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开着房车回大唐》-第2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正文 三十七章:财源滚滚

      (;

      李浩离开卢国公府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这次李浩滴酒未沾,囫囵着出来了,简直不可思议,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李浩送出的那壶烈酒。

      ÓÐÁËÕâºøÁҾƣ¬³ÌÒ§½ðÄÄ»¹¿´µÃÉÏʲôÈýÀÕ½¬£¬È»¶øÒ»ºøÁÒ¾ÆÖ»ÓÐÒ»½ï£¬³ÌÒ§½ðÊôõùõ÷µÄ£¬ºÃ¶«Î÷´ÓÀ´²»ÖªµÀÓëÈË·ÖÏí£¬ÓÚÊǺõ£¬´ÓÍ·µ½Î²£¬³ÌÒ§½ðÔÚÄǺȣ¬ÀîºÆ¿´×ÅËûºÈ£¬×îºó³ÌÒ§½ð×íÁË£¬´óºðÒ»Éù£¬È¡Ä³ïÙÌúéÃÀ´£¬È»ºó¸øÀîºÆÕ¹Ê¾ÁËÒ»±éËûµÄ³¬·²ÎäÒÕ¡£

      ÀîºÆ¿´Ëû×íõ¸õ¸µÄÄ£Ñù£¬¸Ð¾õïÙÌúéÃËæÊ±¶¼ÓпÉÄÜÍÑÊַɳö£¬µ½Ê±ºòÈôÊÇÔÒ×ÅÁË×Ô¼º£¬¼òֱûµØ·½ËµÀíÈ¥£¬³Ì¼Ò̫ΣÏÕÁË£¬Ëû¸Ï½ô½è»úÄò¶Ü£¬ÌÓ³öÁˬ¹ú¹«¸®¡£

      李浩在长安无亲无友,给程咬金送完礼后,便没什么事可做了,过了初五,迎完财神,这个年便算过了,长安各大商铺再次开业,偌大的长安再次热闹了起来。

      李浩也开始了自己的酿酒事业,工人都是从上河村请的,由于一开始只酿一些酒送到太白楼试卖,不需要太多,于是他只请了五个工人。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初八的时候,第一炉烈酒出炉,李浩亲自尝了一口,非常赞,装入酒坛,封上口,全都运往长安太白楼。

      第二天,李浩和程处默亲自来到太白楼,倒了十碗烈酒放在一楼门口,让酒香飘到街上。

      太白楼本来生意就挺好,有了这酒香吸引,顿时客人蜂拥而来,纷纷吵嚷着要买酒。

      李浩深谙饥饿营销的手段,怎么能这么轻易地让他们喝到,开了一场拍卖会,拍卖十碗仙人酿,每碗一贯钱起拍。

      当听到一贯钱起拍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一斤三勒浆也就十几文而已,现在这一碗酒居然要一贯钱,这简直就是明抢啊。

      然而仙人酿这个名字实在太牛逼了,而且这满楼的酒香实在让那些酒鬼无法自已,不少有钱人纷纷开始竞价,第一碗仙人酿最后以十二贯的价格成交,让所有人都咋舌,而出这个价的人是个胖胖的富商,一脸洋洋得意地上前,从李浩手里接过酒碗仰头就喝,那姿势,不要太装逼。

      李浩一脸坏笑地望着他装逼,等着他出洋相,果然,这胖子“噗”地一声把酒都喷了出来,然后狂咳不止,脸红的跟猴子【创建和谐家园】似的,眼睛里全是血丝,那模样痛苦无比。

      所有人见状都是一惊,这不是仙酿吗,怎么这货跟喝毒药似的?

      李浩一点都不慌张,笑呵呵地问:“这位客官,我们的仙人酿味道如何?”

      那胖子好不容易缓过气来:“这……这……这是酒?怎么这么烈?”

      李浩双眉一挑:“不烈的话,怎能称为仙人酿?”

      众人闻言尽都恍然,原来这胖子之所以会搞得这么狼狈是因为这酒太烈了,烈酒他们不是没喝过,三勒浆就是大唐最烈的酒,然而看这胖子痛苦和震惊的样子,好像这酒烈得有点玄乎。

      李浩笑眯眯地继续问:“怎么样,这是不是好酒?”

