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慕红裳》-第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Áù»Ê×Ó֣誶ÔÖ£éAµ±Ì«×ÓºÁÎÞÒâ¼û£¬µ«Ö£éAÏëÒªÒÀÕÌȨλ¸úËûÕù¶á¹ËÒÇÀ¼£¬ËûÈ´²»ÄÜÈÝÈÌ¡£

        郑瑾与郑锳一同长大,在没有遇到顾仪兰之前,兄弟两个感情其实非常好,因此就算郑锳当上太子后,为了顾仪兰多番为难他,郑瑾也不愿与哥哥计较。他甚至去求了皇上,想让皇上赶快给他和顾仪兰赐婚,然后给他赐一个偏远的封地,他好带着顾仪兰远走高飞,避开哥哥的锋芒。

        然而郑瑾没想到,郑锳也同时求了皇上,求娶顾仪兰为正妃。两个儿子都喜欢顾家女,皇上左右为难,但皇后是心里有数的。

        魏皇后知道顾仪兰和自己的儿子郑瑾两情相悦,并不喜欢郑锳,因此魏皇后亲自求了皇上给郑瑾赐婚,但魏皇后舍不得儿子离开京城,因此没有同意郑瑾想要边地封王的请求。

        圣旨一下,郑锳的眼睛都红了。在他心目中,眼下郑瑾就是与他有夺妻之恨大仇,他因此对郑瑾步步紧逼,甚至希望郑瑾去死。郑瑾死了,天下是他的,顾仪兰也是他的。

        颖悟绝伦的郑瑾的确不想与哥哥起冲突,但这不代表郑锳想要他命的时候,他会坐以待毙。他通过精心谋划,将郑锳拉下太子位,以为失了权势依仗之后,郑锳会收敛些。却没想到,这却引来了郑锳更加不顾一切的反扑和报复。

        一切的一切都在郑锳劫持圈禁了顾仪兰之后达到了顶点,兄弟两个终成不死不休之局。当然,身负男主光环,有个真女主老妈和一个真女主媳妇的郑瑾是不会输的,而五皇子郑锳则失去了所有的势力和依仗,被贬为庶人终生圈禁。

        当然郑锳也没被圈禁多久,他很快就在魏皇后和顾仪兰的双重女主光环的感召下后悔自责的【创建和谐家园】了,成为了全书中唯二没有好下场的男配之一。

        没错,唯二。这本书里大部分的女配都没啥好下场,只除了寥寥几个女主拥趸,而大部分的男配都下场不错,【创建和谐家园】厚禄不缺,只是可能终身孤独深情惦念顾仪兰,在女主成亲后还在一心一意为她做贡献神马哒。

        这么多的男配都好好地,就只有和男主作对的郑锳,还有女主顾仪兰的渣男前夫郑崇景两个没好下场。只有两个没有好下场,其中一个还是他们老谢家的亲戚,谢淑柔简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谢皇后是他们谢家人,谢丞相府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能算作皇子外家。郑锳如此作大死,跟他绑在一条船上的谢家想全身而退,可能吗?谢淑柔想来想去,都觉得这是个死局!可问题在于,虽然她不愿意莫名其妙穿越到这个鬼世界生活,但她更不愿意死。

        好死不如赖活着,可惜她想来想去,都没想出来,自己应该怎样自救。说来说去,她这个蹦跶来蹦跶去的恶毒女配,真不是谢家抄家灭族的根本原因。根源在五皇子郑锳身上,她可真的管不了。

        谢淑仪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将自己能记住的书中细节都梳理了一遍之后,她不得不承认,这真是个死局,谢家以后的结局她真的干涉不了。

        终于认清事实的谢淑柔极端绝望,她在床上呆呆地躺了三天,不想说话也不想动。反正都是要死,她自暴自弃地想,还不如现在死了算了,顶着个恶毒女配的身份,以后还注定要给作死男配陪葬,她觉得活在世上的每一天都是折磨。

      第26章 自救

        谢淑柔没经历过任何挫折,一直活得顺顺当当。以前考试成绩不好、没有抢到爱豆演唱会的门票、班里排的文艺节目没评上优秀这样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在她眼里都是天塌了一样,足够她哭一顿,难过半天。

