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慕红裳》-第3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穆凌衣和穆锦衣两人平日里也少出来逛街,看各样铺子都很新鲜。他们逛到京里最大的香粉铺子琳琅阁的时候,还一脸感兴趣的跑进去,跟一群小姐们站在一处看香粉胭脂。

        不光看了,这两个什么都不懂的傻小子还按照店家的指点买了不少香粉花露,一份一份的分好,给伯母的,给母亲的,给叔母的,还有给穆红裳的。穆红裳拿着穆凌衣塞给她的胭脂水粉一脸懵,她可没说过要这些东西。

        倒是穆征衣和穆青衣笑得要命,伸手将两个还在不停挑东西的傻小子给拽出了琳琅阁“行了!家里哪里缺这些,伯母她们用的脂粉都是顶好的,你们什么都不懂,跟着瞎操什么心?”

        “这是心意懂吗?”穆锦衣一脸不服气“伯母娘亲她们的脂粉虽好,可也不是我买的。四哥给姐姐买耳坠子你怎么不管,姐姐也不缺耳坠子。”

        “行行行,”穆征衣犟不过弟弟,只好投降得摇头“爱买就买,将你那些家底都花光才好。不过你不饿吗?该用午膳了!要不我们去用膳,把你自己留在这里逛脂粉铺子?”

        那当然是不行的!穆凌衣和穆锦衣立刻放弃了继续逛的企图,让店家包好了他们选定的东西,跟着穆征衣一起去了万福楼吃招牌的红梅珠香。

        后来他们又跑去了京中最出名的成泰茶楼喝茶吃点心,穆红裳在茶楼里发现了造型漂亮的明珠佛手酥,买了些带回家去。

        这一日他们逛到很晚才回家,穆红裳来不及换衣裳,抱着从街上买来的零碎就往穆老夫人院子里跑,将那些零碎一样一样地摆给穆老夫人看。

        这一耽搁又是许久,等穆红裳回到院子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她这一日出门因为是骑马,所以没带丫鬟,荷叶和菱角在院子里早就等急了,一见到她就开始抱怨“小姐!怎么这样迟才回来,奴婢们担心死了。”

        穆红裳笑眯眯的正想答话呢,却发现院子里的穆碧影并没有像平时那样懒洋洋的趴着,而是站着的,圆圆大大的脑袋朝着她的方向扬得高高的,短短的身体直挺挺的一动不动,一双碧绿的眼瞳直直地盯着她看。

        “咦?”穆红裳笑了“碧影今日倒是精神。”

        谁料到穆红裳话音还未落,穆碧影却像是和她对着干似的,直接转过了身,又用【创建和谐家园】对着她趴下了,还是那副懒洋洋的模样。

        “唉!”穆红裳不免失望的摇头叹气“出门整整一日,还以为碧影会想我呢,结果还是一样。”

        安国公走后没有几天,皇上果然下了旨,给五皇子和六皇子加了封号,让他们出宫开府。五皇子被封了信王,而六皇子则被封了仪王。

        封号是礼部拟的,礼部尚书一起拟了十来个封号一起呈了上去,看起来皇上像是随便从这些封号中选了两个顺眼的字批了红而已。就封号来看,皇上对于五皇子和六皇子的态度似乎不偏不倚,并没有特别偏爱谁。

        过了两日,皇上赏赐的府邸也下来了。仪王居所在西长街附近的正德巷,信王府邸则在文昌大街附近的长春巷,一个在西,一个在东,但都是城北权贵云集的好地段。这两处府邸在大小、规格上差不多,从赐下的府邸来看,皇上对两位皇子似乎也是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呢。

        圣旨一下,工部报了修缮预算,赶在半个月之内将两处宅子重新翻修粉刷,花园也重新布置过。

        只是新修出来的信王府比仪王府可豪华了不少,据说是皇后娘娘为了给五皇子修府邸,私下里另外添了不少钱,她亲生的六皇子可没这个待遇呢。流言传出来,人人都在赞颂皇后娘娘贤惠,对于非亲生的五皇子是真的掏心掏肺的好。

        还在重华殿尚未迁居的五皇子郑锳听到这些流言后轻笑一声。她要做这个面子,那就如她的愿好了,反正也不能拒绝。再说了,若是他的信王府不够豪华,又怎能衬托出六弟的仪王府克俭节省呢?

