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徐公子胜治-地师》-第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上面可能记录了整个团伙的联络方式,以及参与洗白、走私、拍卖等等活动的联络人信息。前文提到,盗墓主要的利润在后续流通环节,也就是如何将盗掘文物变成收藏文物、通过公开或地下的市场转让出手的过程,这一行业中真正的大鱼不是直接参与盗掘者。

      杜秀才、狂狐这一类大的盗墓与走私团伙头目,其背后一定另有来头更大指使者,隐约能看到跨国走私与销赃集团的身影。很多被非法盗掘的文物,以低廉的价格走私出境,在境外摇身一变成为合法收藏品,再加上海关的火漆回流境内,以令人咋舌的高价卖给最终收藏者。

      吴老之所以会用民间收藏家的身份,找上杜秀才与狂狐这些人,其目的不仅仅是抓住这些盗墓团伙违法犯罪的证据,更重要的是想顺藤摸瓜,找出其背后跨国走私中间人的线索,虽然也做成了很多事,但最终不幸遇害。

      吴屏东老先生是一位为了理想能奉献毕生所有的人,游方自问是做不到的,这也是他敬重吴老的原因,。若有可能的话,他也愿意完成帮助吴老完成遗志,狂狐的笔记本中说不定会有线索,所以游方收了起来。

      颓子与大光头的手机还在,游方想了想,将两人手机中的各种信息都拷贝存储到自己的手机中,然后将手机卡抽了出来销毁,剩下的东西除了若干现金之外,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或者能表明身份的。

      游方将东西分成了两份,一份包括罗盘、梅瓶、装着古剑的木匣、昨夜得到的那枚玉牌、狂狐的笔记本以及自己的随身物品,另一份是打算处理丢弃掉的遗物,装了两个旅行包离开房间到前台退房。

      招待所的前台经理只提了一句“另外几个人呢?”游方随口答道:“出去办事了,叫我来退房拿押金。”

      出门之后,游方步行向青县火车站走去,沿途陆续将很多东西都丢进了垃圾桶。到了火车站找到了一家托运公司,给梅瓶打了个垫泡沫的木质包装箱,托运回北京。托运公司刚开始不愿意运送易碎的大件瓷器,游方不保价也没说这是古董,并且特意加钱定制了很贵的专门包装这才成行。

      游方为何会将如此“珍贵”的元青花梅瓶走铁路托运,也不怕途中万一丢失?因为他很清楚这是一件赝品,虽然仿制的技艺十分高超几乎可以乱真。能认出来不仅是因为游方鉴定古瓷的眼力在狂狐之上,而且这件东西就出自他的父亲游祖铭之手。

      游方的父亲可是一位仿造古玩的高手,老子造的假,儿子怎会认不出来?就是因为这件梅瓶,游方和吴老先生的关系才会更进一步,逐渐成为忘年交——想当初游方实话实说,告诉了吴老他收藏的这件元青花瓷的来历。

      随身带着大件瓷器行动也不方便,梅瓶坐着火车北上,游方却在火车站前打了一辆出租车南下。他没有走104国道,而是让出租车上了京沪高速,告诉司机自己要赶时间,一路飞驰去了沧州市。

      四十多公里的路程对当地出租车可是个大活,司机很高兴,一路上兴奋的与游方讲述当地道听途说的很多事。游方有一搭没一搭的接话,注意力几乎全放在后面,这一路并没有发现有别的车在刻意跟踪,于是渐渐放下心来。

      昨天“作案”后被一个神秘的怪老头踩了尾巴,在夜间的国道上车开的不快还来回折返了一趟,被高手徒步追上也有可能。但今天打了一辆小车上了京沪高速,老头如果还能徒步跟踪那简直就是神话了,既然没有车在后面追,就说明他已经摆脱了怪老头。

      老头确实很神秘,神秘的甚至像发神经,但游方却很清楚行走江湖的规矩,不要因为好奇心去无谓的冒险。既然做了杀人放火的事情,最好不要被目击者纠缠上,管他是哪路高人呢,能甩掉一定要甩掉。

