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影帝》-第1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他坐直身体,看着肖恩做出一副认真的表情:“听着,肖恩,你肯定能成为电影演员,但那不是现在。你现在还需要积累经验和资历,你需要一个更好的角色,然后让电影导演或者制作人注意到你。相信我,只要机会合适,我会为你争取到角色的。”

        “哈,又在推销你那一套,从电视跳到电影的方法吗?”没等肖恩说话,一个带着戏谑的女声就传了过来。

        然后,穿着女士西服的职业女性就出现在了两人面前,一头棕色的【创建和谐家园】浪,看起来三十岁左右,身材还算不错,下巴微抬的模样似乎很强势。

        “有什么问题吗?”弗雷德里克突然露出很不满的模样。

        “不,没什么,”对方轻笑了声,“我只是觉得,如果做不到的话,就别用借口来糊弄。”

        说着她又看向肖恩:“我得说,肖恩,你在《老友记》中表现得很出色,我这里正好有个角色,浪漫爱情喜剧,虽然是配角,但很有发挥的余地,要不要过来试试?”

        面对这个自来熟的女人,即使肖恩觉得她很有魅力,一时间也不由有些无语。

        “我的做事方式不用你来评判,安娜·戈登!还是给我回去,留着你的精力应付男人去吧!”弗雷德里克恼火的叫了起来,而且还粗言秽语的,大有起身赶人的架势。

        “好吧好吧,”安娜·戈登似乎一点都没放在心上,“你这个样子让我很开心,就不继续了,不过肖恩,你如果有兴趣的话,随时可以过来找我。”

        然后,走了几步她又想到什么的转了回来,对弗雷德里克很恶劣的笑了笑:“另外,有个消息要告诉你,过了新年,我就有自己的办公室了,弗雷德。”

        真是有个性的女人。看在眼中的肖恩不由哑然失笑,等对方走远了才想起该安慰下弗雷德里克,谁知才转过头,就听见砰砰的声音像个不断。他的经纪人这会儿正拿着一本杂志往自己脑门上狠狠敲着,然后抓起一叠白纸塞进嘴中拼命撕咬,最后又拿出铅笔咬牙切齿往白纸上痛恨的戳着,看得肖恩目瞪口呆。

        这样了好一会儿,弗雷德里克才停了下来,整了整衣领又出了口气,他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的看向还张着嘴巴的肖恩:“好了,我们继续。”

        “你还好吧?”回过神来的肖恩试探的问了句,“那个女人到底是谁?”

        “安娜·戈登,我的老对头——我们还是继续谈谈你的工作吧,”弗雷德里克显然不想多谈这个问题,“如果你觉得都不合适,不如说说你的想法你的规划,也许我们可以从中找到。”

        “好吧,”既然如此,肖恩也就暂时将其他事情丢到一边,说起自己的想法,“短时间内,我不想出演什么角色。”

        “嗯?”弗雷德里克眨了眨眼睛,似乎在怀疑自己听错了。

        “你知道你想说什么,弗雷德,别着急,先听我说完,”肖恩举起一只手,“既然我要在这里继续发展下去,那么就必须从长远的考虑,而现在我最欠缺的,是经验。”

        他坐直身体,让自己显得分外认真:“的确,机会很重要,但没有实力作为基础,终究只是空中阁楼。所以我想利用这段时间,找个有短期表演培训的地方,尽量让自己能够系统的学习如何在镜头前表演。除此之外,我们也就有了充裕的时间来讨论接下来如何发展,我还可以在你的指导下,进一步了解这个圈子的规则——我才进入好莱坞才三个月,不是吗?”

        如果说在出演《老友记》时,肖恩还有一点取得一定成绩就离开的念头,但在娜奥米离开后,他就打定主意要做得更好。这并不是全因为娜奥米,虽然她起了一个推动的作用,但最主要的还是肖恩一贯坚持的信念:一旦决定去做某件事情,就要尽可能的做好。

        所以,系统性培训是很必要的,无论他多么有天赋有经验,好莱坞终究不是学校的舞台剧可以比拟的。不过他现在刚刚有了点成绩,不想要流失这点来自不易的人气,那么只能选择短期培训。但即使这样也可能造成影响,看看弗雷德里克皱着眉头就知道了,只是他没有第一时间反对就说明,多少还是认同这番话的。

        “但是有一点,肖恩。”琢磨了半晌后,他终于开口了,“你要如何保持目前的人气呢?”

