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慕红裳》-第14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不知道碧影和锦衣能不能相处好。”顾仪兰一边收拾回娘家的东西,一边唠叨着:“不过我真没想到,碧影居然真的听懂了你的话,肯主动去护送五弟和六弟。”

        “当然能听懂了,我们碧影只是不会说话而已,实际上可聪明了。”穆红裳立刻摇摇头:“但它和锦衣这一路上大约是没办法好好相处的。碧影平时最讨厌的就是锦衣。锦衣总想摸它,若是没我管着,恐怕碧影早就把他的手臂咬出几个窟窿了。其实我也没想到,碧影居然真的肯跟着锦衣走这一趟,有它在,我也能多放心一些。”

        “碧影哪里是为了锦衣,”顾仪兰笑着摇摇头:“它完全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才肯走这一趟。其实我觉得,别看碧影平时凶巴巴的,但它其实很依赖你,你说什么它都肯听,就算是为了哄你高兴。”

        “我知道。”穆红裳叹了口气,望向窗外:“五哥和锦衣都不在,连碧影也不在,咱们家里,似乎一下子就安静了呢。”

        “我还以为你会去拜托慧明【创建和谐家园】去护送锦衣呢。”顾仪兰一边说,一边查看要带回娘家的礼物。

        “我是去了,”穆红裳撇撇嘴:“但是师父说了,他答应了祖母,我在哪里他在哪里,出家人不打诳语,我在京城,他就不会离开京城,我将来嫁去江南,他就跟我去江南。”

        “其实就算慧明【创建和谐家园】同意,祖母也不见得同意。”顾仪兰又将一篮子做了一半的针线交给了芳馨,让她收好带走:“这事儿我听母亲说过。你那次和谢淑柔一起在青莲山麓遇险,是真的把一家子吓坏了。祖母肯让慧明【创建和谐家园】留在家里教你武功,提出的条件就是要他一直护着你。”

        “大嫂你带这些做什么?”穆红裳没回答,反而伸头去看那些针线:“就回去几日,怎地还带针线。怎么还有细纹青布?这又是大哥的袍子?不是刚收拾了好多件给锦衣他们带去吗?”

        “我这次打算呆五日左右,”顾仪兰答道:“带上这些,也省的我无聊。你大哥他在战场上摸爬滚打的,衣裳自然要比在家里费许多,我怎能让我夫君穿着破了洞的袍子出门?所以闲了多做一些出来备着,有机会就给他捎过去。”

        “要去那么久?”穆红裳愣了愣:“我还以为你过两日就回来呢。”

        “谁也不知道祖父肯不肯听我劝呢。”顾仪兰笑笑:“而且我也不能一回家就开口提要求吧?那样未免也显得太过不懂事。”

        “嗯。”穆红裳点点头:“大嫂说的是。是我考虑不周了。许久都不会去,一有事反倒跑得勤,的确有几分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意思,也的确不好。也不知亲家大人会不会挑理。”

        “你瞎说什么呢,”顾仪兰伸手捏了捏穆红裳的面颊:“净瞎操心。咱们家的情况,我娘家人都清楚的。咱们家平日里也不走亲戚的,大伯母也是一年到头的不回娘家,因此平日我不回去才正常呢。若说挑理,年初我六姐订亲,我娘家那边甚至都没打发人过来说一声,不是更失礼?”

        “那不一样,”穆红裳摇摇头:“二叔刚过世,按照旁人家的规矩,你那时候算作重孝在身。”

        “总之你别瞎操心。”顾仪兰摇摇头:“我会掌握分寸的。你只记得,我回去之后,你写信向谢淑柔说一声就好。我拜托她的事你可记清楚了?”

        “记得,”穆红裳点点头:“大嫂放心吧,不就是找谢姐姐再讨两顿面包吃,另外再让她画两个新花样子嘛!”

