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归妹》-第9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46第45章

      就在段青锋会晤程亦风的当天晚上,符雅把盟书带回了皇宫。竣熙是个爽快的少年,听她把前后经过一讲,立刻就加盖了监国太子印。清早,盟书便又传回到程亦风的手上,后者立刻亲自赶往夷馆寻找西瑶使节,指望或许还能截住段青锋。

      不过到了那里,管事人说,西瑶的蓝大人天没亮就走了。“程大人倒是来得巧,”那人道,“蓝大人有一封书信留给您,本来小的还要送到您府上去呢!”

      程亦风皱着眉头:段青锋走就走吧,不是说叫人留下来等议盟的结果么?这人也走了,可如何是好?只有先看看那信上说什么。

      管事的把信递上了,信封上果然写着“程亦风大学士亲启”。他打开一看,却吓得差点儿没摔倒——那信上无他,只摘录了两段《诗经》,一是《关鸠》,一是《蒹葭》,都是写男女情爱之诗,但末尾却有“西瑶段青锋致程亦风大人”一行字,显得暧昧无比。要知道,楚国曾有一度男风盛行,贵胄子弟名流文士皆爱娈童,春日交游,秋日登高,随处可见携手同游的男子。道学正统们气得快要吐血,大骂这“龙阳之癖”、“断袖之好”是洪水猛兽,暗疮毒瘤,批驳的文章铺天盖地。程亦风这样的圣人门徒如何能容忍此等伤风败德之事?得到段青锋这样一封信,虽然心知这荒唐太子作弄他的可能性较大,但还是赶紧跟作贼似的藏起来,生怕被旁边的人瞧见。

      他脸红脖子粗地回到家中,符雅还没走,正和公孙天成喝茶,见了他,就道:“大人事情办得如何?公孙先生正和我谈论西瑶风物呢——原来先生他早年也去过西瑶游历呀!”

      程亦风哪有心思讲西瑶风物,能把西瑶这个要命的段青锋解决就“阿弥陀佛”。他因气乎乎地将那信往公孙天成面前一放:“我看这个段世子就是耍我们开心,现在不知在哪里躲着看笑话呢!”

      “怎么,段世子走了?西瑶使节也走了?”公孙天成虽然问,但是并不需要程亦风回答,猜也猜出来了。他展开信,见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时,不禁一愕,再看到后面“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就哈哈大笑,道:“倒能折腾!”

      “可不是!”程亦风恼火这一夜一日的时间白白浪费在段青锋的身上,“折腾得咱们不浅。我看那个玉旒云八成也是假的了。快快把真相说出来,宁可让冷千山闹,也不能再让段青锋捉弄咱们。”

      公孙天成摇了摇头,神色严肃:“大人觉得段世子是在戏弄你么?老朽看,他是给你发了一封邀请函。”

      “邀请函?”程亦风不解,“邀请我做什么?”

      符雅凑上来看了看那信:“《关鸠》‘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说的是‘求’,而《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说的是到何处去求。先生的意思莫非是,段世子要程大人渡过天江去西瑶求他们和我国结盟?”

      公孙天成看了符雅一眼:这个女子果然聪慧过人。他就点了点头。

      程亦风细品这两段诗,的确能体味出些弦外之音,可是依然不明白:“如先生昨夜所说西瑶也无心就我国真正结盟,只是想占些便宜而已。若如此,骗得我们签了盟书不就行了?何必要我们再上西瑶一趟?况且,先生不是怀疑西瑶是想脚踏两条船么?那么他们只需悄悄和楚樾两国同时结盟就好,应该尽量避免一国知道另一国也参与结盟之事。他如今既叫玉旒云上西瑶去——假如那真是玉旒云的话,又叫我们也上西瑶,就不怕两国使节撞在一处?”

