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你,你说什么?”
“我是问,您是哪一位?我不认识您,您也还没有介绍一下自己呢。”
到这会儿,王老头才找到机会切进来,“咳,这位是童福生老先生,是我们临川最早的知名作家,后来,回到市里,担任了文化馆的馆长,为市里的文化工作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各级领导都是很尊重的。”
林海文点点头,表示明白,一个被附庸风雅的领导们宠坏的老头,“原来是童老先生啊,我虽然没有听说过您的名字,也没有看过您的作品,更不知道您当年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贡献,不过我依然很感动于您对临川的这个浓厚感情啊。
说起来,前几天我去了趟京城,参加我新诗集的研讨会,会上全国作协的副主席也到了三四位。有一位姓陈的,还说起了您提及的那个期刊呢,说他十二三岁的时候,也投过的,只不过近年来是越来越不行了,让他很痛心啊。您当年写稿的时候,那个叫《春光》是吧?它是不是还特别难中啊?还有您的那个奖,我估计是后头的作家水平太次,颁不出去了,现在好像都撤掉了。哎,也是我们这些后来人不争气啊,投投《古诗观止》也就心满意足了,不像您那个时候,对自己要求高,让人钦佩。”
林海文说完,轻轻一笑,目光一扫,转向了顾海燕,“说起这个家乡来,那一天,【创建和谐家园】文先生也是拨冗参加了,我也是感受到了家乡人的温暖啊。”
“哦,【创建和谐家园】文,是咱们河东省作协的主席呀,你们听过吧?要我看,既然咱们《临川晚报》的目标是做全国知名的地方报纸,这个光我的诗,我是觉得不太够分量的。我看,要不然咱们把陈主席也请来,开个小说版。”林海文貌似想了想,看着《晚报》的社长,他就站在童福生的后边,“您瞧着怎么样?要是还不够,也可以去河东省作协理一理,虽然咱们是临川,但终归以后是河东的光荣嘛。要实在还不行,也没关系,我在京城也认识了一些人,京大中文系系主任陆松华先生,对我的帮助很大,我厚着脸皮求他写点文章,只发在咱们《晚报》上,想必也有一点作用的。”
说到这里,林海文又看向了童福生,“说起来,也是童老先生很久不动笔了,不然是用不着别人的。”
大会议室里头,还有一点新装修好的味道,淡淡的,不过会儿却格外的刺鼻起来了。
全国作协、副主席、三四位、【创建和谐家园】文、河东作协、主席、京大……
你谱儿大?我的谱,大到你思维都够不到!
第0144章 快刀斩外行
会议室一片安静。
林海文是打算对学校客气一点,但也没有装孙子的喜好,人是没有办法避免装孙子的,就像是他跟石啸说的,这个国家,说的算的那些人,林海文要是遇见,也是不得不装孙子的。他是可以孤高傲世,但活得太辛苦,还不如装装孙子呢。但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不需要装孙子的时候,林海文是格外地不喜欢装孙子。
今天在场这些人,他看人下菜碟,就不觉得需要上一道“孙子磕头菜”。
《临川晚报》的社长,觉得自己真是犯了岁星,不然怎么会昏了头去请童福生的。
这位老同志,因为头前一任的领导,真是附庸风雅,一年三节,居然还亲自看望,弄得童老同志在临川市内有了相当超然的地位,后面的领导嘛,也不好说,就童福生那个水平,实在对不上这个待遇,只好萧规曹随,年年看望。只是把一年三节,换成了春节一次,就这,老同志还牢牢骚骚的,春节团拜会的时候,给过建设路8号那位一点小难堪呢。
这个待遇,显然是把他的心养大了,在林海文面前,资格摆的太足——偏偏他又没有那么些资格。
社长这会儿才觉得,谁出的这个主意,简直是蠢透了。说文艺界就讲究尊老,讲究学习老一辈精神,把童福生请出来,也许有妙用。
妙用不知道,鸟用没有,是确定的了。
林海文还稍稍有点担心,别把老头气出个好歹来,那就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好在童福生虽然年纪大,但生命力还是很旺盛的。
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可偏偏又说不出口,林海文刚才可是捧着他的,把他捧到了比【创建和谐家园】文、陆松华,还有他自己,都要高得多的程度。难道他能说林海文是在讽刺他?如果是这样,那他摆老资格,岂不就是个笑话了?
