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张辽新传》-第5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比试兵器,两人平手。倒是空手搏击还有点意思,典韦获胜。”曹纯笑着回答。

        “啊?!老典赢了?”曹仁有些意外,他见识过这两人武艺,相比典韦而言,许褚在招式上要精妙了许多,虽不如张辽等人,却已是不俗。可没想到两人的比试许褚却小输了一场。

        张辽看到曹仁的神情那里还不知道原因,虽说曹家和夏侯家是亲戚,却也不是暗中毫无竞争。这典韦是夏侯惇举荐给曹操的,而许褚是曹仁发掘的,曹仁自然就存了比较之心。如今两人较技,典韦虽然只是稍占上风,却也足以让曹仁不爽的了。

        其实曹仁这心理在场的人中大都明了于胸,不过却不能明说罢了。就像曹纯,现在指不定后悔自己为什么先出来呢。

        张辽见场面有些不对,赶忙开口圆场。他说:“兵器是平局,空手老典胜出。哼,看来老典从我这里学走的东西还是很管用的嘛!”

        张辽这话也不是吹牛,他和典韦也多次比试,空手对战,张辽仗着后世熟练的技巧,就从来没让典韦占过上风。典韦的力量再大,在张辽借力打力的技巧下,也只能接连的摔跤。

        曹仁他们对此也是熟知的,而且他们本人也在张辽的手下吃过瘪,听张辽这么一说,曹仁的脸色顿时好了起来。毕竟许褚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类技巧,乍一遇到,不吃亏才怪。

        看到曹仁的脸色好了,曹纯心里也定了,他向张辽笑笑,表示感谢,大家都是自家人。

        这时候后院的方向传来数人的脚步声,在场的人知道,这是曹操等人回来了。连忙收拾表情,整整衣冠,等着自家老大的到来。

        曹操此时心中很是高兴,自己身边又多了一员猛将,还是自己的同乡,将来再遇上什么吕布之流,他曹老大也不用再担心被吕布之类的猛将冲破自己的军阵了。

        就在曹操一边兴奋一边走路,转过一道弯的时候,他看见了正站立齐整的等候着他的张辽等人。曹操顿时大笑道:“哈哈哈!文远,汝来的何其迟也!”

        “见过主公!!!”张辽和众人一起向曹操躬身行礼道。

        “好了!好了!不用在此拘礼了。走走走,有什么事都进去谈吧。典韦和仲康先去梳洗,然后再来当值。”曹操说完一把拉住张辽,挽住他向议事厅走去,顺便还招呼众人跟上他。

        进入大厅坐定之后,曹操说:“如今徐州已定,首要之三事即官员、军队和百姓。可谓事务繁琐,难度亦不小,还望诸位鼎力相助于某,尽快使徐州恢复平定,让百姓安居乐业。”

        “主公心系百姓,我等岂有袖手旁观之理,自当尽心竭力为主公效力。”众人说道。

        “好!曹某又诸公相助,大事成矣!”曹操双手一拍,高兴的说道。

        接着曹操又将视线转到张辽处,“文远,徐州既已平定,青州之事自当提上议事日程。你如今有三万士兵,还需要多少士卒尽管说,反正徐州军也要整编,士兵如今可不缺。”

        张辽没有丝毫思索的说道:“主公,如今袁谭和田楷正在为各自的主公争夺青州,但主战场却只在平原郡,乐安和济南两国亦又涉及,唯有齐国、北海和东莱三地他们鞭长莫及。我军若进军青州,也自是首先收服北海、齐国和东莱,再谋划乐安和济南。至于平原,其又大河相隔,袁绍又为此付出代价,我军应暂时放弃为上。故我需要三到五万可以机动的兵力就够了。先再狗窝两万徐州军就是。”张辽将自己对青州的盘算想曹操和在场的众人托出。

        张辽说话的当口,曹操就开始边听边算计,坐在下首的郭嘉、荀攸和满宠也开始思考,只有刘晔没有去想这些,因为张辽的想法就是和他多次商讨的结果。

        片刻后,荀攸对张辽说道:“张将军,你只要这五万军队,只是用于稳守乐安、济南、齐、北海和东莱五郡国,似乎兵力多了一点。莫不是还有别的用意?”