      公孙天成淡淡一笑:“大人说的也有道理。两国使节若正面撞上,自然不能似市井之徒争购一物似的,吆喝叫价,若不然,局面难免会闹僵。但是,如果不是正面相遇……”

      程亦风皱着眉头,显然不太明白。

      公孙天成道:“好比咱们见到了玉旒云,猜测到她是要南下和西瑶结盟的,以如今的局势来看,一旦西瑶成为我国之敌,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们决不能允许此事发生,对于西瑶提出的条件,就会尽量都满足——咱们不顾规矩,直接让太子在这种盟书上盖了印,不就是明证么?对于樾人也是一样。玉旒云多半还不知道段青锋也找了大人,像她那样一个斤斤计较的人,肯定盘算着如何结盟才能使西瑶得不到好处,而且,她大概连全部的谈判计划都制订好了——若是不能达成她的目的,大不了一拍两散。段青锋不愿和这样一个厉害的对手相争,也决不愿意出现‘一拍两散’,所以,他要神不知鬼不觉地将西瑶考虑和楚国结盟的消息传给玉旒云。这样让玉旒云也有些危机感,促使她改变最初的计划。西瑶就好从乱中得利。”

      程亦风愣了愣:“玉旒云是个心胸狭窄之徒,倘若叫她知道西瑶同时在和我国议盟,我看她不会有‘危机感’,只会勃然大怒,然后立刻取消和西瑶议盟的计划。那段世子不就白忙一场?”

      公孙天成微微一笑:“西瑶和我国议盟,还是我国同西瑶议盟,听起来虽然差不多,但实际却有很大不同啊。”

      程亦风不解。

      符雅插嘴道:“倘若是西瑶请我国去结盟,而同时又请樾人去议盟,则是西瑶人不讲信义,脚踏两船。玉旒云眼里容不下沙子,一定拂袖而去。但是,若是我国主动去央求西瑶缔结盟约,‘恰巧’被玉旒云碰到,那就又是另一种情形了。她会以为西瑶是异常重要的战略伙伴,若是她结盟不成,却让我国得到了盟友,这对樾国可是大大的不利。所以,她为了不允许此事发生,也许会不惜一切代价,争取到西瑶盟友——公孙先生,符雅说得对不对?”

      公孙天成点头:“不错。”

      “这……这岂不是太卑鄙了?”程亦风道,“照先生的意思,西瑶人是打定了主意要两边讨便宜。先利用玉旒云使咱们签了这无底洞一般的盟约,接着又要利用咱们从玉旒云那边得些好处——咱们把这盟书送到西瑶去,如果要照条文实施,会被拖垮,不实施,背上言而无信的恶名,而无论实施还是不实施,都去陪段青锋演一出骗玉旒云上钩的戏。玉旒云一旦和西瑶结盟,无论她获利多少,都会对我国造成威胁——如此看来,西瑶之行对我国有害无利,咱们就当从来没见过段青锋好了。省去许多麻烦。”

      “也不然。”公孙天成摇头,“假如我们不去,西瑶就会和樾国结盟。虽然现阶段西瑶不一定能得到什么实际的好处,可是将来,若他们和樾人联手侵略我国,我国腹背受敌,必然难以招架。西瑶作为樾国南侵的大功臣,肯定要求分割天下,那他们的版图起码扩大一倍——且不论西瑶有没有这个本事吃下这么大一块肉,也不论樾国将来会不会兔死狗烹,只要是这两国结盟,对我国就是大大的不利。”

      “果然如此。”程亦风道,“那我们也想个法子悄悄让玉旒云知道西瑶的计划。让她立刻返程归国,这不就行了?”

      公孙天成笑道:“大人说的倒简单。玉旒云是个疑心病重的家伙,你找什么人‘偷偷’给她送信,她会相信呢?万一她怀疑是我国存心破坏,那岂不适得其反?”

      程亦风本想说“找个樾国人”,可是知道这是行不通的,玉旒云所信的,大约只有她安插在楚国的奸细,这奸细是谁,又怎样才能使其按照楚人的意思去诓骗玉旒云,根本无法控制。尤其,这时提出“奸细”的事来,公孙天成定然会揪着小莫不放。程亦风是决不信小莫是奸细的。他于是道:“听先生的意思,这也不是,那也不是,仿佛咱们已经被西瑶算计得没有别的路可走了——要如何是好?”

