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慕红裳》-第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哪里是孩子的错,是他们这些大人,硬拖着她过这样的日子,一些都只因为她姓穆,这一切无可更改。

        “母亲,”先打破沉默的是穆四夫人,她抬起头,眸中隐隐有水光:“母亲知道,我是在青州依附叔父叔母长大,小门小户的,也没那么多规矩和想法。我嫁进来的时候,相公就跟我说过,咱们安国公府跟旁人家不一样,咱们家里的事,我其实多半不懂,母亲和大哥大嫂怎么说,我就怎么做而已。母亲和嫂子们都知道我不懂事,在我这个不懂事的人看来,红裳将来是要嫁人的,离京里远远的,那她在家时过什么样的日子,与京里的谁玩在一起,又有什么重要?母亲总说我们安国公府的人应当行事谨慎,但该谨慎的不是我们这些当大人的吗?与红裳这个不大的孩子又有什么关系?”

        “四弟妹平时不言不语,偶尔说几句话,却是见识极明白的。”穆三夫人沉默了一瞬,接着笑起来了:“正是!行事谨慎的,该是我们这些大人,与红裳这么个孩子有什么关系。有人给红裳递拜帖是好事,证明咱们家姑娘讨人喜欢,这放在旁人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也值当我们正正经经地坐在这里讨论?”

        三夫人一席话,说的大家都笑了。安国公夫人原本郁郁地心情稍微好了一点,站起来向穆老夫人告辞,回了自己的院子。

        她回去时,安国公已经回房,正坐在榻上拿着一本书看。安国公夫人倒也没忘了将谢家递拜帖的事说给安国公听,顺便还将穆四夫人的话学了一遍。

        安国公听过后倒是半晌沉默不语,许久之后才叹了口气答道:“怪只怪红裳生在我们这样的人家。”

        “红裳是个懂事孩子,”安国公夫人也叹了口气:“她心里明镜一样。顾家九小姐中元节送她的河灯,她喜欢得什么似的,都不舍得放出去,饶是如此,她也没开口提过旁的要求,送回礼时,也是我怎样说,她就怎样办,一份寻常礼物回过去,连道谢都是中规中矩。她这是怕爹娘为难。”

        “唉!”安国公又叹了一口气:“眼看快中秋了,京中金桂盛开,我抽个日子,带孩子们一起出去走走。你放心,红裳不会因为这些怨我们,这都是小事。而且我想就如二弟妹所言,谢家人定然也不是真想上门拜访,客气而已,谢相这样谨慎的人,不会做这样的事的。”

        安国公还是了解谢丞相的,为人谨慎小心,持重老成。但谢相再谨慎,也架不住谢淑柔肯努力。

        努力自救的恶毒女配谢淑柔眼下已经将整个安国公府当做了救命稻草,打算无论如何都要成功扒上这条金大腿。

        只可惜连外来者谢淑柔都知道,安国公府实在是京中极特殊的一家,素来少于人交往,她绕着弯子核实过了,自家那个看起来很精明的丞相祖父在朝中与安国公交情实在一般般。

        谢淑柔很愁。她不是没试着暗示过让谢丞相主动与安国公交好。只可惜她的暗示,谢丞相充耳不闻,压根不理她不说,还训斥了她。

        谢丞相对谢淑柔的训斥,在谢淑柔这个现代社会长大的女孩子看来,真是无理又可笑。什么叫做“无知妇孺”?因为她是个后宅女子,所以就要与“无知”这样的词汇划等号?所以她就必须无条件对于长辈服从,绝对不能对家里的事发表意见?

