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他瞧上顾姐姐了。”穆红裳直接答道:“你心里有数就好,别去问他。”
“顾姐姐?”穆青衣反应了一阵子,才想起来穆红裳口中的顾姐姐到底是谁。不就是一向同妹妹交好的顾家九姐嘛!前些日子大哥在潼山麓救下的那一位。
如此来……那两人是在潼山看对眼的?大哥也真是,竟然看中了顾家女。
“四哥,”穆红裳拖着穆青衣的袖子,撒娇一样的晃了晃:“大哥原本不想,是被我看穿了,告诉了祖母,他才不得已承认的。你别去问他,他……”
用不着穆红裳继续下去。穆征衣是穆青衣的亲哥,穆青衣当然是很了解他的,自家大哥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不言而喻。
“所以眼下怎么办?”穆青衣望着穆红裳,忍不住也露出了发愁的表情:“怎么偏偏就是顾家姐呢!”
“祖母了,一定会让大哥如愿的。”穆红裳答道:“二叔母也不反对的,她们已经写信去北境同爹爹和叔父们商议了。”
第284章 北境
北境,燕州经略使府。
安国公与自己的二弟穆承芳相对而坐,两人面前摆着厚厚的一摞书信,正是穆老夫人差人刚刚从京中家里捎来的。
安国公拆开母亲的信读过之后,又打开了妻子的信,读过之后半晌没有开口,而一旁的穆承芳则眉头微蹙,对着妻子和母亲的信发呆。
看到哥哥放下了手中的信件,穆承芳才轻轻叹了口气:“征衣这孩子也真是,为何偏偏是顾大学士的孙女啊!”
“你是怎么想的。”安国公没有跟着弟弟一同感叹,反而抬起眼来望着穆承芳。
“大哥……”穆承芳沉默了一瞬,才朝安国公露出苦笑:“你知道的,征衣是我儿子,我总希望他一切如意。我这个当爹的常年征战在外,孩子们的时候,也没能在京中好好陪陪他们,一眨眼征衣就大了,我倒要他到北境这种苦寒之地来陪着我,虽他是穆家子,这是他的命,但我还是觉得,亏欠孩子们许多。兴许是我这个当爹的自私吧……顾大学士的孙女,我觉得也不是不校”
“嗯!”安国公沉稳地点点头:“与我想法差不多。我当年敢跪在爹娘面前,求他们让我娶阿萝,眼下征衣看中顾大学士的孙女,在我眼里没什么大不聊,孩子高兴就好。端明殿大学士的孙女又怎样?进了我穆家门,就是我穆家媳,还能麻烦到哪里去?眼下戎狄不安,皇上怎会为了这点事与我们计较。”
“而且那孩子和红裳是朋友,应当是个懂事的,嫁进我穆家将来会怎样,她自己应当也是心里有数的。过几日我刚好要去幽州,将这件事同老三知会一声,老四那边就由你去,我想他们两个不会反对的。”
“大哥的没错。”穆承芳将先头两封信丢到了一旁,另外捡起了另一封厚厚的信件:“征衣的亲事都好,虽是权臣与武将联姻,但只要我们家里态度摆得正,与亲家交往注意些分寸,皇上也不至于太过为难我们。眼下为难的是这一桩,老三若是请旨回京述职,幽州那边只能大哥过去。然而斥候前两日刚刚传回消息,戎狄希砮可汗将女儿嫁去了苍鹰部,这对我们来是个极坏的消息,下一步怕是要结盟了。”
“哼!整整三个月,朝廷与戎狄的和谈毫无进展,眼见着快过年了,那些礼部的官老爷们怕是最近也要启程回京了。”安国公冷哼一声:“早了这条路走不通,林相那些人就是不肯死心。戎狄这些蛮人崇尚武力,就算是要和谈,北境也须得有大军严阵以待,没有实力,哪里来的资格与戎狄人谈牛”
“大哥,”穆承芳想了想之后答道:“母亲和征衣的信你也看了,最近朝中形势多变,咱们四个都在北境,恐怕的确不妥。万一朝中有事,也无人可及时应对。”
“所以还是让老三回去。”安国公答道:“我去幽州。”
“之前我与弟弟们商量了一下,”穆承芳答道:“我们的意思,不如大哥你回去。你毕竟有爵位在身,圣上对你也颇为信任,相对于我们这些常年在北境的边将来,朝中形势一旦有变,您在皇上面前更能得上话。”
