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悍戚》-第1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东汉末年,想要建立功业,钱帛其实并非最重要的环节。在这个时代,家世、名气和才学,才是立身之本。这才学又有文武之别,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想要立身处世,这文采不可或缺。名气,便是从这文武才学而来,当然也有人命好,凭借家世,便可以获得偌大名声。

        刘闯本想否认这诗词是他所作,可话到嘴边,突然又改变了主意。

        “先生可是问方才那首临淮水寄平?”

        青年道:“原来这诗叫做临淮水寄平……呵呵,不知是何人所作?”

        “乃在下初临淮水,心生感慨而作,倒是让先生耻笑。”

        “是你所作?”

        青年上上下下打量刘闯,露出一抹怀疑之色。

        也难怪,刘闯的形象实在不像是一个能够吟诗作赋的风雅之士。一身灰黑色的窄袖襜褕,头裹苍帻,怎么看都好像是个农夫,全无半点书卷之气,青年心生疑窦,似乎也是在情理之中。

        刘闯一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在下虽是个粗人,但早年间也曾读过几本圣贤书,知一些人间道理。再者说,诗赋小道,便偶尔为之也算不得大事,如何比得先生才学高妙,在下方才,确是有些班门弄斧的嫌疑。”

        青年眼睛一眯,“你认得我?”

        “确不认得先生何方高人……不过观先生仪表不凡,姿容俊美,举手投足有高士之气,在下猜想,先生定非等闲。”

        青年听罢,忍不住哈哈大笑。

        他手指刘闯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你这家伙所言确有道理,而且这眼力也颇为不俗。这一路上郁闷,难得遇到阁下这等妙人。在下颍川陈群,还未请教,足下高姓大名。”

        陈群?

        刘闯听罢,心头不由得一动,眼中旋即露出惊讶之色。

        眼前之人便是陈群?

        也许在三国演义中,陈群之名并不算显赫,甚至没有过几次出场。但是在三国志中,陈群却是曹魏少有的人才。他出身于颍川高门陈氏,祖父便是东汉末年极有名气的陈寔,与钟浩、荀淑和韩韶三人,并称‘颍川四长’。而陈群父亲陈纪,曾官拜侍中、大鸿胪;叔父陈谌,曾为司空掾,可算得是满门高士。故而史书记载,陈氏父子三人,并著高名,世称‘三君’。

        世语新说中曾记载有: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元方,就是陈纪,季方便是陈谌。而说这句话的人,正是两人的父亲陈寔,于是便有了难兄难弟的典故。

        至于陈群,或许不似其父辈那般有贤名,但若以才学而言,不输于父辈。

        他的才干更多是体现在治世方面,虽然三国演义中没有几次登场,但是在历史上确有不小的名气。

        后世大名鼎鼎的九品中正制,就是由陈群一手建立起来。

        而他的识人之明,更是在三国时期享有极高的声誉,堪称是贤才。

        不过,他不是应该在颍川吗?怎么会出现在徐州,出现在这淮阴城外?

        刘闯不敢怠慢,忙道:“原来是颍川陈氏三君之后,方才在下多有失礼之处,还望先生海涵。

      ¡¡¡¡ÎÒ½ÐÁõ´³£¬¶«º£¿¤ëÔÏØÈËÊÏ¡£¡±

        刘闯究竟是何处人?

        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最清楚的人,应该是刘勇,但却从未与他说过……

      ¡¡¡¡Áõ´³£¿ëÔÏØÈË£¿

        陈群听罢,微微一愣,旋即流露出一抹失望之色。

        原本以为是故人之后,没想到……不过,他却不会有失礼表现,“人言东海人杰地灵,先有麋子仲德才兼备,而今又有兄台这等妙人。呵呵,此去下邳,能与君相识,也算是一场缘分。

        只是在下还要赶路,便不与兄台盘桓。

        他日若有缘再相聚,定要与兄台浮一大白……”

        陈群彬彬有礼,话语中更是得当。不过那言语中流露出一丝淡淡的疏离之意,刘闯又如何听不出来?也难怪,在这个社会等级极为森严的时代,似陈群这种高门之后肯停下来与刘闯面对面谈话,已经是给足了刘闯面子。或者说,陈群是给那首《临淮河寄平》和‘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面子。两人地位悬殊甚大,虽有折节下交的说法,也落不到刘闯身上。

        刘闯倒也没有生气,忙与陈群道别。

        陈群复又登舟,扁舟缓缓离岸,朝对岸行去。

        孤帆远影碧空尽……当扁舟从视线中消失,刘闯忍不住长出一口浊气。

        这是他第一次,自他重生三国以来,第一次和三国名人面对面的交集……虽说此前有麋竺麋芳,而且和刘闯关系颇大,但毕竟没有见过,更没有过交谈。倒是陈群,肯弃舟上岸与刘闯说话,还是让刘闯心中生出一丝波澜。可惜,这波澜方起,陈群就已经告辞离去了……

        还是名气不大啊!

