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成为人生赢家的对照组[快穿]❤金推》-第3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既然他们觉得嫁个好人家,才是光明的未来。那就告诉她们,来我的学院读了书,会嫁的更好。

        至于他们上过学后,还是回归内宅,好似没什么意义,那又如何?

        现代社会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女性,都可以回归家庭,这是她们选择的权利!

        没道理古代不行啊!

        非得让人家做什么独立女性,没这个道理。

        洛霜建女子学院的目的,一是兴趣所致,二来也是闲的无聊,给自己找几个同学玩伴。

        至于价值之类的东西,她没有考虑过。

        人活着一辈子,不是非得有意义,高兴就好了。

        于是她快快乐乐的忙起来了,先是找地方买宅子,然后建立学院的制度,完了还要聘请老师,规划学院的教学内容。

        一桩桩一件件,忙得脚不沾地。

        卫其轩回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场景,本以为抱着儿子等自己的娘子,忙得不见人影。

        好不容易吃饭的时候能见着,她又要和太太夫人们聚餐,商量事情。

        弄到最后,变成了卫其轩抱着儿子,可怜兮兮的等着某个乐不思蜀的女人回房。

        还有比他更悲催的吗?

        卫其轩忍不住抱怨了几句,“娘子都不关心为夫了。”

        洛霜冷眼一扫,“呵呵,我是缺你吃了,还是缺你喝了,或者是银子不够花了?”

        卫其轩闭嘴。

        扯上银子他就理亏,不仅没帮洛霜赚到多少积分,还害她攒不下钱。不然任务早就完成一半了。

        洛霜冷笑,呵!

        两人又耍了一会儿花枪,最终以卫其轩想办法,‘亲手’抓到鱼,做给洛霜吃宣告结束。

        未来的日子,过得忙碌又平淡。

        当惯了甩手掌柜的洛霜,第一次亲力亲为的办一件事,方才发现,原来建一座书院,是这么麻烦的事。

        与银钱无关,也不是有人故意给她找茬,只是里面零零碎碎,鸡毛蒜皮的事太多了。

        她也想过不干了,就像之前一样,派个女管事过去,一切都让她操心好了。

        可做的越久,她的成就感就越足,渐渐也就放不下了。

        教书育人本身是一件伟大的事,当你不以盈利为目的做的时候,每完成一个小目标,都格外能给人带来满足感。

        于是女子书院越做越大,原本只是十几个有钱人家小姐入学,渐渐变成了江义县比较富足的人家,后来甚至还收了一下乡下的女孩子。

        等到她们三年毕业,以此为跳板,跨过阶级嫁到更好的人家,学院的名声就更响亮了。

        周围的县城,甚至就连扬州府,也有慕名而来的女子入学。

        原因也很简单,除了第一年入学需要学费,之后的两年,女孩子们完全能凭借着自己的成绩,免除学费的同时,还能拿到更多的奖学金补贴家用。

        而这些钱,往往比一个农家半年的收入都多,怎么不叫人动心?

