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正因如此,”老宫婢点了点头:“奴婢才觉得,穆大少奶奶不一定能反应过来。况且,就算她明白了又能怎样。她一个出嫁女,绝对无法左右顾大学士的想法。”
“知道。”平阳公主答道:“所以我也只是试试,没报太大希望。这些朝中重臣,一个个老谋深算的,都是老狐狸。立储是大事,他们怎可能轻易作出决断,必是要多观望一阵子的。只是我总觉得,北境这次的事,兴许是个契机。别看老臣们一个个谨慎不言,但年轻官员们,其实大多数要比老臣要激进的多,许多人其实都偏向穆家。”
“只是年轻的朝官们大多官位不高,之前碍于重臣们没有表态,因此才没有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眼下小五已经公开表明了对于穆家的支持,他这面大旗已经竖起来了,你等着看吧,这两日就会有不少人上奏疏跟随小五。他们跟了第一次,就能跟第二次,小五只要稳住了,迟早能牢牢笼络住这群人的心,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忠臣。别小看这些年轻朝官,朝中新老交替总是要发生的,父皇不会不考虑这一点。”
“信王应当也早已想到了吧?”老宫婢想了想之后才问道。
“当然。”平阳公主微微一笑:“小五从一开始,与郑瑾走得就是相反的路子。郑瑾通过魏皇后和温妃牢牢把住李相一脉,又想通过和谢四小姐的婚事,获得谢相的支持。他还屡次向顾大学士示好、积极联络王大人、想尽办法笼络六部尚书。由此可知,他的心思全都放在这些【创建和谐家园】身上,他重视的是权臣的支持,从来没将那些官位不高的年轻朝官放在眼里。大约在他看来,那些人就算是再有想法,最终也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最终能影响结果的,还是手握重权的权臣们。”
“仪王是再精明不过的一个人。”老宫婢答道:“自然会选捷径走。取得重臣的支持的确是最有效率的方式。”
“没错,走捷径,”平阳公主笑了:“还真是符合他的性子。他从小就这样,灵活取巧。但是啊,这捷径虽有捷径的好处,却也不是任何时候,都能通过捷径占得先机的。与他相比,小五背后没有当皇后的娘支持,与谢皇后的母族谢氏看起来联系也不算紧密,与顾大学士没什么交往,与李相更是对头,表面上看起来极为弱势,但这一局又一局的博弈,你看小五吃亏了吗?”
“似乎是没有。”老宫婢答道:“眼下看来,似乎还略胜一筹。不过信王不是由您,还有二公主和四皇子的支持吗?在老奴看来,这才是信王的优势,您这样聪敏,魏皇后那样的蠢妇,就算是一百个绑在一起,也抵不上您一人。”
“你这话可说的偏心眼。”平阳公主笑着答道:“我再聪敏,二皇妹再灵慧,四皇弟再机警,又如何?我们又不是父皇放在心上的人。魏皇后眼下能泛起浪来,你以为是因为什么?还不是因为父皇肯纵着她、护着她。因此,小五胜不是胜在我们的支持上,我们这些天家儿女,看着煊赫,实际上是最没用的。小五能够平平安安摆脱魏皇后,出宫开府,就已经不容易了,只这一项,我们这些废物兄姐就帮不上他。”
“公主怎能这样妄自菲薄。”老太太有些为平阳公主抱不平:“除了魏皇后的几个亲生儿女,其他的公主皇子们,谁活得容易?公主您条件有限,眼下这样帮着信王,已经算尽力了。”
“我哪里算是尽力,”平阳公主忍不住笑了:“我可不是二皇妹和四皇弟。他们两人才是全力以赴地拱小五上位呢!但他们两人远在宜陵不能回京,手中资源也有限,就算是再尽心尽力,能提供的帮助也不多。眼下小五能有这样的局面,其实多半还是靠他自己。我早说了,郑瑾啊,其实是被他那个母后给养歪了,成日间就想着靠着小聪明取巧。你看小五多沉得住气,知道郑瑾盯着那些重臣之后,他反而避其锋芒,踏踏实实经营在年轻朝官中的声望和人脉。”
