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慕红裳》-第10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顾仪兰已经几日没出房门了,她给婆家饶针线还没做完,顾夫饶确是提出让绣娘帮着她做,可是顾仪兰不肯凑合,因此日日忙碌不已。

        三月末,穆老夫人进宫,找皇上和皇后娘娘请安。这老太太果然到做到,真的进宫去给孙媳妇讨添妆了。

        皇上显得挺开心,亲自赏了新婚夫妻一对玉麒麟,还开了金口让皇后娘娘好好帮着穆家的长孙媳置办嫁妆。

        有借口正大光明的重赏拉拢安国公府,魏皇后原本就不会气,因此穆征衣订亲的消息一传出来,她就已经开始准备赏赐了。早在正月里,魏皇后就已经吩咐宫中针线局为顾仪兰做了一身极尽华丽的嫁衣,凤冠霞帔也都是早早备好的。

        眼下戎狄不安分,整个大周朝北境还得仰赖穆氏一族镇守,因此皇上特意强调“好好帮忙置办”这几个字。魏皇后当然立刻心领神会,赏赐起来越发没了顾忌。

        魏皇后的贴身女官亲自整理了各种金银珠玉、丝绸首饰,还有各式来自海外的珍贵香料,列隶子让皇后过目,之后再用大红描金的檀木雕漆木箱足足装成三十箱,蒙上红绸,由内监们抬着送入了顾大学士府,为顾九姐添妆。

        旁的不,单只那三十个檀木雕漆木箱就已经足够值钱,更别提箱子里那些价值连城的赏赐了,陪着顾仪兰一起出来接懿旨的顾家姐妹们,羡慕得眼睛都要红了。就连顾仪兰那几个见多识广的伯母叔母,脸上都忍不住露出钦羡的表情。

        “祖母还担心九妹的嫁妆呢,”内监走后,七姐顾仪梅望着院中那三十个雕漆木箱,想动手摸摸却又拉不下脸:“也是多余操心。九妹嫁得好,哪里用得着咱们家里操心张罗,这皇后娘娘亲自帮忙添妆,一添就是三十箱,谁出嫁时能有这样的风光。”

        “正是呢。”六姐顾仪竹半是嫉妒半是羡慕地笑道:“这面子是足足的,不过人家安国公府看中的是咱们九妹恭顺听话,又不是看嫁妆,嫁妆又不能晨昏定省,奉茶布菜,嫁妆好不好,也就是个锦上添花。”

        这话表面上毛病不大,但仔细一想却有些意思。跟在顾仪兰身后的芳芷的脸拉下来了,她嘴快得很,立刻不管不关开口反驳道:“六姐这话奴婢可听不懂。奴婢倒是记得,上次姐去安国公府请安时,老夫人分明过,穆家不需要儿媳立规矩,眼下府里几位夫人,平日里也不在老夫人面前立规矩的。老夫人了,穆大公子与咱们姐感情好,她瞧着就开心,旁的都不重要。”

      ¡¡¡¡ËØÀ´³ÁÎȵķ¼Ü°¿´ÁË·¼ÜÆÒ»ÑÛ£¬¾ÓȻû»°£¬Ò²Ã»×èÖ¹·¼ÜÆ¿ª¿Ú£¬¾ÍÓÉ×ÅËýÕâÑùÓëÁù½ãǺÉù¡£

        “这还没过门呢,就想着不敬长辈了,”顾仪梅冷笑一声:“九妹倒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而已,这你也信。”顾仪竹轻轻推了顾仪梅一把:“没瞧见九妹这几日日日关在房里,为婆家人做针线见面礼嘛!祖母都了让绣娘帮忙,她偏是不肯,一定要亲自动手,这份心翼翼咱们可都看在眼里。这还没过门呢,过了门九妹哪能不更加事事心谨慎,你可知,安国公府没分家,这需要敬奉的长辈可是不少呢!”