      约半小时之后车下了高速进入沧州市区,司机问他怎么走?游方指着前面一家大商场道:“停在门口就行。”

      下车之后游方进了商场大门,混入人流很快从另一条街道旁的侧门出来,又上了一辆当地的出租车。司机操着浓厚的河北口音问道:“去哪儿?”游方很熟练的随口答道:“沧州饭店。”

      他是第一次来沧州,什么地方都不认识,但如今在各地走的多了应该有个常识性的经验,但凡稍微大一点的城市,通常都会有一个以城市为名的宾馆或饭店,比如XX市的XX宾馆或XX饭店,随口说出来就行,一般出租车司机都会知道。

      不想让人追查到你的落脚点,最好的办法就是事先没有明确的落脚点,随机决定。沧州果然有一家沧州饭店,国营老字号规模还不小,虽然只是三星级,但在当地档次还算不错了。游方这次跟着狂狐出来作案虽不是为了谋财,但也小发了一笔,就算是五星级饭店的套房,几个晚上也是住得起的。

      进了沧州饭店,换了一张身份证要了一间标准间住下,天色已经黑了,游方这才彻底放松下来。从昨天夜里到现在他一直都没有好好休息,此时不仅感到身体上疲乏也有精神上的的倦怠。

      下楼吃了一顿饭,这家饭店竟然还经营特色药膳,正合此时进补。回房间又洗了个澡,换上干净的衬衣,游方没有立刻睡觉,而是在床上打坐。

      很多人一看见盘膝打坐就会联想到玄之又玄的东西,其实不必误会,练武的人会打坐,古时的读书人也会打坐,无非是因为此身姿最为稳固中正,身正利于心静,形端利于神定。庙里的和尚诵经时也会打坐,大多不是为了修炼什么神通,形神安定而已。

      当然了,正规的双盘打坐也是一种“功夫”,要做到正而不僵、松而不散,虽不高深但也需要一段时间的习练。游方自幼学习内家拳术,其中也有内养练气的【创建和谐家园】,可以辅助滋养五脏筋骨,还可使人精力充沛、注意力更集中、知觉更敏锐。

      游方盘膝坐好,调整呼吸使杂乱的思绪渐渐平定下来,同时淡去身心的倦意,凝神进入一种更清醒的状态。下一步应该是放松身心如骨肉消融,丹田似守非守,腹式呼吸达到一种极细微近乎无声无意的状态。

      行功深处自有暖意从腹下升起散入形骸百脉,心念精微似能感觉到全身气血的运行,同时有一种语言难以形容的舒适感与愉悦感。习练打坐看上去很艰苦,殊不知入门之后有种种奇异的感受,最明显的就是发自身心的舒适与愉悦,师父往往会提醒徒弟不要沉迷其中,然后才可以习练种种心法。

      然而今夜游方刚“入境”,灵魂深处却一片惊悚;耳边听见四面有悉悉索索、哗啦哗啦的声音交替起伏,就似一阵阵阴风在吹动一望无际的玉米叶;眼前恍惚看见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洞中有微弱而清晰的哀号与惨笑;鼻息中闻到一股硝烟与血腥的气息,不仅发自洞中也沾满全身;皮肤一阵阵发紧、发寒,汗毛都竖了起来。

      一惊之下游方立刻睁开了眼睛,打开了床头的灯,深呼吸良久才平定下来。

      **

      求推荐票,冲新书榜!

      上部 江湖游子 第五章、精神病

      上部 江湖游子 第五章、精神病

      外界信息对五官【创建和谐家园】形成的表面意识淡去之后,平时波动的杂乱思维也进入一种沉静的状态。无论是出家人修炼定境还是习武者修炼内养,打坐时第一步都须如此,然后才能谈定境的深浅。

      如果是环境【创建和谐家园】或思维活动造成杂念,可以随着定念的深入消失,但游方感受到的不是杂念,而是意识深处的烙印。它不是普通的幻觉或错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同身临其境又不可抗拒——身心进入这种状态,它自然会出现。

