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花芷觉得胸口好像泡在了温水里,暖暖的,让整颗心都跟着发软。
亲人和亲人是不一样的,有人会为了利益恨不得你去死,但也有人为你牵肠挂肚,生怕你过得不好,她曾不幸拥有了前者,但现在,她又幸运的得到了后者。
朱老夫人把她这片刻的沉默误解成了不好开口,语声更放柔了两分,“芷儿,不用觉得难以启齿,有什么话便说。”
“芷儿只是觉得命好,有花家这样的本家,还有朱家这样的外家。”花芷抬头,眼里嘴角缓缓绽开笑意,“有你们为底气,没有什么事能把我难住。”
笑容有些张扬,有些骄傲,却让人看着由衷欢喜,朱老夫人试图从她的神情中看出勉强来,最终却被她的自信折服,心里始终压着的那块石头也仿佛被这个笑容搬开,心情是这些日子从未有过的轻松。
拍拍她的手,朱老夫人不再说多余的话,起身道:“听林双说你祖母病了,过来了得去看看,我带了些药材过来,要是少了什么别花那冤枉钱去外边买,让林双回一趟朱家便是。”
“是,芷儿不会和您客气。”
“真不客气才好,你忙吧,不用陪我过去。”
花芷也希望一直撑着的祖母有个人能说说知心话,把人送出院子就停下了脚步,看着在阳光下走远的背影,花芷只觉得心里前所未有的敞亮。
上辈子经历的那些背叛对她不是没有影响的,外祖母的到来意外的让这些阴霾拨云见雾,心底好像被人细细的整理过,无处不妥贴。
知道外祖母去了母亲院里她也没有凑过去,那个哭包娘亲怕是有好一通哭,做女儿的去了她还得憋着,倒不如避着些让她哭个痛快,憋久了真怕她憋出病来。
她只是让人在母亲院外候着,得知外祖母要走时提前放了用冰镇着的四坛肉桃罐头到马车上。
眼见着外祖母来了这一趟后母亲情绪安稳许多,花芷也就放下心来,一天大半的时间都在跨院里度过,弟弟柏林从庄子上回来她才发现一晃眼三天过去了。
半大的孩子黑了点,却格外精神,神情间再不见晦色,眉目带笑的疏朗模样是花芷最喜欢的样子。
“可看到作坊了?”
花柏林神采飞扬的神情中还带着些许佩服,“看到了,我原本以为就是个小作坊,可这完全就是大作坊了。”
“自然是小作坊。”至少对于花芷来说是的,“明日正式上学,你通知所有人一声,愿意来的就来,不愿意来的不强求。”
“长姐请到先生了?”
“有穆先生,和我。”
花柏林惊得眼睛都忘了眨,长长长长姐当先生?
“接受不了?还是觉得我不够资格?”
花柏林连连摇头,“长姐的学识我知道,不比先生差,就是……就是没听说过有女先生……”
“很快就有了。”花芷对弟弟的反应尚算满意,又交待了个任务给他,“弟弟们那里你不用瞒着,提前安抚好他们,能做到吗?”
花柏林立刻腰板一挺,坚定又坚决的:“能!”
PS:求月票。
第四十四章 族学重开
,惜花芷!
PS:最后一章存稿,改得我头昏眼花,明天开始就是新鲜出炉的了哈哈哈,小天使们表催啊!另外,我昨天上咪咕客户端看更新才发现一件事,明明一章还没有完但是页面就显示不完整,看起来就像后面没有了一样,姑娘们要继续往下翻下一页,或者看左下角的百分比,一定要看到最后啊,怕姑娘们看不到,今天的PS放到章节前,啊,空空废话真多。
听到外边通传,花柏林懂事的道:“长姐,我先去给祖母请安,然后再去母亲屋里。”
“去吧,捡着高兴的事和祖母说说,多陪祖母一会。”
“是。”
在外边等着的徐管家和陈良看到他出来纷纷见礼,花柏林一手背在身后一手虚扶一下,迈着大步离开,看着少了些少年人的浮躁,多了两分沉稳。
两人对望一眼,都替大姑娘高兴,这些时日他们也看出来了,花家一众公子里最活泛、连在大老爷面前都敢阴奉阳违的六公子在大姑娘面前老实得很,而这样的老实并不是怕,而是敬。
刘香在门口相请。
陈良慢了徐管家半步,自然的落在后边,徐管家虽说并没有因为大姑娘要抬一个人起来而生出情绪,这一刻却也舒坦极了,心里想得越加透彻。
大儿子徐杰只要办好了差事以后大姑娘自然会重用,就是小儿子徐英也在大姑娘那里露了脸,以后需要用人了自然也会记得他,大姑娘并没有薄待他,他该知足。
这么想着,他面上更平和了,“好叫大姑娘知晓,那宅子已经卖出去了,因为卖得急对方压了点价,小人做主允了,一共得银七百七十八两。”
比预料的要少一点,但也能接受,花芷看迎春过去将银票和银两接了,道:“徐管家你手里留些银子去置办些束脩,要在以前的基础上厚上一倍,在花家现在能承受得起的范围内尽量捡好的来。”
“是。”
“陈良,事情办得如何?”
