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开艘航母去抗日》-第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等到日军大部队像蚂蚁一样围拢过来的时候,陈飞不禁泛起疑来,怎么舰长带领的清军士兵还不发起攻击。

      陈飞哪能知道,林远那里突生不测!

      林远见到日军大部队出动,刚要劝说叶志超出兵,这时,清廷的电报来了,命令叶志超,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后撤到安全地界,因为清廷准备和日本和谈了!

      日本大本营自从联合舰队失去联系以来就一直没闲着,他们一边四处打探联合舰队的下落,一边积极思考对策,这边联合舰队的下落没有打探出来,那边与朝鲜半岛上的日军的联系也中断了,日本人尽管无法想象到来了一艘【创建和谐家园】,可是他们却知道,应该停止和清廷的战斗。

      于是日本人通过英国公使,向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文华殿大学士李鸿章发出了和谈请求。

      李鸿章不敢怠慢,立刻上报太后老佛爷,老佛爷正在准备六十大寿,她老人家自然不希望过寿辰的时候家门口还在打仗,清流言官翁同龢等人见到日本人请和,自认为天朝之威,已经使外夷臣服,也都赞成和谈。

      于是李鸿章发电报给叶志超,停止一切军事行动。林远其实不知道,叶志超也有自己的小算盘,那就是,他已经得到密报,宋庆的部队坐船从旅顺出发,横渡黄海,并没有通过鸭绿江的入海口大东沟进入朝鲜,而是直抵大同江口,这样一来,宋庆来的要比预想的快得多,叶志超可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战果被别人摘了去。

      叶志超拒绝出兵也就罢了,令林远更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天上积起了乌云,而且越来越厚。

      林远赶紧命令舰上的直升机起飞,接走堡垒里的陆战队员和清军,命令刚刚下达,天上一声炸雷响起,下起了瓢泼大雨!

      黑压压的乌云压得地面上的人透不过起来,这个云层距离地面最多只有200米,这个高度上,飞机是绝对不敢飞的,因为地面附近的气流很不稳定,如果飞机遇上风切变而失速,那么也就只有机毁人亡了。更何况还下着大雨,飞机就更难飞了。

      正在这时,日军阵地上响起了炮声!

      日军推出了十几门火炮,向牡丹台主堡垒发起了炮击。

      这些炮是哪里来的呢?还要从平壤之战结束之后说起,日军一个炮兵中队很爱惜装备,为了不让火炮受到日光照射,于是就砍下不少树枝,给火炮搭了一个棚子,这些树枝竟误打误撞地起了现代伪装网的作用,由于北京舰对平壤城的侦察主要靠可见光照相,所以竟将这些火炮遗漏了。

      对于牡丹台里的陈飞他们来说,他们最大的优势,空中打击也不复存在了,首先他们无法找到日军的炮兵阵地,因为我军的空警2000预警机的雷达工作在L波段,也就是15-30厘米的波段,这个波段不能完成对于像火炮这样大小的装备的测绘,而他们又无法用激光指示器为空军指示方向,因为大雨和浓云会吸收大量的激光能量。

      勉强能完成侦察测绘的歼25,这种战机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工作在3厘米的波段,可是又因为天降大雨,所以无法进行侦察测绘。

      面对着日军步兵,舰载机同样束手无策,因为他们距离陆战队太近了,在没有激光制导设备没法使用的情况下,航空炸弹有相当的几率会落在陆战队员的头上。

      日军的一发炮弹落在250毫米重炮旁边,高爆榴弹的弹片一瞬间引爆了堆在一旁的炮弹,震耳欲聋的巨响让每个人心头一颤,爆炸的威力之大,竟将城墙从上面崩掉了一小半。

      陈飞的身上满是泥水,他看看密密麻麻压上来的日军,他转头看着自己的部下,高喊道:“兄弟们,我们走上直升机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注定被包围,注定要靠我们手中的枪杀出血路!兄弟们,把小鬼子打下去!南京的仇!一千年的帐,今天一块算了!”

      陆战队员和清军士兵一齐高呼,迎接着一场最惨烈的战斗!

      ------------

      022 第一滴血

      清军大营里的林远心急如焚,那个叶志超就是不下令出兵!此时瓢泼一般的大雨又把空中支援的路子死死掐断,堡垒中一百名战士只能凭借着轻武器和少量火炮,对抗四十倍与自己的敌人!

