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钱佩英想通后,咣当来了句:“那还添点儿白面干什么,都做了呗。”

        宋福生倒白面的手一抖,被媳妇的霸气震住了:“都做喽?”

        有些怀疑地看钱佩英,总觉得媳妇是在反话。

        要知道媳妇比谁都会过日子,咋能说话比他还不靠谱呢。

        别看他刚才那样劝女儿,那是心疼孩子,是劝,想让孩子在逃荒前,吃上最后一顿好的。

        但事实上是,到时候如果在路上没吃没喝了,大家伙大眼瞪小眼?别看空间里有现代存的粮,可是能现拿出来吗?

        他就怕当人面前变东西被发现,这绝对是不能让外人知道的秘密,要不然他之前瞎忙活啥,存空间里呗,现用现取。

        钱佩英叹息了一声,先看了眼女儿,然后才看向丈夫说:

        “咱们做麻花,做棋子块,你多烤一些,你烤的好,再炒些油茶面。

        这些吃的,既不占地方带着方便,又扛饿,还都是能放得久的,把这些白面全用了,能顶好久。

        等到了老家,闺女她奶要是让大伙顿顿喝米糊糊,咱也别搞特殊,总不能和大伙吃两样吧。

        到时候,你和闺女万一熬不住饿,就把这些吃的偷摸掏出来垫吧垫吧。”

        说完想起还有钱米寿。

        钱佩英摸了摸钱米寿头上的发鬓,从来了古代到此刻,她对谁都能硬起心肠,唯独这小孩儿不行。

        不管这次穿越是不是前世今生,既然依旧姓钱,爹也对她不赖,她就要对钱家这独苗苗好。

        往后她在一天,就会护着这孩子一天,钱佩英如是想,可见她还惦记穿回现代呢。

        “咱们大人怎么遭罪都行,我不敢想米寿和闺女顿顿喝稀会啥样,反正尽力做一些扛饿还好吃的吧。”

        宋福生望着妻子眼角浮现笑纹:“我也是这意思,那还废啥话,来,开整吧?”

        “来。”

        俩人立刻热火朝天的忙上了,也不舍得浪费水洗手,车上带的一桶水都得留着做饭。

        没一会儿功夫,骡子车里就热到像蒸笼一样,木炭盆上架着大铁锅,酒精炉上架着日式锅,两口锅一起燃了起来。

        算上老牛头的口粮,一共有八十多斤面粉,宋福生打算用三十斤面粉炸麻花,心里估量了一番用料,面发好了,能炸五百根左右,用油得需要三升多油。

        瞥了眼从空间变出来的5L油桶,以及古代家里可怜的一斤多菜籽油,他打算先用油桶里的,油用完了,桶留着还能装水用,可比大木桶强多了,木桶装不了多少水还死沉。

        另一边钱佩英比宋福生更忙活,她不仅要揉做棋子块的面团,还要炒三十斤的油茶面,而在她看来,宁可少炸麻花,也得多炒油茶面。

        毕竟麻花那东西,现在是入秋的天,最多能放一个多月,就这,她还得利用一会儿下车上厕所的空挡提醒丈夫,让丈夫找个机会,把空间里闺女的零食袋子都打开,把里面的小包干燥剂拿出来,以防几百根麻花潮了长毛。

        但油茶面这东西就不同了,好处多了去,首当其冲就是不费油,一斤面粉也就用三十克油,她炒三十斤,用不到二斤就够,再一个方便啊,不开火饿了用开水泡一碗就能吃饱。

        钱佩英指挥四壮:“去包袱里翻翻装糖的纸包,再找找装芝麻的袋子。”

        钱米寿急了:“姑母,你要放面茶里?”

        “啊,你还挺懂。”

        钱米寿用他五岁的头脑给掰手指算笔帐:“姑母,糖金贵,饿了冲碗水,这是一顿饭食。你炒那面茶,不要放糖,是一顿。芝麻饿了吃几口,又是一顿。”

        钱佩英好笑道:“瞧你说那可怜样,去,别在锅跟前熏着,要热死了,和你姐眯一会儿。”

        提到女儿,钱佩英忽然想起,那丫头好半晌没出声,难怪她觉得少点啥,抬头望了一眼。

      ¡¡¡¡Ö»¿´ËÎÜòÜßÒ»±ßÓÃÒ·þÐä×ÓÆµÆµ²ä¶îÉϵĺ¹£¬Ò»±ßµÍͷæ»î·ì±»ÕÖ¡£

        “你缝什么呢。”

        宋福生也跟着来一句:“你会缝吗?再扎到手。”

