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御前驸马》-第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正尧双手摊开,证明自己乃是孑然一身,让对方不必太过紧张。

        蒙面黑衣人见正尧一个文弱书生的模样,根本不会认为他会耍出什么花样,于是也不多言,“猛”地将靖王推开,立马伸手欲将正尧抓过来。

        靖王“踉踉跄跄”的往前倾了一下,差点摔倒在地,还好身体素质够硬,最终还是站稳了脚跟,回头看了看正尧,双目充满了赞许的光芒。

        “擒贼先擒王,机不可失!”正尧早就算好这招,眼看靖王被推开,就在那蒙面黑衣人快要一把将自己抓过去的时候,突然一个弯腰,一招擒拿手立马使出,抢过蒙面黑衣人手中的刀,反身一抓,只听得“砰”的一声,那蒙面黑衣人在完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被摔了一个狗吃屎!

        “你……”

        蒙面黑衣人趴在地上,很是不甘心地怒瞪着正尧说道。

        “你们的头领被我抓住了,识相的就束手就擒,不然一会儿官兵来了,可不是你们被擒就能了事的!”

        只见正尧一手抓住那蒙面黑衣人的手,一脚踏在其背上,好是牛皮哄哄的样子,整个一个超人归来的架势,倒是让周遭女性为之一阵倾倒。

        好歹正尧也是从警校毕业出来,干过几年的警察,而且刚不久还升了职。虽然现在的身份只是个文弱书生,但是其真实的年龄,身份仍旧是一个年满二十五岁的刑侦队队长,脑子里的一手擒拿功夫还是能够得心应手运用出来的。

        “对啊!擒贼先擒王,我怎么就没考虑到呢?”柳彦顿时想通了正尧方才为何要那般了,原来是他早就计划好的,这下他也不得不再次佩服正尧的勇气和胆识。

        “临危不乱,急中生智,乃方显男儿本色!三弟当真异于常人,为兄也自叹不如啊!”此情此景,张诚也大发感慨起来。

        “一帮蠢货,竟然被一个穷酸书生给解决了,不等了,你们给我上,务必杀掉此人!”就在众人对正尧议论纷纷的时候,只见不远处的草丛之中出现了一大批的黑衣人,这些人个个手持佩刀,头戴白巾,像是一群武士,而这批人正是正尧上山之前所看到的。

        待那人将话一发完,数十名黑衣人疾步冲到了台上,眨眼之间,便将正尧和靖王团团围了起来。

        “怎么又来了一大批黑衣人?”

        “他们难道是一伙儿的?”

        “不会是传说中的黑吃黑吧!”

        见忽然又出现一群黑衣人,在场的人又不禁紧张起来,私下里自是你云我云,议论纷纷。

        “你们绝对不是一伙的!”正尧冷眼扫视了一下后来的一批黑衣人,对于眼前这群人,正尧心中已然有了底,必定是冲着靖王而来的。

        “废话少说!不想死的赶快滚开,我们只想要这个人!”

        头戴白巾的黑衣人横扫了四周,然后怒指向了靖王说道。看来这一群人只是普通的杀手,绝不会做亏本的买卖,那些不相干的人,他们才不想杀呢。

        “哼!朗朗乾坤,你们这群人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公然武装动武,眼里还有大明王法吗?”

        正尧虽然知道自己所说的都是废话,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说这种大义的话无疑会给靖王多增加一些好的印象,到时候一入官场自然如鱼得水,任由自己发挥。凭正尧的机智,他怎么可能认为靖王会如此简单的就被人做掉?别忘了,到目前为止,靖王都还没有开过口,要知道,靖王可不是吃素长大的!

        “少在这里装模作样,既然你要找死,那老子就成全你!弟兄们,给我上!”

