句话,要知道朕为了弄明白这其中的缘故可是想得脑瓜子都疼了。”

      杨峰笑了笑:“这个其实不难弄明白,请陛下随微臣过来。”

      在杨峰的带领下,朱由校一行人跟着杨峰来到了杨峰所在的千户宅。到了大厅后,杨峰找了个借口将耿秉义一行人打发走,等到客厅里只剩下了朱由校、曹大忠、田尔耕以及一众锦衣卫后他这才重新向朱由校行稽首礼,只是杨峰还没行完礼就被朱由校给拉了起来,“诶诶朕今日来此可不是来看你向朕行礼的,你现在马上告诉朕那个音乐盒为何不亮了?”

      杨峰点头道:“陛下下问,微臣自然知无不言,还请陛下将那个音乐盒拿过来,微臣自会将其中缘故告知陛下。”

      “好!”

      杨峰的话音刚落,朱由校就从衣袖里掏出了一个锦盒递给了杨峰。

      接过锦盒后杨峰将其打开,拿出了一个书本巴掌大小用玻璃制作的锦盒,他熟练的暗了两下旁边一个按钮后发现没有任何动静,他将音乐盒放在桌上,走到一旁的桌旁从抽屉里掏出了一把螺丝刀将一个小盖子拧开,拿出了一节小拇指粗的电池,然后将一节新的电池放了进去,拧好盖子后按了一下开关,这个音乐盒立刻就亮了起来,随后一个动听的音乐也跟着响了起来。

      听到这熟悉的隐约朱由校的眼睛立刻就亮了起来,快步上前一把抢过了杨峰手中重新散发出了光芒的音乐盒高兴得拍起了手:“好好啊,杨爱卿果然大才,让朕束手无策的东西到了爱卿的手里两下就给修好了,你说吧,想要什么样的赏赐?”

      朱由校的话一出口,田尔耕的脸色立刻就变了,看着杨峰眼中露出了嫉妒之色。他跟随朱由校已经好些年,自然明白自己伺候的这位皇帝是什么性子,这位一旦看谁顺眼了那绝对是没的说,魏忠贤就是最好的例子,很显然现在这个杨峰已经入了朱由校的“法眼”,飞黄腾达就在今朝了。

      其实有这个想法的又何止田尔耕,曹大忠心里又何尝不是“羡慕嫉妒恨”,原本为了抹去杨峰的功劳,在献上音乐盒的时候他只字不提杨峰的名字,为的就是生怕皇帝记住他的名字,在这点上他和魏忠贤的想法有着惊人的一致,以朱由校对木匠活和那些奇技淫巧玩意的喜爱,只要杨峰进入到朱由校的眼中,收到重视那简直就是肯定的。

      可后来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了他的意料,这个破玩意竟然坏了,当皇帝亲自发话问下来后曹大忠和魏忠贤无奈之下把杨峰的名字供了出来,这才有了此次的南京之行。

      看着满脸兴奋之色的朱由校,曹大忠知道这一次自己恐怕要失算了,以杨峰的能耐,只要能不断的搜罗一些好玩的东西献给朱由校,日后的飞黄腾达那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只是接下来杨峰的回答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第六十一章 动手

      让众人感到意外的是,面对朱由校的褒奖,杨峰竟然拒绝了:“微臣多谢陛下好意,只是微臣不想让陛下蒙上一个所用非人的骂名,是以若是陛下想要给微臣升官的话就等到微臣为大明立下功劳后才赏赐吧。”

      朱由校仔细打量了一下杨峰,再看着他认真的眼神,朱由校有些意外的问道:“杨峰,你为朕进献上这个宝贝就是立了大功,你就不想为自己讨要点好处?”

      “当然想了。”杨峰有些哑然失笑道:“大凡当官的哪个不想封妻荫子上马领军下马治国呢,可微臣更希望的是能够为我大明立下响当当且无可争议的功劳之后得到陛下的封赏,而不是靠献上一些小玩意就能轻而易举的得到陛下的赏赐。”

      “放肆!”

      杨峰的话音刚落,一旁的田尔耕就怒声喝了起来:“杨峰,你竟敢诋毁陛下,该当何罪?”

      “你闭嘴!”

      田尔耕今天已经是第三次斥骂杨峰,饶是杨峰脾气再好也受不了,他转过身子用手指着田尔耕的鼻子喝道:“姓田的,老子正在跟陛下说话呢,有你什么事?再瞎信不信老子现在就揍你!”