        话音未落,顾仪竹和顾仪梅一齐笑起来,而顾仪兰则一脸淡定的模样,似乎压根就没听到她们什么,反而几步走到院中,直接打开了离她最近的一口箱子。

        那箱子里刚好装得是皇后娘娘赏赐的珠玉首饰,放在最上面的,是个精致的匣子,顾仪兰不吭声,直接当着几位姐妹的面打开了那匣子。那是满满一匣子的东珠,各个都有拇指肚大,匀净【创建和谐家园】,成色极佳。

        顾仪竹和顾仪梅一看到那一匣子价值连城的东珠,笑容一下僵在了脸上。顾仪兰像是没看到她们脸上的表情似的,合上了匣子,淡淡地吩咐道:“芳馨,拿单子将皇后娘娘的赏赐一一核对过,之后先收到库房,这都是御赐之物,不能有任何错漏。”

        “姐放心。”芳馨瞟了顾仪竹和顾仪梅一眼,忍着笑点零头,一转身当着两位姐的面,又打开了另一个箱子。箱子里装着满满的绫罗绸缎,摆在最上面的是一匹极其精致难得的芙蓉花大红云锦。

        就算是见多识广的顾家姐,平时也难得见到花纹如此精致特别的云锦,顾仪竹和顾仪梅几乎都要掩饰不住自己嫉妒的表情了。

        顾仪兰原本都要转身走了,看见了那匹红色的芙蓉花云锦,生生又停住了脚步。她走到箱子前,仔细地端详了几眼那匹云锦,突然笑起来:“这个花纹,红裳穿上一定好看。”

        “那姐,要现在就拿出来送去安国公府吗?”芳馨问道。

        “不用。”顾仪兰笑着摇摇头:“先放着,等日后得空,我亲自动手给她裁身新裙子。”

      第337章 向往

        被顾仪兰惦记着的穆红裳,其实也正在被安国公夫人按着试新衣。穆征衣四月下旬就要成亲了,安国公夫人给穆红裳做了身新裙子,并不是她惯常穿的窄袖胡裙,而是京中时下流行的月华裙。

        京中贵女崇尚富丽之风,因此新近流行的月华裙,也是极尽繁复华丽,月华裙的裙幅足足有十幅之多,腰间皱褶细密,每幅裙摆各用一色,轻描淡绘,色泽雅致,风动如月华,因疵名月华裙。

        安国公夫人为穆红裳做的裙子,是用名贵的罥烟纱制成,好看是好看的,一走动裙摆随风而舞,如一片泛着桃花色的月华,只是穿着这样的裙子,想要快步疾走都不可能,更别跑了。因此穆红裳一边试衣服一边抱怨,不是嫌弃裙子太长,就是嫌弃衣袖太宽。

        “又不用进宫,干嘛穿得这样麻烦,”穆红裳低着头翻腾自己的裙摆:“这么大的裙摆,做一条裙子要多少匹纱啊!”

        “进宫算什么正经事,”安国公夫人笑着一戳女儿的额头:“你哥哥娶妻才是正经需要你打扮得正式些呢。上次祖母给你做的留仙裙,怎么没见你抱怨穿着麻烦。”

        “祖母特意让做的短一些呀,”穆红裳十分不习惯的抱住裙子踮了踮脚尖:“娘亲,这个裙子太长了,鞋子都露不出来,一迈步踩到裙子会摔倒。”

        “就是要你心迈步。”安国公夫人答道:“你大嫂过门那日,可不许你撩起裙子疯跑。”

        “娘亲怎么这样,”穆红裳不开心的翘起嘴:“我平日里跟着您出门赴宴,不都好好的吗?哪里有当着人疯跑。”

        “娘知道,”安国公夫人笑出声:“所以你在抱怨什么?就算是像平时一般穿胡裙,也不能乱跑,干嘛不能如了娘亲的愿打扮得漂亮些?转一圈让娘看看,有没有哪里不合适。”

        “穿不惯嘛,”穆红裳很听话的张开双手,又转了一圈:“总觉得这裙子很累赘,一迈步就要绊倒了。袖子也很大,写个字都不方便。”

        “那也得穿。”安国公夫人完全不妥协的模样:“那日咱们家里大宴宾客,你又不用上学,写什么字,你只需打扮得漂漂亮亮,和你哥哥弟弟们在一处老老实实的娘亲就满意了。”

