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看过信之后,穆红裳的确十分感动于郑锳的用心,但也觉得对月娘有些抱歉。她是没想到,郑锳竟然如此不放心的派了人来跟着她。北境条件艰苦,风险又高,月娘在这里跟着她,真不如留在信王府当差舒服。
“辛苦你大老远的到北境来。”穆红裳抱歉地望着月娘:“没想到信王居然会派人过来。我其实不用人照顾的,回头我写封信跟信王言明,让你回京。”
“不辛苦。”月娘朝穆红裳露出开朗的笑容:“王爷可没逼着属下到北境来。属下是自愿跟随将军的。”
“自愿的?”穆红裳一愣,她以前又不认识月娘,人家凭什么自愿大老远跑到北境来跟随她。
像是看懂了穆红裳的疑惑,月娘笑着补了一句:“将军,属下真的是自愿的。您可是咱们大周朝唯一的女将军,能有机会追随将军,是属下的福气。”
“原来如此。”穆红裳忍不住自嘲地笑笑:“可能要让你失望了。你看,我这个六品校尉其实是个摆设,眼下也只能无聊得在燕州城里四处乱逛。”
“属下才不失望,”月娘立刻答道:“将军上战场,属下跟着上战场,将军在燕州城里闲逛,那属下就跟着将军闲逛。总之属下跟定将军了。”
“你倒是想得开。”穆红裳忍不住笑了。
“来跟随将军,是属下自己选的,属下有什么想不开的?”月娘笑道:“属下又不是那十几岁的孩子,一日一个主意,活了半辈子了,早就学会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十几岁的孩子,可是在说我?”穆红裳忍不住指了指自己的鼻子,笑着问道。
“自然不是。”月娘笑着摇摇头:“将军岂能与常人相提并论。”
“我不过也是个常人而已,”穆红裳两手一摊:“一个天天在城里闲逛的假军官。”
“若非一心坚定想要从军,将军哪里还会生出这样的抱怨?”月娘笑答。
“这倒也是。”穆红裳也笑了:“也是我无能,想不出办法来说服爹爹和大哥,就只会抱怨而已。不管怎样,你先跟我来,我让人给你安排住处,你先在燕州留些日子,是不是真的一直跟着我,过些日子再决定也不迟。”
“将军这担心可是多余。”月娘答道:“属下不会离开的。”
“小姐……”一直陪在穆红裳身边的老仆役有些犹豫的样子。
“这的确是信王的亲笔信,”穆红裳朝老仆役扬了扬手中的信封:“是写给爹爹的。爹爹回来后,也会这样安排。”
“那好。”老仆役点点头:“小的这就去给月娘姑娘安排住处。”
安国公和穆征衣在城外的这一场仗,打得甚是辛苦,一直到五日后,才带兵回营。
两人甚至来不及换下战甲,就急急忙忙的离开军营,回了经略使府,将自家小姑娘一个人丢在城里五六天,他们都有些不放心。
然而回去后,两人发现,穆红裳竟然不是一个人。经略使府里,居然多出个来路不明的漂亮女人。
“这是怎么回事?”安国公警惕地打量着这个来路不明的美女:“她是谁?打哪来的?怎么能随随便便让人进经略使府?”
“爹爹先看过信再问也不迟。”穆红裳掏出了郑锳的亲笔信,递给安国公。
安国公拆开信,迅速浏览了一遍之后,脸色略有放松:“原来是信王派来的。”
“是!”月娘从怀里掏出一块小小的令牌,恭恭敬敬地呈到安国公面前:“王爷担心国公爷有所怀疑,特意让属下带着信王府的令牌。”
“这倒不错,”穆征衣笑起来:“小妹平日里独自留在燕州我也不放心,有人陪着倒是刚好。还是信王想得周到。你说你以前是信王亲卫?这么说,会功夫,能负责保护我家小妹?”
