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情深时逢君》-第6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虞姒念从春晓手里接过一沓厚厚的纸:“不当家,不知当家的苦,我昨天管了头一天家,便觉得府里的事繁琐又杂乱,一天儿下来,其他事也做不了,便与许嬷嬷一道商量了一些治家的法子,也不知道得不得用,还要嬷嬷帮忙掌掌眼。”

      柳嬷嬷有些惊讶,接着脸上便露了笑容:“那敢情好,如果大小姐管家的法子得用,往后这府里头的事便轻省了,老奴也能松快些,仔细服侍老夫人了。”

      大小姐为人做事大气,仁善,又不失手腕,真正是极像了老夫人。

      便是襕衫之事,也能处理得毫不拖泥带水,老夫人知道后,昨天是难得睡了安稳觉,今儿这会都快到辰时还没醒。

      可见对大小姐是真的放心。

      虞姒念抿着唇儿笑:“我也是变着法子想偷懒,嬷嬷可不许笑我。”

      ------------

      第129章:可是偏心你表哥

      柳嬷嬷笑皱了一张菊花脸,拿着一沓厚厚的纸,一页一页地瞧了仔细,刚开始还没觉得什么,可瞧着瞧着,就难免吃惊又赞叹。

      她年轻的时候,便帮着老夫人管家,是老夫人身边最得力的,如今老了,还帮着府里头操持,是最老道的一个人了,大小姐这集权,分权之策,乍一瞧着,是有些大胆妄为,可下人们的生死都捏在主子手上,便不能造次,庄铺的盈亏都由管事自我承担,也不用担心府里损亏了去,若庄铺做不好事,也能光明正大的处置换人,及时止损。

      柳嬷嬷止不住地震惊:“大小姐的治家法子,老奴觉得可行,不过老奴觉得,有些还要更细致一些……”

      虞姒念特地寻了柳嬷嬷,便是这个原因。

      柳嬷嬷管家多年,家里头的事事桩桩没有她不知道的事,有柳嬷嬷帮着商讨,便能更周全完善。

      两人便讨论起来,这一讨论就是小半个时辰,等大致商定好了才发现,虞老夫人竟不声不响地坐在榻上。

      虞姒念笑容欢快地凑到祖母身边,声音清脆:“祖母、祖母,你几时起身的?我都不知道。”

      虞老夫人笑握着孙女的手:“将你与柳嬷嬷商讨的话听了一耳朵,快说说,是哪个高人在指点你。”

      可不是她瞧不起孙女,这样的治家法子,哪是她一个刚管家头一天的人能想得出来的?

      虞姒念吐了吐舌:“祖母明知故问,除了表哥还能有哪个?!”

      虞老夫人“哈哈”一笑,轻捏了一下孙女的鼻尖:“你表哥身怀大才,若不是断了腿,这惊才绝艳之才名,便少不得他一个,镇国侯世子也不能独钻鳌头。”

      提及宋明昭,虞老夫人表情微顿,连目光也深了深。

      孙女儿小脸蛋长开了,身段也抽长了,身上透着娇柔之态,一举一动也是动静相宜,宛然成画,便是她从前在宫里见到的公主郡主,也是不如她的,显是让许嬷嬷【创建和谐家园】成了一个贵女。

      下个月念念就十岁了,她也该提早相看打算才是……

      脑中倏然就想到,早前在宝宁寺,宋老夫人对念念不加掩饰的喜爱,虞老夫人倏然捏紧了佛珠。

      听到“宋明昭”这三个字,虞姒念心中猛跳了一下,呶着嘴儿:“宋世子是少年英才,意气风发,可表哥却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真正切了还磋,琢了还磨,便是腿脚不便,也是宛如圭璧,祖母可不许拿表哥的腿脚说话。”

      虞老夫听出了她话中对表哥的维护,忍不住又笑了:“夸你表哥,还夸出了好歹来了,你这小白眼狼,祖母平日里可不亏你,你便将心偏到你表哥身上去了。”

      虞姒念一头扎进祖母怀里撒娇:“祖母可不许冤屈了我,我方才过来时,还没忘记给祖母带了之前做的新茶,便是担心祖母喝腻了之前的茶,给祖母换换口味,你瞧,我心里可都时时想着你。”

      虞老夫人偏头一瞧,果然见八仙桌上搁了一个青花瓷盒,笑得见牙不见眼:“总算没白疼你一场,”说完,又搂着孙女儿,瘦长的人儿身上一团娇柔:“你与你表哥好,祖母高兴还来不及呢。”

      周令怀能想着念念,以他的心性手段,往后定是能护念念一二,念念现在也长本事了,她便也不担心念念了。

      虞老夫人低头,瞧着孙女儿透了娇艳的眉眼,心念微动:“你宋祖母前些天给我来了信,说你之前的梨膏方子,她熬着吃了一阵子,咳疾确实好了许多,还让我谢谢你呢。”

      虞姒念很高兴:“宋祖母身体能好些,简直太好了。”

      语气全然真诚,虞老夫人垂下眼睛,目光盯着佛珠:“你宋祖母这些年没少受咳疾之苦,我与她也是多年老情份,自然是盼着她好,你做的养身茶也是不错,不如也使人送些过去?”