“郑瑾永远就想不通这个道理。那些年轻朝官官位虽低,但人数众多,若是联合起来,一呼百应,也是一方不容小觑的势力。将来这才是真正成规模的声望和人脉。”
“但重臣们毕竟大权在握。”老宫婢答道:“年轻朝官们毕竟官位不高,除了御前行走的几个职位以外,其余五品以下官员甚至没有上朝的资格,在皇上面前也说不上话。”
“但你想想,几十个低阶官员,哪怕都是七八品的芝麻官,”平阳公主答道:“若是他们联合起来,集体上奏疏给父皇,父皇能忽略过去吗?朝中重臣的意见分量虽重,但一大群低阶官员的呐喊呼吁也同样不可忽视,这一切,父皇心里有数的。”
“还是公主通透。”老宫婢笑着点点头:“是老奴狭隘了。”
第453章 请安
平阳公主主仆两人正说着话,马车已经停到了宫门口。侍女们先下了车,给平阳公主摆好脚蹬和软垫之后,正要拉开马车门,伺候公主下车。而这时候,仪王府的马车突然停到了附近,郑瑾也不用人伺候,自己推开车门下了车。
他下车之后,先转头看了看停在一旁的公主府马车,表情似乎有些意外。而此时公主府的车夫和侍女已经很机灵地弯腰向郑瑾行礼问安:“仪王殿下安好。”
还坐在车里的平阳公主与扶着她的老宫婢听到了外面的动静,两人相互对视了一眼,平阳公主的唇畔溢出一丝讽刺地笑容。她压低声音说道:“还真是巧啊!”
“还真是巧啊!”平阳公主下马车后,郑瑾也说了一模一样的话:“难得看到大皇姐这个时辰还进宫请安。”
“六皇弟不也是如此?”平阳公主看了看天色,笑着说道:“你不是一向散了朝之后,直接进宫的吗?怎地?今儿散了朝没去玉央宫给母后请安?这都过了晌午了,怎么才进宫?”
“父皇前两日不是派了差事给我,”郑瑾笑眯眯地答道:“因此这几日我散了朝都是直接去大理寺办差了,好几日都没进宫向母后请安。今日好不容易得空,瞧着时辰还早,因此才赶着进宫,好歹陪母后喝杯茶,说说话,免得她念叨我。”
“看来今儿是我运气好,”平阳公主笑得开心:“赶巧能与六皇弟一同去向母后请安。母后瞧见了六皇弟,心情一定好。”
“难不成,大皇姐因为今日进宫晚了,怕母后唠叨?”郑瑾微笑地说道,两人一起并肩往宫门走,倒像是一对关系良好的姐弟似的。
“今日是迟了些,”平阳公主知道郑瑾在想什么,因此笑笑答道:“本想一早过来给母后请安的,不想驸马昨日着了风寒,今日早起发起热来,一大早就折腾着去请御医,幸好没大事,两副药下去发了汗,立刻就好了。我算是白担心半日,还耽搁了为母后请安,拖到午时才出门。”
¡¡¡¡¡°´ó»Ê½ãÓëæâÂíØøÙ³ÇéÉ׿±Ò²ÊÇ×ÔÈ»µÄ¡£ÈËûʾͺã¬Çë°²ÔçЩÍíЩ£¬Ä¸ºó²»»á¼Æ½Ï¡£¡±Ö£èªÓï´ø¹ØÐÄ£¬¿´ÆðÀ´µ¹ÊǺÜÕæ³Ï¡£
“我自然知道母后不会因为这点事就与我计较,”平阳公主朝郑瑾笑笑:“没想到一下马车居然遇上了你。可见真的不能背后说人,刚刚嚼了舌根,一转身就碰到了正主。”
“哦?”郑瑾一脸感兴趣的模样:“大皇姐刚刚在背后念过我?可说了些什么?我也听听。”
“我过来的时候,在文兴街与安国公府的马车正好撞了个对面,车里是安国公府大少奶奶,正要回娘家。”平阳公主一派悠然地答道,像是跟弟弟随口说几句闲话似的:“你也知道,那条路窄,人家给我让了路,我因此就打开车窗与穆大少奶奶说了几句话。这大少奶奶做姑娘时号称京中第一美女,嫁进穆家也快两年了吧?我倒是瞧她比未嫁时更漂亮了几分。”
“大皇姐倒是难得如此称赞人。”郑瑾笑道:“只是这穆大少奶奶与我有什么相干?”