      胖子虽然被烈酒呛得很惨,不过还是忍不住点头:“好酒,确是好酒!”说完端起酒碗,浅浅地喝了一口,咋舌摇头,满脸享受地自语,“好酒,好酒啊,十二贯花得一点都不冤枉。”

      众人闻言更加惊讶,满心都是好奇,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酒,喝第一口呛成那样,第二口却又如饮仙浆,正是这份好奇心,使得后面的九碗酒竞价更高,每一碗酒被拍下,喝的人都是惊赞不已,于是当这十碗酒拍卖成功,

      (;

      李浩的兜里就多了将近三百贯钱,唉,没办法,长安就是个人傻钱多的地方。

      为了让这些拍卖仙酿的人体现出优越感,李浩今天不卖仙人酿,宣布从明天开始卖,每天只【创建和谐家园】发售五十斤,每人限购三两,每两售价八十钱,唐朝一斤等于十六两,一斤酒售价一贯二百八十钱,这绝对堪称大唐史上最贵的酒,没有之一。

      众人听说明天就要出售仙酿,均都兴奋不已,打算回家准备好钱,每天早早地来抢位置买仙人酿。

      果不其然,第二天一大早,太白楼还没开门,外面就挤满了人,将近中午的时候,太白楼开门,所有人蜂拥而入,抢占座位,抢不到座位的就抢包间,反正都是冲着仙人酿来的,美酒的吸引力果然很大,李浩对仙人酿的试卖效果非常满意,决定这两天就和程咬金商量大量生产仙人酿,然后卖到全国各地,而长安地区,各大酒楼【创建和谐家园】供应,每月先限售五十斤,而太白楼则无【创建和谐家园】供应了,没办法,自家的酒楼嘛。

      其实李浩完全可以垄断整个长安市场,然而他并不打算这么做,因为那样无异于将长安的其他酒楼赶尽杀绝,容易招人嫉恨,而如果转为对其他酒楼【创建和谐家园】供应仙人酿,他们反而要感激自己,巴结自己,同时还不会对太白楼生意造成什么影响。

      李浩去卢国公府跟程咬金商量了半天,终于敲定所有环节,同时还跟程咬金租借了五百亩地,用来种玉米,既然要大量酿酒发售全国,那么就需要大量的玉米,以他现在的五十亩地,肯定是不够的,没关系,程咬金田多,有了程咬金借给他的五百亩地,一年出产的玉米量至少能达到四万石。

      四万石看似很多,但用来酿酒的话折损率很高的,而且还是高纯度的蒸馏酒,李浩便将自己的玉米种子发放到上河村的一些农户家里,跟他们签订协议,他们种玉米,成熟之后卖给自己,而他出的价格,是粮食价格的六成。

      农户们一听乐坏了,家里田多的就分出一些田来种玉米,他们都知道这玉米的产量非常高,就算只有粮食价格的六成,那么也比种粮食多赚两三倍呢,这么好的事情,傻子才不干。

      李浩和程咬金的计划是先把仙人酿发售到关中各州,让仙人酿的名声从关中传出去,到时候去其他各道卖的时候不怕卖不出好价钱。

      足足忙活了将近三个月,程咬金已让家族近戚把五万斤仙人酿发售到关中十五个州,而仙人酿无论到哪一个州,都会引起疯抢,价钱比长安的要便宜一些,五十钱一两,这价格还是贵的一塌糊涂,然而酒香不愁卖,想不赚钱都难。

      三月初八,关中天气已然转暖,程家蜂窝煤铺集体关门歇业,没办法,煤炭生意也就赚个冬天的钱,不过一个冬天也就够了,三月初十,程处默押运着七辆牛车来给李浩送钱,每辆牛车上都是堆成小山似的白花花的银子,这些全是蜂窝煤生意的分红,总共四万贯,其实李浩的分红应该是四万八千贯,程咬金让程处默带话给李浩,那八千两被扣除了,当是过节孝敬他这叔叔的礼了。

      李浩左思右想,最近好像也没过节啊,要说过节的话,貌似只有一个清明节……

      李浩决定不去纠结这八千两了,被程咬金抢去的钱,再纠结也没用,只会给自己添堵,不如大度一点,当是打发要饭的了。

      五月初八,程咬金又让程处默送钱来了,这次是八辆牛车,跟上次的情况一样,每辆牛车都装满了白花花的银子,总共五万三千贯,这是卖仙人酿的分红。

      让李浩惊讶的是程咬金这次居然没有贪墨他的分红钱,让李浩感动得热泪盈眶,然而程处默的一句话让他心情跌到谷底:“俺爹说这次实在想不出什么借口了,就不用送礼了,下次再送。”

