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慕红裳》-第11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不上学了?”穆红裳微微一愣:“难不成是大哥大嫂回门回来了?怎地这样早,不是说要在顾家用完晚膳吗?”

        “大少爷和大少奶奶还没回来呢,”荷叶答道:“奴婢只知道刚刚前院收到了北境收到的急信,孙先生收了信之后就打发人传话,说下午不用上学了。”

        穆青衣和穆红裳相互对视一眼,两人眼中皆带着几分疑虑。穆青衣连忙问道:“孙先生眼下在哪里,信呢?”

        “奴婢不知。”荷叶摇摇头:“奴婢听外院的小厮说,孙先生收了信之后,去了外院书房找陈先生,四少爷也无需太担心,若真有大事,孙先生一定第一时间进来回禀老夫人了。”

        “哦,这样啊,”穆红裳答道:“四哥,不如我们去祖母院子里等着吧?若是真有大事,孙先生等会儿肯定会去祖母院子。”

        “好。”穆青衣立刻点头,兄妹两人一起,脚步匆匆地往穆老夫人院子去了。

        他们到穆老夫人院子的时候,穆凌衣和穆锦衣也已经跑过来了,几个孩子都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事,大家聚在一起都是一脸担忧茫然。

        穆老夫人正在歇午觉,穆青衣特意吩咐了翠云先不要打扰祖母,等等看再说。因此几个孩子都安安静静地坐着等消息,一时之间,也无人开口说话,穆老夫人的正厅里竟然安静得吓人。

        孩子们其实也没等多久,三刻钟之后,外院有个婆子匆匆过来传话,说是孙先生和陈先生求见老夫人。翠云不敢耽搁,急忙去叫醒了歇午觉的穆老夫人,又派人去请了几位夫人过来。

        穆老夫人的正堂很快就聚了一屋子人,而孙先生和陈先生也很快过来了。他们一进门,穆老夫人就急着问道:“先生,可是北境那边出了大事?”

        孙先生和陈先生两人的脸色看起来倒是还算平静,孙先生直接将信递去给老夫人,口中安慰道:“老夫人稍安勿躁,北境那边的确有事,您先看看信再说。依我看来,此事眼下看来,倒不算是坏事。”

        穆老夫人疑惑地看了孙先生一眼,接着直接打开信,匆匆读了一遍。读过信之后,穆老夫人的眉头简直拧成了疙瘩,她直接抬头问道:“老大的奏疏呢?你们商量过了可要直接承奏?还有,打发人去兵部给老三传话了吗?”

        “三将军很快就回来。”孙先生答道:“奏疏是否直接承奏,还要和三将军商量过。”

        “那你们二人的意见呢?”穆老夫人问道。

        “打还是和,都各有利弊。”孙先生答道:“但是老夫人,最终也不是我们说了算,一切都得看朝廷决议,这样的大事,国公爷和穆经略自己是做不了主的。”

      第371章 戎狄

        能让安国公来急信的,的确不是小事,只是这封信的内容,让安国公府上上下下都感到很意外。

        安国公这封信不是要钱粮的,眼下大周北境倒是还算安稳,但戎狄的形势却有些微妙。

        去年十月,安国公曾上疏皇上,说戎狄各部隐隐有联合之势,而到了今年,安国公的奏疏已经成为了现实。

        大约是因为这些年年景不错,戎狄人的生存压力并不像往年一般大,几个大部族人口发展极快,草原上的大小部落都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但大约是人的劣根性在哪都一样,吃饱了太闲,一定就会生事。这道理套用在戎狄也行得通,因此今年年初,戎狄第二大部族发生了内乱,部族里一位势力颇大的氏族族长叛乱,试图推翻部族首领。

        戎狄人慕强,反叛的氏族实力强悍,氏族族长又是战斗力极强的彪悍战士,因此这次反叛居然得到了许多小氏族的拥护,氏族族长的反派成功了,他杀了部落首领,自己成为了戎狄第二大部族的首领。

        本来一切都很顺利,新首领产生,部族中各个氏族族长代表自己的家族宣誓效忠,新首领接管所有部族权利,以前首领的家族遭屠杀和清洗,一切都与草原上权利更迭的套路一模一样,没什么特别。