      游方不禁想起了那位怪老头临走前说的最后一句话:“你昨夜动手虽然干净利索,但也伤了自己的元神,在我面前破绽太多了。”

      所谓“伤了元神”一般人可能不懂,但“精神受了【创建和谐家园】”这句话大概都能理解。某种环境或某段经历,给某人留下了过于强烈的印象,也可能是在特定事件中精神处于过度紧张、专注、焦虑的状态太久,以至于在意识深处造成了类似铭刻状态、无法消失的影响。尽管表面上已经过去甚至忘记,但它对人的行为和感官会造成持续的影响甚至障碍。

      正常的状态下,人的意识通过感官对外界的【创建和谐家园】会做出正确的反应,比如眼前没有人就不会看见人。但如果意识深处本身不平静,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判断与反应,比如明明没有人却偏偏看见人,这就是很多心理问题的成因。

      轻微的症状,往往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消除影响,使精神恢复正常。人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环境、性格、教育、经历等因素有关,中国的传统文化环境中,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是很强的,明显超出了近代西方的文化环境。

      如果无法自我调节,就需要去看心理医生了,医生会采用安抚、转移、宣泄、强化【创建和谐家园】等手段治疗,有时需要用催眠、暗示等手段进入病人的意识深处,找到病因,同时尽可能的消除这种印记的影响。

      不要以为只有现代的心理医生会这套,传统的江湖人也掌握很类似的手段,甚至某些乡下的巫婆都会,自古巫医同源,这在过去本就是一种江湖术,名字很夸张,叫做唤魂术。游方的二舅公莫申守早年是个江湖郎中,精擅祝由科是一位疲门高手,游方虽没有专门学医,但江湖疲门唤魂术的手段也是了解的。

      一般的心理问题不会明显的影响一个人的理智判断,因为外界环境的【创建和谐家园】大多比意识深处的错觉强烈的多,通常情况下都会将之掩盖。但若严重到一定程度,内生的错觉强度超过了对环境【创建和谐家园】的反应,人与外界的交流就会失控,失去正常的理智判断,用通俗的话讲——他得了精神病,疯了!

      普通心理问题到行为失控,有一条明显的界限,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心理上的问题,但不是疯子。

      精神受【创建和谐家园】是说不准的事情,往往在当时连本人都意识不到,昨天夜里游方第一次在黑暗幽森的环境中参与盗墓,平生第一次杀人放火,精神一直处于过度敏感与紧张的状态下。那怪老头说他“伤了元神”,游方当时并不在意,等到睡前打坐修炼内养心法时,才发现老头所言不虚!

      游方并不懂心理医生的专业,对“元神”这个词的含义尚且懵懂,但他了解江湖人的“唤魂术”,结合自己修炼的定坐功夫,连推测带瞎猜联想到了上述这么多。

      以游方的症状,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严重,也不会明显的影响到一般的日常生活,换个环境逐渐淡忘,将这段经历埋藏在记忆深处而已。但游方也不完全算普通人,这就有麻烦了,在此困扰没有解决之前,他很难继续修炼内养的心法,不合内外兼修的养生安神之道,耽误的时间太长,内家劲力还有退失之虞。

      游方也会“唤魂术”,如果化妆的年纪大点,以江湖门道冒充一个心理医生去忽悠人也完全可以。但他很难自己去忽悠自己,至少短期内不能。就像一个心理医生很难在自我催眠的状态下随意修改意识深处的印记。如果一个人能够轻易修复自己的意识深处,那他就不是普通的心理医生了,而是一位顶尖的精神控制【创建和谐家园】。

      去年曾有一则新闻,美国军队里的一位心理医生,有一天突然发了疯,冲出营房开枪打死、打伤好几十人,原因不外如此——他在给士兵做心理辅导时,精神受到了反复的【创建和谐家园】,却无法及时自我修复,最终导致行为失控。(注:胡德堡事件)

      而游方并没有太担心,大不了回家乡一趟,请二舅公为自己调治,实在不行还可以向莫老太公求助,顺便请教一下“元神”是怎么回事?九十多岁的老太公可是当地的“人瑞”,几位舅公的长辈,江湖八大门的真功夫与各种手段几乎无所不精。