        如果自己有些许薄名,也许就可以和陈群进一步拉近关系。

        别看陈群方才说的客气,但刘闯很清楚,他和陈群之间的交集,已经结束。除非有朝一日,他能够爬到更高的位子,获得更为显赫的名声,否则的话,刘闯和陈群,就如平行线一般,永远也无法再产生交集。

        心里,顿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受……

        只是当刘闯回过身,准备上马的时候,却发现麋涉和裴绍等人,正面露惊讶之色,一旁上下打量。

        “小子,还有这等本事?”

        裴绍忍不住上前,一巴掌拍在了刘闯的肩膀上,“看你这模样,却真想不到,你还有这种才学。”

        常胜,是豫州人。

        而颍川,就属于豫州之下。

        他或许不知道陈群是何许人也,可是方才刘闯提到了颍川‘三君’,常胜却是如雷贯耳。

        所以,在刘闯和陈群寒暄的时候,常胜已偷偷摸摸,把陈群的来历告诉了裴绍。连带着麋涉,也知道了陈群的身份,心里顿有一丝紧张和惶恐。别看麋家在东海郡呼风唤雨,在徐州颇有地位。可实际上,麋家不过是豪强之家,与那世家大族,名门缙绅有着天壤之别。

      ¡¡¡¡µ¥Ö»ÊÇÐìÖÝ£¬±ÈµØÎ»¸ßÓÚ÷ç¼ÒµÄÊÀ×å±ãÓÐÐí¶à¡£

        广陵陈氏,海西徐氏……这些个家族,才能称之为真正望族。

        而麋家,一个靠贩卖私盐发家的豪强,就算家产比陈氏徐氏多,但也只能居于这世家之下。

        广陵陈氏、海西徐氏,不过是一州望族。

        但颍川陈氏,却是天下名门,哪怕如今落魄,也不是麋家能够相提并论。

        当麋涉弄清楚了陈群的身份之后,这姿态便不由自主的放低了好几分。刘闯虽说是一介白身,却能在陈群这等名门之后面前侃侃而谈。不管麋涉此前对刘闯如何看不起,可经此一事之后,却由不得他再张狂。先前那些优越感,随着刘闯和陈群一席交谈,已经荡然无存。

        刘闯先有些糊涂,不过马上就反应过来,弄明白了其中玄机。

        自家事自家最清楚!

        别看陈群和他方才相谈甚欢,可刘闯知道,陈群绝不可能给他有任何帮助。

      ¡¡¡¡²»¹ýÕâÑùÒ²ºÃ£¬»ØëÔÏØºó£¬×Ô¼ºµÄµØÎ»ÖÁÉÙÄܸßһЩ£¬»òÕß˵£¬÷çóÃ÷ç·¼ÄÜÒò´Ë¶ÔËû¸ß¿´Ò»ÑÛ£¬ËûºÍ÷ççÙµÄÊÂÇ飬±ã¿ÉÒÔÓ­Èжø½â¡£àÅ£¬²»¹ÜÔõô˵£¬ÕâʼÖÕ¶¼ËãµÃÉÏÒ»×®ºÃÊ£¬²»ÊÇÂð£¿

      第020章 颍川陈长文(下)

        麋涉等人虽然对刘闯态度发生变化,但却无改刘闯目前的状况。

        车队在渡过淮水之后,直奔淮阴县而去。

        在傍晚时分,便来到淮阴县城之外。

        “大熊,你们今晚便在城外扎营,看护车仗。

        我入城和对方联系,待明日把货物交接后,你们可以在城里玩耍两日,三日后咱们回转朐县。”

        “要在这里,停留三日?”