      “你”

      田尔耕乃兵部尚书田乐之孙,可以说是个正儿八经的官三代,以祖荫积官至左都督。在依附了魏忠贤更是代骆思恭执掌锦衣卫,与许显纯、崔呈秀、杨寰、孙云鹤同为魏忠贤爪牙,号五彪,平日里横行霸道惯了,除了皇帝和魏忠贤何曾有人敢这么骂他,如今竟然被杨峰这么一个小小的五品千户指着鼻子一口一个老子的要揍他,这可是他长这么大的第一次。饶是他为人狡黠阴毒,也被气得一佛出世二佛涅槃,气急败坏的他上前一步一个冲步拳朝着杨峰就打了过来。

      “砰!”

      杨峰也不是个愿意吃亏的主,看到田尔耕先动了手他哪里还安耐得住,冷笑着也是一拳挥了过去,两只砂钵大的拳头就这样结结实实的撞在了一起。

      “咔嚓”

      两只拳头相撞,只听见一声闷响,随后就响起了一声凄厉的哀嚎声,田尔耕整个人连续后退了好几步后疼得受不了大声哀嚎的他举起了右手一看,发现右手的手腕以一种奇异的角度向后弯曲,作为一名颇有经验的锦衣卫指挥使他立刻就知道自己的手腕骨折了,若是不能及时医治的话恐怕这只手搞不好就要被废掉。

      “杨峰你竟敢下此毒手!”田尔耕左手捂住了右手的手腕,俗话说得好十指连心更何况是手腕断了呢,此时的他疼得几欲昏厥,看着杨峰的目光里也带着无比的怨毒。

      “杨峰,你竟敢当着陛下的面对田大人下此毒手?”曹大忠也长大了嘴巴,伸出了食指指着杨峰,脸上满是一副不可置信的神情。

      其实别说曹大忠和田尔耕了,就连杨峰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竟然那么猛,一拳就把田尔耕的手给打得骨折了。要知道田尔耕可是正儿八经的锦衣卫指挥使啊,看他那彪悍的身材就知道他绝对不是个花架子,毕竟朱由校就算再蠢也不会将自己的人身安危交给一个酒囊饭袋来保护吧,可就是这么一个人竟然被自己一拳给打到手腕骨折。

      前些日子杨峰为了测试一下自己的力气,曾经试过跟千户所号称力气最大的曹迎矛比试玩石锁,当众人看到杨峰竟然能将最重的一百二十斤的石锁就象扔小石子一般上下纷飞玩得不亦乐乎后,最后连历来放在校场上用来做摆设的重达六七百斤的石狮子也被杨峰给举起来之后,众人在目瞪口呆一个个在大呼变态的同时再也没有人愿意跟他比力气了。而原本武艺娴熟的田尔耕竟然要跟杨峰比拼力气和拳头的硬度,自然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被打到腕骨骨折自然也很正常了。

      面对田尔耕的指责,杨峰显得很是无所谓。只见他撇了撇嘴道:“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是田大人先动的手,总不能让我站着挨打吧,谁知道田大人竟然这么不经打,三两下就被收拾了,看来田大人的武艺学得还是不到家啊。”

      “你”

      原本就疼痛得不行的田尔耕一听气得几欲晕倒,这个混账伤了自己之后竟然还说出了这么混账的话,他猛的一转身朝着朱由校跪了下来叩头哭泣道:“陛下,这个杨峰胆大包天,适才在江边就象对陛下不利,现在更是公然行凶打伤锦衣卫指挥使,微臣请求您下旨将其捉拿问罪,以彰显您的威严。”

      说完,田尔耕低下了头等待朱由校的裁决。只是他等了好一会都也没听见朱由校出声,手腕上疼得实在忍不住的他抬起了头向前往去,却看朱由校摇了摇头说道:“田爱卿,适才你与杨爱卿的比试朕看得很清楚,分明就是你学艺不精被杨爱卿所伤,此事却是不能怪杨峰,你先下去找个大夫好好看看吧。”

      看到朱由校竟然如此“偏袒”杨峰,田尔耕的心都凉了下来,他忍不住泣声道:“陛下!”

