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开着房车回大唐》-第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

      是草民自己想的,文成武德,乃是事实,千秋万载一统天下,乃是草民的期许。”

      众大臣这下不得不服了,能把马屁解释得如此正大光明,这也是一种本事啊。

      李世民微笑点头,心情不错,他虽然不爱听马屁,不过那仅针对于大臣,对于百姓的话,他还是很爱听的,他更喜欢听百姓称赞自己,因为那样就证明自己是个明君,每个人都有虚荣心,天可汗李世民也不例外。

      李世民笑着看向魏征,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一个简短的眼神交流已经足够传达很多信息,李世民的这个简单动作就是一句话:“看,田舍翁(乡巴佬),老子不是昏君,是明君来的。”

      魏征轻轻冷哼,斜睨了一下李浩,不屑喃喃:“溜须拍马,【创建和谐家园】之徒。”

      他虽然说得很小声,但大殿很安静,而且还有回音混响效果,于是乎,这个声音就被放大了,放大到每个人都能清楚听见,李世民很尴尬。

      李浩也很尴尬,魏征!我和你什么仇什怨!你干么老是挤兑老子!

      “咳咳!”李世民轻咳一声,掩饰尴尬,岔开话题,道,“给众卿介绍一下,此少年姓李名浩,沧州文德人,三年前因沧州瘟疫逃荒到了许州临北县,这次河南道大疫,来势凶猛,四州齐现瘟疫,朕原本以为河南百姓又要遭遇一场浩劫了,没想到李浩献出一纸药方,药到疫除,前日朕已接到河南道各州府文牒,此次瘟疫,只有三百三十三百姓遭难。”

      李世民说到这里,忽然停住,只见朝堂之上众臣议论纷纷,交头接耳,均都认为死的人太少了,这是实话,通常按照这种瘟疫的幅度,死上万把人那都是小菜一碟,没想到最后只死了三百多人,绝对算是破纪录了。

      众臣低声议论了片刻,房玄龄出列道:“陛下,李浩大义献方,救万民于水火,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陛下以铁律治国,向来有过必罚,有功必赏,臣以为李浩功劳甚大,不得不赏。”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点头,其实他说的算是废话,不赏赐李浩的话,那要李浩上殿来干嘛,不过任何事都讲究一个过场和仪式,朝堂上的事更加讲究表面文章。

      “嗯。”李世民点头问向李浩,“李浩,你要何赏赐啊?”

      李浩知道,自己的赏赐早已内定,自己就算说了也没用,李世民这是在试探他呢,好在他早有准备,从怀里取出一张纸条,缓缓道:“陛下,草民乃大唐子民,怎敢见大唐的子民陷水深火热而熟视无睹,所以才献出治疗鼠疫的药方,陛下只要将那药方传至各县,以后就算鼠疫再犯,也不足为惧。”

      李世民见他答非所问,有点困惑,又见他手中捧着一张纸条,便问:“这便是那治疗鼠疫的药方?”

      “不是。”李浩摇头,“这是预防天花的妙法。”

      “哗——”此言一出,满场哗然,众朝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就连李世民都震惊不已。

      古代最常见的瘟疫有两种,一为天花,二为鼠疫,死亡率极高,传染性极强,李浩刚献出了一个治疗鼠疫的药方,现在又说自己手里的纸条上写着预防天花的妙法,这怎能不让人吃惊。

      若是其他人说出这样的话,李世民肯定不信,然而李浩不同,因为李浩已经献出一个神奇的药方了,现在再献出一个方子也不奇怪,赶忙对身旁的近侍道:“快!呈上来!”

      近侍太监踩着碎步来到李浩面前,小心翼翼地双手接过纸条,宛若捧着珍宝一般走回李世民身旁,双脚虽然在走,然而双手却丝毫没有颠簸,减震效果极佳。

      李世民从近侍手中接过纸条,展开一看,两条眉毛顿时飞了起来,嘴巴一咧,“嘶”地倒吸了一口长气,这字……太烂了!

      “这字是你写的?”

      “回陛下,是草民亲手所写。”

      “你这字……”李世民望着纸条上的字,表情很精彩,本想挤兑他两句,想想对方只是个十四岁的孩子,最后还是作罢,轻叹一声开始看纸条上的内容。

      过了许久,李世民合上纸条,望着李浩,问:“李浩,这所谓的种牛痘疫苗法当真可以预防天花?”

