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慕红裳》-第13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在她的认知中,夸她女儿,就等于夸她,孩子是她亲自教养的,自然是她的好处。只要谢常静重视她的孩子,心就不会完全偏到小妾那里去。

        幸好孩子们都争气,沐风聪颖,柔儿灵慧,也只有她才能养出这样优秀的孩子。谢大奶奶喜滋滋地给谢淑柔舀了一勺鱼羹。

        谢淑柔看见谢大奶奶的表情,微微叹了口气,不过父母之间的烂事,她也真是没法管也不想管,她清了清嗓子,继续问道:“父亲,听穆妹妹说,蒋叔叔主动提出要去说服孙尚书支持安国公?”

        “你们两个女孩子家,议论这些事做什么。”谢常静摇摇头:“你们又不懂。”蛋疼

        “这不是有些好奇嘛!”换了策略的谢淑柔,开始绕着弯子哄人:“父亲您就说给我听听嘛,也好教教我,也当做是陪母亲说说话了。父亲您这些日子一直都很忙,难得进后宅用晚膳,女儿和母亲都很念着您,也想多和您说几句话。”

        “父亲说话,我们安安静静地听着,也觉得很开心。我与母亲虽然只是后宅妇孺,但父亲您可是八面莹澈的小谢大人啊!满朝文武谁人不知,您这样的人物,是断断不能被一些凡俗话题沾染的,女儿可不愿拖着您聊些后宅中的家长里短。”

        千穿万穿,马屁【创建和谐家园】。谢淑柔就指望这几句马屁能哄得谢常静多说几句关于安国公府的事呢!其实她自己都觉得拍得有点夸张了,但一旁的谢大奶奶却觉得很好。

        谢大奶奶甚至还微微颔首,微笑着递给了谢淑柔一个鼓励表扬的眼神。

        而这些夸张的吹捧落在谢常静耳朵里,他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这些话若是旁人来说,谢常静听了肯定会觉得有些不习惯,觉得吹捧太过,但是这话换做他的女儿来说,谢常静反倒觉得本该如此。

        在他的观念里,后宅里的女人,就是应当这样崇拜和仰望着男人,这才是好女人应该有的样子。

        谢常静甚至还觉得谢淑柔的话挺有道理,他回后宅来吃饭,难不成还得听妻子念叨那些鸡零狗碎、家长里短的话题?当然是像女儿所说的,聊些什么,由他来决定才对。

        他可以说关于朝政的话题,至于妻子女儿听不听得懂……听不懂不是正常的嘛!反正妻子所求,也只是他回来陪她在一起吃顿饭说说话,仅此而已。

        基于这些考量,谢常静这次真的破天荒当着妻子和女儿的面,谈起了关于朝政的话题。当然了,他要说,也只是寥寥数语而已,多半说的也是关于蒋文斌。

        “你蒋叔叔这个人,就是太天真。”谢常静端起桌上的酒杯抿了一口,接着摇头叹息:“一片赤诚待人,从来也不知为自己考虑。孙尚书为人谨慎多虑,根本不可能做六部尚书中,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安国公的人。事实上,几位当朝一品没表态前,我认为不会有任何一位六部尚书肯公开表明立场。”

        “那蒋叔叔没有同父亲商量过这件事吗?”谢淑柔刻意绕开朝政,专门盯着与蒋文斌相关的话题发问。

        “商量过了。”谢常静点点头:“他还想让我帮忙劝劝你祖父。”

        “那父亲是怎样回答的?”谢淑柔又问道。

        “就事论事。”谢常静答得很简单:“道理上,我知道你蒋叔叔没错。但他只是个兵部侍郎,所有考量也只是绕着兵部。你祖父却不一样,他作为相爷,考量要更全面。”

      第460章 徒劳无功

        听了谢常静的话,谢淑柔又开始故意装傻:“父亲这话女儿不大懂。眼下朝中最大的事,不就是北境的事吗?依照女儿的浅见,若是北境不增兵,他日戎狄人真的开始大举进攻,再后悔就晚了呀。北境的穆氏将军们就算是再以一当百,也没办法只依靠自己战胜戎狄人不是吗?”

        “这是朝政,不是你们女人家在后宅管家。”谢常静遥遥头:“你说的没错,穆氏将军没法以一当百,这北境行营这两年战损眼中,兵最终还是要增的。但是何时增,增多少是个学问。怎样增兵既能够保证北境边关安慰,又能保证国库不承受太大压力,眼下谁能说得清?”

