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异域雄心》-第8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几个月后,雅曼帝国的国家歌剧院内也上映了经过翻译的《漂泊者》和《花的季节》引起了巨大反响,而这两部电影也成了译制片的开山之作。

        见到了丰厚的利润,西大陆各国都开始建设自己的电影院,并引进中华领的电影,一时间中华领的各个电影制作室顾客盈门,收入直线上升。

        见到这一情况,方啸宇很快将所有电影工作室都转移到了白山城,他还投入大量资金,开始在白山城周围建设电影场景。方啸宇决定利用白山城浓厚的商业氛围,将电影业同样安置在这里,将购物与休闲联系在一起,争取将白山城建立成商业与休闲中心,成为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文化休闲圣地。

        电影的成功激发了方啸宇的创造热情,见到民众对电影的热情,方啸宇知道自己在建设经济的时候忽视了文化的建设,好在夏婷芸歪打正着给他提了醒。光是一个电影同样不足以丰富人民的休闲娱乐生活,为此方啸宇将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各种运动统统“发明”了出来。

        除了发明这些运动项目,中华集团公司开始在中华领范围内兴建大量的体育场馆,方啸宇决定要开始发动全民健身运动了,这样既可以丰富百姓的娱乐生活,又可以让全体人民的体质的得到提高,可谓一举两得。

        而同时一批旨在培养神【创建和谐家园】的射击俱乐部也开始建立了,这批俱乐部很快收到了广大青年的追捧,方啸宇希望利用这些俱乐部培养更优秀的预备役士兵,为今后可能出现的世界性大战做准备。

        现在的整个世界像极了十九世纪末的地球,在经历如此大规模的工业发展和经济繁荣之后,一定会出现产品过剩,购买力不足的局面。一旦面临如此局面就会造成大量企业亏损或者倒闭的现象。

        企业没有利润就会裁员让更多的人失业,失业增加造成购买力继续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加上企业无力偿还银行贷款,造成银行坏账过多,银行也会大量倒闭。金融的崩溃会引发很多问题,最后造成严重的经济危机。

      第二百五十一章 经济结构

        为了度过危机政府就需要拉动经济增长,大多数政府就会走政府采购这条路,同时还会筑起贸易壁垒保护国内消费这一股活水。祝愿所有的考生考试顺利!

        政府采购的最直接产品就是军工产品,武器装备的采购虽然能够有效的拉动经济却没有利润产出,政府会很快因为资金不足而不得不加印钞票支付,这样势必造成通货膨胀。

        物价的飞涨会造成国内矛盾的加剧,为了转【创建和谐家园】众视线各国最后会不得不以战争来解决危机。因此方啸宇相信当波及世界的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战争的钟声也即将敲响。

        不管战争会在何时发生,方啸宇的远见促使他首先要考虑的是应付将来的经济危机。现在的中华领政府资金并不充裕,大量资金都投在基础建设上面。

        中华银行的资金也同样大量投资在工业生产上,只有中华集团公司的资金仍然比较充裕,可是这些资金根本不足以帮助整个中华领度过可能的经济危机,为了加快中华集团公司各种商品的出售,方啸宇想到了创办世界博览会。

        有了初步计划之后,方啸宇以中华领的名义向世界各国政府发出了邀请。中华领将在新世纪的第二年,即太元历901年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这个邀请一经发出很快得到了雅曼帝国的支持,与中华领关系良好的雅曼帝国政府尽管还不清楚世界博览会是什么含义,就直接宣布雅曼帝国一定准时参加。

        不可否认,列强国家的号召力是巨大的。有了中华领和雅曼帝国两大列强国家的支持,很多国家都表示届时将参加博览会,其中包括其他四家列强。

        只有波士顿帝国和他的隐形盟友莫斯王国,由于在圣马丁帝国和列强席位的问题和中华领有很大隔阂而宣布不参加,不过很多波士顿商人嗅到了其中的商机。

        虽然由于波士顿帝国政府的不参加,而不会建设本国场馆,没有场馆让商人们无法摆出摊位,展示自己的商品,可还是有很多人决定到时候前往参观。

        世博会的场馆是需要自行建设的,各国都根据自己的国力派出工程师和建筑队伍到会场的预定地点,中华领最繁华的海参崴港郊外建设场馆,这些场馆的建筑也让中华领的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供应商大赚了一笔。