        宋茯苓立刻瞪她爸妈,哪有古代女孩不会缝东西的,那老牛头和四壮听见了,不得纳闷?人家原身还会绣花呢。

        就爸妈这样的智商,这是穿到古代,要是穿到谍战里,得双双当炮灰。

      ¡¡¡¡ËÎÜòÜßû³öÉù£¬½«ÊÖÀï¶«Î÷ÍùǰµÝÁ˵ݣ¬Ê¾ÒâËûÃÇ×Ô¼º¿´¡£

        她在忙着将防潮垫缝进古代的麻布被罩里,要不然防潮垫太扎眼。

        要知道她是有亲身体验的,在现代时,她去听户外音乐节,外面下雨冷了,她就披上防潮垫了,别人总瞅她,更不用说这是古代,锃亮的铝膜,到时候人家问说不清。

        想到这,宋茯苓犯愁地用眼神示意她爸看阿迪包,意思是:背包里有望远镜什么的,您得想办法先撒谎骗过老牛头他们,把他们搞定给咱们当证人,证明这些奇怪物件来历正当,老家那些人就好糊弄了。

      第十三章 我是好男人

        宋福生意会,咳了一声喊老牛:“牛叔?”

        给老牛头吓一跳,甩鞭子抽骡子差点抽到自己,扭头震惊道:“别的,姑爷,当不得当不得,您叫我一声老牛就行,以前您叫我牛掌柜那都是抬举我了。”

        “怎么当不得?咱们现在沦落到这地步了,哪还讲究那些说头。”

        “姑爷,使不得,到什么时候您和小姐也是我主子,而且您也别叫我牛掌柜,铺子都没了,叫那也不合适,我求您就叫我老牛吧。”

        “算了,我不跟你争这些,”宋福生指了指阿迪包和防雨绸包,揣着明白装糊涂道:“你见过这些东西没?里面好多样呢,以前我岳父应该都给你看过吧?”

        老牛没当回事儿,一边挥舞鞭子,一边抽空回头瞅了一眼:“没,这包袱皮没瞧过。”

        “唉?不应该啊,你怎么能没见过?”

      ¡¡¡¡ËÎÜòÜßÌýËý°ÖÕâÑù˵£¬¸Ï½ô½«Í·Ñ¹µÍ£¬Å¿´¼ûËý°Ö¸úÏ·¾«ÉÏÉíËÆµÄ£¬ÔÙ¿ØÖƲ»×¡±íÇé¡£

        那头宋福生继续一脸困惑道:“这些都是我岳父当年去大南面贩货,在藩国人手里买的啊,你没跟着去?”

        “啊。”老牛倒恍然大悟了,他点点头解释道:“难怪我没见过,老爷去大南面贩货的时候,我还没在他身边。我是他在路过安庆时被收留的,那时候老爷已经在官道开了个酒肆,后来又进县城里开铺子。我和他虽去过南面,但那是去贩棉花,而且不是去大南面。”

        宋福生仍旧一脸纳闷,还一副自言自语样子继续问:“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难道只得一套?我内弟那,你也没见过吗?岳父不会是特意留给女儿当嫁妆的吧?”

        这话问的,宋茯苓想翻个大白眼,画蛇添足。

        老牛头倒是觉得姑爷分析的对,还长长的叹息一声:“老爷很疼小姐的,有什么好东西都惦记着,应该是这样想的。”

        说完,不忘回眸看眼正在热火朝天炒油茶面的钱佩英,根本没心思在意宋福生拿出来的那些新鲜玩意,更没心思管那些东西是哪来的。

        老牛头满心转悠的都是:刚才小姐冲姑爷大嗓门,真是给他吓一跳,他和四壮对视一眼,大气都没敢出,甚至有那么一瞬,他差点儿以为没走出二里地就要散伙了呢。

        结果?结果姑爷表现的太出乎他意料,不但没冲小姐发火骂人,而且还哄。

        所以他就一直搁心里奇怪来着,先不提姑爷态度转变之快,就说小姐吧,以前哪敢。

        以前,小姐生了小小姐,又因为伤了身体不能再生,担惊受怕姑爷会有纳妾的想法,就主动提出,铺子的进项通通交给姑爷收着,估么着从那天起,小姐连家里的银钱放哪藏哪,还没有偷东西的贼清楚呢。

        而他为什么当了这么多年的掌柜很少登门?就担心上门次数多了,好像是在提醒姑爷这是嫁妆银似的。

        老爷就更是了,为什么没对外告诉大家一直在贴补外嫁的闺女?县里的铺子已经给了闺女?他懂,就怕姑爷在外被称是上门女婿,回头没了脸冲小姐发火。

        另外姑爷这些年陆续给老宋家那面添了上等田,花了好些银子,老爷和小姐其实心里都清楚。

        老牛至今还记得,他去年到府城见了老爷,老爷问过小姐和姑爷情况后,就大骂他,骂他不说实话。

        其实他好冤枉,因为小姐不会对他说实话,更不会跟他诉苦让带话。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他哪知道情况。

        然后老爷就骂姑爷太不是人,骂道:

        “那个宋福生,看我离了县城,搬远了就不讲人语了?真当我脱不开身不能回去收拾他?

        说那话就是放屁,还老子娘在老家穿带补丁的衣裳,我女儿和外孙女就不能穿绸缎,穿好的是扎他心。

        我倒要问问他,他老子娘正在喝稀,他孝顺、他是大孝子,他怎么有脸面吃饱饭?他怎么不把自己饿死?

