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慕红裳》-第2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其实,这御花园平日里也没那么热闹,”小喜又开口解释:“所以殿下才会让咱家带您来逛逛。这些个宫妃平日里也都算安分,皇后娘娘早已免了她们请安,她们日常也就在自己宫中,闲了大多也只是在西北角的小花园转转,很少到御花园这边来。也就是温妃娘娘与皇后娘娘走动勤些。今儿也是奇了,怎地一个个的都跑出来逛园子了。”

        穆红裳回头看了看热热闹闹的御花园,没说话。她本来对宫中的事就不了解,因此也没啥意见可发表。

        但小喜一看穆红裳回头,以为她还没玩够,于是立刻急急劝道:“大小姐,依咱家看,今儿个御花园实在是太过热闹了,咱们还是早些离开为好。眼下这个时辰,兴许过一阵子四公主也要出来逛园子了,咱们还是早些避开”

        又是四公主,郑锳也提醒她见到四公主绕着走。穆红裳看了小喜一眼,还是没忍住多打听了一嘴:“四公主不是才六岁嘛,她很淘气吗?”

        “这……”小喜露出为难的表情,犹豫了一阵子才笑着开口,措辞十分谨慎:“大小姐,公主殿下自然是样样好的。只是今日这园子里人多,说不准会有谁不长眼冲撞了公主殿下,是谁就是谁倒霉呗,瞧见这样的事总归不好,咱们还是早早避开为上。”

        懂了!穆红裳立刻了然点头,她立刻几步走在了小喜前头,一副怕人追上的模样:“那咱们快走吧,也逛了挺久的了,不知道我娘亲有没有惦记我,咱们回去吧。”

        真要说起来,宫中赏花宴这一日,穆红裳还真是所有宾客中过得最轻松的一个。除了她以外,其余的人各个都愁到暴躁,恨不得赏花宴赶紧结束才好。

        比如安国公夫人,应付那些曲意奉承的宗室女已经十分不耐烦了,还需要时不时地打起精神来应对来自于皇后娘娘的问话,实在是累得不轻。

        再比如谢淑柔,被六皇子郑瑾紧盯不放,拉脸拒绝又不敢,躲也没处躲,自然也是烦躁又郁闷。

        还比如顾仪兰,转着圈的躲避着谢淑柔的幽怨目光,并不明白这位谢小姐到底又犯了什么毛病,怎么总是盯着她不放。

        另外就是李云筝、温梅清那些对两位皇子抱有十分期待的世家贵女们。她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干嘛来的。两位皇子,一位跑得没了影,另一位追着谢淑柔不放,所以她们这些人就是纯陪衬吗?真是气死人了!

        穆红裳回到玉央宫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院子里与郑瑾站在一处,似乎正在亲亲热热说话的谢淑柔。

        这是给皇子相看正妃的赏花宴,看见谢淑柔与六皇子在一处,穆红裳自然很有眼力价的自觉不去打扰。她正打算绕过庭院的花树回到玉央宫正殿去找她娘亲呢,却见谢淑柔朝她这个方向扫了一眼,接着眼睛一亮,丢下六皇子就朝她走来。

        瞧见谢淑柔过来,穆红裳自然停下脚步等她,却没想到此时顾仪兰从正殿出来,几步抢先走到了穆红裳身旁,一把扯住了她的手臂:“穆妹妹,在这里耽搁什么,快进来,你逛了许久,安国公夫人该担心了。”

        “啊?哦!”一听母亲会担心,穆红裳自然朝顾仪兰乖乖点头,她倒是不忘回头朝谢淑柔招招手,交代一句:“谢姐姐,我先进去了,省得娘亲担心我。”

        谢淑柔一步慢,步步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顾仪兰将自己的救星拉走了。妈蛋!谢淑柔郁闷得几乎心梗,这女主是专门跟她来作对的咋滴?找她求助她不理也就算了,好不容易把小福星给盼回来了,立等着穆小福星救命呢,结果这顾仪兰又把穆红裳给拉走了。

        啥意思?啥意思啊!看她谢淑柔不痛快,顾仪兰是高兴还是咋滴?