        还有更让人心动的,那就是学院里教的,不是单纯经史子集,而是识字之余,会教他们一些谋生的手段。

        比如刺绣,比如制作干花绢花,比如采集炮制药材等等。

        当这些女子学会了这些,一个普通的农家姑娘,就有了挣钱的手艺,嫁入富裕一点,甚至县城的普通百姓家,就是轻而易举的事。

        毕竟她识字,有见识,还能挣钱。对于同等级的其他姑娘,自然行情更好。

        其他女子也是这个道理,上了学的,必定比同等级的优秀,嫁的更好自然就顺理成章。

        有的时候,不是非得跨越阶层,而仅仅是这种你比别人好一线,就已经叫人羡慕了。

        在这种层层对比下,女子学院的名声迅速打了出去,不仅江义县的扩建了,就连扬州府也建起了分院。开始有了向外扩大影响力的趋势。

        这样一来,面临的反对和唾骂纷至沓来,有些老学究甚至破口大骂,指责洛霜不守妇道,牝鸡司晨,有辱门楣,女人不该读书之类的,等等等等。

        洛霜完全不在意,直接一力降十会。

        经过这么多年的布局,卫其轩已经掌握了扬州官场,并且以此为跳板,把势力扩散到江南其他地区。

        如果不是为了隐藏势力,他早就可以离开扬州,去其他地方任职了。

        而作为被他直接和间接管辖的人,扬州知府和扬州知州,以及那些同知,都开始公开支持洛霜的学院。

        他们不仅把自家的女儿送到新建的扬州女子学院入学,甚至还让他们的妻子参与管理。

        瞬间,反对的声音都消失了!

        大家挤破头,都想要得到名额,好送自家的女儿孙女进去。

        原因也很简单,无论是谁,既然在扬州这一亩三分地待着,就要巴结这些官员的家眷,要是他们的女儿优秀点,能得到她们的青睐,嫁入官家也不是不可能啊。

        毕竟有先例不是?

        江义县女子学院嫁得最好的一位,就是嫁给了扬州某位同知的二儿子。

        而那姑娘却十足十是个平民,小时候家里还是泥腿子,后来家境好了一些,父母搬到县里做小生意,有个哥哥在读书,至今还没有考上秀才。

        她就是一个家室十分普通的姑娘,之所以能嫁到官家,实现阶级的跨越。是因为她在入学后,非常优秀,不仅功课门门第一,甚至自己还能学以致用,赚到大钱。

      ¡¡¡¡Í¬Öª·òÈËÒ²ÊÇ¿´ÖÐÁËËýÕâÏîÄÜÁ¦£¬²ÅΪæý竵Ķþ¶ù×ÓÆ¸ÁËËýΪÆÞ¡£

      ¡¡¡¡±ð˵¼Þ¸øæý竲»ºÃ£¬ÕâÊǶàÉÙÈËÇó¶¼Çó²»À´µÄ¸£Æø¡£Ò»Ô¾³ÉÁËÉÙÄÌÄÌ£¬Î´À´µÄº¢×ÓÒ²ÊÇÉÙүС½ãÁË¡£

      ¡¡¡¡ÕÉ·òæý竵ãÔõôÁË£¿ÏÖÔÚÓй«ÆÅ¿ÉÒÔÒÀ¿¿£¬Î´À´Ò²»¹Óк¢×Ó£¬»¹ÓбÈÕâ¸üºÃµÄÊÂÂð£¿

        有这个鲜明的例子在前,扬州女子学院一开,就已经有人心动了。再听说知府知州家都把自己的女儿送进去读书,妻子还当了管事,这不是妥妥结交的机会吗?

        于是为了那入学的名额,众人几乎大打出手。

        然而扬州府的火爆,没有影响到卫其轩和洛霜,因为他们忙着搬家呢。

        沉寂了五年,时机终于到了。

        第一年,卫其轩配合知州,围剿了水蛇,还扬州水域一个朗朗乾坤,政绩优良,皇帝看了大为高兴。

        第二年,江义县的人口和税收翻倍增长,皇帝当即要提拔他为扬州府同知,卫其轩拒绝。

        第三年,江义县超过扬州其他所有县,成绩越加亮眼。这会儿除了一直暗中观察的皇帝,朝中许多大臣都知道了卫其轩的能力。

        有人提议给他升官,可皇帝拒绝了。

        原因很简单,是卫其轩亲自上的秘折,上面除了表达思念,就是表明自己待在江义县的决心。

        这里挺好的,适合养老,我就不去京城掺和那些事了。

        被众皇子夺嫡搞得心力交瘁的皇帝,看过之后欣慰不已,于是更加心疼了。

        明明卫其轩比他四个儿子都有能力,偏偏就因为是先太子的孩子,于是不得不避世而居,受委屈了!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这位‘委屈’坏了的嫡孙,不仅挖他的墙角,掌控了扬州,甚至还给他送了一口黑锅。