      堡垒里的陈飞明显感觉出这一批来的日军不是善茬,他们每三个人成一个正三角或倒三角的冲锋队形,整个队形疏密有致,整体疏开,避免密集火力的杀伤,压低身子,快速突进,于他平时看的电影电视剧截然不同的是,日军没有一个人喊叫,也没有一个人说话,

      在山脚下,部署了十几门火炮,操纵这些火炮的人员训练有素,炮弹像长着眼睛一样越过冲锋的日军,落在堡垒里面,在树林里面,五门加特林速射炮在用树枝沙袋堆起的临时掩体中向堡垒射击,用来掩护冲锋的日军。

      五门加特林炮交叉扫射,堡垒墙上几乎没有死角,陈飞他们被加特林速射炮压得抬不起头来,这种炮使用20毫米口径弹药,一发弹药就足以把堡垒墙壁上的一块青砖打断,陈飞借着射击的空隙探出头,扫了一眼五门机关炮的位置,距离他大约1500米,这个距离太远了,再加上天降大雨,所以不可能从墙头打中炮手。

      陈飞他们躲在墙垛后面,听见炮声停止了,他们都知道,日军士兵已经抵近了,真正的战斗就要开始了!

      陈飞猛地一探头,就看见一百米外的几十个日军扛着云梯冲了上来,他们身后,几百个日军举起枪,向堡垒墙头射击。陈飞示意部下,手榴弹,我军普遍列装82式无柄手榴弹的杀伤半径在十五米左右,杀伤力极大。

      陆战队员从墙垛后面甩出手榴弹,他们的投弹距离大多在五十米,这一甩出去,手榴弹正好在冲锋日军的头顶上爆炸,空中爆炸的手榴弹让地面上没有一处死角,大日本帝国皇军的勇士顿时被打成了筛子。

      云梯当然也被炸坏了,后续的日军索性冲到墙根底下,开始沿着墙壁上的弹坑向上攀爬,这时堡垒上的各型机枪响了,密集的弹雨把后面射击的日军扫倒了一片,后面掩护的日军连忙撤退下去,正当陈飞指挥部下清理墙壁上的日军的时候,日军的火炮响了。

      陈飞不禁吃了一惊,城上还有日军的人!他们居然不顾自己人就开炮了,前面几枚炮弹直接在墙壁外爆炸,高爆榴弹飞出的大量弹片直接把墙上的日军撕得粉碎。城上的陆战队员还来不及躲避,一颗炸弹就在城头爆炸,一名陆战队员应声倒地。

      那名陆战队员被弹片击中了胸膛,心脏附近的血管被弹片割开,鲜血直接从胸膛里喷溅出来,心肌依然在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巨大的压力把鲜血推出体外。

      那名陆战队员由于大量失血,大脑没有血液,只是低头看了一眼伤口,就丧失了意识,离他最近的战士刚要冲过去,陈飞一把拉住了他,因为他听见了下一枚炮弹迫近的声音,他们眼睁睁地看着那名战士被日军的炮弹炸成了碎片!

      终于闻见血的味道了,战争,就是要死人的!

      陈飞心里一阵剧痛,看着一起摸爬滚打的兄弟死在自己面前,没人能承受得住这样的痛苦!

      还容不得陈飞难受,更大的危机出现了,陈飞他们的弹药不足了,机枪弹行将用尽,剩下的几十只自动步枪,怎么能抵挡得住这么多人的冲锋呢?

      正在这时,一发炮弹在城墙上爆炸,城墙哗啦啦地倒塌出了一个大缺口,伴随着爆炸声的,是日军高亢的欢呼!

      一但日军攻进堡垒,这将近一百名战士,只能选择战死!

      清军指挥所里的林远不停地踱着步,那些枪炮声都好像砸在自己心上,情况越是紧急就越冷静,正是他的优点之一,他深吸一口气,很快,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的脑海里形成。

      此时北京舰上坐镇指挥的政委韩明光也是心急如焚,尽管已经知道敌人炮兵阵地的位置,可是这么极端恶劣的天气,舰载机在云层之上几乎无法完成打击,而且云层的高度只有200米多一点,飞机在这种高度飞行,是极端危险的。

      徐峰这个时候正在附近空域巡航,通过一体化战场感知系统,他也知道了此时牡丹台堡垒中陆战队员的困境,他决定,冒一冒危险,穿过云层。

      徐峰拉着操纵杆,缓缓穿过乌黑的云层,看着身边不时闪出的一道道闪电,他心里倒不是太担心,因为飞机巨大的金属机身相当于一个电磁屏蔽网,能保护其中的人不受雷电的伤害,所以受雷电威胁最大的是机上的通讯设备,雷达等等,而现代飞机广泛采用了防雷设计。

      徐峰把飞行速度稳定在450公里每小时,这个速度既不快也不慢,如果快了会使飞机钻出云层的那一刻来不及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如果慢了,飞机可能会因为机翼无法提供足够的升力而失速。

      等到徐峰钻出云层的那一刻,他不禁出了一身冷汗,这也太低了吧!他心里想着,飞机此时距离地面的距离,连一百米都不到!

