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开着房车回大唐》-第3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长孙无忌闻言略感失望,不过他并未表露出来,而是微笑摆手:“罢了罢了,既然你与李道宗提前有约,老夫也不强求,你若行冠礼,可必须请老夫去观礼啊。”

      “这个一定。”李浩拱手行礼,“倘若伯伯没有其他事情,小子便先告退了。”

      “嗯。”长孙无忌点了点头,让管家送客。

      李浩坐着马车绕了一圈,并没有回家,而是去了李道宗府上,没办法啊,这次为了拒绝长孙无忌,搬出了李道宗做挡箭牌,长孙无忌都把话说到那份上了,他也不好只说不做,冠礼确实要举行一下,才能不被长孙无忌拿住话柄。

      李道宗虽然反感李浩,但李浩对他和他女儿有救命之恩,他也不好拒绝,便答应配合他一次,让他回家选下日子,然后通知他去授冠就是,敲定了这个事情,李浩才打道回府。

      其实在李浩刚进入李道宗家门的那一刻,就有人立刻回到赵王府禀报长孙无忌了,长孙无忌听后神情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只是点头道:“知道了,下去吧。”然后起身缓缓踱步至厅外,抬头望着快要落山的夕阳,长声叹道:“这小子……到底是怎么想的?”

      李浩回到家后便让杜洪拿来黄历,找了个黄道节日,六月十二,距离今天只剩五天了,就定在那天举行冠礼。

      接下来就是列出客人名单了,李浩在长安认识的人不多,程咬金是必须要请的,老熟人嘛,长孙无忌也必须请,毕竟冠礼是他提出来的,李道宗是加冠人,也得请,排除完这三个人,还有个李靖,毕竟自己随军出征时曾和李靖见过几面,还说过几句话,李靖当时身任行军大总管,节制诸军,李浩也算是他手底下的兵了,嗯,也得给他送张帖子,再仔细想想,整个长安貌似也没什么可请之人了,那就把眼光放到蓝田县,李浩悲哀的发现他在蓝田县只认识一个蓝田县令陈安之,还是去买地的时候与他见过几面,他住在蓝田的地界上,出于礼貌,还是必须送张帖子过去的,至于陈安之来不来,

      (;

      那就不关他的事了。

      拿着请客名单,发现上面只有寥寥数人,李浩摇头苦叹:“唉,悲哀啊,来长安两年了,我竟只认识这么几个人,悲哀,盲目的悲哀。”

      杜洪闻言在一旁插嘴道:“少爷,一点都不悲哀,你这名单上,除了那蓝田县令,其余的不是王爷就是国公,可都是大唐的顶梁柱呢,这些人可不是谁都能请得到的。”

      听到这句话,李浩的心情总算好了点,嘿嘿笑道:“你说的还挺有道理,不过,也不知道李药师会不会来呢,毕竟我与他没甚交情。”

      杜洪道:“少爷你只管送帖子便是,莫要让人拿住话柄。”

      “我也是这么想的。”李浩笑着将帖子递给杜洪,“喏,去送帖子吧。”

      “是!”杜洪一听说要去各个登访那些国公王爷的府邸,顿时激动得不行,双手颤抖地接过邀请帖,转身就跑。

      六月十二是个黄道吉日,然而李浩却把黄历给撕了,并发誓以后再也不相信黄历了,因为这天下雨了,整个关中已经将近两个月没下雨了,偏偏在这天下雨了,这不是跟他对着干吗,还黄道吉日,呵呵,对于他这未来人来说,什么狗屁的黄道吉日都不如好天气来得重要,天气好心情才会好嘛。

      还好雨下的不大,但从早上一直淅沥沥地下个不停,还刮风,让人心烦,挂在院门外的灯笼都被吹飞了。

      李浩原以为这样的天气估计能有一两个人来已经算是不错了,然而结果大大出乎李浩的预料之外,他所请的人都来了,包括李靖都来了,更让他吃惊的是,居然有人不请自来,那人就是李绩。

      他跟李绩就见过一面,还是出征的时候在长安城外长亭的时候见到的,双方也没说过一句话,然而李绩还是来了,是跟程咬金一起来的。

      李浩亲自到门口迎接,见面就行礼:“李浩拜见程叔叔,李叔叔。”

      “哇咔咔……”程咬金发出招牌魔性笑声,伸手一拍李浩肩膀,道,“好小子,没想到你转眼就要行冠礼,还记得当初第一次见你的时候你穿开裆裤的样子……”

      ÀîºÆµÉÑÛ¾ª½Ð:¡°ÎÒºÎʱ´©¹ý¿ªñɿ㣿¡±

      程咬金瞪眼道:“你小时候没穿过?”