        “国库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户部掌财政,可不像是你母亲管家这样简单。就算是你母亲,也不能不动脑子的管账对吧?每年田庄和铺子交上来多少银子,你祖父,还有我与你的叔叔们有多少俸禄,都是有数的。”

        “正是这个理。”谢大奶奶笑着点点头:“相公说的没错,管家也是不容易的,钱都是有数的,要怎样少花钱,又把事情做好,可以是一门学问。哪能谁来支银子我都给啊?若真如此,那不短短二三年,就将咱们府里掏空了?”

        “但这不是户部的事吗?”谢淑柔为了多划拉点信息,继续厚着脸皮装傻:“祖父是相爷,依着孙女看,怎样当家,那是户部尚书的责任,祖父若是觉得北境需要增兵,那有什么不能表态的,事情是交给户部去办。”

        “你这孩子,你父亲就是户部的,你这岂不是变着法出主意为难你父亲。”谢大奶奶笑着看了女儿一眼,却也没觉得女儿的话,说得有哪里不合适。

        “女儿只是不懂问问,”谢淑柔笑得天真:“况且,户部不是还有尚书顶在前头嘛。”

        在谢常静的认知中,女孩子说傻话那是太正常的一件事了,他并没有嫌弃谢淑柔的问题太低端,而是笑着说道:“真是个傻孩子,你父亲我也是户部官员,哪里摘得清楚?况且这件事可没你说得那样简单,你祖父虽不管户部,但他身为相爷,得为朝局负责。哪能听风就是雨的,拍脑门就随随便便下决断表态。”

        “说深了你也不懂,给你打个简单的比方,就好比咱们家中,你祖母也已经不再管家,她哪日若想要花个万千银子买些什么,也不能因为不管帐就随随便的找你母亲开口,也得考虑咱们家里的实际情况。”

        “那父亲自己是怎么想的呢?”谢淑柔还是忍不住直接问道。

        “什么怎么想的,”谢常静摇摇头拒绝再回答:“说了你也不懂。不过你今日这几句话倒也提醒了我。”

        谢常静拒绝再回答关于安国公奏疏的问题,谢淑柔知道,她今天的任务失败了。刺探军情,没得到任何有用的消息,而且谢常静看起来也并不像是会主动劝服谢相的样子。

        难不成……蒋大人没成功将谢常静忽悠住?谢淑柔微微蹙起眉头,有些发愁。

        然而还没等她仔细想呢,谢常静又转过脸一脸询问地看向谢大奶奶:“关于管家这些事,柔儿应当早就开始学了,怎地到现在还是这样一派天真?你是不是有些太纵着她了?”

        “已经开始学了。”谢大奶奶亲自执壶给谢常静倒酒,笑盈盈地答道:“只是相公,咱们家柔儿将来要嫁到什么样的人家去,你心里是有数的。柔儿将来夫家门第高,因此这成亲前该教的事,母亲都是要亲自张罗的,母亲亲自【创建和谐家园】相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咱们柔儿可是她老人家眼前第一得意的孙女呢!”

        “嗯。”谢常静点点头:“如此便好。”

        “相公就放心吧。”谢大奶奶看了谢淑柔一眼,目光骄傲:“咱们谢家的女孩子里,柔儿可是最拔尖的。其实别说谢家,满京里的女孩子,你眼下还能数出几个能比柔儿强的?我女儿可是出了名的才貌双全呢!”

        谢常静看着亭亭玉立的女儿,也是满意地点点头,但他可没谢大奶奶那样得意。在谢常静看来,谢淑柔成为名满京城的贵女,最大的原因就是她是谢相的孙女,是他谢常静的女儿,他女儿当然挺漂亮的,也在家里的教导下比旁人家的女孩子多读了不少书,但那又怎样?

        在谢常静的认知里,若没有个好出身,一个女人的价值也就那样。京城里长得漂亮又会读书的小家碧玉有的是,那又怎么样?没个好出身,她们最好的出路,也就是嫁进书香门第的大户人家,给少爷老爷们做个红袖添香,但却上不了台面的妾氏。

        不过谢淑柔是谢家姑娘里最出色的一位,这一点谢常静是很同意的,所以他还是拍了拍谢大奶奶的手,像领导称赞下属似的夸了一句:“还是你会教子,沐风和柔儿都被你教得很出色,比沐春和芳儿要强许多。”

