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看样子朕还得等下次了,去吧,母后这一阵心情不好,你多陪着说说话。”
“是,臣告退。”
顾晏惜大步离开,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间既没有普通臣子面对皇上的畏大于敬,也没有皇子面对皇上时的讨好图表现,闲庭信步的就像这里不过是在自己家里。
可不就是在自己家里吗?皇帝唇角冷冷勾起,倒是他的儿子们都忘了他既是君也是父,皇宫是论天下事的地方,可这里同时也是他们的家。
他就喜欢晏惜有事说事,无事不登三宝殿的直率性子,虽然从他这里听不到什么奉承话,可也用不着去猜他哪句是真心,哪句是假意,他都直接动手,就像今日,他不过是说了句头痛就直接被按住扎了一头的针,这天底下也就一个顾晏惜有这个胆子。
皇帝看向来福,“母后派去花家的人回来了?”
“是,太后娘娘让人送了点陪葬的东西,上了柱香就回了。”
“这可真是有意思,朕发落了花家,可母后和花家老太太有旧,晏惜又承过花屹正的情,倒显得朕薄情了。”
来福心下暗惊,脸上却不显半分,四两拔千金的话张口就来,“再大的情份又哪能和皇上您比,太后娘娘不也是到您发落了花家男人才保下的花家女眷?世子要不是这次去吊唁老夫人,您都还不知道世子承过花老爷子的情呢,可见太后娘娘和世子殿下都将您放在前边儿了,这是谁都比不上的。”
皇帝被这番话哄得眉眼带笑,虚虚点了点来福道:“晏惜都给你什么好处了,让你这么替他讲话。”
“老奴冤枉,就世子殿下那脾性,今儿没有收拾老奴侍候不周使得您头疼就已经是手下留情了。”
皇帝大笑,显然是得意极了,这可是他带在身边长大的侄子,真要说起来情份半点不比那几个儿子差。
来福悄悄松了一口气,大冷的天后背湿透。
“花屹正去北地多久了?”
来福迅速在心里算了算,“快四个月了。”
皇帝背着双手来回踱了会步子,“你派个忠心的嘴巴严的去一趟阴山关,看看花家人在那里表现如何。”
来福躬身应是,偷偷抬头看了眼皇上明显不再那么挺拔的身影,嘴巴动了动,还是没有提醒皇上流放到那里的不止花家人,比起文人身份的花家,显然是那些武将更危险。
可他不敢提,皇上今年越发喜怒无常了,这个月死去的宫人已经有七个,不需要他再去凑数。
皇帝突然一合掌,抬起就往外走,“朕也有些日子没陪母后用膳了,可不能尽让那小子讨了好去。”
第一百一十五章 永世不相见
,惜花芷!
太后的福寿宫内,顾晏惜行礼后叫了声祖母。
太后招手示意他坐近些,如今对着孙子这张脸她已经很习惯了,“听说你去花家吊唁被你皇伯父训了。”
“没想到传到您这来了,您别担心,没有那么严重,我平时和花家并无来往却突然前往花家吊唁,皇伯父好奇之下才多问了几句。”
“祖母也好奇,你和祖母也说说。”
顾晏惜垂下视线,“说了您又得难过。”
“无妨,不差这一件。”
沉默片刻,顾晏惜道:“当年我从王府逃出来时一身血迹,谁见我都退避三舍,要不是花老大人恰巧经过那里把我带上他的马车送到医馆,您后来未必还能再见到我。”
顾晏惜说得平静,太后却差点掐断了指甲,当年,皇帝就是在医馆把伤痕累累的晏惜带回来的!
