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她除了是个女孩子之外,又有那点不如男人?你们这些看着她长大的先生都不肯信她,但我知道,我孙女红裳才是真正的将才,依我说,倒比凌衣让人更放心些。凌衣这样冲动,上了战场才让人担心呢!”
“老夫人!”孙先生急得直拍大腿:“红裳聪明,我们怎么会不知道。她兵书谋略比凌衣学得好,武功也强过凌衣,旁人不清楚,我和陈先生是看着她长大的,又怎么会不清楚?但她是个女孩子啊!老夫人,您别犯糊涂!北境现在战火连天,咱们家红裳怎么能去那样的地方!”
“就是因为战火连天我才要去。”穆红裳眼睛睁得大大的,神情执拗:“朔州被围,我哥哥还在等着我。”
“你去了又能做什么!”陈先生忍不住嗓门大了起来:“你哥哥是在等援兵,不是在等你!你一个女人去战场上添什么乱!”
“先生,原来连你们都不信我啊……”穆红裳脸上露出难过的神色:“我可以做到的。我不敢说自己会比哥哥们强,但我自认,他们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我不是不信你!我知道你厉害!你哥打不过你!你用不着一个劲儿的挂在嘴上炫耀!”孙先生气得开始口不择言:“但你是个女人!大周朝有这么多好男儿,什么时候轮到女人上战场了?你想没想过,战场那是什么样的地方?你以为北境的军士还有戎狄那群蛮子会像是京中的世家少爷一样温文有礼?万一你……总之不许去!战场不是女人该呆的地方,你上了战场,跟一群男人混在一处,闺誉还要不要了?你将来还怎么嫁人?”
“那就不嫁。”穆红裳答得毫不犹豫:“不嫁,一直在北境,在战场上陪着爹爹和哥哥们。”
“你不要太天真!”孙先生气得跳脚:“战争总有结束的那一天!到时候你要如何自处?你以为会有人将你奉为女英雄吗?你……”
“不,”穆红裳摇摇头:“我没那么想过。没人会觉得我做的对,我知道的。但是先生,就算冒天下之大不韪,我不会改变决定。”
第585章 失望
郑锳合上奏疏,坐在书桌前眉头紧锁、沉吟不语。瞧见他这副模样,蒋文斌忍不住开始有点心中打鼓。
“王爷?”蒋文斌忍不住开口,想要试探一下郑锳的态度:“您……”
“蒋大人。”郑锳站起来朝蒋文斌点点头:“您先回去,容本王想想。”
¡¡¡¡Ö£éAÕâÑùµÄ»Ø´ð£¬Èý¯ÎıóÊ®·ÖʧÍû¡£ËûÔ±¾¶ÔÓÚÖ£éAµÄ̬¶ÈºÜÀÖ¹Û£¬ÒòΪÔÚ½¯ÎıóÐÄÀ֣éA¾ÍÊÇ×îºÏÊʵĴ¢¾ý£¬ËùÒÔ½¯ÎıóÒ»Ö±¶ÔÓÚÖ£éAµÄÆÚ´ýºÜ¸ß¡£
他是谢党,旁人只知道,他是跟着谢家倒向信王的。但其实在谢家站队之前,蒋文斌内心就已经偏向了郑锳。只不过,当时的他,只是个五品侍郎,没人关心他到底是怎么想的而已。
谢家站队信王,蒋文斌其实很高兴。他私下里曾经跟谢常静议论过,认为谢相做了个极明智的选择。蒋文斌不仅私下里偏向郑锳,他同时也对于后来的局势十分有信心,他认为,有了谢相和顾大学士的支持,还有大批低阶官员的拥戴,郑锳其实已经赢过了仪王郑瑾,只要郑锳好好办差,不出大谬误,皇上迟早会做决定立郑锳为太子。
也正是因为信心足,因此蒋文斌其实一直以来,都拿郑锳当做真正的储君来看待,所以对于蒋文斌来说,他的这封奏疏,就算朝中人人都反对,郑锳也不可能反对。
因为税法改革如果在本朝顺利推行,堵住户部的漏洞,其实相当于在未来的皇帝铺路,让郑锳今后能够更加顺利的治理国家。
蒋文斌原以为,郑锳会毫不犹豫的支持他。却没想到郑锳并没有当场表态,反倒显得十分谨慎。