        可惜谢淑柔的心塞,塑料姐妹顾仪兰一点都接收不到。她只觉得这位谢小姐有些神经兮兮的……

        见到穆红裳回来,安国公夫人倒是真的很开心,她朝穆红裳招招手,将女儿唤到身边,仔仔细细地问了穆红裳去哪里逛了,好不好玩,吃了些什么点心之类的琐碎事。

        魏皇后也将伺候的小喜叫了过去,随口问了两句,小喜一一回复了皇后娘娘的问话之后,又笑嘻嘻的补了一句:“娘娘,大小姐很喜欢咱们御膳房的松子百合酥呢!”

        “喜欢就好,”魏皇后笑得开心:“去传我的话,将御膳房的点心每样都装些,给国公小姐带回去,松子百合酥多装两匣子。”

      第102章 男主和女配

        穆红裳没想到小喜居然真的跟皇后娘娘说了这个。她目光微微一转,看到郑锳已经提前回来了,早已坐在之前的位置上,安安静静地喝茶,像是从来没离开过似的。

        郑锳没有看穆红裳这个方向,就像是没注意到皇后宫中还有她这个人似的,还是那样安静淡然,他像是觉得这样赏花会很无聊似的,一阵子发呆,又一阵子百无聊赖地环视四周,似乎也没特别注意玉央宫中的哪位小姐。

        这样的赏花会,实在让人提不起兴致。别说郑锳,就连那些精心打扮来参加赏花会的小姐们也都有些悻悻然。

        两位皇子都是龙章凤姿,一等一的相貌人品,这没错。可是这两位一个似乎心有所属,另一个则又心不在焉,倒让她们这些精心装扮了,兴冲冲的来参加花会的姑娘们觉得十足尴尬。

        尤其是李云筝和温梅清,其实她们进宫之前,温妃娘娘特意打发人去李相府上和温大夫府上特意嘱咐过,两人今日就是冲着六皇子来的,温妃娘娘也早有承诺,会为她们尽力筹谋。

        可眼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六皇子怎么就瞧上谢淑柔了?谢淑柔到底有哪里好?成日里装模作样,一副假装柔弱无辜的做派,一点点小事就抱委屈,成日间就像是全天下人都欺负她似的,好叫人看不上。

        这六皇子到底是被她下了什么降头了啊?温梅清和李云筝忍不住恨恨地瞪着谢淑柔,目光若能杀人,怕是谢淑柔早就血溅当场了。

        谢淑柔不是没看见来自于四面八方的不善目光,这特么到底是怎么回事,被诸多女配仇视的,难道不该是女主吗?凭什么让她这个身娇体弱、弱柳扶风的恶毒女配来顶缸?她的小身板真扛不住这个啊啊啊啊啊!男主果然就是祸水祸害!

        “淑柔小姐,”一直亦步亦趋跟着谢淑柔的郑瑾笑的温柔:“人人都道谢家四小姐才情不凡,果然是名不虚传,与小姐共同赏景,真是让人受益匪浅。可惜眼下季节尚早,否则真想请淑柔小姐共赏御花园的清荷。”

        呵呵……谢淑柔脸上笑得温柔,她说什么了?怎么就才情不凡了?没错作为未来语文老师,她的诗词储备量挺大,想要学着里的那些穿越女一样,靠搞抄袭一鸣惊人不是不行。

        问题是她不想啊!她不想引起男主的主意,所以什么都没说过啊!一直都是郑瑾再说,她偶尔符合两句而已。这位是男主又是皇子,当着皇后娘娘的面,她实在是不敢失礼,所以才硬着头皮跟着郑瑾到玉央宫院子里赏花。