        没错,在谢常静心里,谢大奶奶真的是个很不错的妻子,养出的儿女都很出色。当然了,最主要还是儿子出色,谢沐风可比妾氏所生的儿子有出息多了,这一点谢常静是绝对持肯定态度的。

        如果说高高在上的小谢大人刚刚那两句称赞谢大奶奶的话,只是让现代人谢淑柔觉得有些微不舒服,而古代土著谢大奶奶甚至还挺开心。那他的下一句话,则彻底让饭桌上的母女俩一起变了脸色。

        小谢大人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朝谢大奶奶吩咐道:“沐风和柔儿眼下一个个都出息了,也不需要你时时操心,我看你倒是该多花些心思在沐春和芳儿身上,你好歹也是嫡母,心眼不要太小,也该多帮着教教沐春和芳儿。”

        听了谢常静这些话,谢大奶奶当时脸色就有些不好看,但谢常静却像是对妻子的脸色视而不见似的,自顾自地斟了一杯酒,倒是显得越发惬意起来。

      第461章 面包

        因为谢常静的一句话,谢大奶奶有些怄气,但她最终还是不敢给丈夫摆脸色看。但眼下这情形,谢淑柔再想转着弯打探谢常静关于政务的想法已经不可能了,她甚至还没张嘴,就得到了谢大奶奶眼神的阻止。

        不能得到更多的消息,谢淑柔在谢大奶奶的房里坐着也没什么意思,她很快找了个借口出来,回了自己房间。盈月和盈星看着她这样早回来,甚至还有些奇怪,但也并未敢多问什么。

        “小姐,”盈星看了看谢淑柔的脸色,又将桌上的灯拨亮了些:“时辰还早,您要不看会儿书?”

        “不了。”谢淑柔摆摆手,坐在桌前托着两腮叹了口气。

        “不如写信给穆大小姐?”盈月问道:“小姐早些时候不是吩咐了厨房,明日一大早做那个什么面包还是什么包的,赶着早膳前给安国公府送去吗?小姐现在将信写好,奴婢一大早打发嬷嬷一齐送过去,也省得小姐一大早起来忙着写信。”

        “不了。”谢淑柔懒洋洋地摆摆手:“送个帖子去就行了,不写信了,反正过两日还得见,写信干嘛,多麻烦。”

        这话从谢淑柔口中说出来,着实有些让人奇怪。她可是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地往安国公府里递东西递信,不管安国公府里有什么事,也不管谢家有什么事,这书信从来没断过。

        前些日子谢三小姐出嫁,一大早婆家催妆的人就过来,作为妹妹,谢淑柔忙得很,但她依旧没忘了写信给穆红裳,就算家里办婚宴,大厨房再忙,她也还惦记着单独找了个厨娘给安国公府的大小姐做些零嘴送过去。

        因此盈月和盈星都知道,她们家小姐满京里最惦记的就是安国公府大小姐。这好好地突然不写信了,到底是怎么回事?难不成,穆大小姐过来的时候,两人吵嘴了?

        就算疑惑,盈月和盈星也是不敢问的。两人看了看谢淑柔无精打采的脸色,相互对视了一眼,悄悄退了出去。

        事实上,谢淑柔做了个十分聪明的决定。第二日一大早,谢夫人不知怎地突然想起来问了一句:“四丫头现在还日日往安国公府里送些点心吃食吗?”

      ¡¡¡¡¡°Ò»Ö±¶¼Ë͵ġ£¡±Ò»ÅÔʱºòµÄæÖæÖÁ¬Ã¦´ðµÀ£º¡°ÕâÁ½ÄêҲû¶Ï¹ý¡£¡±

        “四丫头倒是有心。”谢夫人淡淡地答道,一副瞧不出喜怒的模样。

        “难不成夫人您是吃醋了?”嬷嬷笑着凑趣:“四小姐往安国公府送东西,那是礼数。毕竟安国公府大小姐救了她一命,咱们四小姐可是知恩图报的。但是四小姐心理最惦记的,可是夫人您啊!四小姐送去安国公府的那些点心吃食,哪样没出现在夫人您的桌上?今儿一大早四小姐的丫鬟盈月就来过了,送了一匣子暄腾腾的软包,闻着怪香的,奴婢让人送去小厨房装盘了,等夫人用早膳的时候再端上来。”

        “我有什么醋好吃的?”谢夫人忍不住笑道:“那安国公府大小姐能与我一样吗?外头那些都是人情往来,自然要做得漂亮,不让人挑出理来,这么久了,还没断了往安国公府递东西,这是四丫头懂事知礼。”

