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归妹》-第9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公孙天成瞠目结舌:想中原地方礼仪教化,男人们都讲求要娶一个冰清玉洁的女子,娶寡妇的已经心里鲠着东西,娶被休的女人,更加是要前思后想。这些被段启文打发出宫的女子,不论有没有得到过皇帝的宠幸,那都已经算是嫁了人的女人,再怎么美貌,也不是娶妻的上选啊!蛮夷之族果然与人不同!

      “景贵妃此举深得人心,”那人接着道,“加上她又不想争夺皇后之位,所以大臣们便不再成天上疏要求皇上赶她走了。后宫安宁,皇上也就能励精图治,我爹常说那几年是空前的太平盛世

    。当时皇后早已产下了青铮太子,过了几年景贵妃又怀了身孕,大家都想皇上鸿福齐天,天下自然国泰民安。却哪里料到,景贵妃生下的皇子竟然有一双冰绿色的眼睛——那就是今日的青锋殿下。”

      段青锋那一双眼睛,鬼气森森,的确叫人不寒而栗。“这可不真是妖怪?”

      “呵呵,”那人笑道,“其实这几年我国和婆罗门国生意往来频繁,许多那里来的生意人其实都是从西方欧罗巴洲来的红毛番人。他们的眼睛就是绿的,还有蓝的,紫的,连两只眼睛颜色不一样的都有。不过当初大家可没见过这样古怪的事,都说青锋殿下和景贵妃是妖怪,应该立刻烧死,也有人说至少得将他们母子赶回景族人聚居的桃花谷去。可皇上都不答应。没过多久,皇后就得了怪病,暴亡宫中。这样一来,举国上下要求处死妖孽的呼声愈高。但皇上充耳不闻,反而张罗着要将景贵妃扶上皇后之位。景贵妃执意不肯,拖到了第二年,实在拗不过,只好答应去参加皇后册封的祭祀仪式。就在那仪式上,她发了疯,落水身亡。”

      不幸发生得太突然未免就显得离奇,公孙天成想,其实可能是后宫中的什么争斗让这两个女人没了性命,然而被人添油加醋穿凿附会,就成了妖魔鬼怪的传说。段青锋一出生就背负上这样的恶名,难怪后来会有如此古怪的性格。

      “莫非是因为这个缘故,青锋殿下不能住在宫中,所以才送到孝文太后处教养?”

      “正是。”这人点点头,“其实皇上心里肯定还是舍不得的。你看自景贵妃死后,后宫主位虚悬了二十多年,可见皇上对她的思念。皇上也不曾再选美女,每年到寺庙清修的时间越来越长。到青铮太子成年时,因他文武兼备聪明过人,国家大事都可以处理,皇上就干脆将朝政都交给了儿子,自己长年参禅学佛。直到……”

      直到段青铮意外身亡。公孙天成听符雅提过,段青铮是坠崖而死的,不知这其中有没有蹊跷?他看段青锋周旋在楚、樾两国之间,既有大智慧又有小聪明,想来聪明才智不在他兄长之下。然而,他是庶出,又背着个妖孽之名,连皇宫都住不下去,他会甘心吗?距离登天只有一步之遥,他会不会对兄长暗下杀手,铺平自己的青云之路?然后,为了消除大家对他的怀疑,故意装成【创建和谐家园】的模样?

      想到这里,公孙天成的心中不禁兴奋了起来:不想听人随便说了些掌故,竟收获如此巨大。小小西瑶,也大有文章!

      这人知道如此多的内情,他看看身边这个年轻人,不晓得还能帮上什么忙?因问:“聊了这么久,未请教兄台大名?”

      “啊,好说了,免贵姓张,草字至美的就是。”年轻人道,“未知先生……”

      公孙天成方要回答,却忽听一个女人喝道:“好哇,张至美你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竟敢到这种地方来?”

      张至美还没反应过来呢,已经被人扭着耳朵拽了起来。公孙天成才看到,来个是个妙龄【创建和谐家园】,生得两道柳叶吊梢眉,一双丹凤三角眼,本来已经不怒而威,这时发了火,更显得刻薄无比。张至美痛得他嗷嗷直叫,还不忘拱手求饶:“娘子,耳朵掉了,你先放开……哎哟,先放开……”

      张夫人却是不放,道:“我放了你做什么?让你去找那些个不三不四的女人胡天胡地么?”