“属下学功夫晚,因此虽是至翎大人亲自【创建和谐家园】的,却也不如将军自幼的苦功。”月娘实诚地答道:“靠得不过就是取巧而已。平日里自保自然没问题,碰上三五个强徒也不在话下,但在真正的高手面前,还是捉襟见肘,不堪一击。”
“足够用了。”穆征衣满意地点点头:“小妹平日也不会乱走,你手上有些功夫,又能帮她做些杂事照顾她,这就很好。”
“属下的这些三脚猫功夫,在红妆将军面前不值一提。”月娘立刻答道:“但若是有朝一日陪着将军上战场,在战场上还是能做到自保不拖后腿的。”
“你大可放心,不会有这一日。”穆征衣摇摇头说道:“我就这么一个妹妹,哪里舍得真的让她上战场与人动刀动枪。”
“但属下听说,”月娘笑着答道:“我们将军已经上过战场了。听这里的军士说,前些日子,我们将军从朔州往燕州一路,带着人突围求援,可是立了大功呢。”
“是这样没错。”安国公点点头:“但这样的事,一次就够了,可千万别有第二次,可吓死我了。我女儿坚决不能再上战场。若是她在北境出了什么意外,那真可是要了我夫人的命。”
第675章 功劳
听了月娘的话和安国公的抱怨,穆红裳似乎才意识到,在军中还有个论功行赏这一回事呢!之前谁也没主动跟她提起过,前些日子,朱将军到经略使府来找安国公,遇到穆红裳时,也只是笑着表扬她不负使命,压根没说别的,根本没提过立功的事。
“爹爹,”穆红裳有些好奇的问道:“之前我带兵突围,算是大功一件吗?”
“大功算不上,但是功劳是有的。”穆征衣笑着揉了一把妹妹的脑袋瓜:“怎地,过去这么多日了,到现在你才想起这桩事。”
“之前谁也没提过,我还以为我只是尽本分而已。”穆红裳实诚地答道:“大哥,那是不是可以领赏呀?”
安国公和穆征衣听了穆红裳的话,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穆征衣伸手捏了捏妹妹的鼻子,取笑道:“你倒是不吃亏。那你说说,你想要什么?大哥给你买。若是想要些北境搞不到的新鲜玩意,等下次捎信回家,让你大嫂给你准备。”
“我立功又不是给大哥立的。”穆红裳一伸手,扒拉掉了穆征衣的手:“我倒不在乎这个,但我想问问,这功劳到底是怎么论的,毕竟当时突围的也不止我一人。”
“这哪里用你操心?”安国公笑着答道:“人人都会记功,少不了谁的。军中升迁,大多靠积攒的军功,军士们就是靠着这些一点点攒下的功勋,一步步往上走的。都是拿命赚下来的【创建和谐家园】厚禄,咱们北境守军,怎么可能会让出生入死的兄弟们吃亏呢?没人吃亏,也没人会占便宜。在这里,谁都不例外,都要靠军功。不像是京中衙门,还要看个人脉年资。你大哥这个从四品的都尉,就是这样一点点靠军功升上去的。”
“那我的军功也是先攒下,等着升迁喽。”穆红裳笑眯眯地说道。
“我说怎地打听得这样详细,原来竟在这里等着呢!小妹居然还惦记升迁?”穆征衣又笑起来:“可消停些给我们省些心吧!怎地?你这个不愁吃喝的大小姐,还想跟军士们一同抢功劳升官?”
穆红裳刚刚张嘴想要反驳,却见月娘一脸认真地模样,抢先开了口:“这是自然。穆都尉也是不愁吃喝的大少爷,不是也一样攒军功升迁。都是一样一样的为国戍边,在战场上拿命去拼,我们将军等军功攒够了,自然就该升迁。国公爷刚刚不也说了吗?在这里,没人会吃亏,也没人会占便宜。那么,有了功劳就该记下,我们将军也不该吃亏。旁人的功劳是拿命赚下的,我们将军的功劳也是拿命赚下的,都是一样的,怎么能说是与旁人抢功劳呢?”