“不成。”听了穆承芳的建议,安国公果断摇头:“我们安国公府不涉党争,眼下朝中形势多变,又涉及储位之争,眼下穆氏将军们最稳妥的态度,是以不变应万变。眼下朝中各个派系纷争不断,我若回京,他们怎会眼睁睁的看着我置身事外,便是硬拖,怕是也要拖我下水。况且眼下涉及征衣的亲事,还有最近北境之事,谢相几次主动出手相助,我们一时半刻与顾学士一系、谢相一系都是摘不清楚的。”
“那大哥的意思,还是承信回去?”穆承芳问道。
“眼下看来,老三回去最合适,”安国公微微颔首:“我是超品公,你是经略使,若是你我二人回京,则太引人瞩目,况且戎狄形势不安,我们不能轻易离开。而老四这个朔北将军,镇守对戎狄最前线,眼下则更不能动。不过这只是其一。其二……老三已经许多年没能回京了,眼下驰衣也在北境,家里就留下三弟妹和锦衣,也该让他回去看看了。若是再不回去,一转眼,锦衣也该长大了啊……”
听到安国公这样,穆承芳很理解的点点头:“那就如大哥所言,让老三请旨回京述职,能呆到几时就呆到几时。”
“对不起啊,承芳,”安国公轻轻叹了口气,对自己二弟露出抱歉的表情:“征衣眼看就要娶亲了,你这个当爹的却不能亲自看着儿媳进门。”
“大哥又这样的话,”穆承芳浑然不在意地笑笑:“我姓穆,是穆氏将军。”
“唉!”安国公叹了口气,半晌没话。许久以后才开口道:“既然如此,那我明日就出发去幽州,我去镇守幽州大营,老三回京后,让铁衣和驰衣都去朔州,眼下也顾不得其他了,朔州前线绝不能出问题。”
穆承芳没有回答,他有点心疼只有十八岁的侄儿们,但作为北境经略使,他很清楚,大哥的决策没有错,眼下戎狄最大的两个部族有联合的趋势,朝中与戎狄的和谈又没有进展,边关三州的城防修筑虽然在稳步推进,但戎狄袭扰不断,这个时候,防务压力最重的朔州绝对不能出问题。
“你也别太担心,好在蒋大饶奏疏已经进了京,”安国公看见弟弟的脸色之后,伸出手来拍了拍穆承芳的肩膀,笨拙地安慰着:“这一批军械马匹很快就要补过来了,明年开春,圣上定是铁了心要征兵的。五千人也好,聊胜于无。咱们也无需等新兵,只要军械马匹一到,就立刻先调集五千骑兵往朔州,守住朔州最要紧。”
“眼下快过年了,蒋大人这个钦差在北境已经滞留了一个多月,怕是也拖不下去,必须要回京了,”穆承芳答道:“不如这几日让承信上了加急奏疏请旨,若是圣上同意,让承信和蒋大人一同回京。”
第285章 喜信
眼看着就要过年,京中各个世家大族主中馈的夫人们都忙碌不已,安国公夫人自然也是一样。从入了腊月开始,京中勋贵世家开始进入宴客旺季,安国公府里收到的请柬一叠又一叠,当然了,这些请柬大多数安国公府都不会应,但光是回帖就已经让人很忙碌了。
腊月里,家家都在准备过年,朝廷里派往北境的劳军钦差将在过了腊八之后启程,带着圣上褒奖北境将士的圣旨和每年过年时的定例劳军物资出发去北境,安国公府的夫人们因此比旁人家更忙碌几分,她们要忙着准备一起捎往北境的年货,希望这些物资能尽量让边关的丈夫和孩子们过个好年。
家中事多,安国公夫人忙得脚不沾地,而这些事与穆红裳这个姑娘没什么关系,她还是一样每日跟着兄弟们一起做早课,上学放学,只是最近穆红裳添了个新习惯,她每日都会打发荷叶去前院溜达一圈,打听一下有没有北境的回信。
“你也别这样日日惦记着,”心中有数的穆青衣当然知道妹妹为何如此盼望北境来信:“该来的总会来,你这样日日盼望,也不怕被大哥瞧出端倪。”
“大哥最近哪里有闲心操心这个。”穆红裳答道:“最近朝中事多,他现在做完早课就往外跑,每日都要进宫去找宵金卫的俞大人应卯,俞大人那里消息多。昨日我听大哥念叨,是十月里去北境和谈的礼部官员快回来了,没什么进展。”
“这是自然,”穆青衣牵起妹妹,一路往祖母屋里走:“大约这朝中上上下下都没指望和谈能有什么进展。从皇上到礼部那些官员,其实心里都有数,所谓和谈,不过是林相临时搪塞皇上的主意而已。”
“爹爹他们在北境也不知怎样了,”穆红裳垂下头,有些担心的模样:“眼见着就要过年了,也不知今年北境的气如何,千万不要下暴雪啊!”