        他问得很认真,而这也的确是个问题,但肖恩笑了起来,带着一点捉弄的味道:“那就是你的问题了,不是吗?”

        经纪人当即翻了个白眼。

        “表演技巧大致分为两个派别,技术派和方法派,所谓技术派,简单的来说,就是通过分析人物的喜怒哀乐,比如什么镜头前高兴,什么镜头前悲伤,然后在拍摄时通过面部表情又或者肢体语言等一系列手段将其表现出来。而方法派则要求演员完全融入到角色的内心世界,把角色当成一个真实的人物,然后把自己完全当成角色,并在镜头表现出来。”讲台上面,一个四十多岁,留着络腮胡的中年白人男性,正滔滔不绝的讲着。

        因为好莱坞的缘故,洛杉矶的表演培训机构不少,但是想要进行短期的系统培训,那就要看人品了。如果遇到一个有真材实料,而且很负责人的老师,那么多少都能学到些新东西,但遇到的只是敷衍了事的家伙,那就白花钱了。

        所以,在弗雷德里克的安排下,肖恩跑到了南加大,去旁听他们的表演课。美国的大学的风气很开放,只要讲师、教授没意见,任何人都可以去蹭课。

        肖恩选择了一位名叫华莱士·沃克的教授的课,据说水平相当不错,不过现在站在讲台上的这位可不是沃克教授,他叫约翰·哈灵顿,是来给临时有事的教授代课的。说实话,肖恩更喜欢他的教学风格,沃克教授的理论功夫很扎实,但在讲解上有些死板,而哈灵顿先生就要灵活许多,幽默风趣又略显张扬的声调也很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对理论的解读也很到位。

        “最早的电影制作当中,演员们基本上都是技术派——好吧,至少好莱坞是这样。然后,直到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出现,方法派开始抬头。”哈灵顿说着拿起讲台上的一本书敲了敲,“《演员的自我修养》,我想在座的大多数人都听过,不过看过和详细看过的人,不会太多。”

        教室里响起了低笑声,肖恩也有些莞尔,托周星星的福,这本书的大名在前世也是听说过的,所以当他决定去做演员后就买了一本。可惜匆匆浏览了一边就放到了一边,关于基础理论,很多书籍都讲述得更为通俗,而深层次的东西,要么有时代的局限性要么读不太懂,所以最终沦为了收藏。

        “当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并不算方法派的创始人,关于方法派的表现方式,早在他之前就已经有许多【创建和谐家园】总结。但不能否认的是,正因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大力提倡,方法派才开始进入电影导演和演员的视野,并逐渐成为了不输给技巧派的主流表演方式之一!”哈灵顿继续讲着。

        然后,一位学生举手提问了:“哈灵顿先生,我们知道很多著名演员都是方法派,比如马龙·白兰度,又或者阿尔·帕西诺、罗伯特·德尼罗等等,请问这是否可以说明,方法派的表现方式,要比技巧派的表现方式好得多。”

      第二十五章 手段与目的

        “我就知道有人会提这个问题,我也知道有人会拿《教父》来举例子,但既然将三位最抢眼的觉得都拿了出来,为什么忘同样在其中有演出的李·斯特拉斯伯格呢?那可是好莱坞方法派的【创建和谐家园】,许多出色演员都接受过他的指导。”讲台上的哈灵顿用开玩笑的语气问道,顿时引起了许多笑声。

        然后,他神色一振,继续讲了起来:“那么我就说说这两种表现形式的优劣,不过在那之前,我希望大家记住一句话,没有最好的演技,只有最合适的演技。”

        哈灵顿说着,走到黑板前面,将之前那句话写了下来:“相对于方法派,技巧派对角色的深度的挖掘的确不够,但并不意味着技术派没有去挖掘,这是一点。方法派需要天赋,需要去体会不同人物的精神世界,而年轻演员,或者说生活没有太【创建和谐家园】澜的新人演员,要想做到这点很困难,所以这个时候最好用技术派的表现方式来打磨自己的演技,然后再一步步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过要注意的是,技术派的表现方式用得多了,如果没有足够的掌控力,就很容易变得千篇一律,简单的来说,就是所有角色都被演绎成了你自己,而不是角色本身。”

        学生当中有人发出了低笑,似乎因此想到了谁,哈灵顿没有在意,依然高声的说着:“但是方法派呢?方法派就很完美吗?当然不!即使是坚持方法派的【创建和谐家园】们,对表现形式也有着不同的解释,其中以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贝·布莱希特以及安托南·阿尔托最为典型!”

