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慕红裳》-第19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穆红裳没猜错,援军队伍中,其实所有人都在等着她崩溃。包括与穆红裳相处还算和谐的朱将军和姜大夫也都一样,他们虽然没存什么恶意,并没有像旁人一样,存了几分看笑话的心思,但他们依旧不相信穆红裳这个小姑娘能够忍受得了战场上的一切。

        但第一天,穆红裳忍下来了,她的眼泪没有被别人看到。

        接下来的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穆红裳同样也艰难地忍下来了。

        走到朔州附近时,穆红裳还是没有机会拔剑,当然也没有亲手杀人,但她眼下看见敌人已经不会忍不住发抖,看见惨烈的战场与堆成山的尸体也不会想要痛哭。

        她真的开始习惯了。

        大军开拔到朔州附近,镇国将军派了斥候去探查敌情,接着下令停止行军,让部队进行短暂修整。趁着这点时间,他开始排兵布阵。先锋官是两名年轻的校尉,朱将军和另一位姓周的副将负责侧翼。

        其余的将领,各自领着自己的人马排成长阵,主帅镇国将军当然还是被保护在最中央,他年纪大了,上马打仗主要依靠的也不是他。

        “你跟紧了。”花白胡子的镇国将军朝穆红裳吩咐道:“戎狄重兵围困朔州,今日可是硬仗,与咱们之前那些小打小闹的遭遇战可不同。没人有空照顾你,所以绝对不许乱跑,战场上刀剑无眼,可不是闹着玩的。”

        穆红裳没有请战,也没有争辩,军令如山,她朝镇国将军点点头应道:“是!末将遵令。”

        不管镇国将军是为了什么理由,让她跟在身边,反正穆红裳自动认为,她眼下的任务就是保护好主帅。

        这么一想,她在战场上承担的责任还是……挺重要的哈。

        将士们都清楚,此战非同小可,因此早已刀剑出鞘严阵以待,就等镇国将军一声令下,开始冲锋。

        穆红裳也学着同袍们的模样,将背后的长枪解下来握在手里。其实她最擅长的是用剑,但战场上,还是长兵器占便宜。幸亏这么多年陪着锦衣练功,她的枪法也还是不错的,只是力气上吃些亏罢了。

        这柄黑铁抢……其实也是锦衣的。是锦衣十五岁之前用的,比哥哥们的长枪略细几分,重量也轻些,穆红裳穿着锦衣的甲,拿着他的枪,策马跟在镇国将军身旁,她头上戴着头盔,看不清脸,又裹了胸,看起来真的跟锦衣很像很像,像到连慧明看到她之后,忍不住都有一些恍惚。

        他像是透过了时光,又看见了穆家小教场上那两个欢笑打闹的孩子,两张迥然不同的脸,突然重合在了一起。

      第649章 兵临城下

        不知是不是无相【创建和谐家园】的祝福真的有用,镇国将军还真是个福将,进入北境以后,到目前为止一切都顺顺利利。

        比如现在,大战之前,老天爷就像是有意在帮忙似的。镇国将军下令修整的时候还大风扑卷得黄沙漫天,吹的人简直睁不开眼。

        而等他派兵布阵完毕,风向突然变了。烈烈狂风开始渐渐息止,战场周围,漫天的黄沙渐渐散去,视线开始好了起来。

        “加速前进!”镇国将军将手中长剑向天一指:“抓紧时机,不要给戎狄人反应机会。”

        随着他一声令下,连步兵都加速奔跑起来,而担任先锋的两名校尉,则率领两队骑兵开始加速冲锋,骑兵身后,各位将军领着自己排成方阵的队伍,直接按照镇国将军之前的布置,呈月牙状,从朔州南偏东方向从后包围了上来。

        朔州西边紧紧倚靠云望山,没有路,因此戎狄人围城其实只需要堵住北、东、南三个城门就可以。靠北的云望山谷地,只要掐住这易守难攻的咽喉要道,朔州守军就很难突围,再说,朔州守军从北突围也没有任何意义,突围出去直接到了戎狄人的地盘,才是自投罗网呢!

