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慕红裳》-第16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兵部所有堂官都在加班,包括蒋文斌和赵知良。蒋文斌当然很开心,他觉得孙尚书毕竟是经验老到,提出的在京畿征买粮草的办法,比他之前那个从府兵军库调粮的办法不知高明多少倍。

        而赵知良,倒是显得没那么积极,安静地坐在一旁听堂官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奏疏内容,不发表任何意见,这十分符合赵知良的一贯作风。不过他倒是记得打发自己的仆役悄悄去给李相与何文茂都递了消息。

        其实赵知良是多此一举了。孙尚书故意在兵部折腾得这样热闹,哪里还用得着他通风报信,户部很快就收到了消息。

        正在户部衙门的何文茂听说之后冷冷一笑,并不生气。因为在他眼里,孙尚书这是走投无路了,为了保住官位前途,因此才如此积极表现博政绩。毕竟有政绩,在皇上面前才有资格说话。孙尚书通敌的嫌疑洗不清,也只好剑走偏锋,多干事,让自己在皇上心里的分量更重些。

        在何文茂来看,孙尚书这就叫做垂死挣扎,完全就是无用功而已。因为他何文茂会亲自保证这通敌的罪名,最终会结结实实扣在孙尚书头上。现成的替罪羊,当然得利用到底才好啊!

        而正在户部衙门办公的谢常静自然也得了信儿,他很快打发了自己的常随去了一趟兵部衙门,约小伙伴蒋文斌下了班以后一起吃饭,之后便随便找了个借口告假,一溜烟跑回家躲着去了。

        同在户部的度支主事顾三爷也得到了消息,他是管账的,户部账面上的事儿都归他负责。与谢常静的反应不同,这消息刚刚传过来,顾三爷就已经开始提前忙活开了,带着手底下几位郎中开始计算可以动用调拨的银两,工作态度简直不能更积极。

        顾三爷手下的几位郎中得了命令,一边整理账簿一边疑惑地问道:“顾大人,这尚书大人还没吩咐呢,用得着这样急嘛!依我看,别看兵部嚷嚷得热闹,奏疏递上去,皇上不一定会立时批复,这样大的事,怎样也得经过朝议,听听咱们户部的意见吧?卑职认为,尚书大人不会轻易同意的。”

        “同不同意的,那都是上头的事,与我们有什么相干,”顾三爷笑眯眯的打着哈哈:“我是想着,这账面上的事,反正都归咱们做。尚书大人做事认真,就算不会轻易同意兵部的意见,他私下里也必是会问问库银账目的。咱们提前核出来,也花不了太多时间,万一上头有问,也好做到心里有数。”

        话说得滴水不漏,几位郎中只好笑着点点头,认命地帮顾三爷提前干活。

      第545章 从未改变的人

        孙尚书在兵部唱大戏的时候,郑锳又跑去了安国公府。他自我催眠似的说服自己,眼下这一摊子事,无论有什么进展,都应该告知安国公府一声。

        当然了,郑锳毕竟是被皇上亲自派了彻查军资案的,其实谁也没觉得他频繁登安国公府的大门有什么不对,就连一直盯着郑锳不放的郑瑾都觉得这十分正常,只是郑锳想借机看一眼穆红裳,自己心虚罢了。

        郑锳这次上门来拜访,时间很正常,并不是大半夜,但他没有去后宅,而是直接去了前院书房。穆红裳这些日子几乎全天都呆在外书房,以防先生们临时有吩咐。

        不过自从郑锳将信王府的侍卫“借”给她跑腿之后,她几乎没出过门,若有重要的消息要传递,一般都有人代劳。

        听说郑锳来访,穆红裳亲自迎了出去,在正院附近遇到了正跟着管事往书房方向走的郑锳。

        穆红裳接过了引路的工作,打发走了管事,带着郑锳沿着甬道慢慢往书房方向走。这短短一段路,两人似乎心有灵犀似的,走得都不快,一边走,一边低声聊天。荷叶遥遥跟在两人身后,并不打扰他们之间的谈话。

        不过很显然,就算是聊天,这俩人也不是闲聊,一字一句都与眼下的局势以及军资案相关,郑锳极为迅速地向穆红裳交代了几句最近的进展,顺便还通知她,明日孙尚书会上疏要求在京畿征买粮草。

        “大约能有多少?”穆红裳问道:“若是在京畿征买,多长时间可以起运,去往北境。”