      李浩坦然回答:“回陛下,是的。”

      “倘若不行呢?”李世民问,问出口后他就后悔了,自己这是逼他立“军令状”呢,这么一个俊朗少年,还于国有大功,万一他立了“军令状”,再万一种牛痘的法子有问题,那一个刚立了救民大功的少年就要殒命了,然而皇帝金口以开,说过的话不好收回,他也只能看李浩怎么回答了。

      李浩一直按照程咬金的吩咐,垂着头,不敢看李世民,听到李世民的话后,他也很不爽,虽说他对种牛痘的方法有信心,可这毕竟是在古代,技术和设施都跟不上,自己一次试验都没做过,怎么敢打包票,只能无奈地回答:“倘若不行,陛下似乎也没什么损失。”

      这话一出口,整个朝堂都安静了下来,就连李世民都愣愣地望着李浩,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这样的答案,真是……胆子太大了,不对,是胆子太小,李世民忽然感觉看不透眼前这少年,若说他胆小,他敢这样回自己的话,难道不怕杀头吗?若说他胆大,连立个“军令状”都不敢,胆子都被狗吃了?

      李世民将手中纸条递给身旁的近侍太监,转头问李浩:“李浩,你识字吗?”

      李浩:“回陛下,草民读过几年书。”

      “回去多练练字。”李世民还在为李浩的烂字纠结。

      “是!陛下。”李浩心想,“老子字烂关你毛事,老子就是不喜欢用毛笔,怎么了!”

      “李浩听赏!”李世民忽然抬高了声音,满面威仪地道,“沧州李浩,献方救国,忠心可嘉,朕予厚赏,封李浩为从九品太医院医正,赏良田五十亩,钱千贯!”

      这赏赐挺不错,官,田,钱全有了,李浩倒不在意官和田,他最在意的是钱,一千贯钱,相当于一千两银子,李浩好失望,跟他预想的赏金差太远了,自己一个方子可是救了上万人的性命呢,看书 nsnt才给一千贯钱,李世民好小气,还天可汗呢,简直就是守财奴。

      其实一千贯钱不算少了,唐朝的物价很低,铜钱购买力很高,一文钱相当于现代的一块钱,一贯钱是一千文,那一千贯就是一百万,一百万啊一百万。

      不过李浩这次的功劳确实太大了,他不仅平息了这场瘟疫,以后就算再出现鼠疫,也完全不用怕了,而且只要种牛痘的方法普及全国,天花将会绝迹,这样的功劳,几乎比得上灭掉一个小国家的军功了,所以李浩才认为赏金太少。

      听到这个封赏后,房玄龄忽然朝长孙无忌抛了个媚眼,这是他们二人长年练就出来的朝会专用技能,叫做“眼神交流法”,不用说话,只要一个眼神,就能传达出自己意思,房玄龄的这个眼神意思很简单:“不对啊,昨晚商量的不是赏田三十亩,钱五百贯吗?”

      长孙无忌回了一个眼神,附带信息:“没看到他又献出了一个预防天花的方子吗?”

      房玄龄点了点头。

      李世民说完赏赐后,意犹未尽,望着一直没有抬头的李浩,忽然觉得这少年很好,有忠君报国之心,似乎还有点才,这正是他喜欢的人才类型,他开科举制度时曾说过,要让天下英才尽入吾彀中,李浩不就是可以培育的人才嘛。

      他犹豫了许久,忽然又开口道:“另外!加封李浩为蓝田县男,赐宅一座。”

      此言一出,众臣再次哗然,房玄龄又朝长孙无忌抛媚眼了:“昨晚跟陛下商量的时候有说封爵吗?”

      长孙无忌回个白眼:“你问老子,老子问谁?”

      正文 一十二章:君臣骂战

      (;

      大唐立国,功臣太多,李渊还是比较厚道的,给许多功臣都封了爵,不像某些暴发户皇帝,喜欢诛杀功臣。

      可等到李世民上位后,他忽然发现问题了,大唐的爵太多了,你也是爵,他也是爵,好嘛,大家都是爵,这下李二不开心了,爵位这玩意是身份的象征,可以世袭,朝廷要负责养着他们,养完本人还要养他们儿子,养完儿子养孙子。

      做过父亲的人都知道,养孩子好累的,同时养很多个孩子更累,李世民的玻璃心碎了一地,于是他决定,以后若不是绝大战功,不轻易封爵,许多朝臣们也纷纷点赞,为啥,因为爵位太多的话那些已经封爵的大臣就没有优越感了。

      就好像爱疯手机,当人人都有爱疯手机的时候,你还能拿出来装逼吗,答案是不能,因为那已经是大街货了。

      李世民对于封爵十分苛刻,而且还制定了爵位削减制度,就是爵位每世袭一次,就削减一级,对封爵吝啬无比的李世民今天忽然要给李浩封爵,大家都很吃惊,就连李世民说完之后都有点后悔:“唉,我特么嘴怎么这么快。”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魏征忽然越众而出,站在大殿正中,中气完足地高声道:“启奏陛下!臣以为此举不妥!”

