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惊雷逐鹿》-第2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雷瑾把西番的避冬点,用几天时间走马观花巡察了一遍,现在又要匆匆赶回武威的农庄,元春新年将近,离开江东之后的第一个新年,怎么也得好好庆祝一番,却是要尽快赶回去呢!

      在跟随雷瑾的人马中又悄然多了一百几十号人,那却是青海蒙古部顾始汗送给雷瑾的礼物之一。

      说起这青海蒙古部,连雷瑾也不得不佩服刘卫辰、蒙逊当初想得深远。

      虽然青海蒙古部实力强大,即使遭遇罕见的白灾,凭着他们的蓄积,其族人也并不发愁他们的人会饿着肚子,但却会发愁草料的奇缺,没有足够牧草,牛马牲畜唯一的结局就是大批冻饿而死,这不但大大影响牧民的生计,而且对于顾始汗辖下的千户百户们来说,实力的削弱也是必然,面对困局,他们一般的选择或者是全族迁徙,凭着武力去和别的部族争夺有限的避冬牧场;又或者突骑掳掠,以邻为壑,现在则还有河西幕府提供给他们的第三条出路。

      雷瑾的河西幕府用储存的麦豆饲草换取了青海蒙古部放牧的大量良马,对于蒙古部首领顾始汗帐下的骑兵实力来说,不啻于无形中遭到了极大的削弱,短时期内难以恢复到鼎盛时期的水平。这一手可谓兵不血刃,一举两得,既不致于使顾始汗迫于生存压力,铤而走险,以突骑大肆掳掠河西或者关陇,又大幅度削弱了顾始汗的实力,而且即使顾始汗明知此中道理,由于他的族人给他的压力,也会逼使他不得不乖乖吞下河西幕府提供的美丽“毒草”。

      两日前,顾始汗派他的两个儿子鬼力赤和火儿赤专程追赶自己,那两个蒙古台吉在半途追上自己一行人马,(注:“台吉”即汉语“太子”的蒙古转音,蒙古人入居中原,没有搞清楚【创建和谐家园】所谓“太子”的真实涵义,把太子当成了一种爵位封授部族酋豪,搞得蒙古部族中的蒙古“太子”多如牛毛,不过非黄金家族后裔是不能称“台吉”的,因为它不仅是贵族身份的标志,更重要的也是标志其血统的延续),非常客气委婉地转达了顾始汗婉拒自己此次要求前往拜会他的情形,雷瑾想着又诡异的笑了起来,对于被拒绝并不怎么介意,心道:嘿嘿,以后有的是你们求我的时候,我暂且先放过这遭又如何?

      难怪狄黑大哥说顾始汗其人雄鸷大略,现在看来果然是个人物!

      在这种时刻,顾始汗如果答应了雷瑾前往其营帐,雷瑾挟其收拢和赈济西番安多地区大部分吐蕃【创建和谐家园】部族的赫赫声势,与青海蒙古部诸台吉,大大小小的首领会面,必定会对顾始汗造成很多困扰,动摇其在蒙古诸部中的威信,对这时的顾始汗来说,与其长别人气势,灭自己威风,不如干脆托词不见为上。(注:番人习惯上将乌斯藏北部、四川西北、甘肃以南、青海一带的番人分布区称为“安多”地区)

      再说雷瑾从顾始汗手中弄走了大批好马,也不能不让顾始汗警惕,对于以游牧为生的蒙古人来说,没有马匹就没有战斗力,实际上河西幕府在用粮草与青海蒙古部交换牲畜时,也是多要马匹,少要牛羊,蒙古部硬是忍着没有怎么吭声,已经是尽了最大努力了。

      顾始汗如果还有别的法子可想,可能是绝对不会接受河西幕府的半粒粮食,半根饲草的,但事急且从权,没有太多时间让他犹豫,做出决定越是果断,他所统属部族的牲畜损失就会越少,在没有其他方法可想的情况下,也只得很快接受了雷瑾方面的交换条件。