      李浩急道:“小时候自然穿过,但你见到我的时候,我已经十四岁了!”

      程咬金大手一摆,咧嘴笑道:“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李浩脸部肌肉直抽,这货什么时候把自己的台词给学去了。

      这时,李绩说话了:“李浩,老夫不请自来,你不会不欢迎吧。”

      李浩赶忙行礼道:“小子岂敢,李叔叔光临寒舍,小子只觉蓬荜生辉,随时洒扫相迎。”

      李绩淡笑摊手:“那还不请我们进去?”

      “请,二位叔叔请进。”李浩赶忙闪身摊手,请他们进去,同时对杜洪道,“杜洪,上茶,上好茶!”

      ³ÌÒ§½ðÒ»ÌýÕâ»°£¬È̲»×¡Ð¦Âî:¡°Õâ»ìÕËС×Ó£¬Õâô¿ÙÃÅ¡£¡±

      旁边的李绩忽然听到这句话,有点摸不着头脑,疑惑问:“知节,这话从何说起?”

      程咬金嘿笑道:“我还是听我家那小子说的,李浩这小子极为抠门,一般客人上门,想喝他一口茶很难的,若是看得上眼的客人,可以得到一杯茶喝,看书 不过一般都是茶沫或者是陈茶,若是贵客上门,他便让人上好茶,那便是真的好茶了,而且是新茶。”

      李绩听到这番话,表情变得极为精彩,偷偷看了李浩一眼,李浩没听到他们谈话内容,见李绩看自己,回了一个人畜无害的笑容。

      看了李浩一眼后,李绩笑着对程咬金道:“如此说来,咱们算是贵客了。”

      程咬金双眉一挑,道:“那是当然,他敢给我喝陈茶试试!”

      李绩笑呵呵道:“你这次硬拉着我来,说他家的茶如何如何好,这次我真的要好好品尝一番。”

      “嘿。”程咬金咧嘴笑道,“他的茶味道有点苦,但多喝几次便觉得很香了,各人口味不同,喜好自然不同,我倒是觉得,这李浩比他的茶更有意思。”

      “嗯,我也觉得他很有意思。”

      ……

      二人说话间就已进入客厅,李靖,李道宗还长孙无忌早已到了,正坐在位置上喝茶,还有一人程咬金和李绩都不认识,那便是蓝田县令陈安之了。

      一见这二人到来,陈安之赶忙放下茶杯,起身上前拜礼,自我介绍一番,这可是刷存在感的好时机,他怎么能错过,他感觉这次算是来对了,没想到李浩邀请的竟全是朝堂大佬,不是国公就是王爷,都是bss级的,这可把他给乐坏了,他已经暗暗决定,以后要把李浩跟祖宗一样供着,有求必应,只要伺候好了他,还愁官途吗。

      等陈安之拜完礼,李靖他们也纷纷起身相互问候,然后大家一起坐下品茶,其乐融融,画风十分和谐。

      正文 五十二章:冠礼(下)

      (;

      李浩的茶叶引起了众位大佬的一番讨论,李靖李靖李道宗还有长孙无忌都是第一次喝这种泡茶,不太习惯那种苦味,然而碍于面子,还是不得不夸李浩的茶很“特别”。

      蓝田县令陈安之见各位大佬都称赞了,自己也不能落后,对李浩的茶大肆鼓吹,引经据典,说得天上独有,地上无双,一旁的李浩都感觉脸红了,几次干咳提醒他,然而这货根本停不下来,场面一度极为尴尬。

      还是李道宗首先打断了陈安之的话,起身道:“茶喝的差不多了,时候也差不多了,该行冠礼了。”

      众人纷纷点头,杜洪让史晓云取来事先订做的帽子,然后李浩洗手洗脸焚香,接着便开始加冠了。

      李道宗接过帽子,走到李浩面前,神情复杂地望着他,沉默了许久后,开始口不由心地说授冠辞:“李浩,今日是你的冠礼,从今往后,你便不再是孩子了,你就是大唐的男子汉了。”其实他心中的话却是:“男子汉这三个字跟你有半毛钱关系?”