王老头,这还是头一次听见林海文的词锋呢,那真是绵绵绵针绵,笑笑笑刀笑啊。
“呵呵,林同学,哦不,林先生。”社长看了看顾海燕,见她没有说话的意思,只是看着,她今儿也是受命而来,不会多干活。社长只好自己硬着头皮开口。说起来他也是冤,这事情压根就是上面的主意,他们顶多是打算顺水推舟而已,顾海燕能甩锅,反而他却不能。
“呵呵。”林海文微微点头示意。
叫我【创建和谐家园】我都不带眨眼的,别说先生了。
“您看,我们之前,可能也是考虑的不太到位,要不,你能不能,一个月,哦不,两个月,给我们提供一首诗?”
“两个月一首?”
“对对对,虽然有点捉襟见肘,但我们会努力调整的。就是水准上,希望能有这个《月下独酌》那样,稍次一点,比如你拿二等奖的《相思》那种也可以。当然了,最好是有《明月几时有》那样的,那就太感谢了。”
“哦~~”林海文点点头,“您对我的作品还挺了解啊,知道不少。”
“那是,我特意去学习过的,您青艺赛上的好几首诗词,领导们都念过好几次的。”
林海文瞥了瞥王老头,他似乎有点不忍直视了,再看看顾海燕,她也盯着茶杯上的花鸟图,看的挺入神。童老头就看不出好颜色了,刚才他给林海文也是贡献了500点恶人值,老当益壮,老骥伏枥,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余热。
《临川晚报》有一个书记,一个社长,还有一个主编,业务上的第一个头就是社长,但其实大多是主编干活,社长吧,有懂的,也有不懂的。眼前这位,估计是不太懂的,也是不爱关心的,如他所说,不是领导念过,他也许都记不住这些诗的名字。
“那个,《月下独酌》这个水平,真的就可以了?您不是要打造全国知名的品牌么?”
“呃,那质量当然是越高越好嘛。不过我们也不好对您要求太多,是不是?不能这么干,您是看在家乡的情分上,我们不能得寸进尺。”
“哈哈,您说得好,嗯。”林海文实在忍不住了,笑的不行。
社长犹犹豫豫的,觉得自己是不是条件开的比较低了,“那,那咱们就说定了?”
“说定?唉,王老师,您既然掺和进来了,不如给这位科普一下,《月下独酌》的水平是什么水平?《相思》的水平,又是什么水平?至于《明月几时有》,也顺便说说吧。”林海文有点烦了,直接把王老头拉了进来,既然学校要掺和,那就掺和到底吧。
大家伙也就看向王老头,老王觉得有点口舌干涩。
“这些诗歌,水平当然都是非常高的,不然不可能拿到青艺赛一等奖了。”
“这我当然是知道的,水平不高,我们能这么诚心诚意地求取么?王老师,您给说的详细一点?也给顾市长,还有我们一个形象点的标尺嘛。”社长这个时候,正怕自己标准定低了,回头完不成任务,被领导教训呢。
见过找没脸的,没见过这么找没脸的。
“《相思》或许二十年能出一首,《月下独酌》,则是百年一遇。至于《明月几时有》,千古以来,能有这个水准的,只有寥寥几首。”
“您明白了么?您不太看得上的《相思》,二十年能出一首,您打算勉勉强强,两个月就来上一首,这是外行话,我就不跟您多说了。”林海文站了起来,“我的诗作不太多,除了马上要出的这本诗集,也就是六七首,我也没打算按照什么频率,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来创作。约稿的期刊,不少,我稍稍说几个,这是推不掉的,《古诗观止》《诗苑》《艺术家》《原野》,我想,您是做报纸的,这些期刊都是知道的吧?所以,《临川晚报》这边,我只能是抱歉了。”
是的,林海文压根一首都不打算给了。
求诗要有求诗的态度,《临川晚报》这样的,就像是一些借钱的同学朋友,感觉你要不借吧,那就是烂心烂肺,嗜钱如命,转过头,你吝啬、小人之心这些名声,就要远播朋友圈了。遇见这样的,林海文直接都是“有多远滚多远”的。
社长也有点呆愣,《古诗观止》是古诗第一,《诗苑》是现代诗头把交椅,《艺术家》更是严肃文学界的巨头,至于《原野》,只说一点,人家的头头,叫屈恒——华国作协的老大。
吓死了么?林海文用眼神问了一句,“我还要上课,顾市长,各位领导,我就先【创建和谐家园】室了。”
第0145章 凡·艾克源种
这么牛掰嚣张的学生,王德义也好,王老头也好,任教数十年,从未见过。
¡¡¡¡È»¶ø£¬ÁÖº£ÎĵÄÅ£êþ³Ì¶È£¬ËûÃÇÈνÌÊýÊ®Ä꣬Ҳ´Óδ¼û¹ý¡£