        过了中元节后不久的一个黄道吉日,信王和仪王一齐迁居出宫,他们两人一大早并肩去玉央宫给皇后娘娘磕了头,准备出宫。

        魏皇后显得很难过,带着七皇子和四公主一起,亲自将信王和仪王送到了区分后宫和前朝的穹安门,一路上掉了不少眼泪,十分依依不舍的样子。

        未成年的七皇子和四公主显得也很舍不得信王和仪王,七皇子小脸绷得严肃,但一双眼睛却透着依依不舍的神情,一直望着自己的哥哥们,而最年幼的四公主则一直在哭,扯着郑锳和郑瑾的袖子不放。

        “好啦,母后,”郑瑾回过身温声劝着也在掉眼泪的魏皇后“也无需如此,我与五哥只是出宫开府而已,又不是见不到。明日起,我们两人要日日上朝观政,每日都要进宫的,儿臣得了闲就到后宫来看望您。您若是想儿臣了,打发人给儿臣传个话,儿臣即可进宫还不行吗?”

        “一转眼你们就大了,”难过的魏皇后这一日也不再自称本宫,倒是像个寻常母亲一般,牵着自己的儿子们絮絮叨叨“都要离开娘身边了。眼下你们还都未娶妻,府里连个侍妾都没有,也没个人照应,让娘怎能放心。”

      第129章 信王

        “哪里有母后说得这样严重。”郑锳也开口安慰魏皇后:“跟去王府里伺候的人都是母后亲自拣选的,定是事事周到,母后无需如此担心,他们定会照顾好儿子。”

        魏皇后噎了一下,抬起泪涟涟的双眼仔细看了一眼郑锳,似乎想弄明白他到底是在随口安慰她,还是借机讽刺。

        可惜郑锳神色上毫无破绽,他目光中微微带着几分无奈,温和专注地望着魏皇后,似乎就是一个正在安慰伤心母亲的好儿子似的。

        魏皇后垂下眼眸,用丝帕轻轻按了按眼角,将涌出的泪珠擦去,借机掩饰自己疑惑的眼神。接着,她叹了口气之后才又开口:“你们还年轻,哪里知道做母亲的心。别看你们已经成年,但本宫也还是有许多的不放心。日日在眼前的孩子,突然一日就离家了,让我怎能不悬心挂念。”

        “只是出宫开府而已,”郑锳神色如常地继续安慰魏皇后:“六弟不是说过了吗,明日起我们须得日日上朝,散朝后可以随时进宫来看母后,其实与我们住在宫中时也无甚区别,只是路程远些而已。”

        “话虽如此,”魏皇后伸出手,一只手扯住信王郑锳,另一只手扯住仪王郑瑾:“可本宫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魏皇后说着就又要掉眼泪,四公主跟着自己的母后哭的更厉害,而七皇子也伸出手来扯住自己的哥哥们,一副更加依依不舍的架势,郑锳和郑瑾花了好长时间才将魏皇后和弟妹们安抚好,转身离开了皇宫。

        走过了崇政殿广场,出了宫门,马车已经提前在宫门处停着了。郑瑾站在宫门口朝郑锳笑道:“五哥,那我们就在此分别,过几日请你去我府上坐坐。这样说起来的确是有些不习惯,往日你我兄弟相互拜访,不过就是一炷香的路程,眼下却还需得坐马车,这一下子让我也觉得真是隔得远了,生分了许多似的。”

        “这是哪里话,”郑锳朝郑瑾笑笑:“乘马车也不过是两刻钟的路程,你若想来找我,日日都可以来,怎地,六弟是嫌行路麻烦?”

        “怎会。”郑瑾朝郑锳露出亲近温和的笑容,目光柔软,像是真的不舍得与自己敬爱的哥哥分开似的:“只是你我相伴长大,突然与五哥分开有些不习惯而已。”

        “这哪里叫分开,”郑锳笑着拍了拍弟弟的肩膀:“不是还是日日在一处,明日开始就一同上朝了,将来再一处办差,又哪里能分开。”

        “五哥说的是。”郑瑾像是真的被安慰到了似的,笑得开心:“左右日日可以见到。”