      “去吧!”在这件事上朱由校的意见是很坚决的,虽然他不喜欢理会朝政上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是个傻子,刚才的事情他看得明明必败,分明就是田尔耕要打杨峰,而杨峰只是被迫还手,现在被杨峰给揍了却要找他来主持公道,真当他这个皇帝是傻子吗。

      看着朱由校不容置疑的神情,田尔耕也知道今天这个亏他是吃定了,这个杨峰也不知道给陛下灌了什么迷魂汤,陛下竟然这么偏袒他,只是手腕上不断传来的疼痛告诉他,如果自己再不赶紧找大夫疗伤的话恐怕日后这只手就要废了。

      他恨恨的看了杨峰一眼后这才退出了房间,一旁的曹大忠见状也不禁暗自叹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朱由校对杨峰的印象是真的很好啊,否则也不会这么偏袒他,看来从今往后他要重新对杨峰进行定位,不能简单的将他看成是一名无足轻重的破军户了

      第六十二章 不一样的朱由校

      就这样,朱由校一行人就在千户所住了下来。为了掩饰朱由校的身份,杨峰还特地将千户所的军官们召集起来,告诉他们朱由校是今年正月刚上任的少傅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顾秉谦的一名子侄,今年刚考取了秀才功名,现在是出来游历的。

      听了这个解释千户所的军官们这才释然,在交通不便的封建社会里,许多官宦人家向来都有让自家子弟学成后出门游历的习惯,一来是能够让他们增长见识开阔心胸,而来则是让他们广交朋友为日后进入仕途打下基础,毕竟若是只知道在家里闭门造车死读书的话只会培养出书呆子,而不是合格的精英人才。

      虽然依旧有人不明白为什么这样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放着近在咫尺的南京这样一个花花世界不去,反而跑到他们这样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来的行为表示不解,但大部分人对此还是持欢迎态度的,毕竟能跟一名号称天官的吏部尚书的子侄拉上关系,对他们千户所的将来自然是好处多多,他们自然没有反对的理由。

      一天夜里,在吃完了晚饭后朱由校又照例拉着杨峰在千户宅的后院里闲聊,这是朱由校最近几天染上的习惯。通过这几天的接触,敏感的朱由校立刻就发现了杨峰跟平日里他接触过的那些武百官有着很大的不同,最大的特点就是杨峰对事物的看法和当前大明的主流意识差异非常大。

      譬如,在谈论到如今大明的形势时,杨峰并没有象当今的武百官那样用什么只要朝廷薄赋轻徭、整吏治,皇帝亲君子远小人则可吏治清明天下太平这些鬼话来哄他。

      杨峰很是直言不讳的告诉他,如今的大明最大的毛病就是朝廷没银子了,其次就是经过上百年的渗透,以东林党人为首的财阀势力已经将手伸到了朝堂里,所有朝廷颁布的政策只要是对他们有利的东林党人就会支持,对他们有害的则是坚决反对,比如说万历年间的广宁门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件事是这样的,明万历三十五年正月,江苏省泰兴县知县龙镗赴京参加“大计”明朝官员考核制度,每隔六年考核一次官员,考核外官名“大计”,因考绩不佳,被贬了官。当他走到广宁门时,遇到税监赵禄、王泰、张宪、邢相等人正在收税,见龙镗到来,于是便横加勒索。谁知龙镗的行囊空匮,税监们就对他拳打脚踢,龙镗被打得口喷鲜血而死。

      事情发生后,广大“正义的”人民群众义愤填膺的联名写了奏,由兵部呈给皇帝,依法严办这伙税监。万历皇帝迫于公愤,把肇事者收监,将赵禄处决,邢相等三人充军。

      好了,以上就是官方的说法。但事实果真如此吗?真正的事实就是万历三大征过后,大明朝没钱了,因为三大征所需的费用很快就将张居正变法所积攒的银子消耗殆尽,眼看着朝廷没钱了万历皇帝急啊,所以就派出了以太监为主的一大群人到全国各地去收税。他们收什么税呢,他们主要收的是各地矿税以及铁盐茶等等各种税收,而这就触动了江南地主阶级的利益,作为江南地主阶级代表的东林党人当然不能忍啊,在他们看来向他们收税那就是在动他们的命根子啊,这事绝逼不能忍,所以才策划了这场闹剧。

      广宁门事件过后,整个大明朝各地就对万历皇帝派出的税务官发起了弹劾甚至攻击,最后的结果就是万历皇帝的税收计划不得不宣布破产,到了万历末年,偌大的大明全年的茶税居然只有区区16两,这么荒唐的事情估计整个华夏的历史也是绝无仅有的。

