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虞姒念立时就笑不出来了,小脸蛋一垮:“表哥,我太难了!”
小姑娘可怜巴巴的,脸上透了沮丧,周令怀轻揉了一下她的发顶:“《孟子·滕文公上》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虞姒念一脸茫然,显是没听懂!
周令怀解释:“是以下者劳力,中者劳智,上者劳人,你要学会劳人、用人。”
表哥在指导她管家,虞姒念顿时精神一振,捧着脸儿崇拜又期待的看着表哥:“表哥,快教教我怎么管家,虞府虽然人口简单,可府里府外却是不少,明儿祖母还要我见庄上和铺上的人,麻烦的很!”
小姑娘目光灼灼地看着他,眼中充满了信任,周令怀忍不住握拳抵唇,咳一声,清了清嗓子:“大户人家因下人众多,主子也是管不过来,便立个规矩,让下人们自治自管,只要不出什么大的错漏,主子也不大过问。”
虞姒念点头,各院都有管事嬷嬷在管。
周令怀:“这样就有一点不好,上头的管事们管着下头的奴仆,一级一级分阶而治,便是级大一阶压死人,久而久之,管事们积威甚重,规矩比主子大,难免会出现奴大欺主,则上欺下瞒,无人敢报,人人上行下效的弊端。”
虞姒念若有所思:“杨妈妈和周管事串通一气,虽然做得小心,但天底下没有不漏风的墙,大厨房里头肯定是有人知道,就是因为杨妈妈是管事,在府里得脸,还体面,又是用老的人,便没有人敢说杨妈妈的不是,便是被人发现了,杨妈妈三钱五铜就把人打发了,有钱拿,还能不得罪杨妈妈,谁不乐意?谁会去做那得罪人,有又吃力不讨好的事?”
这就是奴大欺主,上欺下瞒,无人敢报,又上行下效。
周令怀略一颔首。
虞姒念有些苦恼地皱着小鼻子:“表哥,那我该怎么做?”
周令怀捻了一颗樱桃,去了梗,递到小姑娘嘴边,小姑娘看着他,也没注意唇边的樱桃,张嘴吃了樱桃,他淡白的唇间透了笑意:“你要集权。”
樱桃的酸意在嘴里弥开,虞姒念玉白的小脸儿,也染了一层氤氲的浅粉,她咽下樱桃肉,正要吐籽,一块蓝帕子就递到唇边。
虞姒念自然而然地将籽吐在蓝帕子上,拿着帕子拭了嘴角:“什么叫集权?”
周令怀收回了蓝帕,将樱桃籽倒在一旁的小碟子上:“制定更完善,更全面的奖惩规矩,这样一来,下人们的生杀大权就在你的手里,犯了错,有府里的规矩处置,管事们则无权处置。”
------------
第127章:表哥,你真厉害(求月票)
虞姒念眼睛一亮:“这样一来,下人就不用担心犯在管事手里,从而畏惧管事,讨好管事,而是担心做不好事,犯在主家手里,畏惧的人也就成了主家,做起事来也更卖力。”
她觉得这个办法是真好。
可仔细一想,又觉得有些不妥,虞姒念就问:“可是这样一来,府里的管事估计不乐意了,没得闹起来,我才管家就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怕是很难服众!”
她能想到这一点,倒不枉他教导了,周令怀笑了:“你还要分权?”
虞姒念被他搞糊涂了,怎么集权又要分权,这是什么意思呢?”
周令怀又道:“府里的下人都是分级而治,但是权利却都集中在管家人手里,你要把手里的权利分出去,让她们自我管理,自负盈亏,每月按照盈利或亏损,公开进行分红、嘉奖,或是警告、惩处,管事的职权更大了,得利就更多,同时责任也更大,做事就更认真。”
虞姒念瞪大了眼睛:“削弱了管事的威信,却又加大了管事的职权与责任,管事们得了利,便不会闹了。”
主家的分红和嘉奖,既满足了下人的虚荣心,又有实质银钱奖励,有面子,又有钱拿,可比偷摸着贪,被主家发现了,送到官府,打了板子,拖去流放更好?
虞姒念越想眼睛就越亮,兴致勃勃道:“每个月,每一季,盈利最好的庄铺,所有人可获得盈利的半成红利,管事还能额外获得月度与季度分红,亏损的庄铺,按照亏损大小,以警告惩罚处置,连续三个月亏损,就解了管事的契……”
周令怀轻笑了一声,没说话。
“……各【创建和谐家园】铺形成良性的竞争关系,做事的积极性提高了,事情自然就做得更好,大家是竞争关系,难免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不敢在背地里搞小动作,大家的利益都得到了最大化,这是双赢的局面,没有人不会同意。”
虞姒念兴奋地直点头:“集权治人,分权治事,相得益彰。”
周令怀又取了一个大樱桃递到小姑娘嘴角,皮薄晶莹的大樱桃,衬着小姑娘娇嫩的唇儿,十分娇艳:“集权是你的绝对领导权利,分权便是恩威并济的御下手段,一刚一柔,互相并济,才能治下与御人。”
虞姒念一边嚼着樱桃,一边笑:“表哥,你真厉害。”
周令怀轻笑了一下:“做人做事,也要记得刚柔并济,太刚了,容易树敌太多,对自己造成损害,太柔了也会被欺,给自己造成伤害,你今天就表现的很好。”
杨妈妈和周管事串通一气,贪墨银钱,虽是他们自己攀咬出来,却是小姑娘一手安排,杨妈妈和周管事肯定也清楚,可为什么最后,杨妈妈和周管事不记恨小姑娘,反而对小姑娘感恩戴德?