        世博会是一个展示自己的国家,拉动对外贸易的绝好机会,有了这个机会,相信中华领的产品将会更加畅销,只要能赚取更多的外汇和硬通货,就能有把握度过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

        但是过于依赖对外贸易这样的出口型经济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中华领的产业相当全面,基本不需要进口,而且自身产品科技优势很高,由于机械化生产成本却很低,对外的竞争力是相当高的。

        这样的经济模式就造成外部大量金银等硬通货流入中华领,造成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这样中华领越来越富,其他国家越来越穷,他们的政府就只能剥削本国人民以弥补差额,这就造成其国内民众购买力下降。

        民众的购买力下降会影响产品的销售,造成产品成本升高,加之各国可能出现的贸易壁垒,这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一旦到达一定程度,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就会出现。

        全球的经济危机对出口型经济影响是非常大的,它将造成国外购买力严重下降,那些依靠出口的工厂将因为产品积压,资金链断裂而大量倒闭。倒闭的工厂将是很多人失业,失业的人又失去购买力,这又影响了国内的市场购买力,造成依靠内需的工厂处于同样的不利境地。

        除了这些危害,还有银行也会造成冲击,许多工厂的建立都是依靠银行贷款的,这些工厂的倒闭势必造成大量银行坏账,造成债务危机,最终迫使银行同样倒闭,等到金融崩溃的时候,真正的经济危机也就来临了,任何出口型经济的国家和地区都不能幸免。

        现在的西大陆各强国,包括新大陆的波士顿帝国在内,都是以出口型经济为主的,他们或是国土面积与人口太少,无法建立全面的产业链条,或是科技力量不足,无法生产高端产品,因此他们的经济都存在互补性。

        何况西大陆的多数强国都通过压榨殖民地并向殖民地倾销工业品来发展经济,他们过分依赖海外殖民,一旦殖民地的脆弱经济出现了问题,他们本国的经济也随之会出现问题,这样的经济模式,缺乏对抗经济波动的防御力。

        地球上的几次经济大萧条都是大多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产生的,事实证明,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并不够强大,一旦进入了经济的恶性循环,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短时间内经济就不可能复苏,但即使有政府干预,经济也同样会遭受重创。

        方啸宇可不想让自己辛辛苦苦创立起来的经济体系遭遇那样的损失,因此他必须想办法在全世界遭受经济危机的时候,让中华领幸免,而储备大量硬通货与外汇虽然是一个方法却治标不治本,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拉动内需。

        想要拉动内需最要的办法就是尽量消除贫富差距,培养大量中产阶级,只有足够的中产阶级才是整个社会最良性的补充,他们也是国家抗击经济危机最为中坚的力量。

        当然这些必须是真正的中产阶级,如果像后世美国那样,依靠贷款培养出来的中产阶级只不过是虚幻的假象。当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这些用贷款扶植起来的假象将会如泡沫般幻灭,造成国家经济更大的动荡,这也是为什么地球上的美国无法消灭经济危机的原因。

        想要缩小贫富差距,方啸宇就需要增加普通人的收入和福利,给予他们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的条件,增加创业的机会,并对那些高收入人群征收重税,同时对奢侈品也征收重税,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大量中产阶级。

      第二百五十二章 尼龙的发明

        当然这样的政策必须循序渐进,如果出现的太过突兀很容易造成富人【创建和谐家园】,造成国内经济动荡,当然方啸宇对此并没有太多担心,现在整个中华领七成的经济都属于中华集团公司。祝愿所有的考生考试顺利!

