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慕红裳》-第2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穆红裳进来时,亲自抱着两个点心匣子,她身后的荷叶和菱角手里也捧着满满的东西。穆老夫人一瞧见孙女进来就乐了“这是带了什么回来,宝贝似的搂得紧紧的。”

        “祖母,”穆红裳笑嘻嘻的凑过来,献宝一样将匣子捧给穆老夫人看“顾姐姐她们带我去了芸颐坊,顾姐姐说了芸颐坊是京中最出名的点心老铺,芸豆糕最是出名,我尝了,觉得祖母一定喜欢。”

        “小红裳可是偏心?”几位夫人还未进门,隔着门帘就听见了四夫人的玩笑声“只给祖母带了芸豆糕,四叔母可要嫉妒了呢。”

        原本一句玩笑,逗穆老夫人开心罢了,谁知穆红裳却十分认真地模样,立刻点头回答“都有都有。”

        她急忙回身亲自从荷叶和菱角手上接过点心攒盒,四个大攒盒在桌上摆成一排。

        “这两盒是给叔母们的,”穆红裳笑眯眯地指着其中两盒点心“这一盒是给爹爹和娘亲的,剩下那盒最大的,是给四哥他们带的。”

        此时刚好安国公夫妻进门来,一进来就看见女儿正在分派点心,安国公立刻就笑了“原来还有爹爹的份啊。我家大小姐出去玩一趟,怎地像是出京远行了似的,人人都还给带了些伴手礼。”

        “外头好多好玩的。”穆红裳笑眯眯的答道“我瞧见什么都想买。只是谢姐姐和顾姐姐拦着,不许我乱买东西。”

        话说出来像是笑话,但几位在座的长辈听在耳朵里,却觉得略微心酸。还不是因为自家的小姑娘少出门,少有机会见识那些市井玩意儿,这才瞧见什么都想买。

        “来,过来,”安国公坐下后朝女儿招招手“跟爹爹说说,今天都去哪了?好玩吗?”

        “好玩呀,”穆红裳笑得灿烂“我去了文兴街,还去了西长街的如意馆,还去了凝翠湖踏春,凝翠湖可真大,风景特别美,我以前都没去过,玩得特别开心。”

        “谁说你没去过,”安国公夫人笑起来“其实你去过凝翠湖,只不过你当年年纪小,不记得罢了。”

        “真的?”穆红裳奇怪地问道“我以前去过凝翠湖?没有印象了……”

        安国公呵呵笑起来,为女儿答疑解惑“跟你说吧,爹爹和娘亲第一次见面就是在凝翠湖畔,当年你娘亲穿了一身桃红色衣裙,像仙子一样漂亮。后来爹爹和娘亲成亲了,有了你和你哥哥,你一岁多点的时候,爹爹和娘亲还带着你们去游湖,看了湖边烟柳,还坐了大船。只不过你年纪小不记得了,你哥哥当时已经快七岁了,他是记得的。”

        “这样啊……”穆红裳点点头,很懂事地并没有问为什么以后的这些年,爹娘没带她出去过“我真的不记得了。”

        “唉!”安国公伸手摸了摸懂事小女儿的脑瓜“后来这些年,你二叔升了经略使,朔州归附,穆家又在幽州建了镇北军大营,手握重兵,倒是愈加不方便带你出门了。”

        安国公这几句话,其实穆红裳听得似懂非懂。她知道皇上对他们穆家颇有忌讳,但毕竟她只是一个不到十三岁的小姑娘,自然不十分清楚穆承芳任北境经略使、穆氏将军收复朔州,又在幽州建立镇北军大营意味着什么。

        但穆红裳知道,爹爹这样拘着自己,都是为了更好地护住这个家,为了让家里人生活得安稳。所以她不会抱怨,她的父兄比她过得要苦得多,穆红裳觉得自己是整个穆家最没资格抱怨的一个。

        “对了爹爹,”穆红裳想到了自己必须要如实报告的一件事“我今天在凝翠湖畔,见到那个五皇子了,就是那个在外祖府里,走错了路,和我一起喝茶的那位。”

        “什么?”安国公一愣“他?怎么回事,给爹爹说说。”

      ¡¡¡¡ÄºìÉѵ±È»²»»áÒþÂ÷£¬Ò»Îåһʮ½«×Ô¼ºÔÚÄÄÀï¿´µ½Ö£éA£¬Ö£éAÓÖ˵ÁËʲô×öÁËʲô£¬È«¶¼½²¸ø×Ô¼ºÀϵùÌý¡£

        “所以五皇子就对你说了几句话,”安国公问道“并没有搭理顾小姐和谢小姐?”