        唯一特别的是,以前那位遭到背叛和屠杀的部族首领,有一位个性极其坚强的妻子。

        戎狄草原上有一句俗语,说是“雄鹰虽强,却也无法从母狼口中争夺猎物。”说通俗一些就是,永远都不要小看女人。很可惜,新部族首领显然没领会到这句话的真谛,他实在是太小看以前部族首领的妻子了。

        戎狄部族传统很特殊,因为在草原上生存不易,因此人口是珍贵资源,所以草原部族都有不杀女人和小孩的传统,女人承担着生育重任,通常被视作重要的部落财产,也是珍贵的战利品。

        因此原来部族首领的妻子并没有在权力更迭后的大清洗中被屠杀,新部族首领甚至还依照传统,将她作为战利品,赐给了自己的弟弟。

        然而这个女人很快就找到机会复仇,她弄死了部族首领的弟弟,自己一个人带着以前部族首领遗留下来的年幼孩子,骑着马逃出了部族,投奔了戎狄最大的部族天鹰部。

        这女人显然不光勇敢,还很聪明,也不知道她用了什么方法,说动了天鹰部的首领,首领不仅仅为她提供了庇护,竟然还派了兵去攻打第二大部族,杀掉了篡位的首领,为那女人报了仇。

        短短几个月而已,戎狄第二大部族因为内乱而瓦解,而天鹰部族则成为最大赢家,捡了个现成便宜,直接吞并了第二大部族。

        从此之后,天鹰部成为了真正的草原霸主,草原上七成的土地、牛羊,五成人口,都属于天鹰部,而其余的十七个部族联合起来,不过也才占有整个草原的三成土地而已。

        资源分配的不平衡,逼迫这草原上其余十七个小部族逐渐开始联合,希望能从天鹰部手中夺取更多的生存资源,因此这半年以来,戎狄的形势十分不太平。

        天鹰部首领有心统一草原,因此眼下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压制小部族身上,并不想在此时与大周朝开战,所以入夏之后,天鹰部首领主动派了使者递国书,请求向大周朝纳贡求和。

        “此事已经不是我们能说了算的,”匆匆赶回来的穆承信看完安国公的信之后,长长叹了口气:“一切只能交由皇上决断。他们派了使者过来递国书,难不成大哥还能私自将国书压下?”

        “皇上那里我倒是不担心,”孙先生答道:“只是几位相爷和六部官员只怕是倾向于议和。”

        “显而易见。”穆承信答道:“天鹰部这次姿态很低,不仅议和,还主动提出纳贡,恐怕人人都觉得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好买卖。若是趁现在全面开战,旁人不说,林相和户部一定是要反对到底的。”

        “是啊!”孙先生也叹了口气:“战争最耗钱粮,一旦开战,银子流水一样的花出去,国库压力极大,户部反对也能理解。只是若真的议和,等过两年天鹰部统一了草原,那……”

        “那形势只能更糟。”穆承信沉声答道:“你我都清楚,这只不过是天鹰部为了避免腹背受敌而暂行缓兵之计而已。然而眼下若开战,后果也很难预测。戎狄各部族很可能会因战争而加速联合,我们并无把握在短时间内获胜。”

        “何况眼下也并不是与戎狄开战的好时机,一则北境守军原本就兵力不足,二则眼下已然入夏,草原上进入雨季了,雨季时,许多草场会成为沼泽陷阱,地形对于我们大周重甲骑兵极为不利。”

        “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穆老夫人长长地叹了口气:“无论哪条路都是步步危机。”

        “母亲先不用发愁,”穆承信抬起头,一脸镇定的安慰穆老夫人:“步步危机也是步步生机。眼下打与不打也不是咱们穆氏将军私下里能决断的,一切先看朝议结果。最终皇上怎么说,咱们就怎么办,做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母亲应当相信我们能够处理好。”

        “我自然是信你们的。”穆老夫人牵起嘴角,努力朝儿子笑了笑:“既然如此,你亲自去兵部跑一趟,将你大哥的奏疏送过去。你去兵部若是见了蒋侍郎,就请他有空到家里坐坐,就说我说了,最近北境之事多亏他襄助,我想当面谢谢他。”

        “是。”穆承信点点头,站起来:“儿子这就去兵部。”