        他娘吃稀喝不上干的,那是他们哥仨没用,和我女儿穿好吃好有什么关系?我女儿花的是钱家银,关宋家屁事?

        我当年真是眼瞎,童生有个屁用,做人的道理都不懂。”

        回忆到这,老牛头此时此刻真想跑钱老爷子的坟头说一声:

        老爷您安心吧,您当年没眼瞎。

        不冲别的,就冲刚才小姐中气十足的冲姑爷喊“你闭嘴”后,

        姑爷竟然没因为失了面子发脾气,而且还商哄,竖着根食指,指天誓日保证要保护小姐安危。

        就冲这个,老牛头觉得他是既稀奇,又忽然莫名其妙同情宋福生了。

        毕竟,这谁家婆娘敢对当家的脾气这么大?就是上门女婿也不该这么对待。

        还有,你瞅瞅你瞅瞅,姑爷居然在帮小姐做饭,他活这么大岁数,也没见过男人家做饭的。

        这都是什么时候学会的呢?那麻花怎么那么香,紧着咽口水也挡不住肚子咕咕叫唤。

        唉,不服不行,难怪姑爷能考上童生,当年还拔得头筹,患难见品行,老爷能闭上眼了。

        宋福生哪知道老牛头心理活动那么多,他要是知道,都恨不得和老牛头邀功道:帮媳妇做饭算个屁,等赶明定下来了,还得帮媳妇洗衣服呢,这可是亲的。

        宋福生感激于人家好糊弄,又暗爽自己撒谎天赋就是高,热情的将第一锅炸好的麻花递过去,满头大汗张罗道:“吃,都吃,谁也别客套,跑路第一顿吃饱饱的,这叫好兆头,预示以后不挨饿。”

        一人两根,等要喊钱佩英先别忙活了,趁热赶紧吃口时,宋福生卡了下壳,忽然意识到,等抽空得和他家小硕士探讨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人前,怎么称呼你妈还不挨揍。

        要知道这古代文人说话都谦虚大发了,他还是有身份的人,是不?童生,对外称媳妇是“贱内”。

        他确信,他要是敢叫钱佩英贱内,媳妇现在是失忆状态,一点儿当古人的自觉都没有,指定会随性地瞪眼骂他:“你才贱呢!”

      µÚÊ®ËÄÕ ŴÃ×שͷ

        女人就是这样,忙的时候在前,吃饭靠后,眼里也总比别人有活。

        所以钱佩英没听宋福生的,依旧一锅接一锅炒面茶,并且怕浪费油,手脚利索的还能接过炸麻花的活。让丈夫坐老牛头身边透透凉风,闷在车厢里做饭快要热死了,也歇会儿,消停吃饭。

        就这样,她两头忙心里还着急呢,打算赶紧把吃的做完,得倒出两口锅来,一锅煮茶鸡蛋,把古代家里的二十多个鸡蛋全煮了,早点煮上也早点儿浸味儿,煮咸些能多放几天。

        一锅烧上开水,拿出几个水囊灌满,把剩下的水全用了。

        一来是倒出空桶,等到了老家再装满水,不浪费地方。

        二来把水囊给老牛四壮他们都分发下去,以后那就是他们喝水的家伙什,别都拿葫芦瓢去桶里舀水喝,你一口我一口的,谁知道谁有啥毛病。

        另外还得单独给闺女的水壶和米寿的水囊里,预备放一些红糖和姜丝,以防昼夜温差大,俩孩子路上感冒,就是不感冒有糖在,也当甜甜嘴了。总比到了老家后,当着一大堆人面前偏心眼准备强,到时候给这俩,不给老家那些孩子,面上不好看。她不是爱心软,她就是见不得小孩子太惨。

      ¡¡¡¡Ëθ£ÉúÒ²ºÃ£¬ËÎÜòÜßÒ²°Õ£¬¿´µ½Ç®ÅåÓ¢Õâôæ»î£¬ËûÁ©µ¹Ã»µ±»ØÊ¡£

        因为以前甭管是煮饺子还是平日里吃饭,钱佩英就有这毛病,比如饺子没煮完呢,她就说,你们先吃,比如你俩不用等我,我借着热气把操作台擦完再吃饭。

        他们习惯了。

        爷俩一人两根麻花,又打开一瓶腐乳罐头,和老牛头他们就着腐乳吃的喷香。

        钱米寿看看这个,望望那个,五岁的娃,身上那破烂衣裳没来得及换,倒挺符合逃荒的身份。但小脸小手洗干净了,一张清清秀秀的稚嫩脸上,顶着用小方巾包着的鬓,怎么瞧怎么乖巧,他倒像亲儿子似的心疼上钱佩英,心里不得劲儿了。

        凑过去,还没等说话,钱佩英就喊他:“米寿,可不行,别离我这么近,让油溅着呢,去一边吃。”

        钱米寿没去一边,他再接再厉,将麻花举上前:“姑母,吃。”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2 07:3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