      李浩很配合地点头:“是。”

      李道宗又道:“行了这冠礼后,你便要挑起家庭重担,挑起国家兴亡的重任,你可准备好了?”

      说这番话的时候,李道宗自己都觉得恶心,因为这话是对李浩说的,李浩有挑起国家兴亡重任的觉悟吗,在他看来,完全没有,这个贪财好色的小混账能有那么高的觉悟?呵呵。

      李浩一本正经地点头:“准备好了。”

      李道宗还想再按照流程说一些正能量的话,然而他实在编不下去了,酝酿了许久猛地把帽子往李浩头上一戴:“就这样吧,礼毕。”

      在场众人惊呆,就连李浩也愣了,这什么意思?这是几个意思?这么嫌弃劳资?

      然而李浩不能发火,不仅不能发火,还不得不陪着笑脸道:“多谢李叔叔为小子加冠。”

      “别客气。”李道宗不咸不淡地说了句,然后道,“我家还有事,先回去了。”说完转身就走。

      所有人都惊愕地望着他走进雨中,半晌都未回过味来。

      过了许久,程咬金率先道:“李道宗这是……婆娘死了?”

      “知节!”李绩扯了扯程咬金袖子,低声道,“莫要胡说。”

      程咬金瞪眼道:“咋滴,俺说错了么,他这副模样跟死了婆娘有啥两样?”

      李浩闻言一阵感动,程咬金这是真心的维护自己,不过他还是不想程咬金和李道宗闹得不和,赶忙笑呵呵道:“程叔叔莫气,李叔叔这是对我不满呢,当初我坑了他一万贯,他一直都不开心。”

      此言一出,众人再惊,特别是李绩和李靖二人,他们对李浩不太了解,当听到李浩说坑了李道宗一万贯的时候,二人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长孙无忌却只是淡然一笑,而程咬金则哈哈笑道:“原来如此,哈哈,臭小子,干得漂亮!”

      程咬金的话让李靖和李绩再次汗颜。

      李浩干笑两声,道:“各位叔叔伯伯,时候不早了,想必大家都饿了,小子略备薄宴,不知各位叔伯能否赏脸。”

      程咬金率先哈哈笑道:“赏脸,必须赏脸,李浩府上的菜,即便皇宫的御厨也望尘莫及。”

      长安的人现在都知道太白楼的菜是李浩创出来的,所以李浩基本已经成为了大唐的食神,其他众人一听李浩要留他们吃饭,纷纷点头表示愿意吃他一顿。

      不过,长孙无忌却忽然道:“等一下,李浩今日行冠礼,

      (;

      李道宗走得匆忙,竟未给李浩取个表字,不如咱们来替他取个表字吧。”

      程咬金一拍脑袋道:“对啊,行冠礼怎能没有表字,来来来,大家好好想想,给这混账小子取个怎样的表字才显贴切。”

      长孙无忌拈须笑道:“行军打仗,你们是行家,这种取名的事情,老夫恐怕要比你们强上一筹了。”

      众人闻言一愣,他说得没错,李绩李靖程咬金他们三人都是武将,唯有长孙无忌和陈安之是文臣,然而陈安之敢跟长孙无忌争吗,明显不敢,所以,取表字的事情自然应该交给长孙无忌了。

      谁知李浩却忽然道:“其实小子已经有表字了,只是一直未告诉各位叔伯,是小子疏忽了。”

      “哦?”长孙无忌蹙眉问,“是谁帮你取的,说来听听。”

      李浩道:“是小子自己取的,小子姓李名浩,字元昊。”他说完还凭空把“昊”字写了一下,表明跟李浩的浩不同。

      程咬金听完点头道:“嗯,取得还不赖,李元昊,李元昊,叫起来还算顺口。”

      程咬金书读得不多,对于他来说,一个名字如果叫着顺口,那便是好名字。

      李靖闻言拈须沉吟道:“昊者,天也,李浩这个表字寓意之广瀚,老夫生平仅见。”

      长孙无忌无奈暗叹,又失去了一个拉拢李浩的机会,不过他还是笑着称赞道:“好字,确实好字。”

      取好了表字,李浩便邀请他们去偏厅用饭,李浩家吃饭都是用大圆桌,各位大佬也都去过太白楼,对这种吃饭方式已经见怪不怪了,纷纷围着圆桌坐下。

      程咬金率先拿起酒壶闻了闻,立刻脸色就变了,一拍桌子大声咆哮:“李浩,为啥是三勒浆!”