        也是因为实在是不敢在态度上太过于敷衍皇子殿下,以至于得罪人,因此谢淑柔才在郑瑾称赞玉央宫庭前落花的时候,说了一句:“落英缤纷,的确美不胜收。”

        就这一句而已,咋就成才情不凡了?她又没说什么“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这年头,说个成语就能被赞为“才情不凡”?大周朝贵女的水准有这么差吗?别以为她这个穿越党不知道,大周尚文,世家小姐们可是很崇尚舞文弄墨、吟诗作对的。

        幸好谢淑柔并不是真的十几岁的小姑娘,对于原有剧情的先知,对于剧情人物的忌惮,还是让她保持了几分理智,并没有随随便便沉溺于郑瑾温柔的笑容中。

        虽然……这样的帅哥,朝她笑得这样好看,的确是挺容易让人沉溺的吧……谢淑柔这个颜狗不得不承认,她其实真的有那么一两刻钟迷失在了郑瑾温柔的眸光中,甚至还对这位好看到不正常的男主产生了那么点朦朦胧胧不切实际的期待。

        谢淑柔必须承认,她其实真的想过,她是不是会像现代社会里流行一时的女配逆袭的主角似的,带着比原女主还大的闪耀光环穿越逆袭,得到复仇虐渣,得到这世间最优秀男人的爱。

        幸好谢淑柔只是一瞬间的动摇,她不是会将不切实际的浪漫幻想当真的十几岁少女,也真的不傻。

        只是郑瑾这位男主实在是真有本钱,长得太帅了,也是真的是博学多才,聪明过人。谢淑柔必须承认,郑瑾是真的很有魅力,因此虽然她危机感十足,但她并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在郑瑾的温柔攻势之下牢牢挺住。

        所以谢淑柔才迫切的想逃。眼不见为净。谢淑柔很清楚,万一她真的没抗住,对郑瑾心动了,那……那她就真的是自己找死了!

        只可惜皇后娘娘的宫宴,也并不是随随便便能拍【创建和谐家园】走人的。皇后娘娘没发话,在场的人就算在难受也得忍着,必须熬到散场的那一刻。

        谢淑柔难受,李云筝和温梅清比她更难受,旁人不说,李云筝是真的对郑瑾一见钟情了,她觉得除了六皇子,她心里再也装不下其他人。

        顾家四姐妹倒是还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老老实实一边待着。顾仪竹一个劲的盯着五皇子郑锳,双颊绯红,而顾仪蕙当然对于谢淑柔也有些妒羡,但也只是随口嘀咕几句而已,并没有像是李云筝和温梅清一样,如此愤愤不平。

        而反观安坐在上位的魏皇后,好像一点都没发现赏花宴气氛古怪似的,正一脸满意地瞧着她眼中的“金童玉女”呢!整个玉央宫里,心情最好的大约就是她。

        也幸好皇后娘娘对于郑瑾和谢淑柔的“交往进度”十分满意,主要目的达到了,她也没什么精神在玉央宫里招待这杂七杂八一大群人,未时初刻就起身离开去更衣了。

        皇后娘娘起身离席是一个信号,安国公夫人第一时间扯着穆红裳找玉央宫的掌事宫女告辞,其余的世家夫人们也急忙带着自家小辈离席告辞,玉央宫一时间闹哄哄的。

        这么多人同时离席告辞,但玉央宫的掌事宫女和首领内监却是依旧不慌不忙的样子,分派了宫人和内监分别送各家夫人小姐们出宫。

        只有两家人特殊:谢家女眷是由六皇子亲自陪着送出宫的。而安国公夫人母女,则是玉央宫的掌事内监和小喜一起,亲自送出宫。

      第103章 归来

        穆红裳随着母亲登上自家马车后,发现车上已经堆了十来个食盒,安国公夫人的丫鬟碧桐一边扶着主子坐下,一边笑着说道:“刚刚宫里有几个内监抬着食盒送过来的,说是大小姐爱吃宫里的点心,皇后娘娘就赏了这些,给大小姐带回家吃。”