      情份总是你来我往才处出来的,处得久了,就处出了感情。

      虞姒念有些不乐意,但祖母都开了这口,虞姒念哪还有不答应的道理:“好,一会让夏桃送几盒过来,祖母看着送。”

      不加灵露的送出去也没甚,效果虽然减弱了,可经常喝,对身体也是极好。

      父亲这阵子喝惯了药茶,便也感觉出了好,前几天让文竹过来拿了几盒。

      虞老夫人点头,便转开了话题:“把你治家的法子,也给我掌掌眼。”

      虞姒念连忙将一沓纸递上,祖母是主子,眼界与许嬷嬷,柳嬷嬷又有不同,自然是要给祖母过眼的。

      虞老夫人是瞧出来了,主意是周令怀出的,可上头条条规规却是清楚明白,这是孙女自己想的。

      府里下人犯了错,损了东西,坏了规矩,手脚不干净,嚼了口舌等,一桩一桩该怎样处置?

      从前这都是由管事请示过主子,自己看着处理,可如今有了明文规定,便是府里的规矩大过了管事。

      庄子铺子里的盈利,该如何分红,嘉奖?

      若有亏损该怎样惩处,打罚?

      月度、季度,都有了分红,管事们的好处是实实在在摆在跟前,前提是,管事们能做实事,能让府里得了利。

      每个月,做得不好的管事,都记警告一次,三次警告,如果不能转亏为盈,便直接革职查办!

      损害虞府利益,犯重大错误者,择其轻重从严处置。

      管事对下人有管理权,无处置权,下人有举报、声讨、举荐等权责,所报属实者当嘉奖。

      主家、管事、下头做事的人,三方关系互相监督、牵制、制衡。

      是三足关系!

      利害都紧紧地牵扯在一起,牵一而发动全身,哪个不老实的,想搞小动作,便是绕不过一左一右两道。

      虞老夫人已经十分满意了,仔细又瞧了一道,指点了几处:“既然要做规矩,规矩便要做得大些,免得让人觉得不疼不痒,便不知道怕处,下午庄铺上的管事进了府,你便与他们再好好商讨个规程,听听他们的意见。”

      ------------

      第130章:刮目相看(求月票)

      昨天,念念一手安排了一场大戏,连杨妈妈和周管事用老的人都拿捏了,庄铺上的那些管事,哪还敢轻易在念念面前摆谱?

      再说了,这法子就高明在“双赢”二字,管事们的利益最大化,职权大了,光明正大的分红,体面谁不想要?

      便有些人心怀鬼胎不想答应,怕也由不得他了。

      虞姒念点点头,又拿起笔将相关的惩治都加重了。

      虞老夫人又与她商量了几句后,便让许嬷嬷摆了早膳。

      祖孙俩用了早膳,不大一会子,姚氏便过来给虞老夫人请安:“听说弟妹病了,现在府里是念念帮着管家,就过来看看有没有能帮衬的地方,念念也是半大的孩子,没得累着了她。”

      大房二房就隔了一道门子,昨天府里闹腾了一下午,动静也是不小,她哪有不知道的?

      虞老夫人一听,就笑了:“你有心了。”这个二媳妇,是一个周全的性子,做事说话都十分体面,她转头瞧向了孙女:“你二婶娘是个能人,管家治人是一把好手,可得好好跟你二婶娘学一学管家经。”

      虞姒念还没来得及说话,姚氏便已经臊着脸,摆摆手:“老夫人这话可真是臊死我了,我刚嫁进来的那会,也是什么也不懂,是老夫人不嫌弃我,手把手地教我,我如今还能顶些用,要说管家经,老夫人才是厉害,念念打小在您身边长大,半大点便已经能帮着管家,显是没少将您的本事学了去。”