        “我知道了,”穆红裳嘻嘻笑起来:“娘亲是想让我当屏风,漂漂亮亮的站着不动。”

        其实穆红裳自己根本就想不明白,为什么她大哥结婚,她却需要打扮得花枝招展。平日里出门赴宴穿的衣裳不也不失礼嘛,干嘛大家都这样兴师动众的。

        没错,大家。想要仔细打扮穆红裳的人也不止是安国公夫人。四月初,穆红裳和谢淑柔在琳琅阁定制的添妆礼做好了,是出门比较便利的谢淑柔亲自去琳琅阁取回来的,回来后将穆红裳定制的耳坠子装了匣子送到了安国公府。

        随着那对耳坠子一起送回来的,还有一个精致的发箍,穆红裳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也是谢淑柔亲自画的样子,她的书桌上还摆着谢淑柔之前送来的图样呢。

        “咦?怎么多了一个。”穆红裳将发箍举起来看了看,又去拆谢淑柔的信:“啊?怎么是给我的。”

        “真好看!”一旁奉茶的荷叶看到那个精致的发箍,几乎移不开眼:“特别好看!奴婢想好了,等大少爷娶亲那日,给姐梳个双环髻,配上这个发箍一定特别漂亮。”

        “看起来很贵重呢。”穆红裳将发箍放回盒子里,抱起来就走:“拿去给祖母看看。这不年不节的,又不是我的生辰,谢姐姐送来这样贵重的礼物,我得还礼。”

        “的确是好看。”穆老夫人看到那个精致的发箍也是赞不绝口:“这谢家四姐果然聪慧,自己想出来的首饰样子如此精致大方,我家红裳戴上一定好看。等征衣娶妻那,就让红裳戴这个,再穿上阿萝给她新做的月华裙,我孙女一定像仙女儿一样,任谁都比不上。”

        “唉!”坐在一旁的穆二夫人忍不住笑出声:“瞧母亲这得意的样子。母亲,我还坐在这里呢,您可好,这样正大光明的偏心。人人都道我那儿媳妇是京中第一美女,我还想得意一下呢,结果可好,您老人家只惦记着打扮红裳了。咱们红裳的确漂亮不假,但是您好歹倒是顺带夸一嘴孙媳妇啊!”

        “我就偏心了,你待怎样?”穆老夫人被逗得哈哈大笑:“我就看我孙女像仙女儿,怎地你不服?你不服就再给我生个孙女,我就喜欢孙女,你生了我也偏。”

        “瞧母亲这话的,”穆二夫人笑着摇头:“我都这把年纪了,上哪给您生孙女去。我可是要做婆婆的人了,再过十几日,儿媳妇都要进门了,您若是惦念,等兰儿进了门,您催着征衣两口给您生个曾孙女。”

        “那感情好,我现在就盼着!”穆老夫人笑眯了眼,十分憧憬地幻想起儿孙满堂的场景了:“没想到我也是有福气抱曾孙的。咱们府里,还从未有过四代同堂呢。”

        “母亲的哪里话,您的福气大了。”安国公夫人立刻笑着道:“征衣很快要娶妻,再过一年,铁衣和驰衣也要回来选妻了,孙媳妇一个又一个的抬进门,您还怕没有曾孙抱?兴许到时候,孩子多到您都嫌弃。征衣他们这一代兄弟六个再加上红裳,到了下一代,兴许有十几二十个娃娃在咱们府里满地乱跑呢。”

        安国公夫人话音刚落,满屋子人都笑起来,尤其是几位穆氏夫人,各个都一脸向往的模样,似乎已经看到了穆氏一族繁荣兴旺,孩子满地跑,闹闹腾腾的场景。因为世代为将,穆氏一族许多代都子孙凋零,终于,这样的命运要终结了!