        “嗯!”安国公夫人被那些宗室女缠了半日,早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一坐下就闭上了眼养神,话都不愿意多说一句。

        穆红裳倒是一副对点心挺感兴趣的样子,动手打开最上面的食盒看了看,很开心地抬起头说道:“娘亲,是松子百合酥,这个特别好吃。”

        安国公夫人睁开眼朝女儿淡淡一笑:“你喜欢就好。娘累了,先歇歇,你乖一些,别让碧桐她们操心。”

        “好。”穆红裳乖乖点头,没有再出声。她怕打扰了娘亲休息,因此也不敢随意乱动,只是将马车车窗的帘子揭开了一个小角,露出一只眼睛来望着车窗外的街景。

        马车隆隆穿过长街,不过两刻钟的时间,就到了安国公府。安国公府可以走马车的侧门早已打开,马车直接穿过侧门,又沿着走马的甬道一路往后走,直接到了隔着前院和后宅的二门才停了下来。

        车帘一掀开,穆红裳一眼就看到穆青衣正等在马车边上,朝她高高伸出双手,准备抱她下马车。

        穆小姑娘一把把自己四哥的手扒拉到一边,撩着裙子就自己跳了下来,站稳之后才问道:“四哥,你怎么在这里?这时辰不是该跟着孙先生读兵书嘛!怎地,我不在家,你们一个个的都偷懒。”

        “你倒是很会操心。”穆青衣伸手捏了捏小妹的鼻子:“孙先生今日有事,下午就读了一个时辰的兵书,早早散了。”

        “便宜你们了,”穆红裳小嘴一翘:“我进宫去,你们竟也找到机会偷懒。”

        “这哪里是偷懒,”穆青衣帮着碧桐将安国公夫人扶下车之后,才又开口:“今儿大伯母带着你进宫,家里人都有些担心,祖母午饭都没用多少,一直在念叨,好不容易将你盼回来了,还不赶紧去给祖母请安。让她老人家瞧瞧,你进宫一趟有没有少根汗毛。”

        “四哥四哥,”说起请安,穆红裳又开始一脸兴奋地扒了马车帘子去抱那些食盒:“你来看,我从宫里带了好多点心回来,五哥和锦衣呢?还有三位叔母,请他们都来祖母屋里,咱们分点心吃。”

        “放下放下,”穆青衣叹着气去扯穆红裳的手,森森觉得自己这些好动的弟妹,真是没一刻能让他省心:“这么多的食盒你自己哪里扛得动,小心在摔了,到时大家可都没得吃了。别瞎操心,碧桐姐姐等下会喊人来搬,哪里需要你来添乱。”

        “那我们快去叫锦衣他们,”穆红裳不去搬点心,就撩起裙子要跑,又被穆青衣一把扯住:“锦衣他们本来就在祖母屋里,我是出来迎你的。我们先……诶,孙先生!”

        穆青衣话说到一半,突然望向穆红裳身后的位置,穆红裳随着他的目光转身去看,果然瞧见孙先生撩着袍子脚步急匆匆的样子,正往二门这边走。咦?穆红裳一脸好奇,四哥不是说孙先生下午有事嘛……

        “夫人、四少爷,大小姐。”孙先生几步就走到了穆红裳和穆青衣面前,穆红裳这才发现,孙先生似乎一脸喜气洋洋的模样。

        “孙先生,什么事这样开心,”穆红裳有些好奇地问道:“四哥不是说您下午有事嘛。”

        “若要听了我的话,大小姐怕是比我还开心,”孙先生先笑眯眯地低头看着穆红裳:“今日北境的信差到了,国公爷正在外书房忙着,叫我来传个话。大公子已经定了过了五月从北境出发回家,五月中兴许就能回到京城了。”

        “真的!”穆红裳惊喜之下一把扯住了孙先生的袖子:“孙先生,你没骗我吧?大哥一开始不是说六月底才能出发吗?”