      李浩听完直接陷入面部抽筋状态中,心中把程咬金的十八代女性亲属问候个遍。看书

      赚钱了,发财了,李浩家的地窖中的钱堆成山,李浩好开心,每天把自己锁在地窖中看着小山一样的钱就开心得不要不要的。

      有了足够的资金,李浩又在长安开了一家太白楼,这次开在东市,现在鸡叉骨店反而成为副业了,毕竟鸡叉骨店的收入跟酒楼没法比,李浩索性大方了一次,把蓝田县鸡叉骨店的股权分出一半来,送给了胡老汉夫妇,长安鸡叉骨店的一半股权给了张余他们三人,本来他准备分一些股权给金巧云的,金巧云认为妇道人家不宜做生意,就拒绝了,李浩也没办法。

      就在李浩忙着赚钱的时候,长安发生大事了,太上皇李渊死了。

      太上皇驾崩乃是大事,发国丧,全国人民丧期都不得饮酒听乐,这对李浩的酒楼生意造成了一定影响,不过没什么关系,不能喝美酒,不是还有美食嘛,太白楼的美食也是长安一绝,大唐独此一家,况且国丧只是暂时的。

      ¹úÉ¥¸Õ½áÊø£¬Í¹ȻëµÄ·üÔʿɺ¹¾ÍÅÉDzʹ½ÚÀ´³¤°²½ø¹±£¬ÆæÝâµÄÊÇʹ½ÚÍÅÔÚ·µ³Ì;Öо¹È»´óËÁÂÓ¶áÛ·ÖÝ£¨½ñÇຣÀÖ¶¼£©¶øÈ¥¡£

      李世民很生气,派使臣前去吐谷浑责备伏允,并征伏允入朝,伏允以病为借口不至,但派他的儿子尊王到唐朝请求和亲。李世民答应了,命尊王亲自来长安,然而尊王又放了李世民鸽子。

      李世民更加生气了,不仅如此,伏允这货在边境跳得很欢,还多次进犯大唐边境,李世民身为堂堂天可汗,几次三番被一个弹丸小邦欺辱,终于怒不可遏,决定兵发吐谷浑。

      正文 三十八章:李浩从军

      (;

      李世民身为当今世上最强大的男人,然而他的威严一再受到吐谷浑的挑衅,他已忍无可忍,下诏大举征讨吐谷浑,以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节度诸军,兵部尚书侯君集为积石道行军总管、刑部尚书任城王李道宗为鄯善道行军总管、凉州都督李大亮为且末道行军总管、岷州都督李道彦为赤水道行军总管、利州刺史高甑生为盐泽道行军总管,以及突厥、契苾的兵马分道出击吐谷浑。

      这可是大唐的豪华阵容,也说明李世民绝对是动了真火了。

      李浩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一点都不吃惊,为啥,因为他知道历史呗,然而当他安心躺在院中躺椅上吃枣的时候,一道圣旨忽然降临,把他打入懵逼状态。

      来传旨的是老熟人,黄安,李世民让黄安给李浩传旨的时候,黄安本想拒绝的,但是他还不想掉脑袋,所以也就不敢抗旨了。

      李世民的旨意很简单,大致意思是说:李浩啊,你可是咱们大唐的五好青年,为大唐立下了巨大功劳,现在国家有兵事了,你身为杰出青年,是不是该来参与一下呢,年轻人嘛,就该历练历练,天天窝在家里偷懒算怎么回事嘛,嗯,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随军出征吧,跟在任城王李道宗账下,做个从九品的陪戎校尉,嗯,就这么多了,钦哉谢恩吧。

      对于这道圣旨,李浩也想拒绝,不过他跟黄安一样,怕死,只能憋屈地接旨了,他很纳闷,自己好好地窝在家里闷头发财,李世民怎么会想到让自己随军出征的,难道身为一个皇帝整天闲着没事干就惦记着自己,这不科学啊,堂堂天可汗难道每天这么闲?

      怀着满腹的疑问,李浩带着一份厚礼去了卢国公府找程咬金,一进门就听到程咬金魔性的笑声,然后不等他开口问话,先按到位置上来一碗酒,没错,正是他家酿的仙人酿,五十二度的哟。

      半碗酒下肚,李浩脸都绿了,赶紧趁着酒劲还没发作,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程咬金听完哈哈大笑起来,笑了很久才挑着眉毛道:“臭小子啊,你真以为你捅了长孙家的煤炭生意还能好好地在长安待着吗?”

      李浩闻言浑身一震,刚喝下去的酒就化作冷汗流了满背:“是长孙无忌捣的鬼?”