        “不愧是公达先生,果然神机妙算。”张辽先暗中捧了荀攸一下,然后说道:“主公平定徐州,可徐州原就拥有近三十万军队,虽然经过数次战斗,却也还有二十万出头。依照我军的军制,一旦整编,这些人最少要裁掉一半。虽然我们少了十万人的军需,徐州却会多出十万人的不安定因素。故而我欲借谋算青州之事,将多出的兵力安置在青州东莱郡。此地地域广阔,因战乱而人口稀少,如今除了几座城池,基本上都是黄巾残部的天下。不过由于去年他们聚集十万人围攻北海时,其大头领管亥被杀,东莱的黄巾已是一盘散沙,正好让徐州军进驻剿灭他们。”

        “那剿灭黄巾残部之后呢?”曹操也插话问道。

        “那时就可行当年我想主公提及之事。”说着,张辽向曹操一拱手,道:“主公,辽曾说过,主公欲平定天下,还需要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就是水军,主公还记得否?”

        “记得!”曹操点点头。“莫非文远欲在青州将部分徐州【创建和谐家园】为水军?”

        “然!青州乃古齐国之地,素有盐铁之利,亦不缺海上良港。我为主公平定青州后,以精锐士兵防守袁绍,徐州军和青州军剿灭匪患,随后将军中不适合再战的士兵剔出,将无主的土地分于他们,再以战俘实行军屯,剩下的士兵挑出部分精锐后降为地方郡国兵,再征召工匠、水性良好的士兵和平民组建水军。青州本就林木丰茂,且又和丛林密布的辽东仅一海之隔,造船的原料根本不用费心,倒是工匠需要主公帮着收罗。”张辽说道。

        曹操早就听过张辽对水军的想法,也对张辽“蛙跳登陆作战”的想象力极为大胆的设想相当赞赏,但此时他却不会将这种作战方式在此地露出。但他却担心财力是否能跟上,于是对张辽说道:“文远,水军的组建却是刻不容缓,但造船所花费的金钱甚多,我军……”

        “主公,此时无妨。”郭嘉插话道:“水军的组建,我军并无有经验之人,故属下和文远曾商议过,先从小规模水军开始,以小船队和少量士兵渐渐扩充。反正主公欲图南方还尚需时日,我军有时间练出强军。”

        “嗯,奉孝言之有理。”曹操点头道。

      第89章(下)

        “主公,造船的工匠如今大都集中在江东之地,还需主公帮忙。”张辽说。

        曹操呵呵一笑道:“这是奉孝的事情,你自去和奉孝商议就是,所需钱财去找荀文若支取。曹某身为主公,自当统管全局,此等小事,尔等自决即可。”

        张辽笑着向郭嘉看了看,然后对曹操说:“主公,所需钱财要找文若支取可比从秃子头上拔毛的难度要大多了,您这不是难为我嘛。”说完后还扭头对着郭嘉眨眨眼。

        张辽这句俏皮话再度让在场的所有人忍俊不止,不同于刚才的就是多了几个人而已。

        郭嘉是在场的人中对张辽的俏皮话免疫力最强的人,他只是有些苦笑不得的说:“文远,公达就在当场,你如此形容他的小叔,就不怕文若卡你的钱粮。”

        张辽满不在乎的说:“文若谦谦君子,公达亦是豁达之人,岂会在乎这玩笑之言。再说了,文若公私分明,岂会故意卡我的钱粮。主公能将大事托付文若,本就说明文若是值得值得信任的嘛。”