“是不相干,就是不相干才让人叹气。”平阳公主半真半假地说道:“我就是瞧见了她以后,才感叹呢!你呀,可真没眼光。就冲你选女人这品味,也知道你是个心理没成算的。穆大少奶奶比谢四小姐漂亮万分,出身也不比谢四小姐差,谁知道你那眼睛怎么长的,当年怎地就这样一门心思地瞧上谢四小姐了呢?结果穆大少奶奶这样一个难得一见的美人,居然嫁去了安国公府,真是浪费!”
“原来是为了这个。”郑瑾哈哈大笑起来:“各花入各眼,大皇姐瞧着穆大少奶奶漂亮,我却依旧觉得还是柔儿最好。”
“所以我才说,你们男人家,真是让人想不通,”平阳公主摇摇头。
“大皇姐这话,不应该说我,”郑瑾意有所指地说道:“五皇兄与我同年,也还未订亲,这些年也没见过他格外青睐哪位闺秀。他不像我一般心有所属,却也不急着娶妻,大皇姐也不帮着催催?若说错过了,那也是五皇兄错过了。”
“唉!”平阳公主摆摆手:“你与五皇弟的婚事,自有母后操心,我也就是瞧见了难得的美人,长相出身都没得挑,居然配了一介武夫,白感叹两句而已。”
“大皇姐也不用如此可惜,”郑瑾笑道:“穆大少奶奶未出嫁之前,与柔儿是朋友,常与柔儿在一处。柔儿身边有我,可穆大少奶奶当时还未有人家,也没见五皇兄多看她一眼。也不知是皇兄是无心考虑婚事,亦或者是……五皇兄其实与我看女人的眼光是相同的?也觉得柔儿最好?”
“这你要去问他,”平阳公主笑着答道:“我可不知道。”
郑瑾哈哈一笑,并未揪着这个问题不放,反正他想要的答案也已经得到了。
而平阳公主也很满意,她虽然多年以来与郑瑾和魏皇后的关系十分疏远,但她还是足够了解这一对母子的。郑瑾在她这里,会听到最符合他心意的答案。
至于郑瑾信不信她的话,平阳公主压根就无所谓。
因为她今天,真的只是偶遇穆大少奶奶,真的“只是”与穆大少奶奶随口说了几句闲话而已。
两人很有默契地转移了话题,一路和谐说笑着进了玉央宫。魏皇后看到郑瑾和平阳公主一起出现,还有些吃惊,忍不住问道:“你们怎地一起过来了?”