      在杨峰对朱由校说这些的时候,他发现朱由校听得很仔细,整个人时而兴奋时而愤怒,有时候又忍不住愤然长叹,经过几天的接触,杨峰发现朱由校在听他说这些事情的时候听得很仔细,但凡是不明白的他甚至会不厌其烦的拉着杨峰详细询问,像极了一个好奇宝宝。

      面对这个好奇心如此旺盛的朱由检,杨峰甚至都有些怀疑他是不是史书上那个被人称为只会宠信阉人魏忠贤和乳母客氏的木匠皇帝了。

      其实说起来朱由校也很可怜,他这个皇帝小时候由于不受他的爷爷万历皇帝待见,没什么化,更没有出阁读过书。万历帝在世时,始终不肯立这位长孙为太孙,也不肯让长孙出阁读书。直到临死前才留下遗嘱:皇长孙宜即时册立、进学。

      几天以后,朱由校的父亲泰昌帝即位,册立朱由校的仪式自然应该从皇太孙变为皇太子。但是泰昌帝并不热心册封太子,后来在大臣的一再请求下,才下旨:“钦定册立东宫,择九月初九日。”但人算不如天算,九月初一,泰昌帝竟然驾崩。朱由校皇太孙未做成,皇太子还没来得及做,书本一天也没正式读,竟然要继承皇帝大位。这样的皇位继承者,有明一代,也仅此一人。

      而朱由校登基以后有感于自己化的不足,所以养成了一个好学不耻下问的习惯,现在他发现杨峰竟然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全新诠释大明的问题,对于他来说简直就像是推开了另外一扇窗户,如此一来他哪有不拉着杨峰询问的道理。

      在后院的一张石桌旁,刚吃完了晚饭的朱由校就迫不及待的问坐在另一旁的杨峰道:“杨爱卿,你昨日说过,我大明的问题首在赋税,那么依你之见大明赋税问题要如何解决啊?”

      看到朱由校询问,杨峰毫不客气的说:“陛下,在微臣看来,大明的赋税其实在根子上就出了问题,太祖皇帝在开国之初定下的赋税国策如今已经不符合如今大明的需要,如今的大明需要重新制定一套新的赋税律法,如此才能解决我大明的财政问题。”

      “重新制定赋税律法?”

      朱由校听到这里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个杨峰实在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这样的事情他别说做了,就是连想都不敢想啊

      第六十三章 言尽于此

      “是的,咱们大明的根子上已经出了问题!”

      杨峰正色道:“太祖皇帝带领咱们【创建和谐家园】赶走了蒙古【创建和谐家园】建立大明后,只是到了洪武五年大明的赋税就达到了八百万两白银,洪武二十年赋税一千二百万两,到了永乐年间更是达到近两千万两。洪武年间天下税亩八百万余顷一亿两千万亩,到了如今大明的田地增上何止十倍,可赋税却比洪武和永乐年间少了数倍,何解?”

      朱由校沉默了,这个问题他作为皇帝自然是知道的,只是却不好说出来,不过他不说杨峰却替他说了。

      “其实到了如今,可以认为太祖皇帝当初制定之律法有些已经不合适了。例如太祖皇帝以为当官就要守得住清贫,是以给武百官的俸禄低得可怜,按照太祖皇帝定下的俸禄,咱们大明的官别说花天酒地了,恐怕连平日里吃一顿肉都要好好寻思寻思。当官的没银子会怎么办呢?自然就要上下其手的贪墨拉,太祖皇帝在位之时杀的贪官不下上万,可依旧有人前仆后继的贪墨,这是为何啊?这就是人之本性,人家十年寒窗苦读好不容易当上了官,你却要他们吃糠咽菜,有谁会受得了啊,由此可见太祖此举确实不妥。

      还有,太祖规定士绅不用纳粮不用缴税,于是如今大明大半的田地都落入了各地士绅豪强之手,整个大明的赋税全部由那些连饭都吃不饱的穷苦百姓来缴纳,那些整日里穷奢极欲的士绅富商们却一点赋税都不用交,敢问陛下,这公平否?”

