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最后不治身亡,被客栈老板叫嚷着晦气,然后送来了义庄。
周娇娘仔细翻看完资料,就把改烧的都烧了,最后将户籍和路引收好。
“明天我就找人去义庄,假托是梁家人的亲友,将他们的尸体领出来,然后好生安葬了!”
周娇娘心里暗暗想着。
她既得了人家的便宜,就会帮人家入土为安,也算互不相欠!
魔珠能够探知周娇娘的想法,倒也没有太过拦阻。
它喜欢那种“养成”的快乐,却也不愿养出一个事事都依靠别人的废物、米虫。
它可以帮忙,却不想目标过得太理所当然。
……啧,在人世间待了四五个世界,它堂堂魔主居然也变得矫情起来。
魔珠暗暗唾弃了自己一番,然后就压下这股念头,继续在识海深处默默观察周娇娘。
不得不说,周娇娘给魔珠的感觉不错:柔弱却不菟丝花,懂得自立自强的道理,这就很对魔珠的胃口了。
魔珠看着周娇娘一步步的蜕变,它不仅有些期盼,在它的帮助下,周娇娘到底能够走到怎样的高度?
她一定能够摆脱应有的命运,从一个心中只有内宅争斗的宠妾,彻底变成另外一个更有价值的人!
魔珠对周娇娘有着莫名的信心。
周娇娘可不知道魔珠对她的评价这么好,她暗自打定主意,就开始按照计划行动起来。
花银子托人安葬了梁家一家三口,然后她就去衙门换了新的户籍和路引。
最后,她选定了距离京城一千多里的齐州,准备暂时安顿下来。
周娇娘没有独自赶路,而是请了走镖的镖师。
正巧有个商队也要去齐州,周娇娘便跟着大部队一起赶路。
有了这么多人,还有专业的镖师护送,路途很是安全。
周娇娘平安抵达齐州。
“周娘子,我家便在齐州,我帮你介绍一个口碑好的牙婆吧。”
同行的一个商贾,带着几分殷勤的说道。
不能怪他这般热情,实在是这位周娘子的医术太过神奇。
原本,他们这些大男人很是看不上一个妇人,觉得她也就是给女人看看一些难言的妇科病,或是调理孕期、接生啥的。
结果呢,人家周娘子随便一出手,就彻底镇住了一行人——神医啊,真正的神医!
生死人肉白骨什么的,那是夸张。
但周娘子一手银针,真是出神入化,几幅汤药下去,更是能把一个得了重病的人从鬼门关拉回来。
亲眼见识到周娘子的高超医术,同行的人对她真是各种敬畏。
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啊。
而此时的医疗条件太差,小病靠熬,大病靠命。
撑过去了就侥幸活着,撑不过去则是命该如此。
这样的情况下,一位医术高超的神医,便是救命菩萨啊。
这位商贾听闻周娘子要来齐州寻亲,第一个反应就是高兴,第二反应则是想方设法的拉拢。
结识了神医,他和他的家人就多了一层保障啊。
关键时候真能救命!
如果可以,商贾真想把自己隔壁的房子卖给周娘子,可惜人家房东不愿意!
“多谢徐老板了!”
周娇娘一身妇人的装扮,已经怀孕四个月的她,小腹开始微凸。
不过,她自己懂医术,也擅长调理,哪怕在路途中,也把自己和肚子里的孩子照顾得很好。
平安抵达齐州,看到繁华的城市,康宁伯府的种种仿佛已经是上辈子的事儿。
周娇娘彻底适应了新的身份,也更加习惯跟陌生人的交往。
她没了当丫鬟时的自卑、怯懦、小家子气,她变得自信、骄傲、落落大方。
看在徐老板这样的寻常百姓眼中,她俨然就是身怀绝技的高人。
不自觉的,徐老板就对周娇娘多了几分敬畏。
徐老板热情的帮周娇娘介绍了牙婆,还悄悄给牙婆递了话:别觉得人家是外乡人就把人家当冤大头,这位可是有本事的主儿,就算别巴结,也别得罪了!