      “什么叫捣鬼。”程咬金翻了个白眼,“你小子说话老夫就不爱听,长孙无忌顶多算是对你敲打敲打,给你个警告而已,他要是真想对付你,只怕老夫现在要坐在你坟头上跟你说话了。”

      李浩听了这话顿时放心不少,既然长孙无忌没有害他的心思,那他就可以安心随军出征了,不然他还真怕在军营里一觉醒来发现脑袋不见了,以长孙家的势力,在军营中安插几个杀手还不是跟玩儿似的。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李浩还是对程咬金说道:“程叔叔,麻烦你帮我传个话给长孙伯伯。”

      程咬金闻言两眼一瞪:“啥,你叫他伯伯,称老夫为叔叔,你敢瞧不起老夫!”

      李浩顿时一脸黑线,赶忙解释:“程叔叔误会了,其实,到了你们这年纪,叔叔远比伯伯好,毕竟一寸光阴一寸金嘛,呵呵呵……”

      程咬金一听这话顿时舒坦了,说得对啊,老子比长孙老匹夫年轻,他比老子死得早,开心,真开心,这小混账真会说话。

      言归正传,李浩继续道:“请程叔叔帮我带话给长孙伯伯,就说晚辈无意捣了他的煤炭生意,心中愧疚万分,抱歉的话晚辈不多说,待征战归来之时,

      (;

      晚辈给长孙家送一个比煤炭生意更赚钱的生意。”

      程咬金闻言顿时双眼放光:“啥生意,你小子到底憋了多少龌蹉主意,快快说出来让俺听听……不对啊,你把生意给了长孙老匹夫,那我老程家可捞不到好了,不行,万万不行。”

      李浩笑呵呵地说:“程叔叔放心,我还有好的生意跟程家合作,一直给你们留着,不会少你们的,你把心放肚子里,就等着数钱吧。”说完眉毛连挑。

      程咬金这下开心了:“好,果然是老夫的亲侄子,来,干一碗!”

      李浩:……

      李浩又醉了,而且烂醉如泥,不省人事,这次程咬金没留他过夜,而是派了一辆马车把他一直送到家门口。

      第二天李浩醒来,头疼欲裂,想起昨天的事情,李浩暗暗慨叹:“吗的,以后再也不去程家了,简直就是老虎窝,不喝醉不准走,老子才十四岁……啊,不对,过完年了,十五岁了。”

      圣旨定下大军开拔的日期是明天,李浩必须今天下午去军营报到,去了就不能再回来了,明天卯时就要随大军开拔离开长安。

      在这之前,李浩自然要做一番准备,去打仗嘛,武器自然要带的,因为唐朝是府兵制,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

      李浩昨天接到圣旨的时候就让杜洪替自己买了一匹战马和一柄唐刀,而他自己也收拾好了行囊,行囊中带了一些换洗衣裳,一个军用望远镜,一个指南针,一柄鱼镖弹弓,一柄钢珠弹弓,五根鱼镖,八斤钢珠。

      李浩的弹弓现在可是十股绳,威力非常大,钢珠弹弓的有效杀伤射程能达到七十米,而鱼镖弹弓的有效杀伤射程则达到恐怖的一百米,几乎赶得上弓箭了。

      要是在以前,以他的臂力,也就能拉开四股绳的弹弓,现在不一样了,穿越之后身体异变,力气变得好大,单手举起百来斤的石锁都不成问题,拉开这十股绳的弹弓自然也轻而易举。

      准备好了一切,李浩骑上马,前往长安,一家人站在门口目送他离开,胡大海望着李浩远去的背影,忍不住就掉下了眼泪,当他转头看其他人时,发现他们也都两眼泛红,显然都舍不得李浩离开。

      李浩在家的这段时间看似没做什么,但他已经让所有的人都感觉到了家的存在,那种其乐融融之情,只有家人之间才能拥有,很显然,他们已经对这个家有了归属感,而李浩自然也成了这个家的主心骨。

      李浩到长安的时候,只见长安城外驻扎了不知道多少军队,一眼望不到头的营帐,宛如汪洋大海,看得李浩一阵发呆。

      呆愣了很久,李浩开始寻找自己的军营,他被分配在李道宗麾下,李道宗是鄯善道行军总管,他先去正南边的军营问了问,这是李靖的西海道军营,向他们打听了一下,鄯善道军营在东边第二个,李浩又骑着马屁颠屁颠地往东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军营。

      进军营要进行身份盘查,李浩免得麻烦,直接把圣旨拿出来给他们看,守卫们吓了一跳,这辈子还是第一次见到圣旨,赶忙对着圣旨下跪,然后带着李浩去兵备处报到,领取军装,安排职守。