      朱由校再次沉默,杨峰继续道:“有人说,大明这些年国势之所以不断衰败,那是因为近年来天灾【创建和谐家园】所致,加之满洲【创建和谐家园】的不断袭扰,这才导致了如今的窘境。但是微臣以为说这些话的人全都是一群尸位素餐之人,想当初大明初建,太祖皇帝既要跟关外的蒙古【创建和谐家园】作战,又要与张士诚、陈友谅各路人马厮杀,当时的处境比起如今艰难了何止十倍,为何就没有如今那么窘迫呢,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当时政令通达。而反观如今,朝廷的大权都由一群代表了江南士绅利益的东林党人把持,任何但凡是让他们掏银子的政令他们都会拼命阻止,这些人为了银子为了自己的利益已经变得不顾一切了。”

      朱由校的脸上浮现出一丝苦恼之色,他苦笑着长叹道:“爱卿所言阵又何尝不知,只是大明积弊已久,想要改变又岂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况且爱卿也说了。这些富商士绅跟满朝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朕已经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了。爱卿既然已经提出了问题,不知可有既不伤筋动骨又能和风细雨解决这个问题的法子?”

      “陛下想得也太好了。”杨峰轻笑道,“世上哪有一种既不伤筋动骨又能和风细雨解决问题的法子。历朝历代但凡是想要变法改制的,哪一次不是杀得血流成河人头滚滚?毕竟如今的那些士绅富户们已经习惯了趴在大明的身上吸血,谁若是不让他们这么干的话,那么他立刻就会变成那些士绅富户的敌人,他们就会想尽办法除掉他,任何人都不会例外,所以想要变法就只有一个字。杀杀到他们害怕为之!”

      “嘶”

      虽然屋内的火盆烧得依旧通红,但朱由校依旧忍不住感到一股寒意从心头涌起,这个杨峰实的杀气好重啊,竟然想要杀尽那些反对变法改制的人,这样一来要杀的人何止千万,难道他位真的是杀星下凡不成?想到这里朱由校看向杨峰的眼神都有些变了。

      看到朱由校那怪异的眼神,杨峰自然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他抿了抿嘴正色道:“陛下,您也莫要怪微臣多嘴。微臣可以这么说,此时若是太祖皇帝在这里,恐怕他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将满朝的东林党人全部杀光,杀光了这些东林党后便会立刻派兵杀向江南,将那些扬州、苏州的富商屠戮一空,然后用这些炒家所得银训练新军,最多三年的时间他便可平定关外的建奴,最后再重整山河。”

      朱由校咧了咧嘴,有心想说话,但话到嘴边却又被他咽了回去。杨峰的话乍听起来就象一个疯子的自语,但是细细一想以太祖朱元璋的心狠手辣和雄才大略,他会这么做实在是太正常了,一个连贪官都能杀得血流成河人头滚滚的狠人难道会介意把杀几个东林党人和士绅富户吗?至于担心江南糜烂整个大明局势崩溃,这更不会放在他心里,江南糜烂有什么大不了的,重新再建就是了,只要休生养息个十多年,江南就会重新变成一个鱼米之乡。

      看着朱由校不停变换的脸色,杨峰笑了起来。在现代社会的时候曾经有人在上作了个假设,就是假设朱由校死后,朱元璋坐上了崇祯皇帝朱由检的位置,他能不能力挽狂澜救大明于危难之中。结果就是几乎所有的友都给出了肯定的答案,那就是绝对可以,而且对于朱元璋来说还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因为老朱绝对会在第一时间掌握住一支绝对忠心与他的军队,然后将整个京城的大明官员清洗一遍,而且这个过程不会超过半年,掌控了军队后他就会毫不犹豫的率领大军对江南的士绅们下手,当朱元璋掌握了江南士绅地主们那海量的财富和钱粮物资后,灭掉满洲建奴在他看来不会比他吃顿饭难多少。

      有人或许会说了,看你说得这么轻巧,难道崇祯就是傻瓜不成,这么简单的事都不会做吗?而那位友给出的解释很简单,崇祯不笨,但他和老朱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老朱的狠心、魄力以及统率力,所以朱元璋成了开国之君,而崇祯最后只能落得得个吊死煤山的下场。

      现在的问题也是一样的,朱由校同样没有他的老祖宗的决心和魄力,这就是从战火中成长起来的皇帝和在深宫里养成的皇帝的区别了。

      “陛下,微臣也知道您不会这么干的,毕竟您也要顾忌名声。但是微臣可以清楚的告诉您,如今的东林党已然成了大明的一颗毒瘤,若是不将这颗毒瘤清除掉,迟早有一天这么毒瘤会将整个大明拖向毁灭的深渊,微臣言尽于此,望您好自为之吧”