        因此朔州城以北,戎狄大将根本没布置多少兵马,他将兵马主要布置在在朔州东南两个方向,尤其是朔州以南,有连通丹州和卫州的重要通路,因此大部分的兵力就集中在这里。

        镇国将军派去的斥候将情况摸得清楚,因此镇国将军也将大部分军队集结在向南方向,而两名担任校尉的先锋,则在队伍的最左侧,由东向西冲锋,目的是要将戎狄人的围城包围圈冲散,将戎狄大军截成两截。

        若是能成功造成截断,镇国将军打算用主力牵制朔州南城门附近的戎狄人,造成更大的缺口,让朔州守军可以与援军里应外合。

        镇国将军对于守城的名将穆承德非常有信心,他认为只要能将戎狄人的包围圈打开一个口子,他们再想围起来就不容易了。

        镇国将军可不是没打过仗的怂包,他年轻时镇守西南二十余年,四十岁往上才调回京城统领金翎卫,因此他虽不如穆氏将军一般战功赫赫,但也不算是毫无战场经验的沙场小白,因此他的指挥,算得上中规中矩,简单有效。

        冲锋号角响起,先锋骑兵一马当先,朝着围城的戎狄人冲去,朔州守军很快就发现了战场形势的变化,负责了望的信兵立刻打出旗号,朔州将士们看到旗号皆是惊喜不已。

        “援军终于到了!”几名副将激动得话都说不清了:“将军!他们终于到了!我们有救了!”

        “沉住气。”穆承德还是那副八风不动的冷静模样:“点兵,各自带好队伍严阵以待,不得轻举妄动,有我命令才准出城冲锋。”

        “是!”大家得了命令,纷纷开始行动,穆承德朝穆铁衣一招手:“铁衣,带着你的人,跟我上城墙。”

        穆铁衣带的都是弓兵,他立刻命令自己的人装备上所有剩余箭矢,跟着穆承德上了城墙,时刻准备配合城下突围。

        外头已经开打了,刀剑声、喊杀声不断,热闹得厉害,朔州城却更显得安静,将士们握紧刀剑,脸上带着大战前的肃穆。穆承德治军颇严,将士们令行禁止,因此眼下就算朔州守军再激动,也都耐着性子等将军的命令,不敢轻举妄动。

        穆承德紧紧蹙着眉,向下观望着战况,很快,镇国将军派出的先锋骑兵就将戎狄人的包围圈冲开了一个口子,大军围了上来,直接将朔州以南的戎狄人夹在了中心。

        虽然战场形势瞧着似乎挺好,但与穆承德站在一处的穆铁衣却也蹙起了眉:“队形似乎有些乱。”

        “不奇怪。”穆承德答道:“京城援军,大部分都没有真正上过战场,他们从绝羽山过来到这里,大约从未经历过真正的硬仗,经验不足也是在所难免。别急,打一打就会好起来,瞧着排兵布阵,统领援军的将领不像是毫无经验之人,兴许是从西南调来的。”

        穆铁衣眯着眼往人群中瞧去,但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是谁负责指挥。穆承德转头看了穆铁衣一眼,朝着城下的某个方向指了指:“那里。主帅在那边。看到没有,有个紧密的包围圈,应当是护着中间的人。这样不大好。这里地势很平,若是戎狄人集结骑兵很容易将他们的保护圈冲散……”

        穆承德话还没说完呢。城下的戎狄大将果然开始指挥着骑兵回头朝着穆承德所指的方向冲锋,镇国将军带的队伍还是战场经验不足,被戎狄人这样一冲,队伍看着更乱了些,严密的包围圈开始有了缝隙。

        “四叔?”穆铁衣转头询问地望着穆承德。

        “不急。”穆承德紧盯着战场形势,表情依旧冷静:“我们人少,一定要挑最好的时机出击,才能对戎狄人行成夹攻之势。放心,他们已经开始重新集结队形了,京中来的援军,就算再不济、再没经验,也不至于第一场仗就让人擒了主将。”

        作为沙场经验丰富的名将,穆承德当然底气足,对于战场形势判断也是精准。可眼下正在与戎狄人对战的援军将士们,可并不像穆承德一样信心十足。

        戎狄人组织了队形去冲主将的保护圈,别说那些头一次上阵的年轻将领,就连二十年没上战场的镇国将军本人都有点慌。

        还好心里慌而已,表面上镇国将军还是很镇定的,他依旧再努力发出命令,试图调整散乱的阵型。只可惜那些临时征调来的盾兵战场经验实在是不足,看见戎狄人的马队冲过来,下意识地往两边让,自己倒漏了个豁口出来。

        “守好位置,不许乱动!”