        而到了今天,在陌生的世界,变成了另一个人,一睁眼就要面对生死局,慌乱无助,谢淑柔对自己根本没有信心,她以为自己扛不住。她以为这么大的心理压力会让她很快崩溃或者抑郁,她以为她会就这样不死不活地躺在床上,绝望等死,但她终究没有。

        大约是得益于她之前的二十几年都在自由社会长大,接受平等的通识教育,父母疼爱,家庭氛围良好,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她成长成了一个开朗乐观的姑娘。不得不说,她心理素质还是不错。

        若是在现代社会,她这样乐观又知足的个性并不稀奇,然而眼下,谢淑柔却无比感谢平等的教育、宽容的社会环境,还有父母的爱护,能让她养成这样的个性。

        她自暴自弃地躺了几天,哭了无数顿,难过了很久很久,但哭过后之后,像是完全发泄了自己心里那些阴暗的情绪一般,她神奇般地精神了起来,重新开始燃起了活下去的希望。

        死局又怎样?谢淑柔有些心大地想,不是还没死呢嘛!既然没死就有办法。谢家的事,五皇子的事她这个人微言轻的宅门小姐是真的管不了的,那她努力想办法在出事前把自己摘出去不就行了嘛!

        救不了一家子就先救自己。这是谢淑柔为自己新制定的战略方针。虽然她还是救自己这件事没啥信心,但不试一试怎么知道?什么都不做是死,干嘛不努力试试自救!万一成功了呢?怎样都比躺着等死强吧……

        制定好新的战略方针之后,谢淑柔又开始老老实实地吃药吃饭,也不再像以前一样沉默,她开始和丫鬟们聊天,和来探望她的姐妹和长辈聊天,想要多了解谢家,也多了解这个世界。

        毕竟虽然她有以前那个谢淑柔的记忆,但毕竟是别人的记忆,许多事她知道,却并没有什么代入感,有些该注意的细节自然也注意不到。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谢淑柔觉得,既然大事她干涉不了,不如仔细研究一下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许能从中找出生机呢。

        谢淑柔看起来“日渐恢复”,谢家人当然很开心,每天来探望她的人真的不少,除了家里的几个兄弟姐妹,谢大奶奶的几个妯娌和谢夫人以外,谢丞相和谢大爷、谢四爷也来过,甚至分家外居的谢三爷和家里嫁出门的几个姑奶奶也回来看过她。

        听说她好起来了,京中几家与谢家交好的人家,也派了婆子过来请安,也有相熟的小姐亲自上门来探望。虽然谢淑柔依旧在“病中”,但每日的访客却不少。

        谢淑柔是有原本那个女孩子的记忆的,理论上,这些来看她的人她应该是都熟悉的,但就算是谢家人到她的屋里来,她也还是得反应几秒才能将来客的面孔和记忆中的人对上号,并不像是一般小说里YY的那样,有了记忆,万事大吉,简直像是换了个人。

        真那样就好了!事实是,就算有了原本那女孩的记忆,谢家琪还是谢家琪,有了谢淑柔这个新身份,她也成不了另外一个人,一切都还需要她自己努力适应,将记忆中的信息努力与现实融合起来才行。

        所以卧病在床的日子,谢淑柔看起来没什么事做,但其实过得还是挺辛苦,努力融合对照记忆中的信息、努力与人聊天收集新的消息,还努力练习成为另外一个人。

        信息越丰富,谢淑柔就越发愁。因为她发现,女主顾仪兰还真是挺“交游广阔”的,至少眼下来探望过她的那些小姐们,几乎都是“熟人”,全员被划在恶毒女配这一栏。有些在原书里是她谢淑柔的狗腿子,有些则是因为其他事跟顾仪兰发生矛盾。

        当然了,依照原书作者的尿性,这个“其他事”大部分也都是抢男人。唉!想明白这个问题之后,谢淑柔更加想叹气了。这些女孩子们也是想不开,跟谁抢男人不好,非要跟女主顾仪兰抢。三条腿的蛤蟆不多见,两条腿的男人可不少啊!京里的少年才俊那么多,难不成全是女主拥趸?换一个不就完了嘛!