“回大姑娘话,二十五间铺子已经尽数买下来,不过之前还有几间在做着买卖,需得再等上两天才能全部搬离。”
“一百步都走了,不差那两步,不过该准备的也该准备起来了,你去丈量一下尺寸,铺面墙上全部要用纸糊上,外边也要重新刷一遍,招牌我已经去定做了,过两天会有木匠过来做活,你配合着些。”
在大姑娘面前听用了几天,陈良知晓大姑娘是听得进话的人,犹豫了一下道出了自己的意见,“这样开支会不会太大了些。”
“做吃食买卖首先就要讲究一个干净,到时候一整条巷子的铺面全是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让人见着便放心,再闻着香味自然愿意买上一点尝尝味道,只要我们的东西真的好吃,时间长了生意也就起来了,这样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是,小的明白了。”
“徐管家,我这里有几张图纸,你拿着去和玻璃作坊的商量看看能不能做出来,如果能,我最多只能给半个月时间,得等这些东西到位铺面才能开张。”
抱夏拿着图纸递到徐管家手里,徐管家看了一眼,躬身应是。
大庆朝是有玻璃的,不过透明度不高,并不入达官权贵的眼,穷苦百姓又嫌它易碎不经用,用的人一直就不多,所以做肉桃罐头的时候花芷都没考虑要用玻璃瓶子,毕竟罐头的销路还得指着有钱人,用瓷坛更显档次。
不过用来做柜台还是合适的,就摆在门口,客人凑近了也能看到里面是些什么原材料,让他们吃得心里明白,美观上来说也比木头柜子强。
****
族学重开是花家的大事,老夫人一早就收拾妥当,由花芷搀着去了前院,几个媳妇也都来了,只是离得远了些。
要是花家的男人在,这种事自是用不着一帮子女眷出面,这不合礼数,但现在情况特殊,老夫人也不拘于那些了。
花柏林领着本家旁枝二十四个兄弟站在最前面,身板挺直,眼神坚毅,他想回头看看姐姐,可最终还是忍住了,他现在是弟弟们的榜样,要做好表率。
“先生快里面请。”
穆先生也没想到花家会这么隆重的欢迎他,从影壁走出来看到这满院子的人脚步都顿了一顿。
花柏林领着弟弟长揖一礼,“学生拜见穆先生。”
后边的花家子弟同样长揖到底。
穆先生忙上前扶起他,“又不是第一次见,怎的这般多礼,都快起来。”
“先生当得起。”
看着这个往日最是捣蛋的学生不过短短时间就长成了个大人,穆先生感慨的同时心底里也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得知他应了老夫人之请登他家门的便不少,所来之人无不劝他考虑清楚,虽然他们各有私心,有的更是不希望在对比之下更显出他们的不堪,可有些话也确实有道理。
让他坚持住没有动摇的其中一点就是花家一众公子对待进学的态度,花柏林即便恨不得天天不去族学,布置的功课却从来都不会草率敷衍,有那天份不高的也不会自暴自弃,小矛盾有,冲突也难免,但于对待进学一事的态度上来说花家子息可成各家楷模。
有老太爷以身作责,花家的风气最是方正不过,如今花家落了难,他不信花家就真的过不去,不信花家那许多子息会没本事让花家翻身,来之前他还有些担心,可现在看着这些目光坚毅的孩子他放心了。
而且他受老太爷大恩,如果在这种时候一走了之岂不是枉读这许多年的圣贤书?