        他将三个人的名字依次写了下来,然后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后面画了条破折号,写下了“人戏合一”这句话。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演员应该充分的去了解角色的内心,和角色融为一体,这样才能在镜头前将他的世界表现出来,这是最为经典的解释。而布莱希特则认为,演员不能融入得太过,要保持距离,要去掌控角色。”哈灵顿说着,又在布莱希特后面画出破折号,写下了“距离”和“掌控”两个单词。

        “至于阿尔托,”他笑了笑,“他要求演员就是角色,要忘记自己的一切,要从内心深处相信,角色就是自己,简单的说,让自己变成神经病。”

        同时,他在阿尔托后面的破折号写上了“疯子”,顿时哄堂大笑。

        “这不是开玩笑,”哈灵顿这时却摇了摇头,“也许你们觉得这是天方夜谭,但事实却是,这种表现方法非常有效果,如果你真的能做到在戏里戏外都全身心以角色自居,那么就算这部电影很一般,你的角色都会非常抢眼。不过,这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如果不能在完成拍摄后及时调整过来,就很容易因为分不清自己是谁而陷入抑郁症,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又是如此之快,面对压力很难说会变成什么样子,这就是为什么说,阿尔托等于是在要求演员变成神经病。”

        说到这里他扬了扬双手:“如果你们当中有人有兴趣尝试的话,我的建议是,在那之前最好先给自己准备个暗示,让自己能通过某个行为从角色的状态中恢复过来。比如两届奥斯卡影后朱迪·福斯特,据说她的秘诀就是,在拍摄完之后吃一大块三明治,马上就能恢复过来。对此,我的看法是,她的身材保持得可真好。”

        又是一阵哄堂大笑,然后,外面的【创建和谐家园】响了起来。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哈灵顿随即开始收拾自己的书本,美国的老师和教授们,在这一点上都是相当的准时,“如果你们有兴趣对比技巧派和方法派的优劣,我建议可以去看看《欲望号街车》,费雯·丽的表演方式是典型的技术派,而马龙·白兰度的表演方式则是典型的方法派。这部电影因为他们的对撞而产生的火花,可以看做是两种演技比拼的,教科书般的经典之作。”

        整堂课基本上到这里就结束了,有些意犹未尽的肖恩想了想,随即飞快来到门边抢出去,追上了正在离开的约翰·哈灵顿。

        “先生,哈灵顿先生!”他高声叫道。

        “你是?”对方回过头来。

        “我刚刚听了你的课,”肖恩解释的说道,“我喜欢你的课,很风趣很生动,也很有启发性。”

        哈灵顿笑了笑,什么也没说的继续往前走,肖恩随即跟上:“我注意到了一点,虽然你分析了技术派和方法派的优缺点,但实际上还是回避了最初的问题——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哪种表现方式更好。”

        “是吗?”哈灵顿很随意的回答道。

        肖恩并没有在意,而是继续说了下去:“不过根据我的观察,你显然更推崇方法派,你也承认,如果能掌控自身,那么方法派的表现方式显然会让角色更加出众。”

        “我有一个问题,嗯……嗯?”哈灵顿看向肖恩。

        “肖恩·唐,你叫我肖恩就可以了。”他忙回答道。

        “很好,肖恩,我想要问你的是,你讨论这些,讨论技巧派和方法派哪个更好,是为了什么。”哈灵顿这么问道。

        肖恩愣了下,稍微以思索,就给出了答案:“为了让角色演绎得更加真实。”

        哈灵顿不置可否哦了一声,眼睛看着前方,脚步一刻不停,带着淡淡的笑容,显然对这个答案不以为意。

        抓了抓脑袋,肖恩急速思考起来,结合哈灵顿之前的讲课,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但十多秒钟过去了,肖恩都没琢磨出来,眼看走廊的大门已经近在眼前。

        就在这时,“没有最好的演技,只有最合适的演技”这句话忽然从那还一闪而过,然后前世曾听过的一句有些相似的话也冒了出来。他正要开口,但马上又闭上了嘴,直觉告诉他,还差了那么一点点,会是什么?

