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谢淑柔眼珠转了转:“母亲若不放心,不如打发丫鬟上前院去瞧瞧。”
“也好。”谢大奶奶略一犹豫,就点点头应道:“万一你父亲有急事要吩咐,我也好有个准备。”
第509章 下跪
正如谢淑柔的所言,穆家女人都十分坚强,就算连续遭受残酷的打击,她们依旧硬撑着没有垮掉。
穆老夫人还能撑得住。因为她告诉自己,撑不住也得硬撑。
而且,她不愿意相信,自己好好的两个孙儿,就这样没了!孩子们还没长大,还没上战场,这出一趟门押运军资,怎么就回不来了呢?
穆老夫人其实非常自责。是她同意让穆凌衣和穆锦衣跟着温将军一齐押运军资的。她从知道噩耗之后就一直在后悔,后悔当初不应该为了争取镇国将军的支持,让孩子们离京。
若不是她做出这样的决定,凌衣和锦衣到现在还应该好好的,活蹦乱跳的在家里淘气。
因为后悔和自责,穆老夫人甚至觉得无颜面对自己的儿媳们。她觉得一切都是她的错,是她对不起自己的儿媳们,对不起穆凌衣和穆锦衣的母亲。
尤其是穆四夫人,穆凌衣可是她唯一的孩子,若是凌衣真的回不来,穆老夫人简直不敢想,穆四夫人会怎样绝望。
但穆老夫人没有逃避,也没有打算因为对于两个孩子还抱有一丝希望而自我催眠。相反,她打算亲口告诉儿媳们这一切,当着她们的面承认错误。可是穆老夫人明白,这于事无补。她的歉意,并不能保证凌衣和锦衣安全回来。
听说了昨夜的事之后,一身青衣素服的寡妇穆二夫人,第一时间转回身,一把抓住了她身旁穆三夫人的手,不停的摩挲着,像是想要为穆三夫人提供支撑和依靠。
而穆三夫人木呆呆的,像是反应不过来到底是出了什么事,紧接着呼吸急促,两眼一翻直接倒了,整个人都压在了穆二夫人身上。幸好穆红裳提前请了大夫,顾仪兰急急忙忙的喊人将穆三夫人挪到软塌上,给大夫腾出地方看诊。
而谁也没想到,小门小户出身的四夫人曲氏,竟然出人意料地坚强。她直愣愣地瞪着穆老夫人,好半天没说话。直到穆三夫人晕过去了,被抬走了,她开口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谁做的,谁就要付出代价。我不可能放过他们!”
“四叔母。”穆红裳担忧地望着穆四夫人的脸:“您要不要躺一躺,您……”
“我不用休息。”曲氏抬起头,双眼溢满泪水,一脸愤怒绝望:“冤有头,债有主!我要为我儿子报仇!既然锦衣的【创建和谐家园】上写的清清楚楚,不是戎狄人,是谁做的,我就要谁付出代价。”
“是我对不住你们。”穆老夫人脸色灰败地颓然开口:“是……”
“母亲没有错!”曲氏倔强地反驳:“我们穆家没有错!错的是别人!是伤害我儿子的人!我要报仇!绝对不能放过他们!我儿子本应是大周名将,他从小苦练功夫,就是为了有一日能够与父兄一同上战场,现在……现在……我不管!谁破坏了这一切,谁祸害了我儿子,我都要他们付出代价!”
“娘亲已经带着锦衣的【创建和谐家园】进宫了。”穆红裳赶忙说道:“四叔母,娘亲会要求皇上彻查此事的,皇上会派兵将五哥和锦衣找回来的!我们……”
“写信给北境了吗?”曲氏打断了穆红裳的话,语气又快又急地问道:“朝廷里那些禄蠹怎么指望得上!我要报仇!”
“好!报仇!”穆红裳直接搂住了曲氏的腰:“我答应您,四叔母,我们穆家一定能报仇,我亲手报仇。谁敢祸害五哥和锦衣,我就让他付出代价。能报仇的!四叔母,您信我!”