所以,大概是负负得正,林海文居然没有从他们那里收到恶人值,《晚报》的社长,童福生,顾海燕,连带着后头那些跟班之类的,基本有一个算个,都给他多多少少贡献了一点。凑足了3000点。
回到教室的时候,历史老师正在讲课,可能是老韩跟他打过招呼,见林海文这会儿来,也没惊讶,就让他进来了,不过在同学们来,那可就是红果果的“特权”啊。
他们还不知道了,林海文是撂下了“多厉害”的一群人,跑来跟他们一起上课的。
《临川晚报》的事情,算是个额外的插曲,脑子得少了多大一块,才能想出包圆他诗歌的主意,真当一声令下,临川几十万老百姓,都是无所不从的么?有这样的人,但可惜,不在临川,在京城。所以快刀斩乱麻,林海文倒也没有留太多心,主要是他老爸那边,他稍微多注意了一点。
这么一注意,他就发现不对了。
“老妈,你有没有觉得,我爸是不是最近不太爱工作了?”林海文朝主卧努了努嘴,林作栋周六不去报社,也不看稿子,而是在里头翻自己的东西,这是比较少见的。
“没有啊。”
“噫。”林海文看着梁雪,“我说你们还玩瞒着我的那套?搞得好像我真的要考700分才能上大学一样,我就是现在在家待着,央美也跑不掉。你怕什么?而且明白跟你说,我考不上央美,也有老师教,绝对比央美的学生待遇还好。”
常硕、俞妃,蒋院长,哪一个是央美普通学生能够得上的?现在,这些人不说等着他挑吧,至少是不会拒绝收他的。
要说之前,林海文自己也还有点心虚,毕竟,接下来要靠自己提升技术,他是不太有自信的。但是回到临川之后,他兑换到的那个凡艾克兄弟的源种,也就是他眉心里的悬浮球,之前他画画的时候,发生了一点点变化。
梁雪主动给他置办了一套进口的油画工具,从好几个号的画架,到老荷兰的颜料,意大利的亚麻布,各类画笔、铅笔、铲刀,松节油、光油等等,零零碎碎的,花了她小两万。拎回来的时候,心疼坏了。
所以林海文就开始每天给她画肖像,画的是她坐在窗边摇椅上的样子。本来林海文是打算画她看电视的样子,或者是做饭的样子,这样也用不着摆姿势,她干活,他在边上画就行了。不过梁雪不肯,表示已经看清林海文的打算,要把她给他们父子俩当牛做马的样子,永久留存下去,传个几十代。这是绝对不行的,最后她自己找了个在窗户边,享受闲暇时光的姿态,让林海文找了个周六,好好画了大半天。
这幅《时光》,可是正儿八经的古典画法,是常硕现在最成熟,也是艺术成就最高的一种技法,耗时很久,至今还没画过一半呢。
不过这么一投入,林海文就发现,悬浮球发生变化了,似乎有一缕一缕的色彩从他的画作上,流进悬浮球里面,然后散进他的脑袋里。虽然进步肉眼不可见,但他明白,悬浮球里容纳的色彩,至少从原来的数量,增加了一些些。
源种的作用,林海文已经明确无疑,这两位油画的创始人,应当是留下了一个可以吸取经验值的成长器。有了这个,林海文至少可以确定,他的画技,会持续地进步,不管这个幅度有多大。这样他拜入【创建和谐家园】门下,也就不必有担心了。
梁雪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你爸他最近是不太愿意去报社。”
“因为我拒绝了他们领导的要求,所以被穿小鞋了?”
“那倒也没有。”梁雪摇摇头,“领导倒是没说什么,主要是他的同事。原来吧,他们社长在报社里头说了一下展望。就是那种,报纸怎么怎么有成就了之后,待遇就怎么怎么高了。反正吧,画了个大饼,他那些同事吧,现在就觉得,你不愿意,等于是毁掉了那个大饼嘛。所以,对你爸,就不是那个样子了。”
梁雪还没说呢,前天报社出去聚餐,林作栋那一拨里面,居然独独把他一个人给漏了,林作栋回来的时候,看不到不开心,是不想要影响林海文。但回房之后,大半夜都没睡着。在《临川晚报》工作了十几年,他可以说是没经历过这种,大家关系也都还挺好的。
没想到,现在就是一个虚幻的泡泡破灭了,居然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要说不心寒,也是不可能的。
林海文对自己这对爹妈,也是挺有些说不出的感觉,梁雪是有些单纯,最后被人给坑了一把,离职了。林作栋吧,也是性情中人,会为了同事们的变化而难过。
如果不是自己穿了,梁雪可能也就背了锅,忍了,绝不会辞职下海,林作栋就更没有这次的麻烦,说不定还能继续在大溜里,跟大家你好我好……哦,可能关系还会更好一点,毕竟,他当初要是被何文涛给挤走了版面,就成了个受害者,大家总是乐意同情一下他的。
“我进去瞧瞧他。”林海文轻手轻脚地进去,“看什么呢?”