      ¡¡¡¡¡°Êǰ¡£¡¡±÷çÉæ¶ÔÁõ´³µÄ̬¶È£¬·¢Éú¾Þ´ó±ä»¯¡£

        若在此前,他根本不会与刘闯做什么解释。但是现在……

      ¡¡¡¡÷çÉæµÀ£º¡°ÔÛÃÇÕâ´ÎÀ´»´Òõ£¬ÊÇÒÔ»õÒ×»õ¡£

        呵呵,明日对方收到货物之后,还要做些准备,把咱们需要的货物准备妥当,估计也要一两天时日。只有收到对方货物,咱们才能回去……不过这次差事,倒也顺利,想必不会出现差池。”

        易货贸易!

        东汉末年,经济崩坏。

        特别是在董卓发放了无文小钱之后,令整个社会的货币体系彻底崩坏。

        许多商家交易时,或以真金白银来作为交易货币,或者就是以货易货,而不愿使用市面上流通的钱币。

        也难怪,自桓帝起出现桓帝五铢钱之后,东汉的货币体系历经剪轮五铢、挺环五株、四出五铢,再到董卓的无文小钱,五铢钱虽然作为主要的流通货币,但信用已经跌至谷底。甚至到了三国时期,五铢钱也一度混乱不堪,使得当时的经济发展,受到难以估量的巨大破坏。

        刘闯没有再去询问,麋涉说这些,已经给足他面子。

        于是便答应下来,和裴绍三人自顾自返回小帐歇息……这一路颠簸,也着实有些辛苦。

        就这样,一夜无事。

        第二天一早,麋涉带着一些人来到营地,把营地中的货物拉走。

        而后,他就宣布大家可以自由活动,除了一些麋家护卫留守营地之外,似刘闯裴绍等人,还有一些僮客管事,都离开营地,步入淮阴县城之中。

        淮阴始于秦,历经四百年光阴,已初具规模,成为淮河下游一座大城。

        不过这个‘大’,也是相对而言。若与朐县相比,淮阴无疑是一座大城。可若是与雒阳、长安……甚至下邳相比,也不过一座小城而已。四百年光阴,淮阴县城依旧保留着极为明显的楚地风韵。刘闯是第一次来淮阴,对淮阴县城一无所知。但看裴绍轻车熟路的模样,却不是第一次前来。

        “前面,便是千金浦。

        相传当年韩信落魄时,得瓢母一饭之恩,方得活命。

        后来功成名就后,便回乡寻找瓢母,却苦寻不得……最后不得不将千金置于河中,顺河而下,算是偿还瓢母一饭之恩。似韩信这等有情义的人物,方为真英雄,令人为之唏嘘感叹。”

        裴绍站在这名为千金浦的河边,感叹不已。

        刘闯却嗤之以鼻,轻声道:“有什么好唏嘘,说穿了,也不过是沽名钓誉之徒。”

        裴绍露出不快之色,“你怎可这般说淮阴侯?”

        “本来就是个沽名钓誉,识人不清,不知天时的狂妄之辈。

        想当初他韩信用兵数十万,坐拥齐鲁之地……大可以左右逢源,取渔人之利,谋取天下。偏为了一个劳什子一字并肩王,帮助高祖成事;后来更不知天时,看不清楚局势。连留侯都要退隐,偏他还要争那劳什子虚名。到头来,被吕雉所害……你说他是英雄末路,依我看,是咎由自取。”

        “你……”

        裴绍大怒,却拙于口舌。

        刘闯冷笑道:“想当初他明明有机会逐鹿天下,偏为那虚情假意而协助高祖。

        人言楚霸王有妇人之仁,他韩信便是个果断之人吗?该得的却要让走,到头来倒霉的便是自己。

        我是觉得,大丈夫生于世上,便要勇于争先。是我的,谁也得不走,不是我的,也要争他一回,免得到了最后,空悲切不说,还要落个被女人所杀,尸骨无存的结果,岂不是一桩憾事?”

        裴绍,不由得沉默了!

        历史上韩信曾有许多次机会逐鹿天下,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放弃。

        可不管是什么原因,天下最终是刘邦获取。成王败寇,当初他韩信也是一方诸侯,刘邦又怎可能容他活着?哪怕是吕雉不杀他,恐怕刘邦也会寻由头,早晚取他人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韩信在后世曾被许多人称赞,可是在刘闯看来,始终都是一个失败者。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8 1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