“好!”穆四夫人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整个眼珠都是红的,布满吓人的血丝,她的面颊也泛起潮红,整个脸涨成猪肝色,但嘴唇却越发惨白:“我信你!我信你!不要让我失望!我要报仇。”
“您去躺躺吧,”穆红裳扯着穆四夫人祈求道:“求您了,去歇歇。”
“不用。”穆四夫人有些粗鲁地将穆红裳推开:“我没事!在为我儿子报仇之前,我不能有事。”
“老四媳妇。”穆老夫人看见穆四夫人的脸色,又心疼又难过:“你去歇歇,定定神。”
“不!”穆四夫人一【创建和谐家园】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我就在这里等大嫂回来。你们别管我,我定什么神?我儿子……我……总之谁也别劝我,我就在这里等消息。”
穆老夫人叹了口气不说话了,她招手叫来翠柳,低声嘱咐了几句,翠柳点了点头,转身去找大夫了。
正忙着诊治穆三夫人的大夫抬起头,看了看远处坐在椅子上,面色紫胀的穆四夫人,伸手从药箱里掏出一丸药递给翠柳:“凝神丸,化开让夫人服下,但这药最多也只能帮着凝神而已,其他的……”
大夫一句话没说完,只是叹息着摇了摇头。话不用说透,药物能帮着凝神,能帮着理气,但却治不了穆氏夫人们心中的伤痕,也抚平不了她们痛失爱子的悲痛。
到最后,还是得靠着她们自己撑过去。
常在穆家看诊的老大夫医术高明,一剂药下去,穆三夫人醒了,但人却有些木呆呆的,她靠在软塌的迎枕上,双眸空洞的望着窗外发呆,也不知在想什么。
而凝神丸也挺好用,翠柳服侍穆四夫人用了药,至少曲氏看起来不像之前那样亢奋焦躁,她低着头默默垂泪,似乎之前的愤怒狂躁用尽了她所有力气似的。但她依旧不肯离开穆老夫人的院子,就这样固执地等在原地,等着安国公夫人回来。
而一大早就去了宫门口的安国公夫人,压根就没有请旨。她直接穿着一品诰命的凤冠霞帔,手里捧着穆锦衣捎回来的【创建和谐家园】,赶在满朝文武准备上朝的时辰出现在宫门口。
她一语不发,直接朝着宫门跪下,双手将穆锦衣的【创建和谐家园】高高举过头顶。
安国公夫人此举直接将等在宫门处准备上朝的群臣吓坏了,也将宫门口当值的宵金卫和内监们都吓坏了。
第510章 皇上
郑锳和郑瑾是一前一后到达宫门口的。两人下车之后,第一眼都是望向了跪在宫门口的安国公夫人。
郑锳和郑瑾当然知道,安国公夫人为何在此,穆家的事,他们得到消息并不算早,却也在上朝之前就知道了。
“你们是怎么当差的。”郑瑾几步抢上去,开口训斥一旁的内监和侍卫:“怎能让安国公夫人跪在这里。若让父皇知道,你们的脑袋还要不要了!”
当差的内监和侍卫简直百口莫辩。他们当然知道让一品诰命这样跪在宫门口,皇上必然要降罪,他们倒是想劝呢,问题是,劝得了吗?安国公夫人谁的话都不肯听,连姻亲顾大学士都过来劝过了,照样没用,他们又有哪来的胆子和面子去劝人?
不让跪着还能怎么办?难不成还能将安国公夫人硬拉起来吗?就算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啊!
