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我在大唐有后台》-第1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不得不说,这一招挑拨和泼脏水的招数还是狠毒辣的。

        可惜,侯君集的下一句话,让他登时呆立当场。

        只见侯君集哈哈一声大笑,猛然朝着李渊恭敬一礼,大声道:“启禀陛下,臣有奏折,关于新型驿站设立一事,我们洛阳天策府也要效仿……”

        只这一句话,文官皆震惊。

        天策府,竟然也要效仿此事。

        一众世家官员隐隐觉得不妙,他们事先竟然没有预料到这种可能。

        谁能想到,天策府竟肯坐视娘子军更加强大不理。

        谁能想到,李世民竟然选择了一同出手分一杯羹。

        但听侯君集的奏禀一字一顿,仿佛要让所有人全都听清一般,缓缓道:“整个关中,河洛,山东,两淮,凡天策府所掌之地,尽皆都要大举推行,此事,只是奏报,但不是求批,因为,陛下曾赐秦王殿下自置官署……”

        只是奏报!

        不是求批!

        因为,秦王可以自置官署。

        也就是说,不管朝堂上如何争辩和拒绝,天策府仍旧会按照自己的打算继续行事。

        李世民,同样也要设立新型驿站。

        这一招,打了所有世家一个措手不及。

        “不可!”王勋几乎想也不想,脱口而出就想大声反驳。

        哪知也就在此时,忽听李渊淡淡而笑道:“可!”

        新型驿站有利于皇族夺取地方之权,李家之人只要不是傻子岂能不予以支持。

        连李渊这个皇帝都开始下场了,满朝世家之官更加急怒攻心,王勋忽然转头看向殿中一人,大声道:“太子殿下,国朝大事岂可闭口不言呼?”

        这几乎是挑明了要让李建成出声反驳,帮着他们世家破坏新型驿站的设立。

        哪知谁也没有想到,站在众臣最上首的李建成眼观鼻鼻观心,仿佛打瞌睡睡着了一般,好半天才糊里糊涂睁开了眼,像是睡蒙了一般道:“此事,可!”

        仅仅只有三个字!

        但是宛如一盆冷水当头浇在所有世家官员的头上。

        谁也没有想到,李建成竟然背叛了支持他的这些世家。

        就连天策府的侯君集,目光也带着迷惑看向李建成,隐隐约约之间,似乎想不通这位太子为何如此。

        只见李建成打个哈欠,忽然懒洋洋道:“秀宁,是我三妹,世民,是我二弟,从小到大以来,我这个做哥哥一向疼爱他们,如今妹妹和弟弟想要做点事情,我这个做哥哥怎能不予以支持?当哥哥的嘛,都得宠着弟弟妹妹一点,民间尚且如此,何况我们皇族……”

        王勋满脸怒意,目光死死盯着李建成,由于太过激怒,一时失去尊卑,大声质问道:“太子这么说的意思,莫非是说您支持他们只是因为亲情的缘故?”

        李建成像是很惊讶,反问道:“我们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彼此注重亲情难道不应该么?”

        他像是个憨厚的哥哥,似是看不懂这世间的一切。

        但是满朝文武却隐隐猜测,李建成的真正心思肯定不止如此。

        谁也没有察觉,龙椅上的李渊极其隐蔽的点了点头。

        皇帝心知肚明,这是大儿子的决断,所有李家之人,就算有着纷争,但是面对自家利益之时,一向都是一致对外。

        李建成这个当哥哥,在面对自己私利和皇族大利的时候,选择的是帮着弟弟和妹妹共抗外人。

        哪怕,将来弟弟和妹妹的势力强过于他。

        但他,仍旧做出了本心的选择。

        这就是李建成,史书上那个被抨击为优柔寡断的失败者。

        “好!好的很啊!”王勋陡然一声怒笑,满脸都是铁青之色。

        他牙齿咬的咯咯作响,突然阴恻恻道:“既然陛下允可,太子也出声支持,看来这个新型驿站的设立必然促成,皇族怕是铁了心的要做一次劳民伤财之事。既然如此,既然如此……”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猛然道:“那就如君所愿,臣等不再反驳,但是,驿站规模,必须消减,占地千亩,改为百亩,驻兵百人,改为十人,除此还有驿站驿长的官职,只能定为从九品下的最低级别。”

        他说完这话,再次深深吸了一口气,目光竟敢直视李渊,大声再道:“陛下,这是我世家的底线。”

        这是我世家的底线。

        隐含的意思就是如果越过底线我们就会掀桌子。

        此时乃是建国初期,皇权并未特别的稳固,再加上世家若是联合起来必然强横无比,确实有着掀翻桌子不陪你玩的能力。

        所以,李渊很是欣然点了点头,微笑道:“就如爱卿所言,驿站稍加缩减,占地千亩,改为十亩,驻兵百人,改为十人。至于驿站驿长的官职,同样按照爱卿提议改为从九品下……”

        好家伙,世间之事真是巧的很。

        当初顾天涯说出驿站构想的时候,说的就是占地百亩驻兵十人,只不过某个女子为了某个私心,才把规模偷偷扩大了十倍。

        想不到现在拿到朝堂上之后,世家一方又给变成了缩减十倍的编制。

        竟和顾天涯最初所说的一模一样。

        似乎,顾天涯在最初所说之时,已经预料到了事情的结局。

        就仿佛,他已猜透世家的底线一般。

        朝堂之上,皇族和世家达成了协议。

        既然相互达成协议,接下来就是允可推行,但见李渊缓缓平视众臣,开口道:“拟值,传书,今日朝堂所定之事,以后便是天策府和娘子军的定例。”

        也就是说,新型驿站可以设立了。

        也就在这时,忽听一人猛然开口,道:“等等,臣有话说。”

        李渊微微一怔,目光看向说话之人,微笑问道:“候将军,莫非汝还有奏折否?”