        那头戴白巾的黑衣人也不废话,直接就要动武。

      ¡¡¡¡¡°ßÝ£¡¡±

        就在那头戴方巾的黑衣人一刀就要砍向靖王的时候,正尧随手便将从蒙面黑衣人手中抢来的刀扔了出去,恰到好处的将那头戴方巾的黑衣人手中的刀给打掉。与此同时,柳彦健步如飞,一招鲤鱼打挺,翻身来到靖王面前,猛然旋身猛踢,直接便丢翻了也要上前袭杀靖王的五名黑衣人。

        “哼!光天化日之下,竟然还有此等贼人敢行刺于本王,来人,统统给本王拿下!”

        却见靖王丝毫没有受惊之意,反而是露出了一股慑人的霸气。

        靖王一声令下,顿时先前那些个黑衣人立马褪去外装,和早已埋伏在周围隐蔽处的侍卫以风驰电掣般迅速将头戴白巾的黑衣人给重重包围起来。而那之前被正尧踩在脚下的蒙面黑衣人更是一个翻身便来到靖王身前,眨眼间又丢翻了数名仍想上前围杀靖王的黑衣人。

        “果然猜得不错,这些人都是靖王的人。”正尧心中甚是得意,一切完全就是如自己所想一般进行,唯一的就是没料到这一批头戴白巾的杀手会这么快就下手。不过以正尧看来,这群人定然以为先前的黑衣人也是来找靖王麻烦的,故而想要趁乱讨的便宜,只不过千算万算,倒是落入了靖王的陷阱之中。

        “全部给我带回县衙,交给关道查办!”靖王怒意横生,大好的心情被这么一帮人搅了兴致,确实任谁都恼火。

        “是,王爷!”

        “这靖王可真的够老谋深算啊,想必他一早便知道有人要行刺与他吧!”正尧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所想的根本就是靖王早就安排好了的。什么跑步上山,什么黑衣人劫财,全都是早就导演好的,只待这帮蠢人自投罗网罢了,不然的话,怎么会在四周布置这么多的大内侍卫呢?

        “好了!今天的大会就到此为止,大家的表现本王也都心中明了,先且散去,半月后,如无意外,自会收到相应的答复。散了吧。”说完,靖王轻轻挥了挥手,示意大家皆可离去。

        原本正尧还想要问问这一帮杀手是谁请来的,但见靖王已然没了心情,自然不好去叨扰,于是便走道靖王面前,躬身道:“既然如此,那正尧便就此与王爷道别,希望有朝一日继续向王爷学习学习。”

        “哈哈,李正尧,你是本王所见过的最不同凡响的一个人,放心,如无意外,你我将来定然会一起相互学习的。还有你,你的身手不凡,可谓是文武双全,这蜀中三杰,本王算是领教了,果然名不虚传!”

        靖王将正尧和柳彦都夸了一遍,看来两人可谓是深的靖王欢心。

        “那咱们后会有期了!”正尧和柳彦齐声说道,两人也都绽放出了笑颜。

        向靖王道完别,正尧和柳彦然后陪同李乘风、宁安、张诚等人就此离去。

      第十七章 雄险幽秀看四川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岷江诗才大会已然过去两日,但是靖王所谓的答复却迟迟未收到。而此刻却见正尧等人竟然在后院河畔凉亭中把酒言欢,似乎并没有太过在意靖王的推荐信为何到现在都还没有收到。

        正所谓皇帝不急太监急,一旁的宁安却是板着一张苦瓜脸,大为不悦。不知情的,还以为她要参加科举考试呢。

        “今天都是第二天了,半月期限就快就要到来,我说你们怎么还有闲情逸致在这里饮酒作乐啊?难道你们就不担心拿不到推荐信吗?”看着正尧柳彦等人谈笑风生,一点都没有着急的样子,宁安实在有些看不下去了。