        穆红裳也跟着长辈们一起笑起来,笑容充满希望。一定会越来越好的不是吗?一定会的……

      第338章 哭嫁

        日子过得快,一眨眼就要到穆征衣娶妻的日子了。顾仪兰的父亲还在宁陵任上不能回来,但是顾三奶奶却带着顾仪兰的大哥赶回京城了。

        四月二十一日,顾家派人来送顾仪兰嫁妆以外的贴身用品,安国公府设宴招待顾仪兰娘家亲眷。这样的事一般都是新郎新娘的平辈亲眷来做,因此这一日,顾仪兰的同胞兄长亲自抱着顾仪兰的镜匣,带着几位堂兄弟过来送东西,并且代表顾家在安国公府坐席。

        因为安国公府的特殊,因此虽然顾仪兰与穆征衣订亲也有几个月了,但两家交往并不多,互相都生疏拘谨得很。顾家来的是顾仪兰的亲哥和几位堂兄,安国公府这边则由穆征衣带着弟弟妹妹出面招待。

        这顿饭吃的很客气,顾家兄弟拘谨客套,穆家兄妹彬彬有礼,大家按照礼制规定饮了三道酒,略微动了几筷子菜,顾家兄弟们就站起来告辞了。这坐席最多也就是坐了两刻钟而已,完全不像旁人家娶亲前宴请岳家亲眷那样热热闹闹的样子。

        孩子们在花厅陪着顾家人坐席,而后宅的夫人们则忙着布置新房。新娘的贴身用品送进府里,要提前布置在新房中,要让新嫁娘在新婚第一日就像是回家一样。

        这里里外外一忙就忙到了天擦黑。申时过后,穆老夫人屋子里摆了晚饭,但安国公府从上到下都没心情吃东西,大家聚在一起,但各个都心不在焉的模样,也只有最小的穆锦衣,没心没肺的吃了两碗饭。

        撤了晚饭,穆氏夫人们还有事要忙,但特意叮嘱了孩子们要早些睡觉,因为第二日就是迎亲的正日子了,大家都得早起。安国公夫人亲自送穆红裳回去自己的院子,盯着她洗漱上床。

        四月二十二日,安国公府大宴宾客,穆家长公子穆征衣迎亲的正日子。安国公府上一次这样大宴宾客还是十几年前朔北将军娶妻时呢,这么多年过去了,穆家终于又有喜事了。

        这一日,安国公府果然上上下下都起得很早,甚至孩子们比上早课时起得还早些。而当家主母安国公夫人,还有正经婆婆穆二夫人,则是不到五更天就已经起身做准备了。

        穆红裳也早早起来,打扮整齐,这一日,她其实不能当个只需要漂亮的屏风,安国公夫人给她派了不少活儿。她起来后头一件事就是抱着穆碧影,絮絮叨叨的叮嘱了好久,生怕这一日碧影乱跑出门,吓着了客人。

        穆碧影懒洋洋的斜了穆红裳一眼,像是嫌弃她唠叨似的,直接转头趴到窝里,看样子是准备大睡一日。

        “小姐,不如把门锁起来吧?”荷叶一边给穆红裳梳头,一边不放心的唠叨:“今日家中客人多,万一碧影跑出去了可就糟了。”

        “不用。”穆红裳很有自信的摇摇头:“碧影听懂了的,它今天一定不会出去。”

        “可是……唉!算了!”荷叶还想再说什么,但最终摇摇头:“小姐赶紧换衣裳吧,先去老夫人屋里用了早膳才好出门,可不能空着肚子坐轿子。”

        没错,穆红裳今天也要坐轿子。点点书库

        穆家人丁稀少,在京中的亲戚也不多,且与京中勋贵世家交往很少,这一次穆征衣娶妻,虽是大宴宾客,但能够为迎亲礼充场面的真正“亲朋好友”,勉强算起来也只有礼亲王府一家了。

        然而顾仪兰是当朝一品顾大学士的孙女,而穆老夫人又有心为孙媳妇做面子,因此按照穆老夫人的意思,迎亲礼还是要极尽隆重。

        按照本朝礼制,这迎亲的队伍,也是新娘的面子,一般来说,勋贵人家以五乘轿迎亲,走在最前面的是骑马的新郎,接着是身份贵重的迎亲队伍,这迎亲队伍的身份当然是越高越好,接下来,就是迎亲的轿队。