      第30章 礼物

        因为努力想要拯救自己,倒霉的谢淑柔挨了训斥,被谢丞相形容为“愚蠢放肆”、“指手画脚”的“无知妇孺”。

        谢丞相虽然不是当众训斥谢淑柔,但这事儿不知怎地,还是传了出去,这件事不仅让谢淑柔在家里丢了脸,遭到了自己那些兄弟姐妹们的无情讥笑,还拖累了谢淑柔的亲娘谢大奶奶。

        谢淑柔“没教养又愚蠢”,当然是她亲娘谢大奶奶的锅喽。谢大奶奶作为相府长媳,平时又很受婆婆倚重,教出这样的女儿来,自然会被妯娌们看笑话。

        最开始,谢淑柔觉得这件事也没多严重,当孙女的挨爷爷几句训斥,有什么了不起的。况且那个爷爷说的话,让她这个现代人听来,实在是有点不讲理。没所谓没所谓,挨两句骂也掉不了一块肉,她一个头上悬着刀的恶毒女配,也没工夫计较这些芝麻大的小事。

        谢淑柔这个穿越党虽然有原身的记忆,但许多事没有亲身经历,实在没什么代入感。她严格说来还是个现代社会长大的女孩子,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后宅女子”,对于挨谢丞相亲口训斥这件事的严重性其实有点认识不足。

        然而谢淑柔很快就知道了,若只是拖累得谢大奶奶受婆婆几句训斥,受妯娌们几句讥笑倒好了!最关键是,她受祖父训斥这件事,惊动了她那个便宜爹,谢家大爷谢常静。

        谢常静是谢丞相的嫡长子,但他成亲晚些,所以谢常静的嫡子谢沐风在谢家行三,而嫡女谢淑柔是四小姐。

        谢常静可不止谢沐风和谢淑柔这两个孩子,他有三个小妾,其中最得宠的沈姨娘生了两个孩子,一个女孩谢淑芳,比谢淑柔还大点,一个男孩谢沐春,比谢淑柔小两岁。

        谢淑柔挨了骂,谢常静一阵风似的跑到谢大奶奶的屋子里发了一通脾气,指责她教女不善。谢大奶奶像是这个时代的普通女人一样,并没有当着人与丈夫争辩什么,反而低头认了错。

        但谢大奶奶的温顺,可没换来谢常静的同等回报,谢淑柔眼睁睁地看着谢常静不依不饶地大发脾气,接着一阵风似的去了沈姨娘的房里,一连十几日都没踏足谢大奶奶的院子。

        谢淑柔看见谢大奶奶哭了,但依旧没训斥她一句,反而安慰她不要怕,祖父和父亲只是一时生气,气过了就好了。

        看着如此逆来顺受的谢大奶奶,谢淑柔简直不知道该说啥好。谢大奶奶到底有啥错?要说对子女教养不善,她那个一天到晚钻在小妾房里的便宜爹,难道不是责任更大?

        但这个时代的女人大多都像谢大奶奶一样以夫为天,她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这样子,从未觉得男人们对她们的压迫有什么不对,谢淑柔对身边的一切的确有点接受困难,但她纠结了一阵子,也还是忍了。

        她只是个倒霉的穿越党,保命都很困难的那种,实在没什么心力去搞性别革命。保命要紧,保命要紧,最重要的还是抱上安国公府的金大腿。

        谢丞相这条路走不通,那就算了,想想别的办法吧!反正……谢淑柔自我安慰的想,反正谢丞相今年都五十多岁了,还是个文臣,让他跟四十出头的武将安国公交朋友,大约也是不靠谱的,肯定没啥共同语言。

        谢淑柔没办法让谢丞相主动去巴结安国公,自然也没啥可能说动谢夫人主动与安国公夫人交好,但没关系!她这个执着又努力的穿越党是不会放弃的,祖父祖母的路子走不通,她还可以靠自己!