是因为小姑娘体现出了赏罚分明,恩威并显的一面,令人心服口服。
还有襕衫之事,如果虞兼葭安份地收下小姑娘送的素锦留仙裙,这事件便不声不响地过了。
可虞兼葭纵容下人顶撞了虞姒念,显然是对虞姒念心生不满。
虞兼葭在府里,有良善知礼的名声,很得人心,襕衫这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若是让虞兼葭拿到了话柄,借题发挥,虞姒念头一天管家,自是比不得虞兼葭长久的名声。
可虞姒念也不废话,直接命人掌嘴,行管家威仪,丝毫不给虞兼葭攀咬的机会,又让夏桃去虞宗正那里借了《祭孔六佾舞》,是借了虞宗正之势,震慑虞兼葭,也杜绝了虞兼葭因心怀不甘,借着这件事生出一些是是非非。
不大不小的事,就这样小事化了。
干净又利落。
集权分权,都需要上位者有极强的掌控力,他见小姑娘行事已经见章法,不管是集权还是分权她都能把控。
得了夸赞,小姑娘眉飞色舞,脸上也透了得意神情:“表哥,不仅书读得好,义深理大、晦涩至玄的四书五经,道家典藏,佛家经书,表哥也能言简意骇,理通意达,便是御下驭人,管家治事这等繁琐又麻烦的庶务,也让表哥三言两语说了个明白,”她小脸上透着崇拜,轻轻扳着手指头:“表哥字写的好,画也画得极好,上次听长安说,表哥还会漆雕,会雕刻,还会制墨,斫琴、炒茶……”两只手掌都数完了,小姑娘倏然抬起头,瞅着表哥,问:“表哥,有什么是你不会的?”
周令怀听后,微哂:“天下何其之大,我不会的又何其之多?会的不过九牛一毛,便是这烹、香、药,我便不懂了,往后还要有劳表妹费心。”
虞姒念呶着嘴儿:“得亏了表哥是男儿,君子远离刨厨,又不好沾香捻粉,不然哪还有我们女儿家的活路?表哥真的只有十五岁?”
这么大点,便懂这么多,需要花费许多时间,精力,与心神,真不知道表哥是怎么学会的?
周令怀轻笑,没说话。
其实,他的真实年龄,却还要小一些。
他小的时候,仗着脑袋瓜儿聪明,有过目不忘,入耳能诵之能,对什么好奇,便学了什么,往往学会了,便丢到一旁了,又被新的事物吸引。
有一年府里送来的春茶,他喝着不喜欢,便自个上山里采了野茶,照着古籍学着自己炒茶。
父亲准备的五弦琴不好看,他就自己寻师傅,学斫琴……
年少轻狂,便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没什么做不到。
母亲宠着他,姐姐帮着他,便是父亲想要严厉管教,也扭不过娇妻爱女,久而久之,便也纵了他。
他家里头有权有势,想要学什么,都能寻来最厉害的师傅教导,那些师傅不敢藏私,他又肯学,学起来便又事半功倍。
不知不觉,便学了许多。
表兄妹俩在书房里闲聊,不大一会子,许嬷嬷便命人摆了膳,周令怀也留在了窕玉院用晚膳。
晚膳后,时候已经不早了,周令怀不好在窕玉院久待,便回了青蕖院。
------------
第128章:还要不要人活了(求月票)
虞姒念将表哥之前的话整理了一遍,又将自己的一些想法添添减减地记下,折腾了一个时辰,字是写了不少,也算完成了今天的练字任务。
之后,虞姒念又找来了许嬷嬷,与她商量关于集权和分权的事宜。
许嬷嬷打宫里出来的,见多识广,又谨慎周全,有她帮着出主意,一准是妥当的。
两人一直商量到了亥时(9点),才初步定下。
许嬷嬷帮着虞姒念塑完骨,便去准备药浴,虞姒念自己在榻上练柔身术,柔身术的动作,虞姒念已经学会了,一盏茶便能轻松做完,做完后,骨头也不疼,身上也不酸,反而十分轻快,也是体会到了塑骨柔身的好。
大约是累了,虞姒念泡着药浴,有些昏昏欲睡,对春晓道:“明儿一早,去向叶女先生告一天假,就说母亲病了,我要帮着管家,顺便问问叶女先生要学的课,我自己在房里学,做好了笔录,给叶女先生查验。”
明天还有很多事要处理,家学是没法上了。
第二天一早,虞姒念学完仪礼,便出了一身热汗,身上粘乎乎的很不舒服,泡了药浴才清爽了些。
虞姒念坐在琉璃镜前,呶着小嘴儿抱怨:“天气越来越热,每天穿着十二重衣学礼仪,半个时辰下来,里头的几层衣裳都湿得透透的,简直太难受了。”
许嬷嬷笑而不语。
见许嬷嬷不搭话,虞姒念有些失望地瘪瘪嘴:“嬷嬷,你不是夸我仪礼学得好么?那我什么时候可以不用学仪礼了?”