“王爷!”蒋文斌忍不住有些着急上头:“眼下局势已然容不得您再犹豫了啊!京畿几个州府的府兵已经开始调集,眼看着就要随着镇国将军一同出发去北境。俗语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能让军士们饿着上战场啊!此外,朔州被围,丹州的局势也不乐观。若要解朔州之困,安国公须得……”
“蒋大人,这些本王都清楚。”郑锳打断了蒋文斌的话,他低着头朝蒋文斌挥挥手,看样子想要先将人打发走:“事关重大,本王须得仔细思量。”
蒋文斌闭上了嘴,他一脸失望地看着郑锳,片刻后,突然赌气似的一把抓起书桌上的奏疏,转身就走。
郑锳没心思计较蒋文斌不太礼貌的态度,他依旧背着手,低着头,像是没有发现蒋文斌已经离开似的。许久之后,郑锳才抬起头,朝门外吩咐了一句:“请韩先生过来一趟。”
韩德年,现在早已不是户部的芝麻小官了。他靠着脸皮厚的钻营、大方的塞钱,迅速找到路子扒上了温承平。自从当上了温承平的马仔,韩德年姿态摆的低,溜须拍马不遗余力,为温家办事尽心尽力,温承平对他的印象非常好。
韩德年一直以来,与信王府的云柏都维持了不错的关心,他扒上温承平以后,又送了云柏的老婆一套极其精美贵重的头面,拜托云柏找机会将他推荐给皇后娘娘。
云柏收了韩德年的东西,自然办事尽心尽力,他没去直接走皇后的路子,反倒将韩德年推荐给了温妃娘娘。温妃早就听弟弟称赞过韩德年,因此云柏和她一提,她没怎么犹豫就点了头,转身去找了魏皇后。
魏皇后最近正急着为郑瑾笼络朝中势力,温妃推荐了韩德年之后,她虽有些看不上韩德年的官位年资,但也点头应了,将他打发给了李相安排。韩德年自此成功混进了仪王一脉的队伍。
韩德年在信王府做吏目的时候,魏皇后和仪王已经差人摸过他的底,且有云柏的保证和推荐,因此对于魏皇后来说,韩德年还是值得信任的,他在信王府短暂的就职经历,不仅不算缺点,反而算个优点。
虽然魏皇后愿意手下韩德年,温承平也十分信任他,但老于世故的李相却对他没有那么放心。因此李相思忖再三,还是没敢将韩德年调到太重要的岗位上,只是想办法给他塞到顾大学士手下去了,做了个六品的端明殿修撰。
这是个没什么实权的闲差,油水也不丰厚,顾大学士按照郑锳的授意,吩咐手下少搭理韩德年,派给他的活也都不太重要。这符合顾大学士一贯谨慎的办事风格,因此也没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李相冷眼旁观,一副事不关己的架势,而韩德年倒是显得挺高兴,八品升六品,他先是大张旗鼓地请客炫耀一番,接着开开心心的开始在端明殿当差,每日按时辰去衙门,没事做他刚好不做,节省下时间和精力屁颠屁颠的为温承平和李相跑腿做事。
大约是他演的实在是太好,又大约是朝堂形势变化,李相无暇他顾,总之没过多久,李相就不在特意盯着他了。不过虽然如此,韩德年还是很小心,从不主动往信王府来,郑锳若是有传唤,一般也会特意派绝翎或者尽翎去接送,路上小心避人耳目。
郑锳已经很久没有传过韩德年了,因此这大半夜的,绝翎突然上门,韩德年立刻就知道了,这是有大事。
韩德年不敢耽搁,他跟着绝翎很快到了信王府。然而等他推开郑锳书斋的大门,却发现只有王爷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坐在书桌后等他。
这让韩德年有些意外。他原本以为,谢相和顾大学士都在呢。若是有大事要商议,怎么可能缺了这两位?