        这些政策税收损失最大的是他自己,如果别人想要【创建和谐家园】的话,对中华领的经济也造不成太大影响,何况方啸宇指定了严格的技术保密措施,任何人【创建和谐家园】可以,但如果谁要是将科技也一并带走泄露出去,情报局的别动队会让他【创建和谐家园】的,在如此严苛的保密法之下,相信也没人会顶风作案。

        现在的中华领大量公司都是依靠手中的科技在赚钱,一旦不允许其将科技资料带走,他们出了国即使再办工厂也没有什么竞争力,因为科技和科技工作者都是绝对不允许出国的。

        不论方啸宇有如何的考虑,现在拉动经济发展,让自己在可能的经济危机中有足够的抵抗力都是必须的,世博会还要两年时间才会开幕,此时的方啸宇的视线更关注自己的盟国。

        中华领军队收敛起爪牙不再对外发动战争并不意味着沉寂,相反中华领更加的活跃起来。有了列强身份,有了强大的军力和国力做保障,中华领的外交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对圣马丁帝国、拉丁王国、哈瓦王国、汉志国、瓦胡王国这样的盟国和占西王国这样的隐形盟国,吴琼都一一走访联络感情。当然光是联络感情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中华领开始在经济上,逐步向这些国家渗透。

        根据各国的特色,方啸宇引导各国走上了不同的畸形发展道路,之所以说他们是畸形是因为这些国家都开始发展一些当地有优势的,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

        比如圣马丁帝国开始大力发展农业、畜牧业和采矿业;拉丁王国盛产硝石与铜矿,自然也是发展采矿业;哈瓦王国盛产白银同时又是土地肥沃的种植区;瓦胡王国则多种植烟草和甘蔗等经济作物。

        根据这些国家的特点,中华集团公司为他们提供了优良的种子、畜崽和矿业设备,让这些国家尽快发展起相关产业,有中华领的技术扶植,他们很快就富裕了起来。

        在这些国家的政府和国民感激中华领的无私援助之时,他们没有想到,中华领已经开始控制他们的经济,不光是因为他们国内大量公司被中华领所控制,更是因为由于他们都走上了畸形发展的道路,虽然见效奇快却非常依赖中华领的工业体系。

        今后这些国家的经济包括民生都将严重依赖中华领,一旦他们准备独立于中华领之外就会发现,没有中华领的物资产品供给,他们的国家政府根本就无法存在,社会经济也将陷入无尽的动荡。

        这些只是控制盟国的第一步,随后方啸宇更近一步,开始和各国谈判互相取消关税和使用统一货币华元的问题。这几个国家不是国力太弱有求于中华领,就是其领导人本就是中华领的傀儡,这些议案都不难在其国内通过。

        除了受到中华领的控制,各国也同样有不少好处,由于取消关税,其国内的进口商品价格降低,让人民得到了实惠,也让经济加速发展,政府的税收虽然没有了关税,却会因为经济的增长而增多,他们自然都没有什么反对意见。

        至于全部盟国统一使用华元的政策也在中华领众多外交官的努力下开始和各国谈判,这种政策可以让各盟国之间的商品交流更加顺畅,让商人们也获利颇丰,对几个国家的经济建设是十分有利的,而在此基础上中华集团公司也可以开始在各国开办公司,将中华集团公司向真正的跨国财团转型。

        几个盟国都得到了中华领的很大帮助,唯独汉志国在成为中华领傀儡的初期受到一些帮助以后,中华领就不再照顾他了,甚至连华元的货币统一政策都没有和他们进行谈判,方啸宇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汉志国作为东大陆深入东大洋的一个半岛国家,与兰芳帝国有陆上联系,这样的地理条件让汉志国成为了其他国家进攻兰芳帝国最理想的跳板。如果中华领将来统一兰芳帝国的情况出现,这里也将是新国家最危险的地带。

        一旦方啸宇的国家国力衰弱,任何一个想要入侵的国家占领汉志国以后都能非常容易的侵入国家内陆,因此方啸宇打算将汉志国兼并入自己的实力范围,成为中华领自己的领地。

        除了这一层的考虑还有一个问题,两年前前任汉平国国王去世,其太子李哲即位。这位年轻气盛的新国王不甘心成为一个傀儡,开始依靠一些在中华领进入后利益受到损害的大臣联合起来,对抗亲中华领的大元帅金成勇,这让方啸宇非常恼火。