        “对啊。”穆红裳点点头“就这几句话而已,爹爹都知道了。他问什么我就答了什么,都是实话实说。我怕给爹爹惹麻烦嘛!不过我觉得五皇子是很和气、脾气很好的人,就算我有失礼之处,大约他也不会很计较。”

        五皇子?和气?安国公失笑。自己的小女儿虽然聪明懂事,但毕竟还小,果然还是天真。大约整个大周,也只有他这个天真的小女儿才会觉得城府极深的五皇子好脾气吧?

        “你怎地知道他和气?”安国公忍不住想要教训女儿长点心眼“难不成是因为他喝过你一杯茶,说过几句话?他对你和气也不过是因为知道你是穆家女罢了。”

        穆红裳当然懂得她爹在担心什么,她立刻拍着胸脯保证“爹爹,你放心,我明白你的意思。我说他和气,不过也是咱们在家里私下说说而已,我只是感觉他是脾气很好的人。但我不会做让家里人担心的事的,我知道他是皇上的儿子,我都明白的。”

        “你知道就好。”虽然明白女儿聪明懂事,但安国公还是免不了操心“一共跟你说了五句话,三句都是问你哥哥。这些皇室子弟,个个都有一万个心眼,还是多多小心为上。”

      第89章 消息

        一日春游,偶遇五皇子,三个姑娘回家不过半个时辰而已,五皇子微服出现在凝翠湖畔这件事,谢相知道了、顾大学士知道了,安国公也知道了。

        逛街都能碰上个皇子,这样的事,谁都不会瞒着家里不是?

        然而五皇子微服出宫这件事,得了消息的却不止这三家。玉央宫正殿,六皇子郑瑾正陪着自己的母后喝茶。

        魏皇后白皙纤长保养良好的手上,正端着今春江南刚刚进上来的贡茶。六皇子郑瑾面带微笑地陪着自己母亲说话。

        而十岁的七皇子规规矩矩、面色严肃的安【创建和谐家园】在一旁,将满六岁的四公主,眼下已经颇有几分贵女风范,由乳母带着,在玉央宫的院子里散步,那昂首挺胸的模样,倒像是个骄傲的小孔雀。

        魏皇后一杯茶还没有喝完,一位穿着侍卫服制的人影走近玉央宫大门,他没有随意接近正殿,而是贴着墙根站住,朝站在正殿门口的内侍微微点头。

        郑瑾的贴身内侍云松立刻小跑着到了墙根的位置,那侍卫压低声音在云松的耳边说了几句话,接着便直接离开了。

        坐在正殿内的魏皇后和郑瑾自然注意到了云松和侍卫,魏皇后将茶杯放下,转头去看自己的小儿子。

        她脸上挂着温柔的笑意,一脸慈爱地问道“小七,陪着母后喝茶是不是无聊了?”

        “怎会。”七皇子立刻露出笑容“儿臣就喜欢陪着母后。”

        “小七真乖,”魏皇后笑得更加温柔“母后知道你孝顺。得了,天气正好,也别在这里陪母后坐着了,带着你妹妹去御花园逛逛。”

        “是。”七皇子站起身,规规矩矩地朝魏皇后行了个礼,接着走出大殿去找四公主。他低下头,低声朝四公主说了几句话,四公主很不乐意似的,眉头皱的紧紧的,低声回了句什么,七皇子却没什么表情,一脸漠然地望着自己的胞妹。

        刚好此时,魏皇后抬头,一脸笑意的望着站在院中的两个孩子,神奇的是,魏皇后视线投过来的一瞬,四公主和七皇子居然同时朝着自己的母后露出了天真可爱的笑容。

        魏皇后微笑着朝孩子们轻轻摆了摆手,七皇子和四公主乖顺地转身朝着玉央宫外走去,很快便消失在了宫墙边。

        等到七皇子和四公主都离开了,郑瑾的贴身内监云松不等召唤便直接跨入玉央宫正殿大门,恭恭敬敬地朝主子们行礼。

        “回主子,”云松低着头,规规矩矩地汇报“刚刚霄金卫的人过来,说是今日五皇子出宫去了凝翠湖,似乎是去游湖,在湖畔转了转就回来了。”

        郑瑾笑得温柔和煦“瞧不出,五哥竟有如此雅兴。去游湖怎地也不叫上我。”