“先生来了。”郑锳抬起头,态度随意地指了指一旁的椅子:“坐吧,本王有事想同先生商议。”
“只与我一人商议?”韩德年疑惑地皱起眉:“不等谢相和顾大学士?”
“此事也只能同先生一人商议。”郑锳沉声答道:“入夜后,户部尚书来过一趟。给了本王一份奏疏,先生可知,这份奏疏所奏何事?”
第586章 皇上
韩德年多聪明。等郑锳将那封奏疏的内容讲给他之后,他立刻明白了,这书房里,为什么只有他一个人了。蒋尚书这是要将天捅个窟窿啊!韩德年经过大起大落,多年颠沛流离之后,自诩早已看透生死,然而这一日,还是忍不住感叹,他不如蒋文斌。
这新尚书胆子也忒大了,居然敢一口气得罪整个大周的官员和贵族。
谢相和顾大学士怎么可能同意蒋文斌做这样的事,也就是他韩德年,这个无家无产的穷人能够轻易接受。虽然他现在已经混到六品官了,按照大周律,也能享受一些税赋减免待遇,但他又没铺子又没田,一间宅子,是信王给买的,宅子里那些下人,其实也都不是普通仆役,有些是信王府的,有些是平阳公主府的,还有些是他外甥女四公主从宜陵选了派到京里给他的。
总之人不是他的,丁赋是怎么纳的,韩德年还真没想过,反正不用他出钱,免不免的他不清楚。
他这个穷鬼,连在京中钻营送礼,都是靠长姐的遗产,哪里关心过家中税赋问题啊。
¡¡¡¡¡°º«ÏÈÉú£¬¡±Ö£éAÎʵÀ£º¡°ÄúÔõô¿´½¯ÉÐÊéµÄ×àÊ裿¡±
韩德年没有回答,反而反问道:“王爷以为奏疏中所言如何?”
“一针见血。”郑锳叹道:“但……”
“但,难!”韩德年替郑锳回答:“眼下税法漏洞,就如一块巨大的脓疮,不管它,它就会继续溃烂,等到病入膏肓,咱们大周也行至穷途末路。但若是要治,则需挖肉取疮,伤筋动骨。这不是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是触及了整个大周上上下下所有朝臣、勋贵、皇族的利益,遇到的阻力会有多大并不难想象。”
郑锳闭了闭眼。韩德年所说,他都明白。让他蒙着眼粉饰太平装糊涂,他做不到。但这封奏疏一上,所带来的后果,郑锳又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帮蒋文斌遮风避雨。
现在他考虑的,已然不仅仅是为了北境战事筹款的事了。郑锳清楚,蒋文斌的奏疏不仅仅牵涉到北境战局,更关系到社稷民生。
“本王连夜进宫,此事须得让父皇也有个准备。”郑锳深吸一口气,站起来:“韩先生您……”
他犹豫了片刻,接着吩咐道:“先不要回去,帮本王写两份奏疏。”
“公开支持蒋尚书的奏疏?”韩德年立刻皱了眉:“王爷三思啊!事关重大,断不能鲁莽行事。”
“不。”郑锳摇摇头:“先生请代本王草拟两分弹劾奏疏。一份弹劾魏国舅逃税,另一份弹劾林相在宋城附近非法买卖田土,证据本王叫极翎那给您,先写出来,一切等本王从宫里回来再说。”
“好!”韩德年立刻痛快点头,他挽了挽袖子,毫不客气地坐在了郑锳的书桌前,开始铺纸磨墨:“王爷放心去吧,这点事交给我。”
郑锳连夜进宫,这当然瞒不住魏皇后和郑瑾,用不了半个时辰,该知道的都会知道。因此郑锳吩咐韩德年写的这两份奏疏,就是给自己准备的“理由”。
而且,郑锳原本就惦记着在近期抄了魏家和林家,给北境搞点军费,眼下刚好,凑在一起倒是省事。