      虽然说短缺饲草麦豆,依照往昔的经验,顾始汗其实完全可以带人四处抢掠了来就是,但雷瑾的河西幕府此前已收罗走了大量粮草,以至于在河陇一带,除了雷门世家、【创建和谐家园】马家之外,他就是想抢也抢不到多少了。

      而且皇朝西宁行营的数万精悍骑兵,以及与雷门世家有关的那几个神秘军团,迫使顾始汗早早打消了抢掠的念头。

      这顾始汗原本只和皇朝西宁行营交过手,知道西宁行营不太好惹,现在除外西宁行营之外,柴达木一带又多了几个来去如风,行踪诡捷的神秘军团,这些军团与青海蒙古部有过几次小规模的零星冲突,互有胜负,其凶悍的战斗力给蒙古骑士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这次河西幕府的赈灾行动,明显地表明这几个神秘军团与河西幕府有关,强大的武力威慑,迫使顾始汗不作掳掠的考虑,而是以马匹牛羊骆驼等牲畜从雷门世家处换取用作饲料的麦豆饲草。

      从顾始汗婉拒雷瑾拜会的要求来看,其实其心中还是多少有些强按怒气,隐忍不发的味道。要知道,原先被蒙古部挟制的西番诸部,现在已经聚拢成了一个松散联盟,已经初步具备和顾始汗抗争和谈条件的力量了,这无疑是等于斩断了青海蒙古部一个重要的贡赋来源,这种被人抢走一只饭碗的事情,他还能高兴得起来才怪,只不过在雷瑾所拥有的强大武力威慑下,以及种种现实的压力,使得青海蒙古部不敢轻举妄动。

      顾始汗自然也还不想在当下就和雷瑾闹翻,所以在遣其子婉拒雷瑾前往拜会的同时,也让他的两个儿子带来了送给雷瑾的礼物,以示友好之意。

      顾始汗送给雷瑾的礼物有骏马三百匹,上好皮张若干,健壮的男【创建和谐家园】隶百人,另外还有五十名美丽动人的年青女子最为引人注目,有【创建和谐家园】人、哈萨克人、回鹘畏兀尔人、【创建和谐家园】,还有俗称‘二转子’的不知道什么族种的混血美女,至于蒙古部是抢来的还是买来的,则暂时还不得而知。

      河西地面,诸族杂居,本来互相通婚而生的混血男女就很多,所谓的‘二转子’混血美女,大家也是司空见惯。

      而自从百多年前葱岭(注:今帕米尔高原)以西的“跛子”帖木尔建立的帖木尔帝国(注:明史中所谓的撒马尔罕国即是)分崩离析,其属下部众有不少东向散入西域天山南北、阿尔泰山一带定居,甚至进入河西走廊,使得西域人种越发丰富,让人眼花缭乱,百十年下来,混血的情形就更多了。

      这个“跛子”帖木尔可是赫赫有名的绝世枭雄,成吉思汗后裔的四大蒙古汗国,除窝阔台汗国是被自己的兄弟汗国吞并之外,都吃尽了“跛子”帖木尔的苦头——西察合台汗国被帖木尔推翻;东察合台汗国五次被帖木尔攻打,丧城失地,丢尽颜面;伊尔汗国被帖木尔帝国灭亡;钦察汗国的脱脱迷失汗与帖木尔原本是盟友,但后来因为争夺土地而翻脸,脱脱迷失汗攻进贴木尔帝国腹地,打败了贴木尔的次子乌马儿沙黑,但结果被帖木尔亲率大军一连两次打得一败涂地,不但丢失了很多领地,连都城萨莱都被占领并焚掠一空。

      强盛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被帖木尔帝国弄得灰头土脸,奥斯曼土耳其苏丹巴耶塞特一世和他的一个儿子一起被俘,屈辱而死。

      曾经打败过蒙古西征大军的埃及马木留克王朝因为拒绝与帖木尔帝国结盟,遭到帖木尔的打击,整个叙利亚被占领,名城大马士革被焚毁。

      北天竺的德里苏丹国就更不在话下,被帖木尔毫不费力的消灭。

      从兴都库什山到地中海,从北印度到叙利亚,从天山南北到南俄罗斯草原,帖木尔兵锋所及,财物被洗劫,城市被破坏,工匠被带走,人民遭屠戮,尸堆成山,人头砌塔,灌溉工程被大肆破坏,使一些农耕地区彻底变成荒原,成吉思汗及其后裔的西征也远远不及帖木尔这样破坏严重。