      “夫人冤枉啊!”张至美道,“我不过是来这里想演太子殿下的戏……什么胡天胡地?我怎么敢?”

      张夫人冷笑:“你们这些男人心里想的什么我还不知道么?演戏!宫里养着戏班子他怎么不去演呢?偏偏要到这种地方来——再说了,太子是太子,他将来做了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都可以,你学他?他算什么?小心我休了你!”

      呵!公孙天成真要对西瑶的女人刮目相看了——向来只有男人休妻子,哪有女人休丈夫的?这张夫人可真厉害。

      张至美还是连声求饶。旁边的许多看客也都纷纷转过头来瞧热闹。张夫人好像并不怕家丑外扬,还把声音提高了几分,道:“你别以为太子做的就都对,就都能学。他要是做的都对,我爹这个太师还成天唉声叹气地做什么?一个学生已经把他老人家愁成这样,你这个女婿难道也要来气他么?”

      原来是牟太师的女儿,公孙天成想,难怪这样嚣张——看来这张至美是个上门女婿,所以只有忍气吞声。符雅说过,牟太师在朝中势力不小,是一个应该要争取的人物。他心思飞快地一转,即向这张夫人作揖道:“夫人有礼了,老朽可以作证,张公子确实只是想演戏而已。其实连戏都还没演上呢,只是跟老朽闲聊而已。绝对没有什么不体面的行为。”

      张夫人瞥了他一眼:“你是谁?”

      “他是蓬莱国的……”张至美抢先说道,“蓬莱国特使……”似乎是怕公孙天成说出自己那“乐官”的身份,赶忙先撒个谎,同时不停地向公孙天成使眼色。

      公孙天成何等聪明,以逸待劳,配合着他演戏。

      张夫人道:“蓬莱国的特使?跟你在这里做什么?”

      张至美道:“蓬莱国……蓬莱国的皇帝听说过太子殿下的戏,特使来到我国就要见识见识,好回去交差。”

      “胡说八道!”张夫人一声断喝,揪着丈夫耳朵的手又多使了几份力,“你自己没出息,跟着太子做些无谓的事,就以为天下的人都跟你一样么?蓬莱国的皇帝正担心今年我国在南海采的珍珠强过他们的东海珍珠去,那样欧罗巴人就会从我国买珍珠——蓬莱国的人大多以打渔采珠为业,这是他们生死存亡的大事,蓬莱国皇帝现在会有心思管太子殿下演的什么荒唐戏?”

      没想到这个女人虽然凶悍泼辣,却知道天下大事,看来牟太师家学渊源不可小觑!公孙天成灵机一动,就顺着她的话说道:“张夫人真是聪慧过人,老朽就是为了珍珠之事来的。不知道牟太师可不可以在贵国皇上面前说几句好话,好歹给我们蓬莱国百姓一条活路?”

      千穿万穿马屁【创建和谐家园】。张夫人的吊梢眉稍稍放低了些,不过神态还是倨傲:“尊使应该知道,我西瑶重商,生意场和战场是一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我给了你们蓬莱国百姓活路,那我们南海的珠民岂不是断了财路?”

      公孙天成道:“张夫人,话可不能这么说。生意场虽然如战场,但是战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生意场上对手和盟友的变化只是更加频繁。今日销往欧罗巴的珍珠,你我是对手,明日岂知没有什么事我两国是需要合作的?我蓬莱国虽小,但说我们是东海的霸主也不为过,贵国为了一时独占珍珠生意,就和我国翻脸,将来的事再要弥补,恐怕会付出倍于珍珠的代价吧?”