        “记得就好。”顾仪兰笑笑,转身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芳芷收拾好的包裹,让他们送了出去。

        穆红裳亲自将顾仪兰送上了马车。她心情其实有点低落,五哥和锦衣走的第二日,大嫂就回娘家了,整个家里显得更是冷清,就剩下祖母、母亲、三位叔母还有她,真是走到哪都觉得空落落的。

        但穆红裳还是打起精神朝马车上的顾仪兰挥挥手,笑着告诉自家大嫂不用担心,她会好好看家的。

        顾仪兰没回答,只是也笑着透过车窗伸出手,朝穆红裳摆了摆。

        马车离开安国公府,顾仪兰扒在窗口,望着穆红裳渐渐变小的身影,接着回过头来拉上了车窗。她脸上的笑容已经消失,一脸严肃地靠在软塌靠背上,目光坚毅地盯着马车紧闭的门板。

        “小姐怎地这幅表情?”芳芷有些担心地看着顾仪兰的脸色:“看起来怪怕人的,小姐,有事您可不能闷在心里,奴婢们担心。”

        “没事!”顾仪兰朝芳芷摇摇头:“只是有些话,要提前想好该怎样说。”

        “那就好。”芳芷舒了口气,点了点头,又将手里的匣子护紧了些。

        “干嘛像捧着宝贝似的。”顾仪兰瞧见芳芷这样,反倒觉得有些可笑:“这匣子怎地没收到后头去,反倒一直捧着,你也不嫌累。”

        “那可不成。”芳芷立刻摇摇头:“这匣子要是有些闪失,奴婢就是丢了命也赔不起呀。”

        “你胡说些什么。”顾仪兰摇摇头:“不过一套翡翠首饰而已,哪有人命重要。”

        “这哪里是一般的翡翠首饰。”芳芷大惊小怪的模样:“奴婢打小伺候小姐,也不算特别没见识,可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样好的翡翠首饰呢。好翡翠原本就少见,能制成一整套首饰的,更是少见。小姐拿出来这套首饰,颜色浓艳,细腻光润又匀净,多难得啊!也就是老夫人能拿得出来这样的好东西。小姐您可真是,这样好的首饰,老夫人赏了您,您就该留着自己戴,怎地想起拿来送人了,奴婢想起就心疼。老夫人也真是的,竟然真的同意让您送人了。”

        “再好的翡翠首饰,收在箱子里也只是个物件。”顾仪兰答道:“就算戴在我头上,除了漂亮,也没其他用处,还不如拿来送人呢。”

      µÚ481Õ ôä´äÊ×ÊÎ

        顾仪兰下车的时候,发现顾三奶奶正笑眯眯的站在二门处迎她,一看到她下来,顾三奶奶就笑着开口说道:“哎呀,咱们家的诰命夫人回来了,快过来,让娘亲好好看看。”

        “母亲,”顾仪兰故意做出几分不好意思的表情:“您可别这样张扬,咱们家里的诰命也不止我,祖母也是二品诰命呢。”

        “那怎么一样。”顾三夫人喜气洋洋地答道:“我女儿今年才几岁?年纪轻轻就是五品诰命了,还愁日后没有二品、一品加身吗?”

        “母亲,”顾仪兰往左右看了看,然后压低声音附在顾三夫人耳畔说道:“您陪我去给祖母见礼吧?今日我回来时,带回来一套极品翡翠首饰。因为祖父之前在朝中为女儿夫家说了话,因此伯母为了表达谢意,特意寻了这套压箱底的首饰出来,让女儿带回来呢。女儿想着,祖母瞧见这套首饰一定开心。”

        这样讨好的事,顾三奶奶怎会不应,她立刻点头:“好!好!母亲原本就是要陪着你的。你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我是恨不得你一直在我眼前才好呢。”

        “女儿也给您带了好东西呢。”顾仪兰抿嘴一笑:“母亲猜猜是什么?”