        但信息掌握得多了,谢淑柔很快就反应过来一个事实。要这些恶毒女配阵营的女孩子们绕开庞大的男配团,似乎……真的不太容易。

        这朝代不是那么闭塞封建规矩严苛,虽然女人从根子上来说还是作为男人的附庸存在,但这时代对女人的束缚倒也不算特别严苛,一年到头赴宴、游船、赏花之类的社交活动也不少。

        许多贵族的社交活动中,对于男女大防并不很严格,因此勋贵圈子里的青年男女见面机会还是不少的。但,就算如此,婚姻自由这件事还是没有的。

        结亲是通家之好,先看家世再看人,这年头找亲家是头等大事,相看媳妇和女婿也不是像谢淑柔一开始想象的那样,先看男孩子女孩子的人品相貌,相看亲家可比相看人重要多了。

        《礼记》有云:“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重要的是谁家和谁家结亲,这是两个家庭之间的结盟,至于结亲的两个人是谁,倒是其次。嫁出去的女孩子,最重要的作用是作为两个家族之间的纽带,稳定宗族之间的关系。至于婚姻中的其他……不是不重要,只是没那么重要。

        这种情况下,男人娶妻,女子嫁人,门当户对当然是第一重要。大周民风相对开放,两情相悦不是不可以,这个“相悦”对象若是门当户对的男子,家里还会全力支持。

      第27章 工具人

        谢淑柔扳着手指数了几天,都觉得她们这些恶毒女配阵营的女孩子其实都挺不容易的。京中勋贵大族自然不少,但牵涉到嫁娶,虽说有女子高嫁,男子低娶的说法,可结亲的双方门第一般也不会差距太大,这样一来,可选的人家就有限了。

        可选的人家有限,这些适宜的人家中,适龄男子的未婚总是有数的,而其中若是出现个人才相貌都上上选的优秀适婚对象,当然会受到同阶层小姐们的关注。

        毕竟这年头再民风开放,女人也是被束缚压迫的一方。男人若是娶了不太满意的妻子,还可以娶几个美妾在家满足情感需求,可女人若嫁了不像样的相公,可就没退路了,只能自己熬着。

        女孩子们为了自己将来打算,提前结交京中勋贵圈子中门当户对的,人品、才情、相貌都拔尖的适龄未婚公子,为自己谋算一桩好亲事,在这年头可不算什么错事。但,错就错在,整个京城里最拔尖的未婚男,最后都会成为玛丽苏女主的拥趸。

        一想到这件事,谢淑柔就想叹气。这一届的世家小姐可真是太难了!玛丽苏果然是坑人的生物,一坑一大片,也怪不得恶毒女配阵营如此庞大。

        要和恶毒女配们结盟自救吗?谢淑柔想来想去还是决定算了。虽然这一届的拔尖帅哥全都被玛丽苏坑成深情男配,拖累得一群好姑娘失了良缘,这件事的确让人同情。但她谢淑柔自顾不暇,实数恶毒女配阵营中最倒霉的一位,实在是没有心力关心旁人。

        恶毒女配抱团这件事还是算了。这些姑娘们若是注定要跟玛丽苏女主发生矛盾,她谢淑柔还是别凑上去添乱了,形势复杂自保为上,离女主远点,女配团……也少来往比较安全,省得将来出事受到牵连。

        但是,离女主女配都远一点,最多也就是能避小祸,真正的滔天大祸还是避不过,郑锳作死她管不了,谢家跟着郑锳倒台她也管不了,要怎样把自己摘出去她更是没想出办法来。

        谢淑柔称病,一连三个月把自己关在屋里发愁,谢家人可有点担心了。谢大奶奶请了大夫诊脉,确定女儿现在已经痊愈之后,就开始劝谢淑柔出门走走,疏散疏散。

        可惜谢淑柔哪都不想去。游宴?不想去!人多是非多。拜客?不能去!以前的小伙伴们都是恶毒女配。烧香?也不想去!香灰水喝出心理阴影了。

        见谢淑柔提起什么都兴趣缺缺,谢大奶奶没说什么,谢夫人有点不乐意了:“好好地一个姑娘家,天天闷在屋里,旁人下了帖子也不应,你到底在想什么?咱们家可不是安国公府,有些帖子不应,是要得罪人的。”

        安国公府?谢淑柔眨眨眼。那个红衣小姑娘穆红裳的家?

        这些日子,她成天害怕担忧,已经很久没想起她穿越来的那天了,也很久没想起来,穆红裳这个小姑娘了。

        那个小姑娘,可是她穿越过来时,看到的第一个人!大大的眼睛,梳着双丫髻,一身红色的胡裙,真是个又漂亮又可爱的小姑娘呢!