      然而,帖木尔帝国的国都撒马尔罕却异常华美和富丽堂皇,成为最繁荣华丽的国际都市。

      这里聚集了安哥拉毛织匠、大马士革车匠和弓矢匠、中土陶瓷匠等等当时世界上最为优秀的能工巧匠。

      工商业也极度繁荣,东方的丝绸、陶瓷、珠宝,印度的香料,金帐汗国的毛皮,都在这里交易,使撒马尔罕成了重要的国际贸易中转地。

      在撒马尔罕和赫拉特的宫廷里,聚集了大批学者、诗人、画家和音乐家。

      当然在帖木尔帝国的国都撒马尔罕,同样也聚集了大量俘虏,大批的俄罗斯、波兰、波斯、中东诸国男女生活在撒马尔罕,而编入帖木尔军中的人也非常多。

      当六十九岁的帖木儿率领号称八十万的大军东进,意欲与东方中土大国一较雄长时,结果于途中病死,其部众各色人种,分散四方,其中一些人沿丝绸之路入嘉峪关,归附中土,定居下来。

      西域包括河西聚集了大量各国各族的各色人等,丝毫不亚于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统治的时代,帖木儿汗病死后,其散落东来的部众中【创建和谐家园】【创建和谐家园】很多,【创建和谐家园】教在西域的影响也大有后来居上,取代喇嘛佛教的态势。

      信仰【创建和谐家园】教的【创建和谐家园】人,还有撒拉回、保安回、以及西域的回鹘人等受【创建和谐家园】教义的影响,都比较爱清洁干净,不论男女,数九寒冬也要每天沐浴。

      虽然蒙人、番人、哈萨克人……不少西域部族的人自己都浑身怪味,但抢女人也好,买女人也罢,似乎都比较喜欢挑【创建和谐家园】、回鹘、【创建和谐家园】女子,还有就是那些谁也说不清楚血统的混血“二转子”,白皮肤,黑头发,蓝眼睛或者棕眼睛,又干净美丽,又大方热情,似乎比羞涩含蓄的汉女还要受欢迎。

      这顾始汗送给雷瑾的五十名美女倒是一多半是非常明显的“二转子”混血种。

      看到那些水汪汪的媚目,黑、褐、棕、蓝、碧,各色眸子亮晶晶,全身都裹在白袍内,头上也缠了头巾,白面纱掩住了口鼻,身材高挑颀长,连雷瑾身边这些心如铁石的护卫也不免心尖儿有些荡漾。

      而雷瑾也正为着这些顾始汗送给自己的奴隶和作为玩物的美女很是头痛了一回儿,不过很快雷瑾就把这个问题撇开了。

      这个问题就让绿痕去头痛吧,人先带回去,怎么安排?呵呵,少爷我撒手不管啦!

      驾!

      皮鞭轻扬,大家小心沿着牦牛踩踏出来的道路策马疾奔,在雪地放马奔驰绝对是比较考验骑士的骑术水平的,幸好这一队浩浩荡荡的人马,没有任何一个骑术是很糟糕蹩脚的,都胜任愉快!

      (作者注:真实历史中,据有青海、乌斯藏以及康区的固始汗或者说顾实汗是明末清初时的蒙古“瓦剌”或者“卫拉特”贵族酋豪)

      第七卷 出塞

      第一章 上元狂欢,禁令横来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新春!