        谢淑柔觉得,安国公府里其他人她是肯定巴结不上了,但十二岁的小姑娘穆红裳也许可以想想办法。而且她是真的喜欢那个小姑娘,让她去巴结穆红裳,谢淑柔觉得自己没啥不情愿的。唯一的问题就是,家里不许她主动去巴结穆红裳。

        但是没关系,办法都是人想的。谢淑柔确定好自己的“行动目标”之后,就开始长达半个月的铺垫表演,逢人就说当日公主府落水,穆红裳试图救她的事。

        整个谢丞相府人人都知道,谢淑柔对当日穆红裳的“救命之恩”念念不忘,因为没有机会回报,因此穆大小姐的恩德被她日日放在心里,都快成心病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谢淑柔如此努力,终于还是为自己创造出了接近穆红裳的机会。她当然没法说服谢丞相,也没法说服谢夫人,但她努力的表演还是打动了她的亲娘谢大奶奶。

        谢大奶奶为了让女儿安心,亲自去求了谢夫人,希望谢夫人能够同意她带谢淑柔去安国公府道谢。

        精明的谢夫人思忖过后,跟自家老头子商量了一下,最终还是同意了大儿媳往安国公府递拜帖。

        谢丞相这个老狐狸自然是笃定安国公府不会随意接了他谢家的拜帖,但他觉得老伴说的也挺有道理,当日穆红裳在公主府挨了打,归根结底也是因为他们谢家惹出来的,若不是四丫头落了水,穆大小姐也不至于扒着湖石去救人,以至于惹得安国公夫人担心生气。

        小姑娘挨了训斥原本也是小事,只是穆大小姐是安国公府的掌上明珠,他们谢府递张帖子表达个歉意倒也是应该。事情终归因谢府而起,总不好一直装傻吧。

        有了谢丞相夫妻的同意,谢大奶奶这才往安国公府递了拜帖。安国公府没接拜帖,这事儿整个谢家都想到了。谢淑柔虽然也有心理准备,但免不了还是十分失望。

        谢丞相谨慎,安国公府更谨慎,那她这个急着抱大腿的恶毒女配可怎么办啊?等死吗?

        “小姐怎地还是不开心?”谢淑柔的丫鬟清荷一脸莫名:“您不用担心,安国公府虽然没接拜帖,可也送了些药材来给您,这说明安国公夫人和穆大小姐没打算计较,您不用日日念叨了。再说了,穆大小姐挨打,我觉得真不是小姐您的错……”

      第31章 回赠

        药材?谢淑柔一愣,紧接着眼睛一亮。对啊!药材!清荷的话倒是提醒她了,虽然安国公府没接拜帖,她没了机会去拜访自己看中的金大腿穆红裳,但药材也算是礼物对吧?这么说,她有理由名正言顺的送回礼了!

        这可太好了啊!作为站在历史肩膀上的穿越党,她的见识可比这些“古代人”广多了,赶紧仔细想想,弄点什么超越时代的好东西去巴结红裳小妹妹是正经。

        谢淑柔在家里想破了头,将自己能想出来的,这时代没有的好东西列了一张长长的单子,看着那张礼物单,谢淑柔终于有些安心了,她觉得自己也不算是没有金手指,不管怎样,这些现代社会平常的东西,在这里可真的算是及其稀罕的物件,拿来巴结穆红裳应该是可以了,她要好好地计划一下,如何将自己看中的金大腿牢牢抱住!

        穿越党出手自然不凡,中秋节前几日,谢家的嬷嬷又上门了,这次倒是没有递拜帖,而是送来了一个挺大的礼盒,指明是给穆大小姐的。

        谢家的嬷嬷也没有要求拜见安国公夫人或者穆红裳,只是将盒子交给了安国公府的门房跑腿婆子,托她带几句话给安国公夫人以及穆大小姐。

        “我们四小姐大好了!”谢家嬷嬷是这样说的:“承蒙国公夫人惦记,上次还让我带了药材回去,我们四小姐感激不尽。这盒子里的东西,是给贵府大小姐的,是我们家四小姐亲自画了样子,送去外头铺子做的。小玩意儿而已,博大小姐一笑。”