      公孙天成拈了拈胡须,微微思考了片刻,道:“西瑶这如意算盘的确打得够响,玉旒云这个对手也叫人十分头疼,不过,咱们并不是完全被他们牵着鼻子走。老朽为大人计,先有三件事大人必须同时着手来做。第一,就是盯着那奸细小莫。”

      程亦风一听这话就皱起了眉头。可是公孙天成并不理会他,只接着说道:“利用这个奸细,上策是,引诱这暗桩子同主子联络,从而找到玉旒云,将其拿下;中策则是威逼利诱,让他说出玉旒云的行踪;至于下策,也即若是前两策都不奏效,就要痛下杀手,不管他承不承认,杀之而后快。宁可杀错了,也不能再将祸害留在身边。”

      “啊,这……”程亦风要反对。可公孙天成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打断了,继续自己的话题:“其二,让冷将军放手进行全国通缉,还要为他提供兵力支持。若通过这天罗地网将玉旒云擒获,就可以用她作为谈判的筹码,这自然是上策;要是全国通缉之时无法活捉,混乱之下将玉、石二人杀死了,如此虽算不得永绝后患,但至少也可以少一个劲敌,此为中策;万一冷将军手下全都是草包,国内各地的官员也都无法碰到玉旒云一根头发,但至少可以拖延她的行程,让她推迟到达西瑶——至少,不可在我们的使节到达西瑶以先。这就算是下策。”

      这一条程亦风倒没有异议,只道:“先生的意思,咱们还是得派人去西瑶结盟?”

      “自然是要去议盟。”公孙天成道,“最好是和西瑶结盟对付樾国,此为上策;中策是哪怕西瑶不和我国结盟,也要阻止其与樾国结盟;下策则是,万一来不及阻止,宁可让西瑶脚踏两船,为了利益兼顾而远远地作壁上观,也不能让他们成为樾国顶在我们后心的一把匕首。”

      三项措施,共计九种对策,彼此之间并不冲突,也不相互独立,经经纬纬交织一处,形成一张大网——即使其中有些环节可能是“失策”的,其他的却照旧可以把时局网住,让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先生以为该派谁去议盟呢?”符雅问。

      ¡°ÒÀÀÏÐàÖ®¼û£¬¡±¹«ËïÌì³ÉµÀ£¬¡°éйúµÄʹ½ÚÊÇÓñì¼ÔÆ£¬ÎÒ¹úÔõôҲµÃÅɳöµØÎ»Ï൱µÄÌØÊ¹²ÅÐС£¡±

      地位相当?程亦风想,在军中担任要职的人,冷千山等是决不可以派的,司马非镇守边关,也不合适,还有谁呢?难道自己亲自前去?看段青锋的意思,似乎是如此啊!可是……打心眼儿里,他不愿意搀和这阴谋诡计。

      符雅一眼就看出他的顾虑来了,笑了笑,道:“公孙先生,符雅倒是觉得,派个地位相当的人反而不好。”

      “哦?”公孙天成道,“此话怎讲?”

      符雅道:“西瑶重商,他们的朝廷也是按照生意人的规矩做事。我们去和他们议盟,就像生意人讨价还价。西瑶人现在是仗着自己中立的身份,想压我们的价,我们应该把自己的价定得高高的,才有跟他们周旋的余地。假如我们自己先就打了折扣,那岂不是便宜他们了?”

      “小姐的意思?”公孙天成饶有兴趣。

      符雅道:“西瑶一早就宣布独立,可是咱们却一直没有承认过,他们也还一直交纳岁贡。所以无论是名义上还是实质上,他们都还是我楚国的属国。我们派人到西瑶去,那是去视察,叫钦差,不叫使节。只要是我国皇帝派出的钦差,无论是超品的贵胄,还是未入流的小官,那都是和西瑶镇南王平起平坐的身份。我们派这样一个人去,就把这‘天朝上国’筹码加到了自己这边。这对我国来说是个鸡肋,谈判起来,头一个就可以丢掉。而对于西瑶来说,能够不经征战就得到正名,实在是天大的好处呢。”

      “果然!”程亦风赞成,“我堂堂天朝上国,到自己的属国去商谈些小事,却动用一品大员,岂不叫西瑶人骨头轻得都要飞上天了?叫玉旒云看到,不也更加要把西瑶当成了不得的战略伙伴,千方百计要和他们结盟?”