      ¡¡¡¡¡°·òÈË×ÔÈ»¿´µÃ×îÃ÷°×¡£¡±æÖæÖЦµÀ£º¡°ËÄС½ãÊÇÄúÇ××Ôµ÷½Ì³öÀ´µÄ£¬¿É²»ÊÇÑùÑù¶¼ºÃ£¿¡±

        “今儿四丫头也一样写了信过去?”谢夫人问道。

        “那倒没有。”嬷嬷摇摇头:“只递了张帖子而已。四小姐虽然日日没断了送东西,却也不是每次都有书信过去的。夫人您想啊,这东西日日送,这么久了,哪能每次都写信,可哪来那么多话说啊?”

        “嗯。”谢夫人点点头,没再继续说什么。

        这一日没有收到谢淑柔的信,穆红裳其实有一些些失望。但她看见那些软乎乎,暄腾腾的面包之后,就明白了谢淑柔的意思。

        这些看起来很稀奇的软包是她拜托谢淑柔做的。因为祖母最近一直胃口不好,平日里喜欢吃的蛋糕摆上桌,穆老夫人也还是胃口不佳的模样。因此穆红裳去找谢淑柔的时候,特意提了一句,想问问她还有什么新鲜的吃食,能让祖母开开胃口。

        谢淑柔一口答应了,这第二天就立刻送来了这些软软香香的“面包”。谢淑柔这样将她拜托的事放在心上,今日却并没有写信过来,她立刻就能想到,谢淑柔恐怕是不太方便。

        这也足以证明另一件事,那就是谢常静大人,可能没有帮忙去劝谢相的打算。

        穆红裳失落地叹了口气,但还是努力打起精神,脸上挂上阳光的笑脸,端起那些面包去找穆老夫人了。

        “怎么今日这样早?”穆老夫人看见穆红裳进来,还有些奇怪:“做过早课都没换衣裳就过来了?”

        “是呀,”穆红裳笑眯眯地凑到穆老夫人面前:“难不成祖母嫌弃我一身汗?”

        “去!快去洗洗!祖母等你用早膳。”穆老夫人朝穆红裳笑笑,看起来精神倒好,只是脸色还是掩饰不住地憔悴。

        “祖母您看,”穆红裳从荷叶手里接过食盒,像是献宝一样亲自碰到穆老夫人面前:“这是谢姐姐一大早送来的,看,多香。我赶紧给您送来了。”

        “好!”穆老夫人伸头看了一眼食盒,笑眯眯地应道:“就在我这旁边暖阁洗漱换衣裳,这些先放在这里,我让丫鬟们拿去厨房温着,等会儿用早膳时再吃。”

        “这可是我专门拿来给祖母您一个人的,”穆红裳将食盒小心放在桌上:“不给五哥和锦衣吃,就给您一个人吃。”

        “你个小丫头,倒学会偏心眼了。”穆老夫人被穆红裳逗得笑起来:“你不怕你哥哥弟弟们吃醋?”

        “才不管他们。”穆红裳笑眯眯地答道:“我就管祖母。祖母今日早膳可要多用些才好,辰时就要进宫面圣了,还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祖母的早膳可一定得吃得饱些,我才能放心呢。”

      第462章 面圣

        也不知是谢淑柔的面包真的很合穆老夫人的胃口,还是穆老夫人想要哄孙女开心,总之这一日,穆老夫人早膳果然吃了不少,完全不像她之前几日胃口不佳的模样。

        看到穆老夫人胃口好了一些,穆红裳终于放了些心。穆凌衣和穆锦衣两个也很机灵,特意在穆老夫人面前表演了一把吃醋抢面包,居然将穆老夫人逗得哈哈大笑。

        这都多少日子没看到祖母这样开怀大笑了,穆凌衣和弟弟妹妹欣慰之余,忍不住又有些心酸。

        早膳过后,已经穿戴整齐的穆二夫人过来了,她今天要陪穆老夫人进宫,因此穿着二品诰命的凤冠霞帔,穆二夫人脸上仔仔细细上了粉和胭脂,倒是遮住了不佳的脸色,但是沉重的凤冠和厚重华贵的礼服霞帔,反倒更显得她形销骨立。

        穆红裳找陈先生请了个假,早起没跟着凌衣和锦衣一起去读书,反而留在穆老夫人的屋子里,看着她按品大妆。天子面前不可失仪,因此穆老夫人也像是穆二夫人一样,仔仔细细上了妆。