“王爷您来得正好。”当差的内监立刻陪着笑脸说道:“您帮着劝劝吧。”
郑瑾低下头,伸手去扶安国公夫人:“夫人,你无须如此。父皇必然会见您的,您不如……”
他话没说完,安国公夫人轻巧地往旁边一让,躲开了郑瑾伸出来的手,郑瑾的手伸在半空中,顿时有些尴尬。
“王爷不必再劝。”安国公夫人望着紧闭的宫门,平静又固执地答道:“我家小五和小六的事,想必王爷已有耳闻。因此您也不必再费口舌劝我。我跪在此处,就是为了替我们凌衣和锦衣伸冤。王爷若是可怜我,那大可不必。我这个做伯母的,也不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眼下只能跪在这里,求皇上彻查,给孩子们一个公道。王爷若是肯可怜可怜我们家小五和小六,也请王爷上疏给皇上,为孩子们……为孩子们……”
安国公夫人说到最后,声音有些微微发哽。她的这几句话,让周围群臣的脸色,都露出几分凄然之色。站在郑瑾身后的郑锳突然靠了过去,他低头仔仔细细地将安国公夫人举在手中的【创建和谐家园】看了一遍,之后直接开口说道:“此事蹊跷,父皇必会彻查。只是眼下还有一桩急事,五公子和六公子下落不明,须得尽快派人去找。”
“是要找!”安国公夫人咬着牙说道:“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况且说不准……小五和小六还活着。不能轻易放弃。”
郑锳皱着眉略微盘算了一下,接着开口说道:“算算日子,他们应当是在北境,或是北境附近出的事,不管怎样,都距离京中遥远,眼下最快的办法,就朝廷发急令,让地方衙门派人寻找。此外,本王想,北境以外交给地方衙门,但北境也得寻一寻。”
“北境王爷不用操心,”安国公夫人语气硬邦邦地答道:“家中昨日已送急信去北境,让他们派人去寻。”
郑锳点了点头,没再开口。似乎压根就没注意到安国公夫人那毫不客气的语气,他也没去劝安国公夫人起来,而是继续拧着眉,盯着那片带着血字的碎布。
然而郑锳心里,却不像是他表面上这样平静。安国公夫人如此决绝地跪在这里,那穆家的其他人呢,其他人怎么样了。尤其是红裳,红裳怎么样了……
郑锳很清楚,与穆红裳相伴长大的穆锦衣,对她来说有多重要。穆红裳甚至有过不愿意让锦衣上战场的想法。替穆忠敏公守灵的那个月夜,穆红裳曾经明明白白向他说过,若是可以,她宁愿哥哥弟弟们留在家里,她去北境,上战场,替兄弟们守护边关。
而现在,穆凌衣和穆锦衣甚至还来不及等到上战场,就已经出了事,郑锳能够想象,穆红裳有多绝望。
红裳……还好吗?这问题真傻。怎么会好……
宫门外,来上朝的群臣,看到跪在正中的安国公夫人,一个个的都有些惶恐不安。而宫里,则也是一片混乱。刚刚起身的皇上暴怒地抄起手边的茶盏,劈头盖脸朝着跪在地上的两个人砸去。
俞诚期和当日值夜的掌事内监吓得战战兢兢,却也不敢辩解。
“出了这样大的事,为什么没人来通传!”皇上砸了茶盏还不够,又抄起一旁的香炉朝着两人砸去:“朕养你们这些废物有什么用!你们的眼睛瞎了还是耳朵聋了?或者是缺了舌头、断了腿!安国公府三更天就已经派人去了兵部,你们为什么不叫醒朕!”
俞诚期和掌事内监低着头一声不吭,心里苦哈哈的。他们当然清楚,这样大的事应该及时通传,但昨夜皇上是宿在玉央宫,皇后娘娘不许人打搅。
他们宵金卫的侍卫们一个个尽职尽责,消息是及时通传了,可皇后娘娘不许打扰皇上,谁敢违拗娘娘懿旨?