      不动声色地恭维了老夫人不说,还顺带着将虞姒念夸了一道,任谁听了这话,都会觉得高兴。

      虞老夫人便是想到了杨氏。

      杨氏刚进门那会,她便是不喜杨氏不守清闺,在闺里头便与老大勾搭成奸,还珠胎暗结,但人都娶进了门,本着家和万事兴的心思,她也只能多教着一些。

      但杨淑婉不是一个肯受教的,将她带在身边没几日,老大便以为杨氏在她跟前受了天大的委屈,没两年下来,便也与她这个做母亲的离了心。

      从此,她也歇了教导的心思,由着她折腾去。

      可见也不是人人都像姚氏和念念,是个肯受教的,有了对比之后,教导姚氏自然也更尽心些。

      姚氏转头瞧向了虞姒念:“好孩子,这么大点,就知道为你祖母与母亲分忧。”

      虞姒念轻抿着唇微笑:“也是应当的。”

      姚氏拉着她的手:“不当家,是不知当家的苦,我却是心疼你,这么大点就要学着帮忙管家,真是辛苦你了,管家经我是没得,但好歹也管了几年家,管家的经验还是有些,便与你说一道。”

      虞姒念很高兴:“谢谢二婶娘!”

      两人说了一会话,姚氏见时候不早了,便起了身:“老夫人,您就好好歇着身子,我去主院看看弟妹,念念可要一起过去?”

      杨淑婉病了,她这个做妯娌的,少不得要过去看看她。

      虞姒念摇摇头:“府里还有一些事没有做完,二婶娘自个先去!”

      姚氏笑容一深,没说什么,带着一些补品药材去了主院。

      大房的事,她昨天是听了一耳朵,觉得虞姒念管家头一天,便能借着杨妈妈与周管事在府里立威,是得了老夫人的指点。

      可现在,她不这样想了。

      虞姒念说起管家的事条理分明,打骨里透了胸有成竹的从容,向她讨教管家经验时,字字句句也都是御下驭人,管家治事这些,真真是叫人刮目相看。

      头两个月的时候,念念还是一团孩子气,这病了一遭,打鬼门关闯了一道,却是眼看着长大了。

      姚氏又想到了家里的虞霜白,都是半大的孩子,年岁也相去不远,可霜白还是一团孩子气,贪嘴、备懒、好玩,跟嬷嬷学了好一阵子规矩,是什么也没学好,刺绣一团糟,厨房能把火来烧。

      姚氏摇摇头,一家姐妹也不能相距太远了,没得让外人说道,回头也要待霜白严厉些才行。

      陪着祖母说了一会话,虞姒念回了窕玉院,自己学《礼记》·《丧服四制》和《论语》第三篇《八佾》,预习明儿要学的《春秋》。

      这段时间,表哥除了教导她练字外,还会指导她课业,她从前落下的课业,也渐渐赶上来了。

      《四书五经》义理深大,却有许多相通之处,便是没学过,也能读懂一些,有不懂的地方,虞姒念就记下来,等中午表哥过来了,就向表哥请教。

      阳光打窗棂洒落,一片明澈静谧,瑞脑香首博山炉里薰香,一丝不苟地袅袅升腾。

      夏桃悄悄走过来:“小姐,周庄的新管事过来了。”

      虞姒念笔锋略顿,搁下了手里的笔。

      昨天晚上,周永牛几个摸黑回了周庄,连家里也没顾得上回,就去寻了周庄的里正,将虞府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里正听后,惊得连衣裳都顾不得穿好,便召集了周庄说得上话的人,浩浩荡荡三十来人,一起去寻了庄老。

      周庄的庄老,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秀才,年轻的时候考过几次,没有中举,便回到庄里办学堂。

      周庄背靠虞府,日子过得还算不错,这才有底气办了学堂。

      庄老有学问,还见过世面,周庄大大小小的事,少不得要过问他几句,久而久之,庄老在周庄也就成了镇山人了。

      庄老抚着长须,听周永牛又将府里的事说了一遍。

      堂屋里七嘴八舌,都在抱怨虞府加了收成,又涨租子,许多人都在咒骂周永昌缺德,自己贪了钱子,还连累他们。

      庄老一旁听着,一直没说话。

      一直听大家说了一柱香的时间,庄老这才开了口:“周永昌贪了主家的钱,形同背主,是要先打三十个板子,送到官府,再打三十个板子,拉去尚阳堡流放,现在主家解了管事的契,让他去山里种树,每月还能领钱子,也算是个活计,好好干,也能养活一家老小。”

      他一开口,便没有人再说话了,都垂头听他说。

      ------------

      第131章:周永禾(求全订)

      “春季不缺吃的,地里的庄稼长得不错,涨一成半的收成,也饿不到肚子,到了下一季就恢复了原样。这几年,年景好,每亩涨五十文的租子,也负担得起,我听说京里各家,不久前每亩租子都涨到了七十文,隔壁郑庄租种了威宁侯府的田亩,涨到了一百文,每季收成也涨了两成半。”

      这下,大家也不抱怨虞府了,开始同情郑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7 01: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