        张辽这番话一下就拍了三个人的马屁,曹操早习惯了张辽说话的方式,而荀攸却对张辽的为人处事暗加赞叹,也和曾经的荀彧一样,对张辽生出了结交之心。

        “哎,我说文远,这青州军的实力如何你可知道?”说话的是曹洪,他见到张辽之后就十分高兴,入座时也凑到了张辽的旁边,这时好容易找到插嘴的机会。

        “现在那里还有什么青州军。青州的势力四分五裂,就是青州刺史也无力控制青州六郡国的力量。平原成为战场,乐安和济南也被波及,东莱黄巾残部肆虐,北海被孔文举和北海宗家掌控。青州刺史就剩下了一个齐国,只能坐守临淄一城,命令出城不过数十里就无效了。索性他焦大先生还算是袁家的门生故吏,估计若是袁绍能得到青州也不会难为他,所以啊他也不担心后路。”张辽回答。

        这些情况早就是众人皆知的消息,张辽在这里说说倒也不妨事,至于真正的机密情报,张辽才不会在这种场合说出来。

        “我是问青州军的战力如何?”曹洪明显是对张辽文不对题的回答不满意。

        “战斗力?青州兵单兵素质不差,我军步兵的主力不就是由青州黄巾改编的青州兵嘛。但是因为训练手段较差和缺乏优秀的将领,合成后的战斗力就一般了,大概和徐州军差不多。装备上齐国和北海两地稍好一些,一个是刺史治所,一个有强势宗族,这两地应该是青州军实力最强的。”张辽将臧霸告诉他的消息和他自己获得的消息综合了一下说了出来。

        “文远所言是实,青州军的战力并不强大。”郭嘉也出言证实张辽之言。

        曹操曾担任过济南相,对青州也不算陌生,看到这古齐国之地沦落到如此境地也不免有些伤感。他说道:“当年曹某任济南相时,青州富饶异常,虽也有赋税重压,百姓生活却还能维持。但黄巾之后,青州就成了黄巾肆虐之地,大量百姓不是被裹胁从贼,就是逃亡异地,再加上死于战火的,如今的青州以不复昔日的模样啦!”

        “可惜啦。这青州自古可是出好兵的地方啊!只要咱们能拿下,这兵源就不缺了。”曹仁叹道。他的麾下倒是以改变的青州兵为主,自然对青州的兵源很是向往。

        “主公,如今我军已然腾出手来,自可进入青州,扫平匪徒,还青州一个朗朗乾坤。”夏侯渊大声的说道。

        夏侯渊的话让在场的武将们兴奋起来,除了张辽和赵云,其他武将都直起身来,用热烈的目光注视着曹操,他们都盼望着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这个时侯曹操是不能开口泼冷水的,他用目光示意张辽,张辽心领神会,开口说道:“诸位,你们急什么。这徐州一战,你们可是尽了兴了,这青州怎么着也得让我和文谦、宣高过过瘾吧。”

        张辽话一出口曹仁和夏侯渊就不再注视曹操了,他们撇撇嘴,将肩膀一耸,坐了回去。夏侯渊对张辽说:“文远,咱们是兄弟,这青州就让你去打吧。”

        曹操这时候笑着对众人斥道:“你们这些好战的家伙,说话太没规矩。青州岂是你等说打就打的,今后说话是千万注意,不要妄言。”

        “诺!!!”众武将齐声应道。不过没人当真,就连郭嘉等谋士们也对此不以为然。

        这时候曹仁和夏侯渊已经对青州没了想法,反正张辽是他们的妹夫,算是自己人,让给他也没什么。臧霸却很是高兴,他自投靠曹操以来,基本上寸功未建,刚才听张辽之言,青州一战自己应该有机会出战,能以战功回报曹操,臧霸很是高兴。曹洪则开始盘算,是不是该再去缠着曹操,让曹操同意他跟着张辽出战。