        “回主子,”云松又开口说道“游湖倒是不打紧,但是赶巧了,今儿顾大学士的孙女和谢相的嫡孙女还有安国公府大小姐一起去了凝翠湖,恰巧与五皇子碰上了。”

        “哦?”郑瑾转头看了一眼魏皇后,开玩笑似的说道“母后听听,五哥真是好艳福,出门游湖居然还有美人相伴。”

        “顾大学士的孙女还有谢相的嫡孙女?”魏皇后皱了皱眉,似乎对这两人没什么印象似的。

        云松抬头看了看皇后娘娘的表情,立刻心领神会地回报“回娘娘的话,顾小姐是顾大学士第九个孙女,顾小姐的父亲官位不高,眼下正在宁陵任县令。而谢小姐就是谢常静大人的嫡长女。去年礼亲王寿宴,这两位小姐都去了的,五殿下和六殿下都见过。”

        “原来是她们。”郑瑾笑道“倒是两位美人。上次礼亲王寿宴就瞧见她们和穆大小姐站在一处,看样子真是亲近的朋友,安国公居然肯让她女儿与她们共同出游。”

        “顾小姐倒也罢了,”魏皇后将手中的茶盏放下,眉头微蹙“谢相……”

        “五哥的外家,为他打算也是自然的。”郑瑾微微一笑“母后不知道吧,前些日子林相举荐了上一科的传胪入兵部,因着现在北境的事还没议定,兵部选人颇为敏感,因此父皇就问了问安国公的意思。”

        “安国公反对不是正常?”魏皇后瞥了一眼儿子“北境的事你父皇不愿意本宫多问,但本宫依稀也听到些传闻。听闻今年年初各部报预算,林相又驳了兵部的单子。”

        “是。”郑瑾笑着点点头,似乎在说什么无关紧要的事似的,态度轻松写意“谢相这次倒没明着帮安国公说话。不过前几日,兵部沈侍郎外放,安国公和兵部周尚书联合出面保举了兵部一位姓蒋的主事补缺。虽然同时也有几位大人保举其他人补缺,父皇还没有最后的圣裁。但我听父皇的意思,还是更信任周尚书和安国公保举的人选,大约用不了几日就会有旨意下来。”

        “兵部的缺,听兵部尚书和安国公的建议不是应该的嘛。”魏皇后不以为意的样子“你父皇是明君,从不会独断专行。”

        “儿臣自然清楚父皇素来识度弘远、从谏如流,”郑瑾笑着答道“蒋主事的确也是个合适的人选。母后不知道吧,这位蒋主事是谢常静大人同榜的进士,两人关系十分亲厚。常静大人是谢相嫡长子,世家大族出身,年少时就才名满京城。贵人眼高,能让他瞧得上眼的人可不多,因此这位蒋主事想必能力极为出众。”

        “哦?”魏皇后愣了愣“竟然又是谢相一脉。”

        “母后这是说的哪里话,”郑瑾摇摇头“蒋主事是我大周臣子,什么叫谢相一脉。他是能臣,自然可用。谢常静大人是谢相亲生子,不也很受父皇重用嘛。以父皇之英明,难不成还有人敢在他眼皮子底下结党营私。”

        “瑾儿,”魏皇后叹了口气“是母后对不起你,魏家寒门出身,原本就及不上这些底蕴深厚的世家大族,你外祖生前官位虽不低,但他去世早,眼下族中也没什么有出息的子弟,着实帮不上你什么忙。”

      第90章 妻族

        “母后怎么这样说,”郑瑾唇边的笑容似乎带有一丝无奈“父皇虽然看重五哥,但对儿臣也不差,儿与五哥虽非一母所生,但相伴长大,感情亲近,比亲兄弟还要亲。儿臣也从未想过与他争什么。”

        “瑾儿,”魏皇后一脸心疼地望着儿子“谢皇后死时并未被废,你是中宫嫡子,他也是,你自小聪明,无论文采还是谋略,样样都强过老五,只是没个强势外家依仗。相较而言,终归还是你吃了亏。你是这样温文善良的好孩子,如此实心眼地对待你五哥,母后却不知他会不会如此待你。毕竟太子之位诱惑太大了。”

        “母后,”郑瑾安慰似的朝魏皇后笑笑“五哥做太子也没什么不好,他虽非您亲生,却也是您亲手养大,一样是肯孝顺您的。”

        “唉!”魏皇后叹了口气,低着头也不知在想什么。片刻之后才抬起头,朝郑瑾笑了“说起来,你下个月就满十八了。母后也该操心操心你的婚事了,你与锳儿在这点上倒是与你们父皇相似,都这个年纪了,宫里连个侍妾都没有。”