      这样的高度,稍有不慎,飞行员连调整的机会都没有,飞机就可能直接摔在地上,而且这个高度的气流变化剧烈,很有可能引起飞机失速,这种高度,飞行员连跳伞的机会都没有。

      徐峰立刻飞赴日军的炮兵阵地,天降暴雨,所以激光制导炸弹是没法用了,电视制导呢,也不理想,徐峰于是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用自己高超的飞行技术,让炸弹做自由落体运动,直接炸到炮兵阵地。

      徐峰在炮兵阵地上盘旋了一段,进入了攻击位置,在距离炮兵阵地五百米的地方放下了六枚炸弹,这个距离的得出是相当不精确的,因为计算的时候空气阻力的量值是未知的,尽管这样,六枚500千克级的炸弹,还是足够炸毁炮兵阵地的。

      徐峰的尝试没有白费,一枚炸弹擦着边炸到了炮兵阵地上堆积的炮弹,剧烈的爆炸一瞬间吞没了炮兵阵地。

      其他的炸弹不偏不倚地落在了日军进攻部队的头顶上,日军伤亡惨重,这样一来,陈飞那里的压力顿时减轻了不少。

      徐峰看见攻击成功,心里一阵喜悦,连忙撤离作战空域,正当他飞过云层的时候,猛然间感到飞机向下一沉,徐峰心里一凉,想道:“完了,飞机要失速了!”

      ------------

      023 马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徐峰知道自己遇见风切变了,所谓风切变,是指风速在水平或者垂直方向突然发生变化,飞机之所以能够克服重力(严格地说,是升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飞在天上,是因为飞机机翼的上下面上的空气的流动速度是不同的,机翼的形状使得机翼上面的空气的流速远高于下面的流速,依照伯努利原理,流速快的空气压力小,所以下面的空气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这就是飞机的升力来源。要想维持这种压力差,飞机必须维持一定的速度。徐峰遇见的这股突然变化的气流,使得飞机相对于空气的速度一下子降低了。

      这种意外一般多发生在低空,徐峰不是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了,飞机此时的重力大于升力,歼24飞机的重心靠近机身后部,所以飞机在一瞬间向后翻滚,机头向上抬起,这样将会加剧失速的发展,徐峰连忙向下压操纵杆,升降舵随之产生的气动力矩把机头向下压,徐锋又调整鸭翼和前缘襟翼的位置,加快机翼上面空气的流速,同时向发动机燃烧室加油,使飞机的飞行速度更快。

      飞机失速的势头遏止住了,徐峰把飞机拉起,快速爬升,突然,徐峰看见面前的天空中,出现了一片黑点。

      这可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一群燕子从云层里面钻了过来。飞机不在低空飞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低空是鸟类活动的天堂,除了极少数的秃鹫,鹰,大雁和天鹅等大型飞禽能飞到1500米以上的高空外,其他的鸟都在1500米以下活动。

      徐峰刚想躲开,可是来不及了,相对速度太快,一瞬间飞机就穿过了鸟群,由于座舱是全封闭的,隔音效果很好,所以徐峰并没有听见撞击的声音,他只是感觉到了十几次的振动。

      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去看发动机的转速表,转速表上的指针很快要划到零了,这意味着发动机的压气机已经不工作了。

      本来燕子的身体很小,不会对发动机的叶片造成太大的伤害,可是这是一群燕子,多次的撞击终于让发动机压气机的叶片支撑不住,第一级动叶的一个叶片终于承受不住,瞬间断裂,发动机那高达一万转每分钟的转速,瞬间让同一级的其他叶片击中了它,整个一级的发动机叶片被“剃光头”,发动机巨大的气压差把这些碎片向后吸去,后面级压气机的叶片没有几个幸存!

      压气机是航空发动机的必需部件,用来压缩空气,叶片一没,发动机也就没法工作了,丧失了动力的飞机顿时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减了速,徐峰知道坠机已经无可避免,他果断拉下弹射座椅启动杆,弹射火箭启动,座舱盖被炸开,徐峰从飞机中弹射而出。

      再来说清军大营里的林远,他想到的办法就是——伪造一封李鸿章的电报!