        大约真是雏鸟情结吧?谢淑柔叹了口气。她是真的挺喜欢这个都没怎么打过交到的穆红裳。眼下这种情况,穆红裳也算是唯一一个她想起来就觉得开心的人了。

        等等!开心?谢淑柔一愣,紧接着像是醍醐灌顶似的清醒过来。对啊!开心!她想起穆红裳就开心,可不仅仅是因为雏鸟情节,而是因为这个穆红裳不会让她连带着想起一大串麻烦。

        穆红裳这个小姑娘是个在原书中从未出现过的人物,别说穆红裳,整个安国公府在原书中都是背景板一样的存在。因为穆家的少爷们没有人喜欢上女主,穆家的大小姐也没有跟女主抢过男人。

        这个背景板一样的安国公府,全员在整本书中都没出镜,作为背景板,在全书中也没出现过几次。

        谢淑柔仔细回忆了半天才想起来那么两三次提到安国公府的场景。一次是剧情前期,一个皇上和两个儿子谈论国事的场景,皇上提到安国公为人忠心,是可以依仗的重臣,郑锳这个男配为了讨好皇上,极力劝说皇上为安国公府继续加封赏,而男主郑瑾则认为,安国公一门几代忠公体国,并不需要持续以利趋之。

        甜宠文也不会着重描写国事朝政,提到安国公府,完全就是为了表现男主郑瑾比男配郑锳优秀而已,纯纯工具背景。

        剩下两次提到安国公府,谢淑柔记得一次是郑瑾已经当了太子,与顾仪兰成亲之后。安国公府大小姐出嫁,皇上送了半幅公主依仗送嫁,皇后娘娘和顾仪兰商量送什么贺礼。

        国公府大小姐照样是个背景板,主要为了表现女主顾仪兰有多灵慧巧心,准备的礼物让皇后娘娘无比满意,从此以后更将许多内廷事务交由东宫处理。

        最后一次提到安国公府是大结局之前,坏人都死得差不多了,皇帝将皇位传给郑瑾之后,带着魏皇后出宫,两口子神仙眷侣隐游江湖去了,郑瑾成了皇帝,顾仪兰成了皇后,连朝政都是小两口有商有量。北地不太平,顾仪兰出了主意,让郑瑾派安国公出征,安国公果然大胜而归,郑瑾从此对顾仪兰更加爱重。

        工具人安国公此时是为了表现女主大人的才能不限于内宅,也有治国之能,母仪天下理所当然。

        谢淑柔能想起来的关于安国公的细节就这一点点而已。但就这点相关小细节,也能让谢淑柔结合现实总结出两条重要结论。

        其一、原着中对于政务的描写是如此傻缺,一句句都是废话堆砌。女主顾仪兰推举安国公北征就是有治国之能?简直笑话!现实中,满京里谁不知道,人家穆家世代守北境,穆家将在北地威名赫赫,让谁推举怕是也推安国公出征。

        其二、这个背景板一样的安国公府,真的是跟男主女主没什么交往也没什么利益冲突。安国公位高权重深受皇上信赖,穆氏一门忠勇,又从不居功自傲,行事极有分寸,从大周开国起,就世代为大周守北境,谁不喜欢这样的忠臣良将?

        真称得上铁打的穆家流水的皇帝,换了谁当皇帝,穆家都不会倒,照样帮着大周朝看守北大门。这是一条理想的金大腿啊!

      第28章 拜帖

        “拜帖?”安国公夫人抬起头,望着恭敬回话的婆子:“给红裳的?”

        “是!”婆子立刻点头:“回夫人的话,是直接下给咱们家大小姐的,所以门房不敢随意处置,叫奴婢来请夫人个示下。”

        “下给红裳的……”安国公夫人眉头微蹙:“谢家人派了什么人过来?”