        李哲毕竟是正统的国王,他的不配合让金成勇也感觉非常麻烦,尽管汉平国的军权还牢牢把握在金成勇,但是李哲在朝堂之上经常指责国内政策,让金成勇下不来台,此外他还借机收回了国内的行政权力。

        李哲的这些举措都让方啸宇非常恼火,因此他决定彻底解决这个隐患,完全吞并汉平国,对此感觉到自身受到了严重威胁的金成勇也表示了完全的支持。

        想要兼并一个国家必须要使其国内动荡,而让其国内动荡的方法有两个,比较直接的就是直接武力入侵,但是这种方法容易让其国民对自己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今后的统治。另外一种比较隐晦的方法就是从经济上打击它,这就需要中华领能够扼制其国家经济来源,让其国家穷困,方啸宇选择的就是后一种方法。

        汉志国地形多山,因此他们没有多少能够拿得出手的拳头产品。虽然方啸宇一直都支援他们优良的粮食种子,但是由于汉志国国内可耕种土地不多,因此这些粮食产出除了供应本国国内食用以外剩余很少,这些剩余不足以成为国家的财政支柱。除了种粮食以外,汉志国唯一的重要财源就是生丝出口了。

        生丝柔软滑爽,手感丰满,强伸度好,富有弹性,光泽柔和,吸湿性强,对人体无【创建和谐家园】性,是高级纺织材料,可以织制组织结构不同的各类丝织品,用作服装、室内用品、工艺品、装饰品等。

        因此在国际上,生丝是非常受欢迎也是需求量非常大的一种产品。生丝的生产主要的产地就是东大陆的几个临海国家,除了汉志国有大量出产之外,倭国和兰芳帝国南方各郡也都是生丝的生产大户。如果想要将汉志国的生丝挤出国际市场,让中华领大量产出生丝的方式太过直接了,方啸宇还有更高明的办法。

        聚酰胺纤维俗称尼龙,它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合成纤维,尼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包括力学性能、耐热性、耐磨损性、耐化学药品性和自润滑性,且摩擦系数低,有一定的阻燃性,易于加工,适于用玻璃纤维和其它填料填充增强改性,提高性能和扩大应用范围。

        由于尼龙具有无毒、质轻、优良的机械强度、耐磨性及较好的耐腐蚀性,因此广泛应用于代替铜等金属在机械、化工、仪表、汽车等工业中制造轴承、齿轮、泵叶及其他零件。聚酰胺熔融纺成丝后有很高的强度,主要做合成纤维并可作为医用缝线。

        当然方啸宇现在利用尼龙并不是为了让它替代金属或是制作构件的,他主要是为了用于合成纤维以替代生丝。尼龙拉制的纤维具有丝的外观和光泽,在结构和性质上也接近天然丝,其耐磨性和强度超过此时世界上的任何一种纤维。由于它的这种特性可以在很多方面代替生丝,甚至有比生丝更加优秀的性能。

        小风的研究很快,设备的制造也很迅速。两个月之后,中华集团公司下属的化工公司就开设了第一家尼龙厂。大量的尼龙被生产出来,虽然造价低廉,公司还是以和生丝同样的价钱对外出售。尼龙与生丝相同的外观和光泽以及其更高的耐磨性与强度很快被大量的企业所接受,并开始挤占生丝的市场。

        中华集团公司的生产能力相当强大,新的产品很快摆上了西大陆各国的货架,透明度更高,弹性更大的尼龙【创建和谐家园】开始在西大陆各大商铺出售了,在有人试穿之后立刻发现了它的优点,很快尼龙【创建和谐家园】在西大陆流行开来,成了女士们的必备品,如果有人还穿着生丝的【创建和谐家园】上街,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

        除了【创建和谐家园】之外,以尼龙的其中一种产品锦纶与棉布混纺的织物,代替纯粹的棉布成为了新的衣服面料,这种中华集团公司独特的面料很快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它的穿着舒适度与棉布相当又更加耐磨和更加鲜亮。

      第二百五十三章 汉平国的覆灭

        为了照顾自己的家族,方啸宇要求这种面料优先向方定国旗下的各大成衣厂提供。祝愿所有的考生考试顺利!方定国也知道这是一个赚钱的大好机会,他立刻要求各成衣厂重点制作这类新面料服装,随着各地商家的订单接踵而至,方定国的制衣厂产品几乎脱销,极大的挤占了波士顿帝国棉布的销售空间。