        听宁安这么一说,正尧四人下意识的怔了一下,然后“哦”了一声,便跟没事人一样,继续他们的高谈阔论,如何的袖里乾坤,俯瞰天下。

        “喂,你们到底有没有在听本姑娘说话啊!”宁安顿时来气,不由地提高了嗓门,本来已然逐渐养成的淑女形象瞬间再次崩落。

        正尧见宁安如此,顿然觉得甚是好笑,于是便饶有兴趣的看着宁安说道:“我们两个当事者都不曾着急,你一个女子瞎操的哪门子心呢?所谓‘是你的总是你的,不是你的,终究不会是你的’。再怎么干着急也是没用的,所以啊,淡定一点嘛。”

        说完,正尧还给宁安使了一个眼色,大有挑逗轻薄之意。说实话,每每看见宁安那种无端的生气和不愉,正尧都想上前去【创建和谐家园】一下,似乎这都已经成为了习惯,当然宁安也时常如此对待正尧。

        “是极是极!这叫做‘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张诚总会在气氛僵硬的时候冒出一两句令人鼻酸的陈腔滥调,之乎者也之类的话来,不过倒也挺能够缓和气氛的。

        “我……我这还不是关心你们嘛,本小姐可不像某人把好心当做驴肝肺,不识好歹!”说着,宁安恨恨地瞪了正尧一眼,摆明了指桑骂槐,这个“某人”不用解释也知道是正尧,正尧自然也明了。

        袁海云却是一阵好笑,为人比较低调的他也终于开口了:“这个读书人的事情我不懂,也懒得去懂,宁安姑娘你也就别跟他们参合了。咱们啊,倒不如想想趁着今日天气甚好,到何处去踏青岂不更好?”

        “是极是极,袁公子说得不错,小姐您就别管这些了。”

        “你这鬼丫头,翅膀硬了,帮着外人来欺负我,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你!”宁安没好气道。

        “啊……”小曦不想自己只说了一句同意袁海云的话,就要受到宁安的惩罚,果真是伴君如伴虎啊,于是不由的哑然失色,鬼怪机灵的叫了起来。

        此举一出,自是引得哄堂大笑,整个气氛也算得以调节。当然,以宁安和小曦这种感情好到如亲姐妹的程度,宁安才不会惩罚小曦。

        “说到游玩,这蜀中的胜地倒是委实不少。归结起来便是:雄险幽秀看四川。这其中的雄险幽秀自然是最佳去处。”柳彦一张折扇,神态悠然的喝了一口酒,娓娓说道。

        “雄险幽秀?那是什么?”宁安不懂,立马插口问道。

        “说你没见识,还当真没有见识,连‘雄险幽秀’都不知道,看来你来四川算是白来了。”正尧时刻不忘奚落挖苦宁安一番,这不,一旦有机会,绝对不会放过。

        “你厉害,你倒是说说看啊!”宁安不服气,自然针锋相对。

        正尧一副无奈状,轻轻摇头,惬意的抿了一口香酒便道:“自古有云:‘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险,夔门天下雄。’此四大胜地若是到而不观,算是白来一趟四川了。”

        “什么嘛,有那么夸张吗?”

        见宁安那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张诚也不由微微一笑,道:“名句古有之,千年始流传。三弟所言确实不假,宁安姑娘不信的话咱们今日就动身去一处地方体验一下便知。”

        其实宁安并非不信,不过她就是看不惯正尧那种得意的样子,说到这游玩,那正是她此行的目的。试想常年在宫里呆着,看惯了宫中的琉璃宫房,红瓦绿墙,自然已经审美疲劳,没有了兴致。如今难得外出游玩,自然想要好好游览一下这大好的湖光山色。

        此时此刻,宁安的心只怕都已经飞到了所谓的‘雄险幽秀’那里去了。

        “说到这‘雄险幽秀’,离我们最近的自然是青城山了,但是青城山咱们已经去过多次,不如舍近求远,去峨眉山怎样?”袁海云立即发话,老是让他呆在医庐里,他也是憋得发慌,倒还真的想跟着众人外出游览一番。