        “启禀陛下,并非奏折!”侯君集恭敬行了一礼,紧跟着却再次开口道:“但是,公主的颜面还是要给的。”

        嗯哼?

        公主的颜面还是要给的?

        这话是什么意思?

        众人都有迷惑,不知侯君集什么意思。

        去见侯君集微微一笑,大有深意道:“公主想建新型驿站,结果却被朝堂缩减规模,臣怕传旨之后公主心情不畅,说不定又会惹出什么大乱子,所以么,陛下应该给公主留个颜面……”

        说着一停,目光扫视满殿大臣,又道:“诸位同僚,也应该给公主留个颜面。”

        能屹立朝堂的没有傻子,众人很快就明白了侯君集的意思。

        王勋作为世家之人,第一个站出来点了点头,郑重道:“那就特别批准一个驿站,可以按照公主最初的提议规模进行设置,允许拥有土地千亩,允许派驻兵卒百人,除此之外,驿站驿长的官职也按公主意思办,正七品上,同县令级,可好?”

        侯君集展颜一笑,淡淡补充道:“至于这个特别驿站设立何地,就由公主自己决断便是了。”

        满殿大臣一起点头,同声道:“理该如此。”

        早朝,就此完结。

        而某个在河北挣扎求存的穷小子,也许并不知道他可能马上就要当官了。

        某个女子的那一点私心,终于还是受到了所有大臣的尊重,驿站规模扩大十倍,特批设立一座。

      第23章 柴绍啊,绿色帽子你要不要戴?

        当今天下尚未完全清平,讯息传递自然颇为迟缓,朝堂上的定论如果想要传到地方,十天半个月都算是比较快捷了。

        从长安到洛阳,快马也得三天。

        从洛阳到河北,狂奔又得十日。

        自从朝堂上通过新型驿站的争辩之后,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全都不由自主放向了河北。

        皇族。

        世家。

        东宫太子府。

        秦王天策府……

        所有人全都不约而同,满心好奇的等待着一个答案。

        “那个特批的新型驿站,将会在什么地方设立……”

        世间无论千百万事,都有以小窥大的共通之处,只需要知道那位巾帼女子在哪里设立那个驿站,众人便能从中猜测出某些不一般的异常。

        到时候,无论是选择避开那处驿站,又或是借着那处驿站展开某种斗争,无论做出怎养选择都能提前有所准备。

        不至于像现在这般,大家完全不知道那位公主的心思。

        这时代若是仅靠马匹传递讯息确实很慢。

        但是幸好,还有另一种较为快捷的传书。

        是什么呢?

        飞禽!

        皇族也好,世家也罢,只要是实力强大到一定程度的家族,都会把讯息传递当成一件郑重大事。

        所以,要养飞禽。

        这种飞禽,乃是产自东海辽东的一种鹰隼,翼展可达半丈,性情凶猛无比,不但善于捕猎,飞行也迅若雷霆。

        此鹰倘若出发之前饱餐给肉,一日之间便可飞驰千里之地,经人驯化之后,乃是这时代最为快捷的飞禽传书。

      ¡¡¡¡´Ó³¤°²µ½ºÓ±±£¬Ó¥öÀÒ»ÈÕÍâ¼Ó°ëÒ¹±ã¿Éµ½´ï¡£

        而从洛阳到河北呢,则是仅需一个白天就能到达。

        即便是送出讯息之后等候回信,全部所耗时间也只不过三日上下,搁在这个时代,已可算是通讯及时。

        这一日,正是第三日。

        天色刚明,旭日未出,整座长安上空忽有七八只猛禽飞来,前前后后相差顶多也就一盏茶的功夫。

        这七八只猛禽鹰隼,各自飞入城中某处,有皇城,有东宫,有朱雀大街的门阀,也有国公侯爵的府邸。

        河北那边的消息,终于回来了。

        也就在这一日,洛阳的天策府中群臣聚集,但见李世民手里展开一小卷薄如蝉翼的丝帛,一双虎目不断阅读者丝帛上面的文字。

        “河北密云,城外十里,东南处,有村,此村极小,仅十五户人,村临大河,背依高山,又有大湖名曰密云湖,恰在大河流淌注入之东,若以奔马冲刺之速测算距离,耗时约为三百七十个喘息,大河,大湖,高山,颇有围拢成圈之地势,圈之中央,乃有一村,查阅县志所载,名为顾家之村。”

        这是一份极其详细的飞禽传书,几乎把整个顾家村的情况尽皆摸清,不但注明了地理方位,而且把周边环境做了极致探索。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18: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