        “若是父皇明日就下旨开始征买,按照孙尚书的估算,十日之内筹齐两百车粮食应当不成问题。”郑锳答道:“我给了他时限,十日后,无论筹到多少,先运一批往北境应急。”

        “那样最好。”穆红裳略略松了一口气的模样:“北境到现在都不下雨,我爹他们眼下的境况确实有些艰难。”

        “我知道的。”郑锳点点头:“你放心,交给我,我会尽力去办。”

        “殿下,多谢了。”穆红裳转过身,神情认真的望着郑锳:“幸好有殿下在朝中帮忙筹谋周旋。”

        “说这样的话做什么。”郑锳偏过头去,不看穆红裳灿亮的眼眸:“北境赈灾是国事,我是大周信王,这是我该做的,本分而已,做什么向我道谢。”

        “话虽如此,却也不是人人都能尽本分呢。”穆红裳毫不避讳地答道:“这话我似乎很久以前就同殿下说过。”

        “你还真是一直没变。”郑锳语气有些僵硬地答道:“还是那样天真。过些日子,又快到你的生辰了,长了岁数,也该长些心计了。总这样下去可怎么好。”

        “哪能一直不变呢。”穆红裳唇畔溢起淡淡苦笑:“真若是可以一直不变就好了,若真的可以……”

        “好了。”郑锳迅速打断了穆红裳的话:“是我说错了话,你不要计较。”

        郑锳突然道歉,倒让穆红裳有些意外。她转过脸仔细地看了看郑锳的表情,脸上露出了笑容。不是苦笑,而是那种真诚的,充满阳光的笑容,虽然不如她之前的笑颜那样灿烂炫目,但也是极明媚的。

        郑锳一日又一日的盼着能见到穆红裳的笑颜,然而眼下穆红裳真的笑了,他却并未像之前一样,也跟着一起开心起来,反而在心中泛出一阵淡淡的酸楚。

        有多久了?有多久没见过红裳露出这样明媚的笑颜了?久到他几乎忘记,这样的笑容,他原本就不该贪恋。

        郑锳微微偏过脸,强迫自己将视线从穆红裳脸上挪开。但他这躲避一样的行为,倒让穆红裳唇畔笑容更深了几分。

        “殿下之前说我一直未变,”穆红裳笑着开口说道:“其实殿下说错了。一直未变的不是我,明明是殿下才对。殿下一直是个温柔的好人,从未变过。从来都是这样细心,任何细枝末节的小事,你都能注意到。”

        “是你说错了。”郑锳板着脸答道:“我能注意到那些细微小事,是因为我本身就是谨慎小心又警惕计较的性情。我是宫里长大的,若非个性如此,哪里能平平安安活到今日。”

        “这样吗?”穆红裳笑容微敛:“那我希望殿下以后平安顺遂、无忧无虑,再也不需要那样如履薄冰的过日子。”

        “怎么可能。”郑锳失笑:“我是皇子,这辈子要过怎样的日子,在我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

        “为什么不可能?”穆红裳一脸认真的反问道:“若殿下能成为最终的赢家,自然可以安枕无忧。”

        郑锳愣住了。他万万没想到,穆红裳居然能如此直白坦荡地说出这样的话,毫无遮掩,那态度就好像是在讨论天气好不好,或是食物好不好吃一样自然。

        “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郑锳沉下脸,语气严厉,但声音却压得很低:“你是穆家女,这些事与你无关,你不该关心。这话我就当没听到,你以后不要再说。”

        “我又没有当着旁人说起。”穆红裳依旧一脸坦然地望着郑锳:“只当着殿下一人,说说我的想法也不成吗?还是殿下觉得,我是个女人,不该对这样的事有任何看法。”

        “和你是不是女人没有关系。”郑锳低声答道:“你姓穆。”

        “所以我也只是私下里想想而已。”穆红裳转过头,望着甬道两旁的爬藤:“我希望殿下能一切如愿,而且我也是真的认为,殿下是最适合那个位置的人。其实细究起来,我真是天下最自私的人了!这些日子,我总是忍不住在想,若殿下您是皇上,那我家里今日这一切,是不是就不会发生了?”

