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征战五千年》-第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甘夫在被汉军俘虏后几经周折,被卖给了大名鼎鼎的堂邑侯陈午做家奴,同时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堂邑父!父在汉代为老人、男子的意思,堂邑父就是堂邑候家的老头子的意思。

        堂邑侯陈午可是位了不起的大人物,他的祖先是曾经跟随项羽作战,后又归顺刘邦的千户候陈婴,他的妻子是窦太后最宠爱的女儿馆陶公主刘嫖,他的女儿则是汉武帝刘彻的皇后、在历史上留下了金屋藏娇故事的陈阿娇。

        在刘彻没有继承皇位的时候,堂邑父就曾经多次在府里见过这位将会在华夏的历史上写下光辉一页的男子。

        建元是汉武帝刘彻登基时的年号,也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帝王年号,从此史家们再也不用文帝某某年、太祖某某年来记载历史了!

        在建元初年,堂邑父再次在府内看到了汉武帝刘彻的身影,只是这一次刘彻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咦,你的容貌似乎有些特别?你不是【创建和谐家园】?”

        “启禀陛下,奴婢乃是匈奴人!为汉军所俘虏方才入得侯府为奴!”堂邑父将身体伏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回答。

        “哦?你是匈奴人?那你对匈奴内部的情况可有了解?”刘彻本来只是一句闲话,没想到有意外的收获,他立刻坐直了身子!

        于是历史的齿轮就在这一句不经意的问询下开始缓缓转动,这一年汉武帝刘彻十六岁,堂邑父被俘虏入汉已经十六年了!而在长安城的另一处角落,担任名为“郎”的侍从官的汉中郡城固人张骞打了个喷嚏,他疑惑地看向天空,是谁在念叨自己?

        “这么说匈奴不仅是我大汉的敌人!也是大月氏国的敌人?”听过对堂邑父的问话,刘彻不仅对匈奴的内部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更是得知了一条很重要的信息:西域的大月氏有报匈奴世仇之意!

        于是他立刻向堂邑侯陈午索要了堂邑父,并发布了一条新的命令:征召使节前往西域,联合大月氏,以夹攻匈奴断其右臂!

        刘彻所用的方法和西班牙开拓南美殖民地类似,只要愿意去西域而且有想法的恶少年通通给个使节的名义,然后就打发去西域了,混出来的有赏,混不出的……大概也就回不来了!

        “堂邑父!朕已经消除了你的奴籍,封你为大汉使团的副使!你将跟随大汉使团前往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事成之后朕不吝封赏!”这是刘彻对堂邑父许下的诺言,在大汉已经生活了十六年的堂邑父深深地知道皇帝许诺的可贵,俯首长谢不已。

        然而让刘彻失望的是前几位毛遂自荐担任使节的人并不能让他满意,所以他始终没有将堂邑父派出去,直到一位年轻人的到来……

        张骞在看到了皇帝的这封诏令后久久不能入睡,经过数日的思索,他在安逸的侍从官和充满未知危险的西域之行中果断选择了后者,“大丈夫处世当立不世之功名,岂可安与锦绣!”

        张骞果断地进入未央宫,向刘彻传达了自己持节西行、凿通西域的渴望!刘彻见状大喜,他知道自己等候已久的那名使节终于找到了!

        经过一番准备,张骞带着自己从长安城中招募到的百余名恶少年连同副使堂邑父踏上了西行的道路!这一年刘彻17岁,张骞25岁!

        这一日,长安城门外鼓乐喧天,大汉朝两千石以上的重臣们齐聚城门之外,羽林卫铠明甲亮,手持剑戟隔开众人!刘彻在数万长安人的注视下,将代表了大汉威仪的青绿色、缀了鲜红旌毛的汉节交到张骞手中,“此去道远任重,朕在长安等着爱卿早日归来!”

        此刻张骞沉浸在无上的荣光之中,他并不知道下次自己返回这座伟大的城市要到十年之后了!

        “哦?汉朝的那个小皇帝打算派人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我大匈奴?”匈奴王帐之中,冒顿单于之孙,老上单于之子军臣单于将目光转向王帐之中唯一一名穿着汉朝服饰、颌下无须的臣子,“中行说,汉朝的事情还是你清楚!这些使节就交给你对付去吧!”

        将成为汉朝之大患作为毕生追求的中行说欣然领命,“谨遵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之命,中行说定叫那汉朝使节有来无回!”