突然被月娘开口顶撞一句,穆征衣有些意外,但他并没有计较,反倒乐了:“你们两个倒是对脾气。小妹一定会喜欢你的。不得不说,信王果然会选人。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刚才那些话,以后不许再说。皇上派小妹到北境来,只是权宜之计,这一点,信王清楚,你也该清楚。小妹安安稳稳的在燕州经略使府住上两年,然后回京,这便是功德圆满。你可别仗着你是信王派来的人,就肆无忌惮。今后别让我听见你再撺掇小妹上战场。”
“大哥这是不讲理吗?”穆红裳皱眉,摆出一副不高兴的模样:“就事论事,月娘的话又有哪里说的不对?大哥说道理说不过月娘,就不讲理的要挟上了。”
“若是就事论事的说道理,自然没什么不对。”穆征衣赶忙笑着答道:“我也只是未雨绸缪,先提前把话说清楚而已,哪里是要挟。”
“大哥还不承认自己是不讲理。”穆红裳小嘴一撇,看起来有几分要撒娇耍赖的架势,吓得穆征衣连忙举手投降。
“好好好,都是大哥错,大哥给你赔不是……诶?”穆征衣说到一半,懵懵地挠挠头:“我为什么要给你赔不是。这里是燕州,又不是在京城,你可没办法去找祖母给你撑腰。”
“行了行了,”安国公急忙笑嘻嘻的出来和稀泥:“红裳不许欺负哥哥。你哥哥说得也没错,只要你乖乖呆在城里,其他什么都好说。平日里无聊了,去外头逛逛,也可以去清凉寺找和尚们玩。”
话题就此被扯开,没谁再提这件事。等到安国公和穆征衣都去休息了,月娘陪着穆红裳回房时,穆红裳才说道:“你看,我说的没错吧?我哪是什么将军,不过是个天天在城里闲逛的假军官而已。”
“将军到北境才几日呀。”月娘倒是不以为意的模样:“现在就灰心未免太早。只要将军还想要在战场上亲手保护家人,属下相信将军总有机会的。虽然眼下看起来处处困境,但说不定熬过这些日子,一下子就柳暗花明了呢!”
“但愿终有一日,我不辜负你的期望。”穆红裳笑起来,亮闪闪的大眼睛弯成了月牙:“真好。你总能这样豁达。”
“也是活得久了,见的多了,”月娘微微一笑:“这才知道,原本也没什么过不去的坎。”
穆红裳望着月娘的脸,觉得她一定是个很有故事的人。但她并没有多问,不想为了自己的好奇心就揭别人的疮疤。但月娘的豁达的确出乎她的想象,穆红裳不敢问的那些,月娘却毫无顾忌的自己说了出来。
“不知将军若是知道,我以前出身青楼会怎么想。”月娘抬头望着天空中的一弯月牙:“不是什么身世可怜,沦落风尘的大小姐,也没什么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节。我就是个真正的妓子,倚门卖笑,给男人做玩物的那种,人人都看不起的出身。我这种人其实没资格陪在您身边。不知将军知道这一切之后,会不会怪罪王爷,居然将我这种人,送到您身边。”
月娘没有隐瞒,将她的一切原原本本的讲给了穆红裳,包括她赎身后杀夫,也包括她后来跟了太监。
第676章 另一个女人
“所以,将军,对我来说,能跟着您真是天大的福气。”月娘淡淡一笑:“我是您的人,这一切都不该瞒着您。若是您……”
“你是信王府亲卫,肯离开京城跟着我,我该谢谢你才是。”穆红裳不等月娘说完就打断了她的话。月娘的经历,让她再一次觉得,世界不是她眼里的模样,生活也不是她以为的样子。许许多多的人,活得都艰难而努力。而她,真的是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大小姐,因为出身好,一直以来被保护得好好的,因此才如此天真不知事。
“将军,谢谢你。”月娘朝穆红裳笑得真诚。
“想一想,还是你懂得的道理多。”穆红裳也仰起脸,和月娘一起望着月亮,笑得眉眼弯弯:“就如你所说,耐心些,坚持下去,说不准过些日子就柳暗花明了。你瞧,你出身在青楼,那样糟糕的起点,都能靠着自己,一路挣扎,后来成为王府亲卫,现在又是将军亲卫。你都能做到这一步,我为什么不能继续坚持下去?”