        大臣们都觉得,皇帝老了,越发的小肚鸡肠,明明当初是安河公主冤枉了人家,偏偏皇帝现在还不依不饶,让这么个能干的人继续在江义县那个小地方窝着,委屈人才了。

        然而谁叫人家是皇帝呢,他们不敢说呀。

        于是,卫其轩又留了下来,当一个小小的县令。

        第四年,卫其轩改建了江义县码头,使之成为和扬州府相媲美的码头,并以此为基础,大力发展江义县的商业。

        尤其是食盐买卖,通过暗中操控,他扶持起了几个盐商,使之与扬州的盐商打擂台,不仅抢夺了他们一半的利益,还打破了扬州府盐商集团结成的联盟,使他们变成一堆散沙。

        因为牢不可破的利益关系被击穿,盐商们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愈加的严峻,几乎威胁到了江南乃至全国食盐的安全。

        这可不是小事!

        眼见扬州要开始乱斗了,老皇帝担忧卫其轩的安危,再一次想要安排他离开这里。

        卫其轩依然拒绝,并上奏说,自己能解决。

        如果不能,出了事,也是他的造化。何况,他早在二十几年前,就该死了,是那个被太子妃抱过去的郡主为他当了一劫。

        这话扎了老皇帝的心。

        太子当初有三子二女,一子二女死在了那场大火中。长子养在皇帝身边,没有受到牵连,可当初因为太子的事,他心力交瘁,没有多加关注。

        没想到就是这个疏忽,让他在皇宫,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被宫人欺负,大冬天的没有碳可以烧,受寒生病去了。

        老皇帝原就懊悔,太子唯一的血脉没了,怎叫他不心痛?

        后来卫其轩出现,他高兴坏了。

        可偏偏卫其轩是个轴的,非要离开京城,离开他的羽翼下。

        走就走吧,老皇帝就当他有心结,让他去江南散散心好了,可这都什么时候了,扬州眼见就要乱起来了,他居然还不愿意回来。

        原本老皇帝是打算强制下令,命卫其轩回京当官的。

        可这道折子戳得他肺管子疼,与其说卫其轩在自责,因为自己害了姐妹。不如说埋怨皇帝让他的兄弟姐妹没了活路。

        最后,老皇帝无力的摆摆手,默许了卫其轩的选择。

        并暗中下了一道密旨意,让李杨李大人去找卫其轩述职。

        也就是说,老皇帝把玄衣卫在扬州的势力,给了卫其轩!好让他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李杨过来的时候,看着卫其轩的目光,极其复杂难辨。

        如果说,一开始他还没有发觉自己被人撬了墙角,可五年都过去了,再蠢的人也发现蛛丝马迹了。

        有人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收买了那么多玄衣卫的人,也不知道利用这些人,他究竟干了什么?是不是想要谋害皇上,是不是想密谋造反?

        一想到这个,李杨就胆战心惊,生怕这人做了什么对皇帝不利的事。

        他第一反应就是向皇帝报告,并决定以死谢罪。

        可折子还没有送出去,卫其轩就出现了。

        原来不仅是玄衣卫,就连他最信任的管家和长子,都是对方的人。

        “你现在有两个选择,向皇帝如实反映,然后一家子共赴阎罗殿。依照我对皇上的了解,你如此失职,他不会觉得是你没能力,才叫我钻了空子。而是被我收买了,对于背叛的人,他是什么手段,你清楚。”

        “不,不会,”李杨脸色铁青,挣扎的道。

        “会,你的儿子和管家已经提供了,你投靠我背叛皇帝的证据。”卫其轩笑眯眯的道。

        李杨不敢置信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和最信赖的下属。

        想不通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对他们有什么好处?难道自己倒了,他们还能独善其身吗?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02: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