        说罢中行说出了匈奴王帐,手持大单于令符,调集一千精锐匈奴骑兵日夜不息赶到了大汉使节们的必经之路上。

        一阵箭雨飞过,匈奴骑兵冲上去一阵砍杀,等中行说到达战场时,散乱的使节团已无一人幸免。

        中行说策马在战场上走过,忽然目光在某处停了下来,用马鞭指着那名已经死去的【创建和谐家园】手中紧握的东西说道,“鹰庇,把他手里的东西给我取来!”

        一名身材矮而粗壮,头大而圆,阔脸,颧骨高鼻翼宽,上胡须浓密,而领下仅有一小撮硬须,长长的耳垂上穿着孔,佩戴着一只耳环的汉子翻身下马,伸手握住那名已经死去的【创建和谐家园】仅仅握着的汉节拉了拉,没有拉动,他毫不犹豫的抽出弯刀砍了下去……

        中行说握着沾满血迹的汉节遥望长安的方向,“这已经是第三支使节团了!都是些不堪一击的家伙,第四支使节团还有多久到达这里?”

        “还有三天的路程!”这支骑兵的统领鹰庇答道。

        “好,就让他们和这些人死在一起吧!”中行说用力将汉节丢到了一边,阴鸷的眼光看向使节团即将到来的方向。

      ¡¡¡¡¶ø´ËʱµÄÕÅ幺ÍÌÃÒØ¸¸¶Ô´ËÒ»ÎÞËùÖª¡£

      第30章 匈奴来袭

        “本次宿主将附身张骞,时间为张骞离开长安,即将进入匈奴势力范围之时!任务一,带领使节团躲过匈奴的截杀,成功到达大月氏!任务二,和大月氏达成夹击匈奴的盟约,成功返回长安!任务时限为三年,失败将会被汉武帝处以极刑!”虎符的声音将李悠从睡梦中唤醒。

        迎着东方地平线上的朝阳,张骞手持汉节从营帐中走出来,看着遥远的西方,“带领使节团到达大月氏,并和大月氏达成夹击匈奴的协议!这个任务可不简单啊!难道我要像历史中一样在匈奴境内待上十年之久么?”

        “这段路放到穿越前相当于从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到达西北的阿姆河流域,就算是现代社会想靠徒步旅行走完这段路都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更何况在大汉朝!”李悠苦着脸,而且现在天水郡以西全部是匈奴的势力范围,想要穿越匈奴的围追堵截谈何容易!

        难道要像历史上一样被匈奴俘虏十年之久再寻机逃脱?咦,去给匈奴人放羊你还不如杀了我好了!李悠自认为自己没有张骞、苏武那种坚韧的毅力,在那般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坚持下去!更何况虎符给了他完成任务的时间限制,如果三年后还没有成功回到长安,就会毫不留情地将他抹杀!

        这次的任务和三国世界相比实在是困难多了!该怎么样才能从绝境之中觅出一条生路呢?李悠找了块平坦的石头坐下,就打算翻出虎符面板来看看有什么资源可用。

        “使君!”身后忽然传来一名男子的声音,李悠连忙将虎符重新塞入怀中,回过头来刚好看到堂邑父正向他这边走来。

        到了身前堂邑父拱手道,“使君,今日若是早些动身,到了夜间就能赶到进入匈奴地界前最后一座关卡!”

        “那就动身吧!夜幕降临之前必须到达关卡!”李悠说完起身回到帐内,取出自己的佩剑等物收拾一番出了营帐。此时堂邑父早就整理好队伍做好了出发的准备,这让李悠暗自庆幸,如果没有这样一位熟悉匈奴境内路线的向导,自己根本没办法完成这次任务!

        队伍整理完毕,使节团继续前行,李悠将堂邑父唤到身边,打算了解下此去一路的情况,“堂邑父,给我说说西域诸国的情况吧!”

        “使君,当年老上单于即位之时曾大破月氏,俘虏了月氏王,将他杀死用其头骨制成饮器震慑西域诸部;月氏部众自此分成两批,一小批留在河西与当地的羌族混居,被人称之为小月氏;而大部部众西迁,击败大夏建立王庭,称之为大月氏!”堂邑父和李悠并马前行,向他说起大月氏的情况来。

        “这也是某少年时在匈奴所闻,如今十多年过去了!不过近来的大月氏是何景象,还有没有对匈奴的复仇之心尚不好说!”堂邑父对此次的西域之行也没多大把握。

        “灭国之仇岂有不报之理?”李悠心知如果一开始就对成功不抱希望,此行肯定不会有好结果,于是打断了堂邑父的话,“何况中原失河西之地已久,我们这次前往西域不仅要联络大月氏,还要绘制西域山河舆图;若是能带回舆图为大汉进军西域做指引,陛下定不吝赏赐,吾等回乡之时就是大富大贵之日!”

