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你等也起来吧,穿得多些,今晚要守上一晚,寅时移灵。”
正吃着素食的一众法师有些惊奇的看着【创建和谐家园】,般若【创建和谐家园】修的闭口禅,出了名的话少,待这花家倒是格外不同。
花芷不知道这些,但也隐隐感觉得出【创建和谐家园】的善意,拜了一拜后想起却没能起得来,身体已经乏得很了。
“长姐。”跪于她身侧的花柏林忙上前扶起她。
花芷不着痕迹的推开他自己站稳了,安抚的拍了拍他的手,“带弟弟们去用饭,都要多吃些。”
花柏林嘴巴张了张,最后把所有话和心疼都咽了下去,带着弟弟们离开,他现在说什么都是多余的,他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多做事,让长姐轻闲些。
般若【创建和谐家园】看着,在花芷看过来时朝着她招手。
花芷走上前几步,合什一礼,“【创建和谐家园】。”
“老纳听花老施主提起过你,今日见着果然如他所说那般。”般若【创建和谐家园】说着,把手上的一串串珠褪下来递给她,“佑你康健。”
“多谢【创建和谐家园】。”花芷双手接过,深深一福,这个时候,任何一丁点的善意都能让她铭刻在心。
“花家福德深厚,定有否极泰来之日。”
“是,小女也这般想。”等不来她就自己挣来!
般若【创建和谐家园】点点头,重新阖上眼,花芷再次一礼,将串珠带到了自己的手腕上,借【创建和谐家园】吉言,她希望自己能身体康健,不要有病痛,她病不起。
灵堂外,徐管家候在那里。
“花静怎么样了?”
“在那棚子里呆着,有人经过就哭一声。”
花芷神情渐冷,“让人再给她送床被子去,和之前那床一样,看起来厚就行,还有碳,都给我大张旗鼓的送。”
“是。”
花芷看着老人低头时露出的白发,想起他和祖父是一个年纪的人心下就有些不落忍,软了声调道:“有什么事让徐杰去做,走路慢着些,雪天路滑,别摔着。”
徐东进眼眶微红,既是感动,也是感念,“小的侍候老太爷一辈子,这时候就想多做点事,不然这心里实在是……”
花芷抬头看向漆黑的夜空,不再说话。
PS:别低头,眼泪会掉。
第一百零七章 丧事(1)
,惜花芷!
祖母过世,花芷需得守重孝,百日内不能沾荤。
拂冬想着法儿的把饭菜做得可口些,花芷虽然食不知味却也逼着自己多吃了些,趁着大家都在歇息的时间她睡了半个时辰。
可她没想到会越睡越乏。
迎春看着小姐眼睛都睁不开的模样实在心疼,不由得劝道:“外边的事都安排好了,您再睡一会。”
花芷摇摇头,汲上鞋子下了床,再躺下去她今晚就别想起来了。
“有没有人找我?”
“四夫人来过一趟,看您睡了不许婢子们扰您。”
“没说什么事?”