        他朝着郑锳挥了挥手当做告别,率先走向了停在宫门右侧的马车。而郑锳则一直留在原地,直到看着郑瑾上了马车,一直目送他远去,郑锳才开始挪动脚步。

        郑锳回过头,脸上的笑容早已消失,脚步沉稳地走向了停在宫门左侧的一辆马车。他登上马车后,马车隆隆滚动,驶向和郑瑾相反的方向。

      ¡¡¡¡Ö£éAÔڻζ¯µÄÂí³µÖÐ΢΢ãØÉÏÑÛÑøÉñ£¬½ñÈÕÕâÒ»³öÒÀÒÀϧ±ðµÄ´óÏ·£¬ÑݵÃËûÕæÀÛ£¡

        魏皇后大约是真的难过吧?只不过这难过也不是为了他,而是因为她心爱的儿子郑瑾也出了宫。

        至于那两个小的,呵……郑锳唇畔微微渗出冷笑。四公主虽然油滑世故,颇会观人脸色行事,但毕竟还小,今日这一出,她演的可是有些过了,哭得那副样子,倒不像舍不得两位兄长出宫,倒像是送他们出来送死似的。

        倒是七皇子,毕竟年纪大些,尺度把握得好些,举止颇为得当。不过罢了,这两个小的表演如此卖力,也不是给他看的。皇后娘娘开心就好……

        “主子,”许久之后,马车外想起了恭谨的声音:“到了,奴才扶您下车。”

        “不必。”郑锳睁开眼,他一出声,马车外面的人立刻很机灵地打开了车门,郑锳走下马车,看了一眼恭恭敬敬低头给他开车门的人。

        云柏,皇后娘娘安排给他的内侍,从他两岁起就跟着他了。可惜啊……这么多年了,这个云柏还是搞不清楚,到底谁才是他的主子。

      ¡¡¡¡¡°Õ⼸ÈÕÄãÐÁ¿àÁË£¬¡±Ö£éA³¯ÔưØÎ¢Î¢ò¥Ê×£º¡°¸®ÀïÒ»Çж¼µÃÄã¶¢×Å£¬ÊÕʰµÃ²î²»¶àÁËÂ𣿡±

        “回主子,”云柏立刻笑着答应:“这都是奴才应该做的,哪里来的辛苦。能伺候主子是奴才的福分。主子您放心,府里的一切都已经打点停当,一切都是按照您在宫中的喜好来陈设的。只是咱们王府的匾额还没做,因为皇上之前有口谕,说是要亲笔为您和仪王府题写匾额,因此奴才就没急着张罗。”

        “做得好。”郑锳似乎是真的很满意:“本王知你辛苦了许久,理应让你休息休息,可今个是我出宫头一天,还得辛苦你当值,我怕换了旁人不惯,你先盯两天,过两日再轮值。”

        “是!”云柏立刻笑容满面的躬身答应:“主子,奴才不用歇,能跟着主子,就是奴才最大的福分,一点都不累。”

        郑锳像是没听见云柏的话似的,一边往府里走,一边接着说道:“本王打算过几日给你放个假,其实也不全是为了让你歇着。你是本王身边的老人了,从本王两岁起就跟着我。以前在重华殿,你不当值的日子也只能在重华殿后面的值房凑合歇着。你伺候这么些年了,本王一直觉得有些委屈你。眼下本王出宫开府,便想着帮你置一处宅子。宅子你自己去看就好,本王帮着置办。只是别离王府太远,免得你不当值的时候,临时有事找你还麻烦。”

        “这可是王爷天大的恩德了!”云柏这句话说得可是非常真心,他忙着跪下来磕头,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

        “行了,”郑锳似乎也是心情很好地模样,嘴角微微一翘,露出一丝微笑。他朝云柏一挥手:“起来吧。这些年你跟着我辛苦,这是你应得的。”

      第130章 宁福公主

        信王府和仪王府距离宫门差不多远近,因此郑锳到了自己的新府邸的时候,仪王郑瑾已经早就到仪王府了。而比郑瑾更早一步到仪王府的,是郑瑾的胞姐三公主。

        说起来,皇上对前谢皇后生的郑锳和魏皇后生的郑瑾的确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对三天两头报病危的四皇子也颇多照拂,这样看来,皇上虽专宠魏皇后一人,但对子女也算公平,并不偏心。

        大概……可以这样说吧。如果只论皇子的话……毕竟眼下非魏皇后亲生的皇子也只有病弱到快死了的四皇子和被魏皇后亲手养大的五皇子了。

        而若是从公主来看的话,这位“不偏不倚”的父皇可就有点站不住脚了。他不仅偏心,且偏心得十分明显。

        生母早就遭贬黜早死的大公主在宫中时一直没受封,出嫁后封号平阳,是因为她嫁给了没甚出息的闲散侯爷平阳侯。

        八年前大公主出嫁时,皇上甚至连封号都懒得重新想了,直接将大公主封了平阳公主,又在平阳附近找了块还算不错的封地作为公主采邑,赐了个豪华公主府算是了事。

        大公主十七岁出嫁,到今年二十五岁,已经八年过去,孩子都生了三个了,皇上却从未加封过驸马,平阳驸马还是个没封地、没事做的侯爵,就好像日常想不起他还有大公主这个已出嫁的女儿似的。

