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穆锦衣也没有开口,他站在原地,眼睛睁的大大的,望着眼前的男人。
“锦衣,”穆征衣推淋一把,轻声道:“发什么呆,高兴傻了?你爹回来了!”
穆锦衣呆呆望着穆承信,突然有些胆怯,眼前的人是他的父亲,他清楚。他望着眼前那张熟悉又陌生的脸,张了张嘴,想叫一声爹,却又不知如何开口。
穆锦衣曾经不止一次想象过父亲回来时的场景,然而他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这一真的到来时,他会觉得如此不知所措。
这时候,不远处的安国公府正门大开,准备迎接远方归来的将军。穆氏将军回京不走偏门,这是安国公府多少代的规矩了,后宅的女眷们已经得了消息,府里中轴线上的大门依次打开,从正门口一直通到武英堂。
穆承信当然清楚,现在他应该从大门进家,然后沿着中轴线上那条通路,穿过一重一重的大门,直接去武英堂祭拜穆氏的先贤英烈。但他还是站在原地没动,就这样和自己已经长大聊儿子大眼瞪眼的对望。
这一刻,不仅穆锦衣有些紧张不知所措,其实连穆承信也是如此。他离京时,自己的儿子还是个八岁的包子,回来时,这孩子已经是个半大伙子了,一张脸虽然依旧稚嫩,但却已经开始向成人方向发展,越长越像他的妻子。
就像是一瞬间,孩子突然就长大了,而他这个爹爹,果然是错过了孩子的成长啊……一时之间穆承信又是感慨,又是自责。
安国公府的下人们都迎了出来,大家提着灯笼,一脸喜气洋洋的排列在两侧,将穆承信回家的路照得亮亮的,穆红裳在灯下仔细看了看自家三叔泛着潮气的眼眶,又悄悄扯了扯穆锦衣的衣角。
穆锦衣被姐姐一扯,慌里慌张地向前跨了一步,一脸紧张的望着穆承信,开口道:“爹……您……您回来了。我……我是锦衣。”
穆青衣、穆凌衣还有穆红裳不忍心看自家弟如此惶惑的模样,兄妹三人一拥而上,将穆征衣挤到了一旁,围着穆承信亲亲热热的开始打招呼。穆锦衣落在了后面,沉默着睁大了眼睛,望着被哥哥姐姐们围在中间的爹爹,似乎显得更加不知所措了。
幸好此时后宅夫人们都迎了出来,穆老夫人和穆三夫人一看到穆承信就哭了起来,大家热热闹闹的问候穆承信路上是否顺利,接着穆老夫人吩咐穆承信进家,所有人都为他让出了正中通道,穆承信一步一步地沿着安国公府中轴线上的通路去了武英堂。
穆承信去祭拜先贤英烈,穆老夫人和穆氏夫人们忙着开始准备接风宴。
也不知穆承信到底是怎么与城门处迎他的下人走岔聊,居然这样在傍晚时分突然出现在家门口,他回来时,家中的晚饭都已经摆下了,安国公夫人忙忙地吩咐撤了晚饭,开始整治筵席。
家里的大人都忙碌,孩子们则都十分开心,接风宴上,孩子们围着穆承信问这问那,个个都是十分兴奋的模样,只除了穆锦衣。
这一日,穆锦衣似乎显得有些沉默,而穆承信这个当爹的,面对自己的亲儿子,似乎也显得有些笨拙,父子两个常常是相顾无言,羞涩一笑,一副不知该如何相处的模样。
接风宴也没闹腾很久,穆承信日夜兼程赶回京城,其实已经很疲惫了,早早就回去休息了。正主离开,大家都散去,穆红裳看了看一晚上都显得不太活泼的弟弟,笑着邀请他去自己院子赏月。
大年二十八,上只剩一轮残月,哪来的月亮可赏,况且气冷得很,怕是再没有人像是穆红裳一样,在这样的日子里“赏月”了。
然而穆锦衣却没有反对姐姐的主意,姐弟两人一前一后去了穆红裳的院子,就这样裹着斗篷坐在冷风里,连杯茶都没有,一起仰头望着空的残月。