        超一品诰命的凤冠霞帔更是沉重华贵,穆老夫人年纪又大了,这十几斤重的行头全部穿上身,其实对她来说,实在是很沉重的负担。但她的摇杆依旧直直的,虽然凤冠沉重,但她的头依旧高高昂起,肩膀直直的,完全不像是个花甲之年的老妇人。

        然而那只是表面。这些日子里,穆老夫人连伤心带煎熬,其实身体状况并不太好,穿上这些沉重的行头,她若是不借助拐杖的支撑,很难走得稳当。

        等她打扮停当之后,穆红裳立刻跑去一旁,亲自打开柜子拿出了祖母的拐杖,递到了穆老夫人手里。穆老夫人扶住拐杖,向外迈了一步,接着沉下双肩,气势很足地朝穆二夫人说道:“走吧!进宫。”

        穆红裳一直将祖母送到了二门边的马车旁,她盯着翠云和翠柳将穆老夫人扶上了马车,正想要扬手朝祖母和二叔母告别呢,却没想到穆老夫人从马车里伸出了一只手,直接将拐杖丢给了站在一旁的小厮。

        穆红裳一愣,紧接着立刻跑去扒住马车门,将头探进马车里问道:“祖母,怎么将拐杖扔出来了?是嫌这根不够稳当吗?我让荷叶姐姐赶快再去拿一根。”

        “不要。”穆老夫人很果断地朝穆红裳摇摇头:“你祖母还没老到那个地步呢!从宫门到御书房,这点路,我还是走得动的。”

        穆红裳点点头,她明白祖母的意思。祖母不是去找皇上求情卖惨的,她要的不是皇上的怜悯,而是皇上的信任和支持。她这一次进宫,不是作为安国公府里颐养天年的老太太进宫去面圣,而是作为安国公在京中的代言人去见皇上,当面向他阐明眼下北境守军所面临的困境,还有穆氏一族的一片赤胆忠心。

        穆红裳都懂,所以她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笑着朝祖母挥挥手,接着就让到了一旁,目送马车沿着青石甬道一直向前,离开了安国公府。

        不管怎样,她还是心存希望的。因为郑锳跟她说过,皇上其实还是非常信任穆氏一族的,只是他天性缜密多疑而已,对臣子们,甚至对自己的皇子们都算不上十分信任。相对而言,安国公已经是最能得皇上信任和倚重的臣子之一了。135中文

        穆红裳信任郑锳,也愿意相信他说的话,因此她还是心存希望的。她希望皇上能够凭借这份信任,更加偏向穆家一些,以便早些做出决断。

        皇上是不是能更偏向穆家还难说,但至少穆老夫人进宫,皇上是给足了面子的。

        穆家的马车停在宫门口之后,穆老夫人一下车就发现,内监总管陈全礼正笑眯眯的站在马车旁边,亲自迎接穆老夫人。

        “老夫人一向可好。”没等穆老夫人开口,陈全礼就抢先朝穆家婆媳两人打招呼:“皇上早就等着您老人家了,特意打发咱家到宫门口来迎您呢!穆夫人,您的身子可好些了?您可病了不少日子了,皇上一直惦记着呢,听说是您今日陪老夫人进宫,皇上特别高兴。”

        “劳烦皇上惦记了,”穆老夫人立刻说道:“怎地还劳动陈公公亲自来迎,老身担当不起。”

        “老夫人您这是哪里话。”陈全礼立刻靠过来,亲自扶住了穆老夫人:“您是咱们大周朝唯一的超品诰命,真正的老封君,您难得进宫一趟,咱家来迎您那是应该的。若是您还担不起,这整个大周也无人能担得起了。”

        “陈公公客气了。”穆老夫人朝陈全礼欠了欠身,以示礼貌,接着就挺直腰杆,向宫门走去。拖着十几斤的行头,穆老夫人用尽全力让自己走得稳稳当当的,她尽量不依仗陈全礼的扶助,就这样一步一步地,靠着自己走到了御书房。

        到达御书房的时候,穆老夫人后背已经沁出一层细汗。陈全礼高声通报之后,就退向一旁,而一直跟在穆老夫人身后的穆二夫人则紧走几步上来,一把扶住了婆婆。

        直到此时,穆老夫人才敢放心大胆地依着自己的儿媳,在迈步进入御书房之前,转头朝穆二夫人一笑,目光极为坚毅。

        穆二夫人望着穆老夫人冷静坚定的目光,重重点了点头。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1 09: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