      农庄寨堡到处张贴春联、福字、窗花,张灯结彩,年节气氛浓厚。

      远方亲友通过驿寄邮递过来的年片(注:类似于现在的贺年卡)和年节礼物,雷瑾也自收到许多。而新年前也是最繁忙的辰光,光是黄羊河农庄几个寨堡的事务,如饺子年糕、米粮菜蔬、牛羊山珍、衣绸布料、香烛果品、三牲祭礼等等一应年节应时应用之物的备办;送赉有司官吏的年节孝敬红包;与相关商家的迎来送往;要赏给远近亲友族人以及仆佣佃户的年节米粮肉蔬香烛果品,等等诸般琐碎事务都得指派人手负责,更不要说河西雷门各支各系的年节安排,大小田庄商号轮值排班,各个军团所需要的年节物资调运,幸好有刘卫辰、蒙逊为左右手,加上绿痕、阿蛮、紫绡等悉心操办,都操办得井井有条,不消雷瑾费心,需要他去主持的河西雷门家族活动主要就三项:除夕团圆饭、烧香祭祖和除夕守岁,守岁则要到除夕之夜,听除夕钟声,吃饺子年糕,达旦不眠。

      虽然如此,新岁元日后的亲友团拜也让雷瑾头痛不已,谁叫河西雷门的雷氏族人这么多,族中辈份雷瑾已不算低,但算起来比雷瑾辈份高的还多的是,安抚族人,遍拜亲友,都是必须要做的,一个都不能落下,因此每日里都是酒肉宴饮不断。

      到了正月十三,农庄的寨堡里已经处处张灯,家家结彩,准备迎接元宵灯节了,热闹自不必说。而那武威城里,不论大街小港,也都是灯彩交映,笙歌盈耳,街市上往来看灯的男男女女,已经摩肩接踵,挨挤不开,一派笙歌升平景象。

      在元宵日这天,雷瑾早早的便带了一大帮子人往武威府城去看元宵灯会的通宵狂欢,队伍中男女老幼,倒有一大半是比雷瑾还小好几岁的少年男女,个个携刀带剑,不象是去赏灯,倒象是去厮杀的样子,他们都已经从小就习惯了这种随时可能放下一切,挥刀杀敌的日子。

      虽然还是白昼,武威府城城内城外就已经是锣鼓喧天,时时有人燃放爆竹烟火,好不热闹喧腾。

      雷瑾的大队人马在城门口耗了不少时间,才全部通过守备衙门守城兵丁的查验,被放行进入武威府城。

      虽然是边陲,而且武威又是受着严格军事管制的城市,但在上元佳节这一天也是要开放宵禁的,唯一与中原内地不同的地方,就是城中兵丁比平时多出了好几倍,不但守备衙门,连甘肃镇武威戍所的边军士卒也挟弓带刀四处巡逻,维持秩序,这就是边城特色,即使是万众欢腾的节庆日子,也得枕戈待旦。

      进了府城,再重申一番命令之后,所有男女便成群结队,分散到城中各处玩乐,只等晚上通宵看灯赏灯闹个够,闹个尽兴。

      雷瑾等人则先到了凉州老店,这是雷门世家自家的生意产业,本身客栈客院,外带威风酒楼、武德茶楼、雪山饭庄一体综理经营。

      雷瑾等先是被迎接到威风酒楼二楼,见毕了礼数,雅间内待茶,不必细说。

      这酒楼倒是居高临下赏灯的一个好去处,正临着灯市大街,楼檐前挂着湘帘,悬满灯彩,透帘下望,此时就已经人烟辏集,十分热闹,当街已搭着数十座灯架,四下围列诸般生意买卖,性急的少年已经提着各式灯笼往来嬉闹。

      到午间,内设围屏桌席,火盆毡子,并悬挂许多精巧花灯,雷瑾、刘卫辰、蒙逊、明石羽、温度等,还有家在武威的阴仲达、段承根等几个文人儒生共聚一堂,酒宴欢饮(刘昞、索敞、宋繇、张湛等文士则自在家中与家人团聚,刻下不曾与会),席间珠围翠绕,歌舞吹弹,花浓酒艳之际,时间过去飞快。

      绿痕、阿蛮、紫绡等或服侍一旁,或看灯玩耍,众女俱着各色貂鼠皮袄,银鼠皮裙,外罩云缎比甲(注:类似今天的马甲),头上珠翠堆盈,人面花娇,动人*各不同也!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入夜,上元灯会渐入【创建和谐家园】,外间已经是人声鼎沸,笑语喧哗,楼上也撤了酒席,悠然品茗。

      忽闻远处金锣筛响,楼下沸腾,有人嚷道:“龙灯来了!”