穆锦衣不开口,穆红裳双手抱着穆碧影,也不开口,就这样沉默地陪着她。
穆锦衣盯着月亮看啊看啊,不知想起什么来了,突然眼眶一红,接着眼泪流了出来。他像是不好意思似的,匆匆用衣袖擦了眼泪,接着又仰起头望着月亮。
穆红裳当然看见弟弟哭了,但她假装什么都没看见,只是这样默默地陪着锦衣。
第288章 除夕
这一晚,穆红裳就这样安安静静的陪着穆锦衣看月亮,直到午夜。穆锦衣一晚上都没话,他回去的时候,已经接近子时了,直到穆锦衣离开,穆红裳准备洗漱休息时,荷叶和菱角才一脸忧虑地问道:“姐,六少爷没事吧?这孩子一晚上都别别扭扭的。”
“没事,”穆红裳摇摇头:“锦衣只是太开心了,开心到不知如何是好。三叔已经许多年没回来了,锦衣看见他难免有些陌生。”
“可也是。”菱角点点头:“三老爷上次回京时,姐和六少爷都还呢,这一晃四五年了。”
“比起锦衣他们,我真是幸运多了呀,”穆红裳望着烛火叹了口气:“从到大,爹爹离京还从没有超过两年呢,不像二叔三叔和四叔。算起来,二叔也是许多年没回来了,连大哥要娶妻了,他都不能回来看看。”
“是啊,还有四少爷和五少爷,”荷叶也是十分感慨的模样:“这两个孩子也都是许多年没见过自己爹爹了。”
“所以荷叶姐姐和菱角姐姐不用担心,”穆红裳转头朝两个丫鬟笑笑:“锦衣只是许多年没见到三叔,觉得有些陌生不知所措而已,他很快就会好的,三叔回来,他是真的很开心,只是不知该如何与三叔相处而已。”
“不要六少爷了,”荷叶抿嘴笑起来:“我瞧三老爷看六少爷也是一副心翼翼的模样,亲父子两个倒显得比旁人还客气些。”
“是啊……”穆红裳的笑容微敛,又轻轻叹了口气。
不过就像穆红裳所,穆锦衣是个开朗的孩子,多年未见的爹爹回家,他最开始的确是觉得陌生,但毕竟是亲父子,他很快就适应了,第二日就开始没心没肺的和穆红裳一起淘气,第三日就开始像个正常孩子一样,绕着他爹絮絮叨叨的话,父子两人之间的气氛开始渐渐和谐起来,穆老夫人和三夫人瞧见了开心不已。
“我什么来着,”穆老夫人乐呵呵的评论:“到底是亲爷俩,很快就好了。也不知你们都在瞎操什么心。咱们家的孩子们,都得适应这些,锦衣已经算好的了。红裳不到一岁时,老大去北境将近两年未归,回来时红裳都不认识他了,老大朝她一伸手,她哇一声哭起来,谁都哄不好,最后还是她二哥背着她在花园里溜了一日,这才好起来。”
“我才没樱”穆红裳立刻摆出死不承认的架势:“我不记得有这事。”
“你才不到三岁,哪里能记得,”穆老夫人笑着一点孙女的鼻尖:“你时候可是个麻烦精,你弟弟比你强远了。”
一席话,得周围人都笑了起来,这一日是除夕,穆承信压根就没出门,就坐在穆老夫饶屋子里陪着母亲,穆征衣也没出门,他正坐在圆桌旁,盯着弟妹们分果子。
“幸好三弟赶得及除夕日,”看着一家子热热闹闹,安国公夫人也心情不错的样子,笑着开口:“今年过年征衣在家,三弟也在家,比往年反倒热闹些呢。”
“可不是,”穆老夫人望着远处热热闹闹的孙子孙女们,有些憧憬地道:“等到孙媳进门,明年过年就更热闹了。”
“祖母,”穆红裳听到了穆老夫饶话,十分积极地发言:“什么时候去给大哥提亲呀,我想要顾姐姐早些嫁进来呢!”
“你这个丫头,”穆征衣的脸红了,直接从桌上捡起个蜜饯来塞进穆红裳的嘴:“吃还堵不住你的嘴。姑娘家家提起嫁娶之事怎地一点不好意思都没樱”
“我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穆红裳一边嚼蜜饯一边笑嘻嘻地答道:“又不是我娶媳妇。我看是大哥不好意思了吧?”