“多些人来陪母后说话还不好?”郑瑾笑着答道。
“自然很好,”魏皇后也笑了:“可惜你姐姐没来,否则就更好了。”
同样也是姐姐的平阳公主微笑不语,就像是否没听见魏皇后的话似的,迈步上前恭恭敬敬地向嫡母行了礼,接着就安安静静地坐到一边,不再打扰魏皇后和郑瑾母子两人说话。
µÚ454Õ ºÃÖ÷ÒâºÍâÈÖ÷Òâ
“你们来得倒是刚好。”茶都喝过两盏了,就在平阳公主想要告辞的时候,魏皇后突然转头望向她的方向,开口说道:“本宫正好有事要与你们商议。”
“是。”平阳公主立刻放下手中的茶盏,一副恭恭敬敬准备聆听教诲的架势。
“你们来之前,陈全礼刚来过。”魏皇后说道:“安国公府的穆老夫人请了旨,想要面见皇上。你们父皇已经允了她三日后进宫。”
“应当是为了前几日安国公的奏疏。”没等郑瑾开口,平阳公主就主动说道:“儿臣来时碰到安国公府的大少奶奶回娘家,穆大少奶奶嫁人后少出门,这次突然回娘家小住,怕也是穆老夫人派她去说服顾大人的。”
“我还以为大皇姐一贯不关心政事。”郑瑾笑眯眯的在旁边补了一句。
“换句话说,”平阳公主一脸淡定地答道:“连我这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闲人都听说了,可见安国公的奏疏引起了多【创建和谐家园】澜。”
“可也是。”魏皇后点点头:“眼下朝野上下议论纷纷,想装作不知都难。”
“还是五哥厉害,”郑瑾笑着说道:“从一开始就立场明确,支持北境增兵。我可是羡慕五哥这般魄力。”
魏皇后嘴唇微动,但没说话。她不觉得郑锳比她儿子强,但当着隔着肚皮的大公主,她也不好多说什么,因此就没有开口。
郑瑾那句话,也不过是一句场面上的客气话,说给平阳公主听的而已,也没指望谁能回答他。他说了,平阳公主只当没听到,反而转头问魏皇后:“母后,您之前说有事,到底是什么事,儿臣但凭吩咐。”
“其实也没什么。”魏皇后端起茶抿了一口之后,才答道:“这不是朝中争议,安国公的折子一时半刻也没办法批复嘛!你们父皇知道穆老夫人着急,体恤她一片怜子之心。但说到底,这事国事,你们父皇也不能因为同情穆老夫人,就随随便便下了决定,允了安国公的折子,总要听听群臣意见的。”
“是。”平阳公主点点头:“父皇是明君,遇到这样的大事,断然不会一意孤行,由着自己的性子做决定。”
“但穆老夫人的焦虑心情,你们父皇也是理解的。”魏皇后点点头继续说道:“再加上穆忠敏公去世不久,虽是病故,但也算是为国捐躯。你们父皇就想着,不如赏赐穆家些什么,暂时安抚一下穆老夫人也好。这不刚刚才打发了陈全礼来传话,让本宫张罗。只是穆家眼下荣宠已极,逢年过节宫里总是断不了赏赐的,这一回倒是赏些什么给他们府上,倒让本宫有些为难。”
“这有何难。”平阳公主再一次没等郑瑾发言,就直接抢在前头说话。
她笑着说道:“儿臣有个主意,说出来让母后和六皇弟听听,好不好?”
郑瑾微微一笑,朝平阳公主点点头:“大皇姐心细,出的主意必然是好的。”
“好与不好,还得母后说了算。”平阳公主朝魏皇后笑道:“母后,您之前说的没错,穆家眼下荣宠已极,这一年到头,宫里的赏赐还少吗?依我说,赏些物件都是虚的,不如赏些名头,既好听,还不用花费太多。眼下安国公府里有六位穆氏夫人,其中五位都已经有了封诰,只有穆大少奶奶因为丈夫官位不高,成亲时间还短,因此还尚未被封,不如趁这个机会,先赏穆大少奶奶一个五品封诰。”
“这个主意当真不错。”魏皇后点头笑道:“没什么比赏封诰更能体现皇家荣宠了。况且这穆大少奶奶是忠敏公的儿媳,这个面子也算是做给故去的穆忠敏公的,也算是一举两得。”
“我就说大皇姐的主意一定不错,”郑瑾也笑着说道:“母后,依照我说,您不如来个锦上添花。”
“锦上添花?”魏皇后没明白郑瑾的意思,一脸询问地望着儿子。
“安国公府现在的五位诰命夫人,穆老夫人和安国公夫人自不必说,”郑瑾说道:“儿臣记得,眼下穆二夫人是二品诰命,三夫人和四夫人都封了三品,既然要封大少奶奶,不如也给几位穆夫人一齐做了面子。旁人不论,忠敏公被追封,穆二夫人得个一品封诰也是应该的。”
“那就一齐加封。”魏皇后点点头:“穆老夫人和安国公夫人无法再加封诰,本宫就各赏她们一套五凤冠。我看这样,不如将穆氏女眷全部请进宫,在宫中加封,也请朝中重臣家眷前来观礼,就像当初穆大小姐的及笄礼一样。”
平阳公主没说话,只朝魏皇后笑笑以示回应。平阳公主的初衷,也只是顺势出个不太费成本的主意。一则,是逢迎魏皇后;二则,她也乐得帮顾仪兰讨个封诰,送个顺水人情,一举两得,挺好一件事。
只是她没想到,魏皇后的想法实在是和她差得很远,好好一件事,说着说着,也不知怎地就偏到这个奇怪地方向来了?