        终于,就在两人跨出大门的时候,曾经表演舞台剧时学到的某些东西忽然涌了出来,跟着,到洛杉矶来后的一系列表演也飞快闪过,包括被弗雷德里克看中的银行经历。

        “为了将角色的情绪,尽可能完美的传递给观众!”肖恩说出这样一句话来。

        哈灵顿停住了脚步,转过头来,用惊讶的目光看着他。

        “我听过一句话,和你所提倡的有些类似,没有烂电影,只有烂演员。”肖恩本来就很聪明,又在完全不同的两个国家两世为人,在某些方面可以以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和审视。加上从高中到现在也积累的不少经验,之前几堂课上也不断在思考和摩挲,于是在哈灵顿的逼迫下,短短几十秒钟的时间,将概念性的东西初步融会贯通。

        “所以我们讨论这些,的确是为了将角色饰演得更好,而怎样做才算饰演得更好呢?那就是将角色的情绪,尽可能完美的传递给观众,尽可能让他们在屏幕前随着角色的悲喜而哭笑。这才是演员的目的,技术派也好,方法派也好,它们都只是手段!”说到后面肖恩不由自主的有些兴奋了。

        哈灵顿露出惊奇的神色,停住脚步上下打量了下他才问:“你有过正式的表演经历?”

        肖恩踌躇了下,最终决定实话实说:“我不是南加大的学生,哈灵顿先生,我只是来旁听的。我是个演员,刚入行的小演员,虽然在高中演过一系列的舞台剧,但那和电影电视始终有区别,所以在饰演了个角色后我就来这里想要接受比较系统的培训。”

        哈灵顿越发的惊讶,同时还带着一丝欣赏,最后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跟上。

        “你总结得很不错,肖恩,无论哪种表现形式都只是手段,而最终的目的是,将角色的感情角色的世界传递给观众。”在不远处林荫道的一条长椅上坐下后,哈灵顿随即说了起来,“这个世界没有一层不变的事情,很多东西都和社会变化一样呈螺旋状上升状态,表演的技巧也是如此。也许在五、六十年代之前,技巧派和方法派分得很清楚,但是现在它们已经开始不分彼此了。比如梅丽尔·斯特里普,到今年为止她已经获得了十次奥斯提名,其中8次是最佳女主角,你认为是什么让她被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青睐?”

        “我看过《苏菲的选择》和《廊桥遗梦》,她的确是位伟大的演员,”肖恩回忆的说道,“那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形象,一个愁苦脆弱,一个温婉坚强。”

        “如果你有心去了解就会知道,斯特里普有时候为了一个角色可以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去揣摩去设计她的方方面面,如果涉及到真实人物,她还会竭力去模仿对方的口音和小动作,这些都在技术派范围内。可一旦开始了拍摄,她又会全身心的投入,达到斯特拉斯伯格的人戏合一,这又属于方法派的范畴。”哈灵顿点了点头,“所以我始终提倡,没有最好的演技,只有最合适的演技。只要能在银幕上将情绪传递给观众,感染他们!打动他们!那就是出色的演员!”

        说到这里他再次重复了肖恩之前的话:“就像你刚才所总结的那样,无论哪种表现形式都只是手段,想要成为一位出色甚至伟大的演员,需要做很多事情,但分清楚目的和手段,明白主次懂得取舍,是首先要做到的。”

        然后,哈灵顿看了看时间,站了起来:“好了,我还有事,今天就暂时到这里吧。”

        “我以后能私下里向你请教问题吗,哈灵顿先生?”肖恩忙问。

        “哦,当然,你很聪明,思维很敏捷,我很高兴能和你这样的年轻人多交流。”哈灵顿笑了笑,“即使不代课了,你也可以过来找我,不过只有这一个月的时间,等过了新年我就要回英国去了,我是英国人。”

        “谢谢你,哈灵顿先生。”肖恩紧紧握住了拳头。

      第二十六章 仍需努力

        肖恩在这堂课上收获很多,而最大的毫无疑问是分清楚了什么是手段什么是目的,如果一味沉浸在那种表现方式最好上面,那么很容易本末倒置,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而分清楚了这两点,就能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从而迈出更为坚实的一步。

        当然,这也只是一步罢了,找到适合自己的,能表现出自己特点的演技这就不说了,关键在自己身上,但想要尽可能的完美的将角色的情绪传递给观众,就没那么容易。这个除了自己要努力,还需要导演、摄影师、灯光师等等一系列人的配合,如果导演总是不给近景,摄影师总是角度偏上几度,灯光师总是将灯打得亮点或暗点,那么演技再好都会在银幕上打个折扣。

        尽管这只是极端情况,但也足以说明团队的重要性,所以在抽时间去请教哈灵顿先生外,肖恩也没少参加各种派对,想办法结识更多的人以及寻求更多的机会。

        “嘿,戴克斯,我刚才看到你在那边,怎么现在跑这里了。”随着声音传来,拿着啤酒瓶正在聊天的中年男人抬起头来,然后脸色变了变。

        “该死,艾瑞克,早知道你在这里,我就不来了。”他虽然抱怨的说着,却没有厌恶的语气。

        “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胆小了,戴克斯·罗曼?”艾瑞克·里斯先这么问了句,然后哈哈笑了起来:“好了,今天晚上不和你喝酒——最近在做什么?”