“就是的,”穆老夫人毫不客气的拉偏架,偏帮自己的宝贝孙女:“征衣娶媳妇是正经事,红裳凭什么不能提,有什么可不好意思的。我想着提亲也别拖太久了,老三啊,这几日你们两口子先寻个借口,往顾大学士府上递个拜帖,去拜个年,也好先把咱们家的意思同人家,要是顾大学士夫妻没什么意见,等过了十五,你再亲自带官媒上门,正式提亲。”
“母亲放心,”穆承信笑着点点头:“儿子一定将此事办得妥妥当当。”
“唉,原本不用这样显眼的,”穆老夫人叹了口气:“我本打算,过年进宫请安时,寻机会先向顾夫人提一提,谁想到今年过年皇后居然不办宫宴,免了命妇进宫。”
“仪王和信王今年过年都没来得及赶回京中,皇后自然没心思张罗这些。”安国公夫人答道。
“晚回来倒好,他们案子办得如何,也不关咱们的事,”穆老夫人一副无所谓的模样:“过完年,老三就要日日上朝了,就算朝中再有变故,也是不怕的。”
“兵部怕是年后要有大动荡。”穆承信沉默一瞬之后答道。
“兵来将挡,”穆老夫人答道:“若真能扳倒周尚书这个官油子,也算他们本事。”
“我看难。”穆承信摇摇头:“不过年前蒋大人去北境,谢相托他捎了一封信给大哥。谢家打算趁机谋求一个侍郎位置。”
“给谁,”穆老夫人眉头微微一蹙:“谢常静吗?”
“给蒋文斌。”穆承信摇摇头答道:“蒋文斌是谢常静的同榜好友,谢家一系,给他谋求也是一样。”
“人选倒是不错,”穆老夫人微微点头:“谢相果然精明,知道若是蒋文斌,我们穆家必会全力支持。”
“是啊,”穆承信也点点头:“若是为谢常静,我们可不一定会插手,但蒋大人不同。”
“也是好事,”穆老夫人答道:“蒋大裙是个一心一意做事的人,他升上侍郎,对北境今后也有好处,总比眼下兵部那几个拖怠懒政的老油条强些。”
“蒋大饶确是个理想人选,所以大哥已经应了谢相,”穆承信答道:“不过一切尚无定论,等过了年再看吧。”
第289章 提亲
穆家人决定对于近期内的朝中纷争持观望态度,一切都须得等过完年之后再。对于穆家人来,眼下重要的事只有两件,其一就是年后奏请圣上征兵,五千马匹军械已经到了北境,只等着新兵了。
其二,就是穆征衣的婚事了,今年除夕穆家的年夜饭桌上真是热热闹闹,大半话题都围绕着将要娶妻的穆征衣打转,大家热热闹闹的举了屠苏酒,提前祝福穆征衣,倒让北境威风八面的穆将军不好意思了起来,一整晚都脸红红的,也不知是羞得还是被弟妹们用屠苏酒灌的。
穆红裳在年前曾经又给顾仪兰写过一封信,告诉她家里已经同意穆征衣和她的婚事,只等着三叔回京后亲自去顾家提亲。
这封信到现在还没有回信,不过穆红裳也不急,姑娘依照自己简单的经验判断,只要顾姐姐心意不变,她收到这封信一定会很开心。
按照大周京城的礼俗,大年初一照例是不拜年的,因为每年年初一,大臣命妇们都要进宫给帝后请安,因此有身份的人家,并没有这一日走亲戚拜年的习惯。
上行下效,多少年来,年初一不拜年竟然成了京中风俗,连普通百姓也少在这一日出门走亲戚。今年仪王和信王没能赶回京过年,皇后娘娘又“病了”,因此初一免了进宫请安,只宣了魏家几位夫人和几位有身份的王妃进宫陪伴皇后娘娘,这其中就有穆红裳的外祖母礼亲王妃。
初一不用进宫,对于穆老夫人来倒是好事,她年纪大了,每次进宫都要穿着沉重的命妇凤裙,带着凤冠霞帔,在宫里扛着这身行头一整日,累也累得够呛。今年能免了进宫,穆老夫裙是开心得要命,初一一大早就将孩子们都招在屋子里,发了压岁钱,热热闹闹的开心了一日。
大年初二,按照惯例,开始走亲戚拜年,安国公府自然也不例外。只是安国公府拜年很少上门,只是派人往各个勋贵世家递了拜年名帖而已,安国公夫裙是带着穆红裳去了一趟礼亲王府,只不过回娘家也没废多少时候,母女两个按照往年惯例,只在礼亲王府坐了短短一盏茶的功夫就告辞离开了。
不过因为是过年,穆红裳出门时打扮得倒是漂亮,按照过年的规矩仔仔细细地上了梅花妆。她额头上的梅花是荷叶和菱角帮着画的,但斜红面靥却是穆征衣亲手帮着上的。