“是。”迎春扶着她坐下,上手脱她的裤子,“婢子给您上药。”
其实用饭之前就已经上过一次药了,可那血肉模糊的样子着实把几个丫鬟吓坏了,要不是花芷提醒那药没地儿买,只怕是整瓶都直接倒伤口上去了。
重新上好药,依旧披上白色大氅,花芷去了前院。
整个花宅灯火通明,所经之处忙而不乱,一切看起来井井有条。
四夫人正指挥下人把过道上的雪铲净,见到她忙迎了过来,看她一张小脸被一身白衣衬得更加面无血色便皱了眉,用嘶哑的声音道:“暂时我还应付得来,你回去好好歇着,等下半夜要移灵了你就是想歇都没机会了。”
花芷其实很喜欢花家现在的状态,谁都没空去想那些有的没的,不论大的小的都尽己所能的为了祖母的后事忙活,凝聚力空前。
如果花家一直保持这个状态,她有把握让花家过得很好,走得很远。
“已经睡过一会,好些了,四婶你带着柏君回去歇上半个晚上,移灵的时候再过来。”
吴氏摇头,“没有三个嫂子都在守灵我这个最小的反倒去歇着的道理,说出去不好听,你这个当家做主的在这种事上需得一碗水端平,是是非非就这么来的。”
“自是不会漏了她们,要停灵七日,总不能大家都七天不休息,没人撑得住,歇两个时辰吧,轮流来。”
吴氏想着也确实是这样,便点头应了。
花芷进了屋,眼神在娘和两个婶婶身上扫了一圈,最后落在二婶身上,这个庶婶是四妯娌里身体最不好的。
“二婶,你先回屋去歇两个时辰,两个时辰后一定要回来。”花芷看向娘和三婶,“等二婶和四婶回来娘你和三婶再去歇两个时辰。”
几人都没有意见。
“柏林,你们也要轮流休息,时间你来排。”
“是,长姐。”
又细细做了些安排,屋子里很快就空了大半,只剩几个人还在守着。
花芷拨了拨灯芯,在花辛几人惊恐的视线下坐到床沿摸了摸祖母已经僵硬冰冷的手指,就像对待一个睡过去的人一样,她将寿被往上拉了拉。
后面很长一段时间她就那么坐着,谁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也没人敢打扰她。
花芷和她们是不同的,从这个晚上开始花辛打心底里就这么觉得。
虽是寅时移灵,丑时法师们就开始做法事了。
而要移灵,法师们自是得来到内院。
花芷让所有女眷包括丫鬟都退入后面那进院子,她是当家人,得留下掌控大局。
朱氏死死拉着她的手不放,满脸是泪的对着她直摇头。
花芷扒开她的手握着放到四婶手里,“关门,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入。”
随着她走了一趟宋家的四个粗壮婆子应得响亮,以后就是大姑娘当家了,能得大姑娘看中她们再欢喜不过。
当然,这种时候是不能欢喜的。
门缓缓关上,被挡在门内的人从越来越小的门缝中看着花芷瘦小的背影远走,有人小声的啜泣出声,她们的名声是保住了,可花芷呢?她们花家的大姑娘呢?
花芷并不是一个人,以迎春为首的四个大丫鬟死都不愿意退避,寸步不离的跟在她身后,苏嬷嬷等老太太屋里的老人隐隐将她护在中间,尽可能的给与她最大的保护,更不用说还有个花柏林带着弟弟们像护食的小崽子一样站在长姐身前,只是他们还不够高,挡不住他人的视线。
这一刻,谁都得承认花家是个齐心的家族。
木鱼声由远及近,以般若为首的四十九个法师从二门进入内宅,再进入老夫人院子。
八人跟着般若进了老夫人屋子,其他法师在院子里有序的就地而坐,木鱼声中梵音起。
在徐管家的示意下,花芷领着弟弟们进屋跪下,徐管家递给每人一个干草编织成的垛子,跪在那上边寒意没那么沁骨。
屋内所有多余的东西已经清空了,徐杰等人神情恭敬的将老夫人从床上移到木板制成的灵床上,九个法师围坐在灵床四周,花芷听不懂他们念的什么,只隐隐听着他们的声音和外面四十人的声音融为一体。
这场法师一直持续到寅时三刻才终于完成了移灵。
花芷是由迎春搀着站起来的,她先去向般若【创建和谐家园】见了礼,让徐管家带着他们先去歇息,她则走到灵堂右侧,把苏嬷嬷叫过来吩咐道:“这里挂道帘子,二妹妹她们就在这里守灵。”
苏嬷嬷从没有听说过女眷到灵堂来守灵,她张了张嘴想劝,可到底是什么都没多说,应声就去准备了,以前没有不代表以后就不能有,大庆朝礼法又没规定女眷不能到灵堂来守灵。
不止挂了帘子,还在地上垫了稻草,稻草上铺了席子,席子上放了床旧被子,女子娇弱,花芷没打算像折腾花静一样折腾她们。
想到花静,花芷索性放下手头上的事往外边走去。
雪一直飘飘荡荡的下着,屋顶上的积雪已经有差不多两寸厚了,门口巷子清理了一次又一次,花静呆的棚子前也是干干净净的,可所有清理的雪都堆在了棚子周围,也就是说,花静的周围除了是冰天雪地,还多了个冻柜。
“这主意谁想的,不错。”
苏嬷嬷恨恨的看着那个棚子,不无快意的道:“六公子想的,半晚上的时候六公子还让人在那棚子后面悄悄挖了挺大一块地方出来,又让人倒了水进去,水一结冰,再落些雪花在上边谁也看不出什么来。”
看样子还不止有一个冻柜,花芷毫不意外这主意是柏林出的,在花家倒台之前花家其他小子闯的祸加起来都没他一个人多。
ps:之前那一版后面这段剧情是没有的,我跳过去了,但是后来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对,就……重写了,姑娘们太期待,空空压力太大了,总怕没写好让你们失望。
第一百零八章 丧事(2)
,惜花芷!