        使团的成员都是长安城中的恶少年,和他们说家国大义他们完全不懂,他们之所以肯豁出性命跟随李悠前往西域,不就是为了搏一场富贵么?李悠这番话正好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一个个喜笑颜开,大声地说起日后衣锦还乡的景象来!整个使团的士气顿时为之一振。

        李悠这时才稍微松了一口气,继续向堂邑父问起西域的势力分布、风土人情来!并将这些至关重要的资料一一记在心里。

        现在大汉还没有掌握高桥马鞍、马镫等技术,李悠乘坐的马鞍让人极不舒服,但是他也不敢轻易修改,从明天起就要进入匈奴地界了,要是让匈奴先得到这项技术,对大汉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幸好23点的武力值已经超过常人不少,李悠才勉强地撑了下去。

        日落时分,一座小小的关卡终于出现在众人面前,向守军通报身份,这座关卡的裨将亲自出来将李悠迎入关内设宴款待。

        “末将得知匈奴已经派出精锐骑兵沿路拦截,之前出关的使团已经不幸遇难!”一开口,这名裨将就告诉了李悠一个坏消息,“现在有两名侥幸逃生的使团成员就在关内,使君可向其问询!”

        “如此有劳将军了!”李悠闻言皱起了眉头,他曾经想过这一路会充满艰难险阻,却没想到一开始就面临绝境!他立刻向裨将提出要见见这两名劫后余生的幸运儿,好了解匈奴的拦截兵力。

        少顷,两名身上带伤的汉子被引到李悠面前,“赵广、何武拜见使君!”

        “二位请起!”李悠没有客套就直接问起话来,“二位可是在途中遇到了匈奴骑兵?大概有多少人?在何处拦截?领军的是何等人物?”

        “启禀使君,我二人跟随李使君出关后行了数日,在河边的小山坡处遇到了匈奴骑兵的拦截!”二人面露惧色,“千余匈奴骑兵来去如风,使团猝不及防之下伤亡惨重;加之敌众吾寡,纵使李使君拼命收拢军队与敌拼杀,可惜还是被匈奴斩杀俘虏殆尽!我二人因李使君丢了东西,被派往后路寻找,才逃过此劫侥幸生还!”

        “一千匈奴骑兵!”李悠的面色变得凝重起来,这样的兵力是他凭借手下这百余名随员无法抗衡的!该怎么样才能逃过拦截呢?

        “使君,我等看到那率领匈奴骑兵的似乎是个【创建和谐家园】!”何武又透露了一个新的消息。

        【创建和谐家园】,还在匈奴之中具有如此高的地位!李悠很快猜出了对方的身份,肯定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大汉奸中行说了!

      第31章 召唤陈庆之

        中行说本是汉文帝时宫中的一名太监,老上单于即位之时,由于汉室内部不稳,无力和匈奴进行对抗!所以汉文帝唯有委曲求全,从宗室女中选取合适的人选前往匈奴和亲,而燕地出身的太监中行说作为陪同侍臣一起去。

        从繁华的长安城到寒风刺骨、茹毛饮血的匈奴,中行说当然不愿意!可是无法违背朝廷的诏令,临行之前中行说放下狠话,“我如果到了匈奴,一定帮助匈奴威胁大汉!”当时汉文帝只把这句话当做笑话,却没想到中行说真的这么干了。

        中行说到了匈奴之后立刻践行了自己的诺言,极力破坏大汉的和亲计划,不断挑拨两国之间的关系,发动了一次又一次对汉朝边郡的袭击!以战争为威胁向汉朝索取钱物金银,并教授匈奴计数的方法,让他们更加强大!

        当初汉朝给匈奴的文牍长一尺一寸,上书“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而中行说为了盖过汉朝,建议匈奴单于以一尺二寸的文牍回信,上书“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敬问汉皇帝无恙。”

        其心中对汉朝的恨意可见一斑!中行说所做的这些事情也被载入史册,以华夏史上第一个大汉奸的名声遗臭万年!

        虽然人品不堪,但中行说还是有一定本事的,有这样一个对汉朝内部极为了解的人在,让匈奴在和汉朝的对抗中屡占上风!

        还真是麻烦啊!结束了宴饮,回到驿馆内安歇,李悠却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觉,前方路途遥远,又有大军拦截,究竟该如何应对呢?还好有虎符在手,明日出关之后召唤来大军相助,先斩杀中行说再说!