        大公主的驸马从成亲起就整日无甚大事,也就是在家里吟风弄月,或者带人出城打猎。幸好驸马个性温柔,又懂得知足,这些年和公主在一起过日子,感情到还算是好,并未因为皇上对于平阳公主府的轻视就迁怒于妻子。

        与大公主相比,二公主显然更惨些。她与四皇子是同胞姐弟,他们的生母出身颍川韩氏,在魏皇后进宫之前曾一度十分得宠,封了妃,因此才有了两个孩子。

        韩家极盛时,韩氏的大伯官拜吏部尚书兼少傅,六卿之一。魏皇后进宫后,韩妃骤然失宠,韩尚书想为侄女鸣不平,却没想到牵连自身被贬黜。韩妃也不知为何,在不久之后就暴病而亡,韩家就此衰败。

        韩妃死去,其实并没有牵连她的两个孩子,四皇子从小身体不好,常年在宜陵温泉行宫养病,而二公主在宫里也平平安安的长大。

        只是皇上对于二公主似乎是真的不大喜欢,长公主虽也不得重视,但好歹出嫁后长居京中,平阳附近的封地虽然不大,但也算富庶。与二公主相比,长公主过得着实算是不错了。

        因为二公主被皇上直接嫁去了宜陵,说是不忍二公主与四皇子姐弟长期分离,让他们都居于宜陵也好相互作伴。

        二公主出嫁后被封了宜陵公主,封地还真的就离温泉行宫不远,面积不大,也颇为贫瘠,简直就像是皇上随便选的一样。宜陵公主这一嫁出去,已经六七年了,再也没机会回京。

        同样也是公主,魏皇后亲生的三公主却与姐姐们的待遇完全不同。大约是因为,三公主是皇上和魏皇后的第一个孩子,因此从小就备受宠爱,皇上皇后真是将她当做掌上明珠一般,要星星不给月亮。

        三公主出生后不久就有了封号,皇上亲自拟定的封号“宁福”,这代表了皇上皇后对于公主未来的期望,希望她一生安宁幸福。

        宁福公主在宫中千娇万宠地长大,连驸马皇上都肯让她自己做主选。宁福公主当年看中了延恩侯家的嫡次子,皇上居然直接下旨封了延恩侯为公爵。

        三年前宁福公主出嫁,皇上赐下了公主府,还赏了京郊一座御园,公主封邑定在了最最富庶的江南,比大公主和二公主的封地,大了足有一倍不止。这才是真正掌上明珠的待遇。

        “我竟不知,三皇姐今日回来拜访,”郑瑾朝着自己的胞姐露出微笑:“是我出宫晚了,倒叫三皇姐好等。”

        “今日是你第一日出宫开府,”宁福公主笑得热情又艳丽,但眼神中却带着一丝丝漠然:“母后不放心,叫我来瞧瞧。”

        “母后总是这样不放心,”郑瑾笑得更加温暖柔软:“当年三皇姐出嫁时也一样,你刚刚出宫,车驾还没走远,母后就不放心的打发人过来盯着,生怕你受了什么委屈。”

        “所以我来看看你,”宁福公主红唇微翘,笑得开心似的:“怎么说,我也是你的长姐不是吗?若是不来看看你,日后要怎样在母后面前回话。”

        “三皇姐说的是。”郑瑾微微颔首:“今日三皇姐来我府上看过了,可有不妥之处?”

        “好得很!”宁福公主语气淡淡地答道:“依我看,事事周全。六弟本就是个仔细周全的人,自小都是你来操心旁人,那需要旁人担心你。”

        “三皇姐谬赞了。”郑瑾笑着答道:“今日三皇姐不如留在我府上用膳,让皇姐来做我仪王府招待的头一位贵客再合适不过了。”

        “你我姐弟,何须如此客气。”福宁公主美目微微一偏,带着笑意地瞟了弟弟一眼:“我今日过来,原是有事与你商议。这些日子,你也一直往谢府里递信递礼物吗?”