“所以我不想告诉您,您知道了想起那些事又得难过!都过去这么久的事,您别总记在心里。”
太后怜惜的拍拍他的手,疼爱之情更甚。
顾晏惜垂下视线,这件事里从头就没有花屹正什么事,当年,是他自己想尽办法避开追捕的人跑到医馆去的。
可只有把花屹正安在这里皇伯父才不会深查,那些腐朽了的陈年旧事谁也不想去掀开了,恶心了自己,也恶心了别人。
他倚仗的也是皇伯父对他的信任,他有监察百官之权,却无人监管他,所以他才敢在没有诏令的情况下跟着花芷去了阴山关,他才敢隐姓埋名去花家做个武先生。
也也因此,皇子们虽然忌惮他却不敢动他分毫。
“你父亲……”
“祖母。”顾晏惜抬头,“不说他。”
“好好好,不说,咱们不说。”所有子孙里,太后最疼的就是这个命运多舛的孙子,舍不得看他有一点为难,看他不乐意立刻就转开了话题,“祖母给你相看了几个好人家的姑娘,都性子好不多事,娘家也都不是那些显赫权贵之家,你也不用担心会……”
太后拍拍他的手,“别总是一个人飘着荡着,祖母心疼,你皇伯父也提了好几回了,晏惜,有些事你也别怪你皇伯父,他坐在那个位置上不容易,可不管怎么样,他也是希望你能安安稳稳成个家的。”
“没怪过皇伯父,怎么能怪。”顾晏惜神情难得的温驯,完全没了平时的淡漠模样,“就是几位皇子殿下都未必有我得的照看多,我和皇伯父睡过,他们可没有。”
太后也笑,“可不是,这些你都得好好记着,想着这些,有些事也就没什么可计较的了,你说是不是?”
“是,您不用担心我会生出什么想法来,他们争破了头想要的我看不上,也不屑去争,就算有朝一日他们真要把我手里的权力收回去我也愿双手奉上,祖母您放心,我不会掺和到那些事里去,有那逍遥日子过再好不过,等翻过年天好了我就去和皇伯父说,带着您出宫去住一段时间,日日困在这皇城中,再好看的景致都腻了。”
太后欢喜得和普通人家的祖母一样,眼睛都眯了起来,“不要以为哄祖母高兴了祖母就忘了那件事,你看看满京城哪家的世家子到了你这个年纪还没成亲的,老大没比你大多少孩子都几个了,你也不怕人笑话。”
他又不需要为了去抢那个位置给自己想尽办法的加砝,顾晏惜心道,嘴里却给太后吃了一颗定心丸,“孙儿有看上的人,不过现在时机不对,等时机到了孙儿一定告诉您。”
太后大喜,身体都坐直了起来,“没有诓祖母?”
“孙儿不敢骗您。”
“哪家的姑娘?快和祖母说说,什么时机未到,早到了,快说。”
顾晏惜只是摇头,任太后怎么威胁诱哄都不吐露半句。
屋外听了好一会的皇帝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的离开,跪了一地的宫女对望一眼,皆是心有余悸。
顾晏惜扫了殿外一眼,继续应对祖母的逼供。
一夜过去,太阳早早就露了脸,今儿是个好天。
梵音声中,棺木缓缓合上,花芷看着祖母的脸一点点被掩住,最后砰一声合拢,真正永世再不得相见。
棺材钉死封口,所有人都在哭,家人,下人,大的小的,老的少的,都在哭,可花芷没有。
从始至终,她都没有哭过。
她只是挺直背站在最前面,让人不由自主的看着她,跟着她,听从她,在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让花家迅速从老主母过渡到了新的当家人身上。
时辰到了。
般若【创建和谐家园】把灵位给了花柏林捧着,在众人讶异的眼光中把遗像递给了花芷。
花芷也不问为什么,她捧着自己亲手所画的遗像带着一众弟妹跪于灵堂外,等着起灵,昨晚她就安排好,她会带着弟弟们送葬,几个妹妹留在家里。
焚音中,木鱼声一下一下轻叩在心底。
棺材被健仆抬起,扶灵的是陈随安、宋成昊、陈达义以及老夫人的娘家侄儿侄孙,看起来有些拼凑,还有些寒酸。
灵起,一众孝子皆由老仆扶着退出大门,唱喏声,吆喝声,焚音,木鱼声,人声鼎沸,把悲意都生生冲散了,花芷戴上兜帽,心想,七天熬下来,大概悲伤也都见底了。
棺木抬至大门外,花静跪伏于地哭得凄惨,花家从主到仆无一人上前,个个冷眼旁观,这时就算再迟钝的人都感觉出了花家待花静的不对劲,最后还是宋成昊顶着众人目光将人扶到一边。
他后悔极了,他爹没来,弟弟妹妹没来,他来做什么!丢这么大个人!就花家这态度哪可能像娘说的那般没事!
宋成昊心下厌烦,动作间却依旧温柔,只有被他扶着的花静知道他用了多大的力气。
花静忍着痛低头哭泣,心里那点真正的伤心瞬间褪了去,只剩满腔怨恨!
她得先下手为强,占了先机花芷就是再长一百张口也休想把脏水泼她这个长辈身上,还有宋家,她得想个理由糊弄过去才行。
这么想着,花静抬眼看向花芷,没成想花芷也正看着她,冰冷的、不屑的、如同看着垃圾一般的眼神。
她,她竟然敢!