而值夜的掌事内监则更是冤枉,他一直在玉央宫侧殿值夜,跑腿的侍卫被拦下来了,他压根就不知道外头出了这样的大事。
然而消息不是他们两人做主拦下的,但这个黑锅却还得他们背。皇上那么疼皇后娘娘,是不大可能当着人责怪皇后娘娘的,因此这脾气不冲着他们这两个倒霉鬼发,又冲着谁呢?
幸好这时候,陈全礼急匆匆地从外头跑进来了,他一头是汗,也顾不得皇上正在暴怒中,直接就进门开口说道:“皇上!皇上!您消消气,眼下不是生气的时候。安国公夫人到宫门口了,眼下正在宫门处跪着呢,谁劝都不好使。”
“什么?”皇上顿时一愣:“俞诚期,你和陈全礼两人赶紧去宫门,将安国公夫人请进御书房。还有你,去传个话,今日早朝免了,让谢相、李相、顾正则、王知秀还有六部尚书、镇国将军在值房候着不许离开。”
皇上脚步匆匆地往前走了两步,突然顿住脚步问道:“老五和老六来了吗?”
“回皇上的话。”陈全礼立刻答道:“仪王和信王已经在宫门处了,陪着安国公夫人呢。”
“让他们一起去值房听宣。”皇上又抬起脚,急匆匆地往御书房赶去。
第511章 盘算
俞诚期和陈全礼两个人狂奔着去宫门口传旨。宫外群臣听到旨意之后都很吃惊,皇上勤政,很少缺席朝会。上一次皇上宣布免朝一日,还是为了哀悼穆忠敏公。
今日恰逢初五,是大朝会的日子,文武百官都已经等在宫门口了,皇上居然为了见安国公夫人,取消了朝会。
不得不说,还是人家安国公府面子大,皇上连续两次不上朝,都是为了他们家里。
不上朝就不上朝吧,反正差事还得照样办。许多官员将提前准备好的奏疏塞回兜里,转身打算离开,回衙门去办公。而被皇上留下的几位则聚在一处,一边低声讨论穆家五公子和六公子的下落,一边往值房走去。
郑瑾和郑锳并肩走在几位大人的前面,他们没有开口参与讨论,而是竖着耳朵安静地听着。
而走在最后的户部尚书何文茂也没有开口。他看似低头认真走路的模样,但实际上,正警惕地偷听不远处兵部孙尚书和镇国将军的对话。
“将军瞧见安国公夫人手中的【创建和谐家园】了吗?”孙尚书低声问道:“以下官浅见,咱们还是应当谨慎些为好。”
“若不是戎狄人,那的确还是应该先谏言皇上先彻查。”镇国将军答道。
“可是……”孙尚书困惑地皱起眉:“之前赵侍郎的话,却也有几分道理。整个大周,哪里有敢挑衅金翎卫的盗匪强梁呢?”
“【创建和谐家园】上写着圈套二字,”镇国将军瓮声瓮气地答道:“若是圈套,这是冲谁?莫不是冲我们金翎卫?要下套给我?若是如此,倒是能说得通。”
“将军还是莫要妄下结论。”孙尚书摇摇头:“还是须得奏请皇上查个水落石出。”
镇国将军冷哼一声,脸色有些难看的样子:“这哪里是妄下结论。你想,押运军资的是我金翎卫,不是冲我又是冲谁?难不成还是冲穆家?若是冲穆家,也不至于找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下手啊!穆家公子随我金翎卫的军队离京的,路上出了事,军资还下落不明了,我看我这次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我眼下也没别的想头,皇上能让我卸甲告老,留我一条命,就算烧高香了。”
孙尚书叹了口气没说话。出了这样的事,镇国将军和他这个兵部尚书,不受牵连是不可能的。他现在和镇国将军的想法其实差不多,能全须全尾的回家,哪怕是罢官,都算是烧高香了啊!