      李世民看到魏征出来反对,好开森,正好没办法反悔呢,只要魏征给自己找个台阶,自己立刻就下来,他装模作样地问:“魏卿家因何反对啊?”

      魏征义正言辞地道:“臣反对封李浩爵位,原因有三,第一!李浩年方十四,尚未成年!陛下若在他这个年纪给他封爵,是溺非宠。”

      “嗯,魏卿家言之有理。”李世民很配合地点头,心中暗喜,“说得好啊,不愧是魏征,这就给朕找到一条台阶了。”

      他刚准备撤销自己刚才的封爵赏赐,魏征却抢先说了:“第二,陛下曾于贞观二年当庭说过,以后封爵只封战功卓绝者,其他一律不予爵位,陛下现在又要给李浩封爵,岂不自相矛盾,有食言而肥之嫌

      李世民一听这话顿时不开心了,说好的给我台阶下的呢,怎么突然打我脸了,他皱了皱眉,不满地道:“魏卿家此言说重了吧。”

      “一点都不重,老臣所说乃是事实。”魏征一点都不给李世民面子,继续滔滔不绝,“臣反对封李浩为爵的第三个原因,便是因为李浩为人懒散,生性跳脱,一旦封爵,难免会成为大唐的一条蛀虫,啃食社稷精髓,倘若朝堂之上多几个这样的人,那么大唐离亡国便不远了。”

      “够了!”李世民大声打断了魏征,怒道,“魏卿家,你难道便这么盼着朕的大唐亡国吗?”

      魏征一躬身,不卑不亢的道:“陛下说错了,大唐乃是百姓的大唐,不是陛下的,陛下只是暂管天下而已,民亦载舟,民亦覆舟。”

      李世民气得脸都变了颜色,这些大道理魏征早已跟他说过,他都懂,也一直尽力这么去做了,但现在不是这些道理的问题,而是面子的问题,李世民是谁,天可汗耶,天底下最强大的男人,没有之一,魏征几次三番地甩他脸子,他能不生气?最重要的是,今天有外人在场耶,谁是外人?李浩就是外人。

      李浩只是个布衣百姓,不属于朝堂,他要是回去后跟村民百姓们说:“啊呀,我在朝会上看到魏征当庭给皇帝甩脸子,好威风,好厉害,魏征真是咱们大唐的第一贤臣,国之柱石……”

      魏征的名声上去了,李世民却成了他的垫脚石,

      (;

      李世民是甘心做垫脚石的人吗,很明显,他不是。

      李世民理了理思绪,开始反击魏征:“魏卿家,你危言耸听的功夫又见长进了,朕只不过是要封李浩一个爵位而已,你却说要亡国,当我……当我们辛辛苦苦打下的大唐江山是泥捏的吗!”

      李世民还是很有辩论策略的,他之前说“朕的大唐”被魏征抓住了把柄,他就对此避而不谈,把话题扯回到之前的问题上,来,魏征,咱继续谈谈亡国的问题。

      论打架,魏征自知不是李世民的对手,说到辩论,魏征就没怕过谁,慷慨激昂地回答:“陛下殊不知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乎,封李浩此等蛀虫为爵,便是在长堤之上掘坑,此等不智之举,实乃昏君所为。”

      “混账!”李世民一听昏君二字,再也忍不住了,什么?辩论,去他娘的辩论,我这暴脾气。

      李世民站起身来,指着魏征,瞪眼大喝:“田舍翁(乡巴佬),你三番四次于朝堂之上公然羞辱朕,真当朕不敢杀你吗!”

      魏征没想到李世民居然跟自己翻脸,立刻开启撕逼模式:“我魏征顶天立地,所言所行,皆为大唐江山社稷,若有昏君要杀魏征,魏征何惧!”说着昂首挺胸,瞪着一双大眼跟李世民对视,那神情仿佛在说:“来啊!互相伤害啊!”