      他其实对蓬莱国是一无所知的,所以将话说的尽量模糊。但是道理上却无懈可击。张夫人果然愣了愣,清清嗓子道:“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皇上现在在枯云寺修佛,朝中的事本该由太子处理,但太子殿下又跑到萱懿山庄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就算他们都回来了,朝会上讨论这事,也不见得就会考虑将来如何。”

      公孙天成笑道:“所以老朽才专程来找张公子,想要见见牟太师啊!”他压低了些声音:“谁不知道牟太师在朝廷里的地位?只要他老人家来说句话,老朽就好向辟国皇上交差了。”

      张夫人瞥了这个陌生的老人一眼,似乎还想确认一下他说的话有几分真实。而张至美就在一旁说道:“既然如此,还耽搁什么呢?老先生就到寒舍见见我岳父大人吧。”

      正这时,台上的表演终于开始了,丝竹管弦响成一片,又有□们翩翩起舞,唱道:“彼岸花,开彼岸。花莫见,叶莫见,到时为彼岸,过处即前生。”她们的声音甜腻而妖娆,真有点儿地狱中魔鬼招魂的感觉。本来看着张家夫妇热闹的人,全被那表演吸引,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张至美本来也是为了这表演而来的,一时如痴如醉。

      张夫人如何看得下去,狠狠把丈夫的耳朵一拽:“看!我叫你看!还不跟我回家去?没见有正事要谈么?你再不好好跟爹学着点儿,将来怎么在朝廷里做官哪?太子贪玩不要紧,太子有人辅佐呀!他玩得翻了天也还是太子。你呢?你要是没出息,就回去卖你的茶叶去吧!”

      “哎哟哟,我知道了!”张至美嚎叫着,“夫人,拧掉了我的耳朵,上朝可难看!”

      张夫人才不理,继续拽着丈夫的耳朵朝外走。

      公孙天成追上去道:“张夫人,老朽看,你还是放开张公子比较好。”

      张夫人瞪他一眼,道:“怎么?你自烦你的珍珠生意。我怎么教训这没出息的丈夫,可用不着你操心。”

      公孙天成笑了笑,道:“张夫人望夫成龙,用心良苦,实在叫人佩服。不过夫人有没有想过,倘若老这么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张公子呼来喝去拳□加,大家心目中会怎么样张公子呢?怕是会觉得他懦弱无能,万事都要听老婆的,日后就算他真的做了一人之下万上之上的股肱之臣,大家能服他么?”

      张夫人眯起眼睛,显然是觉得公孙天成说的不无道理。

      公孙天成又接着道:“夫人要做张公子的贤内助。这‘贤’‘内’和‘助’三个字是分不开的。所谓‘贤’,夫人家事国事天下事无所不知,可以处处帮助丈夫,而所谓‘内’,指的就是要在背后悄悄地帮助,让外人都佩服您丈夫的本领,而‘助’,就是说,只有做到了前两者,这才是对尊夫的前途大有帮助啊!”

      张夫人果然被说动了,松开了丈夫的耳朵,面色和善起来:“先生是要见家父么?就请随我们夫妻来吧。”又笑着看了张至美一眼,道:“相公,家里早就炖好了燕窝,现在正温着呢。你回去吃了,就可以读书了。”

      “恩……恩……啊……”张至美被老婆欺凌了这许多年,不想公孙天成三言两语就让雌老虎变成了贤妻良母,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直到张夫人“嫣然”一笑,转身朝外走了,他才缓过劲来,对公孙天成道:“老先生,你可真是厉害!”

      公孙天成呵呵一笑:“什么厉害不厉害?婆娘嘛,再怎么厉害还能强过爷们儿去?只要找准了她们的弱点,一拿一个准!”

      张至美大喜:“老先生,你可是我的救星!还没请教你的尊姓大名?”

      公孙天成道:“什么尊姓大名的。老朽复姓公孙。你也不要‘先生’‘先生’地叫我,咱们萍水相逢,又都喜好戏剧,就以兄弟相称吧。老朽痴长了几岁,就不客气的做哥哥啦。”

      张至美道:“好极了。公孙兄,今晚到了寒舍,小弟一定要请你畅饮一番。小弟另还搜集了不少太子殿下的戏文,咱们正好一同研究。”

      公孙天成笑道:“甚好。不过尊夫人说要叫贤弟好好读书呢,恐怕读戏文她会……”

      “不打紧,不打紧!”张至美道,“偷偷的不被她发觉就好——哎呀,不过方才撒谎说要和我岳父大人谈什么珍珠买卖的事,可这如何是好?”