        “峨眉山?有道是:‘九寨归来不看水,峨眉归来不看花。’此时正是百花绽放日子,其中的杜鹃和兰花自然是最美的时刻,倒是很让人神往。”柳彦说着也有了一丝兴奋和激动。仿佛眼前已然出现了一大片的花海世界。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侃侃而谈,说的甚欢,这让一向好玩成性的宁安公主心里直发痒痒。再见其眼馋的表情,恨不得立即飞到山中,看一下大山之雄伟,花蝶之灿烂,一游这传说中的胜景。

        正尧等人本也是血气方刚好动的青年,再加上这些个书生文人又有哪个不贪恋这大好的美景风光呢?说到游玩,自然也是兴致甚浓,也不多做其他思考,便笃定主意,即可就要出发。

        于是三五人立马起身,也不管这时辰已经临近正午,急匆匆的就往大门而去。

        “这……”李乘风和袁凤鸣两人刚刚从大厅出来,便见着一帮小家伙急匆匆的就走,想拦怕是也拦他不住,于是只得无奈一声叹息:“这些孩子,做事情倒真是雷厉风行,也不向我说说到底要去哪,说走就走,哎……”

        袁凤鸣一阵浅笑,撂了撂那山羊胡子,微微说道:“别管他们啦,他们走了,我们这不就清净了许多吗?呵呵,其实闻之兄也无须紧张,这帮孩子已经不再是那些没成熟的小孩子了,所谓‘山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你就任他们去吧,将来没准他们当了大官,也是你的造化呢。”

        说完,两人也都相视一笑,确实,这蜀中三杰可并不是浪得虚名,靖王都如此看好,想来也差不多了。而且袁海云的医术也很精湛了得,将来在太医院混个官位也并非难事,到时候,这才当真是人人都飞黄腾达了。

        想到这里,李乘风哪里还有不满之意,于是便和袁凤鸣两人欣然自得的坐在了凉亭之中,悠然的下起了围棋来,倒是安逸。

        而正尧柳彦等六人不一会儿便来到了驿站(就好比现在的车站),找了一辆大马车,六人准备了一些干粮,便钻了进去,直奔峨眉山而去。

        却见六人一路上你吟我唱,欢声笑语,好不逍遥自在,观两岸迷人风景,听河畔涓涓流水,甚是惬意盎然,此番风情,夫复何求?

      第十八章 峨眉山前百花香

        京城,自古以来都是繁华之地,寸土寸金,不少人都梦寐以求的能在此拥有一席之地,尽享人生。当然,天子脚下,又怎会不繁华呢?

        却说这嘉靖王朝至今已然三十有四年,当然,嘉靖这个皇帝不算是个好皇帝,而且还很迷恋修道之说,曾经一度为了追寻长生之法,任用一些方士为朝中大臣,其中,尤以写青词的最为吃香。而根据 《明史·宰辅年表》 统计显示,嘉靖十七年后,内阁14个辅臣中,有9人是通过撰写青词起家的(著名的有夏言,严嵩及其子严世番,徐阶等人),由此可见,在当时会写青词是多么的有好处。

        到了现在,嘉靖皇帝已然有些昏昏沉沉,不过他对自己的女儿宁安却是特别的宠溺。一来是宁安善解人意,不会给他添在朝政上的麻烦,懂得体贴他;二来,很多时候别看宁安虽为女子,但是看事情还是很通透的,往往某些感到棘手的问题事,宁安都会想方设法去帮他处理掉。

        由此,很多时候嘉靖皇帝都不由地感慨:奈何宁安不是男。而如今,宁安已经失踪半月有余,嘉靖皇帝才发现,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都怪皇上不好!若不是你贪恋青词,至朝政和后、宫不顾,宁安也不会离宫如此多天了才知道,如果宁安出了什岔子,你叫我怎么向死去的曹端妃姐姐交代,你的心里又怎么过意的去!”

        一处富丽堂皇,金光闪闪的厅房之中,应该是传说中的乾清宫,皇帝的居所。说话的是一个雍容华贵,风姿绰约的美貌女子,看起来不过三十左右。

        “大胆!贵妃你竟然敢如此说朕!”