        顾三夫人听顾仪兰这样说,更是开心不已。母女两个一脸说说笑笑地往顾夫人的正堂去了。

        顾仪兰回娘家,家里人当然都得了消息,因此顾仪兰还未到,顾家的几位奶奶还有未嫁的小姐们,都已经聚在了顾夫人的正堂。

        十一小姐刚到没多久,茶还没喝两口,就往外望着,带着几分刻意地说道:“九姐姐怎地还未到,这样慢,倒劳祖母坐在这里等她。”

        顾四奶奶瞥了自己女儿一眼,假意训斥倒:“祖母还没发话,你急什么。你三伯母已经去迎了,想来很快就到。”

        “三叔母竟然还亲自去迎,”已经订亲的六小姐顾仪竹一脸吃惊的模样:“这是哪里的规矩。”

        “谁让人家九姐儿有出息,”顾大奶奶似笑非笑地瞥了顾仪竹一眼:“嫁人没两年,就挣了个五品诰命,倒是比我们强远了。六姐你若是争气,嫁了人以后也赶快挣个诰命回来,将来你回娘家,你母亲也要会上二门处去迎你的。”

        这话将顾六小姐噎得够呛,但她也不敢当面顶撞长辈,只好憋屈的低下头,小声嘀咕了一句:“我哪里会这样轻狂,还要长辈去迎。”

        “行了。”一直淡定喝茶的顾夫人这时候才开口,她威严地扫了几个孙女一眼,才说道:“九姐刚进门,你们就这样多的话。若是不耐烦在我屋里坐着,出去便罢了。”

        “祖母!”年纪最小的十三小姐翘起小嘴,仗着年纪小撒起娇来:“您偏心,惯会护着九姐姐。”

        顾夫人装作没听见似的,压根没开口,反倒是坐在一旁的顾大奶奶,开口说道:“十三姐这话说得可不对。祖母平日里最偏心的不是你吗?你九姐嫁人后少回娘家,这难得回来一次,祖母许久未见她了,自然是想念的。”

        “唉!”顾二奶奶甩了甩帕子,似真似假地感叹了一句:“也不知这次九姐回来,又有什么事?只盼着别让父亲太为难就好。”

        顾二奶奶这话说得实在是太刻意,顾大奶奶和顾四奶奶一时语塞,都不知该怎样接话才好。而顾夫人则将茶杯往桌上一放,不咸不淡地答道:“有什么事,听听就知道了,你们父亲都还没说什么,老二媳妇你是提前操的哪门子的心?”

        顾二奶奶立刻坐直了,低着头,讪讪陪着笑脸:“儿媳这不也是担心嘛!是儿媳一时口快失言了,还请母亲不要计较。”

        正说着呢,顾三奶奶带着顾仪兰一齐进了门。顾仪兰穿了一身淡青色衣裙,衣裳的质地也只是寻常罗缎而已,虽然素淡,但穿在她身上丝毫不显得寒酸,反倒衬得她更是肤如凝脂,眉目如画。这满屋子里的人望着顾仪兰娇美的脸,都觉得一段日子不见,这九姐儿似乎更漂亮了几分。

        顾家的几位小姐含酸带醋地望着顾仪兰娇花一样的脸庞,真是满心嫉妒却又不得不服气。

        顾仪兰一进门,先给顾夫人见过礼之后,回身向后一伸手,跟在她身后的芳芷很机灵地将手中的木匣递了出去。

        顾仪兰亲自捧着匣子,当着满屋子的人,直接打开了盖子,露出了木匣中一整套浓艳翠绿的极品翡翠首饰。她将木匣高高举起,直接奉到顾夫人面前。

        “祖母,这次孙女回来,是特意来道谢的。”顾仪兰微笑着说倒。

        这一整套极品翡翠首饰实在是太漂亮少见了,不仅仅几位顾家奶奶和小姐们看直了眼,就连顾夫人看到后,也是微微恍神。

        而陪在顾仪兰身边的顾三奶奶就算是有了心理准备,在看到实物的时候,也忍不住目露惊讶,她一脸艳羡地望着那套首饰,久久都舍不挪开眼,就算这不是她的东西,她都忍不住替顾仪兰心疼,觉得这样好的一套首饰,就不应该拿出来送人。