      公孙天成微笑:“不妨事。老朽三寸不烂之舌,随便敷衍敷衍就好。”

      张至美道:“妙极!公孙兄请!”

      公孙天成也道:“请——”心里却想:见到了牟太师,我还说什么珍珠?该要开门见山,呈上盟书。

      作者有话要说:汗……表打我……表打我……最近实在太忙了……

      01/23/2008 typo correction

      06/08/2009 typo correction 此外,因为之前修改了前40章,这次也顺便把后面连不上的改了

      47第46章

      随着张至美夫妻来到了太师府,略略客套了一番,用了茶,公孙天成就被引到书房拜见牟希来太师

    。这老者年纪虽大但是精神矍铄,尤其浑身上下的一股气势,让人立刻就感觉到他是个三朝元老。

      他是段青锋的老师,至少是名义上的,公孙天成想,不知道他对结盟的事知道多少,态度如何?

      到这个时候也只有走一步算一步,随机应变。

      张夫人给双方做了引见,自言公孙天成是蓬莱国特使,前来洽谈与于欧罗巴珍珠生意之事,如此如此,这般这般。讲完了,却不走,好像是特意要叫丈夫见习见习官员是如何谈判似的,押着张至美陪坐一边,等公孙天成开口。

      公孙天成想,若是现在直接说明自己的真实来意,未免显得突然,牟希来恐怕也难以接受,说不准就把他当成疯子或骗子。要用什么计策好呢?他足智多谋,略略一思量,就计上心来,隧朝牟希来一礼,将方才那番“商场”、“战场”、“盟友”、“敌人”的话又说了一遍。

      牟希来拈须不语,显然是觉得这些理由虽然无懈可击,却也不足以说动他放弃西瑶对珍珠的垄断计划。

      公孙天成这时就好像一个愿为国家鞠躬尽瘁的忠臣,为了民生社稷用尽自己的全力想要说服牟希来。他说到珍珠与采珠百姓的衣食住行,珍珠与国家的税收,又由税收说到官员的聘用,鳏寡孤独的奉养,寺庙和学堂的修建——总之是一句话:倘若西瑶垄断了卖往欧罗巴的珍珠,蓬莱国是采珠人就要无米下锅,国库收入会锐减,接着惠民属、善堂、义学都将无法维持,许多人会流离失所——西瑶是全民信佛之国,应当积德行善,怎能做此不义之举?

      “贵国尚有茶马生意,”他道,“而我国百姓十之□捕渔采珠。每当六月采珠之时,海面上小船紧紧相挨,几乎连成一片浮岛——牟大人若见此景象,就知采珠对敝国有多么重要了。”

      一番话说得情、理兼备。张夫人自幼看多了官员们的陈词辩论,虽然自己不能参与,却晓得分辨厉害的说客于笨拙的书生。她听出公孙天成必是此中行家,于是看了丈夫一眼,意思是:瞧见了没?还不学着点儿?

      可是张至美满心只有戏文,人虽坐在房中,魂却早就不知道哪里去了。张夫人见了不禁直瞪眼。

      “斌儿,”牟希来忽然道,“为父和这位公孙先生恐怕需要长谈。你还是陪着至美回后面读书去吧。”

      张夫人怔了怔,才要问原因,张至美却已如蒙大赦,起身告退。张夫人也不便违抗父亲。于是夫妻双双离开。待他二人消失门外,牟希来就轻轻把两手一叉,沉着脸道:“你到底是什么人?”

      公孙天成仿佛不明白似的望着他:“牟太师的意思是?”

      牟希来一声冷笑:“采珠的季节是秋末冬初,天下各国皆是如此。你竟然说蓬莱国在六月采珠,可见满口胡言。你到底是什么人?混到老夫的家里有何企图?若不从实招来,老夫可要叫人将你拿下了。”

      公孙天成不慌不忙,站起身来,向牟希来深深一礼道:“在下楚国使节,本该依规矩好生拜见太师,只因有情势特殊,不得已而出此下策,请太师见谅。”

      “楚人?”牟希来上下打量了他几眼,“究竟是什么情势?你们楚人来到我国一向不都是耀武扬威地以天朝上国之姿么?如今竟要冒充蓬莱国,低三下四?而既然要冒充蓬莱国,却连该国究竟是何都不仔细研究,莫非觉得我西瑶人都是蛮夷,所以很好哄骗?”