        “是!”孙先生笑眯眯地点头:“原本是这样计划的没错。但是大少爷想赶在六月回家给大小姐过生辰,也因为眼下北境形势颇为安稳,因此二老爷同意他提前一个月出发。”

        “四哥!四哥!”穆红裳激动得直蹦,她回过头一把扯住穆青衣的袖子使劲晃了晃,差点没把穆青衣的衣袖扯烂了:“你听到了没?大哥要回来了!再有一个月,大哥就要回来了啊!”

        “是!”平日里稳重的穆青衣也是一脸惊喜,一把抓住穆红裳的手,转身就往后宅跑:“走,去告诉祖母和我娘。我娘从年初就开始念了,终于要把大哥盼回来了。”

        “诶,你们……”孙先生话还没说完,穆青衣和穆红裳已经跑得不见踪影了。他忍不住摇头失笑:“这俩孩子,怎么也不听人把话说完,好歹替我把北境来的书信给老夫人捎过去啊……”

        “孙先生莫怪,”还留在原地的安国公夫人也是笑得开心:“孩子们是太高兴了。征衣一去两年,孩子们日日盼着,好不容易才将他等回来。”

        “夫人说的是。”孙先生一脸感慨地点点头,接着将一叠书信递到安国公夫人手中:“这些就劳烦夫人带去后宅了,二公子和三公子都有信捎来。”

        “谢谢孙先生。”安国公夫人喜上眉梢,接过那厚厚的一叠书信转身脚步轻快地往后宅走去。似乎在宫中磨耗了这一整日的疲惫,一下子都不见了似的。

        安国公夫人到穆老夫人院里的时候,屋中的喧闹声几乎已经掀翻屋顶,隔着老远就能听到孩子们的高声笑闹,其中还掺杂着穆老夫人带着笑意的声音:“行啦,等你们大哥回来在闹腾也不迟。现在就开心成这个样子,征衣回家那天,你们还不得合伙把我这屋子都吵翻了。”

        “青衣和红裳好快的腿,”安国公夫人也不等丫鬟打帘子,直接自己掀开帘子走进了屋子:“孙先生一句话没说完你们就跑没影了。二哥和三哥捎来的书信你们不要看?”

      第104章 小事

        “哥哥写信来了!”穆红裳立刻笑着扑向母亲,伸长了手想去接那一摞厚厚的信“给我瞧瞧。”

        “急什么。”安国公夫人将手举高,避开了女儿的手“先让祖母看过,书信又不会长腿跑了。”

        等到穆老夫人接过那厚厚的一摞信,开始仔细看信封上的名字时,安国公夫人才坐到了椅子上,朝着她身旁的穆二夫人笑道“二弟妹,征衣要回来了,这下你可放心了,盼了这样久,终于把孩子盼回来了。”

        “是!”二夫人喜滋滋地答道“其实早些晚些我都不在意,盼一天是盼,盼一年也是盼,只要都能平安回来就好。”

        “是啊!”安国公夫人也是深有感触的样子,儿行千里母担忧,孩子们都在战场上,她们这些母亲们又怎能不日日忧心呢……

        安国公夫人一脸期待地望着穆老夫人手中那厚厚的一摞书信,想着不知哪一封是铁衣的家书。铁衣写信回来了,那一定是平安的。

        拆信看信,又让穆老夫人的屋子很是热闹了一阵子,穆家在边关的男人们都有信捎回来,在座的所有人都收到了信,

        穆红裳收到了三封信,穆征衣、穆铁衣和穆驰衣都有信给她。她急急忙忙读完了自己的信,又伸头去看穆锦衣的信“三哥再给你的信里写了什么?”