在她看来,穆大小姐的及笄礼实在没什么可夸耀的,反倒像是个实实在在的闹剧。然而眼下这位中宫皇后,似乎对这种闹剧乐此不疲,她自己折腾也就罢了,还日日盼着旁人感恩戴德。
然而话说到这份上,平阳公主也没办法开口提出反对。她这个庶长女既没那么大的面子,也没那么大的胆子,她可没法当面泼魏皇后的冷水。
平阳公主没说话,其实郑瑾也没说话。之前穆红裳的及笄礼,他与郑锳都没有参加,因此他对于魏皇后的主意不置可否,母后愿意折腾,那就随她去,对于郑瑾来说,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事。
平阳公主和郑瑾笑而不语,他们的态度自动被魏皇后认定为赞同,因此魏皇后迅速打发走了两人,开始兴冲冲地准备起加封礼了。
而御书房里的皇帝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则一脸头疼地捏了捏眉心。
第455章 脆弱
魏皇后毕竟是被独宠的皇后,宫里除了皇上以外,就她地位最高。因此皇后发话,宫里就开始忙碌起来了,短短一日之间,就准备好了加封所需的一切。
至于典礼上需要用到的,赐给命妇的那些凤冠霞帔。当然不是新做的。
四品以下诰命的凤冠霞帔和印绶,其实礼部都有一两套备货,就是为了防止那日皇上突然想要加封哪位官员家属。但是四品以上的就没有存货了。
大周朝封诰命并不像前朝一样频繁,因此并不是诰命夫人满地走的。皇上封赏官员夫人,也不是全随夫职,比如谢相夫人和顾学士夫人都是二品诰命,略年轻一些的李相夫人其实并无封诰在身,她婆婆反倒是个三品诰命。
眼下整个大周,一品诰命不超过十个,其中两个都在安国公府,而整个大周,一家子里上上下下的女眷都有封诰的,也只有安国公府一家。
因此其实礼部里并没有备着三品以上诰命封赏所需要的凤冠和印绶,但皇后娘娘有令,礼部就算再为难,也得想办法。而且他们也是真的按时凑出来了几套凤冠霞帔来应付差事。
至于这些东西都是哪来的,那就不能细究了。
比如其中一套凤冠,其实是成祖朝首辅宰相夫人的,后来首辅宰相倒了台,一家子被流放,这套诰命凤冠霞帔和印绶自然被礼部收了回来,登记在册,一直存在礼部库房。
这次皇后娘娘急着要准备加封安国公府女眷,礼部堂官急得挠头,将库单都快翻烂了,好不容易才凑这几身行头。当然了,东西是凑齐了,但来处可不能实说,礼部官员心里明白,皇后娘娘大约是懒得计较这东西都是哪来的,但若是走漏了风声,安国公府的夫人们,肯定会非常不高兴。
用被抄家的流放的一品诰命的行头加封,这不吉利啊!