      虽然他分析的这一条很是在理,但公孙天成知道他最大的心病就是怕去周旋,心中忍不住叹息:这个程大人,楚国当他是中流砥柱,百姓等他力挽狂澜,他却是……唉!罢了,罢了,各人自有所长。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就由老夫来解决好了。因道:“小姐和大人说的没错。我看也不必再费心找什么不入流的小官来做钦差大臣了,老朽去走一躺就好。”

      计议定下,当然就是依照他所说的“三管齐下”。

      魏进监视小莫,没有看到任何的异常。冷千山通缉玉旒云和石梦泉,搞得凉城人心惶惶,不过总算是在那日黄昏十分接到了偎红阁□红珠报案,说是看到通缉文榜上的两名“江洋大盗”,自己的马车被劫持了,其中一个强盗还抢了自己新做的一身衣服,扮成女人蒙混出城。冷千山问她:朝什么方向逃窜了?红珠却是不知。冷千山就令人立刻向方圆四百里的郡县送出通缉文榜,又令那些地方官接到之后,就地刻板印刷,分别再向更远的地方传递,如此发散性地交接下去,在半个月之内,可以覆盖全国。

      风雷社的一干人得知了此事,纷纷到程亦风面前来陈述利害。但是程亦风知道内情,非但不能阻止,还要支持冷千山,士子们见到,都觉得十分奇怪。好在自从红珠报案之后,顺天府就确定了玉旒云已经离开了凉城,所以京城的警戒松懈了下来,大家可以眼不见心不烦,而京畿新政之事甚忙,也就没有时间再去和冷千山计较了——其实,冷大将军忙着通缉“江洋大盗”,无暇给新政找麻烦,众人高兴还来不及。

      公孙天成筹备西瑶之行,为了赶在玉旒云之先,当然是越早动身越好。不过,他深知磨刀不误砍柴功。要在西瑶一举成事,必须要知己知彼,尤其要了解西瑶朝廷中有些什么势力,两两间又有些什么关系,谁是盟友,谁是敌人,谁可利用,谁要避而远之……他虽然早年曾在南疆游历,但去的都是偏僻之地。边民隐士或许还认得几个,朝廷要员就一个不识。为在动身之前摸清对手的状况,他只有求助于符雅。

      但符雅道:“先生要问我,那就问错人了。我虽然和先父在临渊住了几年,可那时西瑶和我国关系闹得正僵,武德帝一年也难得和楚国官员见几次面,西瑶官员更是不愿和咱们沾上边儿,省得落个‘卖国’的罪名。所以,西瑶的官场我只知道些官员的名字,其他可谓一窍不通呢!”

      公孙天成难免有些失望,但还是道:“小姐至少还知道些名字,总好过老朽一无所知。小姐若能将这些姓名写下来交给老朽,老朽到了西瑶也不至于抓瞎。”

      符雅自然说“好”,取了笔墨来,边想边写,别听她自谦说“一窍不通”,但是官职姓名一一对照,不多时就密密麻麻写满了三页,这才放下笔道:“哎呀,再也记不得了,先生将就着用吧。西瑶选官用的‘九品官人法’,一般官员不犯大过,这位子可以坐到死呢。我离开西瑶才几个月,这些人应该都还在原职上吧。”

      公孙天成自然知道“九品官人法”,中原百多年前还未实行科举,就如此选拔官员。具体操作起来,就是在各地选择“贤有识见”的官员任“中正”,查访评定辖区内人士,将其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实际都是选的名门望族。所以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情况,天长日久,选出来的官员简直没一个中用的。西瑶建国才不过几十年,弊端恐怕还未显现吧。

      符雅自己拿着那三张名单端详,似乎是为提供不出更详细的□而懊恼,因指着头一个名字道:“这牟希来牟太师应该是朝中最有权势的一位老臣,他过去教导过武德帝,后来又给段青铮做老师,到段青铮死后,又教导段青锋。西瑶的国子监也是由他主持的,朝中的大臣大半算得他的门生。先生如果能争取到他,那就是把西瑶的文官都争取来了。”

      公孙天成点点头,暗想这个符小姐实在不简单。如果是程亦风到西瑶去住了几年,恐怕民歌抄了几本,文人识得若干,但是一个官员也不会结交,连名字也多半叫不出来。“有文有武,”他道,“小姐知道武将中谁为大?”

      “应该是兵部尚书。”符雅指着一个名字,“就是这位卓思远卓大人。他是去年年底才刚刚升任尚书的,才三十出头的年纪,究竟在朝中有多大势力,还不晓得呢。”说着,又扑哧一笑:“不过在全国的姑娘心中,那分量可就重了。”

      “怎么?”公孙天成笑道,“莫非他是个【创建和谐家园】?”