林作栋拍了拍本子上的灰,“好些年没看过了,这是我念书时候写的东西,有文章也有散文诗,有些也在校刊发表过的。不过你老爸没有你的才华,后来就很少写了。现在想想,要是当初能坚持写,说不定现在也能成个小作家了。”
“那是,我的才华,那有一多半都是你给的。老梁家没有这个基因啊。”
“臭小子,小心你妈冲进来。”
房间外头,梁雪的耳朵贴着门,听到这一句,瞪了瞪眼睛,不过什么声音也没出,就这么听着。
“老爸,其实,你要是想写,现在也可以开始啊。”
“然后顶着一个林海文老爸的名头,到处混人情?”林作栋笑了笑,把本子放回去,“而且我啊,资质有限,这点自知之明是有的。”
“取个笔名嘛,先不要透露身份,不就得了?至于资质,我觉得,你不一定要写这些啊,说不定,你的资质,就在其它题材上面呢?”
第0146章 泰迪兄
林作栋被说动了,思量了几天,决定开始创作一部短篇小说,力图从家长里短的情感纷争中,解读生活的无奈和真实,为苦苦挣扎在红尘迷乱中的芸芸众生,点亮一盏明心见性的苦海心灯。
林海文听完之后,暗暗翻了个白眼,是不是心太大了,不过心里这么想,他身体和嘴巴还是很诚实的。
“挺好的啊,说不定还有机会改编电视剧呢。”
“是么?”林作栋一扫平日的苦闷,兴致勃勃,“我也觉得,就是你说的,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取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四句话,让我很受启发啊。”
你开心就好。
接下来,林海文依旧老老实实做一条高三狗,在一群不要命的冲刺者里,闲庭信步。林作栋则开始搜集素材,这么多年来,他从事情感编辑工作,见过的真实案例不知凡几,现在都要找出来看,总结、凝练,艺术化、戏剧化,最后形成了一个粗纲,拿来给林海文看,林海文是没看出来能够成为一盏明心见性的心灯,不过林作栋自己自信心很足。
《临川晚报》里头,好些人都知道老林编辑,开始写文章了。主要是林作栋弄得红红火火的,也没有避忌谁的意思。
5月底的时候,14000多字的《绿柳春红》写成,讲述了两个叫绿柳和春红的闺蜜,少年慕艾时,幻想日后的婚姻生活。然而在嫁入不同人家后,拥有了不同的际遇,绿柳嫁给大排档的老板三元,每日忙忙碌碌,家长里短,日渐枯萎。春红嫁给了挖沙船的船东,看似生活优渥,但却要忍受丈夫逢场作戏,不忠于婚姻的苦涩。姐妹两个,更是久不联系了……文章最后,挖沙船的船东锒铛入狱,大排档的老板染上赌瘾,两个姐妹街头相遇,少年时的幻想骤然浮现,却是“绿柳的眼泪里,都冒着丝丝缕缕的油烟气,身上的衣服,还是早上杀鱼时那件。而春红,忘了涂抹那些名贵的化妆品,苍白的脸色在阳光下都没一点暖意。两个人的眼神终究错开,一个低头,一个抬头,就这么擦肩而过了。”
“怎么样,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儿子还有几天就要高考了,你让他看这个?”梁雪狠狠瞪了他一眼。
林作栋挺尴尬,可是,创作起来,其他的东西都忘了个干净,今天定稿,第一个念头就是让林海文看看。
林海文倒是没注意他俩说话,他看的挺认真的,一直到最后,才叹了一句,“要是最后绿柳和春红在一块了,那就是神作了。”
“什么?”
“你说啥?”
呃,林海文简直忘了自己是在点评老爸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咳咳,没说什么,就是最后感觉处理的很好。你打算投哪儿啊?”
¡¡¡¡¡°Äã¾õµÃÄØ£¿¡±ÁÖ×÷¶°±íÇéÓеãìþìý¡£
“《原野》?”
哗啦,脸垮了,林作栋把稿子拿了回去,“看你除了《原野》,也就不知道哪里还能发小说了,我自己去找。”
林海文吐吐舌头,伤害到他脆弱的小心肝了,不过林作栋说的还真没错,哪里能发小说,林海文知道的真不多。尤其是新人新手的作品,一些比较知名的期刊杂志,都是不看的。更别说《原野》这种级别的了,没几篇上分量的旧作,没点名头,没拿过几个像样的奖,人家的初审都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