        “保护将军!”

        周围的将领一个个在扯着嗓门对自己麾下的士兵下命令,然而适得其反,士兵们晃着脑袋不知道该听谁的,没头苍蝇似的乱跑,倒让阵型反倒更混乱了几分。

      第650章 穆家枪

        现场这样混乱,当然谁也顾不到谁,忙着重新调度整理队形的镇国将军,更是将身旁的穆红裳给忘得干干净净。也是因为穆红裳省心,她牢牢记住镇国将军在战前的命令,不许乱跑,不能逞强,不可以离开将军身边。

        穆红裳自己把自己定位为将军护卫,自然不会乱走,她双手握着长枪,正在紧张地盯着冲过来的戎狄骑兵,万一他们真的冲开保护圈……

        还真的冲开了!

        那一瞬间,穆红裳头脑一片空白,就像是下意识地反应,她双腿一夹赤影,赤影猛地向前窜出大半个身位,直接拦在了镇国将军的马前。

        而坐在赤影背上的穆红裳,已经双手高举长枪,架开了对面戎狄骑士的马刀。

        冲入保护圈的戎狄骑士显然是个强壮的家伙,力气极大,马刀砍在穆红裳的铁枪上,直震得她虎口发麻。这一下子,让穆红裳一激灵,头脑立刻冷静了几分。

        刚刚她冲出来挡住镇国将军,完全是下意识地反应,眼下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的处境不太妙。

        她背后是镇国将军,面前是三个突破包围圈攻进来的戎狄骑兵,各个都很强壮,以一敌三,穆红裳其实有些胆虚。碧影一大早不晓得跑到哪里去打猎了,而师父……穆红裳不知道慧明在哪,她现在也没空分神去找。

        她只知道,她身后就是镇国将军,她不能退。突进包围圈的也不止这三人,副将和亲兵都在忙着御敌,没谁能分神帮她的忙。

        而且,她也不应该指望别人帮忙。

        这么多的想法在穆红裳的脑袋里滚来滚去,反倒让她更加冷静了几分。她告诉自己不要慌,这些年在小校场上,穆家的枪法她都学过的,肯定没问题!临敌对战应该怎样处理,师父都教过的,她都跟着哥哥们练习过不止一次,没问题的!

        一柄马刀刚刚砍在她的枪杆上,转眼第二柄马刀就冲着她的脑袋来了。穆红裳将长枪一横,将马刀往旁边一拨,接着顺势用枪杆向后一撞,刚好撞到第三名戎狄骑兵的马头上。

        这一下力气不小,刚好撞在战马眼眶下面的位置上,战马疼得头一歪,横着挪了两步,距离的偏差刚好让第三人的刀擦着穆红裳的手臂滑了过去,没砍中。

        虽然只有一招而已,但穆红裳真的暂时招架住了三名戎狄骑兵,这让她顿时信心大增,手中的长枪握得更稳当了几分。

        这头一招,也将镇国将军吓得够呛,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没想到穆家的小姑娘,居然真的招架住了。而接下来的两三招之后,穆红裳的出招越来越顺畅,这让镇国将军的心放下来了一些些。

        当然了,他依旧不敢放任穆红裳在沙场上拼杀,万一出点事,他赔不起。因此镇国将军长剑出手,直接上来帮忙了,不管怎样,先把攻进保护圈的戎狄人清理了再说。

        一个胡子都白了的老头,再加个细瘦的少年人,这一对儿组合怎么看怎么好欺负,冲过来的戎狄人显然很知道柿子捡软的捏,一个个的都往镇国将军身边聚集。

        因此这老爷子没凑上来帮忙还好,他来帮忙之后,穆红裳觉得自己压力更大了。

        不过还好,大周军士虽然没有经验,但还算镇定能听懂指挥,因此混乱也只是一时,队形渐渐开始重整,那些冲破保护圈的戎狄人,这一下反倒麻烦了,身前身后都是大周军人,被包了饺子。

        而此时城墙上的穆承德,看着已经开始逐渐恢复秩序的援军,微微点了点头,朝穆铁衣说道:“你瞧,我说什么来着,不用慌,毕竟……咦?”