      李浩顿时好尴尬,只能赔笑道:“程叔叔莫急,小子这就换酒。”说完让杜洪去取烈酒过来,把所有的三勒浆都换走,然后,程咬金就开始给李浩灌酒了。

      以前李浩还可以推说自己是个孩子,不能喝酒,然而现在行了冠礼了,李浩连这个可怜的理由都木有了,只能可劲儿晃酒杯,尽量把酒往衣服上洒,能偷奸耍滑的机会他绝不浪费,李靖和李靖算是开了眼界了,大致对李浩有了点了解:喝点酒还耍滑头,绝对不是一个正经玩意儿。

      大家正在愉快地吃菜喝酒,长孙无忌忽然顿下酒杯,抬头望着李浩,问:“李浩,陛下谕旨让你去国子监进学,你打算何时去呀?”

      李浩一听这话顿时就有把长孙无忌赶出去的冲动,要是程咬金问这话,他肯定桌子一拍:“老混账,你找不自在是吧。”反正现在他已经喝得半醉了,就算指着程咬金鼻子骂一顿也没啥大不了,到时候推说自己喝醉了就是了。

      然而问话的是长孙无忌,情况就不一样了,李浩虽然与长孙无忌有生意上的合作,然而却始终与他保持着适当的距离,算是对他的一种敬畏吧,因为他知道长孙无忌虽然是宰相,但他的肚子里撑不了船。

      李浩搁下酒杯,抹嘴缓缓道:“长孙伯伯,去国子监进学的事,可能要先缓一缓,因为小子最近手头上有点事,等忙完了便会去的。”

      他所指的事自然是和长孙无忌合作的生意,这一次的生意不小,李浩虽然只是技术入股,但必须先培养几个自己的技术人才,这可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

      长孙无忌自然明白他话中之意,点头淡淡一笑,道:“记得忙完事情尽快进学,若是被陛下知道你拖拖拉拉,看书不知会不会治你一个抗旨不尊的罪过。”

      李浩听出来了,长孙无忌这是逼他去国子监呢,他就纳闷了,长孙无忌到底哪根筋搭错了,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己去国子监读书,是不是大唐的读书人都有这个怪毛病。

      其实长孙无忌是有他的意图的,首先,他认为让李浩进国子监是为李浩好,这样李浩会感谢自己,其次,他是为了疏远李浩与程咬金的关系。

      自唐朝开始,文武相轻,文臣和武将很难尿到一个壶里去,当然,李世民也不允许文臣和武将如胶似漆,这对他的江山统治非常不利,他就喜欢看到文臣和武将们时不时地互相伤害,这才过瘾,这就是帝王之术,不得不说,古代的皇帝心理好变态。

      长孙无忌有意把李浩拉到文臣的道路上来,这样一来,李浩便不得不与程咬金产生隔阂,文臣之中谁最大,表面上看是房玄龄,其实是他长孙无忌,只要李浩踏入文臣之路,长孙无忌闭着眼睛都能让李浩为自己效力。

      长孙无忌果然老谋深算,可惜他遇到的是李浩,一个对读书毫无兴趣的家伙,让李浩读古代这些乏味无比的四书五经,对他来说跟酷刑没有两样。

      这次冠礼的来宾中,李浩最不满意的不是李道宗,而是长孙无忌,谁让他哪壶不开提哪壶,一个劲地让自己去国子监,切,国子监有啥了不起的。

      国子监在唐朝是真的很了不起,放眼大唐朝廷,但凡官居三品以上的文官,十有都在国子监进过学,所以国子监又称大唐文臣的摇篮,堪比未来世界的北大,不,比北大还牛。

      正文 五十三章:国子监进学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1 13: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