        嘉靖皇帝朱厚熜顿时勃然大怒,果然有一番皇帝气势,不过手上却没有任何动作,由此也看出嘉靖皇帝其实是一个偏软的皇帝。

        “你还凶,谁不知道你心里其实比谁还担心宁安,皇上何必如此呢?现在你倒是应该想想办法才是啊!”或许到了现在,也只有眼前这个女子,后、宫之首皇贵妃沈贵妃敢如此的对嘉靖皇帝说话,因为前后四任皇后都相继死去,嘉靖也没有了赐封皇后的念头,而对于这个沈贵妃则是特别的宠爱,实际上,在后、宫里面,她已经算是公认的皇后了。

        一说到死去的曹端妃,嘉靖内心就不由地一阵自责,也是当年自己的一时糊涂,才造成了“壬寅宫变”,一口气杀了一百来人。而最无辜的便是曹端妃的惨死,只因当时嘉靖宠爱曹端妃,故而引起方皇后和其他妃嫔的不满,于是才故意诬陷说曹端妃也参与了其中,然当嘉靖清醒过来的时候,却已经追悔莫及了,故而只有把所有的补偿都放到了曹端妃的唯一一个女儿身上,也就是如今的三公主(大公主和二公主都先后夭折了)宁安公主。

        说起来,宁安是沈贵妃一手养大的,沈贵妃与宁安的感情甚好,犹若亲生母女一般。故而宁安失踪了,沈贵妃也是十分的担心着急。

        “小刘子,你说说,公主她去什么地方了!”

        嘉靖稍稍平复了一下,没有直眼面对沈贵妃,而是看向了一旁的小太监问道,他知道,如果公主外出,这个太监一定知道。

        “回……回皇上,公主她……她要奴才不可以说,除非皇上发问了才……才说。”一旁的小太监小刘子公公战战兢兢的说道,内心的恐惧自是不言而喻。

        “废话!朕已经在问你了,再不说,朕就砍了你!”

        “啊……奴才该死,奴才该死,请皇上恕罪,公主……公主她只给奴才说叫皇上不必担心,她去了有四条河的地方,那里有个叔叔在。”

        沈贵妃听闻之后,顿时一阵疑惑:“四条河的地方?那是什么地方?这大明地界何止千万,有四条河的一时半会儿又怎么找得出来?”

        “四条河……有叔叔在……河者川也,莫非四川蜀中之地?对,一定是,靖王每三年就会到那里提前为朕拟选一批人才,应该没错。”嘉靖可非等闲之辈,与宁安相处这么久,对于宁安的脾气也是很了解,而且两父女经常会猜一些谜语,彼此倒也甚是乐意十足。而且一个迷恋青词的人,对这种猜谜更是习以为常,数见不鲜了。

        “那咱们现在就去把宁儿接回来?”沈贵妃有些激动地说道。

        “胡闹,这皇宫可是随意可以出走的么?宁安小,难道爱妃你也不懂事?”嘉靖厉喝一声,然后转眼又看向一旁的小太监,道:“既然公主是你弄丢的,那你就亲自去一趟四川,将公主安然无恙的给朕带回来,否则,你也别回来了!”

        “是……奴才遵旨!”

        说完,嘉靖以安抚的方式,将沈贵妃搀扶着,一步一紧的离开了乾清宫。

      ¡¡¡¡¡ù¡ù¡ù

        灌县离峨眉山也不是太远,驾着马车,正尧一行六人在黄昏时分便已经到达。六人下了车,在附近找了一处客栈,要了三间上房,便住了下来。经过一夜休憩,六人第二日一大早便起床,洗漱完毕,吃过早点,便踏足上了山。

        沿途小道颇多,花草茂密,四处一派生意盎然之色,确实是游览的胜地。跟着一帮也是出来游玩的游人,六人轻松的便来到了半山之上。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2 18: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