      众大臣十分淡定地望着他们君臣二人对骂,好像早已对此见怪不怪了,然而李浩是第一次见,他傻眼了,懵逼了,这是一个什么情况,魏征和李世民撕逼了,撕逼的原因竟然是为了自己这个毛头小子,不对,他仔细想想,引发这次朝堂骂战的导火索不是自己,而是驴蛋。

      先是因为驴蛋要下山找翠花开房,然后就遇到了瘟疫,自己顺手解决了瘟疫,一不小心就立功了,一立功就面圣了,面圣后,李世民要封他爵位,魏征反对,然后开撕,哇,这就是胡蝶效应啊,驴蛋好厉害,将这些环节串联起来,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一场因驴配种而引发的朝堂骂战。

      没有人会想到李浩的思维会如此跳脱,居然想到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了,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魏征和李世民已经骂得脸红脖子粗了。

      “田舍翁,若不是长孙皇后多次劝阻,朕早就一刀砍了你!”

      “昏君,魏征大好头颅在此,有种拿去!”

      “你真当朕不敢杀你!”

      “死有何惧!昏君!”

      ……

      画面太美不敢看,李浩忽然想起一段搞笑视频,两帮人约架,见面后,互相对骂,对骂的内容只有两句“你愁啥!”“瞅你咋滴!”,现在这君臣对骂的场面,一样一样的。

      李浩把这场面跟搞笑视频一对比之后,忽然就想笑,但他知道现在不能笑,李世民正在气头上呢,指不定会因为自己笑一声而把自己脑袋给剁了,于是他使劲强忍,这一忍不要紧,忽然感觉肚子中一股热流直往小腹沉去。

      “糟糕!”李浩心中暗叫,念头刚起,就听到“噗——”一道悠长的屁声在大殿之上回响,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包括魏征和李世民。

      “完了完了完了。”李浩缩着脑袋,心中开始猜想李世民会把自己切成多少片了。

      李世民停止和魏征对骂后,终于冷静了下来,想想自己刚才太冲动了,多亏李浩放了个屁,不然今天不杀了魏征的话,自己这皇帝的面子往哪摆。

      他脑中飞转,忽然想到把这个难题丢给李浩,便坐回到宝座上,开口道:“李浩,朕想给你封爵,你以为如何?”

      李浩当然也猜到了李世民的用意,赶忙道:“草民年纪尚幼,恐难承受圣恩。”

      “嗯。”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觉得李浩实在太上道了,简单一句话就给了自己一个台阶,比魏征那个愣头青懂事多了,他顺水推舟摆了摆手,“既然如此,那便不封爵了。”

      魏征得到了自己像要的答案,也就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好像一切都没发生过一样。

      这时,李浩忽然主动开口:“陛下,看书nsne草民年纪尚幼,恐怕也难胜任太医院院正的职位。”

      “嗯?”李世民左眉一挑,你不想当官?

      李浩心中暗忖:“老子想当宰相,你给老子当吗?”

      这种话他当然不可能说出来,不然会死得很难看,其实他刚才想过了,做太医实在不是一个好路子,自己虽然跟着至元真人学过点医术,也看了点医书,但那是远远不够的,他所学的只是点皮毛而已,顶多能治个头疼脑热,再大一点的病他就两眼抓瞎了,若是把李世民的哪个妃子给治死了,李世民不把他脑袋剁下来压压惊才怪,还有一个原因,太医想要升官太难了,简而言之,工资低,油水少,风险高,还没有发展前途,不干!

      面对李世民的提问,李浩垂着头坦然道:“陛下,方才魏大人也说了,草民生性惫懒跳脱,难堪大任,此话不假,草民确实是这种性子,医正之职,实难胜任。”

      “既然如此……”李世民蹙眉沉吟起来,“你所立功劳不小,不能平白无故地便少了你的赏赐,你说说,将医正之职换成什么赏赐。”

      这次不是试探,而是真心实意地问李浩了。

      李浩想了想,问:“陛下,这医正之职,折现的话能值多少钱?”

      众臣又哗然了,唉,他们今天吃的惊比这几个月来吃的饭都多,李世民听到这句话后,表情变得十分精彩,他望着李浩,忽然觉得太监黄安说得不错,这李浩确实是个混账,他当皇帝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问一个官职折现了值多少钱的,混账,太混账了。

      正文 一十三章:蓝田老宅

      (;

      李世民神情变幻了数次,深吸一口气,终于开口:“你想把从九品医正的官职换成金钱赏赐?”

      “是的,陛下。”既然已经说出口了,李浩也就不要脸了,坦然承认。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21: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