      符雅摇摇头:“恰恰相反。他一点儿也不风流。他是已故段青铮太子的挚友,两人从前形影不离,恐怕比起樾国的玉旒云和石梦泉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对段青铮也是忠诚无比,在段氏死后,还断发纪念呢!”

      “哦?这果然是超出主仆关系的。”

      符雅道:“单单只是忠诚,那还迷不倒西瑶全国的姑娘。他还是西瑶著名的美男子。我有幸见过一次,果然是叫潘安退避三舍,宋玉甘拜下风。西瑶的贵族小姐几乎是打破了头想要嫁他为妻。然而他却说他有一个深爱的人,命运捉弄不能结合,于是他立誓终身不娶。哎哟,姑娘们的心都碎了呢——可是越心碎,就越是割舍不下卓大人哪!”

      公孙天成听符雅的语气颇有调侃的意味,笑道:“符小姐要老朽去争取卓大人么?莫非是想借着他把西瑶的女子都争取过来?”

      符雅道:“咦,这有什么不好?许多少女时代就迷恋卓大人的贵族小姐都做了【创建和谐家园】的夫人,如果先生能把夫人都说服,夫人们去吹吹枕边风,那些官员们也就都能说服了。”

      依然像是玩笑话,公孙天成哈哈大笑:“好,老朽一定记得去找这位卓大人。不过,小姐难道不觉得最后拍板的应该是武德帝么?”

      “武德帝这时候应该在枯云寺斋戒,先生去了不一定见着面。”符雅道,“朝中应该是大臣们做主——也说不定是段青锋。不过这也真奇怪,我记得段青锋十分讨厌政事,好像跟这个太子位有仇似的,常年住在妓院里,既不回太子府也不回皇宫。”

      “妓院?”公孙天成惊讶。

      “是。”符雅道,“一个叫绿窗小筑的地方。他在那儿专门写些淫词艳曲靡靡之音,在风月场中甚为流行。□们都以唱‘太子词’为荣。不仅如此,他还和□们一处演戏。他老子都快被他气死了——这次他竟出来斡旋结盟之事,莫非是突然转了性?”

      公孙天成笑了笑:怕不是突然转□?看段青锋在楚国的所为,全然剑走偏锋,非特立独行之人不能为,不过,这种“特立独行”并不是一般纨绔子弟挖空心思要找乐子,而是有着清楚的政治目的,之前显然是对天下形势有过一番详细的分析。再说了,他如果真的是个一无是处的【创建和谐家园】,就算是偶然“转了性”,武德帝怎么能放心把这么重要的结盟大事交给他来办?他这种糜烂不堪的作风多半是装出来的。

      “呵呵,那倒有意思!”公孙天成道,“原来段世子是个风流倜傥的人物。他这样胡天胡地,岂不是苦了他的妃子?”

      “他就是太胡天胡地了,”符雅笑 “还没有娶妻呢——但或许有私生子,我可不知道。”

      看来符小姐对段青锋的印象不怎么好。

      公孙天成见左右再无其他□可问,就不再耽搁,次日便起程南下,只带了一个赶车的随从由通天道马不停蹄,不日就渡过了天江,来到西瑶境内。进入临渊城,就向人打听绿窗小筑的所在。得来全不费功夫。

      到这妓院门前时,正是黄昏时分,首先就看到了段青锋亲笔的“绿窗小筑”四个字。再跟着一群客人走到里面,便看到那“谁为袖手旁观客,我亦逢场作戏人”的对联。

      这倒有深意,他想,看笔迹,似乎也是出于段青锋之手。这就更加印证了自己的猜想:段青锋的纨绔应该是装出来的,这对联中尽是桀骜不驯,怀才不遇之感。不晓得段世子是否已经回到了此处?若他还未到,不知这妓院中有多少人是熟悉他的?倒可打听打听。

      想着,就和众人一起来到了里间,看到那处诺大的戏台。许多艳丽的女子围坐在台边,而男人们就坐在看台之上——中原的戏台多是高高在上,看客们从下仰望,而西瑶这戏台却是深陷地下,十分古怪。他才坐定,就有一个丫鬟模样的姑娘挎着篮子走了过来,给每个人发面具

    。公孙天成接过来看看,见是煞白的一张笑脸,奇怪道:“这是做什么用?”