      公孙天成垂着头,所以牟希来看不到他面上一闪即逝的微笑:他虽然对蓬莱国知之甚少,但却知道采珠的季节是秋末冬初,之所以要说六月采珠就是为了让这位老太师“识穿”自己的身份——他虽不曾入朝为官,但是早年在于适之身边看透了官场,后来游历四方经历了江湖,这几年走街串巷见识了市井,已练就看人的本领——牟希来这样的人,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子上坐久了,不免生了骄傲之心,觉得除了皇帝,没有一个人敢耍自己,也没有一个人耍得了自己

    。公孙天成今用此计,一方面让这位太师有机会显示他见识广博,在大国的钦差面前赚足了面子,另一方面,他“戳穿”了对手的假面,得意忘形,必然疏于追究到底对方为什么会如此容易就被自己识破——好比武夫动起手来,常有一方“卖个破绽”,对手急于进攻,最后就落进圈套中。

      “怎么?”牟希来道,“尊使是楚国的钦差大臣,不屑答老夫的问题么?”

      “岂敢!”公孙天成道,“在下此来……”他顿了顿,放低了声音,道:“请问太师,太子殿下可回临渊了么?”

      牟希来愣了愣:“太子殿下在萱懿山庄陪老太后,现在不在京城。”

      公孙天成道:“不知太子殿下几时归来?”

      牟希来道:“老太后几时痊愈,殿下就几时归来——尊使到底来我国有何贵干?一直要打听太子殿下的下落?”

      公孙天成并不回答,只是笑道:“百善孝为先。太子殿下躬亲侍奉祖母,实在叫人敬佩。都是太师你教导有方啊!”

      牟希来冷笑一声:“你到底有何企图还是明说的好,拐弯抹角的恭维老夫,老夫可不会上你的当——我西瑶朝中谁不知道老夫教导不力,太子成日流连风月之地?他日太子登基,若不能做个利国利民的好皇帝,老夫惟有一死以谢天下。”

      公孙天成就是想试试他是否知道结盟之事,听他这样说话,仿佛对段氏在北方的作为一无所知。不过也不敢太快下结论,就又进一步试探道:“太师过谦了,太子殿下心系社稷,为国奔波,而且既通观大局又足智多谋,实在是难得的治国之才呀!”

      牟希来瞥了他一眼:“尊使是在讽刺老夫么?”

      公孙天成仔细审视他的眼神,并不像是在作假——如果段青锋意在让楚、樾两国使节同来临渊,而牟希来又参与此事,他见到楚国使节决不应该是如此反应。看来他对此事的确是一无所知的。段青锋为何要瞒着老师呢?是了,这牟希来也是死去段青铮的老师啊!

      在一个朝廷中,倘若储君之外还有其他王子,就会形成“【创建和谐家园】”和“亲王党”——并不是说太子和其他的皇子间一定要有矛盾,两党的形成完全是因为个人为着自己的利益打算,选择了不同的主子——通常位高权重的大臣和出身显贵的世家子弟是【创建和谐家园】,而出身低微有野心有本领却不得志的人就集结在其他皇子身边形成亲王党。【创建和谐家园】的人只要等到太子登基,他们也就顺理成章的继续飞黄腾达下去,自父及子,万世不绝。而亲王党的人如果走正途,恐怕永无出头之日,只有剑走偏锋棋行险着,希冀朝廷的权力分配来的大变动——比如太子突然被废,他们就能顷刻翻身。当然,废【创建和谐家园】也不会闲着,双方定有一场恶斗。这几乎可以说是被历史无数次证明了的公理。