      楼上众人挤到楼窗边往下看时,却是灯作青龙,几十个青布绵袄,红锦束腰的舞灯壮汉,一个个装束齐整,擎起龙灯,盘旋转动,曲尽飞舞之妙,极有气势,早有人喝彩不已!

      移时又见远远的一条黄龙,头摇尾摆,从另一边街角转来,舞灯汉子鹅黄短祆,蓝锦束腰,亦是打扮齐整,迎头而至,顷刻间,两条灯龙挤在—处,互逞雄风,竟是两龙往来舞斗,两边都技艺精熟,舞动龙灯,你来我往,进进退退,煞是好看!

      看看人流渐多,大家又命凉州老店的伙计把烟火架抬了出去放,众人只在楼上从另一边的楼窗看烟火。

      几个伙计把烟火架子在老店前的车马广场安放停当,一丈多高的烟花架子,最高处是口衔丹书的仙鹤,正当中道是西瓜炮,又有彩莲舫,紫葡萄,霸王鞭,地老鼠,琼盏玉台,银蛾金弹,八仙捧寿,七圣降妖等诸般名目,又有楼台殿阁,村坊社鼓,货郎担儿,鲍老车儿,五鬼判官,十面埋伏等如许花式。

      街头两边围看烟火的人,不计其数。

      须臾点着,氤氲笼罩万堆霞,灿烂争开十段锦,果然是火树银花,蔚为奇观,围观众人彩声四起。

      放罢烟火,众人披了斗篷下楼来,各自四处赏灯。

      分派了护卫随身保护文士们,雷瑾几个人便沿着灯市一路走一路观赏品评,女子们都象【创建和谐家园】人、回鹘人一般掩了面纱或者带着帷帽,这【创建和谐家园】的元宵灯节也有许多番胡部族的人凑趣,或是叫卖各色器物,或是往来瞧看花灯,倒是与形形【创建和谐家园】,各不相同的花灯相映成趣,独成一景。

      一路行去,但见诸般精巧的花灯,琳琅满目,千姿百态,美不胜收,金屏灯、玉楼灯、荷花灯、芙蓉灯、绣球灯、雪花灯、秀才灯、媳妇灯、和尚灯、判官灯、师婆灯、刘海灯、骆驼灯、青狮灯、猿猴灯、白象灯、螃蟹灯、鲇鱼灯、银蛾灯、雪柳灯、走马灯、转灯、吊灯……应有尽有。

      又有卖元宵的,卖汤饼点心的,粘梅花的,人头涌涌,生意也都非常火爆;

      还有唱曲的幽幽吟唱市井俚曲,却是个《锁南枝》什么的,道是什么“初相会,可意娇,月貌花容,风尘中最少。”;什么“瘦腰肢一捻堪描,俏心肠百事难学,恨只恨和他相逢不早。”;什么“常则怨席上樽前,浅斟低唱相偎抱。”,别有市井中人的情趣风味。

      又见街市上蹴鞠少年,花样百出,勾踢拐打之间,赢得彩声如雷,雷瑾也不免技痒,下场略试了一回身手,花式功架果然敏捷好看,庶几不负浪荡之名矣。

      还有射箭的百步穿杨,盘旋飞叉的惊险万状,奇诡的魔术,【创建和谐家园】的角力……

      欢娱恨夜短,通宵达旦,万众狂欢的上元灯会一过,一切都恢复原状,一切都回到原来的轨道上。

      但是陇右总督府的一纸禁令打破了新年之后的平静!

      首先是总督府重申禁止【创建和谐家园】西行出关的禁令。本来皇朝中央朝廷闭关自守,历来就禁【创建和谐家园】出嘉裕关与西域商人贸易。不过既然有大批西域商人东来,以通贡、互市等各种名义在中土贸易,而官府也一向睁只眼闭只眼,对东来贸易的西域商人予以一定程度的承认和默许,如果反而不允许本国汉商出关岂不是显得不近情理,不公平之至?