        “父皇也是非常信任穆氏一族的。”郑锳沉默了一瞬之后才答道:“我不觉得自己能做的比他更好,你太高看我了。”

        “我没有。”穆红裳固执地答道:“殿下会是个好皇帝的。”

      第546章 茶

        “红裳……”郑锳低头望着青石板铺成的地面,沉默许久之后才开口说道:“还是早些嫁人吧。早早嫁去江南,离京城远远的,简简单单的过日子。你放心,无论我将来如何,都会尽量替你护着穆家。”

        “殿下在说什么。”穆红裳朝郑锳摇摇头:“这是我的家,应该尽力守护家人的是我。不应该由旁人替我承担这些。我不否认,若是殿下登上大位,我会对殿下期待很高,因为殿下之前说过,你信任穆家。”

        郑锳的原话是,他信任穆红裳,只要是穆红裳所言,他统统都信。但郑锳并没有纠正穆红裳,而是反问了一句:“既然如此,你有什么不放心?难不成你不信我的话。”

        “我自然是信的。”穆红裳答道:“我一直是信任殿下的。但我姓穆,这里是我的家,我怎能要求殿下来替我守住我的家人。这是我的责任,我该做的呀。殿下,你说这世间事,为何总是这样不公平?因为我是女孩子,所以有许多事都不许做。我不能上战场,也不能陪着锦衣去北境,甚至都不能一辈子留在家里,好好守着祖母、母亲和叔母们,我想不明白,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你没有错。”郑锳速度极快地答道:“错的是旁人,是何文茂,是赵知良,是李相,是我,是我父皇。六公子的事可以责怪到许多人头上,但不包括你。你没有错。”

        “不!我有!”穆红裳望着郑锳,眸光复杂:“我是姐姐,我的武艺比锦衣强了许多,我应该代替他去押送军资。再怎样都不该是他,不该是他的!他是我们穆家最小的一个,我还好好的,他怎么能出事!”

        望着穆红裳溢满哀痛的双眸,郑锳突然觉得自己的心像是被一把丝线裹住了,越缠越紧,绞得他胸口一阵又一阵的闷痛,他挣扎似的伸出手,一把扯住了穆红裳的手腕,但却像是被烫到了似的很快松开。

        郑锳迅速将手背到身后,借此掩饰自己失态的行为,但他其实十分慌张,由于急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因此他对穆红裳说话的语气,竟然显得十分严厉:“不要胡说!不要让你祖母和母亲听到你说这样的话,她们会很伤心的。”

        郑锳话一出口就后悔了,他觉得自己不该如此斥责穆红裳。郑锳清楚,穆红裳是不会当着家里人的面,说这样的话的。沉甸甸的负罪感,压在她心里许久,她不敢开口,生怕给家里人增添更多的负担。

        这一次,她好不容易鼓足了勇气,在自己面前坦露了真实的想法,却遭到了他的如此严厉的斥责,这让郑锳开始害怕,怕穆红裳更加难过,也怕她再也不愿意在他面前如此放松坦白。

        郑锳心理虽然后悔,但不知怎地,脸色反倒显得更加严肃。他急忙开口想要弥补之前的错误:“抱歉,是我太急了。你在我面前,当然说什么都可以。但……”

        “我明白的。”穆红裳抬起头,朝郑锳露出淡淡的微笑:“我知道殿下没有恶意。其实殿下说的没错,这话是不能让长辈们知道的,她们会很伤心的。我也只是在殿下面前说说罢了,毕竟……算了……是我不好。”

        听到穆红裳这样说,郑锳反倒停下了脚步,他站在原地,十分专注地望着穆红裳的眼睛,开口说道:“若是你想开口,我随时愿意听。在我面前,你不必掩饰什么。认识这么多年了,我与你好歹也算有几分交情,听你说说话,也算是尽一份朋友义务吧。”

        这话说得一点都不好听,甚至带着几分纡尊降贵、勉勉强强的意味,但不知怎地,穆红裳就是有种奇异的直觉,她总觉得郑锳这几句话说得其实十分诚恳,平时冷淡话少的信王爷,眼下正在努力安慰她。

        果然啊!穆红裳忍不住想,信王爷就是个温柔细心的好人。

        若是她想开口……她想吗?穆红裳仔细偏头思考了片刻。

        是想的。她希望能将压抑在心里的那些话说出来,哪怕是毫无疑义的抱怨,像是发泄一般对郑锳说说也是好的,兴许能让她轻松一些。

        有些话她不敢对长辈们说,也不愿意对顾仪兰和谢淑柔提起,因为怕她们担心。但是面对郑锳,似乎她并没有这样的顾虑。大约是因为郑锳与她之间的距离既遥远又接近,他们相互之间十分熟悉,也能够相互信任,但关系却并不亲近,情分上亦算不上亲密的朋友。

        这样微妙的距离让穆红裳觉得既安心又放心,因此那些对着亲人和朋友难以说出口的话,当着郑锳的面似乎很容易就能说出来。但,真的要拖着郑锳听她的那些唠唠叨叨吗?