郑锳进宫的时间已经很晚了,宫门已经下钥,皇上都已经换了寝衣,准备睡觉了。内监急匆匆地来传话的时候,把当值的陈全礼吓了一跳,信王这时候入宫,若说没大事,陈全礼自己都不信。他立刻打发小内监回去传话,让信王先去御书房候着,接着又急匆匆的转身去请皇上。
幸好皇上今儿没去皇后娘娘那里。陈全礼想起前些日子的事,忍不住庆幸地拍拍胸口。
“老五过来了?”皇上立刻掀开被子坐了起来,趿拉着睡鞋就往外走。陈全礼连忙拿起披风,急匆匆地罩在了皇上身上。
郑锳到达御书房的时候,皇上已经在等着他了。还不等郑锳行礼,皇上就急着开口问道:“快说,什么事,是不是北境的紧急军情。”
“这次不是。”郑锳摇摇头:“但儿臣有要事须得立刻上奏,因此才连夜入宫。”
“你说。”皇上依旧眉头紧锁,但脸色比之前稍微轻松了一丢丢。他刚才是真的吓了一跳,还以为朔州丢了呢。
“父皇。”郑锳抬起头望着皇上。皇上看了看儿子的脸色,十分心领神会地摆了摆手,将随侍的内监和宫女都打发了,还特意叮嘱了陈全礼守在门外,不许任何人接近。
人都走干净了,郑锳这才开口,他不等皇上再开口询问,就来了个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地将今天蒋文斌找上门的事说了个清清楚楚。郑锳的记性很好,将蒋文斌的那封奏疏复述得清清楚楚,毫无遗漏。
在他叙述期间,皇上并没有打断,也没有发问,就这样一直皱着眉,坐在椅子上安安静静地听。一直等到郑锳闭了嘴,他这才开口问道:“完了?”
¡¡¡¡¡°ÍêÁË¡£¡±Ö£éAµãµãÍ·¡£
“先说说,你打算怎么办。”皇上依旧皱着眉,望着儿子的眼神,带有一丝审视。
“儿臣既然已连夜入宫,父皇应当清楚儿臣的态度。”郑锳答道。
“朕不是问你对蒋文斌的奏疏怎么看,”皇上摇摇头:“朕是问你打算怎么办。朕知道蒋文斌所奏于社稷百利而无一害,但事情不是一封奏疏就能解决的,你清楚阻力会有多大。”
“儿臣已经下定决心,站出来支持蒋尚书。”郑锳沉声答道:“只是儿臣不知自己是否有足够能力为蒋尚书遮风避雨……”
“你没有!”皇上啪一巴掌排在书案上:“根本不用怀疑!连朕都没这个能力护他周全。”
¡¡¡¡¡°¸¸»Ê¡£¡±Ö£éA̧ÆðÍ·£¬ÑÛÖÐ΢΢͸×ÅЩ¾ª²ï¡£
“呵……你以为做了皇帝就能号令天下?”皇上冷笑一声:“天真!不要小看了朝臣们的能量。表面上看,朕坐在这个御座上,接受群臣朝拜,但实际上皇权和朝臣们的权利是在相互制衡,朕没有那个本事号令天下,任何一个皇帝都没那个本事号令天下。”
第587章 君与臣
“父皇……”郑锳抬眼望向坐在书案后的皇上,一向沉稳的表情终于有了些许裂缝。他的眼中透出几分不知所措的神色,虽然只是一闪而逝,但也被皇上捕捉到了。
不知怎地,皇上看着这样的郑锳突然觉得有点蠢萌可爱,忍不住在心里暗暗感叹起来,这孩子可算不再是那副沉稳过头,四平八稳的架势了,终于也有了些年轻人的模样。
“你看朕做什么?”皇上朝郑锳一瞪眼:“朕哪一句说的不对?你以为这天下姓郑,全天下就得听朕的?你以为朕是皇上,你是王爷,就可以为所欲为?你以为朝臣们会在任何事上都对朕俯首帖耳?凭什么?朝臣们若是容不下朕,想要改天换地,难吗?太容易了!你也不想想,郑家的天下怎么得来的?太祖爷以前还做过前朝的御史中丞呢,言官,有职无权,最终怎么样?嘉平宫变,前朝哀帝退位,这天下最终落到郑家手里。”
