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最近祁卉虽然在学校里躲着林海文,可是在小区里就不一样了,一见林海文他爸妈,就扭扭捏捏,还动不动就脸红,可是又不躲,每次碰见还都有意停下来说上几句,这让梁雪就犯了疑心病了。
今天大妈一号陈慧兰,还跟她说起这个,说是她们家卉卉最近在家里,老说起林海文来,可能有情况。
“我觉得,可能是一不小心,散发出了过量的魅力,让她的小心肝沦陷了,我正头疼呢。”林海文也没撒谎,直接说了。
梁雪脸上露出一股奇异的神色来,有点满足,有点舒爽,“这么说,是陈慧兰她家丫头单恋我儿子喽,呵呵呵,呵呵呵。”
第0021章 千古新句,当代【创建和谐家园】
“老林,你的包裹,我给你拿过来了。”胡丽娟把手上东西扔在了林作栋桌子上,“买书了?还是杂志?咱们报社没有订?”
林作栋正在跟一个编辑商量修稿子的事情,听到胡丽娟的话,眼睛就像个灯笼被点亮了似的。
“咳咳。”林作栋拿起包裹,状似无意地,把写了单子那一面朝向胡丽娟。
果然,办公室妇女的眼睛都是很好使的,胡丽娟一眼就看到了寄件人:《古诗观止》发行部。
“呦,林大编辑最近品味见长啊,都看起古诗来了?”
“胡姐,是什么啊?《古诗观止》还是《诗刊》?这两本我们社不是都订了么?”一个青年编辑,挺好奇的。
胡丽娟凑过来又看了看,“《古诗观止》呀,是咱社评的一级期刊吧?”
“那林哥说不定是想要一个人好好学习学习,也发个几篇,明年好评高级编辑了。”
办公室里一片笑声,发到《古诗观止》?甭说《临川晚报》的文化版,都是些故事会、情感口之类的,就是《江南日报》,除了专栏作家,它自己的编辑也没几个有这个本事的。
林作栋被笑了一通,一点不开心都没有,等到大家声音低下来,他才拿刀割开了包裹,把期刊拿了出来,“就是我家臭小子,发了两首诗在上面,说是提前了半年多,给放到这一期了,没想到还真是,呵呵。”
“你家臭小子,不就是——什么?”
胡丽娟的声音就像是指挥家的那根棒子,从大腿的高度,一下子提到了脑袋上面。
“海文在《古诗观止》上发了诗?”
“对啊,两首,一首古诗,一首古词,好像是被评为一级作品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还没看到呢。”林作栋淡淡说道,天知道他已经跟杂志那边的古小海编辑,确认了好几遍了,这会儿还装作不太了解的样子。
几个编辑早就扑了过来,手快的一抢,两本样刊就从林作栋手上飞走了。
《古诗观止》的封面是非常古典的,白色铜版纸,水墨画的特色,背景是大诗人柳牧的轮廓剪影,“古诗观止”四个字,是开国总理题写的,一笔挥洒龙蛇的行楷,向来是这本期刊的象征。
没说的,一看就是上档次。
“千古新句,当代【创建和谐家园】”
八个字两列写在封面上,显然这是本期的主题。
“啧,好大的口气。”青年编辑也是中文系毕业的,对《古诗观止》并不陌生,但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高的评价。
期刊被迅速翻到了“千古新句,当代【创建和谐家园】”那几页,嗬,《古诗观止》足足拿出了10页来放这两首作品。正文各自占据一页,还有各类名家的评断鉴赏,足足十多篇长长短短的。
第一个闯进青年编辑眼睛的,不是原诗,而是一个诗歌鉴赏家的名字——陆松华,京城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国内文艺界的泰斗级人物。
“千古新句,当代【创建和谐家园】”这八个字,就是从陆松华的评语里拿出来的,并不是杂志社的定语。
“评《月下独酌》诗,首重灵感,从诗人运用的丰富想象中,能感知到它表现出了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全诗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纯乎天籁。尤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联,堪称奇崛傲古,气势磅礴。最后一联‘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更是有谪仙遗风……”
“《明月几时有》,海文先生这一阕词,堪称‘千古新句,当代【创建和谐家园】’,在艺术成就上,全篇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格调高古,一洗绸缪婉转之态;从表现方面,词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
海文先生?