        穆红裳还是摇了摇头:“其实我也没什么……”

        然而穆红裳一句话还没说完,郑锳就抢先开了口:“本王今日去过了刑部衙门,之前还见过孙尚书,忙了一日也没顾得上喝口茶。等到了书房,你家里陈先生和孙先生怕是也积了一堆事要找本王商议,还是片刻不得清闲。”

        “那……”穆红裳左右看了看最后比了比不远处的宝瓶门:“那边过去是个小厅堂,我爹爹以前会在这里与先生们下棋,不如殿下过去略歇歇,我让荷叶姐姐端些茶点过来。”

        “好。”郑锳点点头,率先朝着宝瓶门的方向走去。他不累也不渴,只是想找个借口坐下来,哪怕穆红裳依旧什么都不想说,他也希望能陪她坐一会。

        穆红裳招手叫荷叶走近,低声吩咐了几句,荷叶点点头,很快跑去找人上茶点了。穆红裳转过身,走在郑锳身后,一边朝宝瓶门的方向走。郑锳回过头,看着跟在他身后的穆红裳,脸上严肃的神情开始慢慢化开,眼角眉梢间染上些淡淡的温柔。

        但也只是一瞬间,他很快又转过身,继续大步向前走去。

      第547章 半盘桂花糕

        郑锳在小厅堂也没“休息”多久,统共也就是两盏茶的时间,穆红裳让荷叶端来了一盘桂花糕,郑锳似乎非常喜欢安国公府的桂花糕,竟然一连吃了好几块。

        “看来殿下真的是忙了一日。”穆红裳看了看桂花糕的盘子开口说道:“这是饿了吧?”

        “你家里的桂花糕果然比宫里的好。”郑锳答道:“我很喜欢。是怎么做的,改日我让王府的厨子也上门来学学。”

      ¡¡¡¡¡°×æÄ¸·¿ÀïµÄÍõæÖæÖ×î»á×ö¹ð»¨¸â£¬¡±ÄºìÉÑ´ðµÀ£º¡°ÕâЩ¶¼ÊÇËýÇ×ÊÖ×öµÄ¡£ÎÒ´ÓСµ½´ó£¬×î°®³ÔµÄ¾ÍÊÇÕâ¸ö£¬ÍõæÖæÖÿ¸ô¼¸ÈÕ¾ÍÒª×öÒ»»Ø¡£¿ÉϧÑÛϲ»Êǹð»¨Ê¢¿ªµÄ¼¾½Ú£¬ÓõͼÊÇÈ¥ÄêÇïÈÕÀïëçºÃµÄ¹ð»¨ÃÛ¡£ÈôÊÇÇïÈÕÀ¿ÉÒÔ³Ôµ½ÓÃÐÂÏʹð»¨ÖƳɵĸ⣬»¹Òª¸üÏãЩ¡£¡±

      ¡¡¡¡¡°àÅ¡£¡±Ö£éAµãµãÍ·£º¡°¿É¼ûÄÂÀÏ·òÈËÊÇÕæµÄÆ«ÌÛÄã¡£¡±

        “是呀。”穆红裳端着茶杯微微叹了口气:“锦衣最不喜欢的就是桂花糕,他总嫌味道淡,他喜欢枣泥酥,王嬷嬷也特别会做枣泥酥。祖母偏疼我,平日里她小厨房隔三差五就要做一回桂花糕,一个月也做不了几次枣泥酥。锦衣以前总是抱怨,说祖母偏心,祖母就笑他,叫他不许和我比。说是他将来要上战场的,不能养得太娇气了,省得以后吃不得苦。现在想起来这些事……现在……”

        穆红裳说不下去了,她低下头,用手抠着茶碟,沉默了许久。郑锳也没开口,只是端起茶盏轻轻地抿了一口,他像是并不在意穆红裳说了些什么似的,表面上看起来,其实更像是在心不在焉的发呆。

        但就是郑锳这样看似漠不关心的态度,反而让穆红裳觉得更加安心又安全。她片刻之后终于又开了口,像是自言自语似的,扳着手指头数:“大哥喜欢吃酱肉包,二哥的口味和我有点像,也喜欢桂花,但他最喜欢加了桂花蜜的红豆汤团。三哥喜欢娘亲小厨房的四喜如意饺,四哥喜欢葱香金丝饼,五哥其实是我们中间最喜欢吃甜食的,他喜欢龙须糖,而锦衣,最喜欢的是枣泥酥和栗子糕。”