拍了拍花柏林的肩膀,穆先生走向花老夫人,腰还没有弯下对方就已经先行屈了膝,后边的女眷也都跟着屈膝行礼,他忙避开了去,“老夫人这是做什么,在下哪里受得起。”
“先生品性高洁,自是受得起。”老夫人直起腰,“以后花家子孙就麻烦先生了。”
“在下定当尽力。”他知道不会轻松,来之前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以前花家族学共有十四个先生,像他擅长春秋便主讲春秋,其他的自有其他人来,可现在他一个人就得把所有的都担起来。
“也不敢劳累先生您一个人,还有一个先生要过段时间才能到。”老夫人看了身边的孙女一眼,“在此之前,芷儿会先替先生之职。”
穆先生闻言惊讶的看向花芷,他在花家四年,花家女眷见得极少,知道这是大姑娘还是因为她是花柏林的亲姐,据说姐弟二人亲厚非常,就是换成二姑娘三姑娘他都没这么吃惊,毕竟那两人有些才名,这大姑娘可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方面的天份。
第四十五章 拆掉
,惜花芷!
老夫人像是看出他心中所想,慢悠悠的道:“芷儿自小受老太爷教导,学识也还过得去,到时先生若觉得她差着些再让她退位让贤便是。”
穆先生收回心神,道:“这是花家事,教的也是花家子孙,在下无权置喙,花家觉得好便是好的。”
这样的态度已经超出了花芷的预料,她原以为穆先生最少也会置疑两句,却不想他心胸这般宽广。
花芷福了一福,“花家子息能学得穆先生三分就将受用不尽。”
“大姑娘谬赞,在下愧不敢当。”
老夫人又说了几句感谢的话便领着多余的人回转了后院,花芷送走祖母后便道,“柏林,你带着大家先过去。”
“是,长姐。”
看着大大小小的孩子走远,花芷看向穆先生,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已经退后两步拉开了两人的距离。
“穆先生,小女想和您商量一下弟弟们分班的事。”
穆先生明白的点头,“大姑娘想如何分?”
“按之前那样分自是不能了,小女就想着不如做一次考核,不拘年纪大小,学识进度不相上下的为一班,分成两个班,您看如何?”
“大姑娘好心思。”无须多想穆先生就觉得这主意好,六岁才进学的孩子不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不可能和九岁十岁那些相比,要是放到一起教他们肯定跟不上,可要是照顾他们,又耽误了大些的孩子,自是分开教更好。
曾经受过与这里完全不同教育的花芷笑笑,“如何安排授课等成绩出来再做思量。”
“依大姑娘的意思。”
当天两人就出了一套题出来,四书十三经凡是他们学过的都有涉及,穆先生还是头一回见着这种一锅乱炖的考法,觉得颇有意思,对大姑娘做先生这事有了点儿底。
最后成绩出来,大班的以花柏林为首共有十五人,小班九人。
让孩子们先行散学,两人就授课做了划分,花家的孩子四岁启蒙时就已经熟读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等等这些,六岁进学后学的就是论语,花家诗书传家,底子都打得不错。
穆先生是经过科考的文人,有举人功名在身,当年会来京城就是赴考的,没成想出了事,若不是花老太爷惜才保下他,世上怕是早没了他这个人。
虽然没有继续往上考,可那一身的本事是实打实的,花芷将高深一些的都划给了他,自己只领了论语、幼学琼林、三礼以及尚书,除了尚书是大班要学的外其他三门都是小班的,且主要都是学做人,比起那些学识,她更看重这个。
穆先生并无异议,实际上他原以为全部都得需要他兜着。
走的时候,花芷从抱夏手里接过一个盖着红绸的篮子递过去,“往后就要麻烦先生了。”
穆先生痛快的接了过去,向着花芷微微一礼,花芷回了一礼,两人道别。
晃晃悠悠的马车上,穆先生掀了红绸,看着里面的东西面露讶色,再打开红封一看倒有些后悔自己接得太利落了,这份礼比起之前在花家时可还要重上几分,他本就是为报恩而来,花家实不必如此!
回想这半日的相处,穆先生陷入深思,之前还未发现,花老夫人莫不是要把家交给大姑娘来当不成?一个深宅大院养出来的大家小姐,担得起这份信任?
不过一个敢出头做先生的女子,想来应该也有些许不同。
***
午歇的花芷被伤口痒醒了,刚要隔着衣裳挠一挠就被快步过来的迎春熟练的抓住了手,然后轻轻的在伤口处轻轻的按了按,缓解过这一阵。
瞌睡完全醒了,花芷也不在床上赖着,“派人去告诉陈良一声,我要去趟绿苔巷。”
“是。”
迎春出去张罗,念秋找了大衣裳过来侍候小姐更衣,等收拾好刘香已经准备好了洗漱水,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