“多半是因为属下运气好。”月娘笑道:“但属下不否认,能走到今天,也是因为属下一直不肯放弃,无论沦落到何种境地,都想要好好活着。”
想要好好活着。这句话让穆红裳印象深刻。但她没想到,只是经过短短一日而已,她又从另一个人的口中,听到了相同的话。
安国公只在家休息了一晚。第二日一大早,戎狄人又集结在燕门关以北,他们这一次换了个方向,想要集中兵力,打通燕州和幽州之间的夹道。
为了防止戎狄人声东击西,安国公带军出城,将穆征衣留在燕州大营负责燕州城防。他走之前吩咐穆征衣封城防御,不见穆家军旗,不许开城门。
城外战火连天,但燕州城内倒是还挺安全的,倒不像之前朔州城里,因为战火百业萧条的样子。这绝大部分要归功于前几年在蒋文斌的帮助下,艰难推动的城防工程。
因为燕州紧邻燕门关,又与幽州距离不远,可以形成紧密防线,因此当年穆承芳选择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先保证燕州的城防工事,接下来是幽州,而地形特殊的朔州则排在最后。
这一则是因为朔州防御多半依靠天险,二则还是因为朔州虽然最靠北,战略地位却没有燕州重要。
因此虽然战争打了许久,但燕州城内到还算是平静,只是连续三季天灾,城南安置了不少灾民,有些拥挤混乱。不过因为北境经略使府赈灾工作做得不错,因此虽然城南乱些,也并未生出多少祸事。
这样平静还因为北境经略使府就在燕州,因此燕州府颇有几分军政集权的味道,府尹有事也得先同经略使商议,这燕州城内地面治安维持,也大多不靠燕州府衙的衙役,而是靠燕州守军。
穆红裳有穿着军装的亲兵跟着,又有月娘在,只要不出燕州城,穆征衣没什么不放心的。所以一大早,安国公出城之后,穆征衣打算去安排布防,临行前特意叮嘱了穆红裳,若是无聊就出去逛逛,别闷在家里。
“这里同京里民风不同,也不必讲那么多规矩,也不需要你谨言慎行。”穆征衣这样说道:“高兴去哪里就去哪里。”
穆征衣走了,穆红裳也紧跟着出了门,她其实目的挺明确的,想去城墙附近转转,看看城防布置,回来后在找机会和经略使府的先生们聊聊天。
爹爹和哥哥不愿意让她接触这些,但她可以自己学呀,有备无患总是没错的。
月娘挺支持穆红裳的想法,两人出了经略使府,一路往北,在燕州大营和燕门关之间的城墙低下转悠了许久。只可惜穆红裳运气不好,她还没在这里看够呢,就不小心碰上了忙着巡守的穆征衣。
穆征衣一瞧见自家小妹,立刻扬起手,跟赶狗似的轰人:“这边城防工程还没停工,别在这里乱晃,仔细磕了碰了。这里无聊的紧,不如去府衙前街转转,那里铺子不少。”
穆红裳十分无奈,但大哥忙得很,她也不能在这个时候找麻烦,因此只能失望地往回走。月娘看了看天色,开口问道:“将军,不如咱们先回去用膳,等过了晌午再过来看看。穆都尉也不会一直在这里。”
“也好。”穆红裳点点头,和月娘一起往回走。刚刚走到经略使府不远处的街口,穆红裳突然转头定定地盯着路边的一名蓬头垢面的乞丐女。
那乞丐女一直望着路口,看见穆红裳的视线盯上了她,她立刻向前爬了几步,看样子似乎是想要找穆红裳乞讨。跟在穆红裳身后的亲兵立刻上前一步,挡住了乞丐女:“别在这里讨饭。咱们经略使府在南城赈灾,那里有收容所和粥棚,到那边去有吃的,别打扰我们小姐。”
亲兵已经给指了往粥棚的路,但乞丐女却没动,依旧直着脖子直勾勾的盯着亲兵身后的穆红裳。穆红裳微微蹙起眉,开口问道:“你怎么在这里?”
“已经无处可去。”乞丐女哑着声音答道:“小姐,您之前对我有救命大恩,我知道您是好人,所以一直在这里等您。您能不能再帮我一次。”
“诶?这是什么道理。”月娘听了这几句话,也不高兴的皱起了眉:“我们将军是好人,所以就该一次又一次的帮你吗?你这和要挟有什么两样。”
“不是已经给你指了路吗?南城又粥棚,也有收容难民的地方。”月娘的秀眉皱的更紧:“怎地,你还嫌粥棚的赈灾粮难吃不成?”