      所以中央朝廷的禁令,地方官府执行得并不严格,再则对于地方官吏来说,互市贸易是他们捞取银子的绝好机会,以至于在有的地方,这中央的政令只是一纸空文,徒具形式而已。

      但是陇右总督府的禁令说得明白,自此两年之内,各督抚州县衙门,各都司、行营、军镇、戍所衙门均不得再颁发任何西出嘉裕关的行商路引、官方勘合以及出关的关防印信,私自出嘉峪关贸易者以通敌论,违反禁令者一律严惩不贷!

      同时颁发的另外一道总督禁令是两年内不再开任何汉蒙互市,河西一应商号一律不准再与北方蒙人私下贸易,凡私自贸易者,一经发现查获,以通敌论处!

      这两个禁令一出,立刻在河西引起轩然【创建和谐家园】,所有商号都人心惶惶,无论远行贩运,还是互市贸易,如果没有官方衙门出具的路引、勘合等官方执照,私自与蒙古人或者西域商人交易,那就是非法的走私行为,一旦被官府查获逮问,被严厉惩治的后果是一般商贩无法承受的,而且小商家也不可能象雷门世家、【创建和谐家园】马家那样的河西大商家,西边不亮东边亮,北方不行还有南方,回旋余地比较大,象雷门世家这样的大商家,就算不往西,不去北,还可以东至关中、大同、宣府、京师,南下云贵川藏!

      陇右总督府的禁令还留有一点余地,至少与青海蕃地的互市贸易没有在总督府的禁止之列,能够让小家小户的商民稍稍喘上那么一小口气,否则纯粹依赖与西域、蒙古贸易的商户们,恐怕早就闹出民变事件来了。

      雷瑾也因为陇右总督府的这两个禁令而大感头疼,倒不是因为这禁令本身,而是河西雷门各支各系的长老和大小商号管事们纷纷来逼问有无解决之道,因为不与西域、蒙古商人贸易,对于现在与河西幕府分帐,各取股利的各支各系来说,利银少了一大块,当然闹嚷嚷,说是当初分帐吃亏了!

      这不,今天又得陪着这帮嚷嚷不休的长老和管事打擂台,磨嘴皮子。

      雷瑾头顶只系着一方儒巾,没有戴冠,脚下青缎软靴,织金绣袍下半露着撒花绫裤腿,上身则外罩着海龙小鹰膀的比甲褂子,眯缝着眼睛,一言不发的听着长老们七嘴八舌的说着话,身边只有一个小丫头金荷侍奉着。

      渐渐的,长老们都沉寂下来了,暖阁内鸦雀无声。

      清咳两声,雷瑾冷冷的笑着说道:“诸位长老、诸位管事,都说完了吗?还有人要说话的没有?嗯?是不是都说完了?”

      这如同冰渣一般的问话,让诸长老如坐针毡,再不敢说了。

      “你们嚷嚷着利银分帐吃亏了,哼哼,这利银分成比例是你们当初签押答应了的,白纸黑字,言犹在耳。

      我跟你们说,就是宰猪杀狗之辈也还知道白纸黑字,不可混赖,也还知道有难同当,有福同享!

      怎么着?看我年轻,好糊弄是不是?啊?

      你们也不想想,既然是利银分帐,利润大家想着分,难道风险让少爷我的幕府替你们担着么?

      做生意,有赚就有赔,有亏就有赢,高利润就有高风险,这是经商常理,你们不会不知道吧?

      当然喽,你们各自都有难处,都有上下成百上千的丁口指着你们,靠着你们方有一口饭吃,现在总督禁令一下,你们的预期利润出现了大缺口,就都想着要我出面给你们摆平是不?

      谁没有难处,难道少爷我就有聚宝盆,乾坤袋?你们亏,难道少爷我就不亏银子了?”

      这时座中一个长老,是雷瑾的族叔,搓着手为难的开口说道:“三少爷,不是我这为叔的不懂规矩,实在是这样下去,日用生计开销困窘,你看咱们能不能上下关说一下,求得总督的特许?”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01:5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