        “征衣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穆老夫人看了看天色之后喃喃念叨着:“亲家老爷哪里是不是该打发人去跑个腿,毕竟他现在与王大人联合掌兵部印。”

        “不如我亲自去一趟?”穆承信转身答道:“亲家老爷那边是该知会一声,还有王大人家里也该派人去跑一趟。”

      第372章 拜访

        穆征衣小两口原本在各自应付顾家的长辈们,穆征衣陪着顾大学士“喝茶闲聊”,而顾仪兰则疲惫地应付着自己那位母爱泛滥的亲娘。两人都有些累了,但回门日肯定要用完晚饭之后才能告辞回家,因此还需得熬几个时辰。

        然而没有想到,刚刚过了未时,穆青衣突然带着穆红裳跑过来了。

        顾夫人收到消息有些疑惑,怎地孙女回门才半日,婆家小叔和小姑就找上门来了。她立刻派了丫头到前院去接,又吩咐顾大奶奶张罗重新准备茶水点心,招待亲家小姐少爷。

        顾仪兰也觉得十分吃惊,而且还有些不安,也不知是有什么事,四弟和红裳居然特意跑了过来。她也随着顾大奶奶站起来,刚想说去瞧瞧呢,就看见又有个小丫鬟跑进来了。

        “夫人,”那小丫鬟气喘吁吁地说道:“亲家少爷是来找老爷的,直接去了外院书房,亲家小姐已经进来了。”

        “快去迎一迎,”顾夫人赶紧吩咐道:“老大媳妇亲自去,七姐儿跟你母亲一起去迎客。”

        顾仪兰坐在顾夫人的屋子里,不由得更加不安,她忍不住频频向门外望去,时候不长,就看见了一身浅红色胡裙的穆红裳出现在了门口。

        穆红裳一进门先规规矩矩地向顾夫人请了个安,接着张嘴就道歉:“今儿是大嫂回门的好日子,论理咱们不该来打扰,无奈事出有因,不得已这才上门叨扰。是我们失礼了,祖母因此特地打发小女来给亲家长辈们道个歉。”

        “好孩子,你快坐,”顾夫人才不会计较这些,她准知道是有急事,亲家小姐才会过来:“咱们两家是姻亲,都是一家人,不讲那些虚客套。跟祖母说说,到底是出了什么事,你祖母这样急着打发你们兄妹过来。”

        穆红裳正等着顾夫人问,一听这话,立刻一五一十地将今日的事讲给了顾夫人听,讲明白之后,穆红裳又补充道:“三叔原本想着亲自来传消息的,但祖母想着,急奏递上去,怕是皇上很快就要召人入宫问话,因此祖母让三叔就在兵部等消息,派了四哥和我过来递消息,再向亲家长辈们道个歉。”

        “你祖母也是太客气,这样的事哪里还需要你特意过来道歉,”顾夫人立刻说道:“当然是公事要紧。我们老爷眼下与王大人联合掌兵部印,这样的事,自然是越早知道越好。”

        穆红裳刚开口想要再客气两句呢,顾夫人身旁的大丫鬟突然掀帘子进来了:“夫人,老爷和新姑爷已经出门了,老爷临走时吩咐,让亲家少爷和小姐留下用晚饭,若是晚饭后他们还没回来,可能需得连夜在兵部候旨,就让九小姐随着亲家少爷小姐一起回去。”

        “知道了。”顾夫人立刻点了点头吩咐道:“在后花园摆了茶果,叫少爷们去陪亲家少爷说说话。”

        顾大学士和穆征衣这一去果然没再回来。掌灯时分,穆家兄妹和顾仪兰告辞准备回家,顾仪兰的回门礼就这样结束了,相公陪着回门,最后却是小叔子和小姑子来接她回家。

        上了马车,穆红裳就伸手牵住了顾仪兰的手,一脸抱歉地说道:“大嫂,对不住了,今儿是你回门的大日子,但是大哥……”

        “你道什么歉,”顾仪兰笑着晃了晃穆红裳的手:“有什么对不住我的,公事要紧。祖母已经想得很周到了。”