许嬷嬷笑眯眯道:“至少要到五月。”
虞姒念瞪大眼睛,一脸震惊:“嬷嬷,你还要不要人活了?”
许嬷嬷拍了一下小姑娘的小脑袋:“尽胡说,你瞧瞧大老爷,每日穿着厚重的官服上下朝,都能面不改色,便也知道,我让你穿十二重衣学仪礼的用意,礼仪,除了礼数,还有仪止,等什么时候,你热了一身汗,还能面不改色,举止从容,什么时候便不用再学仪礼。”
礼数到了,但是失了仪态,也是有损闺誉。
况且,如果虞姒念将来嫁入官家,成了命妇,大热天也要穿着至少七重衣的命服见贵人,那才是真正难熬。
她从前在宫里头,便见了不少命妇,大热天穿着命服热汗蒸腾,甚至还有人热中了暑气。
“哎,我真是太难了。”虞姒念小脸又是一垮,天冷的时候,她穿九重衣学仪礼,早上寒气重,屋里不许烧地龙,更不许上火盆,她冻得瑟瑟发抖,连路都走不稳,每天都摔得身上疼,好不容易适应了,现在又要苦热了。
还真是水深又火热,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便在这时,冬梅拿了一身杏黄色绣红杏花缠枝纹裙,外搭了杏红色的齐腰齐襟短襦:“小姐今天便穿这身?”
杏红色较石榴红要清爽俏丽一些,也不失明艳大方,虞姒念便点头:“这身就很好了。”
李嬷嬷颔首点头,虞姒念屋里的人,都是虞老夫人亲自挑的,从前没搬院子,虞姒念房里的事,便有柳嬷嬷帮着打点,丫鬟婆子们都随了主子,性情散漫了些,如今搬了新院,再仔细【创建和谐家园】了些,便是个个都顶用。
冬梅稳重仔细,是个周全的人。
春晓体贴又忠心,身上还有些把式,贴身伺候着也是极好。
最叫人惊讶的就是夏桃,原是发现这丫头生得机灵,就提点了几句,谁成想这丫头却变成了小耳报神,府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消息,都能打听仔细了。
连最不出挑的秋杏,也是谨慎话少的性子,跑腿的活儿做得周全,从没出过差错。
也是院子里的人得用了,虞姒念昨天才能安排了一出好戏。
梳洗完了,春晓也从潇湘馆里回来了:“叶女先生今天要教《礼记》·《丧服四制》,叶女先生说这是《礼记》最后一篇,明天就开始教五经之一的《春秋》,四书要学《论语》第三篇《八佾》。”
虞姒念心念微动。
昨儿表哥提及了《祭孔六佾舞》,又顺带提了《八佾》,天子用八,王公、诸侯用六,士郎中四,士二。
八佾之礼,一列八人,八佾八列,六十四人,礼之于乐,克谨复礼,严节谨行,是最高的礼节。
讲了八佾,《六佾祭礼舞》就不可能不讲,那么襕衫之仪,孔圣之大自然会提及。
显然襕衫之事,叶女先生也是听到了风声。
虞家是书香之家,府里的动静不可能瞒得过祖母,一件襕衫也不算什么,可真要穿上了身,就落人口实了,祖母让叶女先生着重讲一讲这礼乐之仪,也是寻常。
虞姒念让春晓带上了她前些日子做的新茶,便上了安寿堂。
难得祖母还睡着,虞姒念也没让柳嬷嬷叫醒祖母。
柳嬷嬷便问:“大小姐今日正式管家,要不要叫下人过来点卯?也好熟悉府里头的人和事?”
点卯?虞姒念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
府里每隔十日,便要召了府里头所有下人点卯、训话,以彰显掌家之威严,下人们也不敢轻怠了去。
于是,她摇摇头:“便不点了。”
柳嬷嬷也没多说。
虞姒念从春晓手里接过一沓厚厚的纸:“不当家,不知当家的苦,我昨天管了头一天家,便觉得府里的事繁琐又杂乱,一天儿下来,其他事也做不了,便与许嬷嬷一道商量了一些治家的法子,也不知道得不得用,还要嬷嬷帮忙掌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