跟在最后的户部尚书何文茂眉头微动,他没说话,而是在心里仔仔细细地又想了一遍,是不是还有疏漏。
雇人不是他出面,联络掮客也是通过安全渠道,拉皮条的掮客已经被做掉了,雇来的那些江湖人虽然杀了不该杀的人,但事情还是给他办妥了的,军械和五百车“粮食”都已经销毁沉江,应当没有什么遗漏之处。
就算有,应当也查不到他头上!就连那些做事的江湖人,都不知道其实是他这个户部尚书花钱雇他们抢物资。
到时抵死不认就完了。
“何大人?何大人?”走在何文茂身边的刑部尚书一脸纳闷地推了推何文茂:“您这是怎么了,想什么这样入神?”
“抱歉抱歉。”何文茂立刻抬起头,摆出一张忧国忘家的操心脸:“下官是在担心那五百车粮草。大人您是知道的,夏收新粮还未入库,北境这次调粮,已经掏空了我户部的家底,若是真的被抢掠找不回来了……我这……唉!对了,您刚刚跟我说什么来着?”
刑部尚书一脸理解地朝何文茂摆摆手:“也没什么,不过是问问何大人对此事的看法而已。何大人,您还是放宽心,事情已经出了,也只能尽力亡羊补牢。好在眼下离夏收也就一个多月,撑过去就好了。”
“可是粮草丢了,但北境还得赈灾。”何文茂长叹一声,唱作俱佳的演道:“北境一直不下雨,今年的收成算是完了!总不能让老百姓饿死吧?穆经略使手中的军粮都用来赈灾也撑不了许久。但我上哪去调那么多粮入北境啊……”
“实在不行,”刑部尚书想了想之后答道:“奏请圣上下诏调地方府库吧!”
“但那可真是把咱们大周的家底都掏干净了。”何文茂愁容满面地摇摇头:“总得给各地州府留条后路吧?旁的不说,就说江南几个州府。大人想想,他们哪敢将家底掏干净啊,谁晓得今年夏汛境况如何。皇上就算是下了诏,我想那些府尹也会联合上疏据理力争的。也能理解,换做是咱们,也不可能痛痛快快将手里的存粮交出来。”
“可也是。”刑部尚书感慨地点点头:“自己地盘上的老百姓也得吃饭。”
刑部尚书和何文茂聊得热闹,转眼间就到了值房。进门之前,李相突然转头看了何文茂一眼,眼神微妙。谢相看见了李相的眼神,但他垂下眼皮,只装作看不见的模样,但袍袖下的手指微微一动。
刑部尚书状似不经意地抬眼,扫了一眼谢相的袍袖,接着一转身,陪着何文茂坐到了靠门的位置上,两人继续低着头叽叽咕咕的聊着天灾和局势的话题。
按道理来说,押送军械军粮的金翎卫遇袭,这算出了大案。刑部尚书、大理寺还有御史台眼下应当最关心案子本事才是。因为最终查案也落不到旁人头上,终归还是这三家主持彻查、审理。
然而刑部尚书和风细雨地与何文茂聊了许久,硬是没有一句涉及眼下的案子,他反而绕着圈子,不动声色地顺着话头,打听了不少户部的事。
但何文茂也不傻,能说的,他毫不隐瞒,不能说的,就转着圈打哈哈,两人的对话看似推心置腹,但实际上,就是两个老油条在相互打太极。
而与他们对比明显的,则是兵部孙尚书和镇国将军这一对。这两个同病相怜的倒霉鬼是真发愁,他们两人凑在一起相对而坐,发出一阵又一阵的长吁短叹。
第512章 诡辩
六部尚书和几位当朝一品去了值房,而普通官员则各自散去。蒋文斌混在人群中,一把拽住了自己的小伙伴谢常静。
谢常静原本赶着要回户部,突然被蒋文斌拉住了,却也不觉得意外。他太了解自己的小伙伴了,因此他知道,蒋文斌在这个时候拦住他,肯定又是为了安国公府的事。
“我有急事。”蒋文斌压低声音这样说道:“找个安静的地方。要不先上你家?反正我原本也打算去你家里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