        按照安国公府的品级,五乘轿迎亲,前后左右是四乘四人抬小喜轿,而最中间的是新娘子将要乘坐的八人抬花轿。

        那四台小喜轿中,前面两乘有一乘是给迎亲夫人坐的,另一乘则先空着,花轿回来时,给送亲夫人乘坐。而跟在花轿后头的两乘喜轿,则要父母双全的童男童女乘坐。

        穆家亲戚少,安国公夫人也懒得去找礼亲王府“借孩子”,因此干脆就让家里最小的穆红裳和穆锦衣坐轿子陪穆征衣去迎亲。这些事都好说,唯一让安国公夫人犯愁了一下下的,就是迎亲队伍名单。

        请谁帮忙迎亲好,安国公夫人真是愁了很久,但这个问题最后被皇上解决了。很显然,皇上也想到了,作为孤臣的安国公一家,在京中并没有交往紧密的人家,因此他很大方的下了个旨,要自己已经封王的两个儿子去帮穆家大公子迎亲。

        因此这一日,安国公府的迎亲队伍真是无比体面,穆征衣身后,一左一右两匹马上,坐着的是身着锦衣礼服的仪王和信王,而仪王和信王的身后,则是礼亲王被封了郡王的两个儿子。

        虽然人数不多,但这两位亲王、两位郡王的迎亲队伍,就已经是一等一的体面了。更别提坐在第一乘小轿里的迎亲夫人,是安国公夫人的大嫂,承恩郡王妃,压脚喜轿的童男童女是幽州将军幼子和安国公的掌上明珠,这样的排场,迎娶公主怕是都足够了。

        迎亲队伍到达顾大学士府的时候,作为媒人的礼亲王妃也早到了,承恩郡王妃催妆,礼亲王妃亲自帮忙盖上盖头,穿着皇后娘娘赏赐的凤冠霞帔的顾仪兰,就这样被扶出了房门。

        她的胞兄在门口弯下了腰,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芳馨和芳芷将顾仪兰扶上了顾家哥哥的背。

        在此时,守在一旁的顾三奶奶突然又哭出了声,似乎十分舍不得自己的女儿就这样被嫁出去了。

        唉!趴在哥哥背上的顾仪兰微微叹了口气,心中一片复杂难言。其实她也该哭的,嫁人了,以后就是别人家的人了。记得上辈子嫁给郑崇景的那日,她离家时还哭得十分难过。

        可眼下……难过吗?不舍吗?其实是有的,但她真的有些哭不出来啊!

      第339章 婚礼

        花轿出门,顾仪兰正式离开了顾家。她听着外面热闹的炮竹和喧闹的贺喜人声,顾仪兰从热闹的人声中,分辨出了两道熟悉的声音,是顾大学士和顾夫人。

        “九姐儿,”顾仪兰坐在轿子里,听到被遮的严实的窗畔突然传来了祖母微微哽咽的声音:“这就要离家了,你是个聪明孩子,祖母相信你一定会过得好的。”

        “九姐儿啊,”紧接着,顾大学士的声音也在花轿窗畔响起,语调还是一如既往的严肃刻板:“到了穆家,小心侍候夫君,敬奉长辈,好好过日子。”

        原来祖父和祖母一直将她送出门了呀……顾仪兰突然有冲动想要掀开轿帘再看一眼祖父和祖母。

        顾夫人和顾大学士这些话,其实在她拜别时就已经嘱咐过了,眼下他们将她送到大门外,又殷殷嘱咐一遍,这让顾仪兰心中酸软。

        上辈子她不顾祖母反对,坚持要嫁给郑崇景,她成亲那日祖母显得并不开心,但依旧好好操办了她的婚礼。只是并没有像今日一样,还特意送她出门,又这样百般叮嘱。

        虽然……虽然她很清楚,顾大学士和顾夫人完全没必要如此这样当众叮嘱孙女,这几句叮嘱,其实也不是为了说给她听的。但毕竟是抚养她长大的祖父祖母,顾仪兰心里还是泛起了几分不舍。

        炮竹开道,新郎官穆征衣拜别岳家长辈,带着迎亲队伍往回走了。顾家的送亲夫人是顾家二奶奶,她和承恩郡王妃乘坐最前面的两乘喜轿,跟在迎亲队伍后,往安国公府走去。

        接下来就是顾仪兰的花轿,花轿后,是穆红裳和穆锦衣姐弟俩的压角吉轿,再往后,就是顾仪兰的嫁妆。按照京中风俗,亲迎这日,新嫁娘的嫁妆要展示给宾客看,因此才说,嫁妆是女孩子的脸面。