        “王嬷嬷很会做点心,因此祖母的小厨房每日都会给我们做点心,只是祖母最惯着我,所以小厨房里,最常端出来的点心还是桂花糕。祖母偏心,哥哥们从来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就连锦衣……锦衣比我小,别看他总是抱怨,但他其实平日里是很让着我的。祖母如此偏疼我,他也只是嘴上嚷嚷几句而已,我知道的,他心里从未真正觉得不公平。”

        “但实际上,就是不公平,我不用上战场,要承担责任的比哥哥们和锦衣少得多,凭什么我还要享受比他们更多的疼宠和偏爱。因为我是女孩子吗?这不公平。”

        “同样也因为我是女孩子,我不能随他们一起上战场,这也不公平。我们明明都姓穆,都应该是一样的呀。为什么总是这样不公平呢?”

        郑锳还是没有回答,他甚至都没有转头去看穆红裳,只是低着头,盯着茶盏里清澈的茶汤。

        两盏茶的功夫,他几乎一直都在这样安安静静的听穆红裳说话,而穆红裳,就像是自说自话似的,也并不在乎郑锳的反应,两人之间似乎有种的默契似的,整个小花厅里,气氛古怪又和谐。

        穆红裳觉得自己说了很多话,却又回忆不起来,自己到底都说了些什么,似乎都是杂杂拉拉的一些琐事而已,或者是毫无疑义的抱怨。而看似在发呆的郑锳其实听得极为认真,也没有任何不耐烦。

        他甚至在想,若是能够一直坐在这里,和穆红裳在一起,就这样听她说话,听一辈子都不会腻。

        只可惜他没有这样的机会,因为书房里的孙先生和陈先生,久等不来信王,已经急得从书房里跑出来找人了。

        “王爷在这里喝茶,好歹也打发个小厮去书房说一声呀,”陈先生在门口将荷叶拉到一边小声抱怨道:“倒让我们好找。”

        “王爷说今日忙了一整日,也没顾得上喝口茶,”荷叶压低声音答道:“所以小姐才将王爷让到了这里,让人上了茶点。奴婢瞧着,大约王爷是饿了,瞧瞧,桂花糕吃掉了半盘子。”

        陈先生转头看了一眼桌上的盘子,突然对郑锳充满同情。这得多饿啊,茶点都能不讲究的一口气吃半盘子。

        这少掉半盘子的桂花糕,倒是给郑锳的行为提供了合理的理由,大家都觉得辛苦办案的信王爷进门以后想先歇歇脚、喝口茶再去书房议事,是十分合理的要求。

        郑锳放下茶杯站起来,十分淡定地跟着孙先生和陈先生往书房去了,态度坦然到孙先生和陈先生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觉得他们实在是有些不近人情,信王爷如此辛苦。堂堂王爷,主动登门议事,他们却连一杯茶,都不肯让人家好好喝。

        不过孙先生和陈先生也的确有点着急,因为北境的鸽哨又到了,这一次的到来的信息,是之前安国公府送往北境的紧急鸽哨的回信。

        这次北境捎来的信息,是安国公亲笔写的,他措辞十分谨慎,也没提不该提的事,因此这是一封目前可以公开的紧急讯息。

        “咱们国公爷明白五公子还活着的消息不能公开,”陈先生将写满密密麻麻字迹的纸卷递给了郑锳:“因此只提了六公子和温将军的事,五公子报了失踪。军械和粮草全部丢失的消息不能再瞒,之前那一队金翎卫的幸存甲士,也已经都被保护起来了,这些消息应当都是能见光的,您看是不是今日就往兵部送。”

        “直接交给本王就好。”郑锳答道:“人人都知道,本王今日来了安国公府,北境的消息干脆就由本王带出去,先不交去兵部,本王从这里离开后直接进宫,当面交给父皇。”

        “也好。”孙先生点了点头:“今晚何文茂怕是要睡不着了。”

      第548章 心软

      ¡¡¡¡´Ó°²¹ú¹«¸®³öÀ´Ö®ºó£¬Ö£éA³Ã×ÅÌìÉ«»¹Ô磬ֱ½Ó½øÁ˹¬¡£

        信王从安国公府出来之后直接进了宫,收到消息的朝臣们都不用猜,都知道肯定是有重要事,因此这当然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

        何文茂一直紧盯着安国公府和信王的动静,自然第一时间收到了消息,不过这何文茂显然很沉得住气,并不像陈先生猜想中一般坐立不安。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2 20:2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