        方啸宇和方定国同样赚了个盆满波澜,至于方定国旗下的棉纺厂和大量种植棉花的楼兰郡也没有受到多少波动,毕竟这种面料是混纺的,也需要加入棉布,何况棉布还有许多不可替代的地方,尤其方啸宇部队所用的无烟火药与医院需要的脱脂棉和绷带等物,是无法用其他产品取代的。

        在大发了一笔财之后,方啸宇突然发现,自己本来想要打击汉平国的经济,却捎带上了好几个国家,波士顿帝国、南特帝国,甚至是程家在南方的种植园都遭受了不小的冲击,这次经济战可谓一箭数雕了。

        波士顿帝国虽然蒙受了一定损失,但是它毕竟是个工业生产大国,棉布出口所占得比例不高,甚至不能对国力造成什么损失。

        另外一个国家倭国就不那么轻松了。倭国并不出产棉花,他们的棉布生产都是依靠进口棉花的,因此他们受到的冲击更大。

        由于棉布的市场被挤占,各国都放弃了从外部购买棉布,转而扶植本国产业,这让没有多大国内市场,又严重依赖进出口的倭国经济遭受了重创,而他们被冲击的最为凄惨的还不是棉布,而是生丝。

        在方啸宇的敌国名单中,倭国一直都占有一席之地,只不过过去一段时间中华领两次打败倭国之后,其国力降到了冰点,让方啸宇对其注意力降低了不少。不过随着倭国海军的再次复苏,方啸宇发现自己一直以来都有些小觑这个人口不多,既无资源又无战略纵深的小岛国了。

        倭国人的团结和吃苦耐劳让方啸宇也不得不佩服,他们居然依靠自身的几种优势产品就赚入了大量外汇,这些产品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生丝了。

        在截断汉平国经济来源的同时,倭国也遭受了很大的冲击,这让倭国政府虽然愤怒却也毫无办法,他们只得缩减开支并将投资重点向别的地方转移。

        没有办法,现在倭国国力不如中华领强大,连【创建和谐家园】的资格都没有,这样的情况让倭国更加倾向于集全国之力,壮大本国海军,以期用海军打开自己国家的复兴之路。

        汉平国遭受的冲击比倭国大得多,比较倭国的生丝还只是重要产品之一,而汉平国的财政八成都来自生丝出口,由于尼龙的出现,造成生丝的出口限于停滞,汉平国政府的资金开始紧张。

        政府的资金来源有三个,税收、债券和货币发行,在现在的世界上,发行债券还很不流行,也没有多少人认可,这条路自然是不可行的。生丝的出口停滞造成了汉平国税收的大量减少,为了填补缺口他们只剩下货币发行这一条路了。

        对经济学一知半懂的汉平国领导人们只知道大量发行货币可以解决财政问题,对于它的危害却不甚了解。因此这些外行开始了一个危险的行动,让印钞厂全力开工加印钞票。

        当年在中华领的支援下,汉平国有了发行货币的能力,现在他们终于要全力开动这些印钞机了。

        为此汉平国国王李哲在众文官的要求下,让印钞厂设计新的大面值钞票以降低印钞的成本。很快面值为一百万、十万、一万的三种汉平盾新钞票被印刷出来,为了降低成本,李哲甚至突发奇想的让印钞厂只印刷钞票的正面以节约油墨。

        对此早有预料的方啸宇已经和金成勇打过了招呼,他对李哲的手段不闻不问,只是冷眼旁观。

        大量新钞票开始兑换以后,虽然解决了政府的财政问题,但是新的问题很快浮出水面了。

        899年7月开始,汉平国的平民们突然发现各种日用品的价格开始上涨。以粮食为例,899年6月一公斤粮食在国内的售价是十汉平盾,7月末就涨到了五十汉平盾,到了9月更是到了七百汉平盾的高度。