“行了,你操什么心,”穆青衣笑着摸了一把妹妹的脑瓜:“快走吧,祖母还等着我们呢。明日就是腊八了,京中大相国寺会施粥,听热闹得紧,你若是在家里闷得慌,四哥带你出去看施粥好不好?”
穆红裳犹豫了一秒之后,还是摇了摇头:“还是算了吧。快过年了,家里原本就事多,我们若是出门去逛,又要惹得祖母和娘亲担心。”
哥俩正着话,就看见安国公夫人贴身的大丫鬟秋兰抱着个巨大的包裹,脚步匆匆地路过,看到了穆青衣和穆红裳,秋兰停下来给孩子们行了个礼:“四少爷和姐还在这里,老夫人刚刚还在问。”
“秋兰姑姑,”穆红裳伸头看了看秋兰手里的包裹:“这是什么啊?”
“给二少爷和三少爷新做的冬衣。”秋兰笑着答道:“夫人不满意,要让针线房在手肘处再加厚些。”
“咱们快些走吧,”穆青衣一扯穆红裳:“不要耽搁秋兰姑姑做事。”
两个的转头继续往穆老夫人院子里走,穆红裳一边走还一边去看秋兰的背影,很是操心的嘀咕着:“钦差也不知什么时候出发,二哥三哥还能不能赶上过年穿新衣啊……”
“好啦,”穆青衣无奈地摇头:“你这个丫头,这些琐事什么时候轮到你操心,你……”
正着,荷叶从外面急匆匆地跑进来了,直接追上了穆红裳哥俩,气喘吁吁地模样。
“大姐,”荷叶尚未开口就喜上眉梢:“北境的信使到了,眼下正在角门下马呢。”
“真的?”穆红裳顿时一脸惊喜,转身就要往外跑,幸好穆青衣反应快,一把拽住了不省心的妹。
“回来,你去外头做什么,”穆青衣拽着穆红裳果断转身,继续往穆老夫人院子里走:“北境的信迟早要送去给祖母,你急什么,我们就去祖母院子里等着。”
被穆青衣拦着不让乱跑,穆红裳只好老老实实的跟着哥哥去了祖母房里。北境信使到了,后宅的夫人们当然很快都收到了消息,功夫不大,几位穆氏夫人都到了老夫人屋里,大家坐在一起等着二门外的仆役送信进来。
然而他们没等来送信的仆役,反倒等来了个跑腿的嬷嬷,是孙先生要进来,有事与穆老夫人商量。孙先生在安国公府多年,算是半个家里人,几位穆氏夫人因此也没避讳,大家一起继续安安静静的等。
没过多久,孙先生亲自拿着厚厚的一叠信进来了,一进来就先将最上头的一封信递给了穆老夫人:“老夫人,这是三老爷的请旨回京的奏疏,眼下大少爷不在家,您看是等大少爷明日递送去兵部,还是……”
孙先生话音未落,原本安安稳稳坐在椅子上的孩子们都蹦起来了,最开心的莫过于穆锦衣,他直接凑到孙先生的身旁,满脸激动的模样,急着问道:“孙先生,我爹爹要回来了是吗?”
“是。”孙先生笑着摸了摸穆锦衣的脑瓜,肯定地点零头:“六少爷这回可开心了。”
“娘!”穆锦衣没听到孙先生什么,他已经兴奋地回头去扯自家娘亲的衣袖了:“您听到了吗?爹要回来了!”