        盒子被送到了安国公夫人面前,话自然也带到了。谢家的嬷嬷特意说了是谢四小姐亲自画了样子去做的小玩意儿,安国公夫人自然清楚,这盒子里应当是新奇物件,哄孩子玩的,不会太值钱。

        但盒子打开了,还是让见多识广的安国公夫人吃了一惊。东西的确不值钱,但这份礼物,让安国公夫人忍不住感叹,谢四小姐可真是个巧心妙人。

        此时若有另一个穿越党在场,应当一眼能认出来,谢淑柔送给穆红裳的其实真是再寻常不过的东西了,是在现代生活的女孩子们人人都见过的烂大街的礼物。

        憨态可掬,圆头圆脑的绒毛熊有什么稀奇。只不过谢淑柔送来的绒毛熊,比现代社会满大街卖的那种豪华了许多倍而已。

        没错,谢淑柔送给穆红裳的第一份礼物,是她亲自画了样子,托人在母亲陪嫁的铺子里做的,咖啡色绒毛熊一只。

        只不过后世的绒毛熊是化纤绒布的,而她给穆红裳做的这只绒毛熊,是红棕色水貂皮的,绒毛熊的鼻子和眼睛,是精心打磨好形状的黑玉,熊鼻子甚至还像是现代社会的绒毛熊塑料鼻子一样,雕刻出了鼻孔的形状。

        绒毛熊耳朵圆圆,四肢短短,圆圆的嘴巴鼓起,鼻子下还用黑色丝线缝成了颇具喜感的三瓣嘴形象,真是有趣极了。

        这只圆乎乎的绒毛熊连安国公夫人都很喜欢,她忍不住将那只豪华的水貂熊从盒子里拿出来,捏了捏小熊圆鼓鼓的肚子。

        小熊看着不小,但是分量并不算重,捏起来很有弹性,熊肚子里应该是塞满了轻柔的丝绵。安国公夫人知道,这份新奇的礼物她家红裳一定会喜欢。

        穆红裳果然很喜欢这份礼物。安国公夫人带着丫鬟去穆老夫人屋里的时候,穆红裳还在站着抄书呢。她一看到碧桐手里那个毛茸茸、圆头圆脑的小熊,立刻丢下了笔,朝碧桐伸出手,想要摸摸熊脑袋。

        “碧桐姑姑,这是哪来的?真好看!是不是大哥从边关给我捎来的?”穆红裳抱着小熊爱不释手,一会摸摸小熊圆圆的耳朵,一会摸摸小熊黑玉制成的凉凉的鼻子,眉开眼笑的模样,像是一刻都不肯撒手。

        穆家大少爷穆征衣在北境边关,有机会捎信回家的时候,总不忘给弟妹们带些边关的新奇物件。北境的皮货好,穆老夫人一开始看见这个水貂制成的绒毛小熊,也以为是大孙子从边关捎回来的呢,立刻急着开口问道:“燕州的信使到了?”

        “还没到八月节,哪里就这样早。”安国公夫人摇摇头:“这东西是谢相家的四小姐打发人送过来的,就是先头公主府落水的那一个。母亲可还记得,前几日谢大奶奶和这位谢四小姐还递了拜帖。”

        “怎地是她?”穆老夫人微微一愣:“你问清了?是谢四小姐送的?不是谢家大奶奶?”

        “原来是那位姐姐送来的呀。”穆红裳笑了,圆圆的眼睛微微眯起:“那个姐姐落水好像淹得很严重,现在已经好了吗?”