        不仅是粮食,各种物品的价格都开始飞速上涨,半年之内,汉平国内的产品价格翻了上百倍。

        人们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变成了到商铺中购买食品和各种物品,因为如果早上没有买到东西,中午的时候再买就可能要多付出数倍的价钱。

        在物价飞涨的情况下,汉平国的百姓民不聊生,饿殍遍野,一些头脑清醒的人开始想要将自己手中的汉平盾换成华元了。可是由于没有外汇兑换,人们只能先将汉平盾换成商品再出售换取华元,这样非常不方便,也会遭到更多的盘剥,但毕竟让手中的货币保值了。

        见到汉平国境内的动荡,方啸宇很快照会汉平国政府,要求他们立刻制止这种恶性通货膨胀,以免影响邻国经济。虽然汉平国是中华领的附庸,可是他们根本就不懂经济管理,对这种情况也是无能为力,怎么可能改善这种情况。

        平民大量抛售汉平盾造成了恶性循环,汉平盾越来越不值钱,而不知道原因所在的汉平国政府却仍然在加印钞票。

        汉平国的经济情况越来越恶化,活不下去的人们唯一的办法就是起来反抗,这一次连遭受重大损失的富户们也加入了进去,各地很快涌现了大规模的起义浪潮。

        愤怒的起义军捣毁当地政府,杀害囤积居奇的富商,从他们的家里翻出粮食,除了自己食用还分给附近的贫苦农民。

        获得暂时温饱的贫民自然支持这些给他们饭吃的起义军,大量活不下去的贫苦农民开始加入起义军,这些起义军的规模也就变得越来越大,让中央政府有了一种无法控制的感觉。

        对于各地起义频发,吓坏了汉平国王李哲,此时他才想起金成勇的重要性来,他立刻要求金成勇派遣军队,镇压各地起义。对于李哲的要求,金成勇冷面以对,他以军费不足为由,要求国王用华元发放军饷,这样部队才可以出动。

        现在国家也已经穷的够呛,哪里还有华元储备,因此李哲要求用汉平盾发放军饷,要求金成勇立刻出发。金成勇则回答汉平盾和废纸无疑,发给士兵容易造成哗变,因此他不能从命。

        最后已经毫无办法的李哲将国家情况和金成勇摊牌,希望金成勇给个提议。此时金成勇趁机提议让中华领出兵,镇压起义,反正中华领是汉平国的宗主国,这也是他们的义务,已经病急乱投医的李哲没有细想就答应了。

        对于汉平国政府随后发来的请求,方啸宇给出的答案非常简洁,汉平国的政府根本没有经济管理的经验,无法管理一个越来越倾向于商业化的国家。

        中华领不能总是为汉平国摆平危机,这样将严重的拖累中华领。因此方啸宇的回答是如果让中华领帮助汉平国恢复生产,镇压起义,平抑物价可以,汉平国必须全盘接受中华领的统治。

        包括解散政府,成为中华领的一个郡,由中华领负责全盘管理和军政,不过汉平国政府的官员将可以量才录用,王室也能得到妥善照顾。

        在起义军越来越壮大,国内经济越来越萎缩的现在,汉平国国王李哲也没有别的选择。899年11月,汉平国宣布取消国号,并入中华领成为中华领治下的高丽郡。

        在李哲发布宣言的当天,中华领的军队和官员开始进入汉平国,同时大量中华领的物资开始进入汉平国。中华领的官员上任之后,以很大的力度打击囤积居奇的奸商,以破坏经济的罪名将大量投机商投入监狱,同时用缴获的物资平抑物价。

        两个军的中华领防卫军进入汉平国驻守,并很快向起义军发起了进攻,起义军战斗力并不强,无法抵挡防卫军的攻势,再加上中华领的政策让物价快速下降,人们有了生活的保证,这一切都让起义军很快土崩瓦解了。

        随后中华银行开始进入汉平国,汉平盾被废除,中华银行以一华元兑换一万汉平盾的价格向国民开放兑换业务,对于华元良好的信誉,高丽郡的原住民们趋之若附。

        汉平国本来就受兰芳帝国文化影响极深,在中华领保证粮食供应和各种福利的政策之下,高丽郡更是很快融入中华领,成为了它的一部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7 07: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