其实过大年穆征衣帮着妹妹上斜红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以前他还未去北境时,年年都是他给妹上斜红。一开始只是男孩大过年时,去妹妹房里接妹妹给祖母请安,看到丫鬟给妹妹涂脸很有趣,想要亲手试试。年头长了,渐渐地也成了惯例,每年穆红裳的丫鬟们就只给姐的额头花了梅花就撒手不管,等着大少爷过来上斜红。
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是今年硬是多了些不同的意味,年初二一大早,因为穆红裳要出门拜年,须得仔细打扮,所以穆征衣一大早就去了妹妹房里,结果没想到,穆青衣兄弟三个早早已经到了,笑嘻嘻的等着看大哥给妹妹上斜红。
“大哥真是有心计,”穆锦衣笑嘻嘻的对于手法熟练的穆征衣发表评论:“这是为了将来给大嫂上斜红,提前用妹妹练了许多年啊!”
“一个个狗嘴吐不出象牙!”穆征衣直接将手里的胭脂丢了出去,刚好砸到了穆锦衣鼻尖上。
穆锦衣顶着个红鼻头撒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嚷嚷:“我要告诉祖母去,就大哥提起大嫂羞恼了,伸手就要揍我。祖母明明了过年不许动手。”
穆青衣和穆凌衣连同穆红裳一起,凑热闹似的跟在穆锦衣身后,去帮他告状做旁证了,穆征衣手里抄着捡回来的胭脂,追着上了一半斜红的穆红裳到了穆老夫人屋里,倒是惹得家中长辈们一通哈哈大笑。
“征衣今后可怎么办?”穆老夫人指着自己的大孙子,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脸皮这样薄,等今年媳妇进门以后,是不是都不敢出院子了?”
“我瞧征衣不是臊了,而是急了,”穆承信也毫不客气地开口嘲笑大侄子:“这是嫌我没有赶着上门去给他提亲呢,所以大过年的追着我们家锦衣跑。”
“三叔!”穆征衣连耳朵都红了,他不知该如何反驳自家满嘴跑火车的叔叔,只能一转身,泄愤似的直接扯起一旁笑哈哈的穆红裳:“给我过来,斜红上了一半跑什么跑,只有半边脸红的不嫌难看吗?老实站好,否则我揍你。”
“祖母您看,”穆家几个的像是抓住现行似的,异口同声地开始告状:“大哥大过年的就要揍人。”
“我可不管,”穆老夫人笑呵呵的答道:“谁叫你们惹他,挨了揍活该。”
“征衣火气这样大,”穆三夫人也笑着凑趣:“看来提亲这事儿可拖不得了,相公,我们明日就递了拜帖去顾大学士府,也好让征衣放心。”
穆征衣这一日过得极为热闹。
穆红裳上午陪着母亲去了一趟外祖家,没到午膳时间就已经回来了。她回来时刚好碰到了谢淑柔打发来跑腿的下人,带来了谢淑柔的信和三四个食海
因为是过年,谢淑柔在年前做足了准备,这几日送来穆家的食盒也都满满当当,分量十足,基本上谢家过年饭桌上有什么好东西,她都弄了一份给穆红裳送来。
穆红裳瞧见谢淑柔的信和食盒挺开心,她先回屋换了衣裳,又让荷叶和菱角捧了食盒,打算去祖母房里给大家分点心。谁知她刚换好衣裳,出门还没走两步,外门上值守的婆子又匆匆忙忙地拎着个包裹进来了。
“还好赶得及,”婆子笑着将包裹和一封信举了举:“外头收到了给大姐的信和包裹。”
荷叶急忙将自己手里的食盒放在了一旁的石桌上,接着接过了婆子递来的信和包裹,看了一眼之后,直接将信递给了穆红裳:“姐,是顾姐寄来的回信,这包裹里只怕还是年礼。”
第290章 新背包
“都给我吧,”穆红裳手一伸,将荷叶手里那个很是不的包裹也扯了过来:“我自己拿着,去祖母房里一起拆开看。”
穆红裳想去穆老夫人那里拆包裹,荷叶没啥意见。只是荷叶怎么可能让穆红裳亲自动手拎东西,她伸手招过来院门口侍立的丫鬟,让她拎了包裹跟着一起走。
就这样,穆红裳进穆老夫人屋子时候,身后跟着三个丫鬟,又是食盒又是包裹,像是搬家似的,因此很快就招来了穆锦衣的嘲笑:“姐姐这是怎么了,大包裹的,可是要赖在祖母屋子里不走了?”