        “这样重的礼,我怎么敢收。”顾夫人盯着那套翡翠首饰仔细看了两眼,接着摇了摇头:“你还是拿回去吧。”

        “祖母。”顾仪兰笑得温柔,亲自将木匣摆到了顾夫人身旁的小几上,又从匣子里捡出了一根翡翠簪子,举到顾夫人面前:“这是孙女婆家大伯母的一片心意,她特意选了许久,才选定这套首饰,您就不要推辞了吧?在孙女看来,这样好的翡翠簪子,也只有您老人家才配戴。”

      ¡¡¡¡¡°°²¹ú¹«·òÈËÓÐÐÄÁË¡£¡±¹Ë·òÈËÍû×ÅŨ´äÑÞÀöµÄôä´äô¢×Ó£¬Ò²ÊÇÊ®·Öϲ»¶¡£

        顾仪兰十分会察言观色,自然能够捕捉到顾夫人喜爱的眼神,她立刻开始顺杆爬,抬头笑着朝顾三夫人说了一句:“母亲,不如您伺候祖母试试这根簪子?女儿瞧着这簪子与祖母今日的衣裳刚好十分相配。”

      第482章 谢礼

        这样讨好的事,顾三奶奶当然不会落人后,她立刻凑上来接过了顾仪兰手里的翡翠簪子,顺便朝女儿微微一笑,眼神中带着些心照不宣的喜悦与得意。

      ¡¡¡¡¡°Ä¸Ç×£¬¡±¹ËÈýÄÌÄÌÄÃÁËô¢×ÓÔڹ˷òÈËÍ·ÉϱÈÁ˱ȣ¬ÓÖ½ÐÉíºóµÄѾ÷ßµÝÁËÊáó÷¹ýÀ´£º¡°ÕâÊǰ²¹ú¹«·òÈ˵ÄһƬÐÄÒ⣬Äú»¹ÊDz»ÒªÍƾÜÁ˰ɣ¿¡±

        “都是亲家,相互帮衬着是应该的,”顾夫人摇摇头,伸手挡了一下顾三奶奶拿着发簪的手:“哪里能收人家这样重的礼?”

        “正因为都是亲家,祖母您才不需要这样客气。”顾仪兰立刻微笑着答道:“这首饰虽贵重,却也是亲家之间的礼尚往来。真若认真论起亲戚辈分,您老人家可是长辈,大伯母这套首饰,也算是孝敬呢。其实孙女回来之前,大伯母就是这样叮嘱孙女的,让孙女替她好好向祖母表达敬意呢。”

        “哪能这样说。”顾夫人立刻摇头:“你这孩子也真是实心眼,你婆家大伯父是国公爷,若是从北境回来,日日上朝排班,是要站在你祖父前头的。你婆家大伯母是国公夫人,正经的一品诰命,在她眼前,哪里能只论亲戚辈分。”

        “母亲您知道的,”顾三奶奶立刻答道:“兰儿这孩子可是您亲手养大的,虽然嫁了,离开了家,但真正能让她放在心里惦念的长辈,您可是还是排头一个的。这孩子是实心眼的孝顺您,听见她婆家伯母的话,可不只忙着开心,哪里还记得旁的。”

        一旁的顾四奶奶还有几位顾家小姐们光忙着盯着那套光彩夺目的翡翠首饰看了,其实也没太关心顾三奶奶说了什么。但顾二奶奶却轻轻撇了撇嘴,垂下了眼皮。

        顾大奶奶扫了顾二奶奶一眼,眼神中带着几分幸灾乐祸似的,接着开口说道:“是呢!母亲您就不要推拒了,这套首饰,不仅仅是安国公夫人的一片心意,也是九姐儿的一片孝心。”