      一番胡思乱想之后,游方扯过被子倒在床上睡去。

      实在太累了,脑袋一碰枕头眼皮几乎就睁不开,然而睡的却很不踏实。一闭眼黑暗中就有一圈又一圈的光环不断出现又收缩消失,身体有一种下坠感,仿佛不断向一个深渊坠落,精神非常不安,而深深的疲惫又让人无法抗拒,在不知不觉中睡着了。

      这一夜噩梦连连,然而醒来后却记不清内容,只觉得有些昏沉。游方不是什么穷凶极恶的惯匪,也不是什么闯荡江湖的大侠,如果不谈武功以及对江湖门道的了解,他不过是个乡下来的少年,漂北京的这几年先在中关村卖碟,后来又在潘家园替人看摊,有关江湖险恶的历炼还很浅。经历了昨夜那些事,晚上做恶梦也很正常。

      早起昏沉就像没休息好,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头,这种状态一般人时常遇到,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游方却感觉很不适应、很难受,自从习练打坐内养功夫之后,他一直精力充沛、感官敏锐,极少感到劳累与疲倦。

      下楼吃了顿早饭,嘴里也感觉淡淡的没什么滋味,游方打算出去练拳。既然【创建和谐家园】内养的功夫暂时没法练,那就去舒活筋骨运转劲力,能起到以形养神的作用,效果虽比较慢但总归有用处。

      沧州饭店东边不远有个荷花池公园,园中有湖泊,此湖方圆一百多米,东南角有一片草地延伸入湖中,尽头是一座四角凉亭。此处两面环湖,初秋时节莲花荷叶轻摇,晨风吹过空气中带着淡淡的怡人清香,在此处驻足令人神清气爽。

      形意拳有五行十二形之说,五行名为金木水火土,在拳法中实指劈、崩、钻、炮、横五种发力,十二象形对应龙、虎、猴、鸡、马、鹞、燕、蛇、鼍、鹱、鹰、熊等十二种动物。三舅公教游方时可没说这些,只说是庄稼把式,名称也是很老土的山鸡拳、扑腾拳、老猴拳、拽蟒拳、野猫拳等等。

      外行看热闹的话,套路练习其实很简单,十二形的拳架子从头到尾演练完毕也就半个多小时。游方收了架子之后在湖边静静的站了一会桩,感受全身气血运行的那种欢畅感,身体的劳累一扫而空。

      但另一方面,他的精神还是不够振奋,以往夜间打坐清晨练拳之后,都会觉得眼神特别清晰,精神头十足感觉不到一丝倦意与昏沉,但此刻却总觉得还有一点没睡醒,看样子元神受伤的影响一时半会还是消失不了的。

      “年轻人的功底不错,架子也扎实,现在这个世道,你这样的习武之人已经很难得了。”身后忽有一个老者的声音悠悠传来。

      游方吃了一惊立刻旋步转过身来,约一丈之外站着一个人,正是昨天清晨遇到的那位怪老头。看来感觉真不如平常敏锐了,虽然湖边的草地能掩盖人的声息,但站桩时毫无感应的被人从背后欺到这么近的地方,近三年来还是第一次。

      老头站的位置很巧,游方的左右两边都是湖中荷叶,背后是湖心的四角凉亭,正好把他的去路给截住了,想跑都跑不掉。他只得上前一抱拳道:“老前辈,您是怎么找到我的?”

      问话的同时也很纳闷,心中在不断的琢磨,自己这一路究竟留下了哪些破绽,让老头能追踪到此?老头却答非所问:“早起无事逛公园,正看见你在练拳,还以为你料到我老人家会来,特意在此地等候呢。……咦,你怎么出汗了?”

      游方悄悄擦了擦额头的微汗,解释道:“刚练完拳,天气有点热。”

      老头似笑非笑道:“说这话只能糊弄外行,练拳不是打拳,以你的功底一趟套路下来是不会出汗的,再说你这汗出的也不对呀,不在手心却在脑门,是冷汗啊,难道你怕了我老人家?”