        穆承德话说到一半突然噎住了,他凝神仔仔细细地往城下人群中看了几眼,又使劲揉了揉眼睛。穆铁衣顺着他的视线望去,很快发现了到底是什么吸引了穆承德的视线。

        穆铁衣瞪大眼睛,一脸不可置信的模样,喃喃开口说道:“这……穆家枪……我应该没看错!是了!穆家枪,没错!是谁过来了?难不成……”

        穆承德虽然镇守朔州多年没回家,但他也知道,城下这个,绝对不可能是他儿子。凌衣从小就像他,长手长脚,个头极高,而且穆承德知道他儿子凌衣断了腿,就算是凌衣吉人天相,将来能够痊愈,那也是将来的事,绝不可能短短几个月就能骑马打仗的。

        城下这个使穆家枪法、中等身材的少年,到底是谁?穆家在北境的孩子有一个算一个,个头都很高,而除了穆家人,谁又会修习穆家枪?穆承德有些疑惑地微微皱起眉。

        穆铁衣脸色发白,半天都没吭声。他从一开始就觉得,城下这名身穿皮甲的小将很像锦衣。但锦衣的遗体是他亲自从绝羽山找回来,又亲手火化的,他的小弟的确是没了,怎会出现在这里?

        但……万一真的是锦衣?万一当时他搞错了?穆铁衣心中不可遏制地出现了一些疯狂的念头,他转头就往城下跑,一边跑一边高声说道:“我……我去找青衣,他眼神最好,兴许……兴许……”

        穆铁衣一溜烟没了踪影,也就是半柱香的功夫,他连拖带拽地扯着穆青衣一起上了城墙,哥俩一起气喘吁吁,穆青衣一站定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在哪呢?哪里?”

        “那边。”穆铁衣指了指人群中一个方向:“看见没,盾兵后面,那个跟老头在一起的。”

        “看见了!看见了!”穆青衣一脸激动:“的确是穆家枪!没错!”

        “青衣……”穆铁衣转头看着一脸激动的弟弟,有些小心翼翼地问道:“你看……是不是很像小弟?很像小弟对吧?”

        是很像。穆青衣扒着城墙,伸长脖子向下望,而此时,城下的穆红裳刚好将长枪戳向面前一名敌人。那是个个头极高的戎狄人,他被穆红裳戳中,肩膀上开了个巨大的血窟窿,但依靠穆红裳的力气,是无论如何都没办法将他挑下马的,反而让戎狄人抓住了枪柄,将她狠狠向前一拽。

      第651章 软柿子组合

        遥遥在城墙上观战的穆承德还有铁衣兄弟,当然发现了城下那个身形细瘦的小将出了纰漏,长枪几乎脱手。

        穆铁衣也急得学着穆青衣的模样,扒着城墙垛口将脖子伸得长长的。

        城下的穆红裳冷不防被人抓住枪杆向前拽,一不小心差点跌下马。但幸好穆红裳的看家本事不是穆家枪,她挨了慧明好几年的揍,旁的不说,反应速度还有灵活程度肯定要高出对面敌人一大截。

        穆红裳立刻松了手,一只手支撑在赤影背上保持平衡,另一只手向腰间摸去。枪杆从她手中落下,一头还拎在对面戎狄人手中,而另一头向地下落去。穆红裳松了手,对面戎狄人当然也松了手,只是他有点倒霉,因为穆红裳的枪尖还戳在他肩膀上,枪杆当了自由落体,枪尖顺势上挑,反倒又让他的伤口向上开了个豁口。

        而趁着这眨眼的功夫,穆红裳已经将腰间的长剑抽出来了,第一剑就朝戎狄人的咽喉削去。那戎狄骑兵别看块头大,反应倒也快,他向后微微一偏,接着举刀向穆红裳脑袋砍去。

        穆红裳手中没了长枪,当然不可能用自己手中细薄的长剑来格挡戎狄人的马刀,她直接向旁边一歪,同时手腕一横,顺势朝着戎狄人持刀的那只手臂磕去。

        穆红裳虽然力气不大,但位置找得很准,刚好是肘关节最脆弱的部位,这一下子磕得戎狄人整条手臂都又酸又麻,马刀几乎脱手。而穆红裳趁着这个机会翻起剑尖直接一剑扎进了戎狄人的胸口。