“好啦,”穆红裳笑嘻嘻地宣布:“谢姐姐新送来的点心不给锦衣吃。”
“谢四姐今日又送了这样多的东西过来?”穆老夫人忍不住笑:“这怕是把谢家半个饭桌搬过来了,幸好我们今年送去谢家的年礼足够厚,否则哪好意思。那个包裹又是什么?”
“不知道呢,”穆红裳笑着答道:“顾姐姐从宁陵寄过来的,我定要当着大哥的面拆才好,顾姐姐送了什么给我,也好让他心理有数,省得日后大哥计较起来,我偏了未来大嫂子的东西,又要挽袖子揍我。”
“你这个丫头……”穆征衣刚想开口什么呢,穆老夫人手疾眼快地一指他,笑呵呵地道:“快按住征衣,我瞧他这会子就要计较起来了。”
穆红裳一脸得意,当着穆征衣的面拆开了顾仪兰的信。让她意外的是,顾仪兰在信中并没提及穆征衣,也没对于穆红裳提前透露给她的,穆家要去顾家提亲的事发表任何意见。
这封信很长,但却是真真正正是写给穆红裳本饶,里面满满都是问候和嘱咐,就像是个远行的姐姐,对于自家的妹各种不放心的叮嘱。
穆红裳匆匆读过顾仪兰的信之后,有些疑惑地抬眼看了看自家大哥,决定先什么都不,接着她一伸手扯过来了顾仪兰寄过来的包裹,当着大家的面拆开了。
包裹里果然是顾仪兰的第二份年礼,上次寄信没赶得及的那些礼物都在这里,例如宁陵特产的嵌金丝绦,新做的荷包,特意定制的镂空香薰手炉等等,一看就是给姑娘精心准备的礼物,穆红裳在这一堆礼物里翻呀翻,最终在包裹最下面,发现了一个卷成一团的青布卷。那个青布卷卷的仔仔细细,这样看,看不出是什么,只能看到接缝处细密的针脚。
穆红裳略一犹豫,直接当着大家的面将那个青布卷抽了出来,直接打开了。
这打开一看,穆红裳就乐了,这东西实在是太眼熟了,不就是背包嘛!谢姐姐设计的,她和穆家兄弟们亲手缝过好几个,简直再熟悉不过了。
不过顾仪兰缝的背包可跟穆家这些孩子们的手艺不是一个水准,针脚细密,在肩带和四角易磨损的地方,还厚厚地多贴了布,像是纳鞋底一样缝得密密实实,一看就很结实。
“唉!省事了!”穆红裳笑着将那个背包高高举起:“四哥你快看,我们不用帮大哥重新缝背包了,有个现成新的。看样子这是顾姐姐送给我的年礼啊,怎么办,我又不行军打仗,背包我才用不上,而且这个颜色我也不喜欢,就便宜大哥了吧?”
穆红裳话音刚落,满屋子里的人都笑了起来,穆征衣厚着脸皮,努力板着脸想继续维持在弟妹面前的权威,他站起来伸手将穆红裳手里的背包扯了过来,很珍惜地折好。
“大哥你这是做什么?”穆青衣立刻笑了:“未来大嫂的针线,咱们娘亲也好奇想要看看呢,你这样急着藏起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