      段青铮突然死亡,而一向被视为妖孽的段青锋一夜之间成为王位的唯一继承人,分析这些怪事,西瑶朝中明里暗里【创建和谐家园】和亲王党之间有过怎样的争斗,不难想象。公孙天成暗暗一笑:这条权势争夺的公理,放之四海而皆准,现在储位易主,原来段青锋身边的人必然欣喜若狂,只等他登上王位便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而原来段青铮身边的人,除非选择投靠新储君,否则只有死路一条。牟希来看来和段青铮情谊颇厚,而和段青锋之是挂名师生,他怀念故人而【创建和谐家园】新主。段青锋多半是弑兄篡位,对于兄长的旧臣自然存了七分戒心,他这样一个连横合纵的大计划,自然不能叫对头知道。

      符雅说过,牟太师是西瑶朝中地位最高的大臣,朝中文官多是他的门生,若能争取到他,就等于争取到了半个西瑶。公孙天成因拱了拱手,道:“在下岂敢说反话讽刺太师?在下有幸在凉城与太子殿下会面,他文韬武略,足智多谋,实在让在下佩服万分。”

      这句话还的措辞很谨慎的——并不提结盟之事,最后再试探牟希来一次。

      牟希来皱起眉头:“你满口胡说些什么?太子殿下如何同你在凉城见面?他又有什么文韬武略?”

      听他此语,公孙天成一发确定自己的猜测了,道:“太师何出此言?太子殿下奉了贵国皇帝之命来与我国结盟

    。他亲自与我国大学士程亦风程大人商定结盟条件,白纸黑字写了下来——难道有人冒充太子不成?”

      牟希来果然一怔,但又冷笑道:“胡说八道,怎么可能有如此荒谬之事!”

      公孙天成道:“太师,你这话是何意思?盟书还在老朽手中,哪里荒谬了?”说时,自怀中将那卷帛书取了出来,交到牟希来的手中。

      牟希来见他言之凿凿,将信将疑,把那帛书展开来看,面色陡然一变,旋即又斥道:“这决不是太子殿下写的,也不是我西瑶朝廷任何一个官员的手笔。”

      公孙天成本也就没有指望他会一口承认,因道:“哦?太师如何确定?”

      牟希来道:“朝廷文书必要正楷书写。我国所有朝廷书记官都临《玄秘塔碑》,务求写出来的字整齐划一,辨别不出究竟出自何人之手。写这篇所谓的盟书的,虽然字形是正楷,但骨子里却是行草,轻浮得很,所以必不是出于我朝。”

      公孙天虽然精通琴棋书画、五行八卦,但最重还是经济之学,对着些难以治世的玩意儿并不十分痴迷,所以虽然将盟书看了许多遍,倒不曾留意书法。此时听牟希来一言,再仔细看看,果不其然。

      只是天下人写字,即使临同一本帖子,写出来的还是各有各的脾性,怎么可能个个和《玄秘塔碑》完全相同,仿佛都出于柳河东之手?牟希来这一辩未免牵强。况且,云蚕丝帛、曼佗罗香墨,这些都是西瑶禁宫之物,符雅能识得,牟希来自然更加一眼就认出。这个还能赖得掉么?就算不是正式的朝廷文书,那也总是朝廷里来的。

      “太师认得太子殿下的字么?”公孙天成问。

      牟希来道:“自然认得。但这也不是太子殿下的字。”

      公孙天成道:“那这个呢?”他取出了段青锋留给程亦风的那封信:“当日这位自称是贵国太子的青年来拜访程大人,留下盟书要大人呈交朝廷。次日大人去寻他,就得了这封信。”

      牟希来展开看了一眼,面是立刻显出了既尴尬又恼怒的神气。这表情已经出卖了他的心思。公孙天成看他还如何推托。

      “这又是什么人,如此胆大包天厚颜【创建和谐家园】?”牟希来骂道,“他模仿太子的笔迹倒惟妙惟肖,不过太子纵然荒唐,却没有断袖之癖,他决不可能给你们程大人写这样的书信。”

      “太师不必动怒。”公孙天成道,“我们程大人也没有那龙阳之好。他看这两段诗经再一联系那盟书,便知道是太子殿下邀他亲到临渊来结盟。只是他事务繁忙,无法离开楚国,所以就派在下前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9 14:3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