      游方不得不点头答道:“是的,老前辈高深莫测,我真的是怕了,请问前辈尊姓大名?”

      老头微微一扬脸道:“我乃当代地师刘黎,不是流离失所的流离,文刀刘,黎民百姓的黎,你叫什么名字?”

      “游方,云游的游,方向的方。”游方很痛快的回答,这其实是他的化名,与昨天住在沧州饭店登记的名字是一样的,他身上也有一张叫游方的身份证。

      名字是假的,证件却是“真”的。很多人在电线杆子上可能看过“【创建和谐家园】”的广告,但大部分人并不了解,假证也可以办成真的。比如张三办了一张名叫李四的身份证,身份当然是假的,但证件却有可能是真的,就看是怎么办出来的。(注:游方的七姨姥一家就是专门干“【创建和谐家园】”生意的,其中的详情后文如有涉及另行解述。)

      老头扑哧一笑:“你是游方道士还是游方和尚?”

      游方:“既不是道士也不是和尚,就是云游四方。”

      老的表情有些高深莫测:“这个名字对我的胃口,但我看你的气色不太好,夜里是不是没睡好?今天见到我老人家,是否有事想请教?”

      既然躲不过这老头,游方当然有事想请教,上前一步恭恭敬敬道:“前辈昨天说我伤了元神,我并不太懂,能否请您老人家详加指点?”

      老头似乎早等着游方这一句了,很神气的挥了挥手道:“都是江湖中人,提携后辈我乐意为之,但想要我指点,你得先回答我老人家几个问题,答的让我满意再说。”

      游方:“您老人家想问什么?”

      老头一指湖心的四角凉亭:“别站在这里说话了,我到那里等你,有点渴了,你去门口给我买瓶水。”

      游方答应一声刚走出一步,又转过身来问道:“买什么牌子的?”

      老头:“农夫山泉。”

      游方买来一瓶水,老头坐在凉亭的栏杆上翘着二郎腿,接过水不喝也不拧开,晃悠着瓶子道:“小方啊……”

      游方赶紧打断道:“前辈还是换个称呼吧,您一叫小芳,我就想起村里有个姑娘……”

      老头也乐了:“那就叫你小游子吧,嗯,小游子这名字不错,和小流氓差不多。……小游子,既然你的拳脚下过一番功夫,我想问你,为什么练武?要认真的回答。”

      为什么练武?小时候练武只是当玩,感兴趣而已没有想那么多。等习武有成*人也成年之后,继续习练下去,当然就会有自己的思考——为什么?原因自然很多,比如可以防身,打架不吃亏,锻炼身体等等。但练到游方这种程度,就不单纯是因为这些原因了。

      游方并没有回答与人争斗、扬名立万,也没有回答强身健体、保家卫国,他说出了自己最真切的感受——享受人生。

      上部 江湖游子 第六章、杀杀人读读书

      上部 江湖游子 第六章、杀杀人读读书

      [[[CP|W:376|H:335|A:L]]]

      就算外行也知道习武之苦,练武的原因怎会是为了享受人生呢?如今的世界,武功再高也挡不住飞机大炮,冷兵器时代早已过去。|/\/\|但“武”的精髓不仅在于格斗,更重要的是一种内在的修养。试想一下,世上形形【创建和谐家园】的人都是怎么生活的?

      上几层楼就直喘气,看一场立体电影就头晕的想吐,多读几页书就会精神倦怠,世上美食放在眼前也吃不出好滋味,隔三岔五就看病吃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闲时云游天下身轻体健,忙时事务烦杂却精神饱满,干什么都起劲,吃什么都香,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

      身心的状态不一样,生活的质量也不一样,在这世上能享受到的乐趣大不相同。游方的身心状态不是普通的锻炼能够达到到的,自从内家功夫习练有成,触摸到“劲随意走,运转由心”的门槛时,在通常情况下、日常生活中,几乎不会觉得疲劳和倦怠,总是保持一种身体舒爽轻健、精神饱满清醒、感官明晰敏锐的状态。

      据游方所知,还没有哪一种别的锻炼方式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这样一种生活状态,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人生享受,这是游方最切身的体会。所以在“伤了元神”之后,对一般人而言没什么大碍,游方却觉得非常的不适应。

      听见这番回答,刘黎非常满意,连连点头道:“不错不错,孺子可教也。你的功底不错,可知世间各门修行皆有道、法、术之别,拳脚功夫若以‘法’而论,分哪几种?”