        “主公,咱们刚才明明是在谈水军的问题,怎么跑题了。”张辽这时发现话题有些不对,赶紧向曹操提出来,免得浪费时间。

        “呵呵,这可是你们自己的事情,现在再转回去就是。”曹操笑道。

        “好吧,再回到水军的问题上。”张辽说:“我军当中没有任何人有过水军的经历,所以我也不准备一上来就大动干戈。就如之前所说,以少量的精锐士兵和可以建造的船只建立规模较小的船队,以此来积累经验,循序渐进的建立起大规模的水军。现在我们不缺少士兵,青州和徐州都靠海,会水性的士兵不会少,实在不行还可以从沿海的百姓中征召。我们缺少的是擅长造船的工匠和精通水战的将领。这需要我们去寻找。”

        曹操将视线转到郭嘉处,说:“奉孝,这可是你的职责范围,有什么问题吗?”

        郭嘉还是一脸的微笑,他说:“工匠我可以派人去招揽,江东这类人不算少。实在不行还可以从江东几大世家中寻找,出些手段,工匠是不会缺的,关键是将领。这精通水战的将领可不像擅长陆战的将领那样好找,估计也只有那些水贼中有了。”

        “水贼?”曹操说:“这无妨。曹某一向唯才是举,即使他现在是水贼,只要他为曹某效力,一样可以既往不咎,并且给他一个前程。”

        “好!”张辽一拍巴掌,倒是将其他人吓了一跳。

        “文远,你有何见解?”曹操问道。

        张辽有些不好意思,先向众人示意道歉,然后说道:“主公,我大汉开国就有强大的水军,当年正是凭借水军的威慑才平定的南方。可如今水战不兴,水军将领也青黄不接,唯有江东世家中可能又擅长水战的人,剩下的也正如奉孝之言,只有到水贼中寻找。前段时间我曾看到过奉孝那里的情报,孙坚长子孙策收罗了四名将领,分别是周泰、蒋钦、陈武和徐盛。这周泰、蒋钦二人正是水贼出身,为江东有名的水贼头领,如今即被孙策收罗,想必江东之地也不会再有超过他们的人选。”

        “那如何是好?难道真要从江东世家中招揽?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荀攸听到此处有些担心的说道。可是他这时发现曹操、郭嘉,甚至是曹仁等人都没有担心,反而等着张辽接着往下说。这时候他也明白了张辽必然有后话,讪讪一笑道:“原来张将军还有后话,荀攸有些莽撞了。”

        “公达不必如此。这家伙从来就是这样,说话时总喜欢打埋伏。大家都习惯了,所以没人上他的当。公达只是对他不熟悉罢了,若是文若,才不会理他呢。”郭嘉说道。

        “呵呵,让公达见笑了。”张辽接着说道:“江东的水贼咱们就不用会考虑了,江东的世家子弟是一个选择,虽然他们不会轻易投效主公,但如今徐州已入主公之手,江东的世家不会不考虑到这一点,所以还是有机会的。不过我还有一个上好的人选,此人纵横长江,威名赫赫,虽然此时为匪,昔日也曾是朝廷官员。他少年时以勇武著称于家乡,和大部分人一样,也好结交游侠。但他同时也好读书,尝读诸子,十七岁时曾担任过蜀郡郡丞一职。但却因其轻侠杀人,弃官亡命。后纠集地方豪杰(此处为地痞、混混之流),其自任首领。他们成群结队,携弓带箭,头插鸟羽,身佩铃铛,于长江之上纵横驰骋。所经城邑的地方官员或那些跟他相与交往之人,如果隆重地接待,其便倾心相交,可以为他赴汤蹈火;如果礼节不隆,便放纵手下抢掠对方资财,甚至贼害官长吏员。因其出入之时,威风炫赫,步行则陈列车骑,水行则连接轻舟,侍从之人,披服锦绣,舟船亦常用锦绣维系,故而士人皆以‘锦帆贼’呼之。”

        “锦帆贼?文远说的莫不是甘宁甘兴霸!”曹仁眉头一紧,惊声说道。

        张辽头一扭,看着曹仁,然后呵呵一笑,道:“看来这甘兴霸果然名声远扬,就连子孝都知道了。不错!正是原籍巴郡的甘宁甘兴霸。此人纵横长江,罕有对手。就连周泰、蒋钦这类水贼也不是其对手。而且此人不但精通水战,陆战也不是外行,若能将他招揽到手,主公的水军统领就有了。”