        “母后怎地突然扯到这上头来了,”郑瑾笑着摇头“儿臣还没想过娶亲的事。”

        “你们也大了,”魏皇后答道“你父皇前几日还跟我提起,等你满了十八之后,就让你和你五哥出宫开府,本宫想,你们父皇大约是想一视同仁,先让你们一同封王。”

        “母后可是舍不得儿臣?”郑瑾依旧云淡风轻的开着玩笑“就算出宫开府,儿臣也可以日日进宫陪母后喝茶,难不成儿臣出宫开了府,母后就不许儿臣入玉央宫大门了?”

        “你这孩子,”魏皇后忍不住笑了“跟你说正事,你就只顾着贫嘴。本宫是想着,你们都出宫开了府,没个人照顾,本宫也不能放心。不如过些日子,等你的生辰过了,我与你父皇提一提,在宫中办个赏花宴,也给你和锳儿相看一下,将适龄的世家小姐们都请来看一看。你外家虽弱势,选个背景强势的妻子总是可以的,莫要让你五哥又抢了先。”

        “母后,”郑瑾笑得无奈“您无需太过操心。儿臣……”

        “云松,”魏皇后没搭理郑瑾,反倒唤之前回话的内侍“五皇子今日在湖畔碰到几位小姐,可说了什么?与那位小姐走得近些?宵金卫的人可有回报?”

        “回娘娘的话。”云松躬身答道“根据宵金卫的回报,五皇子并未与顾小姐搭话,倒是主动走到谢小姐和穆大小姐面前说了几句话,但也只是几句话而已。但具体说什么咱们就不得而知了。”

        “谢小姐吗?”魏皇后轻笑一声“倒是合适,名义上的表兄表妹,亲上加亲不是更好?”

        “怎知不是穆大小姐?”郑瑾没头没尾的开口“父皇可是盼着能与安国公府再做一次亲家呢。”

        “你聪明,你五哥自然也不傻。”魏皇后摇头“你父皇虽希望能再有机会摆布安国公府的儿女亲事,却也没想要赔上自己的儿子。你与老五都是他看重的儿子,年岁相近,能力又都不弱,他虽然没明说,但我知道,他是要在你们两人之中选一个继承大统的。因此你父皇自然更愿意让你们娶世代在朝为官的世家大族之女,京中这些勋贵世家相互联络有亲,有利于你们将来登基后制衡朝堂。”

        “五哥自然是不傻的。”郑瑾笑笑“安国公府权势虽大,但历代皆是孤臣。从太祖开国起,穆氏一族就只掌北境军务,鲜少插手其余朝中事务,真若说起来,这样的妻族,的确不如朝中几位权臣之家。”

        “是。”魏皇后点头“若想要左右朝议,谋求太子之位,几位相爷还有顾大学士是更好的联姻对象。至于安国公府,实际上,在你父皇面前除了军务,在其余事务上也算不上说得上话。况且……穆氏一脉虽安分,却毕竟世代手握重兵,掌虎符,你父皇就算想插手穆氏一族的儿女亲事,也不会乐于见到你或者老五娶安国公的女儿。”

        话不需说透,郑瑾了然点头。安国公虽然素来不干涉北境军务以外的朝政事务,但穆氏一族毕竟手握重兵,皇上依旧对他们十分忌惮。

        而郑瑾与郑锳,是皇上看好的皇储人选,因此才更不可能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前,选穆氏女为皇子妃。若是在没决定好太子人选之前,他与郑锳有人娶了穆氏女,立太子之事就需多考虑穆家脸色了。

        若皇上看中了安国公的女婿为太子还好,若不是,难保安国公不会用虎符要挟君上,为女婿谋算皇位。当今皇上如此精明,绝不会自找麻烦,因此他虽希望有宗室子弟能与穆家联姻,却绝不乐于见到穆氏女嫁给郑瑾和郑锳。

        皇上的想法,郑瑾当然心知肚明。但郑瑾在对于穆氏一族的看法上,却与他父皇有不同意见。

        就郑瑾看来,安国公府几代行事都是极为谨慎,从不参与朝堂纷争。现任安国公穆承毅还有他的几位弟弟,更是行事慎重到了极点。郑瑾觉得,就算是穆承毅有个皇子女婿,他也绝不会掺和到皇权斗争中来。

        郑瑾认为安国公无论如何都不会在皇权斗争中站队,这也说明,安国公府穆氏一脉,对于郑锳和他郑瑾来说,是极其没有价值的妻族,娶了穆承毅的女儿,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实际利益。

        郑瑾知道,他那个五哥可是个聪明人。他能想到的事,他五哥自然也能想到。因此今日五哥湖畔偶遇三位世家小姐,他到底是为谁特意停下脚步?