        第二日一早,李悠从睡梦中醒来,在关卡内的市集上逛了逛,买了些将来或许能用到的东西!抓紧时间做着最后的物资储备,等出关之后再想要买到这些东西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出关后又整整行了一日,在堂邑父的指引下众人于傍晚时分在一条小河边扎下营来!借着众人忙于扎营的时间,堂邑父走到李悠身边小声说道,“使君,依那何武昨日所言,匈奴骑兵正在两日外的路途等着我们!该如何应对才好?”

        “此去大月氏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么?”这才是一开始,李悠可不想拿出所有底牌,将来还不知道要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现在如果能避开敌人的拦截再好不过了。

        堂邑父缓缓摇头,“这条路是最近也最安全的路了!其他路途都需要深入匈奴内部,如果走其他的路,我们遇到的匈奴骑兵只会更多!”

        李悠的希望很快破灭了,他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今日先行歇息吧,明日我看能不能找来援军相助!”说罢自顾自的进了帐篷,留下堂邑父纳闷不已,这出了关之后四处皆敌,又从哪里找援军呢?

        听到使团的随员们都已经睡去,李悠拿出虎符摩挲着,记得上次抽奖之中有一千名背嵬军可以召唤吧?有了这些人马的帮助,打败甚至斩杀中行说应该不在话下!就让岳武穆词中的“笑谈渴饮匈奴血”成为现实吧!

        心中打定主意,李悠选择了对背嵬军的召唤!然后静静等待这支强大军队的出现,然而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一直没有任何反应。

        “这是怎么回事?”李悠忍不住换出虎符问道,“我明明已经召唤了背嵬军,为什么他们还不出现?”

        “宿主统率不足!无法召唤!”虎符冷漠地说道,“宿主统率为25,仅能召唤709名士兵为你作战!而背嵬军的数量是一千,已经超出了宿主的统率极限,因此无法召唤!”

        “先召唤出500名骑兵可以么?”李悠可怜巴巴地哀求道,这不是捧着金饭碗饿死么?明明有一千背嵬军足以干掉中行说却没办法召唤,实在是太憋屈了。

        “不能!这一千背嵬军是一个整体,只能统一召唤!无法分割!”虎符的话再次让他失望了。

        难道真要葬身于西行路上么?李悠悲催地继续打量着自己可以召唤的选择,粮草和箭矢现在自己不缺,完全用不上啊;潘凤武力虽高,但是也没办法打得过一千名匈奴骑兵啊!换成李元霸或许还有一点可能!该死的为什么这些召唤武将只能用一次啊!

        无奈之下李悠将目光盯到了最后一个选择上,这位起码是军略达人,请他帮忙出来出出主意总比自己一个人在这里胡思乱想来的强。

        “召唤,陈庆之!”李悠在虎符面板上选择了召唤南北朝名将,曾经带领八千白袍骑兵横扫北魏、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陈庆之!

        “陈庆之见过主公!”帐内白光一闪,一名二十来岁、身穿白袍腰佩长剑,看起来文文弱弱的青年出现在了李悠帐中。

        李悠揉了揉眼睛,这和自己想象中的名将形象一点也不一样啊!说是名将,但是看起来更像是一名书生,他真的是那位屡屡以少破多的南梁名将么?

        “您真的是陈庆之将军?”李悠忍不住问道。

        “某的确是大梁的武威将军,姓陈名庆之,字子云!”陈庆之依旧是那副温文尔雅的样子,丝毫不因为李悠的质疑而生气。

        “额,子云将军请坐!”看来真不是系统出了故障,李悠无奈地接受了这一现实!好吧,古人说得好,人不可貌相,且让我和他聊一聊,看看他有什么过人的才华!说罢李悠起身伸手指向一旁的坐垫。

        “庆之遵命!”陈庆之拱手谢过,迈动脚步就要向李悠所指的方向走去,谁知没两步他就脚下一绊,摔了个五体投地!

        看着扶着帐篷半天爬不起来的陈庆之,李悠捂脸长叹!哎,这世界上可有连走路都走不稳的名将?看他身子虚弱的样子,恐怕腰下那柄长剑也是装饰作用远大于实际作用的吧?难道我这次真的要死于大汉奸中行说之手了么?

      第32章 大战之前

        “让主公见笑了!”尽管帐篷内灯光昏暗,李悠还是看出陈庆之的脸上微微泛红,似乎也为自己刚才失礼之举有些不好意思。

        “无妨,子云将军受伤了没有?要不我去叫医者前来帮忙看看?”李悠关切地问道,现在自己的希望都寄托到了陈庆之的身上,要是他再有个闪失,自己哭都不知道去哪哭才好!