        “哦!还有这种人?”曹操很是惊讶。

        “正是。此人虽现为贼匪,为人确是仗义,主公视之以恩遇,此人必倾力相报。”张辽说。

        “嗯!那就速派人招揽与他。告诉他曹某此处求才若渴,唯才是举。”曹操看着郭嘉说。

        曹营这类事务正是郭嘉的职责,郭嘉点点头应道:“诺!嘉即刻就去安排。”

      第90章

        一群人也没有在曹操这里待的太久,很快的就散去了。曹操这里就留下了张辽、郭嘉等亲信下属和曹仁这样的宗族将领。这时候张辽也见到了他“久闻”大名的虎痴许褚。

        许褚身高也在八尺左右,膀大腰圆,身上并未着甲,隔着衣服也能看见衣服掩盖下的虬劲的肌肉隐约浮现。眼睛不大,却炯炯有神,一副环髯显得威风凛凛。他和典韦不同的是他随身配了一柄缳首刀,不想典韦身上背着两支沉重的铁戟。

        当曹操将许褚介绍给张辽的时候,张辽明显能看见他的眼睛里闪过一道精光。根据张辽自己那很是臭屁的估计,这是因为自己曾有过和吕布对战的经历以及空手战胜过典韦所致。但许褚明显不是一个莽撞之人,他并没有一上来就向张辽邀战,而是很恭敬的行礼。此时当值的应该是典韦,许褚也就是打了个照面就离开了。

        这时候大家再度坐下,现场除了郭嘉这个曹操的心腹谋士和典韦这个贴身护卫外具是亲戚,郭嘉也是个豪爽不羁之人,大家也就没那么严肃了,气氛明显轻松了许多。

        “文远,此次让你过来就是想问问你对占有青州一事的建议,适才我也大致有了个了解。现在我想知道,你具体需要多少兵,多少将?”曹操很随便的问到。

        张辽这时候也不再像刚才一样正襟而坐,在座的不是至交就是亲戚,那里用得着惺惺作态。他反而是盘起腿坐在垫子上,说:“主公,青州虽然自古民风彪悍,但此时的军力实在不怎么样。我这里现在的三万士兵,文谦那一万兵是不能动的,但文谦我要带上,还有臧霸和琅琊的一万兵我也全部带上。有这两万兵和两员大将,剩下的问题就不大了。反正也是从现在的徐州军中挑,只要是经过甄别后能放心使用的士兵,不拘数量,主公能调出多少都行,只要粮草能跟上就是了。”

        郭嘉这时说道:“甄别的问题不大,反正想要出兵青州还要一段时间,到时候不会短了你的兵力的。粮草也不是问题,不行咱们不是还有糜家嘛。”

        “嗯。奉孝既如此说,当无妨矣。但行事须有度,不可竭泽而渔。”曹操说道。

        这时候曹洪拉拉张辽的衣襟,示意张辽想曹操请求带他去青州,张辽看了曹洪一眼,坐守暗暗向下做了个手势,让他稍安勿躁,等事情说完再提。

        “主公,现在琅琊已然稳定,可以将原臧霸部将适当调动一下。”张辽说道。

        “哦!文远你的意见是……”曹操问道。

      ¡¡¡¡¡°Ëï¹Û¿ÉÒÔ¸ú×ÅÎÒ³öÕ÷£¬Îâ¶Ø¡¢ÒüÀñ¶þÈËÓ¦µ÷µ½Ö÷¹«Öоü¡£ÁõÐÕÀÅçðÍõÒÑÊÅ£¬ÀÅçðÓ¦³ý¹úÁ¢¿¤£¬ÕýºÃÁôÏÂË￵µ£Èο¤Ø©£¬ÒàÄܰ²¶¨ê°°Ô¾É²¿Ö®ÐÄ¡£¡±ÕÅÁÉ˵µÀ¡£

        曹操略一思索,看着下面的几位将军道:“可行。但这太守和统兵的都尉如何安排?”