“林哥,这,这两首就,就是——?”青年编辑觉得,嘴里的话有点打牙齿,怎么也说不利索了。
“是啊,就是这两首,没想到陆先生给他的评价还挺高的。”
林作栋感觉自己马上就要破功,实在是快忍不住了,毛孔的舒张频率都加快了不少。
……
京城,《诗刊》编辑部。
“《古诗》那边的新期呢?”主编一上班,第一个事情就是看兄弟期刊的新期。同为国内诗文期刊的一级刊物,这对兄弟之间相爱相杀是难免的,一方面要共同培养诗歌爱好者,毕竟,诗歌是小众文化,蛋糕要是没了,窝里斗还有个毛用。但同时,两边的竞争也是异常激烈的,毕竟,摊子就是这么大,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不过,诗刊的主编还是比较惬意的,他上任以来,已经渐渐能够和《古诗观止》并驾齐驱了。毕竟《古诗》资格更老,也更加根正苗红,能做到这一点已经不容易。
主编是没有秘书的,当然,也可以说整个编辑部都是他的秘书,比如胡伟立,他今天就负责把新到的几样重点文艺期刊送到主编的案头。
“放您桌子上了。”胡伟立逗趣地说了一句,“古诗那边是越来越不行了,今天我看封面上,都打出‘千古新句,当代【创建和谐家园】’这种主题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柳牧复生,给他们投稿了呢。”
“哈哈,是么?我看看。”主编挺开心的。
领导开心,胡伟立也就开心了,他这两天收到了几篇不错的稿子,赶紧着要定下来,忙了大概十来分钟,就听到里头主编在喊他。
“小胡,小胡。”
“哎哎,怎么了?”
“你来看看,你来看看,是不是这一句,就是上次你说的那个学生,临川的。”主编指着《月下独酌》的颔联给胡伟立看,“这不是抄袭么,不知道是从哪儿提前看到的,还说是他自己写的,还好我们没要,不然麻烦就大了。”
“是么?怪不得,我说他一个高中生怎么可能写得出来。”
胡伟立一阵兴奋,接过《古诗观止》,“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对对对,就是这一句,是哪位【创建和谐家园】写的?摩诘老师?”
“不是有名字么?没听说过。”
“林——林海文?”
胡伟立眼睛珠子都快掉了出来,同名同姓?
第0022章 我的心好痛
胡伟立把眼睛贴在了《古诗观止》上,但“林海文”三个字也没有变成“你在做梦”。
“怎么了?林海文有什么问题,你认识他?”主编眉毛一竖,“那这稿子他怎么没投给你。”
“呵呵,可能是我搞错了,应该不是一个人。”胡伟立又期待又害怕地看向页底,那里有作者的简介,如果能看到一个类似于“出生于1965年”,或者“性别:女”,又或者“教授,博士生导师”之类的,那就太好了。
“林海文,号清凉山人,籍河东临川。其诗词特点奇出,行文汪洋肆恣,飘逸若仙,意境大气纵横,情态磅礴,堪称想前人之未想,写前人之未写。”
考虑到林海文的特殊情况,古小海编辑和林作栋都决定隐藏他的详细信息,年龄啊,职业啊,都一概不提。为了模仿古人,林作栋甚至还以临川的最高峰清凉山,给他起了个一个名号——清凉山人,但是即便有这些处理,也完全足以打破胡伟立的幻想了。
林海文,临川,对影成三人——让我变成一道影子吧,胡伟立此时此刻,只有这么一个念头,他想要从主编的面前消失掉。
“胡伟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主编好歹是个主编,这会儿也看出来胡伟立的不对劲了,这可不是躲过一次抄袭风波的态度。
胡伟立咽了一口口水,感知了一下自己没有尿意,也没有便意,更没有晕厥过去的征兆,只好选择面对现实,“主编,就是,就是这个林海文,他就是上次我说的那个临川一中的老师推荐给我的那个学生。”
一口气说完,胡伟立立马做出鸵鸟状,全身上下,连同头发丝都在求饶:我错了,我错了。
主编果然眼睛瞪的老大,拿过《古诗观止》,把《月下独酌》细细看了两遍,才压抑住怒火,事已至此,总不能让胡伟立去死,虽然他很想这么做。《月下独酌》这种诗,《诗刊》创刊以来也没有遇见过几篇——这还算是得益于这个世界的当代古诗水平比较高,要是林海文原来那个世界,近二百年除了毛嘟嘟的词,就再也没有堪与一比者。作为《诗刊》的主编,他这点鉴赏力肯定是有的。
“你不是说他只有一句诗么?怎么会是一整首?而且这么高水准的诗作怎么可能是一个高中生写的?你当写古诗是买萝卜白菜啊。”
“当时,当时他们就给了我一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那句。”
胡伟立恨死林海文,还有王老头了,要是当初他们把整首诗都拿过来,他必定不会是那个态度啊——反正他自己是没错的。
主编长长出了一口气,“行了行了,你出去吧。”
如逢大赦,胡伟立气也不敢喘一口,就灰溜溜地从主编办公室退了出来。
这会儿,杂志社的同事们都陆陆续续到单位了,看到胡伟立这幅样子,几个眼色一对,就知道他是被骂了,心里难免有点高兴。
“胡大编辑来的很早啊,怎么?主编不太高兴?”一个跟胡伟立不怎么对付的王编辑,就挺好奇地问了一句。
“高不高兴,你自己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输人不输阵,胡伟立坐回自己的位置,开始心不在焉地看那几份稿子,同事们还在聊门口的煎饼果子,一个说是鸭蛋黄不如昨天的好,不流油,吃着没什么滋味。另一个说看着特别好的那种鸭蛋,不能吃,加了东西。然后就一起感慨食品安全是个大问题……
“胡伟立!你给我滚进来!”