然而安国公府的夫人们再不好惹,也没有皇后娘娘的命令重要,因此礼部官员还是大着胆子将那些硬凑出来的封赏物全部都交了上去。凤冠霞帔和诰命印绶这种东西嘛,是御赐之物,而且也不常用,不管哪家都会收存得妥妥帖帖,因此礼部凑上去的那些东西,看起来保存得还是很好的,只是毕竟年头久了,有些色泽不够鲜亮,但不仔细看,其实是看不出来的。
皇后果然不计较,东西送进宫,她也只是随意看了两眼,就让人收在了一旁,接着就让人翻黄历找了个最近的好日子,准备办加封礼。
皇后懿旨到安国公府的时候,阖府上下都觉得意外,而穆老夫人却目露失望之色,她什么都没说,接了旨之后就转身回了屋子,将下人们都遣了出去,自己一个人关在屋里许久。
懿旨到的时候,穆红裳正换了衣服准备去谢家,她看见祖母这幅样子觉得有些担心,忍不住在出门之前去敲了穆老夫人的门。
穆老夫人将自己关在屋里,不肯见旁人,倒是肯见自己最疼爱的孙女。穆红裳进门以后,老太太打量了两眼打扮整齐的孙女,还没开口,眼泪先落下来了。
“祖母这是怎么了?”穆红裳急忙凑到穆老夫人身旁,搂住了祖母的脖子:“好好的,怎么就难过起来了?您别担心,我这就准备出门了,谢姐姐既然应了我的帖子,代表谢相大人是肯见我的。我去谢家,是替祖母传话的,谢相大人肯定心里有数,他既然愿意见我,就代表他有意帮忙,不是吗?再说了,就算我今日无功而返,您明日一早不是还要进宫去求皇上嘛!还有大嫂那边,大嫂还没回来呢,兴许顾大人已经答应帮忙了呢。”
“皇后懿旨没到之前,我也是这样想的。”穆老夫人一只手搂住了孙女,拍了拍她的后背,眼泪落得更快:“但瞧见了懿旨,我就知道,这事儿怕是不好办。皇上大约不能应许我什么,所以才让皇后这样急着给你叔母们和大嫂加封,这是提前在安抚咱们家啊!”
穆红裳望着祖母,好半天没说出话来。她当然知道祖母这几句话有道理,但却又十分不甘心。
“不是,不是的。”穆红裳噎了许久之后,才使劲搂住穆老夫人,往她怀里钻了钻:“祖母您别瞎操心,您说得不对,全都反了。前儿我去蒋大人家里时,蒋大人就说过,爹爹的奏疏事关重大,朝臣们各自站在不同的角度上考虑,争议极大,而谢相那些重臣需要通盘考虑朝局和内政,顾虑更多,因此他们大多没有轻易表态。”
“祖母您想啊,朝议尚未达成共识,皇上当然没办法自己拍板做决定,因此他才觉得为难呀,他怕明日您进宫,不能给您个明确答复,您会失望嘛!所以才想着先安抚。可是祖母,若是重臣们肯支持我们家,皇上不久能迅速下决断了嘛!所以您现在难过还太早了,我还没去谢家,大嫂也没从顾家回来呢。他们两位可都是说话极有分量的权臣,若是他们都肯支持爹爹,那皇上一定会迅速批复爹爹的奏疏的。”
“好,好。”穆老夫人擦了擦眼泪,伸手又拍了拍孙女:“但愿一切都如我孙女所说。你说的没错,眼下失望还太早。就算是皇上这几日不能下决断,我们也还是可以继续想办法的。今日是我不对,不应该如此心神动摇。你别告诉你母亲她们,就说我刚才只是累了,想要躺一躺,小睡片刻。若是连我都不能稳住,她们会更加担心的。”
“好!”穆红裳朝穆老夫人露出笑容,清透如琉璃的目光中没有半点阴霾。穆老夫人望着孙女的笑脸,片刻后,也笑了。
她伸手摸了摸穆红裳的头发,叹了口气:“唉!我可真是老糊涂,越老越活回去了,撑不住事,居然还要你操心我。”
“祖母怎能这样说。”穆红裳答道:“祖母就是咱们家的定海神针。”
第456章 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