        “没事没事!”陈庆之连忙摆手,来到李悠下首坐下,喝了口茶润润嗓子李悠向他说明了自己眼下的情况,然后问道,“眼下中行说率领大军拦截于前,其他道路亦是不通,子云将军可有妙策?”

        陈庆之笔直地跪坐在垫子上,显示了良好的修养和礼仪,听到李悠问话他闭目沉思片刻,忽然问道,“主公眼下有多少人马?战力如何?”

        “使团一共有百余人,除了向导、医者、马夫等之外,可堪一战者不足百人!”一路行来的这几天,李悠也没有白白浪费,他通过观察、交谈对这队人马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但是这些士卒多为长安的恶少年,单打独斗从不惧人,可若是列阵前行就力有未逮!”

        这些人大多是市井中的游侠儿,每个单独拿出来都有一手不错的武艺,要不然也不会有胆子加入到使团之中,可是这些人自由散漫惯了,又没经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成阵列作战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

        陈庆之眉头微皱,看来他对这些士卒的情况也不太满意,沉吟片刻后道,“敢战方有胜机。”在他的领军生涯之中,并非没有见过单凭血勇就冲散比己方多数倍人马的战例,于是他又问,“匈奴骑兵战力如何!”

        “匈奴人以射猎游牧为生,尤善骑射,中行说所率领这一千骑兵乃是匈奴王庭的精锐!作战勇猛、对敌凶残,战力实在我军之上!且这些人乃是百战精兵,号令森严、进退如一,中行说用来如臂使指!实是不好对付!”这些消息一方面来自堂邑父的介绍、一方面来自哪两位侥幸逃生的先行使团成员的转述!

        李悠所率领的使团无论从战斗力还是人数上都要远远弱于匈奴骑兵,甚至连纪律性都比不过,乍一看胜机的确渺茫!

        “啊,还真是劲敌啊!”陈庆之熟读史书,当然知道冒顿单于当年鸣镝练兵的典故,李悠的话也证明了匈奴王庭的精锐骑兵并未退化,当下脸上也露出苦恼的神色。

        李悠见状心也凉了一半,他知道即使是陈庆之,在这种不利的局势下也没什么好办法!难道真的要葬送于此了么?

        “主公勿忧!世无必胜之军,亦无必败之战!”陈庆之也觉察到了他的忐忑,出言安慰道,“庆之尚未见过使团士卒,也没有亲眼看过匈奴的军队!故而不好为主公出谋划策!待这两日庆之熟悉了己方、敌军以及接战的地形!再为主公献计不迟!”

        “如此甚好,一切就有劳子云将军了!”此时夜色已晚,俩人说完各自睡去;第二日一早,李悠叫过堂邑父,为他二人引荐一番,“这是吾之友人陈庆之将军,接下来使团中的士卒由陈将军率领,陈将军但有令下,众人不可违背!这是吾之副使堂邑父,熟知匈奴事务,子云若是有问题,尽可以问他!”

        如此年轻的将军?莫不是哪家豪门之后?可是大汉开国以来陈姓封侯者除了旧主堂邑候家之外,就只有曲逆侯陈平、阳夏侯陈豨、河阳侯陈涓等寥寥数人,未曾听说过他们家有位叫陈庆之的将军啊?更何况此人昨日出关时还不见人影,一夜之后却突然出现在主公身边,到底是何来路?

        堂邑父将疑问藏在心里,命人帮李悠收拾好营帐,再牵过一匹马来送给陈庆之,“此去路途遥远,陈将军还请上马!”

        “额,好!”陈庆之挠挠头,绕着马匹转了一圈,笨手笨脚地试图上马,却再次摔倒在地,引起众人的一片哄笑!陈庆之也不着恼,爬起来在堂邑父的搀扶下总算是坐稳了,俩人并排前行,陈庆之一边打量着使团内的士卒,一边不时地向堂邑父询问匈奴的情况。

        还真不像个名将啊!连马都不怎么会骑啊!李悠忍不住摇摇头,不过转念一想,南梁的名将中像他这样的还不止一个啊!被北魏军称之为“韦虎”的名将韦睿在战场上就是弃马坐轿,三尺竹杖,指挥若定。后来这一潇洒风度还被日本战国的上杉谦信学去,可惜只得其表未得其实。

        “……以前匈奴与敌作战时,斩敌首级者赐酒一卮;而如今为驱使部族与他人作战,除赐酒外,还将战场上虏获的人口物资奖励给其本人,故而匈奴部众作战之时舍身忘己、奋勇向前……”堂邑父一边为使团领路一边向陈庆之介绍着自己了解的情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8 06:3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