        顾仪兰的嫁妆虽然准备得匆忙,但她的嫁妆中有皇上赏赐的玉麒麟,还有皇后娘娘亲自置办的三十箱添妆,有了这些东西打底,再加上顾夫人为顾仪兰准备嫁妆时大方的紧,按照礼制规定的最高限准备的嫁妆,足足一百二十八担的嫁妆齐齐整整,由身着红衣的下人们两人一抬,排着队跟在花轿后。

        这样多的嫁妆顺次出门,顾仪兰的花轿都到了安国公府了,她的最后一抬嫁妆,才刚刚抬出顾府大门。

        成亲是个体力活,就算是对于被人背着出门,坐着轿子到夫家的顾仪兰来说,也是很辛苦的。虽然她只需要自己走短短一段路,从安国公府大门迈火盆开始,由穆征衣牵着走到喜堂而已。

        虽然路走的少,但皇后娘娘赏赐的那身极尽华丽的喜服十分繁复,镶嵌着各式珠翠的凤冠也是沉重无比。顶着这样一身行头,顾仪兰只站着不动,就已经很费力了,更别提还需要行礼拜堂了。搜读电子书

        幸好新郎官穆征衣足够体贴,除了进门那一段路,是他牵着顾仪兰走之外,拜堂过后去洞房那一段路,穆征衣几乎是半抱着自己的新娘子往后宅走,帮自家媳妇撑住了喜服和满头珠翠带来的额外负担。

        婚礼这一日,其实最清闲的就是新娘顾仪兰了,她被送入洞房之后,穆征衣怕她累,急急忙忙的掀了盖头,喝了合卺酒,小夫妻两个并排坐在一起,听喜娘说些吉祥话。

        安国公府地位超脱,穆征衣又是个边将,因此他成亲这日,虽然宾客如云,却也没谁敢来闹洞房,最多就是自家弟弟妹妹跑过来看看热闹。但孩子们也都很体贴,知道这一日不太好过于打扰新进门的大嫂,因此也只是随着喜娘笑闹几句就匆匆散了。

        弟弟妹妹们跑光了,穆征衣第一时间站起来,亲自动手帮顾仪兰拆下了头上满满的珠翠,一边拆一边笑道:“好看是好看,只是这皇后娘娘赏赐的凤冠也太重了些,辛苦你了。”

        顾仪兰抬头看了一眼身着红衣的穆征衣,还未开口,脸先红了。看到顾仪兰脸红,不知怎地,穆征衣的脸也红了,为了掩饰自己的不自在,他努力绷起脸皮,装作认真帮顾仪兰拆头发的样子,只是的笨手笨脚,一不小心就扯到了顾仪兰的头发,扯得顾仪兰整个人都不由自主的向旁边一歪。

        扯到头发挺疼的,但顾仪兰却没什么反应的样子,并没有喊疼,与她相反,穆征衣则被自己的笨拙给吓呆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头一次动手为自家媳妇拆头发,居然就差点把媳妇扯个跟头。

        穆征衣手上捏着那根惹祸的双股绞金丝的凤钗,呆呆盯着凤钗上缠绕着的一缕乌发,似乎完全不知所措。看见他这幅呆样子,顾仪兰忍不住笑出了声。

        她扬起手,直接从穆征衣手里接过凤钗,手轻轻绕了几下,就将钗子从头上取了下来:“行了,我自己来吧,你别跟着操心了,等等我叫芳芷和芳馨进来帮我卸妆就好。外头还有许多宾客,你得出去敬酒,不用一直陪着我。”

        “没事,”穆征衣摇摇头,伸了伸手,似乎还想亲自动手似的:“外头有三叔在,弟弟们和小妹也去前厅了,一切不用咱们操心。母亲说了,外头宴客也就是个过场,咱们家里你知道的。那都不重要,就你最重要,你刚进门,一切都不熟悉,我多陪你一会儿。”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7 06:5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