      第六十四章 你要锻炼身体了

      夜已深,由于物资贫乏所以这年头的娱乐活动少得可怜,因此每到天黑之后大多数的老百姓都是早早就钻了被窝,是以整个千户所到处都是黑黝黝的一片,只有少数一些地方亮着火光,那是千户所的岗哨点燃的火把,虽然千户所破败多时,但毕竟是半军半民的地方,所以起码的警戒还是有的。

      不过除了聊聊几处的岗哨之外,位于中央的千户宅内的一间屋子里,十多根拇指粗的蜡烛将不大的屋子照得通亮,穿着一身白色锦袍的朱由校正静静的坐在窗前看着外面已经便模糊的花圃,良久朱由校才轻声道:“曹大忠,你说就在几个月前,杨峰所乘坐的货船被海盗打劫,他所有的船只包括水手都被海盗所杀,只剩下一个人逃了出来,是这样吗?”

      “回皇爷的话,当初杨峰就是这么跟奴婢说的。”就象一个影子一样静静的站在一旁的曹大忠回答道。

      朱由校笑了起来:“呵呵这个杨峰,藏得可真好啊!”

      “陛下!”曹大忠也疑惑的说道:“奴婢不敢欺瞒陛下,自从杨峰跟奴婢合伙做了点生意后,奴婢也曾动用了东厂的人查过他的底细,可令奴婢感到惊讶的是这个杨峰仿佛像是突然从地底下冒出来似地,奴婢竟然一点也查不出他的嫡系,看来他说的是从南洋、泰西那边过来的事十有【创建和谐家园】恐怕是真的。”

      “南洋、泰西么?”朱由校喃喃的说了几句,脸上浮现出了一丝惆怅的神情,良久他才轻叹了一声:“杨峰说得对,朕真的是不如太祖皇帝有魄力啊!”

      “呃”

      曹大忠哑了,朱由校这句话太过深奥,他根本没法往下接啊

      第二天天色还没亮,顶着两个黑眼圈的朱由校就兴冲冲的跑来找杨峰。

      由于千户宅已经被朱由校给霸占了,杨峰这个正儿八经的主人反倒被挤到了不远处耿秉义的家里赞助,而这位鸠占鹊巢的家伙没有丝毫的觉悟反而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让杨峰很想拉着这哥【创建和谐家园】的家伙来一顿真人PK,不过想想那个后果,杨峰还是很理智的把这个想法消灭在了萌芽状态。

      杨峰看着床边这位神情兴奋的年轻人无奈的说道:“陛下,现在天色还没亮呢,您能不能让微臣再睡一个时辰,然后您再过来也不迟啊?”

      “不行!”朱由校的态度非常的坚决,“朕刚登基的时候那些混账都是卯时未到就过来喊朕的,头两年朕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上早朝,后来有了魏忠贤的帮忙之后朕才能睡个好觉,现在朕不过是让你品尝一下朕当初受过的苦而已。”

      看着一副理所当然的朱由校,杨峰突然有种拿起床边的鞋底狠狠抽他的冲动,这样的【创建和谐家园】在现代社会的电视剧里一般都活不过两集,看来导演这么安排是很有道理的。对了,我刚才说什么来着,这家伙活不过两集?对了,在史书里这家伙估计还真的活不了多长时间了。

      想到这里,杨峰突然从床上蹦了起来,把站在床边的朱由校给吓了一大跳。还没等他喊出声来,杨峰就突然这么坐了起来,整个人很是严肃的坐在床上仔细的对朱由校全身上下打量了好一会,直看得朱由校心里发毛。

      看着杨峰仿佛噬人的模样,朱由校心里有些慌了,后退了几步后喝道:“喂杨峰你想干什么,朕告诉你,朕可是一国之君啊!”

      杨峰没有动,只是又是上下打量了一番朱由校,这一下朱由校心里更是发毛,想他自从当上登基以来不管是谁见了他都是毕恭毕敬的垂头低目,何曾有人敢这么无理的直视他?这个杨峰倒好,竟敢这么无理的瞪着他,要是在京城的话恐怕早就被拉出去看脑袋了。

      突然,神情严肃的杨峰说话了,“陛下,微臣观您的气色不是很好,若是不及早调养,恐怕对您的龙体不利。”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15: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