        “自然。”郑瑾微笑点头:“谢小姐身子弱,这几个月都卧病,我也不能强人所难,硬要她出来与我相见。”

        “鸿雁传情也不是不好,”福宁公主秀眉微微一挑:“你才情极高,送去的书信一定极尽缠绵悱恻动人心魄,我不信谢家小姐看了会不动心。”

        “三皇姐这是在笑我,”郑瑾微微摇头:“写信不过是因为谢小姐病中,不方便与我相见,我想念她,自然要说与她听。心中想什么就写什么而已,一切但凭本心,又不是命题做文章,与才情有何干系。”

        “但凭本心?”听到郑瑾这样说,福宁公主嘴角沁出一丝讽刺的冷笑,但又极快地隐去。她看了郑瑾一眼,脸上挂着十足关心的表情,十分诚恳地说道:“便是如此,也要有机会见见才是啊。”

      第131章 仪王

        “那谢家姐断断续续‘病了’也有三四个月了吧,”宁福公主垂下眼眸,不咸不淡地道:“再‘病’下去,可就有拿乔的嫌疑了。我猜谢相不至于这样不醒事。”

        “三皇姐怎地这样,”郑瑾微笑,不动声色的模样:“谢姐身体弱是事实。”

        “你是,自然就是。”宁福公主一脸无所谓地答道:“但母后昨日召我进宫,特意嘱咐了,让我在你出宫开府之后,办一次赏花宴。我这也真是难为人。眼下都快要入秋了,夏花已谢,秋芳却尚未绽放,正是不尴不尬的时候,赏得哪门子花呢!便是中秋前后还能有个赏桂赏菊的借口呢,眼下我那院子里也是落花一片,难不成请人过去看残红?”

        “这也不算难事,”郑瑾答道:“白露前后,玉簪花正好,三皇姐原本不喜欢玉簪这样清雅的花,因此院子里也没种着。我记得玉澄宫种了不少玉簪花,眼下临时从宫里,腾挪些过来也不费力。”

        “呵……”宁福公主笑了:“玉澄宫可是以前谢皇后的宫苑,这样明目张胆的挖了玉澄宫的花,五弟心里能舒服?我是一心为你,你却出这样得罪饶主意给我,好没意思。”

        “三皇姐,”郑瑾笑笑:“这么多年,你可曾见过皇兄接近过玉澄宫?他是母后亲自养大的孩子,这一点,不仅我们要记得牢,他要比我们记得更牢才对。谢皇后在世时就不得宠,她去世后,那宫苑就更是荒芜,除了些玉簪花还能看,其他的不早就被腾挪空了?再……三皇姐……”

        郑瑾抬眼看了看三公主的脸色,语气有些意味深长:“你移走玉澄宫的玉簪花是不是会惹得皇兄不快,这一点我无十足把握自然不好。可母后却不大喜欢那些玉簪呢!”

        “依我,”宁福公主头都不抬地品了一口茶:“母后原本无需计较那么多。自从她进宫,父皇再没多看过其他女人一眼。而且谢皇后也已经早死了。”

        “谢皇后可不一样。”郑瑾慢腾腾地答道:“母后进宫时,谢氏是皇后。而且最重要的是……谢皇后怀上五哥的时候,你已经两岁了。”

        “那不是因为谢皇后用了些手段嘛,”宁福公主皱皱眉:“若非如此,父皇有了母后,怎会再宠幸他人。”

        “但毕竟是宠幸了,”郑瑾答道:“而且有了五皇兄这个让父皇无比看中的嫡子。”

        “行了你不用了。”宁福公主站起来,冷着脸答道:“我知道该怎么做。也就是这三五日,我下帖子去谢相府上。”

        “别忘了也给安国公府上下张帖子,”郑瑾点点头提醒道。

        “安国公府?”宁福公主略愣了愣,但很快反应了过来:“我知道了,穆将军回京也有月余,是该出来走动走动。我去问问母后,我记得她之前选了几个宗室出身的女孩子进宫,我也懒得重新张罗,就照着母后之前的意思,给那几位姐下了帖子。”

        “三皇姐果然冰雪聪明,”郑瑾也站起来,微笑道:“不愧是父皇母后放在心尖上的掌上明珠。我瞧着三皇姐才是父皇母后最疼爱的孩子,连最年幼的四皇妹都要靠后呢。”

        “你总是会话讨人开心,哄得我肝脑涂地的为你做事。”宁福公主微微一笑,迈步朝门外走去:“我先回去了,过两日给你回信。我下帖子到谢府,谢相应该就明白是什么意思,放心吧,这次谢姐一定能来赴宴。”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5 18: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