        “是谢四小姐。”安国公夫人点点头:“咱们府里前些日子回拜帖的时候,不是打发人送了些药材嘛,这位谢四小姐说是大好了,感谢咱们的药材,送个小玩意过来给红裳。”

        “红裳过来,”穆老夫人朝孙女招招手:“祖母瞧瞧你的小狗。”

        “这不是个小狗吧?”穆红裳笑着将绒毛熊递到穆老夫人手里:“祖母您瞧,耳朵是圆的。”

        “谁知是什么,你喜欢就好。”穆老夫人笑着将那只绒毛玩具抱在手里捏了捏,感叹道:“这谢四小姐好巧的心思,送来的可真是新奇物件,我活到这把年纪也没见过这样的东西。不愧是大家小姐,一个玩意儿而已,也用得上如此出色的水貂皮。”

        “正是。”安国公夫人点点头:“东西虽不金贵,难得的是这份心思。”

        “再难得也是孩子们的玩意儿,”穆老夫人将小熊递还给穆红裳:“既然谢四小姐谢过我们的药材,那红裳就好好拿着玩吧,回礼也不必了,日后在哪里见到谢家人,当面说一声就好。”

        “是!”安国公夫人笑着点点头。

      第32章 中秋

        穆红裳很喜欢谢淑柔送的小熊,天天抱在手里不撒手,收到了这么好的礼物,她其实自己觉得应该给那位谢家姐姐送个回礼,或者至少打发人去谢丞相府说一声,表达个谢意。

        不过既然母亲和祖母都说了不需要,穆红裳也没有坚持。红裳自己清楚,他们安国公府同别人家不一样,在这些事上,她一向听话。

        没事,穆红裳想,下次母亲带她出门拜客的时候,她再向那位谢姐姐道谢好了,总是有机会见到的。

        谢淑柔精心制作的绒毛熊送进了安国公府,就如石沉大海一般再也没了消息,连个回信都没有,谢淑柔自己都不知道穆家那个很可爱的小姑娘到底有没有收到她的小熊。是收到了不喜欢,还是压根就没收到呢?谢淑柔在家里胡乱琢磨了几天,最后决定将这件事丢开。

        没有回信没关系。谢淑柔信心满满地想,小熊不喜欢她还可以送其他的,她这个努力的穿越党是不会轻易放弃的!眼看快过中秋了,想办法弄点盗版冰皮月饼去试试看。就做……奶黄馅吧!幸好她上大学的时候玩过一段时间烘焙,花在烘焙工作室的那些钱,现在看来真值!

        谢淑柔在家忙着准备材料做奶黄馅的冰皮月饼,同一时间,顾学士府的顾仪兰正在亲手做兔儿灯。

        细细的竹骨弯成固定的形状,在蒙上透光的霜色软烟罗,顾仪兰亲手描绘了兔儿的眼、鼻、口,兔儿灯圆乎乎的脸颊位置,还被她仔细地用胭脂上了淡淡的红色,真是精致无比。

        兔儿耳朵位置,被顾仪兰用彩色丝线搓成的粗绳结住,拴在一根湘妃竹的竹棍上,方便提灯行走。

        这盏兔儿灯,顾仪兰仔细做了好几天,赶在八月十三这日完工,她将灯提在手里仔细看了看,露出满意的笑容。穆家大小姐,应该会喜欢吧?

        “小姐亲手制的灯可真好看!”芳芷捧着那盏兔儿灯,一副爱不释手的模样:“六小姐、七小姐和十一小姐的灯一定比不上小姐的。”

        “我同她们比什么?”顾仪兰有些好笑地看了芳芷一眼,转头吩咐安静站在一旁的芳馨:“找个妥帖人,明日给安国公府的穆大小姐送去,再带上些咱们自己酿的桂花酒。”

        “啊?”芳馨还没说话,芳芷先发出了失望的声音:“小姐您忙了这么多天,原来又是送给安国公府大小姐的啊!我还以为……”

        “就是送给安国公府大小姐才要更加仔细,”芳馨伸出手指轻戳芳芷的额头:“穆大小姐什么好东西没见过,不仔细怎能入她的眼。快捧了灯跟我来,我找个盒子装起来,省得送礼的婆子不当心,磕了碰了。”