“父皇……”郑锳似乎有些着急的模样,想要开口说话,但他刚张开嘴,就又被皇上给斥回去了。
“你想公开支持蒋文斌?”皇上指着郑锳的鼻子问道:“天真!糊涂!你究竟知不知道自己哪里有错?若是不知,去给朕站到屏风前想!想明白了再开口。”
郑锳又张了张嘴,他原本想先认个错再慢慢说呢,结果皇上立着眉毛、横着手臂一指御书房角落的屏风,一副不容争辩的模样,郑锳只好先依了皇上的意思,转身往屏风前走去。
他刚刚挪动脚步,皇上就扬声叫道:“陈全礼。”
“奴婢在。”陈全礼立刻推门进来,低头等着听吩咐。
“今日宵金卫谁当值?”皇上问道。
“回陛下,”陈全礼躬身答道:“是孔大人。”
“派人去把俞诚期叫来。”皇上吩咐道:“另外,传朕的旨意,宣户部尚书即刻进宫。”
陈全礼立刻答应着往外走,站在屏风前的郑锳下意识地回头往门口去看,却很倒霉地被皇上逮了个正着。
“给朕好好的面壁思过!”皇上立刻又伸手指着郑锳骂:“蒋文斌过来之前,不许动。”
郑锳已经许多年没被皇上这样训斥过了,他并不想在这时候惹得皇上更加暴怒,因此很听话地站在屏风前,面壁等着皇上消气。
皇上传召,蒋文斌当然来的很快。他进门的时候,郑锳依旧在老老实实的面壁。
郑锳的个头很高,存在感极强,因此蒋文斌一进御书房大门,立刻发现信王正站在御书房一角,罚站似的,站的直直的。他不自觉地多瞟了郑锳一眼,然后……也是很倒霉的被皇上当场逮住。
“看什么看。”皇上板着脸说道:“朕的儿子,就是因为你,才站在那里面壁思过。”
刚一进门就天降一锅,蒋文斌显然有点懵。但他反应也是很快了,不管怎样,先跪下请罪总是没错的。
因此蒋文斌立刻很利索地往地上一跪,语气诚恳地开始请罪:“都是臣的错,请皇上恕罪。”
皇上望着跪倒在地的蒋文斌,冷笑一声,开口问道:“恕罪?那你说说,你想让朕恕你那条罪?”
呃……蒋文斌语塞。他真的只是审时度势随便演个请罪而已,还真没给自己想好罪名。
好在皇上似乎也不是很在意蒋文斌的回答。他接着又开口问道:“你是想让朕恕你写了一封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奏疏,还是想让朕恕你蛊惑朕的儿子,让他头脑发热为你说话。”
一听是这两件事,蒋文斌反倒底气足了起来。他直起腰,又朝皇上磕了个头,接着用理直气壮的语气答道:“若皇上问的是这两件事,那臣不觉得自己有错。”
“哦?你没错?”皇上乐了:“那朕倒要问问你。你的奏疏上给朕,想要怎样的结果?是想让朕视而不见,你好有个理由在背后大骂朕是昏君?还是想让朕按照你的主意改革税法,拦在你前面替你顶这个雷?亦或者是想骗朕的傻儿子给你遮风避雨?”
“傻儿子”郑锳和蒋文斌一齐愣了,他忍不住转头去看皇上,却被皇上指着鼻子斥道:“朕还没让你动!继续面壁!”
“皇上!”蒋文斌差点就忍不住蹦起来了:“您这样说可不公啊!皇上明明知道,臣是的奏疏,完全是为社稷民生考虑,无半点私心。而信王愿意为臣说话,也是因为他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