        戴克斯·罗曼明显松了口气:“还能做什么,正在忙一部电影的选角工作。”

        “哦?”里斯露出好奇的神色。

        “《天才雷普利》,那位知名惊险女作家,帕特里夏·海史密斯的作品。”罗曼简单的说了下。

        “我听说了,好像是安东尼·明格拉打算将这部小说搬上银幕?”里斯笑着在他肩膀上拍了下,“干得不错,戴克斯,开始和知名大导演合作了。”

        “就别吹捧了,艾瑞克,我只是个助理。”罗曼叹了口气,然后注意到了里斯身边的年轻人,“这是?”

        “哦,真是抱歉,这是肖恩,肖恩·唐;肖恩,这是戴克斯,戴克斯·罗曼。”里斯想起什么的拉过跟在身后的年轻人介绍起来。

        “你就是艾瑞克·里斯的肖恩?”罗曼好奇的打量着肖恩。

        “艾瑞克的肖恩?”年轻人有些愕然,但马上笑了起来,“如果艾瑞克最近没有发掘别的叫肖恩的演员,那么我应该就是那个肖恩了。”

        “这是哪个蠢货想出来的,什么叫做艾瑞克·里斯的肖恩。”里斯有些不满的叫道,但脸上却带着得意的笑容。

        “得了吧,艾瑞克,这事在圈子里已经传遍了,尤其史蒂文森从《人人都爱雷蒙德》剧组滚蛋后,只不过没有拿到表面上来说罢了。”罗曼耸耸肩,然后用感叹的语气道:“我得说,你的眼光的确很不错,艾瑞克。”

        “那是当然,”里斯哈哈笑了起来,然后在肖恩肩膀上一拍,“怎么样,你觉得肖恩能在《天才雷普利》中担任男主角吗。”

        上下打量了下他,罗曼点了点头:“很不错,至少外形很合适,男主角就是个20多岁的年轻人。说实话,如果不是试镜一开始就规定了范围,我很乐意将他推荐上去。”

        “这太可惜了,”里斯显得很遗憾,“看来只能下次再找机会了。”

        “应该会的。”罗曼附和了几句,然后很快转移了话题,里斯也没有再继续。

        肖恩在旁边偶尔会说上几句,始终是一副平静的表情,似乎他们之前讨论的只是件普通的事情,和自己没有关系。从一开始,肖恩就没有指望能在这种情况得到角色,里斯虽然这么推荐了他好几次,但更多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眼光,看看罗曼那暗带敷衍的态度吧。

        自己的名气终究还是太小了,虽然靠着出演《老友记》四集并引起了收视狂潮,再加上被《人人都爱雷蒙德》剧组放弃,却在《老友记》剧组成功的戏剧性经历,在电视圈内吸引了不少眼球,但比起真正的明星终究还是差了不少。再说这份荣誉也不只属于他一个人,《老友记》的主要看点还是在六位主演身上,而推荐他过去的,是同样被《人人都爱雷蒙德》的艾瑞克·里斯。

        而且,就像弗雷德里克所说的那样,如果是电视角色的话,别人或许还会认真考虑下,电影角色那么基本上看运气了。

        要是在一部大制作中饰演过角色,哪怕只是个小配角,都会好得多吧。即使心态很好,肖恩也忍不住在心里这么想。他记得的有名有姓的大片不多,基本上都是知名的大制作,比如《终结者》、《阿甘正传》、《泰坦尼克号》以及《指环王》、《加勒比海盗》和一系列超级英雄电影。

        不过前者都已经过去了,而后者都是新世纪的作品,离得最近的也是02还是03年的《指环王》了——至少在肖恩的记忆中是这样。

        别急,慢慢来,肯定会有机会的。他最后对自己这么说道,这也是将自己当做是里斯的跟班的原因之一。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13: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