        “九姐姐倒真懂得借花献佛。”年纪最小的十三小姐一听这话,不乐意的撇撇嘴。但她也只是小声叨咕了一句,并不敢大声扫了顾夫人的兴致。

      ¡¡¡¡×øÔÚËýÅԱߵÄʮһС½ãȨµ±Ã»Ìý¼ûËý×ìË飬ͷһƫ¼ÌÐøÈ¥¿´ÄÇÌ×ôä´äÊ×ÊΡ£¶ø¹Ë·òÈË´ËʱҲ²»ÔÚÊ®·ÖÍÆ¾ÜµÄÑù×Ó£¬ÓÉ׏ËÈýÄÌÄÌËźòËýÕûÀíÁË·¢÷Ù£¬½«ÄÇ֧ŨÑÞµÄôä´ä·¢ô¢²åÔÚÁËÍ·ÉÏÃ÷ÏÔµÄλÖá£

        丫鬟们立刻将铜镜捧到了顾夫人面前,顾夫人看了看铜镜里的倒影,以手抚了抚鬓发,一副十分满意的模样。

        “好看!真好看!”顾大奶奶立刻很捧场的说道:“母亲,不如将耳坠子和项圈也换上吧?”

        “又不出门,打扮那样齐整做什么。”顾夫人笑着答道:“等有机会了,再戴着出门。”

        顾仪兰微笑着盖上了首饰匣,亲自将首饰匣捧起,交给了顾夫人的贴身丫鬟。

        “唉!咱们九姐儿,可是个孝顺孩子。”顾二奶奶眼皮都不抬地夸了顾仪兰一句,只是语气有些阴阳怪气的:“你这突然跑回来一趟,竟然是特意回家来送谢礼的,倒吓了我们一大跳,以为你有什么事呢。”

        “老二媳妇,”顾夫人脸一沉:“不会说话就闭上嘴。我看我平日里也是太纵着你,这些年过来,你竟然越来越不长进。你也看看你大嫂和你三弟妹,哪一个像你似的,一把年纪了还如此轻佻不知事?”

        顾二奶奶是侯府贵女出身,娘家背景相对强硬,还有个年纪轻轻升了四品的表哥,以往那些年,她也算是顾夫人眼前得脸的儿媳,很受偏爱。顾夫人也难得如此严厉的训斥她。

        况且今日顾仪兰回娘家,家里的妯娌和女孩子们都在,当着这样多的人,顾二奶奶受了训斥,脸立刻紫胀起来。但她并不敢争辩,反而赶紧站起来低头认错。

        平日里总被弟妹压着一头的顾大奶奶这次可开心了。她端起茶杯,遮住唇角的微笑,并不帮着顾二奶奶说话。而顾三奶奶则更是得意非凡,平日里二嫂趾高气扬的样子,她早就不服气了。

        顾三奶奶觉得,明明她的相公才是顾家爷们里最有出息的一个,她女儿嫁得也好,她才应该是顾家奶奶中最得脸的一个才对。

        顾仪兰抬起眼轻轻扫过母亲得意的脸,微微一笑。很好!就是要这样才对!心高气傲的母亲,想要事事都压过妯娌一头的母亲,今后兴许会成为她最好的助力。

        顾夫人心情很好。

        孙女这次回家,还真的就是来替安国公府表达感谢的,多余的话一句没说,送了东西,替安国公夫人传了话之后,就如寻常回娘家看看的出嫁女一般,陪在长辈身旁,家长里短的说些闲话。