        没什么价值的穆大小姐自然无需关注,虽然都姓穆,穆大小姐可没有她的哥哥们有价值。与她打交道,还不如花些时间好好交好穆家那些拔群出萃的公子们呢。

        至于顾小姐……呵,郑瑾微微笑起来。云松说了,他五哥可没搭理顾小姐呢。那么就是冲着谢小姐去的?倒也合适……名义上的表兄表妹不是吗?亲上加亲倒是个精明的主意呢。

      第91章 谋算

        郑瑾这边正忙着琢磨郑锳的心思,而那边魏皇后则在犯愁的叹气“唉!可惜林相那几个像样的嫡孙女年纪都大了些,就剩下个林明月,还是从小订的娃娃亲。不然这一门妻族是极好的。”

        “未必。”郑瑾放下茶盏微笑着摇摇头“林家看起来煊赫,也不过因为林相眼下是首辅宰相。但他今日是首辅,过些日子还是不是首辅却不一定。林相毕竟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林家儿孙还真没有太出息的。整个林家子弟全算上,还真没谁能及得上谢相的长子谢常静。”

        “李相家里有两个未嫁女听说也不错,”魏皇后想了想之后答道“唉!温妃的那个侄女温梅清其实本宫挺喜欢,温家也算是一等一的世家大族,温梅清的父亲眼下任中奉大夫,与谢常静比是不差的。可惜温妃的叔父死得早些,否则温家不是没可能再出一任宰相的。”

        “李家小姐和温家小姐是温妃向您提的吧?”郑瑾似笑非笑地望着魏皇后。

        “是啊,”魏皇后点点头“本宫想了想,也觉得李云筝和温梅清倒也都不错。”

        “母后,”郑瑾忍不住叹气“后宫中父皇专宠您一人,从不入其他宫妃的门。温妃想要在这宫中立足,自然十分尽心地奉承您。无宠宫妃在后宫艰难,她能讨得您欢心,以求庇护也无可厚非。这也就罢了,只是您不该纵容她借着您的手,谋算她温氏一族的富贵荣华。”

        “温妃她……”魏皇后愣了片刻之后才答道“谋算?可是……”

        “母后想想,”郑瑾脸上挂着微笑,十分耐心地解释“温承平眼下是四品中奉大夫没错,但他以前外放政绩平平,可见能力不算出众。因此回京后,父皇也只是让他任个无甚实权的中奉大夫。儿臣猜,怕是这个职位也是父皇看在温妃对您还算忠心,她又在后宫长期无宠的份上补偿给他们温家的?”

        魏皇后犹豫了一下才答道“确实。”

        “温承平今年已经四十四岁,”郑瑾又开口说道“虽官至四品,却无所作为。但谢常静今年只有三十六岁,虽然只是六品侍御史,但位置却重要,他为人能力极强,父亲又是丞相,升上来是迟早的事。谢相家里后继有人,就算谢相不在,谢常静也能撑起谢氏一门。温承平又有什么资格与谢常静共论。”

        “听说李相家那个李云筝也不错。”魏皇后又问道“你不是见过一次吗?怎么?不喜欢?”

        “选李家,和选温家又有什么区别。”郑瑾笑着摇头“李相是温承平的恩师,师徒一脉相承,同气连枝。温妃像您推荐李云筝,不也还是为了谋求她温家的荣华。”

        “便是如此又怎样,”魏皇后挑挑眉“只要能与你有益,各取所需又如何?本宫身为皇后,难不成还忌惮她一个无宠宫妃家中势大?”

        “母后此言差矣。”郑瑾摇摇头“就如母后所言,您为中宫,又有父皇独宠,温妃只有依附于您才能在这宫里生存下去。换句话说,眼下京中温氏也是在您的庇护下才如此得意,母后想想,是不是如此?”

        魏皇后垂眸不语,并没有回答儿子的问题。但郑瑾似乎也并不是要魏皇后的答案,他继续开口说道“温妃眼下唯一的依仗,就是对您的忠心。所以她才想千方百计地将温氏女或是李氏女嫁入皇家,最好是嫁给我,这样她才能多些依仗,才能更好地谋求她温家的荣华富贵,母后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