        “大嫂原来已经猜到了,”穆红裳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原本三叔是打算亲自来找亲家老爷和大哥的,但祖母说还是我和四哥来比较好,这样还可以在顾家陪陪大嫂,若是大哥忙得不得空,也好让我们陪着大嫂一起回家。大嫂,委屈你了。”

        “有什么委屈的,”顾仪兰笑笑:“赶巧了而已。”

        “也不知三叔和大哥今晚上还能不能回家。”穆红裳手肘支在膝盖上,双手托腮,郁闷地叹了口气:“大嫂,你说皇上最后会如何决断啊?三叔愁的要命,打与不打都有难处。”

        顾仪兰没有回答,反而转头望向马车窗外,也是默默地叹了口气。

        穆承信和穆征衣果然一晚上都没回来,穆老夫人担心,申时过后,打发人去兵部打听,得来的消息是,皇上下午看了安国公的奏疏之后,就紧急宣了三相、顾大学士、王大人还有穆承信入宫,穆征衣则留在兵部等消息。

        穆承信和穆征衣回家后,都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而他们前脚刚到家,后脚御书房的内监就已经追过来了,穆承信甚至只来得及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就又立刻转身进宫了。

        穆征衣则回房洗漱过后,匆匆吃了几口饭,就立刻去了穆老夫人的院子。

        “三叔说皇上昨日仔仔细细问了北境的情况,”穆征衣这样跟穆老夫人说道:“大伯的奏疏其实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但皇上还是仔细地又问了一遍,和三叔详谈过之后,皇上才召几位当朝一品还有仪王、信王入宫商议的。”

        “两位王爷和几位相爷都是什么态度?”穆老夫人问道。

        “谢相是主张打的。”穆征衣答道:“但李相和林相都主和。两位王爷倒是目前为止尚未拿出明确的态度,顾大学士和王大人两位主张先谈判,打与不打等谈过再说。三叔说今日朝议两派争执得十分厉害,眼下尚无定论。不过皇上已经下旨要礼部派人去迎接戎狄使节了,所以祖母,您急也没用,看样子无论如何,皇上都会先见过戎狄使节再做决定。”

        “果然不出所料。”穆老夫人叹着气点了点头:“征衣啊,忙了一晚上,你先去休息,一切等你三叔从宫里回来再说。”

        “我不累。”穆征衣摇了摇头,站了起来:“我去兵部等消息。另外蒋侍郎让我带个话给您,说是明晚若是得空,来拜访您。”

        “我知道了。”穆老夫人点点头答道:“走一步看一步吧。”

      第373章 小说与现实

        谢相作为三相之一,昨晚上连夜被皇上召进宫,也是一晚上没回家,他虽然身体不错,但也是超过六十岁了,谢夫人担心他,也是一晚上没合眼,一大早上就派了人去宫门处等着了。

        而谢淑柔和谢家小辈一起,为了表示对于祖父的关心和惦记,也是一大早就去了谢夫人的院子,陪着谢夫人等消息。

        谢淑柔头一日睡得早,也不知道谢相因为什么事连夜进宫,也是在谢夫人的院子里,她才听说戎狄要派使者进京的事。听说了这件事后,谢淑柔虽然觉得有些突然,但却并不觉得意外。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件事,也算是那本破的一个重要剧情了,作者用了大量篇幅来写,她当然记得非常清楚。

        想到这里,谢淑柔突然觉得十分荒谬可笑。那本破在她眼里原本已经失去了任何参考价值,男主、女主、还有重要的男配、女配没有一个符合里的形象,无论从个性还是行为,都与那本玛丽苏里的描述大相径庭。

        现实与的巨大差异,她早就接受了,眼下女主都跑去嫁给路人甲了,还提原剧情,有意义吗?