        “让我好好练武,”穆锦衣叹着气将书信举到穆红裳面前“说是到了北境,他才发觉,咱们在府里学到的本事实在是不够用。战场残酷,不是我们这些京中长大的子弟能够想象的,他让我须得更加勤勉才行,万万不可偷懒。”

        “看吧,”穆红裳朝穆锦衣撇嘴“你真是懒出名了,三哥都去北境了,还天天担心你怠惰。看来你就得有我盯着。我给三哥回信时要告诉他,要他放心,有我日日盯着,肯定不让你偷懒。”

        “那他给你的信里写了什么?”穆锦衣也伸头去看穆红裳收到的书信。

        “说他驻扎的大营附近有条河,”穆红裳笑着答道“三哥说他到了军营之后开始参与训练,一切都还好,营中训练虽与家中不同,但也好适应。只是不能像在家里时日日洗澡,让他很是不习惯,他说他连续十几日没洗澡,实在忍不住了,就与同袍结伴跑到大营旁边的河里洗澡。结果没想到他没见识,并不知道北境的河水特别凉,他下水之后抽了筋,差点淹了水,还是被同袍给捞起来的,丢了好大的脸,后来还被人嘲笑了好几日。”

        “是嘛!”穆锦衣和穆红裳一起没心没肺地嘻嘻笑起来“三哥真笨,下水前都不知道先试试。”

        小小一件事,被穆驰衣当做一个丢脸的笑话写在信里,逗远方的妹妹一笑。写信的并不觉得这是件大事,收信的也是当做笑话听,然而坐在一旁听孩子们聊天的穆家夫人们,却觉得心里有些难受。

        坐在正中的穆老夫人,看了看儿媳们的脸色,心下有所了悟。她眼皮都不抬,淡淡地开口“这事的确好笑,驰衣经过这一次,也算涨了见识,知道北境的河可不同于咱们京中的凝翠湖。你们这些当娘的也别忙着心疼,孩子们以后就要过这样的日子,早些习惯是好事。他们是穆氏子弟,是北境将军,可不是京中那些经不得事的世家公子。”

        “是!”穆家的夫人们立刻站起来,低头听训“娘亲教训的是。”

        “这不是教训。”穆老夫人叹了口气“做武将的妻子难,你们以为做武将的母亲就容易吗?若是连这样的小事你们都要感叹心疼,将来要心疼的事就太多了。但你们就是在家疼死也是无用,孩子们该经历的,都要经历。咱们这些做娘的,还是将心放宽些,不要太过为难自己才好。”

        穆老夫人这几句话,可真是肺腑之言。她是武将的妻子,又是武将的母亲,现在又成了武将的祖母。

        儿孙们都在北境,儿媳们的心思穆老夫人又怎么会不懂。但,儿媳们还年轻,孙儿们才刚刚开始上战场,这样的日子还很长很长,若是任由她们这样事事担忧悬心,她们又能煎熬几年呢?最终不过就是熬死自己,或是渐渐习惯。

        穆老夫人还是希望自己的儿媳们能够早些适应武将母亲的角色,就像她一样,坐在安国公府的后宅,懂得什么事是真的该担忧,什么事又该睁一眼闭一眼。

        看着低垂着头的儿媳们,穆老夫人长叹一声,许久之后才又开了口“我懂。北境男人们的平安对你们来说比什么都重要。只要你们的丈夫和儿子平安,你们就安心了。但你们也要清楚,你们也要平安,战场上的男人才能安心,你们好好的,他们才能好好的,安彼此的心。你们若是这样日夜悬心,煎熬枯耗,让孩子们从战场上回来后,要怎样面对憔悴的母亲?他们又怎能再一次安安心心地整装出发?”

        “母亲,”安国公夫人抬起头“您教训的是,是儿媳想岔了。我们好好的,他们在北境才能安安心心心无旁骛地抗敌。我们好好地等着他们,他们才会更珍惜自己的性命,才能努力想着从战场上回来,回家。”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10: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