        芳芷一脸不舍地捧着那盏精致的兔儿灯跟芳馨出去了。那盏灯被仔细地放在一个木盒中,连着顾仪兰亲手酿的桂花酒,在中秋前一日送到了安国公府,指明是送给穆大小姐。

        与顾府的礼物同时到的,还有谢淑柔的奶黄馅冰皮月饼。许多现代社会常用的食材这里都没有,谢淑柔寻找了相似的代替品,她觉得自己算是尽力了,做出来的冰皮月饼挺好看,味道也还算过得去,反正谢丞相府的人都喜欢得不得了。

        唉!还是材料不全啊!谢淑柔没什么信心地想,没有奶粉,没有炼乳也没有黄油,找的替代材料也不怎么理想,工具也不趁手,再加上她的烹饪水平实在一般般,她也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了,还希望安国公府那个小姑娘不要嫌弃。

        穆红裳当然不会嫌弃自己收到的礼物,其实除了外祖家,还有京外两个姑姑、叔母的娘家送来的礼物之外,她唯二收到的两份礼就是顾仪兰的兔子灯和谢淑柔送来的奶黄月饼,这两份礼物都这样精致,她怎么会嫌弃。

        而且冰皮奶黄月饼是真的看起来很稀奇,穆红裳将月饼好好地收了起来,打算等到八月十五正日子,祖母和母亲进宫回来之后,大家一起吃。

        中秋节当天,天还没亮,整个安国公府灯火通明,穆老夫人到四位穆夫人都已经按品大妆,等着进宫请安领宴。

        当然,这与孩子们是不相干的。惯例上,每年的中秋赐宴是京中四品以上的官员以及四品以上的诰命夫人才可以进宫领宴,按照礼制向皇上皇后请安拜节,不是随随便便谁都可以去的。

        因此中秋这一日,京中四品以上大员的府里,也就是身上有封诰的夫人才会随着一起进宫。比如顾大学士府里只有顾夫人跟着一起进宫,而谢丞相府中也只有谢夫人进宫了而已。

        当然,安国公府与别家不同,连老夫人在内,一共五位夫人都是四品以上的诰命,穆家的二爷、三爷、四爷都是四品以上的军职,虽然三位爷目前不在京中,但是三位夫人按照惯例也是要随安国公夫妻一同进宫的。

        要不怎么说安国公府穆家是眼下京中第一显赫的人家呢!这中秋日赐宴,诰命进宫就可以看出区别来了。旁人家里,有一两位夫人能进宫就了不起了,但安国公府,连老夫人在内,齐齐整整五位夫人一齐进宫,一品诰命两位,三品一位,四品两位,谁家能及得上?

        中秋日宫中赐宴并不会耽误各家团员拜节,一般都是一早进宫,中午领宴,赶在未时之前就出宫了,不会耽搁各家团圆拜节,当然也不会耽误宫里皇上皇后的团圆家宴。

        中秋赐宴其实也不是个社交场合,一大早,各家命妇坐着马车到达宫门口,先坐在马车里等待,有内监专门在宫门前的广场上负责宣礼调度,因此虽然入宫前整个广场被各家马车停的满满的,但却非常安静。

        各家仆役随侍在主子的马车旁,个个脸色肃穆,支棱着耳朵听着广场前方宣礼内监的命令。

      第33章 宫宴

        虽然中秋宫宴是巳时末入席,午时初刻开宴,但其实入宫赴宴非常辛苦,各家命妇四更过后就要起来,用过早饭之后开始梳妆,五更过后开始陆续出门,卯正时分,各府的马车就已经整整齐齐排在宫门前的广场。

        辰时初刻,宣礼内监宣礼,官员和夫人们下马车,按照品级排队,陆续进入宫门,接着继续在崇政殿前的广场上静立等待,这一等,少说也得半个时辰。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必须站着等皇上皇后,比如安国公府的穆老夫人,刚刚到达崇政殿前的广场,就有小内监搬着圆凳飞奔过来,传皇上的话,让穆老夫人坐等。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18:3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