      这个方法从技术手段上来说并不难,因为预警机一直在监听来往朝鲜半岛的各种电报,这个时代加密方法相对于21世纪来说,只能用简陋来形容,所以北京舰在截获了足够多的清廷电报之后,用最初级的频率分析法就破译了清廷的密码。

      所谓的频率分析法,就是分析每个符号的出现的次数,把它们和汉语里的单字出现的次数相比对,从而确定每个符号对应于哪个汉字。

      很快,叶志超就收到了一封来自李鸿章的电报,电报内容很简洁,进攻日军,看到这封电报,叶志超有些意外,李鸿章平日里对待手下,有一种呼来喝去,嬉笑怒骂的家长式作风,这在以往的电报里也有体现,而这次的电报,为什么那么简洁呢?

      可是李鸿章的命令,他又不能不从,随即决定出兵。

      卫汝贵自告奋勇,带领手下一千五百余名骑兵,攻击牡丹台外围日军,剩下的兵马,作为预备队,防范平壤城中的日军出击,其实他们多虑了,于是连日的饥饿,平壤城里有战斗力的日军不到1000人了,真正的精锐已经全部投入牡丹台战场了。

      此时的牡丹台已经到了生死边缘,机枪弹已经全部打完,手榴弹也扔没了,每个人手上就剩下六个弹夹,一百多发的子弹了,这些子弹,很快就会用完了。日军尽管被刚刚轰炸了一下,可是见到堡垒墙壁上开了一个大口子,就像一群见了血的蚂蝗一样,向缺口涌去。

      在林远生活的时代,骑兵早就已经淡出了战场,所以他也没见过骑兵的作战,他为数不多几次见到骑兵的作战场面就是在电影里了,电影里那些骑兵挥着马刀,冲向敌方,他每次看到这样的画面,都会暗骂这个指挥官不长脑子,这样冲击进去,要是能打散对方的队形还好,要是打不散的话,那么骑兵就变成了一群马上的步兵。

      卫汝贵并没有像电影里那些骑兵首领一样,挥着马刀第一个冲进敌群,他站在高地之上坐镇指挥,他把骑兵分开两队,第一队首先冲锋。

      一千百匹战马一起冲击,光是声音就足以让听见的人心惊胆寒的了,外围的日军连忙组织防御,他们没有重炮,所以不可能在远距离上对骑兵部队造成杀伤,清军骑兵冲击到距离日军四百米的时候,两对人马向左右一分,把日军包围在圈子里面,清军随后开枪,清军装备的是进口的连发步枪,所以从射速上远超日军,日军很快被打倒了一大片。

      剩下的日军连忙往树林里面躲,树林原本就不密,在加上战火的洗礼,就更加稀疏了,这样的树林是不足以挡住骑兵的,两边的骑兵并没有向树林里冲击,他们向两侧更远的地方迂回,然后向山坡上冲击,想要包抄山坡上进攻的日军。

      这时候,后队的五百骑兵出发了,林远发现,这五百骑兵的马都很瘦小,很适合在这片树林里作战,这五百骑兵很快冲进树林。

      这五百骑兵直接抽出马刀,开始了近身肉搏,一个骑兵冲到一个日军士兵面前,那个日军士兵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一刀砍下了脑袋。

      剩下的士兵一见有人要肉搏,怒吼着上了刺刀,冲向清军骑兵,一个骑兵见到鬼子冲到眼前,一勒马,那马放佛和主人心意相通,抬起前蹄,狠狠踢中了鬼子的胸膛,一阵骨头断裂的声音之后,鬼子被踢飞了出去。

      这些骑兵刀术精湛,刀刀斩落鬼子项上人头,日军抵挡不住,很快向后退去。

      这时的牡丹台情况更加急迫了,陈飞不得不下令,放弃堡垒外墙的防御,转到堡垒里面,寄希望与巷战。

      此时外围的清军已经开始了包抄,日军打开了堡垒大门,进攻堡垒内部,哪个能更快呢?