      兵备处把李浩安排在李道宗的亲卫队,李浩听到这个职守后先是一愣,随即会心一笑,知道这肯定是李道宗安排的。

      军中主将的亲卫队向来都是最精锐的士卒,他们不需要懂什么兵法和战术,但是必须都是高手,因为他们要保卫主将的安全,当需要亲卫队出动的时候,说明主将的生命已经受到了威胁,又或者是遇到异常艰巨的任务了,亲卫队就是主将身边的最后一道防线,而亲卫队与其他职位相比,自然是最安全的。

      不过亲卫队的门槛很高,首先要求有一身强大的武艺,必须弓马娴熟,然后还得家世清白,必须确认忠于大唐忠于主将,倘若亲卫队中混入内鬼,那简直就是灾难。

      李浩显然达不到弓马娴熟武艺超群的门槛,李道宗之所以把他编入亲卫队,分明就是想保护他,为啥,因为李浩是皇帝指定出征的少年英杰,皇帝为何会这么做,李道宗不清楚,但他知道,李浩不能出意外,否则自己会有麻烦,这个麻烦可大可小,他不敢冒险,既然如此,还不如把李浩放入亲卫队,待在自己身边,一来可以保证他的安全,二来他也很想会一会这李浩,因为最近李浩的名声在长安可不小,先是平定瘟疫,后又打伤了卢国公程咬金的嫡长子,接着献出一张药方稳住了长孙皇后的多年顽疾,然后又诡异地跟程咬金合作抢了长孙家的煤炭生意,这些事情无论哪一件都不是小事,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出来,一定不是等闲之辈,他很想见识一下这个被皇帝如此看重的少年到底是什么样儿的。

      李浩的住处被分在亲卫队的营帐中,和他同营帐的一共有七人,有四个人正在执勤,还有三个人在帐中休息,李浩的到来让他们感到惊讶,看书 nnt 虽然亲卫队长跟他们说过,会新来一个亲卫,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来的人会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

      李浩一个人站在营帐中,其余三个人呆呆地望着他,场面一度非常尴尬,不过李浩可不是冷场王,他干笑了几声后,忽然问:“各位战友,吃了吗?”

      对于这句问候,三个亲卫瞬间懵逼,为啥,因为现在刚过午时不久,在唐朝可是没有吃午饭的习惯的,军中亦是如此。

      愣了很久,一个鬓角花白的老亲卫怔忡回答:“现在……才过午时,吃什么饭?”

      “吃午饭啊!”李浩双眉一挑,卸下背包,从里面取出一个油纸包,展开一看,里面裹着七八个黄橙橙的黄桥烧饼,一股香味顿时扑鼻而来。

      李浩大方地把油纸包摊在案上,笑呵呵地道:“来,大家来吃烧饼。”

      三个亲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人上前。

      李浩尽量表现得很自来熟,笑呵呵地拿着黄桥烧饼一人两个,塞进他们手中,然后自己拿起两个吃起来,吃了两口,见他们还望着自己【创建和谐家园】,不禁睁大眼道:“吃呀,可好吃了,保证你们都没吃过。”

      他们确实没吃过,在大唐,别说是黄桥烧饼了,就算是普通的酥甜烧饼都没问世呢,只有胡饼。

      李浩的热情好客让三个亲卫有点尴尬,那个鬓角斑白的老亲卫忍不住咬了一口,然后双眼顿时放光,惊喜大叫:“嗯,好吃!太好吃了!”说完呼噜呼噜地狼吞虎咽,瞬间就把一只黄桥烧饼全给塞进了嘴里,那速度惊得李浩目瞪口呆。

      正文 三十九章:长亭送别

      (;

      其他人见状惊愕不已,抱着好奇的心态纷纷开始吃黄桥烧饼,每个人吃完之后都发出长声惊叹,只一会儿工夫,所有人就把黄桥烧饼都吃完了。

      有道是吃别人的嘴软,拿别人的手短,这话说的一点都没错,这三个亲卫吃了李浩的黄桥烧饼后,纷纷殷切地跟李浩攀谈起来,问他这黄桥烧饼在哪买的,李浩告诉他们是自己做的,这让他们有点失望,若是买来的,他们可以去买,但李浩是自己做的,他们就没办法了,他们是唐军,有着高傲的自尊心,大家才认识不到一个时辰,他们也不好厚着脸皮让李浩把黄桥烧饼的做法告诉他们。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16:30:18