花静气得头晕眼花,要不是手还被儿子用力扣着,她恨不得扑过去撕了那个敢用这种眼神看她的小辈。
第一百一十六章 花静,我不会原谅你
,惜花芷!
送葬队伍慢慢走出巷子。
花芷是倒退着走,看不到后面发生了什么,当轻呼声传来,抬灵的队伍都有一瞬间的停顿后她心一沉,顾不上规矩不规矩立刻回头,眼前的一切让她连呼吸都乱了。
城南的主街道上,每隔一步就立了一张小台子,台子上点着香烛,烧着纸钱,台子后的人皆头戴纶巾,别着小孝,神情肃穆。
队伍走到哪个位置,站在那个位置的人便拜倒在地,等队伍经过后方才起身。
花芷带着弟弟一一回拜,悲伤的情绪好像又都回来了,队伍中哭声渐起。
即便是来瞧热闹的,看着曾经风光无限的花家不过几个月时间就家破人亡也都是心下唏嘘,心里生起些许兔死狐悲的感觉来,连屹立百年不倒的花家都这么莫名奇妙的倒了,谁知道什么时候会轮到他们。
拜祭的队伍一直延续到花家祖坟附近,花芷没有收到任何消息,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这里搭建起了一个祭台,祭台上燃着香烛纸钱,摆着瓜果祭品,虽然不大,却心意十足。
花芷领着弟弟深深下拜,既拜他们有心,也拜他们有义。
他们或许有人受过祖父提携,或者得过父亲的恩惠,可让这么多人出头的最大原因却只因都是读书人,他们敬祖父,敬花家这块读书人抬起来的活招牌,宁愿冒着被皇上迁怒也要来祭拜一番。
她代祖父,代花家,承下这份情。
两方对拜,皆是诚意十足。
按规矩,未嫁女不得入祖地,花芷并不在这一点上争什么,她把遗像递给了堂弟柏瑜,跪在祖地入口送队伍消失在视线内方才由迎春扶着起身。
这时候人群还没有散去,他们都在打量花家长孙女,几天下来,故去的花老夫人越过四个儿媳,把掌家权交给了长孙女已经不是新闻。
京城中富贵闲人多,纷纷派人去打听花芷其人,可收集到的消息寥寥无几,除了她和沈家退亲竟再无其他事可供人说道。
明明生养在京城,却从不见她参加赏花会、游园会这类姑娘家喜欢的聚会,也没查出来有何闺中蜜友,她就好像隐形人一样生活在花家内院,直到现在突然就冒了头。
不论是对她的品性还是对她的长相大家都是好奇的,若不是去祭拜的人见过她,传出她貌若天仙,他们都要以为花家嫡孙女是因为太丑才不愿见人。
这会不知道多少人盼着来一阵妖风把她的兜帽吹落了,让他们见见花家大姑娘究竟有多美。
可惜天不遂人愿,直到花芷上了马车妖风也不曾起。
马车渐渐驶离,人群中的汪容打了个手势,隐于暗处的几人紧紧跟上。
***
城南的住户虽然比不得城北的朱门大户,这一片却也不是谁都有资格住进来的,老夫人走时他们也都摆了小祭台相送,有两户人家更是由掌家夫人亲自主持。
花静在棚子里嘤嘤哭着,哭声传出来让人听得心酸不已,她此时的形象实在说不上好,头发散乱,鬓角白发无从遮掩,眼睛红肿,皱纹横生,形容狼狈,哪里还有平时威风八面的模样。
她暗恨害自己变成这般模样的花芷,心一狠她也不收拾,还故意将自己弄得更不堪,就等着别人看到。
有了之前那一出,现在谁都想知道花静和娘家了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不一会就有人打着关心的旗号来安慰她,问她怎么了。
花静摇头哭得更大声,口里还喊着娘。
见她哭得凄凄惨惨,人心自然就偏了向,“有什么事不能说的,老夫人尸骨未寒就欺你这个出嫁女,这也太过份了。”
“没人欺负我,没有……”
“这么多人都看到了,哪里有做晚辈的这么对待长辈,可没有这样的规矩,你们说是不是?”
棚子外又来了几个妇人,都是住这附近的,凑过来显然是想听点外人不知道的花家事,可生活在京城她们也不是没脑子的,只是恩恩啊啊的把话带过去,半点不表态。
花静也不需要她们表态,她只要借她们的嘴把事情传开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