      ¡¡¡¡¡°»Ø·òÈ˵ϰ£¬¡±ÆÅ×Ó´ðµÀ£º¡°ÊǸö¼«ÌåÃæµÄæÖæÖ£¬¿´ÆðÀ´ÓÐЩÄê¼ÍÁË¡£ÖªµÀ·òÈËÒªÎÊ£¬Å«æ¾¹ýÀ´Ê±ÌØÒâ×ÐÏ¸ÇÆÁË£¬ÄÇæÖæÖÉíÉÏ´©µÄÌÙÇàÎÆ±È¼×ÇÆ×ÅÏñÊÇ»¨Èí¶ÐµÄ£¬Í·ÉÏ»¹²å×Åö̽ðµÄô¢×Ó£¬´ø×ÅÏâÖé¶ú×¹×Ó¡£ÃÅ·¿ÉÏÇÆ×ÅÄÇæÖæÖ´ò°çµÃÌåÃæ£¬²»¸Òµ¡ÂýÁË£¬ÇëÁËËýÔÚ¶ú·¿ºÈ²èÉԵȡ£¡±

        “她说什么了?”安国公夫人将手里的茶盏放下,接过了婆子恭敬捧在手里的拜帖,打开仔细看了看,发现是谢家大奶奶和谢四小姐的名帖,并不是谢夫人的。

        “回夫人的话,”婆子答道:“那嬷嬷说,他们家四小姐落水当日,咱们大小姐不顾安危出手去救,四小姐心中感激,一直想要当面感谢,所以才递上拜帖,想要拜访咱们家大小姐,当面致谢。那婆子还说,论理早该来拜访了,可是无奈他们家四小姐落水风寒,病了这些日子,才耽搁至今,是他们不对,请夫人和小姐不要计较。”

        “是这样。”安国公夫人点点头,回头吩咐自己身旁的贴身丫鬟:“碧柳,去开库房,找些女孩子家常用的养身体的药材过来。”

        碧柳答应着离开了,安国公夫人才将拜帖递给身旁另一位贴身丫鬟,接着吩咐道:“碧桐,等下碧柳回来,你跑一趟,就说我说了,谢四小姐是公主府救起的,咱们安国公府不敢居功。红裳那日不添乱就算好了,怎敢当得谢四小姐一声谢。眼下将要中秋,各家都忙碌,谢大奶奶和四小姐不必讲究这些虚礼。然后再将药材交给谢相府的嬷嬷,说是给四小姐补身用的。”

        “是!”碧桐微笑着点头:“夫人放心。”

        碧桐和碧柳都是安国公夫人身边得力的大丫头,她们办事国公夫人自然可以放心。不大的功夫,碧柳就带着药材回来了。碧桐让过来跑腿回事的婆子捧了药材,自己拿了那张拜帖去了门房,将那个来送拜帖的嬷嬷打发回去了。

        穆老夫人得知这件事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媳妇们嫁进穆家多年,穆老夫人早就不再拘着儿媳们立规矩侍候饮食,有时甚至连早晚请安也都免了。

        然而虽然婆婆不苛求,穆家的四位奶奶还是会一早一晚去穆老夫人屋里坐坐。除非真是特别忙碌,或者天气极糟糕,否则妯娌几个天天都要去给穆老夫人请个安,说几句闲话。

      ¡¡¡¡ÖÐÇïǰÊÂæ£¬°²¹ú¹«·òÈËÊÇÍí·¹ºó²ÅÈ¥µÄÄÂÀÏ·òÈ˵ÄÔº×Ó£¬¸ÕºÃæ¨æ²¼¸¸öÒ²¶¼ÔÚ£¬Ò»¼Ò×ӺȲèÁÄ»á¶ùÌ죬µ¹Ò²ÈÈÄÖ¡£

        安国公夫人才坐下不久,穆三夫人就笑着说道:“都这个时辰了,大嫂还坐得这样稳当?早些回去吧,您和我们不一样,我们妯娌几个男人不在家,晚间回去也无事可做,在这里陪母亲多说会儿话也是好的。您可早些回去,等下大哥从外书房回来了,找不到人可不是要着急?”

        一席话说得大家都笑起来,安国公夫人嫁进门将近二十年,早就不是年轻媳妇了,但依旧像个少女一般脸上发红,笑着嗔道:“三弟妹会说笑。只怕你大哥直盼着我晚些回去,他好少听些唠叨。”

        “老三媳妇说的是,”穆老夫人点头:“老大媳妇是该早些回去。要我说,你们几个也早些回去,快节下了,家里事忙,累了一天,总陪着我这个老婆子做什么。”

        “我们赖着不走,自然是想混着跟母亲多说两句话。”二夫人也凑趣地开口。

        “那感情好!”穆老夫人呵呵笑起来:“说些闲事我自然爱听,可别再拿个采买单子来给我看,美其名曰问我要不要添东西,一起交代给采办。实际我知道,你们妯娌几个要躲懒,变着花样使唤我。”