        不过这两家姻亲,一家是镇守北境的安国公府,一家是天子近臣端明殿大学士府,因此就算是后宅女人们说些闲话,其实也绕不过与朝堂相关的话题。

        尤其是,眼下京中最大的新闻就是,安国公府的穆老夫人,派了自己的两个孙子还有家中所有的武师父与护院,跟随金翎卫甲士一同押运去往北境的军械和粮草。

        “人都派出去了,你家里可怎么办?”顾夫人十分关心地问道:“虽说你们是威名赫赫的安国公府,盗贼宵小轻易不敢上你们的门,可这眼下京中已经传遍了,都知道穆老夫人将家里的人全都派了出去,眼下府里只剩下女眷。这要是被【创建和谐家园】惦记了,摸进去可怎么好?不如你回去的时候,带一队咱们家的护院回去,也好帮着看个门。”

        “没事。”顾仪兰笑笑:“这事儿已经传到皇上耳朵里了,还没跟祖母说呢,今儿一大早皇上派了一队宵金卫过来,我们家那条街,眼下有宵金卫守着呢,祖母就放心吧。再说家里也不是没人,侍卫们都走了,但仆役都还在,况且家里还有小妹在。祖母大约不知道,我们小妹可比五弟和六弟更厉害些。”

      第483章 顾家

        “亲家到底还是十分受皇上宠信的。”顾三奶奶立刻笑着说道,语气里微微带着几分不明显的炫耀:“这家里的侍卫派出去了,一转眼皇上就派了宵金卫给你们守门,这样的天恩,可不是谁家都能得的。宵金卫可是内卫,除了皇宫和王爷公主的府上,还没见过他们给谁家站岗呢。”

        不过顾三奶奶这话,并没有得到旁人的附和,几位顾家奶奶都没吭声,而顾夫人,则很显然对另一个重点很感兴趣。

        顾夫人挑挑眉,脸色透出几分好奇:“九姐儿你刚刚说什么?亲家姑娘,比她的两个兄弟还厉害?这可真是稀奇。我只知道她平日里是练武的,竟不知道她居然这样厉害。”

        “妹妹和家里最小的六弟年岁相仿,两人打小一起相伴长大,”顾仪兰微笑着答道:“因此从小读书习武都在一处做个伴。而且家里就她一个女孩子,自己玩也没意思,陪着哥哥弟弟们一起习武,大家在一处还热闹些。”

        “你们家里的老夫人竟也不管管,女孩子学武做什么?她年岁也不小了吧?也该早些学着些女红规矩。毕竟将来总是要嫁人的,到了夫家,可没人能再这样惯着她,由着她的性子了。若不早些将规矩学起来,将来受罪的不还是她自己?”顾四奶奶这几句话说得倒不是讽刺,而是真心实意的不能理解。

        顾仪兰听到顾四奶奶这样说,当时就有些不高兴,但她表面上并没有表现出了,只是淡笑着答道:“妹妹虽然自小练武,但规矩却是极好的。四叔母也见过妹妹不止一次,可曾见过她在外言行举止有何不妥?”

        “安国公夫人的女儿,哪能有错处。”顾三奶奶赶忙笑着补了一句:“你那婆家伯母,可是打小在太后娘娘跟前长大的,规矩都是太后娘娘亲自教的,她的女儿还能有错?”

        “正是,”顾夫人点点头:“亲家小姐的举止规矩好得很,不过老四媳妇也没坏心,白跟着操心而已。”

        “其实我也觉得女孩子家不该习武。”顾大奶奶补了一句:“倒碍不着规矩不规矩的,我就是觉得,穆大小姐的个头有点太高了,也不知是不是与习武有点关系。”

        “家里的兄弟们个头都高,”顾仪兰答道:“真若说起来,我夫君的个头才高呢!”

        “女婿是男人。”顾三奶奶答道:“高些自然是好处。女孩子的确不好太高,像你这样就正好。”

        “九姐儿自然样样都好。”顾大奶奶用帕子捂着嘴笑了:“出嫁之前就是咱们京里有名的美女,还是三弟妹福气好,一双儿女各个都出色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1 17: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