        “主公,老将蔡阳可为都尉。”夏侯渊开口说。

        曹操点点头,给予了认可,“那太守一职何人可当此任?”

        这时没人说话了,因为曹操的麾下武将充足,文臣还是缺乏。若要从徐州的旧官僚中挑选,他们又觉得不甘心。

        郭嘉想了想,打破了沉默说:“若实在不行,让刘晔暂领太守一职可否?”

      ¡¡¡¡¡°àÅ£¬²»ÐС£¡±ÕÅÁÉÒ¡Ò¡Í·£¬¡°Áõêʵ±Ì«ÊØ´ó²ÄСÓ㬺οöÎÒ»¹Òª¿¿ËûÕûÀíÇ鱨£¬Öƶ¨¼Æ»®ÄØ¡£²»ÐУ¬¾ø¶Ô²»ÐС£¡±ÕÅÁɿɲ»ÏëÈÃÁõêÊÏÝÈë·±ËöµÄÕþÎñÖ®ÖУ¬ËûÕæµÄÊÇÒªÖØÓÃÁõêÊ¡£

        “难道真要从徐州官员中挑选?”曹操皱起眉头说。

        张辽这是忽然想到一个人,一个历史上有名字的人,正好他此时应该是徐州的官员。于是张辽对着郭嘉问道:“奉孝,徐州官员中可有一个叫孙乾的人?”

        郭嘉从脑海中调阅了徐州的官员情报后给出了肯定的答复,“有。此人就在郯城。难道文远觉得此人可行?”

        “不知道。但我知道正是此人在我军已经占领琅琊时冒险北上,将被我击溃的刘备引入了郯城。之后我曾打听过此人,但也只知道他不是徐州本地人,原籍青州北海营陵,是郑玄公举荐给陶谦的。”张辽将他对孙乾的那一点点印象和盘托出。

        “哦!”曹操一听孙乾竟然是郑玄举荐的人,顿时有了兴趣。毕竟郑玄目前是当代的经学【创建和谐家园】,在经历“党锢之祸”时遍注群经,集古文经学之大成,且使古文今文融为一炉,独创了一个新的学派——郑学。这可是曹操也身为敬佩的【创建和谐家园】级人物。

        “既是曾得郑公举荐,想必有些才华,让其暂领琅琊太守就是。”曹操将此事定了下来。

        “主公,郑公现在可就在主公治下。”郭嘉知道曹操对郑玄的仰慕,顺口说道。

        “哪里?”曹操问道。

        “南城之山栖迟岩下的一所石屋里。郑公于初平二年因躲避黄巾而迁居此处。”此时曹军在兖州的势力已经稳固,周边也渗透的很是成功,身为曹军情报主管的郭嘉又岂能对自己境内的名人一无所知。

        “啊!若此处事毕,当亲往拜见。”曹操说道。接着,曹操话音一转,又问张辽道:“文远,你欲将乐进带走,这济北和泰山的防务何人可接?”

        “其实此处关键是济北郡,于禁善守,当可接文谦之责。”张辽说道。

        “对。这于文则确是善守,用兵之能也不错。不但能顶住吕布的压力,还能拖住吕布的大军。文远此议甚好!”曹仁和夏侯渊都和于禁共过事,对张辽的提议当然赞同。

        曹操一想也对,吕布到了袁术那里其实等于内耗的开始,此时无论是袁术还是吕布都无力再解决内患后威胁到徐州,自己也无需要多少将领来镇守边境,李典一人足以。倒是北边的袁绍,军力强于袁术,让于禁这善守之人去济北倒也是量才而用。将乐进这善攻的将领调到张辽麾下更是合适。于是点头同意,让郭嘉过会儿下发命令。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6 17:4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