¡¡¡¡ßÑ£¡
¡¡¡¡ßÑ£¡
¡¡¡¡ßÑ£¡
这一声吼,差点把电风扇给吼转起来,吼的整个办公室都成了锯嘴葫芦,吼的胡伟立刺溜一下从凳子上滑到了地上,然后连滚带爬地跑到主编办公室里。
外面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自觉地移动步子靠近了主编办公室的房门。
“你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这是什么?”
胡伟立抖着腿——不是那种坐在教室里不自觉地抖腿,而是无法控制肌肉地那种抖,伸出同样发抖着的手,拿过了《古诗观止》。
“《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千里共婵娟。”
看完后,他一脸的茫然,“我不知道啊,他们没说啊。”
“不知道,不知道,没说,没说,为什么他们不说?”主编声嘶力竭,眼睛通红,“为什么古小海就能知道,为什么他们就会给古小海说?啊?胡伟立,劳烦你告诉我,这都是为什么?”
主编已经出离愤怒了,如果说《月下独酌》尚算是数年一遇的好诗,那么《明月几时有》这首词,说是百年一遇丝毫不为过,说是“千年新句,当代【创建和谐家园】”更是实至名归,这样的一首词,一首足以让《诗刊》彻底压过《古诗观止》的词,居然就这么被他们错过了。
我的心好痛……
“你给我说清楚,前前后后都给我说清楚,不然你就直接去财务结账滚蛋。”
“就,就是,这个林海文的语文老师跟我是认识,他说林海文写了半联新句,就是那个对影成三人,我们觉得挺不错的,就打算写个诗评,他说还要问问林海文的意见,我,我就说,一个学生的意见有什么有什么重要的,结果被林海文听到了,他……”胡伟立被吓得哗啦呼啦地说实话,然后在主编越来越黑沉的脸色里沉默下来。
完了!
林海文,都是你害的,你为什么不把《月下独酌》《明月几时有》给我?为什么?
主编什么也没说,一页一页地翻着那些评论文章,京城大学中文系系主任陆松华,人民大学文学系教授海云生,《人民文艺》主编杨胜武……一个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就这么挤在《古诗观止》的几个页面里。
而这一切,本该是属于《诗刊》的。
我的心,真的好痛……
“胡伟立,你收拾一下去后勤吧。”
“是,主编。”胡伟立感觉自己快哭了,后勤,那是平均年龄50岁,女性占比80%的“好地方”啊。
……
恶人值+200,来自《诗刊》胡伟立。
恶人值+1000,来自《诗刊》胡伟立。
恶人值+2000,来自《诗刊》胡伟立!
大早上,林海文被他妈从床上揪起来,脑子还没怎么清醒的时候,就一连三条信息闪动了起来。
“胡伟立是谁啊?《诗刊》?唔,好像恶人值又要超过一万点了,胡大哥,谢谢了啊。”
第0023章 知名情感类报纸专栏作家
和《诗刊》薄雾浓云愁永昼不一样,《古诗观止》现在可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准确的说,他们的马蹄已经疾了好几天了,尤其是林海文的编辑古小海,他原来也并不算是《古诗观止》头几位的编辑,资历人脉比他强的,一手都不止。结果偏偏最后几天,林作栋找人托关系的,联系上他,他从投稿信件里把林海文的诗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