“不嫌弃。”乞丐女小声答道:“只要有一口粥,能活下去就好。小姐,我可以干活,我很能干的,洒扫洗衣,甚至刷马桶、劈柴,什么脏活重活都可以,我什么都能干,您也不需要给我太多吃的,半碗粥就可以,不需要粥棚那样的稠粥,让我能活下去就行。”
第677章 北境中秋
“如果只需要半碗粥,你完全不需要跪在这里求我。”穆红裳摇摇头:“南城粥棚的赈灾粥人人可领,什么都不用你做。”
“我知道。”乞丐女小声答道:“但我不能去。”
“为什么?只要是北境灾民,都可以在南城粥棚领一份口粮,难不成你不是北境人?”穆红裳问道:“直说了吧,你既然出现在这里,那你一定知道,我住在经略使府。府中有负责洒扫的仆役,并不缺人,并且,经略使府这样的地方,是不可能收容来历不明的人的,所以你还是去南城吧。至少有口粥喝,能活下来。”
“我不是来历不明,我真的不是来历不明。”女人一脸惶恐地答道:“小姐,那天那个年轻将军放我走的时候,已经把我的身份查得明明白白了。我的身份很好查的,我就是咱们燕州本地人,我爹原来就是南市的小贩。我几年前被我爹嫁到朔州,我男人也是小贩。戎狄人打过来的时候,朔北将军在朔州城贴了告示,让百姓避祸,所以我男人带着我出了城,原本想着回娘家避一避的。但出城没多久,就碰到了戎狄人,我男人被他们杀了,我被他们……被他们轮流糟蹋……”
“朔州被围困了整整一个月。”穆红裳立刻提出了疑问:“这样说,我们路过的时候,你跟着那群戎狄人至少有一个月了。他们竟然没有杀了你。”
“小姐,这不稀奇。”一旁的亲兵突然开口插话,为穆红裳解了疑惑:“戎狄人从以前就一直如此。他们越境劫掠,除了会抢掠粮食物资,还会劫了咱们大周人做奴隶。男男女女都要,价格最高的奴隶是有手艺的工匠,他们最喜欢抢掠工匠去卖,其次就是女人,女人不仅能干活,还能生孩子,男人价格反倒低些。”
“小姐,我真的不是戎狄奸细。”女人在地上叩头如捣蒜:“您相信我!那日盘问我的年轻将军,是您哥哥吧?您可以去问,我真的不是戎狄奸细,我就是个普通商户女,小姐,您相信我!”
“是咱们穆都尉亲自审过的呀?”亲兵点点头:“那应该没有问题。穆都尉一向谨慎细心,戎狄奸细想瞒过他可不容易。既然这样,你走吧,咱们就不计较你今日惊扰小姐了。”
“小姐!小姐!我求求您了!”女人突然放声痛哭起来:“别赶我走,给我一条活路吧!”
“这话倒奇怪,怎地,让你走反倒是断了你的活路?”月娘不耐烦地说道:“咱们经略使府在南城收容灾民,你家里又是本城的,爹娘老子都在,你去南城粥棚也好,回家也好,哪里不能活?怎地反倒跪在这里要挟我们将军。”
“家……回不去了。”女人抬起头,朝月娘苦笑一声:“之前那位年轻将军好心,派了人送我回家。但我爹娘知道了我被戎狄人糟蹋了之后,就把我赶出家门,他们说我如果还知羞,就应该赶紧找根麻绳上吊。我娘家就在南市粥棚附近,我爹把我赶出家门的时候,许多人都看见了。收容所的人说我是戎狄奸细,还有那些男人……他们打我……还说……”
“好了,你不用说了。”月娘打断了女人的话:“你倒是机灵,家回不了,回头就找上了我们将军。”
穆红裳直直盯着那女人,目光清正又严肃,却没有随意开口发表意见。
穆红裳长久的沉默终于让那女人失望了。她颓丧地瘫坐在地上,喃喃说道:“我只是想好好活着而已……怎么就那么难呢?我到底做错什么了……”
两日之内,这是穆红裳第二次听到类似的话了。月娘似乎也被这句话打动了,她叹了口气,开口说道:“这年月,想要好好活着,可不是个简单的愿望。”
“是不简单,但也要努力看看。”穆红裳说道,接着她转头问了月娘一句:“将她交给你安排,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