      他旁边一个年轻就道:“老先生是外乡来的吧?这面具是唱傩戏用的。”

      傩戏公孙天成知道,是边民用来祭祀鬼神的舞蹈,不过也只是演戏的人才戴面具,未见过看戏的也戴面具的。

      那人看出了他的疑问,笑道:“老先生有所不知,今天是大家为排演太子的新戏做准备。他那出新戏据说是关于彼岸花的,精彩异常。大家都想在其中占个一席之地呢!”

      “哦?”公孙天成撒谎道,“你说的可是段青锋段太子的戏么?老朽是在蓬莱国宫中做乐官的,早也听说西瑶流行‘太子词’,敝主一定要在下前来学习。既然段太子有新戏,那就真是巧了!”

      这人笑道:“除了他,还有哪个太子?原来太子词声名远播,连蓬莱国都知道了,可真了不起。”

      公孙天成打了个哈哈,道:“不知太子殿下在何处?老朽要是能见一见他的面,回到敝国,也好炫耀炫耀。”

      这人道:“这可就说不准了。太子殿下一向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他同大家说写了这新戏,那还是新年时的事,后来就没再到绿窗小筑来过。我们听说是孝文老太后病了,所以他到萱懿山庄去了。”

      公孙天成知道段青锋在西瑶消失是因为他北上找樾、楚两国结盟,这个什么孝文老太后自然是个幌子。“那老太后的病现在如何了?太子殿下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

      这人道:“听说老太后已好多了。十一月十七是阿弥陀佛的诞辰。他是西方极乐世界之主,太子说要把《彼岸花》献在老太后那边的法事上。”

      “原来老太后是信佛的。”公孙天成随便搭上一句,心中想,到十一月十七还早呢,那时段青锋当然已经回到西瑶了。

      “先生看来真是头一次来我国呀。”那人道,“何止老太后?我们西瑶全国都是信佛的。我国皇帝不仅每年要去寺庙中斋戒修行,太子在九岁的时候还要出家做一年和尚呢。现在枯云寺的住持其实是我们万岁爷的大哥,他当年也是太子,不过做和尚做得乐不思蜀,坚持不肯还俗的,后来只好另立太子了。”

      “有这种事!”公孙天成道,“我们蓬莱国虽然也有许多人信佛,但是皇上出家可是闻所未闻。那现在的太子也出过家么?我看他写的戏文,倒不像是出家人的作品。”

      那人道:“哦,青锋殿下是二十岁的时候因为原先的太子——也就是现在追封为晋王的——意外身故才入主东宫的,那时早就过了出家的年龄。听说当时朝臣们也提出,要他稍微‘意思意思’到寺庙里去过几天清修的日子,学习将来以慈悲治国的道理。但是殿下他是个与众不同的人,他不乐意做的事,谁能勉强?别说是要他住禅房,守清规戒律,哪怕是要他住皇宫,忍受些繁文缛节,他都不干,所以几乎常年住在这里呢。”

      “哦?”公孙天成道,“那……这不是不合规矩么?”

      这人道:“管那么多呢?古板的人大概总是很不舒服,但是……呵呵,只要他的戏好看,就够啦。”

      一国之太子岂是写几本歪戏就行的?公孙天成想,便道:“太子殿下的文章流传海外,想必治国的本领也非同一般。只要本领高,管他当没当过和尚呢?或许还有‘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呢!”

      这人哈哈一笑:“青锋殿下的文章好,大家都知道。不过治国嘛……那么俗的事情他怎么会有兴趣?听说当年他刚满十八岁,孝文皇太后让皇上招他回朝,让他辅佐当初的青铮太子处理朝政。没几个月,青锋殿下就甩手不干,又回到萱懿山庄,且这一去,连逢年过节也不回宫,直到青铮殿下发生意外才又勉强回来。现在他也是什么政务都不理。其实我们西瑶天生就是块佛祖庇佑的乐土,皇上只要无为而治就好啦

    。”

      公孙天成对这治国谬论没有兴趣,只对那孝文太后让武德帝招段青锋回朝的事十分有兴趣,便问道:“怎么?难道青锋太子十八岁之前不在宫中?”