        穆老夫人当然是开玩笑,穆家的几个儿媳闻言一齐笑起来,笑罢了安国公夫人才开口:“今日倒是真有件稀奇事说与母亲听。谢相府里的谢大奶奶和谢四小姐送来了拜帖,指明是给红裳的,说是想要登门道谢。”

        安国公夫人话一出口,穆老夫人和二夫人她们皆面露惊诧。等安国公夫人将事情细细说了之后,穆家的女眷们更是一脸莫名奇妙。

        安国公府平时少与京中权贵来往,这事儿人人都清楚,谢相是五皇子外家,更应该谨慎行事才对,如此不避讳地将拜帖递上门,就不怕给五皇子落下个意图结交权臣的话柄?

        况且,这个道谢的理由也着实可笑。当日谢四小姐落水,又不是他们家红裳拉上来的,红裳的确是管闲事伸手想去救人,但不仅没救成,还因此挨了罚,道谢根本就无从说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你如此处置倒也得宜,”穆老夫人思忖半天之后才慢慢开口:“只是咱们家的规矩京中勋贵大都心中有数,谢相素来谨慎,府中约束颇严,谢府里的女眷平日里与我们府里交往也都是极有分寸的,虽不至于有意避讳,但也没有主动示好,如今这事儿倒是奇了……”

        “我瞧着也只是客气而已吧?大约也不是真想过来拜访。”穆二夫人想了想之后答道:“那一日,咱们红裳因为想冒险救谢四小姐,被大嫂瞧见了。大嫂又气又急,当着众训斥了她,当时谢大奶奶虽不在,但事后应当也是听说了的。硬要说起来,红裳当众挨了训,也是因谢四小姐而起,谢大奶奶做事小心,自然不愿意让我们府里心里留疙瘩。”

      第29章 金大腿

        “老二媳妇说得在理。”穆老夫人点点头:“如此看来,谢相府里递来帖子,倒也是得宜。只怕帖子不重要,派来个嬷嬷传几句话才重要。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他们大约也不好重新提起红裳当众挨了打的事,毕竟也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才找了个致谢的由头。”

        “如此说来,”穆四夫人笑道:“大嫂若真接了谢相府里的拜帖,谢大奶奶才要犯愁。这来也不是,不来也不是,可真真难为人了。”

        “你大嫂怎会做这样的事。”穆老夫人笑了:“她那样谨慎的人,哪里可能随随便便就应了谢相府里的帖子。”

        “今年倒也奇了,”穆三夫人皱皱眉:“咱们家里,每年推不过的宴请,少说也得有七八回,母亲如今极少出门了,日常赴宴都是我们妯娌去。早些年红裳还小,咱们少带她出门,但她八岁后,母亲说常拘着她在家也可怜,日常赴宴咱们总是带着她,这些个世家小姐们,红裳也不是头一天认识,平日交往也都淡淡的,赴宴时玩一玩也就算了,再无过多往来。今年可是奇了,这一个两个的,怎地突然对红裳如此热忱?先是那个顾九小姐送了东西,而今又是谢家给红裳递了拜帖。”

        “旁人的事我们也不必管,”穆老夫人摆摆手:“只要不出格,我们也不必太过计较。不管他们是为了什么,突然如此热忱,私心里我是不大想管。咱们红裳连个常来常往的小姐妹都没有,将来嫁了人离开京城,除了娘家人,这满京里也没个谁能让她惦记了,女孩子渐渐大了心思多,红裳却连个能说私房话的朋友都没有,也确实可怜。往深了说,红裳今年才十二岁,再怎样都不过是小姑娘之间的事,扯不上许多。”

        穆老夫人这几句话,让安国公夫人妯娌几个的脸色蓦然黯淡了下来,纷纷沉默地低下了头。尤其是安国公夫人这个亲娘,心里只觉得针扎一样疼。她的女儿十二岁,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却日日跟着兄弟们在一处,练武读书,隔三差五出门跑个马,她都能开心许久。

        别人家的小姐们结伴踏春游湖,她的红裳只能跟着兄弟们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红裳其实是个懂事孩子,她心里明白,也从不抱怨,跟兄弟们一起斗个蛐蛐,她都能开心许久。

        这哪里是孩子的错,是他们这些大人,硬拖着她过这样的日子,一些都只因为她姓穆,这一切无可更改。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12:4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