      ------------

      024 林远的计划

      陈飞他们面对着疯狂涌入的日军,只能依托房屋进行射击,而日军丝毫不在乎自己已经被包围了,只想拼了命地吃掉堡垒里的陆战队员。

      陈飞此时正躲在一扇窗子后面,向着日军士兵射击,从窗子里陈飞看到很多鬼子已经越过了自己所在的屋子,向自己身后冲去,他明白,自己已经被包围了,。

      正在这时,门被“砰”地一声撞开了,一个鬼子冲了进来,端着刺刀向他冲来,陈飞转过枪口,对准他一扣扳机,子弹透过鬼子的胸膛,带起一阵血雾。很快第二个,第三个就冲了进来,陈飞有个习惯,那就是计算自己弹匣里剩余的子弹数量,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子弹了,已经来不及换弹匣了,劈手把步枪扔了出去。

      那个鬼子用枪上的刺刀一拨,步枪“当”地一声撞在了墙壁上,借着这个空当,陈飞闪电一般跃到鬼子身前,拔出身上带的军刀,挥手一刀割断了鬼子的脖子,这一刀干净利落地切断了声带和颈动脉,所以那个鬼子连惨叫声都没发出来,鲜血喷得陈飞满脸都是。

      鲜血蒙在眼睛上,眼前的世界一片血红,这片血红里,一个鬼子的身影出现在门口,陈飞几乎是本能地扑了上去,那个鬼子从没见过这么快的身手,一愣神之间,已经被一刀刺中心脏。

      陈飞猛地感到身体一震,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几步,他知道自己中弹了,这时一个鬼子冲了进来,他的枪上并没有装刺刀,他看到陈飞中弹,也不给下一发子弹上膛,索性扔掉枪,抽出武士刀向陈飞砍去。

      在现代战争中,军刀的作用已经不是面对面的厮杀了,所以陆战队员装备的军刀很短,真应了中国武术中的一句话:“一寸长,一寸强。”陈飞不敢硬抗,只好转身躲避,可是他忘记了自己已经中弹,这一转比他原来的速度慢了好多。

      那一刀重重劈在他的肩上,剧痛之下陈飞“扑通”一声摔倒在地,摔倒之前他一拉那个鬼子,连带着鬼子也摔倒在地,陈飞看准机会,只要右手一挥,手中的军刀就能割断他的脖子,可是手中的刀似乎有千斤重,怎么也抬不起来。

      陈飞眼见着鬼子跪坐在自己身上,举起刀,向自己的胸膛刺去,知道自己快要死了,在这一瞬间,他不知怎么的,竟然想起了松岛慧子,想起了她那楚楚可怜的模样,想起了她那令人心动的眼睛……

      就在这个时候,清军的骑兵冲了过来,一枪击毙了那个鬼子。

      这时雨过天晴,天空似乎从来没有那么明亮,舰载机部队随即出动,对平壤城中的日军进行了报复性的轰炸。

      在清军骑兵的分割包围下,进攻牡丹台的日军被全歼,丧失了精锐作战力量的平壤日军只好龟缩在城中,依然拒绝投降,此时叶志超又接到了李鸿章关于停战和谈的电报,尽管他十分奇怪,可是他万万想不到会是林远做的手脚,于是叶志超率领清军在平壤城外驻扎。

      直升机在牡丹台外降落,将林远和陆战队员接回北京舰,同行的还有十七具陆战队员的尸体。

      北京舰上笼罩着一层悲伤的气氛,尽管很多人并不认识这些牺牲的陆战队员,可是毕竟是一起战斗后的战友,每个人都从心底感到难过。

      沈晚晴此时正走在甲板上,保密处行动组的一个同志在不远处监视着她,与其说是监视,不如说是陪同,就算沈晚晴是敌国的间谍,现在北京舰回到了过去,她也没有办法泄露国家机密了。

      沈晚晴看到了林远一个人站在船舷边上,他扶着护栏,静静地望着大海。

      她也知道,这次牺牲了十几个同志,徐峰还失踪了,他作为计划的策划者,心里一定很难过,不知道为什么,她很想去安慰他。

      她走到他的身边,又不知道怎么开口,思考良久,才说:“你有空吗?”她很害怕他会冰冷地拒绝她。

      清凉的海风中突然带上了一阵香气,他知道她来到了身后,可是他觉得自己没有面目转过头去面对她,他很害怕她会站上一会儿就默默走开,听见她这么问了,他的心里不禁感到一丝快慰。

      他转头笑道:“聊会儿天吧。”

      沈晚晴甜甜地一笑,说:“我一直想问,你当初为什么要带着我去日本人的军舰上呢?”

      林远笑道:“我担心你是外国的间谍,你和日本人的军舰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可是这个秘密究竟是什么,我怎么想也想不通,就想带着你上舰,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可是后来也没什么发现,我就明白了,是我想得太多了,你和日本人之间什么都没有。”

      沈晚晴哈哈一笑,说:“那我的嫌疑是解除了呗。我还有一个疑问,以我们舰队的实力,完全可以击沉全部的日本军舰,你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地招降他们呢?”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5 01: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