      这人一愕,道:“先生远道从蓬莱国来,自然不知道了。青锋太子从小是在孝文太后身边长大的。孝文太后自先帝驾崩之后就断发出家,住在临渊郊外的慈济庵中。青锋太子打小就住在庵旁的萱懿山庄中,只有逢年过节才回宫参加庆典。庆典一结束,他又回到山庄里。”

      “这是什么道理?”公孙天成不解。

      这人道:“呵呵,有时我想,为什么青锋太子的戏文写得这样好,可能是因为他自己的经历就像是一出戏吧。”说时朝台上看看,一群□正推推搡搡在排座次,便道:“估计还有一会要等,我就讲给你听听。”

      公孙天成正是求之不得。

      这人道:“要说起咱们的万岁爷,现在虽然是潜心修佛,年轻时也和旁的公子哥儿一样,做过好些荒唐事。听我爹说,皇上登基之初,三年之内就三次广选西瑶各族美女。佳丽三千虽然还没达到,不过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却是凑齐了的。听说他还不过瘾,还要微服出宫去寻访佳人。我爹说,那时候凡是想攀龙附凤的人家到了夜晚都不锁门,希望皇上逛着逛着就逛到了自己家里,然后看上了自己的女儿。这样过了一年,西瑶各地冒出了许多私生子,全都自称是龙裔,许多人拥进京城,要和皇帝滴血认亲,简直天下大乱。”

      竟还有这种事!公孙天成暗想:这武德帝岂不是个昏君?不过,也正是这个武德帝宣布西瑶脱离楚国独立的呀!

      这人又接着道:“后来有一天,皇上微服来到桃花谷,不慎中了瘴毒,被一位景族女子所救。这位女子貌美无双,他就将其带回宫中,做了身边一个小小的才人。换在以往,皇上对美女的兴趣从来不过十日,失去了那新鲜劲儿,女子就被冷落了。可这景族女子却与众不同。皇上对她简直像是着了魔似的,连一刻都不能不见。起初是日日夜夜陪着这个女子连朝也不上,后来非得上朝不可,就把这女子扮成个小太监带在身边。大概一个月的时间,这女子就封为景贵妃,据说皇上还动了心思要废黜原配立她为后呢。”

      景族?公孙天成想起符雅曾经提到过,那个民族男女都俊美,还擅长巫蛊之术,虽然后者大概是为了救凤凰儿临时编造出来的,不过凤凰儿清秀无比,这个被武德帝看中的景贵妃想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对了,符雅不是说,段青锋的母亲就是景族女子么?莫非就是这景贵妃?

      “我听说贵国景族人有法术。”他道,“如今听你讲这个景贵妃的事,觉得她果然有点邪门呢!”

      这人笑了笑:“先生还没有听到最怪的呢——那时万岁爷要立她做皇后,满朝文武都反对。皇上一怒之下,就说,大臣们一天不赞成,他就一天不上朝。结果弄得文武百官天天在后宫的门口长跪不起。景贵妃这时就说,她并不想做皇后。皇上道,除了立后,再无其他可以表示他对她的宠爱。景贵妃说,还有一样。皇上自然问是什么。景贵妃便要求他把宫里所有还未得见龙颜的女子都释放回家,随便嫁人,而已经得皇帝宠幸的,如果无子女,也可以随意去留。皇上想也不想,一口答应——三宫六院那时也被冷落久了,许多人都觉得自己决不是景族巫蛊之术的对手,还不如出宫寻个好人家合算。一时间,宫里的嫔妃走得所剩无几。临渊街头环肥燕瘦争奇斗妍,以致附近州县的男人都跑了来,想,拣个皇上看中过的女人做老婆也不错。西瑶全国上下那阵子净忙着办喜事。”

      公孙天成瞠目结舌:想中原地方礼仪教化,男人们都讲求要娶一个冰清玉洁的女子,娶寡妇的已经心里鲠着东西,娶被休的女人,更加是要前思后想。这些被段启文打发出宫的女子,不论有没有得到过皇帝的宠幸,那都已经算是嫁了人的女人,再怎么美貌,也不是娶妻的上选啊!蛮夷之族果然与人不同!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9 11:4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