      游方不假思索的答道:“分三种,练法、演法、打法,其中练法是根基。”

      拳脚功夫中的练法是根基,比如游方已经接触到了“劲随意走,运转由心”的门径,所学的功底和心法都属于练法,不经过长期习练是不会有真功夫的。

      但是功力深未必会打架,就像金庸笔下的觉远和尚,功力深厚无比,却要向杨过学三招才会与人动手。其道理并不是很难解释,因为打法与练法不同。形像的说练法是怎么攒钱致富,打法是怎么花钱消费。

      比如游方练“跨步大劈桩”时双掌缓出圆收,就像推动一座山在前进,能够感受到内劲随着神气鼓荡,游走百脉川流不息含而不发。但是格斗时发力完全不同,要劲随意射如鞭而出,没有经过专门的练习不能熟练掌握。

      打法也有招式拆解,既有大开大盍、端正威猛的招术,但撩阴、插眼、锁喉、暗肘、顶膝、踩踝等“损招”也一样都不少。因为打法的核心不是什么和和气气的比试,还要尽量不伤害对方,其目的就是击倒、击伤对手,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让人丧失反抗能力。

      真正的高手之间的格斗,分出胜负一般不会用太长时间,而且大多很难看、没什么观赏性,基本不会出现武侠电影中那种精彩的、你来我往的场面。但这并不意味着“武术”没有观赏性,除了练法与打法之外,还有演法。

      过去走江湖卖艺的,现在拍影视剧搞动作设计的,都需要研究演法,它是一种可以在台上表演的套路,包括现在很多人在学校、公园里学到的所谓武功拳术,基本上都是演法。演法套路如果没有练法为根基,又不知如何用打法去拆解,就相当于一种动作编排很复杂的体操。

      如果功底不够的话,完整的套路也是演不下来的,比如最简单的长拳套路中一个侧身飞踢的动作,没有练过的话一般人做不出来。演法与练法和打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看一个人的演练套路就知道功底怎么样,同时打法中的很多招式是从套路拆解中变化而来。

      现在学校体育课中教的武术,基本上都是演法套路,结合最简单的练法,有一些锻炼身体的效果,但没有其它的实用性。社会上也有一些武馆,教人的“功夫”几乎以纯粹的打法为主,打着“真正的格击术”的口号,岂不知这样做不论对习武者还是其它人都有害无益。

      只练打法上的技巧,没有相应的练【创建和谐家园】底以及内养心法辅助,表面上看似乎练出了拳头和肌肉,但对身体的伤害很大。以竞技为目的的专业格斗运动员,尽管平时保护手段很多也是满身伤病,中年之后身体状况大多不太好,何况是普通人呢?另一方面,只沉迷于打法技巧也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一个人的性格,行事容易有暴力倾向,在社会与家庭生活中不是好事。

      功夫的最高境界是传说中的“形神皆妙,与道合真”,但若练的不得法,很可能会是一个形神皆伤的结果。

      游方回答了自己为什么练武,以及对练法、打法、演法的理解。刘黎听完了轻轻一击掌:“其实这三者在传承上还有讲究,但你如此回答也不错了,没有让我老人家失望。”

      “那么前辈可以指点‘元神’做何解,晚辈伤了元神又是怎么回事吗?”游方终于说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刘黎一挺身从栏杆上跳了过来,拍着游方的肩膀道:“有你这么请教前辈的吗?看看日头也快中午了,怎么也得请我老人家吃顿饭吧?昨天说好的,今天找个地方边喝边聊,年轻人,不要着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14: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