牙婆常年混迹市井,早就练就了一双利眼,什么能得罪,什么人需要巴结,她还是能看得出来。
更不用说身边还有徐老板这样一个本地人提点。
不敢把周娇娘当成肥羊,而是尽心尽力给她找了一个合适的院子。
一个二进的小院,前院临街,可以当成一个小铺面。
后院住人,三间房,院里还有一口井。
周围都是住户,隔壁两条街就是商街,各种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这条街距离府衙也不算太远,每天都有差役巡逻。
听说隔壁的隔壁就住着府衙的书吏、典史,居住环境很是不错。
周娇娘很满意,当场就定了下来。
随后就是签订契约、缴纳银子、过户……
徐老板全程帮忙,牙婆也很是尽责,一套流程下来,周娇娘没有多花一文冤枉钱,也没有多跑一步冤枉路。
事情无比顺利,只三天的功夫,周娇娘就收拾妥当,住进了属于自己的院子。
站在收拾干净的院落里,望着还算齐整的房舍,周娇娘的心忽然安定下来——
她终于有家了,一个真正的属于她自己的家!
哦,对了,还有她的孩子,周娇娘的手扶在微微隆起的肚子上,忽然,手掌感受到一股强有力的胎动。
他动了!
她的儿子,也很喜欢他们的新家呢!
第144章 宠妻甜文的妾(十二)
“马车坠落崖底了?人,可能死了?!”
听到婆子的回禀,伯夫人颇有些意外。
再三确定,周娇娘已然没有了生还的可能,伯夫人更是忍不住为她叹息几句:“唉,娇娘那孩子真是个不错的孩子,可惜啊,福气太薄!”
身边的婆子跟着附和了几句,言辞间还是重点强调自家夫人是何等的仁善。
伯夫人摆摆手,念了几句佛,此事便过去了。
伯夫人虽然仁善,可到底是高高在上的主人,她能为一个卑贱的通房丫头哀叹两句,就已经十分难得。
想要她对周娇娘念念不忘却有些不可能。
不说地位的差距,伯夫人作为康宁伯府的当家主母,主持家中中馈,忙得脚不沾地。
康宁伯府的事情是一个接着一个。
不是这边康宁伯病危了,需要请太医、搜罗药材;
就是世子陈明渊要去考举人,需要静心读书。
就是少夫人杨静仪那边,也时不时闹点儿麻烦出来。
今儿中暑,明儿酷夏吃不下饭;今天要个冰,明天想要出城去避暑……各种娇气矜贵,弄得伯夫人很是头疼。
摊上这么一个能作妖的儿媳妇,偏偏儿子还拿宝贝似的宠着,亲家杨家那边也是百般纵容,倒是显得她这个做婆婆的过于严苛。
伯夫人:……
不气,我不气,气病了没人替!
伯夫人每天都自我劝慰着,可她实在咽不下那口气啊。
儿媳妇这般麻烦,如果她能给陈家生个一儿半女,伯夫人受些辛劳也认了。
偏偏——
一次又一次听到儿媳妇换洗的消息,伯夫人真的坐不住了。
她不顾儿子的反对,也不管儿媳妇委屈的小眼神儿,又想办法请来了宫里的太医。
太医再次给杨静仪诊脉,结论还是宫寒,需要调理。
在伯夫人殷切的请求下,太医又给开了个方子。
于是,康宁伯府世子所居住的梧桐院,又开始飘起了浓浓的苦药味儿。
伯夫人每天都命心腹婆子跑去“伺候”儿媳妇吃药。
那婆子不亲眼看着杨静仪把一大碗漆黑的药汤子喝完,绝不会回去交差。
杨静仪真是苦不堪言,偏偏她还不能有什么意见。
就是杨家那边,也知道了伯夫人的底线,不敢过分试探。
唉,两家之间到底有了隔阂,而自家女儿也确实有落人话柄的事儿——成亲四年无所出,婆婆只是追着让儿媳妇调理身体,而没有生出其他的事,已经是妥妥的慈爱长辈了。
杨家若是连这个都要有什么不满,别说外人了,就是自家亲戚都要跑来“规劝”。
更不用说,两家之间还隔着一个枉死的胎儿。
虽然表面上,那个婢妾肚子里的孩子是被陈明渊命人灌药打掉的。
但,就是杨家人心里也明白,要不是自家女儿的缘故,陈明渊不会做出这样荒唐的事情来!
说到底,杨家先做了不厚道的事,亏欠了人家康宁伯府啊。
意识到这一点,杨静仪的母亲、祖母哪怕再心疼她,面对她时不时跑回来的哭诉,也都是闻言劝慰:良药苦口利于病,你婆婆是为了你好。
杨静仪:……
逼我吃苦药汤子,也是为了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