        长剑是真的不适合马上作战,直来直去的长剑,不够长,也不像戎狄人特制的马刀,没那么沉重结实,不适宜劈砍,长剑最有效率的伤害方式是戳刺,但骑兵大多穿着护甲,就算穆红裳的剑再好,一下子扎透骑兵皮甲,也不能对对方立刻造成致命伤害,这也使得重伤的戎狄骑兵还有能力挣扎。

        大约是临死前的绝望,让人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戎狄骑兵居然撒手丢掉了马刀,故技重施直接一手抓住了穆红裳的长剑,另一只手去拽穆红裳的肩膀,看样子是打算将穆红裳一起拉下马背,临死也要拖个垫背的。

        穆红裳急急向后撤,但长剑太短,她与戎狄骑兵的距离太近,个头高大的戎狄骑兵手臂也长过她,她努力往后仰身体,还是被那人绝望挥舞的手臂抽到了太阳穴的位置。

        这一下子打得很重,就算是穆红裳尽力顺着他的力道方向去躲,但也被打得太阳穴发麻,双眼冒金星,头盔甚至都直接飞出去了。

        幸好他也只是垂死挣扎而已,一击之后,那人就像个装满稻草的破麻袋一样,软软地趴在马上,穆红裳的长枪依旧戳在他肩头,倒是帮着他支撑着没有【创建和谐家园】。

        这是穆红裳在战场上上杀的第一个人,但她没工夫想东想西,她甚至都来不及恶心,就赶紧伸手将自己的长枪拽了回来。失去长枪的支撑,戎狄骑兵尸体【创建和谐家园】,很快就被周围的战马踩成了一团烂泥。

        穆红裳头盔被打落,带来了一个直接恶果,那就是包围圈中那些孤注一掷的戎狄人,都发现了这个手持长枪的小将,其实是个小姑娘。更可悲的是,戎狄人中,也有人认出了穆红裳用得是穆家枪法。

        穆家镇守北境多年,这么多年了,最前线的朔州、燕州和幽州一线,都是由穆家人亲自领军戍守,因此与穆氏将军对战过的戎狄人,实在不算少数。穆氏将军用枪,是几乎所有戎狄士兵都知道的事,那些经验丰富的戎狄将领,在战场上多次见过穆家人。

        况且就在不就之前,这些围困朔州的戎狄人,还和守城的穆承信和穆铁衣真刀真枪地在战场上拼杀过,不知有多少戎狄人死在了穆铁衣的长枪之下,可以说穆氏将军的长枪,在戎狄人中也是威名赫赫。

        穆红裳实在是有点不不走运。带头领着戎狄骑兵冲入保护圈的那名戎狄骑兵,是草原上有名的武士,是一个戎狄小部族首领的儿子,朔州围城之前,他和穆铁衣在战场遭遇过,因此对于穆氏枪法路数有一定的了解,其实很早就认出了,那个跟在老头身边的少年小将用的是穆家枪法。

        他原本以为,那大约是哪位初上战场的穆家子弟,却万万没想到,居然是个漂亮的小姑娘。发现穆红裳是女孩子之后,那人顿时眼睛一亮。

        大周很快重整了队伍,这让他们这些冲锋的骑兵,反倒陷入包围圈,若是不赶快想办法,恐怕都得被大周人灭干净。而这个用穆氏枪法的小姑娘,兴许就是他们冲出去的关键。

        他立刻丢下了自己的对手,一边打马朝着穆红裳的方向靠近,一边高声朝着周围的戎狄人发出命令。

        “那是个娘们!是穆家的娘们!”他用马刀指着穆红裳的方向:“抓住她!让大周人给我们让路!不给我们让开路,我们就杀了她,把她那颗漂亮的脑袋,挂在朔州城门口。你们要是连个娘们都抓不住,死在这里也别抱怨!”

        陷入重围的戎狄人听了他的命令,纷纷努力向着穆红裳的方向集结,将她看做了绝望中的一线生机。而那些正忙着杀敌的大周将领们甚至一直都没发现穆红裳已经参战,大多数人的头一个反应居然是——穆家那个丫头果然是个累赘!若是她真被戎狄人抓住了可就麻烦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4 15:5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