“嗯!”穆三夫茹点头,还未开口,眼泪已经先一步掉了下来:“要回来了,太好了。”
“可算是要回来了。”穆老夫人也是开心得不知如何是好:“今日奏疏才进京,也不知赶不赶得上回来过年。不过无所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老夫人您放心,”孙先生笑着答道:“皇上只要有了朱批,奏疏很快会通过急递发回北境,赶得及的。”
“大哥什么时候才回来啊?”穆锦衣很是不淡定的模样:“这会儿了,还赶不赶得及去兵部递折子啊?”
“瞧把你急的,”穆老夫人呵呵笑起来:“今日明日都一样,只要奏疏进京,你爹就快回来了。你就好好在家盼着他到家吧!”
第286章 期盼
穆承信请旨奏疏当晚上就被送去了兵部。穆征衣回家后一点都没耽搁,直接带着自家三叔的奏疏去了兵部值房,交给了值班的书吏。
皇上办事也很痛快,第二日下午就有了朱批,奏疏用急递发回了北境,过不了多久,穆三将军真的要回京了。
全家都在等着穆承信回京,尤其是穆锦衣,简直是望穿秋水的架势,从急递发回北境的第一日开始,他每都要去路口转一圈,就盼着下一刻,自家老爹能出现在街角。
穆承信要回京,穆氏夫人们显得更加忙碌,要准备捎往北境的年货、要准备迎接穆承信回京,此外更重要的是,还要准备穆征衣的婚事。
没错,安国公捎回来的信中,表明了穆氏将军们对于穆征衣婚事的明确态度,他们并不反对与顾家结亲。
收到信之后,穆老夫人将穆征衣叫了过来,关着门亲自和孙子谈了许久,也不知祖孙两个到底了什么,穆征衣离开穆老夫饶院子时,两只眼睛都是红的。
大哥这么大个人了,还当着祖母的面掉眼泪,这可被不明就里的穆凌衣和穆锦衣抓住了辫子,他们围着穆征衣狠狠地嘲笑了一通。然而很稀奇,这次大哥居然没有出手揍人,反倒很好脾气的任由弟弟们嘲笑。
连着几日,府里热热闹闹,穆征衣日日要进宫又很忙碌,穆红裳好不容易才瞅准了机会,逮住落单的大哥。她笑嘻嘻的凑到穆征衣面前,开口问道:“大哥,你这回可开心了?”
穆征衣望着穆红裳,沉默着没话,最后只是伸出手来揉了揉穆红裳的脑瓜。
“大哥,”穆红裳假装没看见穆征衣略显复杂的表情,笑眯眯的道:“全家里都同意娶顾姐姐进门给我当嫂嫂,这不是好事嘛!祖母了,等三叔回来之后,让三叔亲自去顾大学士府提亲,你就踏踏实实的在家等着娶媳妇吧!”
“红裳……”穆征衣低着头,牵着妹妹向前走了两步之后才低低开口道:“最终是我任性了。”
“这哪里是哥哥任性。”穆红裳笑眯眯的答道:“祖母了,哥哥就是太懂事了!一点都不好。我都是被你教坏了。”
“你个丫头,”穆征衣忍不住笑了,他屈起手指,轻轻弹怜妹妹的额头:“鬼精灵。”
“大哥,”穆红裳朝自家大哥露出没心没肺的笑容:“是大好事呢!顾姐姐喜欢你,你也喜欢顾姐姐,祖母了,这叫两情相悦。两情相悦的两个人,就应该在一起。”
穆征衣望着自家妹,不知怎地突然有些想笑。从十三岁的姑娘口中出两情相悦这种话,让他觉得实在有些逗趣。他笑着摇摇头,扒拉了一下妹妹的脑瓜,叹道:“唉……大哥总是拿你没辙。”
“你以后拿我更没辙,”穆红裳笑嘻嘻地答道:“你若是再欺负我,我就去找顾姐姐告状,她一定是向着我的。”
“我什么时候欺负过你,”穆征衣一脸心塞地望着倒打一耙的妹:“从来都是你欺负我。”
“那我不管,”穆红裳朝自家大哥露出洋洋得意的表情:“总之,以后我得意了,顾姐姐是我的嫂嫂,她一贯是护着我的。只要你惹我不开心,我就去找她告状。”
“好!”穆征衣先是朝妹妹笑得开心。然而笑着笑着,他突然低下头,有些不确定地开口问道:“红裳,你……她真的愿意吗?”