        然而可笑的是,就在她将原当做废纸以后,现实世界又突然与玛丽苏的原着剧情有了交集,戎狄派使者这样的重要事件,又毫无预警地突然在现实世界中发生了。

        那……现实中这样重要的外交事件,到底与玛丽苏里的故事情节有多少重合呢?谢淑柔忍不住开始回忆那本里的剧情。

        她还记得里写了,戎狄这次派来的求和的,是一个很大的使团,戎狄可汗的一儿一女也随着使团来到了大周京城,如果此次和谈成功,戎狄的这一对公主王子,将会作为人质留在京中。

        这一对姐弟,在原着里可是作死程度不亚于她的人物啊!王子看上了女主顾仪兰,一往情深无怨无悔,为了女主恨不得卖爹卖国,一看到顾仪兰的脸,智商掉线的程度程度宛如智障。

        而姐姐号称北疆第一美女,刚刚进京,就在皇上举办的欢迎宴会上,对反派boss郑锳一见钟情。可惜原着中郑锳瞧不上这位北疆第一美女,只对女主顾仪兰一往情深,因此这位大约是用美貌换智商的公主大人立刻因爱生恨……恨上了女主顾仪兰。

        大约是这种情节简单的玛丽苏里的配角智商和逻辑都感人,郑锳看不上公主,公主却转头恨上了无辜的女主,这种奇葩脑回路居然与大部分女配一拍即合,因此这位戎狄公主倒是很快融入了大周京城高端社交圈,与一众女配抱团合作为女主使绊子。

        根据脑残恶有恶报,凡是和主角作对绝没有好下场的通则,戎狄这一对姐弟下场当然也是不怎么样的。两年之后,大周和戎狄的和平条约宣告破裂,安国公领兵与戎狄开战,这对留在京中的人质姐弟则直接被皇上下了大狱。

        故事中的那个“顾仪兰”还白莲兮兮的去探望过弟弟一次,说了点遗憾关心的话,就这点表演,成功地哄骗了智障弟弟掏心掏肺的卖爹卖国,拿出了许多关于戎狄的情报。

        然后……弟弟功成身退,在监狱【创建和谐家园】,而此事成为了作者用来渲染“顾仪兰”聪明果敢有政治手腕,是当皇后的好材料的证据之一。

        至于姐姐,就更惨了。因为之前不断蹦跶作死,给女主大人使绊子,当然得罪了一大堆人,包括男主郑瑾,包括反派boss郑锳,还包括人数众多的男配天团。

        这位公主大人最后惨到就连和她关在相邻牢房的弟弟都不愿意搭理她,众叛亲离,被郑锳下令折磨到半死,最后浑身是伤的泡在水牢里,一点点的耗尽最后一口气。

        就是不知道现实中会不会有这样一对姐弟跟着到京城来,谢淑柔默默地想,不过就算来了,应该个性也不会像里描述的那么奇葩,而且……这俩人瞎折腾的源头现在都已经没有了,顾仪兰嫁人了啊!

        眼下女主大人不是王爷的未婚妻了,而是小穆将军的新媳妇,按照穆家的一贯风格,几乎可以确定,顾仪兰今后会过上深居简出的好日子,她没啥机会出席各种宴会了,更没有机会成为许多人眼中的“红颜祸水”了。那位戎狄小王子,八成这辈子都没什么机会见识到安国公府的长孙媳又多么倾国倾城。

        至于戎狄公主……谢淑柔突然眼睛一亮。要是这位公主真如剧情一般,对郑锳一见钟情,那可是大好事啊!希望戎狄公主本事大些,最好缠得郑锳没空去惦记她们小红裳。

        想到这里,谢淑柔突然对于将要进京的戎狄使团产生了一丝期待……

        谢淑柔这边正在yy戎狄使团进京后的“盛况”,而同一时间,与几位相爷同在御书房议事的幽州将军穆承信,则又抓到了向林相伸手要钱的机会。

        御书房里,主和派显然占了上风,而皇上的意思也是先见过戎狄使团之后再做决定。穆承信对于这个结论没有太大意见,毕竟作为在北境戍守多年的将军,他很清楚,战与和各有利弊,眼下的确不是开战的好时机。

        然而精明的穆承信虽然对于和谈大方向没有意见,但却不肯放过这样好的顺杆爬机会,他立刻提出,就算是和谈,也要建立在一定军事实力的基础上,北境军费不仅不能因此削减,而是正好相反,应该朝廷应该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强北境军力才对。

        “尤其是边关三州的城防,绝不能在这个时候停工。”穆承信这样告诉皇上:“边关防线牢固,对于戎狄人来说,才能起到震慑作用。我们须得让戎狄人知道我们在军事实力上的优势。和谈要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才可行,否则空有一纸合约,我们也不知道戎狄人何时会翻脸撕毁协议。”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8 11:0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