棚子内,花静裹着两床被子坐在火堆旁打瞌睡,头一点一点的,身体往旁边一歪她又很快坐正了,过程当中眼睛都没睁一下,显然是已经适应了。
花芷静立在不远处冷眼看着,很想冲过去把火盆撤了,被子扔了,拎着花静跪到雪地上向祖母请罪,可也只是想想而已,她不打算做这些让花静得来同情的事。
“大姑娘,要去把她叫醒吗?”
花芷摇头,转身离开,七个晚上呢,这才哪到哪。
灵堂不能离人,花芷将其他人都赶去睡,自个儿跪坐于蒲团之上双手抱着自己守着长明灯,她不知道,在离她不远的屋顶上顾晏惜顶着寒风陪了她半个晚上。
大家都在等待天明。
朱府正院,朱老夫人侍候着老太爷穿上朝服,轻声道:“也不知道花家情况怎么样了,昨儿我就打算去,想着那时候花家指不定忙成了什么样子,我这去了还得让她们分心来招待我,所以就歇了心思,今儿怎么着我都得早些去。”
朱博文赞同的点头,“你先去,今儿是大朝我脱不开身,待明儿我请上半日休过去吊唁,你多带几个得力的过去,能帮忙的多帮把手。”
“知道。”老夫人按了按眼角,“你说这人,怎么就说没就没了呢?花家垮了她就跟着垮了,那么狠心甩手就走,没了她镇着,花家那些小的还不定要怎么被人欺负。”
朱博文叹了口气,“别人能帮一时帮不得一世,还得花家人自己立得住,只是不知老太太是把家交给了谁当。”
“自然是花家的媳妇,总不能是……”老夫人一顿,“您是说会交给芷儿当家?”
“眼见为实,你过去一趟就知道了,要真是交给了芷儿当家,我们家说不得要多帮衬几分。”
“就是不交给她当家我也是要帮衬的,我没有那铁石心肠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女儿外孙吃苦。”
朱博文也不和老妻解释他这个帮衬不是她那个帮衬的意思,点点头就当应了她的话。
老夫人盘算着花家现在怕是什么都得去外头买,在仓库里寻摸出来不少东西,满满装了两大车,又把自己平时得用的两个管事婆子带上了。
“娘。”
老夫人正要上马车,听得声音回头,是二儿子朱浩东。
“我和您一起去。”
花夫人自是不会拒绝,她不要求儿子媳妇帮衬嫁出去的妹妹,可他们若真有心她这个做娘的当然也高兴。
花家彻夜灯火。
门前一直有下人在清扫,保持着路面的干净,进进出出的下人悲伤得很克制,一举一动看起来并没有因为花家的倾塌而坠了名声。
花静神情憔悴,披着被子站在棚子外边神情木然的看着,思绪飘出很远很远。
她记得自己在娘家时的千娇百宠,记得弟弟们就算出门去踏个青都记得给她带回一束鲜花,记得她出嫁时的红妆十里,记得她不论哪一次回来都被家人百般照顾着,弟媳妇不敢多说半句让她不高兴的话,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