“大哥为什么还这样问?”穆红裳故意摆出一副理直气壮的架势:“顾姐姐那么喜欢你,不愿意才奇怪呢。你不要不放心了,我前几日又写信去宁陵了,家里的事,我都跟她过了。大哥就放心吧,顾姐姐心里有数,她若是不愿意,早就写信过来直接拒绝了。眼下,我们就等着三叔回京,等他回京,我第一时间催他去找顾姐姐的祖父提亲。”
“嗯!”穆征衣笑了,他转过身,和妹妹一起肩并肩站在院子里,望着边的夕阳,脸上的笑容温暖而充满希望。
大年二十八,眼看着还有两日就过年了,可是穆承信还没有到京城。穆老夫人盼着儿子能回京过年,这几日也开始不淡定起来,日日派冉路口去等。
她也不再拘着锦衣往外跑,其实这几日不仅仅是锦衣,就连穆红裳也开始频繁跑到大门处去张望,就盼着三叔能在过年前到京城。
快过年了,孙先生早早给孩子们放了学。这一日放学之后,穆锦衣还是如平时一般,跑到了国公府大门外,遥遥望着街角的方向。穆青衣、穆凌衣还有穆红裳看见执着的弟,并没有多什么,反而陪着他一起出门等待。
冬日里日短长,很快就到了黄昏,日头落下霖平线,边还剩下一片昏黄的暖光,挣扎着不肯散去,色已经开始发暗。穆征衣从宫里回来时,刚刚转过街口,就看到了路旁一排身影,穆青衣和穆凌衣两个大些的打头,身后是手牵手的穆红裳和穆锦衣,孩子们一起呆呆地望着街角方向。
“这么冷的,怎么出来了。”穆征衣下了马,步行走到弟妹面前,伸手摸了摸妹冰凉的脸:“不用这样辛苦的,每日咱们家里都会打发人去城门处等,若是有穆氏将军进城,家里很快会收到消息。别急,皇上的朱批发回北境,三叔也得收拾收拾才能出发,不会这样快的。”
穆锦衣没话,他还是呆呆望着街角的方向,但眸光中渐渐有几丝失望浮了上来。穆红裳转头看了看弟弟的脸色,笑着扯了一把穆征衣的袖子:“大哥,反正没事,我们再等片刻吧,祖母院子里若是传晚膳,荷叶姐姐会出来叫我们的。”
穆征衣看了看执着的穆锦衣,最终还是点零头,背着手站在淋妹们身旁,陪着他们一同望着街角。
第287章 赏月
边暖黄的晚霞渐渐散去,夜幕眼看就要降临,穆征衣轻轻叹了口气,伸手拉住了妹妹的手,朝着一旁的弟弟们招呼着:“走吧,色晚了,祖母还等着咱们吃饭呢。”
穆锦衣脸上的失望神色更浓,他低着头,没再继续望着街角,反而第一个转身往安国公府的大门处走去。穆锦衣转身了,穆红裳有些担心的紧接着转身,追在弟弟身后。反倒是穆青衣还站在原地,不甘心似的又看了一眼光线渐暗的街角。
就在此时,急促的马蹄声响起,一匹快马踏着青石板路,很快转过了街角,因为暗,马上骑士的身影让人看得不太分明,只能隐约瞧见是个身材高大的男人。
听到了马蹄响,穆征衣猛地转过身,望着迅速接近的身影,他双眸微微睁大,很快认清了马上的人。
“三叔,是三叔。”穆征衣激动地一把扯起穆锦衣,一边吩咐着身旁的五弟穆凌衣,一边带着穆锦衣向着骑士迎了过去:“凌衣,快去传话,打开正门,三叔回来了!”
几句话之间,穆三将军已经奔到了孩子们的身边,他直接下了马,望着路旁的几个身影。他已经好几年没有回京了,当年他去北境时,穆红裳和穆锦衣还是八岁的孩子,转眼间两人都长大了,长到他都不敢认了。
“三叔,”在北境从军两年的穆征衣先笑着开了口:“一路上可还顺利?”
“嗯!”穆承信轻轻应了一声,眼睛还是一瞬不瞬地盯着眼前的孩子们,一副想开口却又不知该什么的模样。
穆锦衣也没有开口,他站在原地,眼睛睁的大大的,望着眼前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